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的意思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焦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焦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焦山》原文及翻译赏析《水调歌头·焦山》原文及翻译赏析《水调歌头·焦山》原文及翻译赏析1水调歌头·焦山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翻译镇江城像铁翁一样,金山焦山隔江相对。

万里长江向东流去,风吹浪涛。

天边孤云来来去去,水边孤帆来来往往,水天相接,一片浩然景象远处峰峦忽明忽暗,如此美好的图画却难以描绘。

隋灭陈,宋与魏又隔江相望。

在历史长空中,回想历史人物已神游物外了。

只要水草边的鸥鹭,不管人世变迁,都在天空中翻飞。

还争取什么呢,还是辞世归隐为好。

注释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三国孙权建。

金焦:金山和焦山。

二山对峙,俱屹立大江中。

晓吹:晨风。

岫:峰峦。

混隋陈:混:统一。

分宋魏:南朝刘宋与鲜卑族拓跋氏的魏对峙。

孙:孙权。

曹:曹操。

痴绝:指回想历代史事时想得出神。

一抹:形容轻微的痕迹。

举手:分别时的动作。

谢:告辞。

尘嚣:指尘世。

尘:尘世、人间。

嚣:市集,做买卖的地方。

赏析这是一首登临抒怀的词作。

上片词人从“铁瓮”起笔,点出镇江城古来形胜的特点,并交代词人所在。

次句聚焦“金焦”,写出金山、焦山东西相对的壮观之势。

首二句写得概括、有力,渲染出一派磅礴之势。

接着两句写夹在金山、焦山之间的江水:万里江流从东边滚滚而来,伴着晨风,卷起惊涛骇浪。

“注” “卷”两字用力极大,突显江水浩大的声势,衬出山水相问的壮丽景致。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三句中,“孤云”“孤帆”衬出江天、江水的浩渺;“来去”“上下”纵横交错,可知词人在游目骋怀,频频俯仰,可以想见其跳荡的神思;“天共水相邀”将水天相接的情境展现在人们眼前,这境界是非常开阔的。

词人还没有看够山和水,“远岫忽明晦”的景致又映人眼帘,“忽”字体现出“明暗”的瞬间性,这刹那间的感官刺激又引起词人多少兴奋。

文天祥凛然正气的诗句

文天祥凛然正气的诗句

文天祥凛然正气的诗句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岂不是文天祥那浩然正气最直白的宣告!就像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时的毅然决然,毫不退缩!
2.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哇,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啊,就如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的一往无前!
3.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这般的凄凉,却更衬出文天祥的不屈,如同苏武在北海牧羊时的顽强坚守!
4.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多么悲壮啊,仿若邱少云在烈火中忍受的那份痛苦与坚韧!
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真让人感叹,这不就是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守的刘胡兰的写照吗?
6.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这是何等的气魄,不正像黄继光冲向枪眼时的无畏吗?
7. “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是啊,他对国家的热爱如同雷锋对人民的无私奉献一样深沉!
8. “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这是怎样的高洁,就好像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
9.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文天祥的志向高远得让人钦佩啊,好像那些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奋斗不息的先辈们!
文天祥的凛然正气真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他就是那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世界破破烂烂最经典十首诗

世界破破烂烂最经典十首诗

世界破破烂烂最经典十首诗1.《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座荒凉冷落的古行宫,宫中的花朵虽然红艳盛开,却因无人欣赏而显得寂寞。

白发苍苍的宫女们闲坐其中,谈论着昔日唐玄宗时期的盛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深深感慨。

2.《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通过描绘朱雀桥边野草鲜花和夕阳下的乌衣巷口,揭示了曾经权贵聚集的王谢家族旧居如今已破败不堪。

那曾在王谢堂前飞舞的燕子,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形象表现了人事更迭、世事变迁的无情规律。

3.《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临金陵凤凰台,感叹凤去楼空,唯有江水依旧流淌。

他回顾吴宫花草掩埋于幽径之下,晋代贵族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以三山青天外、二水分洲为背景,表达出浮云蔽日、长安远望不得的惆怅之情,寓意朝廷昏暗、才子失意。

