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人工挖孔桩危险源及重点安全防护措施

人工挖孔桩危险源及重点安全防护措施

人工挖孔桩危险源及重点安全防护措施桩基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中。

而人工挖孔桩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重点讨论人工挖孔桩的危险源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危险源分析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地下水位较高、土层松软、有大块岩石等情况,都会增加挖孔过程中的风险,增大工人遭受事故的可能性。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的危险源之一。

例如,气候恶劣、大风、雷暴等都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周边交通状况不理想也可能导致工人受伤等。

3. 施工设备施工设备的维护情况直接关系到工人的安全。

如果设备老化、损坏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事故。

同时,挖孔机械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振动等也会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4.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人工挖孔桩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工人缺乏安全意识、操作不规范、穿戴不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防护措施1. 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确保工人对施工流程、安全规范有清晰的认知。

2. 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秩序井然。

同时,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施工区域的危险性。

3. 人员培训加强对挖孔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使其具备独立操作和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

培养工人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4. 使用合格设备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严禁使用过时、损坏或者未经维护的设备进行挖孔作业。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5. 个人防护措施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防滑鞋等。

对于特殊场合,如高温、有毒气体等情况,应增加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6. 安全监测与应急措施在挖孔过程中,加强对周边环境和施工设备的监测。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评估与控制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评估与控制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评估与控制在建筑工地上,各种各样的危险源都存在着,可能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在施工前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步骤。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评估,包括气候条件、地质地貌、周边环境等因素。

例如,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强风、大雨等,易导致吊装、高空作业等施工活动的安全隐患增加。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如山区、湿地等,也需要针对性地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

另外,周边环境的评估也十分重要,如果离聚集区或高峰期交通量大,就需要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以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其次,要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评估并采取控制措施。

施工设备的评估主要包括设备的质量、维修情况、操作规范等。

如起重机、混凝土泵等大型设备,在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并由专业人员操作。

此外,对于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也要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在设备评估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如设备维护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进行培训等。

再次,要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评估并采取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都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施工时,需评估使用的钢材的抗拉强度,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此外,对于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较大的材料,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标准储存和使用,防止事故的发生。

最后,要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评估并采取控制措施。

施工人员是施工现场的主体,他们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性。

因此,要对施工人员的技能、经验、健康状况等进行评估。

对于一些高风险的工种,如高处作业、爆破作业等,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监管。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评估与控制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在对施工环境、设备设施、材料和人员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脚手架施工方案中的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脚手架施工方案中的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脚手架施工方案中的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引言: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用于提供建筑物外部的工作平台和支撑结构。

然而,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源,可能导致工人受伤甚至死亡。

因此,在脚手架施工方案中,必须认真辨识这些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一、施工前的危险源辨识在脚手架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评估和处理。

具体有以下几点:1. 地面条件:施工地点的地面情况是脚手架安全的基础。

必须确保地面平整、坚固,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如果存在地质灾害或埋藏物等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固或改善地基条件。

2. 建筑结构:要仔细检查建筑物的结构,确保其能够承受脚手架的重量和外力。

如存在老化、腐蚀或损坏等问题,必须进行修复或加固。

3. 材料质量: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

要注意检查扣件、钢管、螺栓等连接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4. 设计方案: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脚手架设计方案,包括搭建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要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合理评估和验证。

二、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控制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在施工前,必须对工人进行脚手架安全操作的培训。

包括如何正确搭建脚手架、检查材料质量、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工人才能认识到潜在危险并学会避免危险。

2. 现场监督与管理:施工现场必须有专职监督人员进行管理,确保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并严格控制脚手架的安全使用。

监督人员应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3. 安全设施设置: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同时,应设置安全网和护栏,以防止人员和材料从高处坠落。

4. 定期检查维护: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工程,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源,如高处作业、起重机械操作、施工机具操作、现场管理等。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危险源,并及时处理发生的事故。

本文将从危险源出发,综合考虑控制措施,制定出桩基础工程的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

一、危险源分析(一)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是桩基础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作业,主要包括塔吊、升降机、脚手架等。

高处作业的危险主要来自于高空坠落、吊装掉落、架高坍塌等方面。

(二)起重机械操作桩基础工程中使用的起重机械种类较多,如塔吊、汽车吊、履带吊等,这些机械的操作能力较强,但如果操作不当,则可能造成吊装物品掉落、起重机械倾倒、起重钳夹住人员等危险。

