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梭菌的特性和功效精品名师资料

合集下载

丁酸梭菌的特性,丁酸梭菌的作用与丁酸梭菌的应用

丁酸梭菌的特性,丁酸梭菌的作用与丁酸梭菌的应用

丁酸梭菌的特性,丁酸梭菌的作用与丁酸梭菌的应用丁酸梭菌,又名酪酸菌,它是梭状芽孢菌属中的一个种,是1993年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因此又叫宫入菌。

1935年, Kingimiyairi博士从人的粪便和土壤中分离出丁酸梭菌,随后发现其厌氧培养的过滤物中含有较少的脂肪酸,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它可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生长。

1.丁酸梭菌的一般特性(1)丁酸梭菌为典型的严格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最适pH值为4.0—9.8。

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初期试管上部呈轻微浑浊,产大量的气体,后期沉淀较多。

平板划线培养(37℃)24h,可见直径1.2—3mm大小的菌落,正面圆形,边缘整齐,侧面低凸,表面湿润光滑,乳黄色,不透明,略有酸臭味(2)丁酸梭菌不水解蛋白质丁酸梭菌不水解酪蛋白和明胶,但能使牛奶变酸、凝固、产气。

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氨、硫化氢等物质;能利用蔗搪、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甘露糖、棉籽糖、乳糖、低聚半乳糖、木糖、木聚糖、核糖、阿拉伯糖、甘油、淀粉、纤维素;不能利用卫毛醇、山梨醇;发酵产物主要有丁酸、乙酸、丁醇、乙醇、甲酸、H2、CO2、丙二醇等(3)丁酸梭菌稳定抗性较好丁酸梭菌属于芽孢菌,能产生内生芽孢,所以生存能力较强,能耐热、耐酸、耐胆汁、耐抗生素。

在人体内不受胃酸、胆汁酸等影响,因此在体内外都能长期生存不失活。

丁酸梭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等抗生素有一定的抗性,因此它可和抗生素合用,提高疗效,被广泛用于医药、功能性保健食品和动物饲料的添加剂中。

2.丁酸梭菌的作用(1)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许多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有益菌,对人体和动物没有毒害,可以抑制葡萄球菌、念珠菌、克雷伯菌、弯曲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沙菌以及腐败菌的生长,从而减少了胺类、吲哚类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丁酸梭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丁酸梭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3.3 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 综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在河蟹饲料中添加
丁 酸 梭 菌 ,可 促 进 河 蟹 采 食 ,使 河 蟹 肠 道 增 粗 ,增 强消 化吸 收能力 ,降低 饲料系 数,预 防肠 道 疾 病 的 发 生 ,提 高 养 殖 规 格 和 成 活 率 。 在 河 蟹 养 殖 池 溏 中 定 期 泼 洒 丁 酸 梭 菌 可 稳 定 水 质 ,提 高 河 蟹 规 格和产量。
14.29豫,草鱼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显著改善草鱼 生长性能(表 2)。
表 2 丁酸梭菌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指标 初均重/g 末均重/g 增重率/% 成活率/% 饲料系数
对照组 239.35 578.51 141.70 99.02
1.47
丁酸梭菌组 227.22 588.27 158.90 99.48 1.26
丁酸梭菌为厌氧菌,可在水产养殖池塘淤泥中 繁 殖 和 生 长 ,分 解 剩 饵 、粪 便 、动 植 物 死 体 等 有 机 物,抑制池塘底部有害细菌的生长,改善底质,从而 稳定水体藻相和菌相,保持水质稳定。
3 丁酸梭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3.1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在 南 美 白 对 虾 仔 虾 饲 料 中 添 加 3 g/kg 丁 酸
梭菌(活菌含量逸1.0伊109 CFU/g)连续饲喂 20 d, 结 果 表 明 ,饲 喂 丁 酸 梭 菌 组 的 成 活 率 和 增 重 率 较 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10.9%和 44.0%,饲喂丁酸梭 菌 可 显 著 提 高 南 美 白 对 虾 的 成 活 率 和 增 重 率(表 1)。
表 1 丁酸梭菌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和增重率的影响
《水产养殖》2019 年第 2 期
R 惠嘉水产大动保 技术专栏
咨询热线:0572-5900083 13372003997

丁酸梭菌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_张晓阳

丁酸梭菌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_张晓阳

丁酸梭菌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张晓阳,卢忆,马艳莉,李里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丁酸梭菌是一种益生菌,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抗癌、产生营养物质等功能。

丁酸梭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已应用于食品、医药、农牧、化工等诸多领域。

但是国内对丁酸梭菌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滞后,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相比其它益生菌重视度不足。

本文介绍了丁酸梭菌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征,综述了其生物学功能及在食品、医药、工业、动物等领域的应用,指出了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丁酸梭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丁酸梭菌;形态特征;生化特征;功能;应用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酪酸菌、宫入菌,存在于土壤、树叶、人和动物肠道中。

干酪和自然发酵的酸奶中也存在丁酸梭菌,我国学者在酒曲[1]和窖泥[2]中也分离鉴定得到了丁酸梭菌。

研究发现丁酸梭菌有着整肠、抗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3]。

在日本,丁酸梭菌最初被应用于临床医学,目前已被制成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4]、动物饲料[5]等领域。

与其它益生菌相比,丁酸梭菌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对丁酸梭菌开发利用的步伐,但是对丁酸梭菌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仍存在局限性,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更是较少。

本文从形态与生理特征、生物学功能、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丁酸梭菌进行了综述,为丁酸梭菌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思路。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发酵豆制品中丁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项目编号:201210019090)。

作者简介:张晓阳(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通讯作者:李里特(1948—),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食品科学研究。

Study on the Quality Index of Fermented Corn NoodlesWANG Xiao-hui1,LI Ling-yi1,Satoru Nirasawa2,EIZO Tatsumi2,CUI Li-xun3,CHENG Yong-qiang1(1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unctional Food from Plant Resources/College of Food Science&Nutritional Engineeri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2Jap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s,Tsukuba305-8686,Japan;3Biological Pharmaceatical Department,Heilong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Bi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150025,China)Abstract:Fast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method is essent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noodles.Different evaluation methods including sensory assessment,instrumental test and cooking quality test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fermented corn noodles.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parameters were studied,and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instrument test and cooking quality test were correlated with sensory assessment significantly.Hardness and chewiness could be good indicators of fermented corn noodles,and cooking quality test could be used as an adjunct method.Keywords:fermented corn noodles;quality;evaluation index;sensory evaluation;instrumental test(责任编辑刘宏)32中国食物与营养第18卷1丁酸梭菌的特征丁酸梭菌为直或微弯的杆菌,单个或对生,短链,后期产生孢子,孢子卵圆、偏心次端生,使得菌体膨大呈现梭形[6]。

丁酸梭菌的功效及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的功效及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的功效及研究进展丁酸梭菌的功效及研究进展1 丁酸梭菌的来源、形态和生理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酪酸菌,它是梭状芽孢菌属中的一个种,是1933年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因此又叫宫入菌。

1935年,Kingi miyairi博士从人的粪便和土壤中分离出丁酸梭菌,随后发现其厌氧培养的过滤物中含有较少的脂肪酸,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它可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生长。

丁酸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其直径为(0.6~1.2)×(3.0~7.0)μm,两端钝圆,中间部分轻度膨胀,细菌呈直杆状或稍有弯曲,单个或成对,短链,偶见有丝状菌体,周身鞭毛,能运动。

孢子卵圆,偏心或次端生。

革兰氏染色初培养的菌为阳性,菌稍长可变为阴性。

在琼脂平板上形成白色或奶油色的不规则圆形菌落,稍突,直径为1~3mm。

不水解明胶,不消化血清蛋白,能够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等碳水化合物产酸,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产生淀粉酶,水解淀粉但不水解纤维素。

水解淀粉和糖类的最终代谢产物为丁酸、醋酸和乳酸,还发现有少量的丙酸、甲酸,硝酸盐还原实验均为阴性。

丁酸梭菌DNA的G+C含量的摩尔分数为27%~28%。

2 丁酸梭菌的功效2.1 调整肠道菌落平衡,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丁酸梭菌能促进有益的双歧杆菌、乳酸菌、拟杆菌的增殖和有效的抑制引起疾病的葡萄球菌、念珠菌、克雷伯菌、弯曲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沙门菌以及腐败菌的繁殖,从而减少了胺类、吲哚类和硫化氢等有。

害物质..实验表明,己知健康人的粪便菌群以厌氧菌为主,并知双歧杆菌在人和动物体为最高和最常见的正常菌群之一。

张达荣等证实,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中菌群失调,表现为与粪便菌群中主要比例的总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量减少,而占肠道菌群比例中较少的具有潜在致病性梭菌却显著增多,经丁酸梭菌治疗后,粪便菌群中的双歧杆菌、无芽孢厌氧菌、大肠菌、肠球菌和乳酸菌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占肠道比例多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显著上升,而具有潜在致病性的梭菌明显下降,并且临床症状相应明显改善。

丁酸梭菌

丁酸梭菌
-
2.3 产生益生物质
1、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是丁酸,而丁酸是结肠上皮细胞的能量代 谢和正常生长主要的营养物质。 2、丁酸梭菌还产生乙酸和丙酸等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在产生部位 直接被吸收,同时刺激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微环境,调节微生态平衡, 治疗相关疾病。 3、丁酸梭菌产生的氨基酸、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能促进维生素E 的 吸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 4、分泌淀粉酶、糖苷酶以及降解饲料的果胶酶、葡聚糖酶,产生促双 歧杆菌发育的因子,同有益菌群共生,对机体产生各种保健功能。 5、丁酸梭菌还能分解胺类、吲哚类、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癌症的 发生率和改善粪便的恶臭,从而提高健康质量和改善环境。
-
4.2 抑制有害菌生长
1、丁酸梭菌能使糖类发酵形成大量丁酸、醋酸和乳酸等短链脂肪 酸,这些短链脂肪酸能维持酸性环境,降低肠道的pH值,防止病原 菌及腐败菌在肠道内异常增殖,减少肠毒素。 2、丁酸梭菌对霍乱弧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鸡 大肠杆菌、猪大肠杆菌、猪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 痢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霍 乱沙门菌等有害菌具有明显的拮抗抑制作用。
-
1.2 培养及生化特性
1、丁酸梭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初期试管上部呈 轻微浑浊,产生大量的气体,后期沉淀较多。 2、不水解明胶,不消化血清蛋白,能够发酵葡萄糖、蔗 糖、果糖和乳糖等糖类产酸,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产生淀粉 酶,水解淀粉但不水解纤维素。 3、菌落,正面圆形,边缘整齐, 侧面低凸,表面湿润光 滑,乳黄色,不透明,略有酸臭味。
-
2.2 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的生长
1、在临床应用中,用热灭活的丁酸梭菌制成的疫苗具有激活巨 噬细胞和NK 细胞的作用,显著增加了血清中IgA 和IgM 含量。 2、利用丁酸梭菌发酵动物饲料能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 高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和有机磷等营养物质,改善适口性、 摄入量和利用率。 3、添加到动物饲料具有替代抗生素预防和治疗相关动物疾病的 潜力,抑制内源性疾病的发生,且增强机体免疫和血液中白细 胞(CD4+)的数量,以及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减 少抗生物用量,提高经济效率。