4.《金陵怀古》【唐】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整首诗通过松楸遍野的官员陵墓、高低错落的六朝宫殿废墟以及石燕翻飞预示晴雨无常、江豚出没吹动夜风等自然现象,映射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

英雄豪杰逝去后,昔日豪华消散殆尽,唯有青山如洛中般永恒存在,揭示繁华易逝而自然永存的哲理。

5.《苏台览古》【唐】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在游览姑苏台时看到杨柳新绿,菱歌悠扬,但昔日的豪华宫殿如今已成遗迹。

只有西江上的明月依然如故,曾见证过吴王宫中的欢乐与哀愁,以此寄寓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

6.《月夜金陵怀古》【唐】李白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赠孟浩然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孟浩然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孟浩然原文翻译及赏析赠孟浩然原文翻译及赏析《赠孟浩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

此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表达作者的深切敬慕之情。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赠孟浩然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原文:赠孟浩然[唐代]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一生闲云野鹤年老时仍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

皓月当空,他把酒临风,饮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注释孟夫子:指孟浩然。

夫子,一般的尊称。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

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白首:白头,指老年。

醉月句:月下醉饮。

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

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

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

事君:侍奉皇帝。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赏析: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

前人称“白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

”(《李诗纬》)《赠孟浩然》这首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首联是说,我敬重孟先生,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历史短剧 劝降文天祥

历史短剧  劝降文天祥

第一幕崖山,营内,白天。

文天祥被官兵押入大营帐内。

左右(怒斥):文天祥,你今为阶下之囚,见我朝将军何不下跪文天祥:天地君亲,这大营中无我可跪之人。

左右:大胆!张弘范(制止):文丞相是什么身份,纵然兵败被俘,我也应当以宾客之礼待之。

文天祥:小恩小惠不能使我对此感恩戴德。

我一心向宋,如今兵败,由得你们处置。

张弘范(轻笑):文丞相自五坡岭一去,可是让我等好生追赶,现在丞相虽然受难,但总比他人好的多吧。

自刎的自刎,杀头的杀头,还不是丞相得以保全。

文天祥(懊恼):我悔不当初,早知今日被俘,便要早早马革裹尸。

张弘范:丞相今至于此,却是再也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张世杰仍然负偶顽抗,迟早步了丞相的后尘,丞相趁早不如修书一封给张世杰,好劝他不要再顽固抵抗,与他一同降了吧。

文天祥:我不能保全父母,还教别人判离父母,这不是我所为。

将军何不率军叛了,与我一同返宋。

左右(呵斥):文天祥,将军有意留你一命,你竟不知道珍惜。

文天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将亡,我怎么能苟且偷生。

张弘范:丞相一定是累了,先去好好休息一番,(吩咐左右)带他下去官兵押出文天祥左右(不解):将军,这等不见棺材不落泪之人为何不将他斩首,反而一再姑息张弘范:我就是让他看着崖山是怎样被我拿下,再说,俘虏了宋的丞相不可随意处置,待我上禀大汗后再作计较。

崖山,营内,白天官员:将军,我等多次劝降,这文天祥依旧顽固不化张弘范:也罢,将他带上来一同参与这拿下崖山的庆功宴,且看他如何官兵押文天祥进入大营张弘范:文丞相,你看,我已经攻下崖山,这宋的防守着实不堪一击。

你还是写信给张世杰,一同降了吧。

我挥军所到之处尽是仓皇,想必前一刻还是笙歌不尽,而下一刻便只能求天告地了罢。

(长笑)文天祥(悲叹):也罢,取纸笔来。

左右取纸笔,文天祥疾书。

旁白:一腔忠烈,落笔,化作光射千古的绝响: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念奴娇古诗译文及赏析

念奴娇古诗译文及赏析

念奴娇古诗译文及赏析念奴娇古诗译文及赏析念奴娇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注释⑴念奴娇:词牌名。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

⑵重门:多层的门。

⑶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⑷险韵诗:以生僻而又难押之字为韵脚的诗。

人觉其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并无凑韵之弊。

⑸扶头酒:易醉之酒。

⑹征鸿:远飞的大雁⑺玉阑干:栏杆的美称。

慵:懒。

⑻烟敛:烟收、烟散的意思。

烟,这里指像烟一样弥漫在空中的云气。

⑼晴未:天气晴了没有?未,同否,表示询问。

参考译文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

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

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奇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

