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文献综述
RFID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RFID技术及其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8555f5dad02de80d4d84029.png)
RFID技术及其应用综述摘要:RFID技术自1948年问世以来,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展却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特别是最近两三年,RFID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RFID技术关键是利用无线电波来进行通信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阅读器和粘贴在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之间的电磁耦合来进行数据通信.与传统的识别技术相比,RFID具有远距离快速识别,数据存储量大、数据可更新等诸多优势.RFID 是自动识别技术的高级形式,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将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做出杰出的贡献.以RFID为研究对象。
阐述RFID的定义,简述RFID系统的组成部件、工作原理和分类,分析RFID技术的优势所在,并介绍RFID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关键词: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工作原理;应用Analysis of RFID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Li yi-jieAbstract:RFID has had a history of more than 50 years since its birth in 1948,but it has flourished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last two or three years,RFID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The So-called RFID technology is referred to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hat uses radio waves to communicate.The basic principle is that using the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tag which is pasted at the objects to communicate data.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RFID has many advantages.It has a long—distance rapid identification,a large quantity of data storage,and the data can be updated。
RFID技术综述
![RFID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52994ede518964bce847c69.png)
RFID技术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涉及应用领域、技术研究和标准化等问题。
在技术研究方面,详细介绍了编码调制、天线技术、标签识别、中间件、防冲突算法以及安全隐私方面的新进展,并指出了未来RFID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RFID;防冲突;ALOHA;二进制树搜索。
一、RFID系统简介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间电磁波的耦合或传播进行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被标识对象,获取标识对象相关信息的目的。
与条形码比较,RFID具有很多优势:不需要视距传输,很容易被重新编程,可以应用于harsh认证,能够快速存储和读取更多数据,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等特性。
RFID的应用历史最早可以溯源到二战期间,那时RFID就已被用于敌我军用飞行目标的识别。
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电子物品监视反盗窃系统开始投入商业运营,今天RHD 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从无钥匙的汽车开启、动物跟踪、高速公路收费到商业供应链的管理,随处可见RHD的身影。
以下对RFID技术及应用做个概述。
1.1RFID系统组成及分类RHD系统通常由标签(Tag or Transponder)、阅读器(Interrogator or Reader)和数据管理系统组成。
标签一般包含天线、调制器、编码器以及储存器等单元,阅读器由天线、射频收发模块和控制单元组成,其中控制模块通常包含放大器、解码和纠错电路、微处理器、时钟电路、标准接口以及电源电路等。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电子标签大致分为如下几类:a)根据标签是否含有电源,分为无源和有源标签。
b)根据标签存储器的可读写性,分为只读式和读写式两种类型。
c)根据标签发送射频信号的调制方式不同,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主动式三类。
主动式标签由电池供电,它利用自身射频能量主动向阅读器发送数据,读写距离较远,但工作时间短。
射频识别技术的(文献综述)
![射频识别技术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4bae9aad1f34693daef3e51.png)
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
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
班级07电联班
学生姓名邱亮
学号200730214031
提交日期2010 年 5月22 日
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摘要: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RFID ,发展现状
引言
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一门集计算机技术、光学技术、网络技术、无线电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数据采集新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
尤其是全球最大的IT咨询商埃森哲在沃尔玛的物流解决方案中引入RFID技术以来,该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
步,已经越来越被业界认可,并逐渐在军事装备、商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物流管理、安全检查、票证管理、图书挡案等领域应用【1】。
正文
总结
参考文献
[1]李南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探析。
RFID中文综述
![RFID中文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435350a7cd184254b353523.png)
RFID射频识别技术综述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扩展和延伸形成了新一代的网络技术即物联网。
物联网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被称为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之首。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