(三)施工机具操作桩基础工程使用的施工机具较多,如打桩机、钻孔机、混凝土泵等,这些机具在操作时也存在危险,如打桩机重量较大,易造成倾倒,钻孔机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卡钻,混凝土泵易造成扬尘等。

(四)现场管理桩基础工程现场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源,差错决策、现场混乱等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控制措施(一)高处作业方面,应加强脚手架搭设和维护,设置防护栏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带等,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特别是注意不要把身体或工具悬挂在栏杆外。

(二)起重机械操作方面,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以确保操作的合理性,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吊装物品的包装、吊装环节的安全性,提高吊装作业透明度,确保吊装物品的稳定。

(三)施工机具操作方面,应根据机具的不同特性进行操作流程的详细说明和安全操作的相关指导,制定规章制度并进行宣传和培训,约束和规范作业人员行为,并确保施工机具的运行与维护符合规定。

(四)现场管理方面,应完善现场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加强主体责任管理,赋权职责,明确工作责任,做好施工现场的人员培训和管理,并在现场设置充足的标志和警示牌,以确保现场秩序井然。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化控制方案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化控制方案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化控制方

背景
施工现场存在各种危险源,对工人和周围环境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需要制定一套安全风险等
级化控制方案。

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进行安全风险等级划分
和控制,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最大程度地保护工人和环境安全。

方案内容
1. 危险源识别与评估:
- 首先,对施工现场的所有危险源进行全面识别和清单编制。

- 接下来,针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可能导致的
伤害程度和发生频率。

2. 风险等级划分:
- 根据危险源的伤害程度和发生频率,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3. 风险控制措施:
-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 高风险危险源应采取最严格的控制措施,如隔离、封闭、限制进入等。

- 中风险危险源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安全警示标识、安全培训等。

- 低风险危险源可以采取较为简单的控制措施,如定期检查和维护。

4. 监管和培训:
- 强化现场监管,确保各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

- 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定期评估和改进:
- 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等级化控制方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 根据事故和故障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更新控制措施。

结论
通过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化控制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工人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此方案需要定期评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和风险要求。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剖析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剖析

XXXXXXXXXX工程
地基处理工程
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XXXXXXXXXX公司
XXXXoXX。

XX
危险源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根据本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自然环境特征、施工方法及特点、安全和技术措施、机械设备特性,建立风险识别体系,确定重大危险源,并根据危险源的分布实际情况,确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危险辩识职责,定时、定向、定人、交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重大危险源的突显特征.
1、风险识别法
对本工程采用作业风险性评价法(LEC法),即:D=LECo
(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L值表示);
(2)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用E值表示);
(3)可能出现的结果(用C值表示)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L值表示)表1—1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表1-3
危险等级划分(D)表1-4
综上所述,D=LEC,在确定重要危险源的D值划分可以确定风险等级的取值定性分析,当D270时,即确认为重大危险源。

2、险风识别及控制
本工程预计重大危险源94个,风险识别及控制详见危险源风险评价表2—1
表2—1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第6页
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第7页
第8页。

(完整版)桩基施工危险源与管控措施

(完整版)桩基施工危险源与管控措施

桩基施工重大/一般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危险源:临时用电方案存在缺陷;可能导致的事故:触电事故;控制措施: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必须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临时用电工程图必须单独绘制,并作为用电作业的依据.危险源:过路电缆摆放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的事故:触电事故;控制措施:现场使用的线路必须通过道路或在场内有可能被施工机械碾压的,必须对线路进行埋设或者作穿管保护。

危险源:未用三相五线制设置线路,接地接零保护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的事故:触电事故;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按照“三相五线制”要求设置供电线路,并且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危险源: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可能导致的事故:触电事故;控制措施:每台电器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电器开关直接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危险源:未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可能导致的事故:触电事故;控制措施:执行三级配电系统,两级漏电保护系统(三级配电: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两级保护,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危险源:电工作业未穿戴专用劳防用品;可能导致的事故:触电事故;控制措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桩基施工:危险源:桩架的地基不平或承载力不够;可能导致的事故:桩机侧翻,人员受伤;控制措施:施工现场应按地基承载力,按桩机承载力的要求进行整平压实,当地耐力不够的场地,必须先夯实,或者加垫基础和铺设路基;危险源:汽车吊在拼装桩机或者在吊卸桩材时无人指挥;可能导致的事故:车辆侧翻,人员受伤;控制措施:拼装桩机或者在吊卸桩材时应有着反光背心的人员统一指挥,吊车操作人员和挂钩人员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危险源:现场使用的钢丝绳磨损;可能导致的事故:钢丝绳断裂,人员受伤。