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

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

玉栏杆我也懒得凭倚。

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

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

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

太阳已高,晨烟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赏析《念奴娇·萧条庭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

此词为春闺独处怀人之作,是词人早期作品。

政和六年(1116年),清照三十三岁。

这年三月初四,夫婿赵明诚游览距青州约一百七十里的名刹灵严寺。

夫君离她而去,深闺寂寞,她却无可奈何。

断肠心事难以寄托,于是在满怀思念之时创作了这首闺怨词。

作者从一场春雨中引发出种种难以排解的愁绪,上片由春闲引发对远人的思念;下片通过抒写春寒之日的凄清,反映作者百无聊赖的心情。

中国南宋文天祥的诗歌

中国南宋文天祥的诗歌

中国南宋文天祥的诗歌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

自号浮休道人、文山。

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南宋文天祥的诗歌,仅供大家参考!南宋文天祥的诗歌11过零丁洋文天祥〔宋代〕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除夜文天祥〔宋代〕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南宋文天祥的诗歌2正气歌文天祥〔宋代〕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

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

金陵驿二首原文及翻译

金陵驿二首原文及翻译

金陵驿二首原文及翻译金陵驿二首宋代: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译文」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江山沦丧在于没有宏伟的谋划,连德祐皇帝也向异族下拜称臣,就像从天上落入泥涂。

德祐已是亡国之君,即使杜鹃啼到嘴角流血也是无家可归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人已老去,秋风吹得我心情不佳,梦中醒来,寒月照着孤寂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暂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最值得关注的是让人称道自己是一个大丈夫。

「注释」⑴金陵:今江苏南京。

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

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

⑵草合:草已长满。

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⑶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

⑷别却:离开。

⑸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⑹金瓯:金属制成的盛酒器,后借喻疆土的完整坚固。

⑺衮衣:衮服,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

⑻恶:病,情绪不佳。

赏析第一首“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

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

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满庭芳-汉上繁华》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

①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

②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

③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④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

⑤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

⑥破鉴徐郎何在?⑦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⑧【注释】①汉上:指江汉流域,南宋时是商业经济很发达的地区。

江南:泛指南宋国土。

宣政:宣和、政和,都是北宋末年徽宗的年号。

②十里: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

”烂银钩:辉煌的银制帘钩,代指华美的房屋。

③貔貅:指元军。

参见汪元量《六州歌头》注⑦。

④歌台舞榭:供指南宋歌舞繁华的大都市。

风卷落花:喻元军入侵,国破家亡,已身遭掳迫。

落花即指己身。

⑤三百载:指北宋建国至南宋灭亡(960—1279)共三百多年。

这里举成数。

典章:制度法令。

⑥“幸此身”二句;即指被掳迫至杭。

⑦破鉴:破镜。

徐郎:指自己丈夫徐君宝。

这里用徐德言的故事,一语双关。

详见刘辰翁《《宝鼎现·春月》注⑨。

⑧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边上。

是作者故乡。

【译文】江汉流域,昌盛繁华;江南故国,人才如云。

还遗留着徽宗宣和、政和年间的流风余韵。

绿色的绮窗,朱红的门户,十里长街,高楼成片。

银色的帘钩,光亮如雪。

一旦兵连祸结,旌旗簇拥着敌国的百万军士,长驱直入。

狂风卷过,昔日的歌台舞榭,落花纷纷,愁苦欲绝。

太平盛世三百多年,规章制度,人才文物,扫地而尽,烟消云灭。

我虽侥幸没有被掳北去,却也依然客居在南方的杭州。

破镜徐郎今在何方?空自懊恼怨恨,没有办法再度相见。

从今以后,只有断魂飞越千里,夜夜回归到故乡岳阳楼。

【集评】元·陶宗仪:“徐君宝妻某氏,亦同时被虏来杭,居韩蕲王府。

自岳至杭,相从数千里,其主者数欲犯之,而终以巧计脱。

盖某氏有令姿,主者弗忍杀之也。

一日,主者怒甚,将即强焉,因告曰:‘俟妾祭谢先夫,然后乃为君妇不迟也,君奚用怒哉!’主者喜诺。

王国维采桑子原文翻译

王国维采桑子原文翻译

王国维采桑子原文翻译王国维采桑子原文翻译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下面是王国维采桑子原文翻译,欢迎查阅!王国维诗选-采桑子【原文】高城鼓动兰炧,睡也还醒,醉也还醒。