所谓物联网又称传感网,英文名称叫“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 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摘要物联网中最关键技术就是RFID技术.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告诉运动物体并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一.RFID 组成及工作原理射频识别系统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组成.电子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表示目标对象.阅读器(Reader):又称为读出设置,可无接触的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十倍物体的目的,有手持式或固定式两种,通常阅读器与电脑相连,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电脑上进行下一步处理.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工作原理: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向阅读器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阅读器采集信息,解码之后,将信息数据送至计算机主机进行处理.二RFID应用领域射频识别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和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领域.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射频识别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其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射频识别产品种类繁多.在我国,由于射频识别技术起步晚,应用领域不是很广.只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车辆自动识别方面,早在1995年北美铁路系统就采用了射频识别技术的车号自动识别标准.(2)在高速公路收费及智能交通方面,装有射频标签的汽车能被自动识别,无须停车缴费,大大提高了行车速度和效率.(3)在货物的跟踪,管理及监控方面,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机场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旅客行李管理中,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降低了出错率.(4)在射频卡应用方面,在我国,射频卡主要应用于公共交通,地铁,校园,社会保障等方面.我国射频卡应用最大的项目是第二代公民身份证.(5)在生产线的自动化及过程控制方面,德国BMW公司为保证汽车在流水线各位置准确的完成装配任务,将射频识别系统应用在汽车装配线上.(6)在动物跟踪及管理方面,在牛羊等牲畜身上植人电子标签,可以杜绝不良生物制品进入市场,也可以将牲畜的实时信息自动存储到电脑中,可以非常方便地了解牲畜个体的生长和健康情况,实现自动化养殖和管理。
RFID文 献 综 述
![RFID文 献 综 述](https://img.taocdn.com/s3/m/563167838762caaedd33d4ba.png)
文献综述射频识别技术的简介1.前言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的目的[1],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
RFID 技术具有非接触、读取距离长、可识别移动物体[2]、免刷卡、不怕脏污、不存在磨损、使用寿命长、密码世界唯一、保密性和安全性好[3]等优点。
现今该技术正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图书馆智能系统、产品防伪、物流、仓库、医疗、国防等多个领域。
2.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2.1 RFID技术发展历史RFID技术直接继承了雷达的概念,最早在二战中用于空中作战时的敌我识别,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文章“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1950-1960年射频识别技术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1961-1970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1-1980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1981-1990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各种规模应用出现,1991-2000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1年至今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4]。
2.2 中国RFID技术发展现状市场潜力巨大。
在我国尽管二代身份证已全面换发,但目前也尽限于目视查看。
对于药品而言甚至连条码监管都没有实现。
另外,RFID技术有助于我们解决物流效率低下的问题。
庞大的电子标签需求量加上系统所需设备,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有政府和其他潜在的推力。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设计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994b429ba0d4a7303763a5f.png)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设计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课题名称: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设计(控制部分)课题类型:姓名:学号:学院:专业:年级:AbstractIC card is the abbrevia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 Card,it’s alse called smart card. It is an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embedded in the plastic film and packaged in the form of cards.Its appearance and covering is similar to magnetic card. One or several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re embedded in its upper left. The chip is generally memory like ROM,EPROM and EZPROM,protecting logic circuit,even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hardware,IC card can divided into contact IC card and contactless IC card.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contactless IC card.Contactless IC card is also called Radio Frequency IC Card.It consists of IC chip and induction antenna and is packaged in a normative PVC card ,The chip and antenna have no exposed part. Contactless IC card is a new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Since the RF IC card with large storage capacity,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portable, safe, etc.,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 finance, and many areas.Key words:Radio Frequency,IC card,RFID一.课题国内外现状IC卡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法国布尔(BULL)公司于1976年首先创造出IC卡产品[1],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到金融、交通、医疗、身份证明等多个行业,它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综述rfid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综述rfid技术及其应用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e3a314f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0.png)
