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数据分析报告2020
汽车大数据调研报告
汽车大数据调研报告汽车大数据调研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正在成为各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汽车行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产业,也逐渐开始应用大数据技术。
本报告针对汽车大数据的应用进行调研,总结了其现状和趋势。
目前,汽车大数据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汽车生产和汽车使用。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生产计划的优化、零部件的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汽车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提升用户体验。
在汽车生产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生产线上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帮助企业实时监控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大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通过深入分析供应商的数据,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大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分析产品的使用数据和反馈信息,发现产品的潜在问题,提前进行改进。
在汽车使用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通过分析车辆的使用数据和驾驶行为,企业可以了解用户的出行习惯和喜好,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驾驶体验。
此外,大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预测维修和保养,通过分析车辆的使用数据,提前检测出潜在故障,提醒用户进行维护,降低故障概率。
综上所述,汽车大数据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汽车大数据涉及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和合规管理。
其次,如何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也是一个挑战。
目前,大多数汽车企业还没有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和技术人才。
最后,如何与其他行业的数据进行融合和共享也是一个问题。
汽车大数据的应用需要与其他行业的数据进行交互和共享,但目前数据的标准化和共享方式尚不完善。
总的来说,汽车大数据的应用前景广阔,但面临一些挑战。
汽车调研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汽车消费需求不断上升。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汽车调研数据的分析,旨在为汽车企业、政府部门及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行业数据;3. 各大汽车企业发布的销售数据;4.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汽车市场报告;5. 网络公开数据。
三、数据分析1. 市场规模分析(1)总体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增长5.1%和5.3%。
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2)细分市场规模从汽车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275.1万辆和2275.5万辆,同比增长3.8%和3.9%。
其中,轿车、SUV和MPV车型分别占比为47.5%、35.2%和17.3%。
2. 市场结构分析(1)品牌结构从品牌结构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格局。
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上汽集团、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华晨汽车和比亚迪。
这些企业占据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2)车型结构从车型结构来看,SUV车型在我国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19年,SUV车型产销量分别为897.5万辆和918.5万辆,同比增长10.5%和11.5%。
与此同时,轿车和MPV车型产销量分别为1012.3万辆和295.5万辆,同比增长2.5%和5.3%。
3. 消费者需求分析(1)消费偏好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车时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外观、配置、油耗和售后服务。
其中,价格和品牌因素占据消费者关注的比重较大。
网约汽车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网约汽车行业在我国迅速崛起,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通过对网约汽车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网约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用户行为特征、市场竞争格局以及潜在风险,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约汽车平台公开的运营数据、用户评价、行业报告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整理和加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网约汽车行业发展趋势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和政策环境的优化,网约汽车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2. 市场集中度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头部平台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行业集中度提高。
3. 服务多元化:网约汽车平台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如网约车、出租车、共享单车、代驾等,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4. 技术创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网约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四、用户行为特征1. 用户群体年轻化:网约汽车用户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对价格敏感度较低。