丁酸梭菌的营养调控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丁酸梭菌的营养调控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丁酸梭菌的营养调控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张吉鹍1ꎬ2㊀谢勇泉2(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ꎬ南昌㊀330200ꎻ2.江西中成人药业有限公司ꎬ进贤㊀331700)㊀㊀摘㊀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丁酸梭菌的营养调控功能㊁抑菌作用及其作用机理ꎮ关键词:丁酸梭菌素ꎻ抑菌ꎻ丁酸ꎻ肠道菌群ꎻ免疫力TheNutritionalRegulatoryFunctionandItsMechanismofClostridiumButyricumZhangJikun1ꎬ2㊀XieYongquan2(1.InstituteofAnimalScienceꎬJiang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Nanchang330200ꎬChinaꎻ2.JiangxiZhongChengRenMedicineCo.Ltd.Jinxian)Abstract:Thenutritionalregulatoryfunctionꎬbacteriostasisonpathogenicbacteriaandtheirmechanismofclostridiumbutyricumwereintroducedinthisarticle.KeyWords:ButyricinꎻBacteriostasisꎻButyrateꎻIntestinalFloraꎻImmunity作者简介:张吉鹍(1964-)ꎬ男ꎬ江西武宁人ꎬ博士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动物营养繁殖研究ꎬE-mail:346884018@qq.com1㊀丁酸梭菌的营养调控功能1.1㊀调控肠道菌群平衡动物肠道菌群失衡会引发各种肠道疾病ꎬ丁酸梭菌作为一种厌氧的内生芽孢杆菌ꎬ比需氧菌更能够适应宿主肠道内环境ꎬ从而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宿主肠道内包括嗜酸乳杆菌㊁拟杆菌㊁双歧杆菌㊁粪杆菌㊁粪链球菌以及乳酸菌等在内的益生菌的增殖[1~4]ꎬ并能有效地抑制宿主肠道内包括葡萄球菌㊁伤寒沙门菌㊁腐败菌㊁痢疾杆菌㊁大肠杆菌㊁绿脓杆菌㊁弯曲杆菌㊁产气荚膜梭菌㊁霍乱弧菌㊁念珠菌以及克雷伯菌的生长ꎬ同时还能够减少吲哚类㊁硫化氢以及胺类等有害物质的产生[5~6]ꎮ在宿主肠道内起着整肠㊁治疗肠道炎症㊁调节菌群平衡㊁促进动物生长的多重作用[7~8]ꎮ曹广添等[9]将丁酸梭菌分别与大肠杆菌㊁沙门氏菌㊁产气荚膜梭菌㊁乳酸杆菌㊁双歧杆菌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培养ꎬ并与各菌种单独培养进行比较ꎮ发现:经36~48h培养后ꎬ联合培养组大肠杆菌㊁沙门氏菌㊁产气荚膜梭菌菌数均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P<0.05)ꎻ当菌数比例为(1~100):1至100:1时ꎬ丁酸梭菌对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ꎻ当丁酸梭菌与其它菌的比例为100:1时ꎬ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作用最强ꎻ当丁酸梭菌与其它菌的比例为10:1时ꎬ丁酸梭菌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ꎮ联合培养8h后ꎬ菌数比例为10:1时ꎬ丁酸梭菌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明显ꎮ赵熙等[10]的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丁酸梭菌制剂可以显著地增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㊁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数量ꎬ而且还能有效地调控肠道微生物生态环境ꎮ由此可见ꎬ丁酸梭菌一方面通过促进益生菌增值ꎬ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来校正宿主肠道菌群的失衡ꎬ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ꎬ降低腹泻率㊁减少肠应激综合征与胃肠炎等疾病的发生ꎮ正常健康动物粪便所含的菌群ꎬ以双歧杆菌等厌氧菌为主ꎮ当动物患病ꎬ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时ꎬ粪便菌群中占比较高的双歧杆菌㊁乳酸菌等益生菌的含量减少ꎬ而占比较少的潜在致病性菌梭菌却显著增加ꎮ当患病动物经服用丁酸梭菌治愈后ꎬ其所排出的粪便中ꎬ所含的菌种(如双歧杆菌㊁乳酸菌㊁无芽孢厌氧菌㊁肠球菌㊁大肠菌等菌类)及其含量与健康动物相似ꎬ主要表现在宿主肠道菌群中占比较高的双歧杆菌㊁乳酸菌等益生菌的比例显著增加ꎬ而潜在致病菌性梭菌的比例显著下降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1]ꎮ郑有秀等[12]报道ꎬ在(25d)断奶仔猪日粮中ꎬ添加250mg kg-1丁酸梭菌ꎬ即可有效抑制断奶仔猪盲肠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等有害菌的增殖(P<0 05)ꎬ增加乳酸菌与双歧杆菌的数量(P<0 05)ꎬ综合考虑包括仔猪腹泻率在内的仔猪生长性能㊁肠道结构㊁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等各项指标的改善ꎬ建议在25~55d断奶仔猪日粮中丁酸梭菌的添加水平以250~500mg kg-1为宜[11]ꎬ但要缓解仔猪的氧化应激ꎬ丁酸梭菌的添加水平必须到达500mg kg-1[12]ꎮKuroiwa等[13]发现ꎬ丁酸梭菌能与双歧杆菌㊁乳酸菌和粪杆菌等肠道有益菌共生ꎬ其培养滤液中含有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因子ꎬ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ꎻ当将丁酸梭菌与致病菌混合培养时ꎬ会对弗氏志贺菌㊁霍乱弧菌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ꎬ产生抑制作用ꎻ当将丁酸梭菌与产胺和氨的腐败梭菌共同培养时ꎬ可抑制产胺和氨腐败梭菌的生长繁殖ꎬ从而减少肠道内有害的胺与氨的产生ꎬ进而减少宿主的中毒或器官的病理性变化ꎮ张达荣等[14]采用丁酸梭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动物的菌群失调ꎬ发现经治疗的动物:一方面ꎬ其肠道内菌群与健康动物无显著差异ꎬ其中尤以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的比例增加明显ꎬ而潜在致病性梭菌的比例则显著下降(P<0 05)ꎻ另一方面ꎬ其粪便菌群中的大肠菌㊁无芽孢厌氧杆菌㊁双歧杆菌㊁乳酸菌和肠球菌等菌的含量均达到健康动物的标准ꎬ其中以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的比例增加最为明显ꎬ而具有潜在致病性的梭菌的比例则显著下降(P<0 05)ꎬ临床症状相应改善ꎮ1.2㊀提高机体免疫力丁酸梭菌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㊁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ꎮ给动物饲喂丁酸梭菌ꎬ动物体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和IgM的含量增加ꎮ丁酸梭菌的细胞壁组分及其产生的胞外多糖(半乳糖:葡萄糖=13 5:86 5)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ꎮ用热灭活丁酸梭菌制成的疫苗能够激活NK细胞与巨噬细胞ꎮ用ELISA法测定摄食丁酸梭菌死菌体(109CFU g-1)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的含量ꎬ试验组为6μg mL-1ꎬ要显著高于未摄食菌体的对照组(0 5μg mL-1)(P<0 05)ꎮ给鸡饲喂添加有丁酸梭菌制剂的饲料后ꎬ观察其血清中ND-HI抗体效价的变化ꎮ1周后ꎬ供试鸡的ND-HI滴度迅速上升ꎮ丁酸梭菌还具有抗肿瘤活力ꎮ分别给移植肉瘤180前㊁后小鼠的腹膜注射丁酸梭菌液剂ꎬ发现丁酸梭菌产生的胞外可溶性多聚糖ꎬ能够抑制肉瘤的生长ꎮ用热杀死丁酸梭菌后制成的菌体疫苗ꎬ对BDF鼠的B16-F10黑素瘤具有抗转移作用[15]ꎮ1.3㊀在肠道产生益生产物1.3.1㊀酶丁酸梭菌在动物肠道内既能产生多种帮助动物消化的胞内酶ꎬ又能分泌大量帮助动物消化的胞外酶ꎮ这些酶种中主要的有蛋白酶㊁半纤维素酶㊁纤维素酶㊁淀粉酶㊁脂酶㊁糖苷酶等ꎬ对宿主所采食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ꎮ例如ꎬα-淀粉酶能够水解α-1ꎬ4糖苷键ꎬ从而可以将多糖水解成D-葡萄糖㊁麦芽糖㊁糊精和寡糖ꎮβ-淀粉酶能够作用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ꎬ每次从淀粉大分子上水解下一个麦芽糖分子[16]ꎮ在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的共同作用下ꎬ把宿主肠道中的多聚糖转化为低聚糖ꎬ为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ꎬ从而促进其增殖ꎮ特别是日本学者Nakajima[17~18]发现的丁酸 拜仁梭菌产生的裂解酶与果胶甲基化酶ꎬ用于内切和外切果胶ꎬ将肠道中的果胶酶解为可被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利用㊁并促进其增殖的中间产物 寡聚半乳糖㊁4ꎬ5-不饱和半乳糖醛酸ꎬ最终酶解为可被机体吸收利用的主要由乙酸和少量丁酸与甲酸组成的挥发性短链脂肪酸(SCFA)ꎮ这样动物每天摄入体内的大量纤维和果胶物质ꎬ由于有这些酶系的作用ꎬ均能被机体很好地吸收利用ꎮ姜芳芳等[19~21]采用Folin酚法测定酶活ꎬ就丁酸梭菌C L24的产蛋白酶条件进行了优化ꎬ确定了其培养液的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ꎬ最佳氮源为酵母膏ꎬ最佳培养液起始pH为7ꎬ最佳培养温度37ħꎬ最佳接种量为2%ꎬ最佳培养时间为48hꎮ在此条件下ꎬ菌株C L24产蛋白酶的活力最高可达68 46U mL-1ꎬ比其初始酶活49 54U mL-1提高了38 2%ꎮ1.3.2㊀维生素丁酸梭菌在肠道内能够合成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㊁抗神经炎素)㊁维生素B2(核黄素)㊁维生素B3(又名烟酸㊁维生素PP)㊁维生素B5(又名泛酸㊁遍多酸)㊁维生素B6(吡哆醇)与维生素B9(叶酸)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等维生素类物质ꎬ同时还能促进维生素E的吸收ꎬ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力ꎬ对机体具有保健作用ꎮ用对维生素K缺乏高度敏感的家禽进行的试验表明ꎬ丁酸梭菌能够在肠道内产生动物必需的维生素K[4ꎬ6]ꎮ需要指出的是ꎬ丁酸梭菌较其它菌种能够合成更多的B族维生素ꎬ尤其是合成的烟酸是其它菌种的3~6倍[4]ꎮ这些维生素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与动物生产性能ꎮ1.3.3㊀以丁酸为主的短链脂肪酸丁酸梭菌在肠道内能够产生丁酸等短链脂肪酸[20-21]ꎬ而以丁酸为主ꎮ据报道ꎬ大肠不同部位的肠黏膜细胞均以丁酸作为优先利用的主要能量来源ꎬ其次是谷氨酰胺与葡萄糖[22]ꎮ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不仅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ꎬ抑制致病菌的增殖ꎬ而且还可以作为肠道绒毛生长的直接能量来源或肠道损伤修复与上皮组织细胞再生的重要营养物质ꎬ促进肠绒毛的发育[23]ꎮ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等是评价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指标ꎮ刘婷婷等[3]发现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提高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及回肠的绒毛长度ꎬ降低其隐窝深度ꎬ表明丁酸梭菌能够改变肠道结构ꎬ从而提高肠道的营养吸收效率ꎮ2㊀丁酸梭菌的抑菌作用2.1㊀单个菌种的抑菌作用丁酸梭菌对一些常见有害菌具有抑制作用ꎮ唐宝英等[24]研究证明ꎬ丁酸梭菌在体外对猪大肠杆菌㊁鸡大肠杆菌与鸡白痢沙门菌有较强的颉颃作用ꎮ同时丁酸梭菌还能够抑制霍乱弧菌的生长[25]ꎮAkahashi等[26]将丁酸梭菌Miyairi588与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共同培养ꎬ发现丁酸梭菌不仅可以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ꎬ减少类志贺氏毒素(Stx)的产生ꎬ并且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ꎻ在小鼠模型中ꎬ观察到丁酸梭菌可有效降低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的病死率ꎬ减少粪便中类志贺氏毒素Stx1和Stx2的含量ꎮ王腾浩等[27]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㊁头孢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丁酸梭菌ZJU-F1的抑菌作用较强ꎬ在饲料生产中不宜配伍ꎻ丁酸梭菌ZJU-F1对多肽类㊁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受性较强ꎬ在动物生产中可以配伍ꎮ2.2㊀复合菌种的抑菌作用鼠李糖乳杆菌属于乳杆菌ꎬ不仅具有较强的耐酸与耐胆碱力[28]ꎬ而且还具有抑制有害菌[29]与抗氧化活性的作用ꎬ并且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ꎮ目前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均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ꎮ张玲等[30]的研究表明ꎬ将丁酸梭菌与来自于肠道中的沙门氏菌㊁金黄色葡萄球菌㊁产气荚膜梭菌与大肠杆菌等4种致病菌混合培养ꎬ可将这些致病菌的菌落数降低3~5个数量级ꎬ表现出明显的抑菌作用ꎬ但当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组成复合菌ꎬ再与这4种致病菌混合培养ꎬ这些致病菌的菌落数仅降低3~4个数量级ꎮ表明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在抑菌方面ꎬ不存在正的组合效应ꎬ也就是无协同作用ꎮ2.3㊀日粮中预防性地添加丁酸梭菌目前丁酸梭菌在生产上的使用主要是预防性地添加到动物日粮中ꎬ但预防性添加的丁酸梭菌对健康机体在急性应激致损时的应用效果鲜见报道ꎬ预防性添加能否帮助健康宿主缓解急性应激损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ꎮ吴杰等[31]研究了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生长性能及脂多糖(Li ̄popolysaccharidesꎬLPS)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结构㊁肠道二糖酶活性及肠道炎症的影响ꎮ发现日粮中添加0 05%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的生长无负面影响ꎬ给大鼠饲喂预防性剂量的丁酸梭菌可抑制LPS急性应激下LPS对肠道蔗糖酶活性的降低ꎬ缓解LPS对肠道黏膜结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破坏ꎬ提高宿主肠道免疫功能ꎬ降低肠道炎症ꎮ3㊀丁酸梭菌调控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丁酸梭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ꎬ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ꎬ其机理较复杂ꎬ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机理就是丁酸梭菌所产生的丁酸梭菌素这种蛋白质类抗菌物质ꎬ对梭状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的杀灭作用ꎮ丁酸梭菌素最先由威尔士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学院的Clarke等[32]从丁酸梭菌NCIB7423菌株中分离到ꎬ命名为丁酸梭菌素7423ꎬ而且是在对数期生长的丁酸梭菌NCIB7423分泌的丁酸梭菌素最多ꎮKonisky[33]指出ꎬ丁酸梭菌素是一种疏水的细菌素ꎬ经丁酸梭菌处理的细胞ꎬ其DNA㊁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ꎬ且其F1F0-ATPase活性也受到抑制ꎬ导致ATP浓度降低ꎬ细胞内的K+外流ꎮ巴斯德梭状芽孢杆菌经过量的丁酸梭菌素处理后ꎬ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ꎬ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和一些离子流出胞外ꎮ如用丁酸梭菌素处理已吸收铷离子(86Rb+)的梭状芽孢杆菌ꎬ则86Rb+迅速地从细胞内流出ꎮ在非致死量低浓度丁酸梭菌素作用下ꎬ巴斯德梭状芽孢杆菌的K+外流但不影响膜电势的变化ꎻ在致死或超致死浓度的丁酸梭菌素作用下ꎬ巴斯德梭状芽孢杆菌的膜电势被消除ꎬK+的主动吸收也被破坏[34]ꎮ关于丁酸梭菌素的分子结构㊁作用机制及其抗菌谱等ꎬ目前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ꎮKuroiwa等[35]的研究表明ꎬ丁酸梭菌之所以能够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长ꎬ是因为:①丁酸梭菌在肠道中产生的淀粉酶ꎬ将淀粉水解成低聚糖ꎬ供乳酸菌与双歧杆菌利用ꎬ从而增加了乳酸菌与双歧杆菌的数量ꎻ②丁酸梭菌不能分解蛋白质ꎬ因此也就不会产生氨㊁硫化氢与吲哚等有害物质ꎬ也就不会引起宿主中毒或器官的病理性变化ꎻ③丁酸梭菌增殖快ꎬ能够产生大量有机酸(丁酸㊁醋酸与乳酸等)ꎬ降低肠道pHꎬ使有害致病菌生长受限ꎮ参考文献[1]赵熙ꎬ冉陆ꎬ杨宝兰ꎬ等.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1999ꎬ(6):14-15ꎬ20.[2]朱晓慧ꎬ唐宝英ꎬ刘佳.酪酸菌对肠道有益菌的增殖作用和共生关系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2004ꎬ16(4):193-194.[3]刘婷婷ꎬ张帅ꎬ邓斐月ꎬ等.谷氨酰胺与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㊁免疫功能㊁小肠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ꎬ2011ꎬ23(6):998-1005. [4]HowieJWꎬBakerF.Rumenandcaecalmicroorgan ̄ismsassymbionts[J].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ofLondonꎬ1952ꎬ139(895):193-196.[5]曹广添ꎬ刘婷婷ꎬ周琳ꎬ等.丁酸梭菌对致病菌和有益菌的体外作用效果研究[J].中国饲料ꎬ2012ꎬ(4):16-19.[6]张玲ꎬ周琳ꎬ杨彩梅ꎬ等.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体外混合培养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J].中国饲料ꎬ2012ꎬ(21):9-12.[7]梁明振ꎬ李莉ꎬ刘浩.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ꎬ2013ꎬ49(23):64-67.[8]陆俭ꎬ张雪平ꎬ孟筱琦.酪酸菌和婴儿型双歧杆菌对霍乱弧菌的拮抗试验[J].微生物学通报ꎬ2000ꎬ27(5):338-341.[9]曹广添ꎬ刘婷婷ꎬ周琳ꎬ等.丁酸梭菌对致病菌和有益菌的体外作用效果研究[J].中国饲料ꎬ2012ꎬ(4):16-19.[10]赵熙ꎬ冉陆ꎬ杨宝兰ꎬ等.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1999ꎬ11(6):332-333ꎬ335.[11]郑有秀ꎬ王超ꎬ姚静宜ꎬ等.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㊁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ꎬ2018ꎬ44(2):190-198.[12]郑有秀ꎬ王超ꎬ邹晓庭ꎬ等.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㊁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ꎬ2018ꎬ30(7):2683-2689.[13]KuroiwaTꎬWanagaMꎬKobariKꎬetal.PreventiveeffectofClostridiumbutyrigumM588againsttheprolf ̄erationofClostrldiumdifficileduringantimicrobialther ̄apy[J].JpnAssocꎬ1990ꎬ64(11):1425-1432. [14]张达荣ꎬ董晓旭ꎬ包幼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服用酪酸菌制剂前后肠道菌群状况[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1999ꎬ11(3):164-166.[15]YangCMꎬCaoGTꎬFerketPRꎬetal.EffectsofprobioticꎬClostridiumbutyricumꎬongrowthperform ̄anceꎬimmunefunctionꎬandcecalmicroflorainbroilerchickens[J].PoultSciꎬ2012ꎬ91(9):2121-2129. [16]WhelanWJꎬNasrH.TheamylaseofClostridiumbu ̄tyricum[J].BiochemJournalꎬ1951ꎬ48(4):416-422. [17]NakajimaNꎬMatsuuraY.Purificationandcharacter ̄izationofkonjacglucomannandegradingenzymefromanaerobichumanintestinalbacteriumꎬClostridiumbu ̄tyricum–Clostridiumbeijerinckiigroup[J].BiosciBiotechnolBiochemꎬ1997ꎬ61(10):1739-1742. [18]NakajimaNꎬIshiharaKꎬTanabeMꎬetal.Degrada ̄tionofpecticsubstancesbytwopectatelyasesfromahumanintestinalbacteriumꎬClostridiumbutyricum-beijerinckiigroup[J].JournalBiosciBioengꎬ1999ꎬ88(3):331-333.[19]姜芳芳ꎬ李圣杰ꎬ丁轲ꎬ等.丁酸梭菌C.L24蛋白酶产酶条件的优化[J].家畜生态学报ꎬ2016ꎬ(1):63-67.[20]KelsicED.Counteractionofantibioticproductionanddegradationstabilizesmicrobialcommunities[J].Na ̄tureꎬ2015(521):516-519.[21]CostelloeK.Theapplicationofecologicaltheoryto ̄wardanunderstandingofthehumanmicrobiome[J].Scienceꎬ2012(336):1255-1262.[22]ChapmanMAꎬGrahnFMꎬBoyleAMꎬetal.Buty ̄rateoxidationisimpairedinthecolonicmucosaofsuf ̄ferersofquiescentulcerativecolitis[J].Gutꎬ1994ꎬ35(1):73-76.[23]GaoQXꎬWuTXꎬWangJB.InhibitionofbacterialadhesiontoHT-29cellsbylipoteichoicacidextractedfromClostridiumbutyricum.AfricanJournalofBiotech ̄nolꎬ2011ꎬ10(39):7633-7639.[24]唐宝英ꎬ朱晓慧ꎬ刘佳.新一代微生态制剂 酪酸菌的研究和开发前景[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2000ꎬ(5):53.[25]陆俭ꎬ张雪平ꎬ孟筱琦.酪酸梭菌和婴儿型双歧杆菌对霍乱弧菌的颉颃试验[J].微生物学通报ꎬ2000ꎬ(5):338-341.[26]TakahashiMꎬTaguchiHꎬYamaguchiHꎬetal.TheeffectofprobiotictreatmentwithClostridiumbutyricumonenteroh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O157:H7infec ̄tioninmice[J].FemsImmunologyandMedicalMicro ̄biologyꎬ2004ꎬ41(3):219-226.[27]王腾浩ꎬ宗鑫ꎬ宋德广ꎬ等.产抑菌蛋白的丁酸梭菌的筛选和鉴定及体外益生功能研究[J].2015ꎬ51(13):75-81.[28]王玉华ꎬ高晶ꎬ冯印ꎬ等.鼠李糖乳杆菌耐酸及胆盐能力研究[J].食品科学ꎬ2008ꎬ20(12):449-451. [29]吴光伟ꎬ韩建春.鼠李糖乳杆菌(ATTC53103)产细菌素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ꎬ2009ꎬ40(8):81-85.[30]张玲ꎬ周琳ꎬ杨彩梅ꎬ等.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体外混合培养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J].中国饲料ꎬ2013ꎬ(21):9-12.[31]吴杰ꎬ邓波ꎬ李孝辉ꎬ等.丁酸梭菌抑制脂多糖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损伤的效果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ꎬ2018ꎬ30(4):1530-1537.[32]ClarkeDJꎬRobsonRMꎬMorrisJG.Purificationoftwoclostridiumbacteriocinsbyproceduresappropriatetohydrophobicproteins[J].AntimicrobAgentsChe ̄motherꎬ1975ꎬ7(3):256-264.[33]KoniskyJ.Colicinsandotherbacteriocinswithestab ̄lishedmodesofaction[J].AnnualReviewofMicrobiol ̄ogyꎬ1982ꎬ36(1):125-144.[34]ClarkeDJꎬMorleyCDꎬKellDBꎬetal.Onthemodeofactionofthebacteriocinbutyricin7423.Effectsonmembranepotentialandpotassium-ionaccumulationinClostridiumpasteurianum[J].EurJBiochemꎬ1982ꎬ127(1):105-116.[35]KuroiwaTꎬWanagaMꎬKobariKꎬetal.PreventiveeffectofClostridiumbutyrigumM588againsttheprolf ̄erationofClostrldiumdifficileduringantimicrobialther ̄apy[J].JpnAssocꎬ1990ꎬ64(11):1425-1432.。

