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母亲,怎么会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兴智教育:从现在做一个不抱怨的妈妈
兴智教育:从现在做一个不抱怨的妈妈昨晚有位妈妈在后台联系我,听她的声音感觉年纪不大,心事很重。
她说她讨厌现在的自己,讨厌自己变成了一个曾经最讨厌的人。
我问她原因才得知,她讨厌的是成为了一个爱抱怨的妈妈。
曾经,吃饭是她的“童年阴影”,相信也是很多人经历过一边吃饭,一边被指责的痛苦。
“都是一个老师教的,怎么隔壁xx比你强那么多?”“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没见过你这么挑食的孩子”“今天老师说你在学校又惹事了,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很多父母的目光仿佛钉在了孩子身上,关注孩子各种显现和潜在问题,然后急切地进行教育、纠正、甚至指责,很容易焦虑。
每当一家人一起吃饭时,父母就觉得这是“最好的教育时机”。
慢慢的,这个时间变成了孩子被集中“攻击”的高压时刻。
时间一久,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对,怎么做都不好,不被认同,不被喜欢,总之就是我的错。
”吃饭总和不愉快在一起,吃饭也总和“我不好”连在一起,可想而知,这样的感受有多糟糕。
01很多时候,就像这位吃着“指责饭”长大的孩子一样,我们很多人都是吃着妈妈的“抱怨”长大的。
于是长大后,我们又不断重演这样情境,只是换成了我们去抱怨我们的孩子。
在与爱人、家人、孩子等亲密关系中,我们从来都不缺理由去抱怨别人。
在我们眼中,对方身上的问题总是“多如牛毛”。
有人说:抱怨是爱。
有时候抱怨只是一种表象,只有借着抱怨,你才可以跟对方进行亲密连接。
抱怨这个没做好,其实是说“我投出了期望,而你让我伤心了。
”抱怨那个没做到,其实是说“我付出了信任,而你让我失望了。
”这种投入、付出,其实就是一种亲密连接的需求。
但有人也说:抱怨是爱,抱怨也是恨。
那是你小时候体会到的爱和恨。
它会让你积压愤怒、委屈、伤心,但对他们的爱却又让你无力反抗,所以只有一起吞下,变成你现在无法表达的爱和不可言传的恨。
不过,如果爱可以直接表达,恨可以直接言说,那也许就不需要“抱怨”来做载体。
当两人真实相对,说出内心真正想说的话,爱终究可以化解恨。
如何做家长——听陈默教授的讲座教学内容
如何做家长——听陈默教授的讲座如何做家长——听陈默教授的讲座想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一个人?我的回答是,培养成一个有幸福感的人,拥有乐观的性格,将来能快乐的生活。
快乐哪里来?自信中来,自信哪里来?优异的成绩,出色的表现,又绕到学习上来了。
现在,我的周围到处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而曾经学习一般般的,靠个有根基的老爸老妈,照样潇洒自在,名车开着,豪宅住着,这学习又有何用呢?面对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我也疑惑过,这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的丰富了,人越来越现实。
今天陈默教授帮我解惑了,她说,人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物质享受是有底的,再好的环境、物质,时间久了也会厌恶的,而精神享受是无底的,精神支撑人的内心,精神丰富了,人的内心也就强大了。
例如一个有钱的暴发户陪客人去看名画展,他只是陪客,他根本不能融入其中,享受艺术之美。
我们的孩子,应该会享受自然美和艺术美,这样她的内心才会感受美,精神才会愉悦,才会成为一个有幸福感的人。
人的精神享受和读书的多少成正比,所以,读书会让精神丰富,内心强大。
读书少的人可能物质丰富了,内心却越来越空虚。
听了陈默教授的讲座,我明白了,丫头的教育是“家长少累一点,孩子轻松一点,大家快乐一点”,陪孩子慢慢成长,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是要不得的,孩子有她的脚步,家长应该紧跟孩子的脚步,慢慢享受读书的时光,这些都将是她的精神财富。
我要求丫头你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钱可以慢慢赚,事业可以慢慢来。
但是孩子每天都在成长,耽搁不得。
我们怎么做青少年的家长——陈默讲座记录压力大,但是家长要放肚子里;高期望,放肚子里;焦虑,放肚子里。
家长肚里能撑船,就能出个好孩子。
人的一生中,13岁以前,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住的东西往往终身不忘;所以这个时期要大量阅读,一生受益。
学习能力是综合因素表现,包括:1.生理的(10岁以前主要任务是养好身体)/2.心理的(心神安宁很重要,一二年级不要跟孩子说考试的事情)/3.环境的(母爱或父爱缺失都不利,爱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养分)/4.智力的/5.非智力的(包括意志力/毅力和情商.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期是2~3岁,让孩子找到自主的感觉;减少他控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控力;不要与别的孩子比较,输得起的孩子就是有毅力的孩子;轻易不要干涉孩子交友,让孩子用自己的意愿去处理矛盾,这样养大的孩子就可以做到"有事不怕事,没事不惹事"),初中生的同伴关系是致命的,要关注。
怎 样 做 一 个 合 格 的 家 长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
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
就如何与孩子沟通说以下几点:一、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
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
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
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
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
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
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七、要支持理解学校、老师的工作。
对于学校和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出的要求,家长要及时完成。
因为每次活动都有一定的意义、目的。
对于学校和老师在工作中的失误,要及时提出,和老师、领导交流,防微杜渐,减少更大的损失。
要冷静切忌大吵大闹,否则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乐趣。
母亲带给家庭的三大力量——凝聚力
母亲带给家庭的三大力量——凝聚力在中国,母亲是家庭的核心,妈在,家在,妈不在,家也不在。
一个家庭,很难有谁有妈那样的向心力—妈妈对家付出最多,花的心思最多,守家的时间最长,自然最具凝聚力。
孩子恋家,恋妈妈,妈妈培育了孩子,孩子的家庭角色就是由妈妈一手培育打造的。
在家庭教育中,妈妈要在家庭中形成一个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核心,建立在由宽广的胸怀、完美的引导、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巧妙的沟通等方面构成的个人权威之上。
妈妈这种无形的影响,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说,从人类演化角度,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母亲乐观全家乐观,母亲悲观全家悲观。
这不是给女性加压,而是提醒母亲,当一个女性走入婚姻,与家务完美、自己完美、小孩完美相比,自己的情绪更是要第一位的。
