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版一下《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教案

沪教版版一下《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教案
沪教版版一下《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教案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试验本)P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题包计算,探索算式之间的一些规律。

能力目标: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善于发现题包中的奥秘,并能用已掌握的规律进行推算。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的奥秘,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题包中算式之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规律进行推算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情趣引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神秘的古堡去,古堡中住着许多美丽的小精灵,他们在玩着好玩的游戏,我们大家一起去玩好不好?

可是进古堡,首先要破译许多密码,小朋友,你们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破译。有没有信心

二、破密码,闯古堡

(一) 用题包来完成推算

1、我们一起来到了古堡门口,首先,看到了这样一组题。

2+4 3+5

12+4 13+5

2+14 3+15

12+14 13+15

师:你们能不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推算呢?

2、学生进行推算,并说一说推算的方法。

(二) 做题包,找规律

1、出示题包

16―814―5

15―716―7

13―517―8

12―418―9

(1) 学生先进行计算,然后小组里面相互说一说,这两组题包的规律。

(2)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结果总是8和9,题包中的规律即被减数减少(或增加),减数也作相应的减少(或增加),差不变。

(三) 做加法题包,拓展探究空间

1、做加法题包,探究规律

(1) 出示题包,请学生计算

1+9=9+1=

3+7=7+3=

2+8=8+2=

4+6=6+4=

(2) 探究规律

通过计算这组题包,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举例说出题目中加数的变化如何引起和的变化。

(3) 师小结

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增加和减少的数相等,它们的和仍是10。

2、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 师:两个数相加,和是10。那么你能写出3个数相加和是10的算式吗?请你们分小组,一起写一写。

(2) 3+3+4=10

2+5+3=10

(3)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写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好方法,算式写得越多越快。

学生汇报,如:

①可以是按加数的大小顺序写1+1+8=10

1+2+7=10

1+3+6=10

②还可以先写一个算式,3+3+4=10,然后把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来写。

例:把3+3+4=10中的一个3增加2,另一个减少2,就写出了算式5+1+4=10,再以此类推写出5+2+3=10等。

③小结:同学们刚才介绍了许多好方法,都写出了3个数相加,和是10的算式。你们有没有发现,不管是用第一种方法,还是用第二种方法,都用了一个什么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和不变)。

(4) 那么谁有好方法写出有4个加数,但和是10的算式呢?

先请同学们讨论,然后尝试写出算式,再说说理由。(例如在刚才写的3个数连加,和是10的算式中,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拆一下就行了,学生可以用各种方法写出算式。)

(5) 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数学中许多知识都蕴含着小秘密,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奥秘。也会使我们越来越聪明。

3、计算

5+4+1=

3+4+1=

4+4+2=

1+2+3+4=

0+1+2+3+4+5+0+5=

1+2+3+4+0+2+3+5=

学生先计算,并说说计算算式长链有什么好方法。

(四) 小组合作,探究算式之间的规律

1

学生计算

2、师,提问:

(1) 通过计算,你发现每一方框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2) 从它们差的相互关系来看,你能找出算式中减数之间的关系吗?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4、汇报探究结果

当一个确定的数加上的数和减去的数之和为10,它们的结果相差10。例如, 7+5=12 7-5=2 7+6=

13 7-4=3 12-2=10 13-3=10 5+5=10 6+4=10 5、在数射线上演示

7

6、学生举例说出一些符合这样规律的算式 例:12+7=19 12-7=5

14+1=15 14-9=5

三、数砖墙,登古堡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登上了古堡的最高处了,再努力一下,我们就能和可爱的小精灵们一起游玩,我们一起来加油!

1、出示数墙,由学生完成数城

2、拓展:小精灵提出,如果数墙上最上面的两块砖都要是20,那么数墙我们可以怎样造呢?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和知识点都较多,是对上学期所学知识的一个简单复习巩固。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比较熟练的,但在题包找规律方面显得有些生疏,在连加题中不是很容易能想到利用凑十的方法来巧算。这些都是在这几天的复习与提高方面应该十分注意的。

计算游戏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盘的计算方法,对相邻区域小圆片(或数)进行相加。 2、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

过程、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10

-5 +5

教学重点:

相邻区域的数进行相加。

教学难点:

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

教具学具:

三角盘、小圆片、数卡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数图。

1、简介三角数图。

(板书出示三角盘和小圆片,再出示11。)

11

师:这是三角数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三角”(板书课题)。

问:你发现这幅三角数图有什么秘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三角数图里的三部分,每部分都放有小圆片,相邻部分里的小圆片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边上。

虽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三角数图,但在课的开始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寻找三角数图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把自己找到的小秘密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出三角数图的基本特点。

2、反馈练习。

师:三角数图中的另2个空格怎么填?为什么?