2. 出行需求多样化:用户出行需求涵盖商务、休闲、购物等多个方面,网约汽车成为用户出行的重要选择。
3. 高峰时段出行需求旺盛:早晚高峰时段,网约汽车需求量显著增加,平台需加强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
4. 用户评价反馈积极:用户对网约汽车服务的满意度较高,评价反馈积极,有助于提升平台口碑。
五、市场竞争格局1. 市场格局集中:目前,网约汽车市场以滴滴、美团、曹操等头部平台为主,市场份额较高。
2. 区域差异化竞争:不同地区网约汽车市场格局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存在区域寡头垄断现象。
3. 新进入者挑战:随着政策放宽,新进入者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加剧。
4. 合作与竞争并存:平台之间既有合作,如共享司机资源,也有竞争,如价格战、市场份额争夺。
2020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5月Page 4内容目录前言:新能源汽车行业以产业研究为导向 (7)关注热管理赛道——大势所趋、拐点临近、空间可观 (8)产业趋势:热管理为电动车产业链中的“光学赛道” (9)业绩拐点:2019 年订单加速,预计2021 年业绩曲线陡峭 (12)市场空间:2025 年全球千亿级市场规模 (15)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热管理系统三大变化 (17)电池热管理系统:新增量环节,液冷为主流技术方案 (17)整车空调系统:电动压缩机与热泵技术为关键环节 (21)电驱动及电子元器件:并入整车方案,新增域控制器散热需求 (27)从热管理系统构成看各零部件环节机遇 (28)拆解热管理系统及相关部件——以特斯拉热管理方案为例 (28)核心零部件:2020 年国内/全球市场规模分别为86/215 亿元 (30)竞争格局:新领域的公平较量,由组件向集成化发展 (32)热管理方案向标准化发展,国外厂商巨头具技术积累优势 (32)立足优势单品向上升级,国内厂商有望弯道超车 (35)行业龙头和推荐标的 (37)三花智控:全球制冷控制部件龙头,EV 热管理业务全面开花 (37)银轮股份:热交换器龙头,一路打通内资、合资及外资供应体系 (38)中鼎股份:车用非轮橡胶件龙头,内生外延加码新能源领域 (38)图表目录图1: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以产业研究为导向 (7)图2:2019 年初,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板块估值急速拉升、分化 (8)图3:大部分新能源汽车新增量环节处成长初期 (8)图4:苹果产业链不同赛道的股价累计涨幅倍数 (9)图5:iPhone 成本拆分 (10)图6:Model 3 成本拆分 (10)图7:传统车汽车热管理系统示意图 (11)图8: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示意图(含热泵) (11)图9: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结构布局 (11)图10:2019 年初热管理核心公司估值上行 (12)图11:主流整车厂电动车生产计划及目标销量梳理 (12)图12: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供给市场向需求市场平稳过渡 (13)图13:2021 年为热管理业务业绩拐点 (14)图14:国内电动车2020-2025 年销量假设(万辆) (15)图15:全球电动车2020-2025 年销量假设(万辆) (15)图16:传统车热管理VS 纯电动车热管理 (17)图17:动力电池度工作温度有严格要求 (17)图18:随温度降低,锂电池电池容量显著下降 (18)图19:高温下电池寿命急剧衰减 (18)图20:热失控机理(电池温度上升至400-1000 度) (18)图21:电池析锂形成机理 (18)图22:几种传导介质的比较 (19)图23:主动风冷和被动风冷原理 (19)图24:风冷方案运作示意 (19)图25:直冷和冷却剂回路方案工作原理 (20)图26:冷却剂回路液冷方案示意图(以Model 3 为例) (20)图27:相变材料在电池组中的应用形式 (20)图28:采用相变材料的热管理剖视图 (20)图29:400 公里续航以上车型占比逐年提升 (21)图30:纯电动车型由A00 向中大型车车型倾斜 (21)图31:部分纯电车型电池热管理方案(向液冷方案权重大) (21)图32:传统车汽车空调制冷示意图 (22)图33:新能源汽车空调制冷示意图 (22)图34:PTC 片制热原理 (22)图35: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22)图36:斜盘式、涡旋式及旋叶式压缩机对比 (22)图37:电动涡旋压缩机结构 (23)图38:电动压缩机(左,翰昂预计2020 年份额)与传统空调(右)压缩机市占率. 23 图39:几种常用的电动车空调系统制热方案对比 (24)图40:以起亚Soul 测试,实用热泵能耗情况由于PTC (25)图41:热泵系统能有效缓释电动车冬季采暖续航问题 (25)图42:Model Y 整车热管理方案中热泵为重点 (25)图43:大众e-Golf 热泵系统(翰昂) (26)图44:雷诺Zoe 热泵系统(电装) (26)图45:电驱动及电子元器件冷却方案 (27)图46:ADAS 域控制器散热需求从目前的自然散热向主动风冷、液冷散热进化 (27)图47:以Model Y 为例特斯拉整车热管理方案 (28)图48:特斯拉电池冷却系统 (29)图49:特斯拉方案中电机预热电池示意图 (29)图50:集成式八通阀工作示意图 (29)图51: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具不同的制热方案 (29)图52:主要的热管理新生零部件 (31)图53:传统热管理巨头VS.零部件厂商 (32)图54:各整车厂热管理方案差别较大,尚未统一 (32)图55:电装、法雷奥、翰昂及马勒四家占据59%的全球热管理市场份额 (33)图56:与丰田深度绑定,四成营收来源于日本本土 (34)图57:2019 年热管理业务占据26.2%的市场份额 (34)图58:热管理、电驱动、ADAS 为法雷奥三大目标领域 (34)图59:四大业务版图,热管理业务营收占四分之一 (34)图60:公司四个部门产品均定位热管理 (35)图61:翰昂预计2020 年压缩机业务向好 (35)图62:马勒加大热管理业务布局,营收占比逐年上升 (35)图63:马勒业务集中在欧美两地(2018 年地区营收占比) (35)图64:国内厂商立足优势单品零部件 (36)图65:国内相关厂商热管理业务布局情况 (36)表1:热管理赛道与光学赛道的相似之处 (9)表2:部分热管理公司公告的订单情况 (13)表3:国内、全球热管理市场空间测算(单位:亿元) (15)表4:各类车型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拆分(单位:元) (16)表5:国内外厂商电动压缩机基本采用涡旋技术 (23)表6:相同的环境下,热泵采暖的制热效率是PTC 1.8~2.4 倍 (24)表7:采用热泵系统的车型及其方案供应商 (25)表8:国内外供应商热泵方案布局 (26)表9:热泵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26)表10:热管理核心零部件分类情况 (30)表11:特斯拉各子系统零部件分布情况 (30)表1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零部件市场空间测算 (31)表13:电装、法雷奥、翰昂及马勒主要财务数据 (33)表14:国内由组件零部件供应商向上升级、具发展潜力的热管理厂商 (36)前言:新能源汽车行业以产业研究为导向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行业,其投资思路主要以产业研究为导向。