丁酸梭菌的功能特性及其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丁酸梭菌的功能特性及其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丁酸梭菌的功能特性及其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进展李娟;雷春龙;朱佳文;邱时秀;许祯莹;吴永胜【摘要】丁酸梭菌作为一类厌氧的杆状芽孢杆菌科细菌,能够抑制动物体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增殖,同时作为一种肠道益生菌,也是一类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微生态制剂.本文对丁酸梭菌的功能特性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丁酸梭菌在动物健康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四川畜牧兽医》【年(卷),期】2019(046)004【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丁酸梭菌;生物学功能;生产;应用【作者】李娟;雷春龙;朱佳文;邱时秀;许祯莹;吴永胜【作者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四川温江611130;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四川温江611130;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四川温江611130;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四川温江611130;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四川温江611130;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四川温江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9丁酸梭菌属于芽孢杆菌科,梭菌属,有芽孢,在老培养物中或可变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严格厌氧菌,能够抑制动物体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幽门螺杆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增殖,属于肠道益生菌,可促进益生菌的增殖[1]。

2009年7月,农业农村部批准丁酸梭菌制剂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原农业部公告第1231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和使用。

该菌主要从奶酪、酸奶、动物和人的肠道以及土壤、树叶等自然环境中分离提取。

1 丁酸梭菌的特性樊晓璐等[2]从朗姆酒发酵底液中筛选得到一株丁酸梭菌,命名为Y-1。

菌株Y-1为革兰氏阳性菌,严格厌氧,表面光滑、有光泽,奶油色,自身不水解明胶,可将麦芽糖和淀粉水解。

对菌株Y-1的生长特性探究发现,菌株在梭菌增殖培养液中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值为7,菌株对酒精的最高耐受能力为9%vol,耐酸最低pH值为4.0。

丁酸梭菌的特性和功效

丁酸梭菌的特性和功效

丁酸梭菌的特性和功效丁酸梭菌的特性和功效赵长昆1,齐树亭2(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 )(河北工业大学海水利用中心,天津,300130)摘要:本文叙述了丁酸酸菌的特性、功能。

首先,介绍了丁酸梭菌的发现及形态,并且对其生理特性进行了描述。

然后,讲述丁酸梭菌的功效,重点陈述了它在肠道中的作用。

最后是丁酸梭菌应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需求,以及它诱人的产业化前景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丁酸梭菌;芽孢;益生菌;微生态学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ofclostridium butyricumZHAO changkun,QI shuting(Institute Of Chem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130)(Seawater Utilization Center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130)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are reviewed.First,the discovery and morphology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is introducted,and also it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s described. Then,the effectiveness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is telled,and the function when it is in intestinal is importantly stated. The last part include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practice requirements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application,and the tempting industrial prospect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it .Keywords:Clostridium butyricum;bacillus;probiotics;Micro-ecology1丁酸梭菌的发现和特性1.1发现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丁酸梭菌,是梭状芽孢菌属中的一个种。

丁酸梭菌——养虾里面的一个神奇菌种!你了解吗?

丁酸梭菌——养虾里面的一个神奇菌种!你了解吗?

丁酸梭菌——养虾里面的一个神奇菌种!你了解吗?丁酸梭菌简介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称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酪酸杆菌,酪酸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酪酸梭菌,丁酸杆菌,丁酸菌正常肠道菌之一,严格厌氧,为革兰阳性菌。

由于产生的酪酸又叫丁酸,所以也被称为丁酸梭菌,丁酸杆菌或丁酸菌。

丁酸梭菌是1933 年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 因此又名宫入菌。

本菌存在于土壤、动物和人体的肠道中。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丁酸梭菌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有益菌:服用后进入肠道,可对各种肠道有害细菌的发育起抑制作用,减少其增殖和产生毒素,使肠道内水分潴留明显减少,同时促进有益菌双歧杆菌的生长,还可通过抑制5 - HT达到治疗腹泻、白便、拖便的目的。

还能抑制肠黏膜的萎缩,同时使粪便中水分含量减少,粪便的性状和排便次数也得到改善。

另外,在肠道内能产生一些酶和维生素类的有益物质.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假膜性肠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症、肠易激综合征、便秘。

作用机理1;丁酸梭菌为丁酸梭菌活菌,能耐受胃酸进入肠道,分泌肠粘膜再生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酪酸(丁酸)并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痢疾志贺氏菌等肠道有害菌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胺、氨、吲哚等肠道毒素的产生及对肠粘膜的毒害,恢复肠免疫功能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大鼠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治疗作用,能抑制IL-8、TNF-α等致炎症因子的过度异常表达,抑制抗结肠抗体IgG的过度表达,降低B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纠正肠免疫紊乱,恢复肠免疫耐受力,消除炎症、溃疡,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同时酪酸梭菌在肠道内产生酶和维生素类有益物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丁酸梭菌能分泌大量丁酸,丁酸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恢复肠动力,同时肠黏膜生长所需能量的70%来源于丁酸,所以,丁酸有利于改善肠黏膜的吸收和分泌功能。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养猪SWINE PRODUCTION2020第1期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祖立闯1,李娇1,李峰2,沈志强1,2(1.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2.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256600)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20)01-0017-04摘要丁酸梭菌是一种以丁酸、乳酸和乙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专性厌氧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具有耐高温、耐酸和耐多种抗生素等生物学特性,优点为安全、无残留、绿色环保、稳定性好等,且有改善动物肠道环境,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潜力和开发前景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

文章就丁酸梭菌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丁酸梭菌更好地推广应用于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丁酸梭菌;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养猪生产过去抗生素的应用对养猪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抗生素过度滥用导致的猪群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耐药性菌株产生、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等诸多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无抗养殖”、“绿色饲料”已成为养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丁酸梭菌是一种以丁酸、乳酸和乙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专性厌氧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的肠道中,最早于1933年由日本的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进行研究,是一种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微生态制剂,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1-4]。

早在2003年欧盟就批准丁酸梭菌可以作为肉鸡和断奶仔猪的饲料添加剂,我国对丁酸梭菌的研究与开发才刚刚起步,但发展较快,于2013年将其纳入《中国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的《附录二》中。

当前,将丁酸梭菌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对于减少我国当前饲料中抗生素大量滥用、减少药物残留、降低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丁酸梭菌在治疗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中的应用

丁酸梭菌在治疗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中的应用

丁酸梭菌在治疗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中的应用作者:张宝锁来源:《家禽科学》2019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9)12-0028-02丁酸梭菌又名丁酸菌、酪酸梭菌,细菌学分类属于梭菌属,是从人和动物肠道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型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能在动物肠道内定植,并产生丁酸和乳酸等短链脂肪酸为主要益生产物的益生菌。

丁酸梭菌作为新一代芽孢益生菌制剂,具有耐热、耐酸和耐多种抗生素等生物学特性。

在畜禽生产中添加丁酸梭菌制剂,不仅可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还可减少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使用,进而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对宿主有多种益生作用。

丁酸梭菌作为微生态添加剂,既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单独使用,又可与一些有益菌复配使用,使用后可降低细菌的耐药性,促进菌群相互作用,从而保障动物机体健康。

鸡坏死性肠炎(Necrotic enteritis,NE)又称梭菌性肠炎、肠毒血症和烂肠症,由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及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雏鸡阶段,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和小肠粘膜出血、溃疡、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鸡球虫病是常见的一种流行性、急性原虫病,主要特征为鸡体消瘦、贫血、血痢、生长发育受阻。

常见的病原有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两种,可造成盲肠、小肠肠粘膜出血或坏死,引起下痢。

鸡的坏死性肠炎和小肠球虫病在生产过程中常有并发或继发现象,严重危害了养禽业的正常发展。

1 发病情况2019年8月,某种鸡场饲养海兰褐蛋鸡5.2万羽,22周龄时某日清晨,突然出现日死淘26只,与之前日平均死淘3~5只相比,数额大幅上升,技术员进入鸡舍查找发病原因,在检查饮水、光照、通风情况等指标时未发现任何异常。