3、同桌合作玩“三角盘”

(一人在三角盘上摆小圆片,另一人根据所摆小圆片摆数卡。)

学生在“玩三角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三角数图的特点,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建议各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多给学生“玩”的时间。

二、探究三角数图。

1

11

学生独立审题,并在三角盘上动手摆一摆。

你有什么好方法?(5+?=11 11-5=?)

2、数代替圆片。

125

9

在刚才题目基础上,把小圆片改成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小组核对。

小结:通过想加减法,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

这个环节不仅练习的难度有所增加,而且三角数图也从小圆片过渡到数。学生通过这层的练习解决了较难的、抽象的加、减、补的题目,因此设计时我更注重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而不只是求出答案。

3、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书上第4页的第4至第6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圆片和三角盘动手操作辅助完成。

7

9

8

小组合作,三部分中分别填几?你们是怎样想的?

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有困难,教师可给予提示:(1)猜想三部分可以填的数。(2)把猜想的数放到三角数图,并验证。(3)如不符合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本领?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学游戏,课程的设计由形象到抽象,孩子们都很喜欢,自然也学的不错做的很好!对于课本上的第五题,学生也大部分可以确定计算的先后顺序,但在拓展练习题中,还是反映出一些孩子在考虑数学问题的时候想的不是很全面,这是以后应当特别注意培养的地方。

比一比

单元复习与提高课题比一比

课时安

1

课的

类型

复习

教学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十个十个地数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第7-8页

设计意图:《十个十个地数》这一内容是在第一学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的延续和拓展。要让学生认识十位和个位数位表及它们的读写法。概念学习对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而动手操作活动是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因此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说。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积极自主探索,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学得更深刻,同时能力得到培养。在注重课内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拓展,这样也进一步地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需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对物体个数的估测,培养学生的数感。

2、经历数数,让学生体会到数的产生的过程。

能力目标:对一些物品会进行十个十个地捆扎、认识十位和个位数位表及掌握它们的读写法。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同时感悟数学的简洁美,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十位和个位数位表的认识及读、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师:(出示图片)在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以畜养牲口为生。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的任务,比如我放羊,你喂猪,他养牛┉而且都有一定的数量,并要确保计数正确。人们为此想出了不少的好方法来进行计数。(学生看书,同桌讨论古人是怎么做的)

-----用刻痕来表示数

2、(出示书上羊的图片)让学生估测羊的个数并同桌之间交流

师:那到了今天,我们可以怎么准确地计算出羊的个数?

生:一个一个地数

师:好的.可是怎样让别人一看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你数羊的方法及羊的个数?(生讨论)

生:十个十个地数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十个十个地数》(板书)

[以“远古的计数方法”这个故事形式引入,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在此初步地渗透估测的思想,此后在讨论中回忆起第一学期十个十个数的方法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学习新知

1、师出示表格

学生在书上进行圈画,并将圈画与单只个数写在表格中

交流反馈,引入写法

(师小结:十个一圈,圈数就是十的个数,写入“十位”栏内,单个的个数写入“个位”

的栏内)

引入读法:

(1)明确2和6各自表示的意思:2写在左边,表示2个十,6写在右边,表示6个一.

先让学生尝试说,后全班学生齐说

(2)学习连贯的读法:2个十,6个一是二十六 (全班齐读,同桌互说)

2、师出示一堆小棒(23根)

同桌合作,动手操作,用好方法计数(10根一捆)并完成下列填空

(2)个十和(3)个一是(23)

( 20 ) + ( 3 ) = (23)

交流反馈: 20是哪里来的?(2个十是20)

3是哪里来的?(3个一是3)

23呢?(20和3的和)

全班齐读

3、完成书上练习: 35 、 57 、 54 、100

指导:计数、写法、读法和列式计算

交流反馈

( 100:渗透百位的认识)

[从以前单纯的十个十个的数引升到十位和个位的写法及读法,是一个思维的跨越。在学生初步地会写会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数小棒,写和读,是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及掌握。在“捆扎小棒”中让学生愉快的接受学习。百位的渗透为后面“百数图”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拓展新知

第8页第4题

(1)师:看小朋友做得那么好那么快,小青蛙一个个都跳出来祝贺大家,来了多少呢?让我们先猜猜大概有几只?然后再用圈来数一数并完成旁边的表格。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2)交流写法、读法和列式计算.(20+7=27)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在开学2周后还是没有适应学校的学习,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尤其不在状态。连最基本的圈圈数数也出错很多,没有很认真的去数十,个别学生对于每个数位上只能是一位数还显得有些陌生。接下来的应对措施就是注重课堂习惯的恢复和培养,让学生尽快适应轻松有序的学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