2020年汽车行业与经济分析报告
2020年汽车行业与经济分析报告2020年8月目录一、汽车工业的复苏是国民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指征 (4)二、量化评价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5)1、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程度稳中有升,占制造业比重不断扩大 (6)2、汽车工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呈现较大波动且与产业刺激政策节点相契合 (6)三、后YQ 时代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预判 (9)四、量化评价汽车工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和带动 (11)1、产业关联性分析 (11)(1)直接消耗系数 (12)(2)完全消耗系数 (15)2、产业波及性分析 (18)(1)影响力系数 (18)(2)感应度系数 (20)3、汽车工业对其他行业带动效应预判 (21)五、产业政策走向 (22)六、相关企业 (25)1、整车板块 (25)2、零部件及后市场板块 (25)刺激汽车行业复苏历来是对冲经济下行的重要手段,是因为其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对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近期的刺激政策效果显著,2020年6月和7月汽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3.4%和21.6%,均位居41个大类行业首位,汽车工业先于其他行业率先走向复苏,是国民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指征。
我们的研究主要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1.量化评价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 D P 和制造业G D P的比重,反映了汽车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
近年来,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稳重有升,并随扶持政策在增长上呈现一定周期性。
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 DP比重稳定在1.30%~1.60%区间,受益于汽车“新四化”转型,汽车工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逐步加强,占制造业G DP的比重由3.68%逐年攀升至5.81%。
2.后Y Q时代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影响。
年终汽车保有量和汽车工业增加值有较高的相关性(R2=0.9845),可以预判汽车工业增加值及汽车工业对G D P的影响程度。
2020年在乐观/中性/悲观情境下,汽车销量预计同比-4%/-8%/-15%,在G D P增速3%的情景下,汽车工业对G D P增长的贡献率可达4.46%/4.33%/4.10%,均位于历史高值,表现了其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重要影响,凸显了其对国民经济的兜底作用。
2024年汽车调查报告_3
汽车调查报告汽车调查报告篇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消费群体也在日益增加,汽车质量已经成为顾客选择品牌的最重要因素。
汽车质量是所有消费者都关心的,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汽车市场质量状况调查报告。
一、汽车状况(一) 汽车价位8-12万元占比最高在参与本次调查的汽车用户中,拥有8-12万元汽车的用户数量较多,占全部被调查用户的34.7%。
拥有12-20万元价格段汽车的用户占比将近三成,为29.9%。
拥有5-8万元价格段汽车的用户也不少,占比为16.0%。
(二) 汽车级别紧凑型车最为常见级别方面,作为家用汽车最常见的紧凑型车位居榜首,其占据了近五成的用户比例,占比高达45.7%。
中型车和小型车分列其后,占比分别为17.0%和16.8%。
SUV虽然近期较受关注,但市场占有率还并不高,仅有8.5%。
微型车、中大型车和MPV的占比均不超过5%,分别为4.8%、3.3%和3.1%。
(三) 汽车类型合资汽车占七成在参与本次调查的汽车用户中,拥有合资汽车的用户最多,占总调查用户数量的69.0%。
自主汽车用户数量占比为28.3%。
进口汽车用户占比较少,仅有2.7%。
德系车占比最高不同国别的合资汽车中,以大众、奥迪、宝马和奔驰为代表的德系车占比最高,达30.3%。
其次是以丰田、本田和日产等品牌为代表的日系车,占比为26.1%。
以别克、雪佛兰和福特为代表的美系车占比也超过两成,为23.7%。
韩系车和法系车的占比均不超过一成,分别为9.0%和8.4%。
二、质量状况(一) 故障概率近五成自主汽车曾发生故障本次调查数据显示,39.5%的汽车用户的爱车曾发生过故障。
其中,汽车类别为自主类型的产品发生故障的概率最高,达48.5%,也就是说,近一半的自主厂商汽车曾发生过故障。
合资和进口汽车发生故障的概率均不超过四成,分别为35.8%和38.5%。
低价产品容易发生故障在不同价位的汽车方面,汽车的购买价格越低,发生故障的概率相应越高。
2020年汽车行业大数据报告
纯汽车品牌词 纯汽车车型词 品牌产品词 纯资讯品牌词 资讯品牌*汽车品牌词 资讯品牌*新能源词
如奔驰、宝马 如途观、朗逸 如大众途昂 如汽车之家 如易车大众 如易车纯电动车
通用词
如S U V 、旅行车
口碑词
价格词
如**报价、优惠
车辆使用词
配置词
如发动机、变速箱
比较词
资讯品牌*汽车品牌*车型词
飞度
2.5% 2.4% 2.3% 2.1% 2.1% 1.9% 1.9% 1.8% 1.8% 1.7% 1.6% 1.5% 1.4% 1.4% 1.3%
SUV检索份额最大且稳定,中型车份额缓步增长
汽车分级别检索份额
S U V 紧凑型车 中型车 M P V 中大型车 小型车 跑车 微型车 豪华车
4.9% 11.2%
如瓜子大众朗逸
地域词
资讯品牌*车型词
如易车朗逸
金融词
质量词
如瓜子二手车质量怎么样
论坛词
数据范围定义:
① 趋势数据:2017年1月-2019年12月 ② 阶段数据:2019年Q 1 - Q 4
如**怎么样?好不好? 如**汽车保养、**改装 如suv推荐、**哪个好
如合肥汽车之家 如易车大众朗逸保险
如爱卡论坛
C o n ten ts
01
汽车行业
C o n ten ts
1.1
汽车行业综述
中国汽车销量连续两年下滑,进入观望期
2007-2019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走势
销量(万辆) 增速
-5.5%
2.4%
15.1% 9.9% 7.2%
1.7% -9.6%
-4.8%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统计和结构分析
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统计和结构分析一、汽车产销量统计2020年1-6月我国汽车产量为10112439辆,销量为10256886辆。
由2016-2020年6月我国的产销量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供需量在2017年的时候达到最大值,2018年和2019年都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2020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96857辆,销量为392777辆。
