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
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归纳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所学的地理知识,提高记忆效果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对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供学生参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运动与地球的影响- 地图的类型和制作方法2. 陆地地貌- 平坦面与山地地貌- 平原、高原和山脉的特点与分布3. 水文地理- 湖泊与海洋的特征与分类- 河流的特征与流域划分- 地下水的分布与开发利用4. 气候与气象- 气候要素的观测与分析- 气象要素的变化与气候类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格局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 人口的数量、结构与分布-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2. 农业与农村- 农业的类型与特点-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应用- 农村的经济转型与农村建设3. 工业与城市- 工业的类型与布局- 工业化进程与工业发展- 城市的功能与规划4. 交通运输与通信- 交通运输方式与网络- 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影响- 通信技术与信息社会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污染与治理- 生态系统的保育与恢复-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实践2. 资源与能源- 自然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能源的开采与利用- 能源的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四、区域地理1.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边界- 中国的地形与地貌- 中国的气候与人文景观2. 世界地理- 世界的地理位置与大洲分布- 世界的地形与气候分区- 世界的经济与文化地理以上仅为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教师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复习。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地理学习,掌握好这些重要的地理知识点,为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祝愿大家学有所成!。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重点归纳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重点归纳高二上学期地理是学习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的时期,本文将重点归纳高二上学期地理的核心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复习。
一、地球与地理坐标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略呈扁球形的椭圆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幔是地球最厚的一层,地核则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用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经度是指从地球中心用子午线测量出的角度,最大值为180°,分东经和西经。
纬度是指从地球赤道用纬线测量出的角度,最大值为90°,分北纬和南纬。
二、地球的运动与地理时间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做旋转运动,一天完成一次,使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年完成一次,形成季节变化。
2. 地理时间和时区地理时间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而建立的时间系统,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经度,相差一小时。
三、天气与气候1. 大气层和大气环流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方的一层气体,由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臭氧层组成。
大气环流是指大气层中气体的运动,影响着地球上的天气和气候现象。
2. 天气要素和天气图天气要素包括气温、湿度、降水、气压、风向和风速等。
天气图是以天气要素为依据绘制的地图,用来表示和预测地球上的天气状况。
3. 气候类型和气候带气候类型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变化规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气候带是指按纬度划分地球上的气候区域,如赤道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等。
四、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阅读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在地图上的计算机技术。
它可以用于地理研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2. 地图的制作和阅读地图是以地球表面的一定比例和形式绘制的平面图,可以用来表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信息。
地图阅读是指通过阅读地图来获取地理信息和了解地理现象的技能。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地幔、地核的特点### 1.3 地球的表面形态-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地形地貌的分类与特征### 1.4 地球的大气环境- 大气层的结构- 气候系统与全球气候类型### 1.5 地球的水环境- 水循环的过程- 淡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环境### 2.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特征-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模### 2.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与工业地理- 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 2.3 政治地理- 国家与地区的划分-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 2.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第三章:区域地理### 3.1 亚洲地理-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亚洲的经济与文化### 3.2 欧洲地理- 欧洲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3.3 非洲地理- 非洲的地理环境与资源- 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 3.4 美洲地理-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理特征- 美洲的经济与政治格局### 3.5 大洋洲与南极洲地理- 大洋洲的岛屿与环境- 南极洲的极地环境与研究## 第四章: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4.1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类型与比例尺-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 4.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定义与功能- 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4.3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4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地理定位中的应用## 结语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还了解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高二上期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上期地理知识点归纳(注意:由于不允许出现小标题,故本文将直接进行内容的论述。
)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探讨了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1. 自然地理(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固态的,由地壳板块构成;地幔由韧性固态的岩石组成;地核则分为外核和内核。
(2)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公转则导致了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
(3)大气圈与气候大气圈是地球围绕在地表上层空间的气体层,由多种气体组成。
气候是长期观测和统计得出的一定地区多年的天气条件。
(4)地球的水资源地球表面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淡水和冰川水。
这些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人文地理(1)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一定时期内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的总数。
人口分布则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情况。
(2)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城市规划则是为了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
(3)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了各地区的经济活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它涉及到资源的开发利用、产业的布局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
(4)城乡差异与区域发展城乡差异是指城市与农村在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区域发展则关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问题。
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而环境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资源与环境问题涉及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污染与治理等方面。
(2)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地球气候系统变化。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
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涉及到地球与人类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和概念,下面将对高二上学期地理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概述。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它是一个呈近似于椭球形的天体。
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被水覆盖,形成了五大洲和各个海洋。
地图是地球的平面展示,通过等经纬线和符号图示来表示地球的各种信息。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是地球围绕自身旋转时,大气层内空气的存在形态。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
2. 水文与水循环:水文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水文循环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