妈妈快乐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妈妈心情愉快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现实中,很多妈妈由于生活的压力,整天愁眉不展,不是抱怨生活,就是抱怨老公,再不就是责骂孩子,家里整天充满火药味儿,这样的家,这样的母亲就没有什么凝聚力,被抱怨的多了,老公想逃,被责骂的多了,孩子想跑。
时间一久,本来应该让家和谐的母亲变成了嘴碎婆、唠叨婆,家还能和谐吗?如果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女儿总是看到母亲对父亲存在太多愤怒的情结,女儿长大后,也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转移到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总是莫名其妙地对男友或者老公生气。
在心理咨询中,遇到一个女性她就是典型的急性子,总是无缘无故冲老公发火,后来在一次聊天中,问起她的父母关系,原来如出一辙,她母亲跟她脾气一样,也喜欢对她父亲嚷嚷。
中国有句老话,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说的就是这种父母认同心理,暴虐的父亲必然有个暴虐的儿子,爱唠叨的母亲必然会培养出爱唠叨的女儿,我们总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充当儿女的榜样,塑造着儿女的性格,并影响着儿女的心理成长。
比尔·盖茨曾说过,自己在母亲那里得到的是“虔诚和善良”,我们在比尔·盖茨对全世界贫困地区的大量捐款上就可以看到母亲的印记。
低能量的父母,养不出幸福感强的孩子
低能量的父母,养不出幸福感强的孩子一位教育学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他接触到一个男生,被诊断为中度抑郁。
他上课总是双目无神,时常发呆,在学校也不跟同学交流,一考试就倒数,基本就是一个躺平的状态。
他要求见一下男孩的父母,好好谈一下孩子身上的问题。
结果一见面发现,父亲浑身酒气,颓废异常;母亲也是头发凌乱,面容憔悴,整个人就像霜打的茄子。
他尝试着和这对父母沟通,但他们的回应特别敷衍潦草。
从谈话中得知,他们家开的小饭馆最近倒闭了,还欠了不少债,两人每天都心烦意乱、忧心忡忡,觉也睡不好,一张口就是吵不完的架。
这位教授听毕,不由得直摇头:这就相当于孩子掉到水里,但回头一看,父母也已经跳到水里,并且还不会游泳。
这已经不是谁救谁的问题,谁也救不了谁,都得溺水。
是啊,连父母自身能量都这么低,又拿什么力量去拯救无助、脆弱的孩子呢?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曾提出过一个“能量层级论”。
如果一个人能量层级低,那么做什么都丧气满满,生活充满焦虑和内耗。
如果一个人能量层级高,做什么事都精力充沛,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当父母长期处于低能量的层级时,孩子不可能幸福、快乐。
心理学家曾奇峰有一个17岁的患者,自杀未遂。
父母无奈之下,带她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孩子说:“父母都是医生,爸爸总是很早出门,很晚回家,到家已经很疲惫,洗洗就睡;妈妈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整个人特别颓丧,唉声叹气,话都不说。
哪怕节假日,大家也是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休息,整个家就像一个疗养院,大家都是伤病员。
”妈妈忍不住辩解道:“大家都知道,当医生很辛苦,回家就想休息,有时候吃饭的力气都没有。
”爸爸也附和道:“每天累的要死,回到家就想什么都不做。
”正值青春期的女孩,一直笼罩在父母的低能量中,心事无处诉说,学业上的压力无处安放,同学间的矛盾无人开解......长期以往,她的内心越发脆弱、无助,最后走进了死胡同。
一个家庭中,父母的能量状态,决定了孩子世界的色彩。
一位怨妇妈妈的蜕变历程(很多母亲要学习的)
一位怨妇妈妈的蜕变历程(很多母亲要学习的)客厅里,儿子正在跟同学打电话。
刚开始变声的嗓音,听起来有些陌生:“我没有幸福感,哪里能笑得出来,人生真正苦……”堪堪地,一句话落入耳内,在阳台收衣服的我,顿时打了个寒战。
就在上次的家长会上,老师还跟我说,儿子变得内向偏激,每次作文都悲观消极,从不肯赞美别人,亦缺乏宽容之心。
当时,我一笑置之,认为是青春期在作怪,过了这阵子自然会好。
现在想来,他是真的不快乐。
耐克鞋,新款赛车,游戏机,汉堡可乐,年级前三名的成绩,爱他的父母亲友……如果这都不叫幸福,那么,他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样子的?晚餐桌上,我终于忍不住发问。
他苦笑着回答:“可以像丁俊晖,不必念书,天天玩台球;可以像某歌星,一夜成名,有万千粉丝追捧;可以买两元钱彩票,中两千万大奖,妈妈从此不必辛苦劳碌。
”我不禁瞠目结舌。
他想要的幸福,大约只有上帝才能成全得了。
电话里,我对着老公大发牢骚,抱怨媒体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也抱怨他常年在外,什么也帮不了我。
老公笑着说:“我倒觉得,他那话很耳熟,仿佛在家里听到谁说过似的。
”我突然反应过来,这样的话,正是我的口头禅啊。
近一两年来,下班后,我进门就苦着脸奔厨房。
晚饭后,就与朋友通电话,从小职员的难,说到兼职主妇的累。
诉够了苦,这一日也算交代完毕。
天天年年,一成不变的怨妇联播,想必苦坏了那小小男子汉的一双耳朵,不经意间,还把抑郁传染给了他。
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母亲,怎么会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漫漫人生路,若是没有一颗快乐心,那孩子的未来会成个什么样!内疚,直奔到心上,如果时光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做“怨母”。
好在,我还来得及,给孩子一个新妈妈。
改变形象的工程就这样开始了。
我告诫自己,进家门前,再累也要揉揉脸,必须先弄出一个温暖的微笑。
洗菜做饭时,不许唉声叹气。
晚饭后,不带手机,只带儿子,去楼下的体育馆打乒乓球。
两人技术都很拙劣,我笑他扣球动作像“菜刀门弟子”,他笑我握拍姿势像“熊猫烧香”。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优秀10篇)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优秀10篇)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一孩子是天真纯洁的,除了客观的遗传作用以外,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与幼儿时期生活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家长没有认识到重要性并且没有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可能后续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那么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一些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方法。
一、创造逆境,磨砺孩子的毅力不要对孩子过于娇宠,应该为孩子适当创造逆境,提高孩子的逆商,从克服小困难开始,从而让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发挥榜样的作用,启发自我锻炼根据孩子的特点,通过参观纪念馆等常见方式,让孩子学习正能量人物,启发自我教育,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