综述rfid技术及其应用领域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远距离、对对象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
它利用无线电波来识别目标物,并将相关信息发送至读写器,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进行识别记录。
RFID技术包括读写器、电子标签和射频访问系统,其中读写器通过天线向标签发送和接收信号;电子标签系统利用射频能量识别和存储信息;射频访问系统则利用射频信息传输频道作为逻辑和物理总线,将多个读写器,以及其与标签之间的信息集成起来。
RFID技术由于其低成本,高灵敏性,无需接触,远距离识别和记录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领域涉及到物品跟踪,动物追踪管理,仓储物流,医疗健康,身份认证,建筑监控,智能支付等。
①物品跟踪:RFID技术可用于跟踪并管理半成品和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以及商品的购买、零售和配送过程,以及破坏性检测和包装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存储和运输成本。
②动物追踪管理:RFID可用于养殖追踪和动物信息采集,可以跟踪动物的健康状况,防止疾病的传播,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根据动物的各种数据,建立起动物的体质分析。
③仓储物流:RFID标签可以用于对仓储物流系统中的物品进行实时跟踪,确保货物的安全,为商家提供及时便捷的物流服务,可以有效提高物流现场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交易成功率。
④医疗健康:可以利用RFID标签实现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实时跟踪,将管理与治疗过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加快医疗服务流程,可以有效改善医院的工作效率。
⑤身份认证:可以使用RFID标签来识别用户,可以记录用户出入时间和位置,实现进出门的快速无痕检测,有效地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
⑥建筑监控:可以通过使用RFID技术,在建筑内部实现非接触式多/联机追踪,可以实现对每个建筑部件的远程监控,建议维护、更换保养等,提高建筑工程的实施效率。
⑦智能支付:通过RFID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现金支付方式,实现无线识别与支付,节省支付环节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智能支付服务。
RFID技术简介与发展综述
![RFID技术简介与发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7dd7e09fad6195f312ba645.png)
论 著4 RFID 技术简介与发展综述周 程 李 辉*(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RFID 使用专用的RFID 读写器及可附着于目标物的电子标签,利用无线信号将信息由标签传送至读写器,并传送至后端的数据库,是一种新兴的自动非接触识别技术。
RFID 已广泛应用于国防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RFID 的工作原理、核心技术以及应用领域进行介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RFID ;读写器;电子标签;防碰撞算法 DOI: 10.3969/j.issn.1671-6396.2015.03.0021 引言射频识别(R adio F requency Id entification ,RFID )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须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1]。
早期RFID 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研究,之后RFID 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出现了一些RFID 应用。
上世纪90年代RFID 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RFID 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2]。
现阶段RFID 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标签成本不断降低,应用行业不断扩大。
有报告称,经历过一段为期4~5年高速成长阶段的中国RFID 行业,虽然在近两年因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相关投资下滑等因素而出现了一定的增长速度调整,但仍然保持着相对快速的发展态势,预计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373亿元[3]。
本文首先介绍RFID 基本原理,然后对其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2 RFID 基本原理一个基本的RFID 系统包括标签,读写器,应用系统三个部分[4],如图1所示。
图1 RFID 系统组成其中标签由芯片和标签天线组成,每个芯片都含有唯一的识别码,一般都保存着约定的电子数据,通常粘贴在物体表面。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01ce719ad02de80d4d8409a.png)
文献综述物流管理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条形码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主要依据,连接着从生产数据到使用数据借阅图书的全过程,条形码本身所具有的唯一性、简便性以及能反复使用等特点使其成为计算机借阅核心。
条形码不仅能随时反映出系统图书的各种特征及库存情况。
还可以查询到图书流通使用以及对读者的图书借阅进行管理等。
随着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条码技术在未来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将其着至关重要飞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及一些出口企业把条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逐步提到议事日程。
一些行业,如图书馆、邮电、物资管理部门和外贸部门也已开始使用条码技术。
1991年4月9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的前缀码为“690、691、692”。
许多企业获得了条码标记的使用权,使中国的大量商品打入了国际市场,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条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它是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具有输入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
大量查阅、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上当前已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条码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的文献很多。
发现图书馆现有的条码技术产生了种种问题,例如:图书馆使用的条形码分类不一;条形码阅读差错;技术的更新等。
我们应该对现有在图书馆应用的条码技术进行研究。
同时期刊网上对于条码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大量研究成果也同样可以为本文写作提供难得的素材或借鉴,所以,总体上,本文的研究与写作是切实可行的。