由2018-2020年6月我国的产销量可以看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供需量在2018年的时候达到最大值,2019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乘用车产销量统计和结构分析202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乘用车产量为7753577辆,其中:柴油汽车24572辆,占比0.33%;汽油汽车7280444辆,占比93.9%;其他燃料汽车447661辆,占比5.77%。
2020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产量为355128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6224辆,占比72.84%;燃料电池汽车0辆,占比0%;插电式混合汽车92884辆,占比26.16%。
202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乘用车销量为7872511辆,其中:柴油汽车25855辆,占比0.33%;汽油汽车7397275辆,占比93.96%;其他燃料汽车449381辆,占比5.71%。
2020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为352351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66741辆,占比75.7%;燃料电池汽车0辆,占比0%;插电式混合汽车85610辆,占比24.3%。
四、商用车产销量统计202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商用车产量为2358862辆,其中:柴油汽车1612558辆,占比68.36%;汽油汽车632315辆,占比26.81%;其他燃料汽车113989辆,占比4.83%。
2020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商用车产量为4172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38861辆,占比93.13%;燃料电池汽车390辆,占比0.93%;插电式混合汽车2478辆,占比5.94%。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着庞大市场的行业。
在这个市场中,每个汽车制造商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同时,销售和营销专业人员也在不断分析市场销售数据,以制定更好的销售策略。
1. 汽车行业市场概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量达到了2595.8万辆,销售量达到了2548.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
同时,2020年受疫情影响,汽车销售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是汽车市场也在逐渐复苏。
2.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2.1 汽车品牌市场占有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发的《2020年1-11月汽车行业数据报告》,前十大汽车品牌中,四大合资品牌占据了TOP4的位置。
其中,一汽-大众销售了301.14万辆,上汽大众销售了275.15万辆,上汽通用汽车销售了211.47万辆,广汽传祺销售了184.02万辆。
中国品牌中,长安汽车销售了153.09万辆,广汽集团销售了145.82万辆。
2.2 汽车市场结构从市场结构上来看,中小型车一直是销量最多的车型。
但是,在2020年最受青睐的车型不仅有中小型车,还包括了新能源汽车、SUV等。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了15.8%。
2.3 汽车消费者分析在汽车消费者中,男性仍然是主要消费者,占比高达70%以上。
消费者的年龄结构方面,以25-39岁年龄段的消费者为主,占比达到了53.6%。
同时,在年龄结构和购车目的上,80后、90后的消费者相较其他年龄段消费者,更倾向于以购买新能源汽车为主要选择。
3. 汽车行业销售策略分析3.1 线上销售模式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上销售模式成为了汽车销售市场上的一种新的销售方式。
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将销售渠道逐渐平移至线上。
在疫情影响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和销售商带来很大的方便,成为消费者的另一种方便选择。
3.2 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是激发汽车消费的一种有效方式。
汽车行业数据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数据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壮大和变化。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汽车行业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状况,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汽车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报告以及相关企业公开披露的数据。
通过多方渠道搜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分析3.1 汽车销量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销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明显,成为推动整个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传统燃油汽车销量虽有增长,但增速相对较缓。
3.2 汽车产能随着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汽车产能也在逐步提升。
各大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规模,加大投入研发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
3.3 汽车消费趋势消费者对汽车需求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性能、品牌等因素外,环保、智能化等因素也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受到消费者青睐。
4. 品牌竞争分析4.1 主流品牌市场份额在我国汽车市场中,主流品牌竞争激烈。
各大品牌通过不断创新、营销策略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格局。
4.2 新兴品牌崛起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一些新兴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它们通过产品创新、定位精准等方式,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度。
5. 智能化趋势分析5.1 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智能驾驶技术是当前汽车行业的热点之一。