三、爱与严结合父母确实要关爱孩子,但在品行方面要严格要求孩子,虽然刚开始孩子会觉得辛苦,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他们在未来培养出良好的性格。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二我的女儿xx今年x岁半了,是xx区实验小学x年级x班的学生,她目前成绩算比较优秀,兴趣爱好也较广泛,当然,这离不开老师的辛苦教育和耐心指导,在此,我对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此我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一点自己的感受:1、兴趣爱好方面积极引导但不强迫:xx目前的课外兴趣班主要有画画和钢琴,在她的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我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引导。
她学钢琴前我曾征求过她的意见,当时她并不愿意学,我也没有强迫她。
她快x岁的时候,我给她看了一部电影《xx钢琴师》,她看到xx 钢琴师的精彩演奏、诙谐表演,心动了,主动要求要去学钢琴,而且直到现在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2、生活方面宠爱但不溺爱: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们也都会让她去做,有时也要求她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想让她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3、取得成绩的时候要多表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鼓励,与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xx 学习画画至今已快x年了,前x年学的是水粉画,画得很不错,曾经代表青少年宫参加xx 校园绘画比赛,当时她是青少年宫参赛年龄最小的一位,取得了少儿组x等奖。
以身作则有效陪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以身作则有效陪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发布时间:2022-12-29T17:19:25.52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2月4期作者:王燕[导读] 从2022年1月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告诉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学习,或提高某种技能,或与孩子共同完成某一件孩子喜欢的事情,让孩子喜欢和父母在一起,并体验到和父母在一起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才是有效的陪伴。
王燕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旧州小学校摘要:从2022年1月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告诉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学习,或提高某种技能,或与孩子共同完成某一件孩子喜欢的事情,让孩子喜欢和父母在一起,并体验到和父母在一起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才是有效的陪伴。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家庭;父母;有效陪伴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2-165-02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共青团成立97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可见国家对青少年培养上的重视程度,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从2022年1月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告诉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认为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应该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树立家风家训,潜移默化,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孩子出不出色与妈妈性格有关系
孩子出不出色与妈妈性格有关系妈妈是孩子最先接触的人,相处最久的人。
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0-12岁是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中,妈妈的性格直接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
所以妈妈应该比爸爸更注意一些自己的言行。
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感觉统合的发展。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这篇文章是给妈妈们总结的一些注意事项。
爸爸妈妈们赶快收藏起来吧!有一天,一位身为大学教师的朋友跟我聊起他那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夫妻两个都是博士,朋友的妻子还是“海龟”,可儿子的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主要你的夫人太能干了。
他还以为是开玩笑呢,认为我在指他夫人忙于事业,就说,没有,我老婆每天陪他写作业,就是每次不到五分钟,就火冒三丈,对着孩子大叫“你怎么这么笨!”。
我说,你看,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儿子的母亲太聪明了,他这么小怎么可能比他母亲聪明呢?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
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
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
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1.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了。
孩子需要母亲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做有根的教育心得体会优质6篇
做有根的教育心得体会优质6篇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教育孩子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直以来就有一句话: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
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就把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与各位家长交流一下:一、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
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她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