忽听孤鸿三两声。

①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

悲也零星。

都作连江点点萍。

②【注释】①“高城”四句:高高的城楼上,暮鼓声声,银灯也快烧残了。

睡下,也还是醒着,醉了,也还是醒着,忽听到天边的孤雁三两声悲鸣。

鼓动:《卫公兵法》:“日没时挝鼓千槌,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

鼓音止,角音动。

”又杜甫《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

”兰:灯的美称。

炧(xiè):灯烛灰。

此指灯烛将灭。

醒:读平声。

②“人生”四句:人生好比那在风前的飞絮,无论是欢乐还是悲哀,都是破碎不全的。

这一切,都化成了在江上的点点浮萍。

风前絮:诗词中常以喻人生的飘忽无定。

如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零雨打萍。

”末句“萍”字与“絮”呼应。

古有“杨花入水为萍”之说。

翻译:“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伴着夕阳的余晖,钟声从远方飘来。

油灯都快烧残了,那在寒风中摇曳着的烛焰依旧顽强地跳动着。

非睡未醒,非醒未迷,辗转反侧,耳畔萦绕着南去大雁孤独、悲惨的叫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人生就好比那飘飞在空中的柳絮,轻而繁,团而散,沉沉浮浮,进进退退,伟岸或是无名,得志抑或失落,只不过是时间长河滚滚波涛中的一滴水而已,芸芸众生,又有什么会流传千古呢?最终,化作江面上的`点点浮萍罢了。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人生短暂,经不起沧海桑田的变幻,经不起日月星辰的飞驰。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或许在某场盛夏的滂沱大雨的猛烈击打下,便从绿得滴油的树冠上悄然飘落,渐渐化作一只无力挣扎的枯叶蝶,在冷酷无情的寒风的咆哮中,变成一缕青烟,融入这广袤无垠的欲界之中了。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金陵驿二首》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1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赏析第一首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
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

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

“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

文天祥《千秋祭》原文

文天祥《千秋祭》原文

文天祥《千秋祭》原文文天祥《千秋祭》原文文天祥的《千秋祭》运用想象,分别描写了文天祥被俘、拒降和创作《正气歌》的情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天祥《千秋祭》原文,欢迎大家分享。

《千秋祭》原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千秋祭》译文:文天祥到了潮阳,见到了弘范,弘范的手下让文天祥跪下,他不跪,弘范马上像客人一样接待他,和他一起去崖山,并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我没能国家,教唆人家叛国,行吗?”管文天祥要了好几次,于是作<过零丁洋>给弘范。

诗里最后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笑没有管它。

攻破了崖山,军营中聚在一起喝酒,弘范说:“国家亡了,你忠孝已经尽到了,如果能以为宋朝做事那样为我们皇上做事,至少也能做宰相啊。

”文天祥悲哭,说到:“国家亡了不能去救,作为人臣死了还不够抵罪,何况哪敢不死还生出二心?”赏析:一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

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

他生于公元1236年。

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

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

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他是状元出身,笔力当然雄健,生平留下的煌煌笔墨,正不知有凡几。

只是,真正配得上他七百六十岁生命的,则首推他在零丁洋上的浩歌。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金陵驿二首》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1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赏析第一首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
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

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

“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6篇)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6篇)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6篇)《满江红》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满江红·怀子由作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翻译清澈的颍水向东流去,望着江面行船远去,船帆若隐若现,心中愁苦。

