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动手操作发展能力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培养动手操作发展能力重要性

摘要】培养师生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学中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利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能

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师应加强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培养;动手操作;发展能力;重要性

培养动手操作发展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动手操作对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现

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他毕生倡导职业教育,主张手脑并用,反对劳心劳力分离。他说:“要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者联系起来”,只有手脑联

合才能产生智慧。教学中恰当地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又好动。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知识抽象性与思维形象

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充分说明动手操

作发展能力的重要性,教学中如何体现谈此观点仅供参考。

1.动手操作使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有利于激发兴趣

兴趣对学习起着巨大推动和内驱作用。有了兴趣,学习效率会有明显提高。《数学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事物出发,为他们

提供参与学习活动机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有亲切感。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

中时间较短,若整堂课都是讲解,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吸引注意力。课堂上恰

当引导动手操作可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如识理解和掌握,加强

记忆。如:教学“圆的认识”时,用现实生活中属于圆形物体举例,认识圆与其它

平面图形不同之处,至于怎样画圆,不作示范,自己想方设法尝试。“会画出标准的圆形吗?看谁方法最好最多?”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知道并学会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墨水瓶、茶杯盖、硬

币等)画圆的方法得到表扬。师:如果要建设一个圆形大花坛或者大水池,能用

圆规画出来吗?学生们动手探究。通过操作实验,终于发现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

较大圆。这样进行教学,既体现主体地位,又自始至终兴趣高涨,最大限度地调

动多种感观同时参与,师生乐在其中,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好的效果。这样,极

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更多发展潜能。

2.创设平等、民主、合作氛围,为学具操作准备条件

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教学

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感于设疑,敢于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论证,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师应将单一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实践活动,通

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发现事物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意识。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3-7怎么算?教学时,要求学生拿出

23根小棒(2捆各10根,加上3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想一想该

怎么拿?学生自已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7根不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找到三

种摆法:①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20根,与散开的3根合起来是23根,从23

根中直接拿走7根,剩下16根。②从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

直接拿走7根,剩3根,与剩下1捆加3根合起来是16根。③将2捆中拿出1

捆打开为10根,再与3根合起来为13根,从13根中拿走7根剩6根,最后与

一捆合起来是16根。在师的引导下,分别将自已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

地口述,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评析: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

多种观点,收到多向反馈信息。师将评议比较好的示范,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

的具体算法。

3.动手操作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动手操作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①动手操作要注意主动探索,发现规律。教学时应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同时,用实践来验证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操作过

程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就是形成技能的过程。②动手操作要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人

的思维,从整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需要大量感性经验作基础。美国

布鲁纳提出发现教学法,认为学生理想的学习过程,应该始于直接经验,逐步向

抽象经验展开。课堂中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机遇,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

力得到锻炼和提高。③动手操作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语言功能。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在实践操

作中,动作和动作之间,直观材料和直观材料之间,动作与直观材料之间往往都

存在者一定的逻辑联系,而这些联系,用动作或直观材料都是无法表示的,这就

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揭示这些联系,帮助建立前后连贯的合乎一定逻辑联

系的思路。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分三步进行:A操作: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3/8涂上颜色。B操作:拿出一张同样

的长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2/8涂上颜色。C解决问题:两次共折了几分之几?第

一次比第二次多折了几分之几?D观察“折”的结果3/8+2/8=5/8,3/8-2/8=1/8,师

生共同分析、归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评析:动手操作后,通过学生

的外部语言,完整的复述操作过程,再通过分析、归纳内化为学生的能力,通过

语言的表述,促进外部活动的内化。

4.动手操作要注意操作过程有序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过渡阶段,师要

积极引导和帮助度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思维是随着操

作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思维过程,反映一定逻辑顺序。如果操

作的程序混乱,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思路。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形成清晰流

畅思路,发展思维。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

思维条理性可得到提高,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主要是运用“凑十法”来计

算的。师进行有序实物演示,再让学生模仿操作进行“凑十”,然后想操作过程。

又如:9加2的进位加法,教学程序分三步。①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

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

算呢?②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生:再添1个)把盒子外面2个分成1个和1个。③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生:9十

1=10),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生:10+1=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直观综合能力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

操作,所以操作活动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要做到有条有理。

5.强化课后延伸,培养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数学教学最终让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为目的。数学课堂教学后,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

的实际问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培养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如;教学“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时,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实验基础上,认识了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