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
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
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
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
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二、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当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女儿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看学习,看特长,健康成长的心理才是应对将来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保障。
自从孩子懂事起,我们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懂礼貌,对一些做法能简单的判断出对错,上幼儿园之后孩子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集体,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听老师的话,同时我们还经常提醒她做一个爱劳动,有爱心的好孩子。
李雪,在痛苦上栽种莲花
李雪,在痛苦上栽种莲花作者:牧原来源:《莫愁·智慧女性》 2016年第11期牧原生命最初的疼痛,莫过于不被父母看见。
这样的痛伴随了李雪许多年,也促使她从物理学转向心理学,成长为一名儿童心理专家。
最痛的时候,她曾形神分离、万念俱灰,但她选择了勇敢面对心魔,最终战胜了恐惧。
走出痛苦后,她又广种莲花,帮助更多人完成了自我救赎。
直面心魔,看见自己婴儿期的李雪饱受母亲的忽视。
除了喂奶,母亲几乎同她没有任何肢体接触。
无论哭还是笑,她都难以与母亲发生同频共振。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母亲没有爱人的能力。
李雪的母亲成长于缺爱的家庭,是其父母宣泄情绪的工具,生命中积压了许多的怨恨,然后将对父母的怨恨转嫁到了自己的小家庭中,不仅搞砸了夫妻关系,还将女儿逼入内心的绝境。
因为不曾被爱,成年后的李雪既没有自爱的能力,也无法进入任何一段关系。
那时的她只关心一件事:如何让自己活下来。
她拥有两所重点大学的学位,毕业后却因内心的破碎感无法去求职,在出租屋里整整躺了一年。
蛰伏一年后,她终于走出了自闭期,开始通过心理学去触摸生命的真相。
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说李雪的妈妈太宠她:不要她帮忙做家务,给她买一大堆昂贵零食,把她惯出了一身坏毛病。
学习心理学后,李雪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内心极度缺爱,对“得到爱”已经绝望,便不断通过牺牲自我来宠溺女儿,间接满足自己的“内在小孩”。
但付出越多,她就越怨恨李雪,因为她抢走了自己“内在小孩”应得的爱。
而李雪得到的往往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内心备受折磨。
李雪曾经试图让自己相信“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告诉自己“孩子需要接纳父母,不能怨恨他们”。
可这种努力带给她的是浓烈的窒息感。
后来她不再逃避现实,开始诚实地去感受内心,并接受了自己痛恨母亲的事实。
于是,内心深处那个一直无法碰触的密闭空间打开了,她全然体验着那种痛不欲生的感受,结果疗愈发生了,她获得了心的自由。
重生之后,李雪的感官能力也慢慢复苏,曾经她无比麻木,三九寒冬只盖一床薄被。
拥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拥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摘要】教师的幸福感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幸福的教师能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幸福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重视教师的幸福感可以培养出更幸福的学生。
只有拥有幸福的教师,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走向幸福的人生道路。
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更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重视教师的幸福感是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教师幸福感、学生成长、正能量、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教学质量、榜样、重要性、幸福的学生1. 引言1.1 教师的幸福感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幸福感是培养幸福学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拥有幸福感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的幸福感能够传递正能量。
幸福的教师会展现出乐观向上的态度,激励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这种正能量的传递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勇气和抗压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幸福的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幸福感会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幸福的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幸福的教师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幸福感能够让他们更加关心和体贴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更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1.2 教师的幸福感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教师的幸福感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幸福的教师往往能够传递积极的情绪和态度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力。
幸福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更加耐心、关爱和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升学习表现。
拥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拥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