为官四处奔走,走过千山万水,经历风波险恶。

我辜负了当年与你对床夜语,早退隐居的约定。

这一生聚少离多,白发徒生。

在黄河畔饮酒,想起往日情由,无限感慨。

虽然分离多年,旧事却恍如昨日般清晰。

经历了多年磨难心酸,终于快有归去的喜信了。

到那时,和你在这残春出游池上,看落花如雪。

注释子由:作者弟弟苏辙字,当时他在京都汴梁任门下侍郎。

清颍:颍水,源出河南登封县西南,东南流经禹县,至周口镇,合贾汝河、沙河,在颍州附近入淮而东流。

孤帆明灭:一叶船帆忽隐忽现。

宦游:在外做官。

孤负:辜负。

林下意,指相约退出官场,过退隐生活的话。

萧瑟,指雨声。

生华发:花白的头发脱落。

“一尊酒”二句:此时苏辙在黄河边的汴京(开封),故苏轼向黄河侧遥举一杯酒,表示祝福。

尊,通“樽”,酒杯。

恍如昨:仿佛如同昨天。

花如雪:落花如雪之零乱。

赏析词的上片即景抒情,抒发了对兄弟之间长期不得相见的深深感慨和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下片追忆从前,希望能有机会到京城与弟弟见上一面,并想象兄弟相会汴京的欢悦情景。

第一句就说“清颍东流”,很符合他这种“、喜临水”的爱好。

当时京师与颍州之间的交通,大都靠走水道。

苏辙在京师任职,如果来颍州,无疑也将是泛颍水,所以说“愁目断,孤帆明灭”。

“孤帆明灭”极见盼望之切。

由盼望兄弟远来相聚,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宦游无根,相隔千山万水,写得非常平实。

杜鹃有名的诗句

杜鹃有名的诗句

杜鹃有名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杜鹃出名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杜鹃的出名的诗句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宋代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译文: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2.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漂浮1年年。

——唐代吴融《子规》译文:杜鹃放弃了繁华的故园山川,年复1年地4处漂浮。

3.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代王令《送春》译文:只那眷恋春光的杜鹃鸟仍在夜半悲啼,不信任春风唤不回。

4.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元代关汉卿《大德歌·春》译文:春天的杜鹃叫了,似乎在说“不如归去”。

5.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译文:在梦中被子规鸟的啼叫唤醒,抬头向窗外望去,城楼上挂着1弯残月,仿佛被子规鸟啼破了似的。

6.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唐代: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译文:在遥远的家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如今在异乡宣城,又发现盛开的杜鹃花。

7.子规啼彻4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宋代谢枋得《蚕妇吟》译文:杜鹃鸟于4更时分啼彻窗外,唤醒养蚕妇人起身关照蚕宝宝们,担忧着这几天桑叶不够影响了蚕宝宝吐丝结茧。

8.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清代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译文:像杜鹃1样啼叫请求,召唤着国家栋梁之材,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

9.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元代王元鼎《凭栏人·闺怨》译文:由于杜鹃啼声叫出了我的心声,想问问郎君什么时候回来? 10.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

——宋代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译文:杜鹃悲切的蹄声里,荒宫废苑迎来昏暮。

那宝贵的玉树长埋泥土,那金铜仙人的承露盘中,盛满如泪的清露。

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原文|译文|赏析《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是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词是以记梦的形式所写的悼亡之作,历来为人称赏,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原文清代:纳兰性德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译文及注释译文夜已阑,月满西楼,深院锁着寂寞的梧桐,秋虫低吟一曲惆怅。

你凝视摇红的烛影,不觉睡去,白日所思夜入梦来:“丁巳重阳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思念在梦中哽咽着,片片碎了,飞落似春尽溪畔散落的桃花,而爱却如大漠孤坟上的青草,至死都坚持着葱茏之色!你叹,“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你忆,“锈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

你悲,“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风轻云淡,月华如水,今夕何夕?纵有红巾翠袖,谁又能拭你腮边之。

梦醒了,伊人软语仿佛仍在耳边徘徊,伊人泪眼仿佛仍在眼前婆娑,然而伊人何在?词人竟沉溺于梦境不能自拔,披衣而起,在茫茫“碧落”中“寻寻觅觅”。

又有谁能见证这一夜的辗转,一夜的奔波,一夜的背情呢?或许只有早落在头发上的秋霜吧。

真是秋霜?还是“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谁知道呢。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又怎么能再续前缘?只有未亡人的回忆、愁绪还在不断的滋长吧!看着曾经一起流连过的“春花秋叶”,又一次勾起了莫名的伤感。