各大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5.2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之一。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6.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6.1 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补贴政策、减排政策等,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2020年我国汽车行业运行情况及今年发展预测
2020年我国汽车行业运行情况及今年发展预测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汽车行业运行呈现先抑后扬、稳中有进的态势,一季度市场基本停滞,二季度逐步复苏,三季度逆势爬坡,四季度全面恢复。
2020年全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汽车产销量超2500万辆,同比降幅收窄至2%。
受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车淘汰政策拉动,商用车表现突出,单月产销量屡创新高,全年产销量首度超度500万辆。
整体来看,尽管汽车产量小幅下降,但由于商用车产量增长明显,因此2020年汽车行业钢材需求量同比增加。
2021年,国家“六稳”“六保”相关措施持续发力,国内经济加快恢复,国家及地方促消费政策将继续促进汽车行业复苏,但同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海外疫情等不稳定因素也将对我国汽车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预计2021年汽车行业将实现恢复性正增长,汽车产销量约2630万辆,同比增长约4%,其中乘用车增长约7%,商用车下降约10%,新能源汽车增长约40%。
“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市场将保持基本稳定,2025年产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
一、2020年我国汽车行业运行及用钢情况(一)汽车行业运行情况1. 汽车产量累计降幅逐步收窄,单月产量呈波动上扬态势2020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幅高于制造业平均增幅3.2个百分点,高于工业平均增幅3.8个百分点。
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522.5万辆,同比下降2.0%,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5.5个百分点,较1-11月收窄1.0个百分点,累计降幅呈逐月收窄趋势(见图1)。
图1 2015-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及增长情况万辆,%从汽车单月产量数据可见,2020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呈波动上扬态势。
2月汽车产量仅完成28.5万辆,同比降幅达79.8%。
从4月开始产量结束21连降,呈波动上扬态势。
12月汽车产量为284.0万辆,环比下降0.3%,同比增长5.7%(见图2)。
2020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9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 (4)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行业标准 (4)二、行业发展情况 (6)1、全球乘用车行业 (6)2、中国乘用车行业 (7)3、我国汽车行业的增长驱动力 (8)(1)一、二线城市换购需求及低线城市首购需求 (8)(2)行业复苏 (10)(3)出口市场发展 (10)(4)新能源车、智能汽车等细分领域的结构性增长 (11)三、行业发展趋势 (11)1、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加速渗透 (11)2、从硬件定义汽车到软件定义汽车 (14)四、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17)五、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18)1、上游行业 (18)2、下游行业 (18)六、行业竞争格局 (19)1、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长期共存 (19)2、国内乘用车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20)七、行业主要企业 (21)1、自主品牌 (21)(1)上汽集团 (21)(2)长城汽车 (21)(3)广汽集团 (22)(4)长安汽车 (22)(5)比亚迪 (22)(6)奇瑞汽车 (23)(7)吉利汽车 (23)2、合资品牌 (23)(1)大众集团 (23)(2)丰田汽车 (23)(3)福特汽车 (24)(4)本田汽车 (24)(5)通用汽车 (24)(6)现代汽车 (25)(7)起亚汽车 (25)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汽车行业目前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行业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拟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调整行业机构、引导行业技术方向等工作。
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行业标准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下:。
各车企销售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推出新产品,争夺市场份额。
本报告通过对各车企销售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我国汽车市场的销售趋势、竞争格局以及车企的市场表现,为车企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车企的官方公告、行业统计数据以及第三方数据机构发布的汽车销量数据。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剔除异常值和重复数据。
(2)数据统计:按照车型、品牌、销售区域等维度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三、销售数据分析1. 销售趋势分析(1)整体销量趋势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呈上升趋势,其中2019年销量达到峰值,达到2572.1万辆。
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量有所下滑,但整体仍保持在2500万辆以上。
预计2021年销量将有所回升。
(2)各车企销量趋势从各车企销量趋势来看,部分车企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增长,如吉利汽车、比亚迪等;而部分车企则出现下滑,如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