二、主题在国外相关研究中,大量的列举了条码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从而获得成功和带来的收益,其应用于图书馆的日常流通管理、随书附件管理、图书资源共享等环节,大大提高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比如:1.2007年Radmanesh,《Matthew.在Radio frequency and microwave electronicsillustrated》中认为采用RFID技术不是简单的取代条形码,是以创建全新的服务理念和业务模式为先导,从内容和形式上带动读者服务质量和文献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现代图书馆的内涵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赋予智能化的意义。
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文献综述
![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4b529ec9b89680203d82532.png)
(3)
(4)
3 RFID技术在食堂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3.4 食堂管理系统特点
(1)实用性。系统采用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方式,用户能简单方便地进行 点菜、消费操作,交互性较好。 (2)可靠性。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较强的容错功能,对用户的 3.2定量研究 非法操作均有限制和提示信息(如:卡上金额不足等),数据出错具有相应 的提示信息及处理功能,并且每个处理环节都具有较高可靠性。 (3)通用性。系统设计过程中,遵循一般高校食堂管理的基本制度, 在各高校食堂管理中具有通用性。
理领域的发展趋势。笔者坚信:随着 RFID 技术的不断改进、RFID 技术标
准的统一、相关设备成本的降低,它将在一定时期内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 接触式 IC 卡,在高校食堂和其它管理领域中日益推广和普及
6 参考文献
[1 ] RFID加速美国服装零售店的库存周转 5期的
信息与电脑
20术发展动向(下) 2009年第5期的
(2)
int dc_exit(int icdev)。 功能:关闭串口; 参数:icdev:通讯设备标识符; 返回:成功返回0。 int dc_card(int icdev,unsigned char — Mode,unsigned long 十一Snr)。 功能:寻卡,能返回在工作区域内某张卡的序列号; 参数:icdev:通讯设备标识符;_Mode: 寻卡模式;一Snr:返回的卡序列号。 int dc—beep(int icdev,unsigned int — Msec)。 功能:蜂鸣; 参数:icdev:通讯设备标识符;unsigned int_Msec:蜂鸣时间,单位是10秒;返回:成功则返回0。
3.2.1普通管理员模块 这里的普通管理员是指后台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功能有 以 下几项。充值:添加RFID卡金额。 查询:查询用户基本信息和消费明细,并可打印消费清单。 挂失、激活:用户丢失卡后,锁定用户 RFID 卡;办理或拾获卡后,激 活 RFID 卡。
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文献综述
![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f0788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b.png)
02 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 应用
物流仓储管理
01
02
03
库存管理
RFID技术通过自动识别物 品,提高了库存清点和管 理的效率,减少了人工误 差和时间成本。
货物追踪
RFID标签可以实时追踪货 物的位置和移动情况,提 高了物流效率和透明度。
快速分拣
RFID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 分拣,提高了分拣速度和 准确率,降低了分拣成本。
国内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已有多家大型物流企业开始应 用。而国外应用较早,技术成熟度较高,但 成本较高。
技术发展建议
针对国内应用情况,建议加强技术研发和创 新,降低成本,提高RFID技术的可靠性和 稳定性。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 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
05 结论与展望
究。
隐私保护和安全性
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保护个人 隐私和数据安全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 向。
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
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未来 RFID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智能化决策支持 系统,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依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运输跟踪与监控
实时跟踪
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时 追踪货物的位置和运输状 态,提高了运输的透明度 和效率。
安全监控
RFID技术可以用于监控货 物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运输优化
通过分析RFID数据,可以 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提 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 本。
智能物流配送
配送路径优化
详细描述
RFID技术虽然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但其成本相对较高,包括标签、读 写器、软件和实施成本等。这使得许多中小型物流企业难以承受。
浅论RFID技术综述及其应用现状
![浅论RFID技术综述及其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ddce2e302020740bf1e9be4.png)
浅论RFID技术综述及其应用现状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
RFID技术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物品的信息采集和传输,将其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即构成物联网。
本文首先简介RFID技术,对RFID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标签:RFID技术;综述;应用现状1 RFID技术现状RFID技术以电子标签来标志某个物体,电子标签中的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到附近的RFID读写器,读写器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
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通信网组成。
RFID的核心技术包括RFID天线技术、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RFID中间件技术和RFID的标准体系。
1.1 天线技术RFID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使用不同的频段,不同频段RFID天线设计方法不同。
RFID电子标签天线的设计需考虑某些条件,如RFID天线须足够小并与标签有机结合附着到物体上,电子标签天线方向性、极化有特定要求也根据特定场合有变化等,这些条件会限制RFID天线设计时可选的天线结构与所用材料。
读写器天线的设计要求低剖面、小型化和多频段覆盖,并且针对不同频段选择集成式或者分离式结构。
影响RFID天线应用性能的参数主要有天线类型、尺寸结构、材料特性、工作频率、频带宽度、极化方向、方向性、增益、阻抗问题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上述参数加以权衡[1]。
1.2 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问题主要在阅读器与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过程中。