古代诗歌赏析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驿二首(其二)①文天祥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②人间说丈夫。

[注] ①此诗写于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途径金陵时所作。

②消得:一定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用“金瓯失壮图”的比喻,形象交代了南宋家国沦陷、江山尽失的背景。

B.“衮衣颠倒落泥涂”,用借代的修辞,表现南宋皇帝向元朝俯首称臣的悲惨境况。

C.颔联借用蜀帝杜宇的典故,表达诗人空余一腔报国热血,将要自杀殉国的悲叹。

D.颈联诗人借“秋风”、“寒月”渲染悲凉氛围,烘托国亡家破、老而无依的孤苦心境。

16.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比喻修辞形象描绘琵琶曲“时而流畅,时而滞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极富感染力。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描绘心中的理想世界。

15.C“将要自杀殉国的悲叹”错,作者借用蜀帝杜宇的典故,暗指皇帝已死亡国;杜鹃空自泣血,却已无家可归,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

16.①“千年成败俱尘土”,直面历史兴衰成败的宽广胸怀;②“消得人间说丈夫”身为俘囚却不屈的铮铮傲骨;③为天下后世作出表率的英伟气概。

17.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王寂《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原文及赏析

王寂《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原文及赏析

王寂《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原文及赏析《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在这首词中,作者写男女情事,不是像前代词人那样,咏离别,寄相思,而是选择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境,写由重逢带来的感伤。

久别重逢,理应使人惊喜欢欣,可是这首词所写的却是一种令人痛苦难堪的重逢。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寂《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金朝:王寂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

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

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译文漫游风尘十年一觉湖州梦,仍像旧时一样久别重逢。

四目相对心意相同,却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时恨自己为什么来晚,芳艳的春事尽已成空。

恼恨这无情的春风,吹得疏荫绿遍吹尽了姹紫嫣红。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注释采桑子,词牌名,以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湖州,今浙江吴兴县。

灵犀一点通:灵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条白纹道贯通的叫作通天犀,看作是神奇灵异之物。

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懊恼:悔恨烦恼。

绿尽疏阴落尽红:即杜牧“绿叶成荫子满枝”诗意。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创作背景王寂的这首《采桑子》是以杜牧的情感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赏析王寂,善写情词,善写他人故事。

该词即隐括杜牧故事而成。

与杜牧原诗《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相比,此词全篇含有杜牧故事,又有杜牧诗意。

杜牧用绝句,句式整齐,音节浏亮,表现的意绪略显轻微,其妙于比兴,但只提供了一个大的情境。

而此词则用长短句,参差交错,富有乐感,更显哀感顽艳,凄恻动人,且情感更深内容更详,“眼约心同”更为此词画龙点睛,神、情、意顿时毕现。

上片,“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湖州梦”似仿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之句。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

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说有五处。

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

人道是:人们传说是。

周郎: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

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

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

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

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

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

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

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战指挥的标帜。

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

灰飞烟灭: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

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

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的意思“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作品《金陵驿·万里金瓯失壮图》,其古诗全文如下:万里金瓯失
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注释】⑻恶:病,情绪不佳。

【翻译】江山沦丧在于没有宏伟的谋划,连德佑皇帝也向异族下拜称臣,就像从天上落入泥涂。

德佑已是亡国之君,即使杜鹃啼到嘴角流血也是无家可归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人已老去,秋风吹得我心情不佳,梦中醒来,寒月照着孤寂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暂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最值得关注的是让人称道自己是一个大丈夫。

【赏析】“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两句化用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
诗意,进一步写出了自己国亡家破的孤寂危苦的心情。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最后,作者告诫自己,要为后世作出
榜样。

的确,四年后,诗人受尽种种折磨和苦难,战胜种种诱惑和威胁,从容就义,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宝库中谱写了一曲永远鼓舞中华儿女的悲壮之歌、正气之歌。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