水循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运动,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等过程。
3. 土壤与土地利用:土壤是地壳表层的物质,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维持至关重要。
4. 生物地理与生态系统:生物地理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而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地理研究人口的数量、分布、迁移和结构等问题,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特征等问题。
2. 农业与工业:农业地理研究农业的空间分布、类型及其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关系,工业地理研究工业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经济地理等问题。
3. 交通与通信:交通地理研究交通运输的空间组织和发展规律,通信地理研究通信的空间组织和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等问题。
4.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研究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四、地理技术与方法地理技术与方法指应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比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地形测量、地层分析等。
总结:高二上学期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地理技术与方法等多个知识点。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地理高二上必背册知识点
地理高二上必背册知识点一、地球运动与地理坐标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变化,公转则影响地球的季节周期。
2.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由经度和纬度组成,用于精确地标示地球上的位置。
二、地球的物理特征1. 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漂移指大陆板块相互移动的现象,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上地壳运动和地震、火山活动等现象。
2.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它们不断运动和交互作用。
三、地球的资源1. 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是人类重要的生活和经济资源。
2.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对于工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四、自然灾害1.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经常引发破坏性灾害。
2.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和气体喷出地表的现象,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3. 水灾与干旱水灾和干旱是由于气象变化造成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农业产生重大影响。
五、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人口分布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人口迁移则是人口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
2.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问题包括城市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六、农业与农村发展1. 农业区位与农业区划农业区位指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条件,农业区划则将不同农业类型进行划分。
2. 农业生产技术与方式农业生产技术包括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等,农业生产方式则指不同地区的农业经营模式。
七、工业与城市发展1. 工业布局与工业区划工业布局指工业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工业区划则将工业区域进行划分。
2.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业发展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考量。
八、交通与通信1. 陆路与水路运输陆路运输包括公路和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包括海洋航运和内河航运。
2. 电信与互联网通信电信与互联网通信提供了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3篇)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1.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全球定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由于卫星的位置可精确得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____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____,Y,Z)。
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____个未知数,____、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____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图3-1-7显示了GPS接收机的定位原理。
3.GPS信号的接收当接收机处于3颗以上的卫星交叉测量范围时,就能显示所处位置。
图3-1-6显示了所接收的卫星信号情况,接收机处于某颗卫星的精确测量范围中时,它接收这颗卫星的信号就较强。
GPS接收机只收不发信号,故不受卫星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的控制,用户数量也不受限制。
探究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1.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工作。
全天候指包括所有复杂天气在内的各种天气。
GPS全天候是指GPS不受天气限制,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使用或工作。
(2)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3)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____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4)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取得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2.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应用时主要利用了其定位和导航功能。
具体如下表所示:(1)GPS在汽车导航中的应用GPS系统的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汽车配备合理,能程度地满足乘客的要求,从而减少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当车辆在营运途中出现机械故障、交通事故或人员意外受伤等情况时,可通过GPS及时采取救援措施。
高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空间分布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在高二上册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球体,并围绕着太阳旋转。
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公转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还学习了地球的纬度和经度,它们是地理坐标系统的基础。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构造地球内部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若干个大块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会因为地球运动而发生相对运动,形成了大陆漂移、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现象。
3.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水域、土地和生物四个要素。
大气要素涉及气候、气象和大气环境问题;水域要素涉及海洋、河流和湖泊等水体;土地要素涉及陆地的地形、土壤和植被;生物要素涉及动植物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4. 人口与城市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口问题涉及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口迁移等方面。
城市问题主要关注城市的功能、规模和结构等。
5.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我们学习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地理分布规律,还关注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差距。
6. 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它对区域发展和城乡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学习了城市化的原因、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7.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我们学习了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还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8.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自身或外部因素引起的突发性自然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等。
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的成因、预测和防灾减灾措施,旨在提高人们对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9.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将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用于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上册主要涉及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岩石圈运动、大气运动与天气、水资源与水环境、地貌与环境等内容,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1. 地球与地图地球是人类居住的星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球表面被划分为陆地和海洋,陆地占总面积的29%,海洋占总面积的71%。
地球有四个大洲: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
地图是对地球表面进行投影的平面图,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地图、政治地图、气候地图等。
2.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岩石圈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的内部运动主要有岩石圈运动和板块构造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为数个板块,板块之间以构造裂缝和断层相连,板块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引发地震、火山活动、地壳变形等现象。