数据完整性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外界干扰,可用数据校验解决;多标签同时占用信道发送数据发生冲突以致碰撞,可用防碰撞算法解决。
数据安全性问题可采用流密码技术等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防止外来攻击及未经授权的非法数据读写。
外界干扰产生的数据完整性问题的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检错重发、前向纠错和混合纠错法,这是无线通信的基本问题,不作讨论。
图书馆RFID研究文献综述
![图书馆RFID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c1f69e75a8102d277a22f48.png)
图书馆RFID研究文献综述以国内公开发表的2004-2013年有关“图书馆RFID”文献为研究对象。
通过统计分析近10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数量、分布、研究层次等情况,进而总结概括文献研究内容等,以求得对“图书馆RFID”研究的基本概况。
标签:图书馆RFID文献研究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但是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待进一步完善。
笔者通过统计分析2004年以来发表的关于图书馆RFID的相关文献的数量、分布等情况,概括综述其研究的内容等,以求得对“图书馆RFID”研究的基本概况。
1 文献统计分析1.1 文献数量统计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分别以“图书馆*RFID”、“RFID*图书馆”两组关键词为检索路径,采用高级检索的方式,以2004~2013年为检索年限,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12月31日,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1.2 文献学科类别以“图书馆·RFID”为关键词检索到的332篇文献作为统计基础,根据文献研究内容主题进行统计,共涉及9个学科类别,其中199篇为图书情报专业学科,占发表文献总量的59.9%(见表2)。
■1.3 发文年代分布■2 从文献量化分析看研究进程2.1 图书馆RFID研究文献的起步关于我国“图书馆RFID”的文献研究起步于2004年。
2004年西华大学图书馆李欣荣发表了《RFID在现代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文章探讨了RFID的定义、RFID系统的组成、RFID的优点,指出RFID及时是一种市场前景和应用规模巨大的高新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将给现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04年杭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沈嵘发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指出射频识别技术RFlD 与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的优越性,在图书馆应用方面,射频识别技术弥补了条形码识别技术的不足。
关于库存管理中的RFID的文献综述
![关于库存管理中的RFID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0a56cc159eef8c75ebfb3a1.png)
关于库存管理中的RFID的文献综述0 引言基于RFID的Auto-ID系统是由一个唯一的识别号,它被分配给一个特定的产品,能够存储的芯片,其安装在该项目的一个标识标记独特的识别号码,网络化的RFID读取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在高速行驶时收集来自多个标签的信号和预处理该数据,并存储产品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联网数据库。
[1]随着库房规模越来越大,对库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管理方案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是人力方面的支出,需要较多仓库管理人员,这对一些本来利润率就比较低的一些行业来说,再对库房管理投入大量资金显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其次,很多库房有快速出库的要求,例如很多航空器材维修商在采购零部件时就希望相关企业能快速的出库,如果还是按照现有的方案实施,对时间的精准度控制不是十分有利。
而且现有一些库房存放的都是比较贵重的物品,有些航空零部件价格昂贵,不允许出现少发、漏发的现象,而人为操作对失误率是不可控的。
传统库存管理中采用条形码人工扫描物品,通常适用于中小型库房和廉价商品的管理,而对于大型的库房和贵重商品的管理显然是不到位的。
将RFID应用于企业的库存管理能优化仓库运作流程,提高供应链环境下库存信息传递效率,改善客户服务水平近年随着RFID在民用领域应用的兴起,其在库存管理中应用的重大意义也日益凸显。
所以本文选取RFID与库存管理作为文献综述的选题。
阅读文献,专家学者对 RFID在库存管理应用所做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讨RFID技术对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的影响;二是,定性或定量评估企业在库存管理中应用RFID的成本效益分析;三是,为企业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RFID提供规划指南。
总结而言,就是RFID的影响、RFID成本效益分析和RFID规划指南三部分,由于在所列期刊中第三部内容较少,分本文根据选取前两者进行综述。
2 RFID的影响RFID 技术诞生于二战期间,但它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在本世纪初才逐渐引起关注。
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文献综述(推荐文档)
![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文献综述(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8e251d54afe04a1b071deed.png)
[摘 要]
随着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了人们 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RFID的应用已经成为科研机构, 商业系统,信息产业和国家部委等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课 题。本文综述了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也展望 了未来的趋势和挑战。我们特别地介绍了RFID技术典型应 用领域,例如RFID供应链管理、RFID在医院和国防领域中 的应用。基于这些,我们也总结了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一 个应用框架。
计算机系统
1 RFID技术概述
1.2 RFlD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RFID 工作原理并不复杂:电子标签中存在着约定格式的 EPC 码,将电子标 签附着 在待识别的物体上,阅读器通过 Antenna 发送射频信号。当标签 进入磁场后,接收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 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 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 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如图2所示,在该电磁 场系统中,读写器通过天线发出一个电磁(EM)波,电磁波以一个球形波向前 传播。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 息,被读取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如图1所示。
(3)可重复使用:RFID标签因为自身资料可更新,因此可以重复不断地使 用,为高校食堂管理节约了成本,如:毕业生离校时可对标签进行回收,新 生到来时可以继续使用。
(4)更好的安全性:可以嵌在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且可为 标签数据的读写设置密码保护。
3 RFID技术在食堂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3.1 食堂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RFID综述