2. 车型销量分析(1)SUV车型销量近年来,SUV车型在我国汽车市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销量。
据统计,2020年SUV车型销量占比达到43.5%,成为最受欢迎的车型。
其中,紧凑型SUV和中型SUV销量表现尤为突出。
(2)轿车车型销量轿车车型在我国汽车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
2020年,轿车车型销量占比达到35.6%。
其中,A级轿车和A+级轿车销量表现较好。
3. 销售区域分析(1)一线城市销量一线城市汽车销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销量领先。
但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下沉,二线、三线城市汽车销量增长迅速。
(2)区域差异分析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汽车销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其中,东部地区销量占比达到55.3%,中西部地区销量占比为34.2%。
2020年汽车行业洞察报告
汽车行业的“冰与火之歌”——疫情冲击下2020年汽车行业洞察报告目录Part.1疫情下的汽车市场分析Part.2疫情下购车意愿大数据zPart.3疫情下典型造车新势力分析Part.4后疫情时代的市场趋势预判疫情下的汽车市场分析1MobTech视角下的汽车市场数据2018-2020年汽车月度销量(单位:万辆)疫情下的销量—汽车月度销量同比跌落历史冰点2018-2019年,汽车2月份的销量分别为171.8万辆、148.2万辆,2020年2月汽车汽车销量仅为31.1万辆,呈现大幅度下跌态势,随着国内疫情控制,3月降幅大幅收窄280.9 171.8265.6231.9228.8227.4188.9 210.4 239.4238.0 254.8 266.1234.0 148.2252.0 198.0191.3176.6180.8195.8227.1228.4 245.7265.8192.731.1143.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8年2019年2020年2月是重灾区一场始于2018年的寒冬尚未迎来暖春,车市又遭遇了疫情重创,生产端,企业因复工进度慢、零部件供应等问题导致产出水平低;2月份消费端,产品消费停滞,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对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总体•2月,汽车产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
•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
汽车产销大幅下滑乘用车•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5万辆和22.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6.4%和86.1%,同比分别下降82.9%和81.7%,高于汽车产销总体降幅。
•1-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3.1万辆和183.1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8.1%和43.6%。
2020年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投资摘要《汽车基础研究系列(三)-存量与增量:汽车市场空间及机会》中我们基于国际和国内汽车保有量对比,剔除政策影响后我们预计后期增量市场大致保持2%的销量增速水平,保有量市场仍然可维持约4.3%的年均复合增长。
结合行业所处阶段的特征,我们认为行业投资机会逐步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随着保有量增长、车龄增加,政策法规逐渐完善,汽车的后市场需求逐步提升。
图1:我国汽车保有量及同比增速图2:我国在用车平均车龄测算资料来源:中汽协,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测算资料来源:中汽协,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测算本文主要从汽车存量市场三个层次由上到下逐渐展开:第一层:底层是汽车行业从成长进入成熟期,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平均车龄逐渐增加的行业背景。
第二层:围绕汽车生命周期衍生出来细分行业,主要由维修保养、二手车、汽车金融和其他板块。
第三层:维保业务板块下诞生轮胎、蓄电池等高频高价零部件细分市场,其他业务板块中诞生停车、检测服务、检测设备等细分市场。
图3:存量市场下的业务框架资料来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第一、中国汽车行业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
第二、中国汽车工业尚未见顶,对照发达国家历史,我国汽车工业距离成熟期(销量见顶)预计20年时间,预计中国汽车保有量仍有翻倍(+132%)空间,销量仍有40%+空间。
考虑进入成熟期阶段20年时间周期,未来20年我国汽车(内生,不考虑政策)销量年均复合增速2%,保有量年均复合增速4.3%。
第三、行业投资机会逐步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随着保有量增长、车龄增加,行业法规逐渐完善,后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不同细分行业下存在投资机会。
核心假设或逻辑第一、参考国内外因素对比,给予成熟阶段国内汽车千人保有量400辆/千人假设,给予成熟阶段国内保有量/销量系数13-14倍假设。
第二,汽车行业限制性政策法规逐渐解除,行业需求得到合理释放。
第三,后市场细分业务中经过持续的竞争,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
基于大数据的汽车行业市场分析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汽车行业市场分析研究一、市场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了2591.7万辆,同比增长6.4%。
同时,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普及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基于大数据的手段对汽车行业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二、品牌市场分析在我国汽车市场中,除了合资品牌外,国产品牌也开始不断壮大。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中国汽车消费 Market Insight Report》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汽车销售前十强品牌中,豪华品牌占据了5个席位,分别是奔驰、宝马、奥迪、路虎和沃尔沃。
而在非豪华品牌中,长安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上汽等品牌表现也十分抢眼。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品牌在不同城市的竞争情况和消费者偏好,进而优化品牌战略和推广策略。
三、车型市场分析在我国汽车市场中,轿车、SUV、MPV等不同类型的车型市场规模都很庞大。
其中,SUV成为了市场上的大热门。
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SUV产销量达到了820.8万辆,同比增长7.4%。