3. 大气运动与天气地球的大气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组成。
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有对流、辐散和辐合;水平运动有风。
风的形成与气压差异有关,气压低的地方风会吹到气压高的地方。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气象状况,包括气温、湿度、降水、气压等。
4. 水资源与水环境水资源是指地面水、地下水和湖泊、河流、冰川等水域中储存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非常珍贵。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活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水环境也需要保护,不断加强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
5. 地貌与环境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可分为陆地地貌和海洋地貌。
陆地地貌包括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海洋地貌包括大洋海底的构造以及海岸带的形态特征。
地貌对于环境的影响很大,不同地貌特征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
6. 各大洲的地理特点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地理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
非洲是人口和经济相对较贫困的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受到战乱、疾病等问题的困扰。
美洲分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北美洲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经济和人口情况相对较落后。
地理高二上学期必备知识点
地理高二上学期必备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及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科学,对于地理学习者来说,了解和掌握一些必备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地理高二上学期的必备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些内容。
一、地理基本概念1. 地理学定义: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异、形态及其动力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地球与地理层次:地球分为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地球岩石圈和地球生物圈四个层次。
3.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为近似于椭球的球体,赤道略大于极半径。
4.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沿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二、地理空间1. 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经纬度是刻画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度表示南北方向。
2. 地图投影和比例尺: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曲面投影到平面图上的方法。
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
3. 地球的区域划分:地球可以划分为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以及七大洲等。
三、自然地理1. 大洲与海洋:地球上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海洋分布广泛,最大的是太平洋。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3. 地表的地形和地貌:地表的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等。
地貌则包括山地、河流、湖泊和沙漠等。
四、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全球人口分布不均,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有许多大城市,如东京、纽约和伦敦。
2. 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一种传承和发展的人类行为方式,民族是具有相同历史、语言、宗教和传统的人的集合。
3. 经济与发展:经济是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基础,发展是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过程。
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五、环境与资源1.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地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归纳
地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归纳地理知识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二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是十分关键的。
本文将对高二上学期地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复习。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导致了昼夜更替、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现象。
此外,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学生应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并能够通过地图解读地理信息。
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部分包括大气、水文、地貌、生物等子领域。
1. 大气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压力和风的形成等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散射和吸收作用,以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对于理解气候和天气现象至关重要。
2. 水文水文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不断运动和转化的过程。
学生需要理解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此外,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以及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特征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3. 地貌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演变过程的学科。
学生应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掌握不同类型地貌的形成机制,如山脉、平原、盆地、峡谷等。
4. 生物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学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此外,人类活动对生物地理分布的影响也是学习的重点。
三、人文地理人文地理部分主要涉及人口、城市、交通、经济等社会经济现象。
1. 人口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多或老龄化)等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理解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口政策的意义。
2. 城市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城市问题(如城市病)等是城市地理的学习重点。
学生需要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交通交通网络的布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是交通地理的核心内容。
高二上学期期末必考知识点地理
高二上学期期末必考知识点地理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在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是期末考试中必考的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这些知识点,以便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
3. 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要素:根据纬度不同,地球表面可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量、湿度、风速等。
4.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其中97.5%为咸水,2.5%为淡水。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分布和变化的重要过程。
5. 地壳的构造和板块运动:地壳由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组成,它们构成了地球上的板块。
板块运动包括板块边界的发生,如构造边界(造山带)、转换边界(断层带)和扩张边界(裂谷带)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化:人口分布不均衡是人文地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城市化是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的过程,可以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城市拥堵等。
2.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收入的提升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
3. 工业与城市发展:工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化规模和速度也在不断增加。
4. 交通与通讯:交通和通讯是连接地理空间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交通网络的建设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关键。
总结起来,高二上学期期末必考的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重点包括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要素、地球的水资源以及地壳的构造和板块运动等内容。
高二上册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二上册地理必背知识点一、大地的结构和地壳运动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分为陆壳和海壳,包裹在地幔之外;地幔位于地壳和外核之间;外核是液态的铁和镍组成;内核是固态的铁和镍组成。
2. 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壳运动主要有构造运动和地震运动。
构造运动包括造山运动、地质运动和洋山脉形成;地震运动是地壳岩石的破裂和位移,导致地震的发生。
3. 地壳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地壳运动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原因,它会影响山脉的形成、河流的流向以及海岸线的变化。
构造运动可形成山脉和高原,地震运动可造成地震地貌。
二、板块构造和大地构造的演变1.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由若干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引发地震、火山等现象。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潜在能量的释放和地壳运动的原因。
2. 大地构造的演变过程地球的大地构造经历了初生构造、古老构造、中生构造和现代构造四个时期。