![RFID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8286e8fec3a87c24028c42a.png)
RFID综述XXX,XXX,XXX,XXX学号:0XXXXXXXX,0XXXXXXXX,09XXXXXXXX,XXXXXXXX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湖南省长沙市,410011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RFIDQianhui Wei, Meiyun Cai, Longhui Zhang, Dongjie Li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Railroad Institute,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11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moved from obscurity into mainstream applications. RFID technology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bar-code technology. RFID enables identification from a distance, and unlike earlier bar-code technology, it does so without requiring a line of sight. Furthermore, RFID systems can discern many different tags located in the same general area without human assistance.Then What strengths are pushing it forward? why has it taken over 50 years for this technology to become mainstream? Here we will introduce the principles of RFID, discuss its history, primary technologies , security, one application named indoor location sensing using active RFID and review the challenges organizations will face in deploying this technology.Key words: RFID,history,primary principles,security,applications摘要:在近几年中,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已经从偏僻的应用转到了主流应用程序中。
综述RFID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综述RFID技术及其应用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6ffbf7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2.png)
综述RFID技术及其应用领域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为现代社会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将对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与传统识别技术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详细阐述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等关键组件的功能及相互作用。
本文将回顾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技术演进趋势和主要挑战。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RFID技术标准和应用案例,展示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情况。
本文将重点介绍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践。
这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物流管理、零售业、医疗卫生、智能交通、动物跟踪以及智能家居等。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RFID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机会,并激发更多创新和应用的灵感。
二、RFID技术原理与组成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取相关数据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物品的自动识别。
RFID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
标签,也被称为射频卡或应答器,通常附着在目标对象上,存储和传输数据。
阅读器,也称为读写器或查询器,负责发送射频信号给标签并接收从标签返回的信号,以此实现对标签的读写操作。
天线则是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输射频信号的媒介。
在RFID系统中,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通信主要基于电磁耦合原理。
当阅读器的天线发射出射频信号时,如果其有效范围内存在标签,标签的天线会接收到这些信号并驱动内部的电子电路进行工作。
RFID文献综述
![RFID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5e92efb4693daef5ef73d49.png)
2013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基于RFID技术的空调开关设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年级09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信2 班学号*********姓名顾海峰指导教师于海林职称导师正文:(正文要求:宋体小四号,固定值20磅间距,以下同)RFID技术简介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中无线识别技术,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
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1]基本组成部分应答器:由天线,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一般来说都是用标签作为应答器,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由天线,耦合元件,芯片组成,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rfid读写器(如:C5000W)或固定式读写器;应用软件系统:是应用层软件,主要是把收集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并为人们所使用。
RFID的特点(一)射频技术的特点射频识别系统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
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
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
(二)射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适用性物流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对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两个目的。
[2]工作原理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RFID技术的空调开关设计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年级09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信2 班学号*********
姓名顾海峰
指导教师于海林职称导师
正文:(正文要求:宋体小四号,固定值20磅间距,以下同)