一个拥有幸福的教师,能够散发出积极向上的能量,不仅会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快乐和满足,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中,幸福教师和幸福学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拥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一个拥有幸福的教师会散发出积极向上的能量。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人和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工作中所散发出的态度和情绪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如果一个教师内心充满了幸福感,他会用快乐和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教学工作,会用满腔的热情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这种积极向上的能量会感染到学生,让他们在积极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拥有幸福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幸福的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成长发展,他们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会用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拥有幸福的教师会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教育教学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愉快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而拥有幸福感的教师会运用各种方式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他们会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教授知识,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会更加愿意踏入教室,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拥有幸福的教师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的幸福感会影响到他们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方式,拥有幸福感的教师会用亲切友好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学生以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而一个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拥有幸福的教师会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拥有幸福感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心灵触动。
实现家庭幸福的五个步骤
实现家庭幸福的五个步骤家庭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温馨快乐的避风港。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家庭幸福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家庭幸福,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步骤。
以下是实现家庭幸福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沟通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进而加强家庭的凝聚力。
为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庭成员应该倾听和尊重彼此的意见和感受。
鼓励每个人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和需求。
定期组织家庭会议,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决策和问题解决中。
通过积极的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和融洽。
步骤二:培养家庭价值观家庭价值观是家庭的核心信念和行为准则,对于家庭的发展非常重要。
一个明确的家庭价值观能够为家庭成员提供指导,使他们在面临各种选择时能够有所依据。
因此,家庭成员应该共同讨论和制定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并且每个人都要尽量根据这些价值观去行动。
这将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期望和行为,有助于形成和谐共处的家庭氛围。
步骤三:共同分担责任家庭中的责任分担是家庭幸福的关键。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无论是家务、照顾孩子,还是财务管理等。
共同分担责任可以减轻一个人的压力,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关系。
家庭成员应该意识到,每个人的努力都为家庭的幸福做出了贡献,而不是把责任完全落在某一个人身上。
通过共同分担责任,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和谐将得到增进。
步骤四:保持尊重和理解尊重和理解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家庭成员应该互相尊重彼此的个人空间、隐私和意愿。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尽量消除矛盾和冲突。
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争吵和攻击,而是采取冷静和包容的态度。
通过保持尊重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和谐,家庭幸福感也将得到提升。
步骤五:共同创造美好回忆美好回忆是家庭幸福的永恒财富。
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家长教育心得
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家长教育心得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家长教育心得(通用10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家长教育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家长教育心得 1一、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父母应该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父母应该清楚,做生意赚钱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前途更重要。
有句俗话得好,孩子不出息,父母赚一辈子的钱可能孩子一天就给你花光了。
孩子出息,父母一辈子赚的钱,孩子可能一天就给你赚回来了。
因此,作为父母,首先要明白自己在孩子成长过长中的重要性,尽到家长应该尽到的责任,认真做好孩子的成长导师。
同时,要教育孩子的爷爷奶奶不要太宠爱孩子,过分的溺爱会害了孩子。
二、父母要多学习家教经验好学生的孩子往往都有称职的父母相伴,有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作为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包括向书本学,向其他家长学。