控制措施:经常对使用的钢丝绳进行查看,一旦发现有磨损、变形的现象立即进行更换;危险源: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件上岗;可能导致的事故:各类事故控制措施:把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复印件)进行网上核实,并核对身份证,确保人证一致。

危险源控制措施

危险源控制措施

危险源控制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部根据已审批的监理规划,结合施工单位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施工方案,在编制监理实施细则时从“人、料、机、法、环”等角度入手,详细编制出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采取最佳方式进行监控,动态识别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种类及危险程度,并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完善。

对常见危险源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一、隧道工程:1、洞口工程:一是对边仰坡坍塌、地表下沉、地基承载力不足、工作面崩塌、偏压、滑坡等情况及时处理或加固防护。

二是严格按着作业顺序要求进行土石方开挖。

三是班前、班中及时检查施工机具稳定性及安全性能。

四是加强对台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检查。

五是严格执行爆破方式方法、认真落实防护措施、严格按着规定程序处理火工产品。

2、洞身工程:一是严格按着设计的开挖方法施工。

二是开挖循环进尺不允许超出规定,及时进行支护。

三是找顶要彻底。

四是开挖作业台架防护作业措施得当。

五是爆破作业认真落实安全防护、爆破作业严禁违章操作。

3、装碴与运输:一是加强监控量测,防止围岩失稳坍塌。

二是洞内照明光照度达到要求。

三是找顶要彻底。

四是作业区域车辆、机械运行中遵守规章防止对人的伤害。

五是及时进行通风防止粉尘及有害气体含量超标4、支护与加固:一是临时用电、照明光照度要达到符合要求。

二是找顶要彻底。

三是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发现围岩变形超限失稳,上一循环支护强度不足严禁进行作业,防止工作面坍塌。

四是加强对高空作业台架稳定性和安全防护的检查。

五是加强对施工机具稳定性和安全性能的检查。

5、衬砌:一是临时用电、照明光照度要符合要求。

二是落实铁道部120号文件的规定,加强衬砌及仰拱的跟进,杜绝安全步距超标。

二是加强对高空作业台架的稳定性和安全防护的检查。

三是加强对施工机具稳定性及安全性能的检查。

四是坚强对电线路的检查,使用规定用电器具,防止电线路短路,防止防水板引发的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

6、隧道施工排水:一是按着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安设足够的排水设备,保证状态良好,排水能力达标。

动土作业风险分析

动土作业风险分析

动土作业风险分析一、引言动土作业是指在建造、土木工程中进行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工作的过程。

由于动土作业涉及到土地开挖和地基处理等工序,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将对动土作业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动土作业风险分析1. 地质风险动土作业过程中,地质条件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体塌方、滑坡等。

此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可能对动土作业造成影响。

控制措施:- 在进行动土作业前,进行地质勘察,评估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 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及时采取排水措施,确保施工区域的排水畅通。

2. 机械设备风险动土作业通常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挖掘机、破碎锤等,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设备倾覆、操作人员受伤等。

控制措施:-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现场风险动土作业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存在多种风险,如坍塌、高处坠落等。

控制措施:-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发现危(wei)险隐患及时处理。

- 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4. 人员操作风险动土作业需要多人协作进行,人员操作的不当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操作失误、沟通不畅等。

控制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 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确的指挥系统,确保施工人员的操作有序进行。

三、结论动土作业是一项风险较高的施工工作,需要严格控制各种风险的发生。

通过对地质风险、机械设备风险、施工现场风险和人员操作风险的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动土作业的安全进行。

(完整版)(地基与基础工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完整版)(地基与基础工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地基基础工程)编号:BXYT/S-JL-4.3.1-01 施工阶段:地基工程编号:LEC值法事故类别作业活动序号危险源应采取的措施L E C D 风险等级值值值值桩机未定期检验,未取得有关部门的准用证1234桩机进场前应检验合格并取得准用证。

3 6 7 126 3 组装人员、吊装人员、打桩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明确凡是进行桩机组装、吊装、打桩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并加强监督、检查。

33333333636666111532702724222244 在地下管线未明或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打桩、挖土作业要求业主提供施工区域地质资料及有关地下管线等布置图,发现不明物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业主和有关部门。