2 临床症状鸡群中有部分鸡只羽毛蓬乱、精神不振、闭目呆立、鸡冠发蔫(图1)。

清粪皮带上有黄绿色和西红柿样粪便,甚至混有鸡脱落的肠粘膜。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研究进展张吉鹍㊀孙国平(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ꎬ湖北黄石㊀435000)基金项目:黄石市重大技术研发项目(编号:2017A013)ꎻ中央农业技术项目推广应用项目资助作者简介:张吉鹍(1964-)ꎬ男ꎬ江西武宁人ꎬ博士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动物营养繁殖研究ꎬE-mail:346884018@qq.com㊀㊀摘㊀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㊁抑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ꎮ关键词:丁酸梭菌素ꎻ抑菌ꎻ丁酸1㊀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1.1㊀调节肠道菌群平衡ꎬ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ꎬ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物肠道菌群失衡会引发各种肠道疾病ꎬ丁酸梭菌作为一种厌氧的内生芽孢杆菌ꎬ比需氧菌更能够适应宿主肠道内环境ꎬ从而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宿主肠道内包括嗜酸乳杆菌㊁拟杆菌㊁双歧杆菌㊁粪杆菌㊁粪链球菌以及乳酸菌等在内的益生菌的增殖[1-4]ꎬ并能有效地抑制宿主肠道内包括葡萄球菌㊁伤寒沙门氏菌㊁腐败菌㊁痢疾杆菌㊁大肠杆菌㊁绿脓杆菌㊁弯曲杆菌㊁产气荚膜梭菌㊁霍乱弧菌㊁念珠菌以及克雷伯菌的生长ꎬ同时还能够减少吲哚类㊁硫化氢以及胺类等有害物质的产生[5-6]ꎮ在宿主肠道内起着整肠㊁治疗肠道炎症㊁调节菌群平衡㊁促进动物生长的多重作用[7-8]ꎮ曹广添等[9]将丁酸梭菌分别与大肠杆菌㊁沙门氏菌㊁产气荚膜梭菌㊁乳酸杆菌㊁双歧杆菌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培养ꎬ并与各菌种单独培养进行比较ꎮ发现ꎬ经36~48h培养后ꎬ联合培养组大肠杆菌㊁沙门氏菌㊁产气荚膜梭菌菌数均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P<0.05)ꎻ当菌数比例为(1~100):1至100:1时ꎬ丁酸梭菌对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ꎻ当丁酸梭菌与其它菌的比例为100:1时ꎬ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作用最强ꎻ当丁酸梭菌与其它菌的比例为10:1时ꎬ丁酸梭菌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ꎮ联合培养8h后ꎬ菌数比例为10:1时ꎬ丁酸梭菌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明显ꎮ赵熙等[10]的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丁酸梭菌制剂可以显著地增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㊁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数量ꎬ而且还能有效地调控肠道微生物生态环境ꎮ由此可见ꎬ丁酸梭菌一方面通过促进益生菌增值ꎬ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来校正宿主肠道菌群的失衡ꎬ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ꎬ降低腹泻率ꎬ减少肠应激综合征与胃肠炎等疾病的发生ꎮ正常健康动物粪便所含的菌群ꎬ以双歧杆菌等厌氧菌为主ꎮ当动物患病ꎬ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时ꎬ粪便菌群中占比较高的双歧杆菌㊁乳酸菌等益生菌的含量减少ꎬ而占比较少的潜在致病性菌梭菌却显著增加ꎮ当患病动物经服用丁酸梭菌治愈后ꎬ其所排出的粪便中ꎬ所含的菌种(如双歧杆菌㊁乳酸菌㊁无芽孢厌氧菌㊁肠球菌㊁大肠菌等菌类)及其含量与健康动物相似ꎬ主要表现在宿主肠道菌群中占比较高的双歧杆菌㊁乳酸菌等益生菌的比例显著增加ꎬ而潜在致病菌性梭菌的比例显著下降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1]ꎮ郑有秀等[12]报道ꎬ在(25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ꎬ添加250mg kg-1丁酸梭菌ꎬ即可有效抑制断奶仔猪盲肠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等有害菌的增殖(P<0.05)ꎬ增加乳酸菌与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ꎬ综合考虑包括仔猪腹泻率在内的仔猪生长性能㊁肠道结构㊁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等各项指标的改善ꎬ建议在25~55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丁酸梭菌的添加水平以250~500mg kg-1为宜[11]ꎬ但要缓解仔猪的氧化应激ꎬ丁酸梭菌的添加水平必须到达500mg kg-1[12]ꎮKuroiwa等[13]发现ꎬ丁酸梭菌能与双歧杆菌㊁乳酸菌和粪杆菌等肠道有益菌共生ꎬ其培养滤液中含有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因子ꎬ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ꎻ当将丁酸梭菌与致病菌混合培养时ꎬ会对弗氏志贺菌㊁霍乱弧菌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ꎬ产生抑制作用ꎻ当将丁酸梭菌与产胺和氨的腐败梭菌共同培养时ꎬ可抑制产胺和氨腐败梭菌的生长繁殖ꎬ从而减少肠道内有害的胺与氨的产生ꎬ进而减少宿主的中毒或器官的病理性变化ꎮ张达荣等[14]采用丁酸梭菌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动物的菌群失调ꎬ发现经治疗的动物:一方面ꎬ其肠道内菌群与健康动物无显著差异ꎬ其中尤以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的比例增加明显ꎬ而潜在致病性梭菌的比例则显著下降(P<0.05)ꎻ另一方面ꎬ其粪便菌群中的大肠菌㊁无芽孢厌氧杆菌㊁双歧杆菌㊁乳酸菌和肠球菌等菌的含量均达到健康动物的标准ꎬ其中以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的比例增加最为明显ꎬ而具有潜在致病性的梭菌的比例则显著下降(P<0.05)ꎬ临床症状相应改善ꎮ1.2㊀增强免疫功能ꎬ预防肿瘤发生丁酸梭菌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㊁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ꎮ给动物饲喂丁酸梭菌ꎬ动物体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和IgM的含量增加ꎮ丁酸梭菌的细胞壁组分及其产生的胞外多糖(半乳糖:葡萄糖=13.5:86.5)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ꎮ用热灭活丁酸梭菌制成的疫苗能够激活NK细胞与巨噬细胞ꎮ用ELISA法测定摄食丁酸梭菌死菌体(109CFU g-1)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的含量ꎬ试验组为6μg mL-1ꎬ要显著高于未摄食菌体的对照组(0.5μg mL-1)(P<0.05)ꎮ给鸡饲喂添加有丁酸梭菌制剂的饲料后ꎬ观察其血清中ND-HI抗体效价的变化ꎮ1周后ꎬ供试鸡的ND-HI滴度迅速上升ꎮ丁酸梭菌还具有抗肿瘤活力ꎮ分别给移植肉瘤180前㊁后小鼠的腹膜注射丁酸梭菌液剂ꎬ发现丁酸梭菌产生的胞外可溶性多聚糖ꎬ能够抑制肉瘤的生长ꎮ用热杀死丁酸梭菌后制成的菌体疫苗ꎬ对BDF鼠的B16-F10黑素瘤具有抗转移作用[15]ꎮ1.3㊀在肠道产生益生产物1.3.1㊀酶丁酸梭菌在动物肠道内既能产生多种帮助动物消化的胞内酶ꎬ又能分泌大量帮助动物消化的胞外酶ꎮ这些酶种中主要的有蛋白酶㊁半纤维素酶㊁纤维素酶㊁淀粉酶㊁脂酶㊁糖苷酶等ꎬ对宿主所采食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ꎮ例如ꎬα-淀粉酶能够水解α-1ꎬ4糖苷键ꎬ从而可以将多糖水解成D-葡萄糖㊁麦芽糖㊁糊精和寡糖ꎮβ-淀粉酶能够作用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ꎬ每次从淀粉大分子上水解下一个麦芽糖分子[16]ꎮ在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的共同作用下ꎬ把宿主肠道中的多聚糖转化为低聚糖ꎬ为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ꎬ从而促进其增殖ꎮ特别是日本学者Nakajima[17-18]发现的丁酸-拜仁梭菌组菌产生的裂解酶与果胶甲基化酶ꎬ用于内切和外切果胶ꎬ将肠道中的果胶酶解为可被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利用㊁并促进其增殖的中间产物 寡聚半乳糖㊁4ꎬ5-不饱和半乳糖醛酸ꎬ最终酶解为可被机体吸收利用的主要由乙酸和少量丁酸与甲酸组成的挥发性短链脂肪酸(SCFA)ꎮ这样动物每天摄入体内的大量纤维和果胶物质ꎬ由于有这些酶系的作用ꎬ均能被机体很好地吸收利用ꎮ姜芳芳等[19-21]采用Folin酚法测定酶活ꎬ就丁酸梭菌C.L24的产蛋白酶条件进行了优化ꎬ确定了其培养液的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ꎬ最佳氮源为酵母膏ꎬ最佳培养液起始pH为7ꎬ最佳培养温度37ħꎬ最佳接种量为2%ꎬ最佳培养时间为48hꎮ在此条件下ꎬ菌株C.L24产蛋白酶的活力最高可达68.46U mL-1ꎬ比其初始酶活49.54U mL-1提高了38.2%ꎮ1.3.2㊀维生素丁酸梭菌在肠道内能够合成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㊁抗神经炎素)㊁维生素B2(核黄素)㊁维生素B3(又名烟酸㊁维生素PP)㊁维生素B5(又名泛酸㊁遍多酸)㊁维生素B6(吡哆醇)与维生素B9(叶酸)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等维生素类物质ꎬ同时还能促进维生素E的吸收ꎬ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力ꎬ对机体具有保健作用ꎮ用对维生素K缺乏高度敏感的家禽进行的试验表明ꎬ丁酸梭菌能够在肠道内产生动物必需的维生素K[4-6]ꎮ需要指出的是ꎬ丁酸梭菌较其它菌种能够合成更多的B族维生素ꎬ尤其是合成的烟酸是其它菌种的3~6倍[4]ꎮ这些维生素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与动物生产性能ꎮ1.3.3㊀以丁酸为主的短链脂肪酸丁酸梭菌在肠道内能够产生丁酸等短链脂肪酸[20-21]ꎬ而以丁酸为主ꎮ据报道ꎬ大肠不同部位的肠黏膜细胞均以丁酸作为优先利用的主要能量来源ꎬ其次是谷氨酰胺与葡萄糖[22]ꎮ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不仅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ꎬ抑制致病菌的增殖ꎬ而且还可以作为肠道绒毛生长的直接能量来源或肠道损伤修复与上皮组织细胞再生的重要营养物质ꎬ促进肠绒毛的发育[23]ꎮ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等是评价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指标ꎮ刘婷婷等[3]发现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提高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及回肠的绒毛长度ꎬ降低其隐窝深度ꎬ表明丁酸梭菌能够改变肠道结构ꎬ从而提高肠道的营养吸收效率ꎮ2㊀丁酸梭菌的抑菌作用2.1㊀单个菌种的抑菌作用丁酸梭菌对一些常见有害菌具有抑制作用ꎮ唐宝英等[24]研究证明ꎬ丁酸梭菌在体外对猪大肠杆菌㊁鸡大肠杆菌与鸡白痢沙门菌有较强的颉颃作用ꎮ同时丁酸梭菌还能够抑制霍乱弧菌的生长[25]ꎮAkahashi等[26]将丁酸梭菌Miyairi588与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共同培养ꎬ发现丁酸梭菌不仅可以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ꎬ减少类志贺氏毒素(Stx)的产生ꎬ并且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ꎻ在小鼠模型中ꎬ观察到丁酸梭菌可有效降低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的病死率ꎬ减少粪便中类志贺氏毒素Stx1和Stx2的含量ꎮ王腾浩等[27]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㊁头孢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丁酸梭菌ZJU-F1的抑菌作用较强ꎬ在饲料生产中不宜配伍ꎻ丁酸梭菌ZJU-F1对多肽类㊁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受性较强ꎬ在动物生产中可以配伍ꎮ2.2㊀复合菌种的抑菌作用鼠李糖乳杆菌属于乳杆菌ꎬ不仅具有较强的耐酸与耐胆碱力[28]ꎬ而且还具有抑制有害菌[29]与抗氧化活性的作用ꎬ并且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ꎮ目前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均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ꎮ张玲等[30]的研究表明ꎬ将丁酸梭菌与来自于肠道中的沙门氏菌㊁金黄色葡萄球菌㊁产气荚膜梭菌与大肠杆菌等4种致病菌混合培养ꎬ可将这些致病菌的菌落数降低3~5个数量级ꎬ表现出明显的抑菌作用ꎬ但当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组成复合菌ꎬ再与这4种致病菌混合培养ꎬ这些致病菌的菌落数仅降低3~4个数量级ꎮ表明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在抑菌方面ꎬ不存在正的组合效应ꎬ也就是无协同作用ꎮ2.3㊀日粮中预防性地添加丁酸梭菌目前丁酸梭菌在生产上的使用主要是预防性地添加到动物日粮中ꎬ但预防性添加的丁酸梭菌对健康机体在急性应激致损时的应用效果鲜见报道ꎬ预防性添加能否帮助健康宿主缓解急性应激损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ꎮ吴杰等[31]研究了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生长性能及脂多糖(Li ̄popolysaccharidesꎬLPS)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结构㊁肠道二糖酶活性及肠道炎症的影响ꎮ发现日粮中添加0.05%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的生长无负面影响ꎬ给大鼠饲喂预防性剂量的丁酸梭菌可抑制LPS急性应激下LPS对肠道蔗糖酶活性的降低ꎬ缓解LPS对肠道黏膜结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破坏ꎬ提高宿主肠道免疫功能ꎬ降低肠道炎症ꎮ3㊀丁酸梭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丁酸梭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ꎬ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ꎬ其机理较复杂ꎬ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机理就是丁酸梭菌所产生的丁酸梭菌素这种蛋白质类抗菌物质ꎬ对梭状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的杀灭作用ꎮ丁酸梭菌素最先由威尔士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学院的Clarke等[32]从丁酸梭菌NCIB7423菌株中分离到ꎬ命名为丁酸梭菌素7423ꎬ而且是在对数期生长的丁酸梭菌NCIB7423分泌的丁酸梭菌素最多ꎮKonisky[33]指出ꎬ丁酸梭菌素是一种疏水的细菌素ꎬ经丁酸梭菌处理的细胞ꎬ其DNA㊁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ꎬ且其F1F0-ATPase活性也受到抑制ꎬ导致ATP浓度降低ꎬ细胞内的K+外流ꎮ巴斯德梭状芽孢杆菌经过量的丁酸梭菌素处理后ꎬ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ꎬ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和一些离子流出胞外ꎮ如用丁酸梭菌素处理已吸收铷离子(86Rb+)的梭状芽孢杆菌ꎬ则86Rb+迅速地从细胞内流出ꎮ在非致死量低浓度丁酸梭菌素作用下ꎬ巴斯德梭状芽孢杆菌的K+外流但不影响膜电势的变化ꎻ在致死或超致死浓度的丁酸梭菌素作用下ꎬ巴斯德梭状芽孢杆菌的膜电势被消除ꎬK+的主动吸收也被破坏[34]ꎮ关于丁酸梭菌素的分子结构㊁作用机制及其抗菌谱等ꎬ目前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ꎮKuroiwa等[35]的研究表明ꎬ丁酸梭菌之所以能够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长ꎬ是因为:①丁酸梭菌在肠道中产生的淀粉酶ꎬ将淀粉水解成低聚糖ꎬ供乳酸菌与双歧杆菌利用ꎬ从而增加了乳酸菌与双歧杆菌的数量ꎻ②丁酸梭菌不能分解蛋白质ꎬ因此也就不会产生氨㊁硫化氢与吲哚等有害物质ꎬ也就不会引起宿主中毒或器官的病理性变化ꎻ③丁酸梭菌增殖快ꎬ能够产生大量有机酸(丁酸㊁醋酸与乳酸等)ꎬ降低肠道pHꎬ使有害致病菌生长受限ꎮ参考文献[1]赵熙ꎬ冉陆ꎬ杨宝兰ꎬ等.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1999ꎬ(6):14-15ꎬ20.[2]朱晓慧ꎬ唐宝英ꎬ刘佳.酪酸菌对肠道有益菌的增殖作用和共生关系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2004ꎬ16(4):193-194.[3]刘婷婷ꎬ张帅ꎬ邓斐月ꎬ等.谷氨酰胺与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㊁免疫功能㊁小肠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ꎬ2011ꎬ23(6):998-1005. [4]HowieJWꎬBakerF.Rumenandcaecalmicroorganismsassymbionts[J].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ofLondonꎬ1952ꎬ139(895):193-196.[5]曹广添ꎬ刘婷婷ꎬ周琳ꎬ等.丁酸梭菌对致病菌和有益菌的体外作用效果研究[J].中国饲料ꎬ2012ꎬ(4):16-19.[6]张玲ꎬ周琳ꎬ杨彩梅ꎬ等.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体外混合培养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J].中国饲料ꎬ2012ꎬ(21):9-12.[7]梁明振ꎬ李莉ꎬ刘浩.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ꎬ2013ꎬ49(23):64-67.[8]陆俭ꎬ张雪平ꎬ孟筱琦.酪酸菌和婴儿型双歧杆菌对霍乱弧菌的拮抗试验[J].微生物学通报ꎬ2000ꎬ27(5):338-341.[9]曹广添ꎬ刘婷婷ꎬ周琳ꎬ等.丁酸梭菌对致病菌和有益菌的体外作用效果研究[J].中国饲料ꎬ2012ꎬ(4):16-19.[10]赵熙ꎬ冉陆ꎬ杨宝兰ꎬ等.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1999ꎬ11(6):332-333ꎬ335.[11]郑有秀ꎬ王超ꎬ姚静宜ꎬ等.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㊁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ꎬ2018ꎬ44(2):190-198.[12]郑有秀ꎬ王超ꎬ邹晓庭ꎬ等.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㊁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ꎬ2018ꎬ30(7):2683-2689.[13]KuroiwaTꎬWanagaMꎬKobariKꎬetal.PreventiveeffectofClostridiumbutyrigumM588againsttheprolf ̄erationofClostrldiumdifficileduringantimicrobialther ̄apy[J].JpnAssocꎬ1990ꎬ64(11):1425-1432. [14]张达荣ꎬ董晓旭ꎬ包幼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服用酪酸菌制剂前后肠道菌群状况[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1999ꎬ11(3):164-166.[15]YangCMꎬCaoGTꎬFerketPRꎬetal.Effectsofpro ̄bioticꎬClostridiumbutyricumꎬongrowthperformanceꎬimmunefunctionꎬandcecalmicroflorainbroilerchick ̄ens[J].PoultSciꎬ2012ꎬ91(9):2121-2129.[16]WhelanWJꎬNasrH.TheamylaseofClostridiumbutyr ̄icum[J].BiochemJournalꎬ1951ꎬ48(4):416-422. [17]NakajimaNꎬMatsuuraY.Purificationandcharacter ̄izationofkonjacglucomannandegradingenzymefromanaerobichumanintestinalbacteriumꎬClostridiumbu ̄tyricum-Clostridiumbeijerinckiigroup[J].BiosciBio ̄technolBiochemꎬ1997ꎬ61(10):1739-1742.[18]NakajimaNꎬIshiharaKꎬTanabeMꎬetal.DegradationofpecticsubstancesbytwopectatelyasesfromahumanintestinalbacteriumꎬClostridiumbutyricum-beijerinckiigroup[J].JournalBiosciBioengꎬ1999ꎬ88(3):331-333.[19]姜芳芳ꎬ李圣杰ꎬ丁轲ꎬ等.丁酸梭菌C.L24蛋白酶产酶条件的优化[J].家畜生态学报ꎬ2016ꎬ(1):63-67. [20]KelsicED.Counteractionofantibioticproductionanddegradationstabilizesmicrobialcommunities[J].Na ̄tureꎬ2015(521):516-519.[21]CostelloeK.Theapplicationofecologicaltheoryto ̄wardanunderstandingofthehumanmicrobiome[J].Scienceꎬ2012(336):1255-1262.[22]ChapmanMAꎬGrahnFMꎬBoyleAMꎬetal.Butyrateoxidationisimpairedinthecolonicmucosaofsufferersofquiescentulcerativecolitis[J].Gutꎬ1994ꎬ35(1):73-76.[23]GaoQXꎬWuTXꎬWangJB.InhibitionofbacterialadhesiontoHT-29cellsbylipoteichoicacidextractedfromClostridiumbutyricum.AfricanJournalofBiotech ̄nolꎬ2011ꎬ10(39):7633-7639.[24]唐宝英ꎬ朱晓慧ꎬ刘佳.新一代微生态制剂 酪酸菌的研究和开发前景[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2000ꎬ(5):53.[25]陆俭ꎬ张雪平ꎬ孟筱琦.酪酸梭菌和婴儿型双歧杆菌对霍乱弧菌的颉颃试验[J].微生物学通报ꎬ2000ꎬ(5):338-341.[26]TakahashiMꎬTaguchiHꎬYamaguchiHꎬetal.TheeffectofprobiotictreatmentwithClostridiumbutyricumonenteroh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O157:H7infec ̄tioninmice[J].FemsImmunologyandMedicalMicro ̄biologyꎬ2004ꎬ41(3):219-226.[27]王腾浩ꎬ宗鑫ꎬ宋德广ꎬ等.产抑菌蛋白的丁酸梭菌的筛选和鉴定及体外益生功能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ꎬ2015ꎬ51(13):75-81.[28]王玉华ꎬ高晶ꎬ冯印ꎬ等.鼠李糖乳杆菌耐酸及胆盐能力研究[J].食品科学ꎬ2008ꎬ20(12):449-451. [29]吴光伟ꎬ韩建春.鼠李糖乳杆菌(ATTC53103)产细菌素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ꎬ2009ꎬ40(8):81-85.[30]张玲ꎬ周琳ꎬ杨彩梅ꎬ等.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体外混合培养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J].中国饲料ꎬ2013ꎬ(21):9-12.[31]吴杰ꎬ邓波ꎬ李孝辉ꎬ等.丁酸梭菌抑制脂多糖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损伤的效果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ꎬ2018ꎬ30(4):1530-1537.[32]ClarkeDJꎬRobsonRMꎬMorrisJG.Purificationoftwoclostridiumbacteriocinsbyproceduresappropriatetohydrophobicproteins[J].AntimicrobAgentsChemoth ̄erꎬ1975ꎬ7(3):256-264.[33]KoniskyJ.Colicinsandotherbacteriocinswithestab ̄lishedmodesofaction[J].AnnualReviewofMicrobiol ̄ogyꎬ1982ꎬ36(1):125-144.[34]ClarkeDJꎬMorleyCDꎬKellDBꎬetal.Onthemodeofactionofthebacteriocinbutyricin7423.Effectsonmembranepotentialandpotassium-ionaccumulationinClostridiumpasteurianum[J].EurJBiochemꎬ1982ꎬ127(1):105-116.[35]KuroiwaTꎬWanagaMꎬKobariKꎬetal.PreventiveeffectofClostridiumbutyrigumM588againsttheprolf ̄erationofClostrldiumdifficileduringantimicrobialther ̄apy[J].JpnAssocꎬ1990ꎬ64(11):1425-1432.。