因此,家长可以购买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或者杂志,每天阅读。
也可以与其他家长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可以向孩子表现好的家长取经,询问教育孩子的方法,取他山之石。
另外,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夫妻之间、与孩子爷爷奶奶之间要和睦相处,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
三、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作为父母,每天要抽出一点时间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上课情况以及有没有听不懂或不会做的题目,了解孩子在校与同学相处得怎样,有没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了解情况后,要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一是跟孩子讲清学习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述一些中外名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二是与孩子一起分析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给孩子一些学习的方法,帮助孩子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告诉孩子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心胸要开阔。
什么特征的妈妈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什么特征的妈妈能培养出优秀的孩
子
什么特征的妈妈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希望每个母亲都能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如果一个家庭中的母亲,具备这两种特征,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更有出息。
1、三观正
一个三观正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能够引导孩子构建自己的正确三观,不管这孩子日后是否非常优秀,最起码不会成为一个坏人。
无数的境遇给出无数的选择,无数的选择最终编织出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所做的选择,其实背后都是其人的三观在支配,而孩子的三观,又往往都是受最亲近的人影响的,也就是孩子的母亲。
幼小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母亲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纸上留下痕迹,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会以此为参考形成自己的三观,母亲三观正,孩子往往也三观正,日后行事光明磊落,也更容易有出息。
2、不溺爱孩子
溺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危害巨大,孩子就像是一株植物,在温室中照顾确实能让使植物看起来光鲜亮丽,然而却无比脆弱、不堪一击;孩子终归是要走出“室外”经历风雨的,母亲如果过度溺爱孩子,往往会把孩子养得不知善恶是非、狂妄自大
而又软弱无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想要孩子有出息,母亲必须要做到不溺爱孩子,给孩子树立一个权威的形象,说一不二,说到做到,决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心软;尤其注意,绝对不可以在孩子他爸教育孩子时上去“护犊子”,不然孩子会容易形成“犯错也没事”的错觉,日后会很难管教。
不溺爱孩子的母亲,往往更容易培养出独立自主的孩子,这也是一个优秀孩子的必备品质。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很多,而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也不只是上述两种,教育孩子也是一场修行,修行路上有鲜花春风,也有险阻严寒,作为母亲可要坚持走正确的育儿之路哦~。
2024年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优质14篇)
2024年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优质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4年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优质14篇)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
【家庭教育】针对隔代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家庭教育】针对隔代教育的思考与对策隔代教育是我国固有的一个现状,尤其是在我国的某些欠发达地区。
年轻人外出务工。
老人就承担起了教育责任。
其实老人本身也是一种可用资源,老人长期不进行体力和脑力活动也有碍身心健康。
所以不管这种教育方式是有利还是有弊,我们都必须正视这一客观存在。
趋利避害。
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是各有利弊的,只不过大小多少的问题,隔代教育同样也是,我们所谓的趋利避害也无非就是利害之间的转化,隔代教育因为社会因素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找到方法让他科学化。
1、建立一种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祖辈与父辈要相互配合。
隔代教育有时候虽然是无奈的选择,但是也有一些是主动地选取,并没有说这样不可以,但是要知道,缺少亲子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而隔代教育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父亲的照料会让他日后产生自卑和不安全感,缺少母亲的关心会让她缺乏幸福感和亲切感。
所以要建立一种两辈家长共同教育的模式,既可以不落后,又可以免去太激进。
所以年轻父母不论多么忙,都必须抽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切勿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全部交给老人,同时在教育观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多与老人探讨、沟通以期达到统一,否则当父母与老人发生争论和吵架时,会让孩子显得无所适从,难以取舍。
2、要设法提高祖辈的养育水平,转变观念,讲究方法,提高素养,懂得现代教育观、人才观。
当然有些时候年轻一辈的父母是不怎么有时间的,不然也不会让老一辈父母替代了,所以这个时候为了避免教育方式落后而设法提高祖辈的养育水平,教育观念。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社区、乡镇家长学校中开办祖辈学校或隔代教育交流中心进行培训,提高老人综合素质。
一般来讲,负责隔代教养的祖辈应具有以下五点素质:(1)有一定文化,善于吸收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科学养育。
(2)不固执己见,没有心理障碍,对孩子有耐心。
(3)身体健康、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4)喜欢户外活动,经常引导孩子认识外面的世界。
如何让孩子拥有更高的幸福感?