初生构造时期为地壳形成初期,古老构造时期发生了大陆漂移和造山运动,中生构造时期是板块运动活跃的时期,现代构造是当前的地壳运动形态。
三、地球的水资源1. 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淡水和地下水。
其中,海洋水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淡水资源较为稀缺。
2. 淡水资源的利用与问题淡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但其利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不合理利用等。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生态平衡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构成,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2.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保护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的状态。
保护生态平衡是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重要任务。
五、人口与城市1. 人口变化和城市化人口变化是指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
人口变化和城市化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 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和安排,以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高二地理知识点精选(上册)-word文档
高二地理知识点精选(上册)一、地理情况与区域发展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门,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改变性别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广大平地的异同同:都是广大平地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回归季民间风气候区,夏日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民间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稻子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天下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天下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窘蹙,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地理情况对于农业和商业的影响对于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首要种植稻子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田耕作业,首要种植玉米、春季播种的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长河湖水面较广,海产业较为发财;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对于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于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财;依托当地发财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海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情况的影响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坦缓,土质黏重。
受地理情况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迟缓。
农业社会形态:①船作为交通东西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供给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东西的革新和生产技能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精选-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文档
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地理的学习离不开背诵,学习地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
下面就让查字典地理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篇一⑴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⑵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⑶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
建设原因: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⑷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②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⑥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⑸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⑥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⑩利用乙醇汽油。
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篇二⑴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我们所处的世界。
在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回顾和巩固。
1.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的空气在不同纬度、不同海洋和大陆地区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运动。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常规大气环流,包括赤道低压带、副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分布和特点,以及它们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2. 旧大陆与新大陆:地球上陆地的分布不均衡,主要分为旧大陆和新大陆两大板块。
旧大陆主要指欧亚大陆,其特点是地势较高、海岸线曲折,形成了许多大陆性气候;新大陆主要指美洲、澳洲、非洲等地,其特点是地势相对较低,海岸线较为直线,形成了许多海洋性气候。
3.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以及GIS在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4.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农村发展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农业的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内容。
5.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城市化的定义、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问题和解决方案。
6. 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的地质作用: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的地质作用是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基础。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的地质作用,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地震、火山、喷泉等,以及它们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7. 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对于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以及水污染、水灾害等水环境问题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高中地理高二上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高二上知识点总结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部分主要涉及到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大气环流和气候、水资源和水循环等内容。
人文地理部分则着重于人口与城市、农业与乡村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地球的结构和运动1.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分为大洲地壳和海洋地壳。
2. 地球的外部形态:包括大陆、海洋、岛屿等。
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0%。
3.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约为365天。
二、大气环流和气候1. 大气成分:主要是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和臭氧等。
2. 大气的垂直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顶层等。
3. 大气环流系统:主要有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低压带等。
4.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三、水资源和水循环1. 水资源的分布: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2. 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包括水库、引黄灌溉和南水北调等。
3. 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等。
四、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迁移:全球人口分布不均衡,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
2. 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增长率受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
3.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率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高而增加。
五、农业与乡村1. 农业生产形式:包括自然农业、休耕农业和现代农业等。