《丁酸梭菌鉴定以及与其它益生菌耐酸耐胆汁特性比较研究 》 (2)

《丁酸梭菌鉴定以及与其它益生菌耐酸耐胆汁特性比较研究 》 (2)

调整肠道菌落平衡
赵熙等研究报道,酪酸菌制剂使肠道内的双歧杆 菌数量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乳酸杆菌的数 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 傅思武等证实,服用酪酸菌制剂后,受试者的肠 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而双歧 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 张雪平等用酪酸菌制剂对肠道致病菌体外生物拮 抗作用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和双歧杆菌在体外能 明显抑制大肠埃希氏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的 生长繁殖。
选择益生菌的原则
①人类用的益生菌要来自人体
安 全 性
②分离自健康人的胃肠道 ③无致病性 ④不能产生某些疾病,如心内膜炎或 胃肠道紊乱 ⑤无可传递的抗抗生素基因
选择益生菌的原则
①耐酸和耐胃液 ②耐胆汁
功 能 性
③可黏附在上皮表面并且能在人的胃 肠道存活 ④免疫刺激,并不引起某些炎症 ⑤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 ⑥有抗诱变和防癌功能
选择益生菌的原则
①好的感观特性
加 工 性
②抗噬菌体 ③加工过程中存活 ④在产品和储藏过程中稳定
常用益生菌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德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常用益生菌
肠球菌
Enterococcus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研究也显示,此混合益生菌的剂量为 5×105 CFU/kg body weight/day 时,就可以达 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比其他研究者( Vanderhoof et al., 1999; Thomas et al., 2001)采用单株 益生菌产生效果的菌数要少得多。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养殖已进入无抗养猪时代,并且在当前非洲猪瘟以及“新冠”疫情背景下造成生猪出栏量大幅下降,因而在养猪生产中寻求一种绿色高效的饲用抗生素可替代物对于养猪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CB)是以有机酸(乙酸、丁酸等)为主要代谢产物的细菌,为严格的厌氧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是一种优良的新型饲用微生态制剂[1]。

研究表明,CB具有促进生长、改善机体肠道功能、改善机体抗氧化性能、改善机体免疫性能以及抑菌等诸多生物学功能,同时具有减少药物残留、耐热、耐酸、耐受多种抗生素等优良生物学特性[2],因此在仔猪、生长育肥猪以及母猪中均有着良好的饲用价值。

文章就CB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展开综述,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以期为养猪生产中CB的合理运用以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进而有效地推动我国生猪养猪朝着健康绿色高效的发展方向前进。

1CB的生物学特性CB在形态上呈现杆状或弯曲状,无荚膜,丝状菌体,为革兰氏阳性菌(但培养时间较长(24h 左右)可转为阴性)[3];当温度25℃~37℃、pH为4.0~9.8为CB最适生存环境,但CB在酸性环境(pH1.0~5.0)仍可存活,且在高温环境(55℃)存活率达100%[4];对抗生素(庆大霉素等)、胆盐(0.35%)、酸(pH=2或3)、人工胃液以及肠液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和遗传稳定性[5,6];这显示了CB作为潜在饲料抗生素可替代物的潜力。

同时,研究也显示CB对于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证实CB上清培养液分别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猪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陈辉(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430070)摘要: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CB)是以乙酸、丁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厌氧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中发挥着有益作用。

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具有促进生长、改善机体肠道功能、改善机体抗氧化功能、改善机体免疫性能以及抑菌等诸多生物学功能,在仔猪、生长育肥猪以及种猪生产中均具有积极的饲用作用。

丁酸梭菌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丁酸梭菌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丁酸梭菌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导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肉、蛋、奶等高蛋白优质食品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大大促进了生猪、家禽和牛羊养殖的数量提高。

然而,由于抗生素在动物治疗疾病和生产过程中被大量误用和滥用,造成肉、蛋产品中抗生素残留,危害了食品安全,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我国畜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各种微生态制剂,能提高畜禽的免疫力、抗病力;也能提高动物的各项生产性能。

这样既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降低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滥用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带来很好的生态效应。

因此近些年,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中应用不断扩大。

目前在养殖业中广泛应用的微生态主要有乳酸菌类和芽孢菌类,但是这两大类各有其优缺点:乳酸菌能在肠道厌氧环境生长,产生乳酸和细菌素,抑制有害菌,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但是乳酸菌在常温下保存也容易死亡,更加不能在饲料热造粒过程中添加,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芽孢杆菌耐热和耐胆盐、胃酸,但不能产乳酸,在肠道厌氧环境不能生长,不能直接作用于肠道微生态系统,使用效果也有局限性。

而丁酸梭菌作为一种厌氧芽孢杆菌,具有耐热和耐胆盐、胃酸的抗逆性,又能在肠道厌氧环境生长,可产丁酸、乳酸,可抑制肠道有害菌,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是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主要营养物质,对于预防和治疗肠炎、促进二次消化有着独特的作用。

由此可见,陈浩南邀你一起决战铜锣湾!广告展开剩余84%丁酸梭菌既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又具有耐热、贮藏的特性,正在成为目前饲用益生菌产品中的一个很有潜力的品种,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丁酸梭菌在日本开始作为调理人体胃肠功能的整肠药使用。

由于丁酸梭菌具有的多种优良特性,近年来,我国很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对它进行了研究开发,在更多领域应用。

浙江惠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丁酸梭菌制剂2009年获得了农业部签发的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

丁酸梭菌在水产养殖的应用,作用与功效

丁酸梭菌在水产养殖的应用,作用与功效

丁酸梭菌在水产养殖的应用,作用与功效对于含量为150亿/ml的丁核酸菌,如果是混合饲料使用,苗期时,每一万幼苗使用1g丁核酸菌与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食幼苗,早期以及中期时,每kg水生养殖物使用5-6g丁核酸菌与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食;如果是泼洒,每亩池塘泼洒100-150g丁核酸菌。

一、丁酸梭菌在水产养殖的应用1、对于150亿/ml的丁核酸菌,如果是混合饲料使用,苗期时,每一万幼苗使用1g丁核酸菌与饲料充分混合在一起喂食幼苗,早期以及中期时,每kg水生养殖物使用5-6g丁核酸菌与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食;如果是泼洒,每亩池塘泼洒100-150g丁核酸菌。

2、对于100亿/ml的丁核酸菌,如果是虾类,每1g丁核酸菌与10-20kg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食,如果是鱼类,每1g丁核酸菌与10-50kg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食。

3、对于20亿/ml的丁核酸菌,如果是虾类,每1g丁核酸菌与2-5kg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食,如果是鱼类,每1g丁核酸菌与2-10kg 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食。

4、对于100亿/ml的丁核酸菌,如果是虾类,每1g丁核酸菌与1-3kg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食,如果是鱼类,每1g丁核酸菌与1-5kg 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食。

二、丁核酸菌的作用与功效1、改善肠道:丁核酸菌通过代谢可以产生丁酸,丁酸梭菌素,促进消化道内的有益菌的增殖繁育,抑制有害菌的增殖,有效调理消化道内的菌群紊乱问题;并且丁酸可以修复受损伤的肠黏膜。

2、促进消化:丁核酸菌可以增加动物肠道内的绒毛高度,从而增加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并且还能够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蛋白酶、糖苷酶等物质,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3、增加免疫力:丁核酸菌通过产生丁酸和特异性受体调节基因表达来发挥其免疫调节,提高免疫细胞和相关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

4、改善水质:丁核酸菌可以分解剩余的饲料,动物产生的粪便以及水产动物的尸体,抑制有害细菌的滋长,改善池塘的水质。

丁酸梭菌——精选推荐

丁酸梭菌——精选推荐

丁酸梭菌丁酸梭菌的研究与应⽤热点⽬录1丁酸梭菌的⽣物学特性 (2)1.1 分类及形态学特性 (2)1.2 培养和⽣化特性 (2)1.3 稳定性 (3)1.4 药物敏感性 (3)2 丁酸梭菌的⽣物学功效 (3)2.1 调节肠道微⽣态平衡, 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 (3)2.2 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的⽣长 (3)2.3 产⽣益⽣物质 (4)2.4 其它功效 (5)3 丁酸梭菌的特点 (5)3.1稳定性好 (5)3.2 丁酸梭菌可以单独使⽤,可以和多种菌种合⽤,也可与多种抗⽣素合⽤ (6)3.3 保存时间长 (6)4 丁酸梭菌的作⽤机理 (6)4.1 促进益⽣菌⽣长 (6)4.2 抑制有害菌⽣长 (6)4.3 提⾼⾮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 (6)4.4 产⽣多种酶类,合成多种维⽣素 (6)4.5 去亚硝酸盐、降氨氮,降低COD和PH值含量,缓解舍内空⽓质量 (7)5 益⽣丁酸梭菌的研究进展 (7)5.1⽇本 (7)5.2我国 (7)6 丁酸梭菌的应⽤ (7)7 饲⽤丁酸梭菌制剂应⽤中存在问题及发展 (11)8 展望 (12)丁酸梭菌⼜名酪酸菌,在⾃然界中主要存在于奶酪、天然酸奶、⼈与动物粪便及⼟壤中。

丁酸梭菌作为微⽣态制剂的研究是由⽇本千叶医科⼤学宫⼊近治博⼠(1933)⾸先发现并报告的,⼜叫宫⼊菌。

1935年,Kingi miyairi博⼠从⼈的粪便和⼟壤中分离出丁酸梭菌,随后发现其厌氧培养的过滤物中含有较少的脂肪酸,具有极强的整肠作⽤,它可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长。

丁酸梭菌具有耐热、耐酸及耐受多种抗⽣素等特点,是⼀种较理想的具有⼴泛开发前景的微⽣态制剂(黄俊等,2004)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饲⽤丁酸梭菌制剂,对于减少当前饲料中抗⽣素产品的滥⽤、减少药物在⾁品中的残留、降低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丁酸梭菌来源于⽇本某株式会社,属于梭菌属,为⾰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菌体形状为梭状芽孢杆菌,菌体为直或微弯,孢⼦圆形或椭圆形,为内⽣芽孢。

渔仁堂生物【丁酸梭菌原液】—防控肠炎、白便、修复肠道损伤、抑制肠道有害菌

渔仁堂生物【丁酸梭菌原液】—防控肠炎、白便、修复肠道损伤、抑制肠道有害菌

渔仁堂生物【丁酸梭菌原液】—防控肠炎、白便、修复肠道损伤、抑制肠道有害菌丁酸梭菌原液的特性1、促进动物肠道有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和发育。

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减少肠毒素的发生。

2、在动物体内内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等物质,具有保健作用。

3、丁酸梭菌的主要是产物是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主要营养物质。

4、是厌氧的芽孢杆菌,不受胃酸、胆汁酸等影响,稳定性好。

5、对多种抗生素有较强的耐受性,可配伍使用,可作为新添加剂的使用,对于减少当前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滥用,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降低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方面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

丁酸梭菌原液的应用1、防控肠炎、白便:调整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

本品能促进水产养殖动物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和发育,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炎、白便的发生,对对虾早期偷死症状有显著效果。

2、减少空肠空胃: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本品在水产养殖动物肠道内能产生B 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蛋白酶、糖苷酶等物质,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强化肝脏功能,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发育,明显减少对虾空肠空胃的发生。