如何让孩子拥有更高的幸福感?嘿,各位老母亲老父亲们,咱们今天聊聊怎么让孩子们更幸福。
别以为我老调重弹,这可是个大课题,可不是说两句“多陪伴”就能解决的。
我最近就观察到一件事儿,让我对“幸福感”有了新的理解。
上周我带我儿子去公园玩,正好碰见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叫小强,是个特别开朗爱笑的小男孩儿。
他正跟一群小伙伴儿玩木头搭积木,脸上笑得跟朵花似的,看得我都忍不住跟着乐呵。
孩子们玩得正起劲,突然小强不小心踩到一块石头,脚崴了,疼得直叫唤。
我赶紧过去查看情况,结果发现他虽然很疼,但还是强忍着眼泪,甚至还主动帮小伙伴们调整积木。
我心想,这孩子真不错,疼都能忍,还顾得上别人。
这时候,小强的妈妈也赶来了,她第一句话就问小强:“怎么了?疼不疼?”小强忍着眼泪点点头,妈妈就轻轻拍拍他的背,安慰他说:“没事儿,妈妈抱你去休息一下,等会儿再玩。
”说着就把他抱起来往树荫下走,小强还一边指着那些搭好的积木,跟妈妈描述着他们正在创作的“城堡”,言语里充满了兴奋和对游戏的热爱。
你看,小强的幸福感是不是就来源于这简单的点滴?他摔倒了,妈妈没有严厉批评,而是及时关心和安抚,让小强感受到被爱和被重视,也就自然而然地继续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其实,让孩子拥有更高的幸福感,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我们不需要刻意创造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关注他们的感受,多去理解他们的情绪,用爱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就像小强的妈妈那样,即使在孩子受伤的时候,也依然能给予他温暖和支持,让他感受到被爱,从而继续快乐地玩耍。
你说,这算不算幸福呢?孩子在爱的包围中,即使跌倒了,也能很快地站起来,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想要看到的画面吗?所以,各位父母,别忘了,幸福感不是从天而降,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浇灌。
让孩子们在爱和关怀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最新母亲心得体会(优秀15篇)
最新母亲心得体会(优秀15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母亲心得体会篇一母亲是最伟大的职业,没有任何人能够取代她的地位。
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母亲被称为“日母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母亲肩负着无数的责任。
本文将以日本母亲的角度为出发点,分享母亲的心得体会,展现母爱的伟大之处。
第二段:以爱为使命,抚育孩子日本母亲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在孩子的成长上,对待孩子,她们从来不会轻视或忽略任何一点细节。
在孩子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孩子。
就像是在夜里照顾哺乳的孩子,周而复始的工作,从不知疲倦。
日母亲懂得,抚育孩子,是她们的恩赐、是她们的使命。
第三段:适时教育,让孩子成长日母亲不仅关心孩子的身体,更注重孩子的智力、道德和社交方面的培养。
她们花大力气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成为独立的人。
当他们犯错时,日母亲会适时地反思教育给予他们纠正错误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孩子的道路并不容易,需要她们的耐心和温度,以及为孩子付出一切。
第四段: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他们自由做母亲的要学会在家庭中保持一定的平衡,特别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
日母亲一方面要表现出坚定的爱和信任,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同时要保持对他们的严格约束,避免任何不好的事情的发生。
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从而培养出自立、自主、创新和开拓的品质。
第五段:结语有一种母亲的本质,就是无私奉献的爱,日母亲的母爱,就是这种本质的展现和彰显。
回顾日本母亲的成长路程,从最初的不安到逐渐成熟和自信,她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找到了自己的道路,从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我们应该向日本的母亲学习,学习她们的爱、付出和耐心,让我们在未来成为合格的母亲,也为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母亲,怎么会培养出有幸
福感的孩子
在上次的家长会上,老师还跟我说,儿子变得内向偏激,每次作文都悲观消极,从不肯赞美别人,亦缺乏宽容之心。
当时,我一笑置之,认为是青春期在作怪,过了这阵子自然会好。
现在想来,他是真的不快乐。
耐克鞋,新款赛车,游戏机,汉堡可乐,年级前三名的成绩,爱他的父母亲友……如果这都不叫幸福,那么,他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样子的?
晚餐桌上,我终于忍不住发问。
他苦笑着回答:“可以像丁俊晖,不必念书,天天玩台球;可以像某歌星,一夜成名,有万千粉丝追捧;可以买两元钱彩票,中两千万大奖,妈妈从此不必辛苦劳碌。
”我不禁瞠目结舌。
他想要的幸福,大约只有上帝才能成全得了。
电话里,我对着老公大发牢骚,抱怨媒体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也抱怨他常年在外,什么也帮不了我。
老公笑着说:“我倒觉得,他那话很耳熟,仿佛在家里听到谁说过似的。
”
我突然反应过来,这样的话,正是我的口头禅啊。
近一两年来,下班后,我进门就苦着脸奔厨房。
晚饭后,就与朋友通电话,从小职员的难,说到兼职主妇的累。
诉够了苦,这一日也算交代完毕。
天天年年,一成不变的怨妇联播,想必苦坏了那小小男子汉的一双耳朵,不经意间,还把抑郁传染给了他。
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母亲,怎么会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漫漫人生路,若是没有一颗快乐心,那孩子的未来会成个什么样!内疚,直奔到心上,如果时光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做“怨母”。
好在,我还来得及,给孩子一个新妈妈。
改变形象的工程就这样开始了。
我告诫自己,进家门前,再累也要揉揉脸,必须先弄出一个温暖的微笑。
洗菜做饭时,不许唉声叹气。
晚饭后,不带手机,只带儿子,去楼下的体育馆打乒乓球。
大汗淋漓,满身轻松,远比窝在沙发上,抱着电话倒苦水舒服得多。
隔几天,朋友埋怨我,怎么总不接手机,攒了一大堆苦楚要向我倾诉。
我嘿嘿直笑,建议她,也把苦水变作汗水,让满腹怨气与小腹赘肉一齐滚开。
我郑重地告诉她:“一个阳光快
乐的妈妈,就是一座鸟语花香的天堂。
谁也没有资格,在孩子心里种下灰色的种子。
”
新妈妈做得正带劲,忽然间得到一个消息,我的职称评审没有通过。
可分数比我低的人,却过了。
这一闷棍,几乎把我打回原形。
做回那个怨愤的妈妈,是件很容易的事。
可我的孩子在长大,将来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如果我现在就教给他,遇事只能抱怨,那么,将来他怎么能乐观得起来?