检查桩架搭设单位的资质,人员须经安全培训,确保设备符合桩架搭设要求,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桩架搭设单位无资质,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桩架搭设人员无证上岗151515151515270270270270455 安装桩架的索具不符要求桩架缆风绳松紧不一安装前对索具进行检查,不符要求严禁使用。

缆风对称设置,监控缆风松紧程度。

桩机 6作业机械伤害移动桩架和停止作业时,桩锤未在最低位置专人指挥、监督,必须先将桩锤降到最低位置后,才能移动桩架和停止作业,防止失稳。

78 9组装时未锁住履带或用夹轨钳夹紧轨道组装时重点检查、监督,必须锁住履带或用夹轨钳夹紧轨道。

严格按要求放置桩机配重,交底时重点强调,现场加强检桩机配重放置不稳或配重不合理45查。

起重工持证上岗,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操作技能,合理设置吊点。

10 吊桩时吊点不正 333 6661515152702702702221112 起吊速度不均匀、过快对起重工、操作工加强教育、交底,过程监控。

桩起吊后人员在桩底下通过吊装区域设立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地基基础工程)编号: BXYT/S-JL-4.3.1-01 施工阶段:地基工程编号:LEC 值法事故 类别作业 活动序 号危险源应采取的措施L E C D 风险程度值 值 值 值 操作人员用撬棒矫正桩机时用力过猛,偏心捶击13 1415 16 加强桩机使用前、使用中的检查、维修。

(完整)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完整)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重大危险源一览表根据施工现场特点,我公司把土方工程、深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塔吊安拆工程、机械操作、临时施工用电、模板安拆、高空作业,作为重大危险源加以控制,具体的控制方案如下:一、土方工程:由于本工程土方工程量较大,基础较深,因此要认真做好人员组织、机械设备配备、安全防护和安全交底。

具体措施如下:1、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认真正确佩戴安全帽,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有关规定。

2、认真检查机械设备保证正常有效运行,严禁带病作业。

3、挖土方应从上而下分层进行,禁止采用先挖坡脚的危险操作方法。

4、基础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做好基坑支护工作.5、坑、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1m以外堆土,其高度不宜超过1。

5m。

坑、沟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危险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6、挖土方不得在边坡下或贴近未加固的危险楼房基底下进行。

操作时应随时注意上方土壤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应及时放坡或加固。

7、工人上下深坑应预先搭设稳固安全的阶梯,避免上下时发生坠落,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8、开挖深度超过2m的坑、沟边沿处,必须设两道1。

2m高牢固的栏杆和悬挂危险标志,并在夜间挂红色标志灯。

任何人严禁在深坑、悬岩、陡坡下面休息。

9、在雨季挖土时,必须排水畅通,并应特别注意边坡的稳定。

下大雨时应暂停土方施工。

10、夜间挖土时,应尽量安排在地形平坦、施工干扰较少和运输道路畅通的地段,施工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

11、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12、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员间距离不应小于2~3米,摊土要在1米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米;多台机械工作时,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米。

13、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而且不得将土和其它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

14、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5公尺高护拦。

施工组织工作危险点及必要的控制措施

施工组织工作危险点及必要的控制措施

施工组织工作危险点及必要的控制措施
1.1布置作业前,必需对图纸,勘察现场,彻底查明可能向作业地点反送电的全部电源,并应断开其开关、刀闸。

1.2对大型作业,带电作业等较为简单的施工项目,有关人员必需在施工前深化到现场绘制设备接线和相位图,对现场四周的带电部位、大型施工器械的行走路线和工作集团以及以施工构成障碍的物体等核查清晰,以便确定可行的施工方案,查明作业中的担心全因素,制订牢靠的平安防范措施。

1.3对设备缺陷的处理工作必需在工作前将缺陷以生的缘由、处理方式以及处理工作时对现场条件的要求,工作中的平安留意事项等核查清晰。

- 1 -。

地基与基础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地基与基础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物体打击

人员行为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第3.18.4条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第7.2.1条
技术措施:
3.18.4起重吊装一般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4 警戒监护
1)应按规定设置作业警戒区;
2)警戒区应设专人监护。
94-2008)第7.2.1条2、桩起吊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平稳,保护桩身质量。
物体打击