3、转肝抗应激:修复肠道上皮组织,保护肝细胞。

丁酸梭菌的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再生、修复必要的营养物质,本品能促进肠道上皮组织的修复,调节肝脏代谢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体质,提高抗应激能力。

4、修复肠道损伤:丁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短链脂肪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生长与更新,从而修复肠道黏膜损伤并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与危害。

5、抑制肠道有害菌丁酸梭菌可促进肠道有益菌如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避免肠道菌群紊乱。

丁酸梭菌通过竞争水产动物肠粘膜结合位点,抑制有害菌在肠道定植,同时竞争微生物生长所需养分,抑制有害菌生存;丁酸梭菌可代谢产生丁酸等有机酸,调节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长;此外,丁酸梭菌可代谢产生丁酸梭菌素,抑制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等有害细菌生长。

丁酸梭菌的特点及其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丁酸梭菌的特点及其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丁酸梭菌的特点及其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卓卫杰
【期刊名称】《广东饲料》
【年(卷),期】2022()3
【摘要】丁酸梭菌属于厌氧型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其具有安全、无污染、无残留,抗逆性强,耐高温,耐高压,耐胃酸,耐胆盐,耐多种抗生素等优点。

众多养殖实践表明,丁酸梭菌在养鸡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当添加可增强鸡机体免疫功能,维持肠道健康,调节血清生化指标,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生长性能与抗氧化能力、改善肉、蛋品质。

文章主要阐述丁酸梭菌的特点及其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为养鸡场户更好地了解并应用丁酸梭菌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卓卫杰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农业农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5
【相关文献】
1.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2.丁酸梭菌的特性及其在仔猪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3.丁酸梭菌在家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4.丁酸
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5.丁酸梭菌的来源、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酸梭菌的特性和功效赵长昆1,齐树亭2(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 )(河北工业大学海水利用中心,天津,300130)摘要:本文叙述了丁酸酸菌的特性、功能。

首先,介绍了丁酸梭菌的发现及形态,并且对其生理特性进行了描述。

然后,讲述丁酸梭菌的功效,重点陈述了它在肠道中的作用。

最后是丁酸梭菌应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需求,以及它诱人的产业化前景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丁酸梭菌;芽孢;益生菌;微生态学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ZHAO changkun,QI shuting(Institute Of Chem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130)(Seawater Utilization Center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130)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are reviewed.First,the discovery and morphology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is introducted,and also it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s described.Then,the effectiveness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is telled,and the function when it is in intestinal is importantly stated.The last part include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practice requirements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application,and the tempting industrial prospect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it .Keywords:Clostridium butyricum;bacillus;probiotics;Micro-ecology1丁酸梭菌的发现和特性1.1发现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丁酸梭菌,是梭状芽孢菌属中的一个种。

1933年,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因此又叫宫入菌,它是存在于人和畜禽肠道中一种厌氧益生菌。

1935年,Kingi miyairi博士从人的粪便和土壤中分离出丁酸梭菌。

1.2形态和生理特性丁酸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细胞为直或弯曲,其直径为0.5-1.7*2.4-7.6um,为圆形或者椭圆,中间部分膨胀略显椭圆,单个或成对、短链,偶见长丝状菌体,周生鞭毛,能运动。

孢子圆形或椭圆形,为内生芽孢,偏心或次端生。

革兰氏染色初培养的菌为阳性,培养时间稍长可变为阴性。

丁酸梭菌细胞壁含DL-二氨基庚二酸,葡萄糖是唯一的细胞壁糖。

在琼脂平板上可生长为白色或浅灰色的圆至不规则的菌落,直径1-3mm,表面有光泽到无光泽。

不水解明胶,不消化血清蛋白。

能够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等碳水化合物产酸,能使牛奶变酸、凝固、产期,但不消化。

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产生淀粉酶,水解淀粉但不水解纤维素。

水解淀粉和糖类的最终代谢产物为丁酸、醋酸和乳酸,还发现有少量的丙酸、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简介:赵长昆(1986- ),男(汉),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微生物培养。

E-mail zhaochangkun@126.com 通讯作者:E-mail Qishuting@yahoo.com.cn甲酸,硝酸盐还原实验均为阴性。

丁酸梭菌DNA的G+C含量的摩尔分数为27%-28%。

丁酸梭菌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据报道,经80℃、30 min 和90℃、10 min 热处理后全部存活;加热90℃、20 min后,95%存活;加热100℃、5 min 后30%存活。

耐热、耐酸,pH值为1.0~5.0 时仍能存活;pH 值为4.0~9.8 能适合其生长。

1.3应用现状1940年,丁酸梭菌在日本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并被应用于临床。

动物微生态制剂被认为是取代抗生素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由于耐药性问题,抗生素在饲料中应用受到严格的限制。

丁酸梭菌可以作为微生态制剂,最初它被用作整肠剂,能大幅度降低伪膜性肠炎的发病率,广泛用于肠道菌群失调,急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症,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便秘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现也将其用于畜禽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发挥防病促长的作用。

作为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与非芽孢类活菌制剂相比,更具优势。

丁酸梭菌产生内生芽孢,具有耐高温、耐酸、耐胆盐、耐部分抗生素等特性,在生产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优势明显,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非常诱人[1](孔青.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丁酸梭菌能够抵抗饲料制粒过程中的高温、高热,并能有效在胃酸及胆汁中存活,为饲用益生菌的理想菌株,与目前广泛应用的非芽孢类活菌制剂相比,更具广阔的市场前景。

国内很多企业及科研院校近年来对其进行了研究开发。

2丁酸梭菌的功效2.1强大的整肠作用丁酸梭菌调整肠道菌落平衡,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

国内的很多报道已证实,丁酸梭菌能促进有益的双歧杆菌、乳酸菌、拟杆菌的生长并且有效抑制有害菌葡萄球菌、念珠菌、克雷伯菌、弯曲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沙菌以及腐败菌的繁殖,从而减少了胺类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产生,防止了肠道菌群失衡,进而避免了其所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陆俭[2]把丁酸梭菌LCL166与婴儿双歧杆菌及霍乱弧菌混合培养24h时,发现霍乱弧菌菌数与单独培养相比减少6个数量级,丁酸梭菌对霍乱弧菌是有拮抗作用的。

张达荣等证实,患有肠易激综合症的人,肠道中菌群失调,本应占主要比例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量减少,而本应较少的具有潜在致病性梭菌却显著增多,经丁酸梭菌治疗后,占肠道比例多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显著上升,而具有潜在致病性的梭菌明显下降,并且临床症状相应明显改善。

赵熙[3]等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受试实验,发现受试对象口服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后,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都有显著增加。

张雪平[4]等把丁酸梭菌LCL166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体外共同培养24h后,发现致病菌菌数被降低1-2个数量级。

吕存女[5]等实验证明,丁酸梭菌和双歧杆菌都能抑制梭菌的生长,并且两菌共同培养时显示出更强的生物拮抗作用。

朱晓慧[6]等分别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的培养基中加入1/3比例的丁酸梭菌发酵提取物,液体培养24小时,结果发现双歧杆菌、乳酸菌、粪杆菌活菌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4.00%、42.57%、6.76%。

张树波[7]等分别把丁酸梭菌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霍乱沙门菌、霍乱弧菌进行混合培养,与单独培养相比,致病菌菌数减少4个数量级以上,这说明丁酸梭菌对上述有害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唐宝英[8]等研究发现丁酸梭菌RHZ与猪大肠杆菌C83902、鸡大肠杆菌C83851和鸡白痢沙门氏菌599以菌数比1:1共培养48h时,致病菌菌数与对照相比减少6个数量级,且从共培养的第6h开始菌数差异就逐渐扩大。

VEN KATRAMAN [9]等人试验后发现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的早期,黏膜通透性就开始增加,并伴随着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同时也可以检测到组织学的变化。

而丁酸能够逆转通透性的增加,可能就是它在治疗结肠炎中发挥的作用。

MOREAU[10]等发现,DSS 处理后的急性结肠炎小鼠,其结肠内的丁酸吸收减少。

因此,结肠细胞所需要的能量来源减少。

这又使得结肠细胞受到多种影响,例如,细胞成熟受阻、黏液合成减少、脂肪形成减缓、细胞膜组装变慢等等。

由于这些影响,结肠内丁酸吸收减少的总体效果就是黏膜的完整性受到了破坏。

这一系列实验研究说明,丁酸梭菌制剂对调整肠道微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丁酸梭菌具备上述功能,可能有以下原因:其一,是定植粘附作用。

丁酸梭菌可以通过与致病菌竞争肠上皮微绒毛上的脂质和蛋白质上的相同复合糖(glycoconjugate)受体来达到阻止致病菌的定植。

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可以粘附于微绒毛的刷状缘和粘膜层而不被肠蠕动冲走,并且参与其与致病菌之间生存与繁殖的时空竞争、定居部位竞争以及营养竞争,限制致病菌群的生存繁殖;其二,产生抑制病原菌的代谢产物。

丁酸梭菌生长速度快,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丁酸、醋酸和乳酸等有机酸,加速降低了培养基的pH值,不利于致病菌生长,抑菌率高达80% 以上[11]。

2.2免疫增强与抗肿瘤活力丁酸梭菌还有激活免疫系统,促进免疫功能的效果。

口服丁酸梭菌能增加人和动物体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的含量,有人发现,当机体摄食热灭活的丁酸梭菌菌体后,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 含量,试验组明显高于未摄食丁酸梭菌菌体的对照组。

傅思武[12]用丁酸梭菌-婴儿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小鼠进行实验,结果30d后测定发现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增加,说明该制剂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

还有人发现丁酸梭菌细胞具抗肿瘤活力,早在1975 年,FISCHER[13]等人就证实了丁酸梭菌M55对于实体瘤的溶癌作用。

李佳荃[14]等(2003)对被移植肝癌小鼠进行丁酸梭菌灌胃做抑瘤实验,结果表明丁酸梭菌对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很强,并且丁酸梭菌与环磷酞胺联合治疗时,抑癌作用更强。

还有人发现,丁酸梭菌细胞壁对肉瘤的抑制率也很高,而抑制活力主要来自肽糖而不是多聚糖层。

新鲜细胞的酸、碱萃取物呈现强烈抑制肿瘤活性现象。

2.3肠道产生有益物质丁酸梭菌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葡萄糖、麦芽糖等6种糖及维生素E。

这些物质直接为动物提供营养元素,维生素E能强化血管,增强抗病性,激活细胞,对机体非常重要[15](冉雪松等,2007)。

其中对维生素缺乏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家禽进行实验证明酪酸菌能在肠道内产生必需的维生素。

丁酸梭菌在肠道中还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糖苷酶、纤维素酶。

特别要指出的是,日本学者Nakajima[16]发现肠道中丁酸梭菌组中的菌产生内切和外切果胶的裂解酶和果胶甲基化酶,能把肠道内的果胶降解为中间产物,最终产生乙酸和少量丁酸及甲酸。

这些酶系显然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我们知道,人和动物每天要摄入体内大量的纤维和果胶物质,由于这些酶系的作用,其中间产物可被双歧杆菌等乳酸菌利用,从而促进了这些菌的生长繁殖,其最终产物又可被机体吸收利用[17](何国庆,孔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