2. 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受土地、水资源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 农村发展与农民收入:农村发展受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以上是高中地理高二上学期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大气环流和气候、水资源和水循环以及人口与城市、农业与乡村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这些知识总结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上学期知识点归纳【一】中国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初教三第一、二单元)中国位置(纬度、海陆)国土构成(面积、四至、邻海、邻国)行政区划(识记中国行政区形状、位置、简称)民族分布特点及少数民族集中区中国人口增长特点问题、分布特点,人口政策中国地形(初教三第三单元)地形总体特征中国主要山脉(走向和位置、分界线)几大地形特征和分布(识图)、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中国地震、火山分布中国气候(初教三第四单元)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成因(六大温度带范围)年降水分布特点和成因(200、400、800mm等降水线)锋面对气候的影响(初教三P46)气候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梅雨、伏旱、台风、春旱、洪涝、寒潮等)及其对生产生活影响中国河湖(初教三第五单元)1.几大农业地域的比较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农业生产特点水稻种植业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气候精耕细作种植园农业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温带大陆性气候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大牧场放牧混合农业(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很高,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乳畜业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轮转放牧2.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其他概况典型案例水稻种植业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东南*带雨林区区位条件:①高温多雨的气候②平坦的地形③劳动力丰富④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济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条件: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蓄种:牛、羊潘帕斯草原:区位条件:①优良草场②地广人稀③距离海港近所做工作:①培育优良品种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作物:小麦、玉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①优越的自然条件②便利的水陆运输③地广人稀④高度发达的工业⑤先进的工业混合农业(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生长特点: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很高,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作物:小麦、玉米蓄种:猪、牛、羊等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特点: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农民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3.两大工业区与比较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分布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地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电子、半导体、核工业、航天、高分子合成、遗传工程、激光工业典型案例鲁尔区的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距离铁矿区较远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综合整治:①调整工业结构②调整工业布局③拓展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特点①中小型为主②轻工业为主③生产过程分散④资本分散在小城镇⑤工业分散在小城镇美国硅谷发展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有高等院校④便捷的交通⑤军事订货〖第一单元〗第一节人口再生产☆知识要点: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高、自然增长率极低)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难点解析: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接近现代型)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例题分析: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D.印度老龄人口比重解析: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定高于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逐年减少造成的,发达国家的程度应该高于发展中国家。
选择B〖第一单元〗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知识要点: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移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影响)※难点解析二:生育率(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人数的比)和出生率(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的关系生育率高,出生率也高,生育率是衡量出生率的一个基础(生育率和出生率呈正相关)①.生育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宗教)起主要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小②.死亡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都有很大制约作用※难点解析三:其中,环境污染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人类对环境先起破坏作用,环境再反过来影响人类的具体表现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①.过度索取资源,造成资源、环境压力(人口增多,资源需求加大,利用程度扩展)②.过度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包括生产排污和生活排污)☆例题分析:判断对错①.人口数量增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决定性因素答:错误,造成环境污染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素质,因此人口数量只是原因之一②死亡率高的地方,生育率往往也高答:正确,死亡率高,往往说明生产力水平、文明程度都较低,在此情况下,生育率会偏高。
当然上述说法同时用“往往”二字避免化,因为有些时候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也会在一些特定的时段出现死亡率升高的情况。
〖第一单元〗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知识要点: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简述: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在可预见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制约因素①资源(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均通过影响它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②科技发展水平③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后两者均通过影响资源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难点解析一:为什么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的数量决定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资源的利用程度,可以使相同数量的资源能供养更多的人口,人口文化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一个人对资源数量的最低生存要求。
所以说资源是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而科技水平和人口文化消费水平则是资源来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3、环境人口容量特性:①.(长期的)不确定性: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因此不确定②.(短期的)相对确定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相对稳定,因此相对确定※难点解析二:为简便,在实际中,通常以一种或几种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4、关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看法悲观: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并已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乐观:考虑到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利用程度的加深,认为地球不会达到它的环境人口容量介于两种看法之间: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目前人与环境之间已经有了很多尖锐的矛盾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报告: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7亿是我国的适度人口值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为:①.人均耕地少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现有耕地②.人口与淡水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第一单元〗第四节人口素质与环境☆知识要点: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起作用,环境反过来影响人口身体素质)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是影响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难点解析一: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能力的变化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在不断加强,所以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减弱。
人口身体素质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难点解析二:对人口身体素质起作用的自然环境主要有两种:原生环境因素(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缺硒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硒过剩导致地方性硒中毒;碘异常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次生环境因素(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物理方面,噪声影响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化学方面,化学物质会致癌变、致病变;生物方面,病毒、病菌、寄生虫卵使蚊子大量繁殖,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流行)※难点解析三:社会经济因素范围比经济因素广,经济因素从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文化素质高,资源观(资源利用充分、同时开发新的资源)、环境观(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保)、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先进,人口、环境、经济得以协调发展,呈现一种良性循环。
文化素质低,资源观(资源利用程度低,只能依靠现有资源,大量开采,必然造成资源压力)、环境观(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对环境造成破坏)、发展观(不可持续发展)落后,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呈现一种恶性循环。
☆例题分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环境大量索取资源,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问题的恶化;②.人口素质的低下,使得人口的环境意识淡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注意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