作业环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第6.6.7条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第10.0.13条
技术措施:
6.6.7. 4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边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10.0.13人工挖孔或挖孔扩底灌注桩施工中应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6.6.7.3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宜为0.8m。
管理措施:
1、桩孔开挖作业前,应根据桩孔口直径大小和现场使用需求数量,提前加工制作定型化孔口防护罩盖;在每次挖孔作业暂停或成孔后及时监督作业人员设置到位。
2、桩孔开挖作业时,应沿桩孔口四周搭设安全防护栏杆,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洞口”的安全警示标识和警示灯。
3、作业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对桩孔四周防护栏杆、孔口防护罩盖的及时性、牢固性、可靠性进行巡查检查,并作记录。
个体防护: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反光背心
应急处置:立即制止施工作业、人员立即撤离、上报项目负责人、隔离警戒并设置警示标识。
6
桩工机械
桩机安装、移动过程基础不平、不实,作业区域未设置警戒和警示标识,无专人指挥、监护,桩机作业时未稳定垂直,导致桩基设备倾覆;

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一、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管理1、危险源的辨识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包括各种专项施工)。

1)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

为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2)危险源辨识小组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

辨识小组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参与。

如安全、消防、动力、电气、设备、土建等专业。

这样,辨识时可以尽量将各专业中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完全。

3)危险源辨识要求1)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2)考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包括合同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3)考虑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设施;4)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火灾)状态;5)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

4)辨识方法1)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9-99)》)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5)辨识类别根据本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特点,将危险源产生的事件或事故分为以下类别: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噪声、振动、车辆伤害等。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整治模版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整治模版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整治模版建筑工地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整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整治的模版。

一、危险源的辨识1. 地基工程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危险源。

地基工程中可能存在土方挖掘、基坑开挖等危险作业,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坍塌等事故。

因此,在地基工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危险源:- 土方挖掘作业是否按照规范进行,是否存在坡面稳定性问题;- 基坑开挖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采取了防坍措施;- 土石方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超载、超速等安全隐患。

2. 高处作业建筑工地上经常有高处作业的情况,如搭建脚手架、安装天花板、安装玻璃幕墙等。

高处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环节,容易导致坠落事故。

在高处作业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危险源:- 脚手架的搭建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带,是否检查过安全带的可用性;- 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是否设置了护栏等安全防护措施。

3. 电气设备建筑工地上通常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电缆、电动工具、电焊机等。

电气设备的故障或不正当使用容易引发火灾、触电等严重事故。

因此,在电气设备方面要重点关注以下危险源:- 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是否存在电路短路、电线老化等隐患;- 工人是否接受过电气安全培训,是否违规使用电气设备。

4. 施工机械建筑工地上常常使用各类施工机械,如起重机、挖掘机、混凝土泵车等。

施工机械的操作不当容易导致倾覆、碰撞等事故。

在施工机械方面要重点关注以下危险源:- 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关证书,是否经过专业培训;- 施工机械是否进行了定期维护和检查;- 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善,是否使用正确。

二、危险源的整治在辨识出重大危险源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确保建筑工地的安全。

1. 安全制度与规范建筑工地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与规范,明确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具体要求,包括土建施工、机械作业、电气安全等方面。

危险源识别、控制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识别、控制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识别、控制及预防措施第一节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工程经理部从工程实际出发,结合本工程特点,归纳处以下几类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一、机械伤害——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的。

二、坍塌——基坑开挖、脚手架、模板搭设与撤除,施工层超负荷堆放,机械使用不当等造成的坍塌,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三、高处坠落——凡在基准面 2 米〔含 2 米〕以上作业,建筑物四口五临边、攀登、悬空作业及雨天进行的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作业点和工作面。

四、触电——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到达平安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等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五、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平安伤害的。

六、火灾——电气设备线路安装不符合规定、绝缘性能达不到要求、未按规定明火作业、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等对人体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

七、中毒——指化学危险品的气体、物体、粉尘、一氧化碳、电焊废气等、由呼吸、接触、误食及食用变质或含有有害药品的食物造成的中毒等并对人身造成伤害的。

第二节危险源的综合预防、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一、对重大危险源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一)、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二)、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二、加强平安生产的综合管理。

(一)、认真落实各级平安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对施工人员队伍的平安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和平安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三)、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平安责任意识,加强平安专业知识培训。

(四)、加强各种危险源和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平安责任意识,加强平安专业知识培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

施工过程中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

施工过程中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识别、评价和控制这些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识别、评价和控制三个方面,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规划。

一、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的识别1.1 机械设备危险: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的不稳定性、操作不当等都可能引发危险事故。