我咬紧牙,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于是,不怒不叹,依然努力工作。
有人谈起此事,我爽朗一笑,表示没评上自然有没评上的道理,明年还有机会。
恰逢我和儿子同时感冒,年轻的主管领导,买了水果和营养品亲自登门探望。
我与她嫌隙颇深,也有同事暗示我,此次事件是她作祟。
可不管怎样,我已决心在儿子面前,做一个磊落宽容的母亲。
笑容真诚,语言坦率,茉莉花茶满室清香,我们倾心交谈,前嫌尽释。
客人走后,我看到了儿子钦佩的目光。
我知道,在他眼里,我已不是那个气量狭小的母亲了。
儿子满足地告诉我,其实,他一直希望,我们家能像现在这样温馨。
从前最恐怖的,就是听我诉苦,像被迫吸二手烟,
头晕胸闷。
我也笑了,为防止诉苦瘾发作,我着手清理电话本,将一班“苦友”,删得七零八落。
若再有人来“骚扰”,我便诚恳告之:“一生一世,只有一儿或一女,天天让他们看苦瓜脸,听苦经,哪里还会生得出幸福感。
苦海无边,快快回头是岸。
”儿子听得大乐,直冲我做鬼脸。
“苦友”散尽,竟空出大片时间来。
我与儿子听音乐:古老的《彩云追月》《江南春早》,锦瑟拨动着,流不去的华美光阴;班得瑞的《清晨》《森林中的一夜》,让我们的心灵充溢着木叶的芬芳。
在音乐里,我们仿佛触摸到阳光的翅膀。
我们去公园看花开,玫瑰、紫丁香、槐花,等不及地开。
每一阵风,都是花信风,每一场雨,都带来花香。
我与儿子惊叹,每朵花,都是一个晶莹的笑脸。
儿子在作文里写:“我们,把日子过成了诗。
”这样美丽的句子,令我陶醉,可老师的评语,更让我快乐:“有幸福感的孩子,才会写出,这样幸福的诗。
”
我们骑车去郊区,六月的清晨,草是绿的,麦穗是金色的,蚂蚁在田埂上来往。
仿佛有什么被轻轻唤醒,那应该,是幸
福的感觉吧?儿子坐在树杈上,大声唱歌,把所有会唱的歌都唱了个遍。
原来,快乐是会传染的啊,我也笑起来。
我忽然发现,只要快乐的歌都好听,只要快乐的孩子,都会唱歌。
儿子的乒乓球,已经打得有模有样,而我竟也能跑下来八百米了。
往年,总爱缠绵在我们身上的感冒,不觉间已去得无影无踪。
“五一”长假,老公回来休假。
从前,一逢到这时候,我会习惯性地喋喋不休,向他抱怨一个人带孩子的苦。
直到那一大一小两个人,都低下负罪的头颅,我还是没有说够。
现在,我已经成功转型为一个快乐妈妈了。
我们一家三口,踏着自行车,去福利院做义工。
一年前就有这个念头了,可心情欠佳,再好的想法,也只是想法罢了。
老公哼着歌,为福利院修理洗衣机。
我给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洗头洗脚,心里有满足的愉悦。
儿子在宿舍门前,为众人表演陈佩斯的小品《警察与小偷》。
一位白发如霜的老奶奶,转向我,用手语轻轻比画着。
我看不懂,只是冲着那慈爱的目光笑。
另一位做义工的女孩解释:“她说,多好的孩子,真像一朵晒足了阳光的花,你是个有福气的人哪。
”
儿子下了台,拉着那个女孩百般央求,要学手语。
临别时,他竟能用笨拙的手势,对着那位老人说:“您也是一朵花,是最好看的雪莲花,我喜欢你。
”五月的风拂过麦田,老人饱经
沧桑的目光,霎时变得亮闪闪的。
她快活地眨眨眼,并拢双手,冲我竖起了一对大拇指。
阳光下,那句温暖的手语,竟似触摸到了我心的最深处,我的心,忽然花开,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