而在SUV市场中,哈弗、长城、长安等品牌的表现尤为突出。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对于不同车型的偏好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新车型和优化车型设计。
四、消费者市场分析消费者是汽车市场中的决定性因素,其需求和偏好是汽车企业制定市场策略的关键。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消费者购车的时间、地点、车型、价格、购买途径等信息,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销售策略和服务策略。
同时,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对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进行深入分析,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诉求,从而提升品牌吸引力和公信力。
五、车联网市场分析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车联网也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
据IDC发布的《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及产业链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而到2025年,这一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
资料分析2020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531
资料分析2020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531.3 资料分析2020年全年,我国共卖出去2531.3万辆小汽车,比2019年减少19.0%。
这样看来,今年前11月汽车销售累计同比下降了5.4%左右。
所以说,虽然今年疫情的影响让各大厂商纷纷减产或者停工导致消费不振,但总得来说汽车市场还算平稳。
毕竟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今年仍旧保持增长态势。
而作为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吉利汽车也没有被打倒,反而逆流而上成功突破百万辆大关!(1)汽车销量超过2千万辆的只有三个国家,美、德、法。
其他都是低于1000万辆级别的。
因此可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提高,未来将会更多地走向海外。
目前,中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阶段,预期到2025年,汽车行业整体产值达到8万亿元;2030年,汽车行业整体产值达12万亿元。
从这些数据就足够证明中国对于汽车需求的旺盛程度。
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首次突破2000万辆,2018年继续攀升至2600余万辆,占全球份额近50%。
与此相应的是,中国已连续9年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宝座。
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且发展迅速,无论是传统燃油车领域还是电动化趋势,都给予企业很好的机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10月底,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6万辆和2563.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4.9%和13.9%,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5.9%。
由此可知,今年前11月,中国汽车销量累计同比下滑了5.4%左右。
尽管如此,但是在众多政策扶植下,中国汽车市场依旧呈现良性循环状态。
例如:今年北京等城市陆续推出限购措施,并加快了充电桩建设进度,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纯电动汽车。
另外,国六排放标准即将执行,部分省市甚至宣布了提前淘汰老旧柴油货车的时间表……种种迹象表面,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转折点。
日本是唯一一个在2016年实现了100%复兴的经济体。
资料分析2020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531
资料分析2020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531.3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国内汽车销量283.1万辆,同比增长6.4%;2020年全年累计销量2531.3万辆,同比下降1.9%,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其中,1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24.8万辆,同比增长49.5%;1-12月累计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
数据显示,从7月开始,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均超过当月历史记录,12月更是创出历史新高,全年市场销量好于预期。
汽车出口在结束了前8个月的低迷后,9月开始恢复,且在11月、12月连续两个月出口量刷新历史记录。
中汽协预计,2021年国内汽车将恢复正增长,汽车销量有望突破2600万辆,同比增长4%。
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有望迎来持续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中汽协从2020年的乘用车销量数据来看,全年销量为2017.8万辆,同比下降6%,跌幅高于整体车市。
中汽协认为,受消费升级拉动等影响,豪华品牌乘用车快速增长,但低端车表现总体较为低迷,未来中高端品牌依然是市场热点,低端车型和高端车型产销数据的两极分化会愈发明显,“总体而言,中高端品种一定会成为未来市场需求的主导。
”细分市场上,SUV是今年乘用车中唯一增长的车型,且总量已经超过了轿车。
中汽协预计2021年,SUV市场将继续恢复性增长,且增长贡献度有望继续高于其他乘用车品种,轿车有望结束下降,呈小幅增长。
商用车全年销量为513.3万辆,同比增长18.7%,货车增势尤为明显,达21.7%。
不过,从全年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较上一年下降,从2019年的占比39.2%降至2020年的3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
22.6%
24.1%
17Q3
17Q4
18Q1
18Q2
18Q3
18Q4
19Q1
19Q2
19Q3
19Q4
二线
18.9%
二线
14.7%
一线
新一
级
三线
19.9%
19.4%
21.0%
19.6%
20.2%
三线
四线及以下
数据来源:360大数据
汽车行业通用检索份额最大,汽车资讯份额愈来愈高
汽车主要关注内容检索份额
02
03
关注内容示例:
纯汽车品牌词
如奔驰、宝马
通用词
如SUV、旅行车
口碑词
如**怎么样?好不好?