1.2 高处作业危险:施工过程中,存在悬空作业、高空坠落等风险,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佩戴合适的安全带等,容易发生事故。

1.3 电气设备危险:施工现场存在着各类电气设备和电缆线路,如果没有接地、过载等基本的安全措施,容易引发电击、火灾等危险。

1.4 施工材料风险:施工现场使用各种材料,如钢筋、砖石等,如果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储存、搬运和使用,容易导致材料坍塌、滑倒等事故。

1.5 环境因素风险:包括天气状况、地质状况、施工周边环境等因素,对施工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引发事故。

二、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的评价2.1 确定评价指标: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定评价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指标,如频率、概率和影响程度等。

2.2 收集数据:收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相关数据,包括历史事故数据、现场检测数据等。

2.3 分析风险因素: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具体情况,评估其对施工过程的风险影响。

2.4 确定评价结果:综合分析评估结果,根据评价指标,确定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三、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3.1 风险预防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考虑风险预防措施,如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操作人员培训水平等。

3.2 应急措施: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需要备足应急措施,如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救援队伍等。

3.3 安全措施落实: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加强现场巡查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深基坑施工中的危险源辨识及控制

深基坑施工中的危险源辨识及控制

深基坑施工中的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摘要:我国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深基坑作业做出明确指示,开挖深度只要超过5m,便属于深基坑作业。

除此之外,对深基坑性质的判别还存在一种情况,即便开挖深度没有超过5m,但是如果施工所处环境,其地质条件以及地下管线与深基坑作业标准相符,也可以将其视作深基坑作业。

该文主要以深基坑开挖的重大危险源辨识为主要探讨对象,从基坑工程设计、专项方案、土方开挖、排水降水、坑边堆载、变形监测、应急措施等方面辨识危险源,分析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采取的对策措施,阐述危险源监测预警在基坑施工安全起到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深基坑危险源辨识控制深基坑项目的土体挖掘有难点,涵盖许多繁杂的工序,基坑的底部封闭时间也有所限制;因此,需要提升基坑项目与附近建筑物的监测工作,保障四周的建筑结构没有隐患。

因此,预先进行深基坑项目的风险源识别,以及实施管控,有着现实意义。

1工程概况北京姚家园乐都会购物广场基坑支护工程,位置在朝阳区的姚家园村,南侧为姚家园路,东侧是青年路,基坑深度15.8m,设计施工采用桩锚支护,800mm直径护坡桩,设置三道锚杆,地下水控制采用帷幕止水。

坡脚堆土反压处理完成后,对基坑周边降水井进行洗井、抽水维护。

对基坑四周土体进行雷达探测,针对探测结果对土体疏松、空洞部位做注浆处理。

下一步该反压土方开挖时对已施工锚杆进行检查、补张拉,根据锚杆完好情况制定补打锚杆措施。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拟建场区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上属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下部及温榆河冲积平原中部,地势平坦。

场地中原有房屋拆迁,现为空地,地面多有建筑垃圾覆盖,局部有建筑垃圾堆土。

勘察期间实测孔口地面高程为33.95~35.00m。

场地北侧的D8-D12钻孔及西侧的D14-D29连线位置附近各有一条东西向和南北向、约1.5m宽的排水明渠,渠内有少量生活污水,两侧有少量灌木[1]。

2.2拟建场区工程地质条件依据现场的勘测成果,确认拟建的区域,其勘测的深度之内,地基的土层是一般的第四纪的沉积土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工程
地基处理工程
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XXXXXXXXXX公司
XXXX.XX.XX
危险源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根据本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自然环境特征、施工方法及特点、安全和技术措施、机械设备特性,建立风险识别体系,确定重大危险源,并根据危险源的分布实际情况,确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危险辩识职责,定时、定向、定人、交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重大危险源的突显特征。

1、风险识别法
对本工程采用作业风险性评价法(LEC法),即:D = LEC。

(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L值表示);
(2)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用E值表示);
(3) 可能出现的结果(用C值表示)。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L值表示)表1-1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表1-2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表1-3
危险等级划分(D)表1-4
综上所述,D = LEC,在确定重要危险源的D值划分可以确定风险等级的取值定性分析,当D≥70时,即确认为重大危险源。

2、险风识别及控制
本工程预计重大危险源94个,风险识别及控制详见危险源风险评价表2-1
表2-1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页脚内容
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页脚内容4
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页脚内容5
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页脚内容6
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页脚内容7
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页脚内容8
页脚内容9
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10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