RFID技术简介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中无线识别技术,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
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1]
基本组成部分
应答器:由天线,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一般来说都是用标签作为应答器,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由天线,耦合元件,芯片组成,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rfid读写器(如:C5000W)或固定式读写器;
应用软件系统:是应用层软件,主要是把收集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并为人们所使用。
RFID的特点
(一)射频技术的特点
射频识别系统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
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
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
(二)射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适用性物流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对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两个目的。
[2]
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3]
目前的主要应用
随着RFID技术的商业化,RFID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包括物品跟踪、航空行李分拣、工厂装配流水线、汽车防盗、电子票证、动物管理、商品防伪等等。
最先开始利用这项技术的是零售业和包装业。
它们将RFID技术用作供应链管理的辅助管理工具,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分析报告,RFID技术在资产和供应链管理应用的销售额占该潜在市场销售额的比例将从20%增长到48%。
像沃尔玛、吉利、宝洁等公司已经开始采用RFID技术来减少库存错误并保证商店有一个良好的存货。
由于RFID电子标签具有存储信息量大、读取快捷方便、不易仿制的特点,通过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商品的来源、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的信息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见。
由于可以在RFID电子标签中设置一些特殊的加密数据信息,所以基本上没法被完全仿制,从而起到打击伪造之功效。
因此有人预计,RFID技术将会掀起下一个防伪技术的浪潮。
[4]
RFID技术未来的发展
RFID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多项技术的发展。
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大致上包括:芯片技术;天线技术;无线收发技术;数据变换与编码技术;电磁传播特性。
RFID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50余年在过去的10多年里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RFID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RFID技术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RFID技术的发展将会在电子标签(射频标签)、阅读器、系统种类、标准化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5]
RFID射频识别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跨学科的专业领域。
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大量的来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的技术(例如,高频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半导体技术、数据保护和密码学技术、电信技术、制造技术等)综合起来。
[6]过去的十多年,RFID射频识别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的溯源和防伪应用领域。
而随着技术进步,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可预计,在今后的几年中,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7]
对于RFID技术在空调方面的应用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空调上的一些部件已经开始使用RFID技术来进行控制,或者在生产空调的过程中使用该技术对空调的过程进行监控。
例如,美的空调、冰箱已经在智能家电这方面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RFID开始渐渐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作为一种智能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了。
由于RFID技术的巨大优越性,将会越来越受到空调行业的喜爱,对于在空调方面的应用将会使空调发展到一个更高水平的层次,而这对于智能空调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智能空调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通过无线射频技术控制空调的开关将会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方便人们的生活。
而我所要设计的是对于空调开关的改善,持卡人进入房间后,控制平台扫描到卡发出的信号,自动的将空调打开,并能自动的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省去了持卡人主动去打开开关并对温度进行调控的过程。
这一技术将十分有利于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于那些白天上班很累的人来说,回到家后不要在耗费精力去对空调进行设定,显得十分的舒适,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空调活其他电子产品中,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当然RFID技术目前也存在着一些制约问题:一、超高频技术不完善,制约应用发展;二、超高频标准不统一,制约产业发展;三、超高频成本瓶颈,制约市场发展。
如果能够将这些制约问题解决的话,相信这项技术能够更好的为人们做出更大的贡献。
[8]
[1]游战清,李苏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4
[2]Atmel Corporation.AT91 ARM thumb microcontrollers AT91SAM9260
preliminary[EB/OL]-[2006—09—221.http://datasheet.eepw.corn.cn/
[3]FINKENZELLER Klaus.射频识别技术 [M].吴晓峰,陈大才,译.北京:电子工
业出版社,2006.
[4] RF4CE射频技术实现遥控器革命/shownews.asp?id=47.
[5]用射频技术实现消费类遥控器
/ART_8800574363_617685_TA_4b2cbb7d.HTM..
[6]余丽佳.浅析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发展前景.《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2007,(3):23~26.
[7]关于RFID标签的定义:/html/2012/RFID_0308/30887.html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年第6期杨明[RFID技术在消防装备仓储管理上的应用]
[8]李南.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探析.《激光杂志》[J].2009. 6(30).
学生(签名)
年月日
(可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