纯汽车车型词
如途观、朗逸
价格词
如**报价、优惠
车辆使用词
如**汽车保养、**改装
品牌产品词
如大众途昂
配置词
如发动机、变速箱
比较词
如suv推荐、**哪个好
纯资讯品牌词
如汽车之家
资讯品牌*汽车品牌*车型词
如瓜子大众朗逸
12%
14%
新一线检索份额最大,但渠道有下沉之势
汽车分城市等级检索份额
四线及以下
12.9%
14.4%
13.3%
21.5%
21.1%
20.3%
20.4%
22.1%
22.0%
18.6%
19.4%
26.4%
23.8%
17Q1
17Q2
新一线
一线
14.1%
16.0%
15.2%
14.4%
14.1%
14.0%
22.2%
通用词
汽车资讯词
纯品牌词
品牌产品词
价格词
纯产品词
车辆使用词
车周边词
参数配置词
汽车金融词
比较词
19Q4
20.7%
18.2%
15.2%
17.6%
8.8%
9.0%
19Q3
20.9%
17.8%
15.3%
18.1%
8.5%
9.0%
•
汽车人群对搜索引擎粘性极高
报告导读
人群定义及数据来源:
01
① 全网人群:360全部人群
② 汽车行业人群:关注与汽车相关内容的人群
③ 汽车资讯人群:关注与汽车资讯相关内容的人群
④ 针对市场主流狭义乘用车共1300余款车型,市场主流汽车资讯网站及APP分析
⑤ 数据来源:360检索数据和手机助手活跃度数据
西藏
广西辽宁
吉林
宁夏
江西
海南
新疆 黑龙江
陕西
青海
80
甘肃
山西
广东
湖北
河北
安徽
浙江
河南
江苏
四川
湖南
云南
福建
70
低份额低TGI
高份额低TGI
60
0%
T指数 =
汽车行业流量的地域占比
×100;
360总体流量的地域占比
2%
4%
6%
8%
10%
2019年检索份额
Target Group Index(目标群体指数),本处用于反映汽车行业流量的地域分布相比总体情况的差异,TGI指数等于100表示平均水平,高于100,代表该省份对汽车行业的关注程度高于整体水平。
• SUV依旧为最大细分且有较强的产品认知
• 二手车资讯中,瓜子地位稳定
•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主力,其检索份额越来越大
• 四大汽车门户份额相当,网易汽车逐步领先
PC端用户主要工作日关注,关注时段高峰为8:0012:00,14:00-18:00;移动端用户主要周末关注,
关注时段高峰为12:00-14:00,18:00-24:00
2017年
2018年
-4.8%
2019年
中国汽车市场依旧全球最大
全球乘用车销量占比
亚洲
欧洲
美洲
全球乘用车销量走势
全球乘用车销量
非洲
中国乘用车销量占比
28%
30%
32%
35%35% 35%
29%
数据来源:OICA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开数据整理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2.9%
22.8%
23.9%
23.1%
25.6%
25.4%
19.4%
20.6%
21.8%
21.3%
20.8%
20.2%
19.5%
18.8%
17.2%
17.9%
18.7%
18.2%
18.5%
18.8%
19.9%
18.3%
17.7%
25.1%
21.6%
23.6%
23.8%
23.0%
21.4%
21.2%
Contents
1.1
汽车行业综述
中国汽车销量连续两年下滑,进入观望期
2007-2019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走势
销量(万辆)
增速
9.9%
2.4%
15.1%
7.2%
1.7%
-5.5%
2007年
数据来源:乘联会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9.6%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 总体上,汽车的通用词检索呈走低趋势,品牌意识稳定
• 用户对价格的核心关注区间是10-20万元
汽车资讯细分
• 用户对汽车资讯的关注越来越强,关注内容以纯资
人群画像
• 汽车资讯人群相对汽车整体人群的特征更显著,以
讯品牌为主
• PC端用户最关注综合垂直,其中汽车之家一家独大;
男性&年轻&高学历为主
•
移动端汽车出行类APP最活跃,其中滴滴领跑
人群洞察
1.1 行业综述
2.1 行业综述
3.1 基本属性
1.2 细分市场
2.2 综合垂直
3.2 时段分布
1.3 新能源车
2.3 汽车门户
3.3 网站兴趣
2.4 二手车
3.4 APP活跃度
2.5 汽车出行
2.6 车评
重点解读
汽车行业综述
• 汽车整体销量下滑,但行业检索量较去年上涨30%,用
户有较强的观望态度
汽车大数据报告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逆市上扬,观行业之变化;厚积薄发,行未来之宏图
Contents
01
汽车行业
02
汽车资讯
03
地域词
如合肥汽车之家
资讯品牌*汽车品牌词
如易车大众
资讯品牌*车型词
如易车朗逸
金融词
如易车大众朗逸保险
资讯品牌*新能源词
如易车纯电动车
质量词
如瓜子二手车质量怎么样
论坛词
如爱卡论坛
数据范围定义:
① 趋势数据:2017年1月-2019年12月
② 阶段数据:2019年Q1-Q4
Contents
01
汽车行业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57%
19年汽车行业检索量同比上涨30%
360全网及汽车行业检索量趋势
360全网
17Q1
数据来源:360大数据
17Q2
17Q3
17Q4
18Q1
18Q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Q3
18Q4
19Q1
19Q2
19Q3
汽车行业
19Q4
华东是关注汽车最核心区域
西北
6.0%
华北
16.87%
东北
5.8%
华北
16.9%
TOP2
华东
33.3%
西南
10.3%
华中
11.2%
华南
16.6%
数据来源:360大数据
TOP3
TOP1
东部南部沿海省份是关注汽车行业重点省份
160
低份额高TGI
高份额高TGI
150
140
130
T
G
I
重庆
北京
120
山东
上海
110
100
90
贵州 天津 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