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ppt
合集下载
常见的天气系统(共32张)PPT课件
台风
19
寒 潮 入 侵 我 国 路 线图
寒 潮:由强冷空 气迅速入侵造成 大范围的剧烈降 温,并伴大风 、 雨雪、冻害等现 象。 危害:强烈降温 造成冻害。
20
1、某天气系统 中心以及以南以 北的气压分布, 请判断该天气系
统:
高
1005.5 1002.5
1000.0
反气旋
21
冷气团 甲
暖气团
乙 冷气团
低
---- 2003年 0313号台风 杜鹃(DUJUAN)
102. 气旋与反气旋气流运动来自差异(北半球 右手定则)
气旋
反气旋
辐合
低
1000.0 1002.5
1005.5
辐散
高
1005.5 1002.5
1000.0
11
12
13
思考: 高压脊处能否形成锋面?
结论:锋面形成于低压槽中,而不 能形成于高压脊中。
❖旱涝的频率、次数增多,强度加大。 ❖河流径流变化大 ❖极端天气次数增多
(4)破坏生态
❖破坏生态系统 ❖使某些物种灭绝
30
4、解决措施
提高化石燃料利用 率,使用清洁能源, 植树造林等。
3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低压槽 低
高 高压脊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
合为主,易形成锋面。 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14
三、锋面气旋
地面气旋与锋面相伴产生,称为锋面气旋。
常见的天气系统ppt课件
高压脊
高压
1025
1020 1015
水平气压梯度力
低压
1015 1020 1025
风向
低压槽
① 高压脊两侧空气辐散,运动方
向相反,不能形成锋面
②低压槽两侧空气辐合,运动方向
相对,可以形成锋面
1锋面气旋
1、概念: 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组成部分: 低气压中心、冷气团、冷锋、暖气团、暖锋
6 若南昌一小区恰好位于下击暴流的西侧,则该小区此时最可能吹(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答案 :B
87. 下图为春末夏初东亚近地面气压形
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图中字母A、B、E所示的位置, 判断气压场类型(低气压、低压槽、高气 压、高压脊、鞍部)。 (2) 判断C、D两地的风向。 (3) 比较D、E两地风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 分析F、G两地的天气状况,并简述理由。
F地天气晴朗,气温较高; 理由:因F地处在暖锋后的暖气团一侧,暖 锋的云雨区在锋前。 G地为阴雨天气,气温较低; 理由:因G地处在冷锋后的冷气团一侧,冷 锋的云雨区主要在锋后。
4 本次暴雨过程中冷空气强烈下沉会导致迪拜( )
A.气温上升 B.气压降低 C.雨量剧增 D.风速突变
答案 :D
(24-25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所谓下击暴流,就是一束从雷暴云中直指地面的下冲气流,好比 一个悬在空中向下喷洒的水龙头,裹挟大量雨滴狠狠砸向地面。2024年3月31日3时,受下击暴流 影响,南昌一小区同一居民楼的11 楼和20楼遭受到了财产损失。下图为下击暴流示意图。完成下 面小题。
锋面气旋
8、锋面气旋判读技巧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ppt课件
天 气
过境时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
特
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暖气团 控制,气温升高,
征 过境后 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17
18
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幅度很小时,我们将这类锋 面称为准静止锋 。在这期间,冷暖气团同样是互相斗争着,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 有时暖气团占主导地位,使锋面来回摆动。 降雨持续时间长,表现为连阴雨。
(二)锋面类型与天气 1、冷锋、暖风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状况
以及准静止锋的天气状况 2、冷、暖锋的降水区域
21
谢谢
22
天 气 特 征
冷气团
县城
暖锋
过境前
过境时
天气晴朗, 气温低, 气压高
阴天, 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
过境后 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 天气转晴
16
锋的类型
形成
冷锋
暖锋
气团运 动特征
冷气团长驱直入
暖气团 被迫抬升
暖气团主动爬升
冷气团 被迫后退
降水分布 降水类型
锋后
阵雨
锋前
连续性降雨
过境前 暖气团控制,温暖晴锋面前进方向二锋面系统ppt课件12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县城一地的天气状况由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天气系统冷锋前进方向ppt课件13过境前过境时阴天下雨刮风降温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压天气转晴天气晴朗气温高气压低县城一地的天气状况由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冷锋前进方向暖气团冷气团冷锋天气系统ppt课件14冷气团暖气团锋面前进方向暖锋符号ppt课件15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县城一地的天气状况由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天气系统暖锋前进方向ppt课件16过境前过境时阴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县城一地的天气状况由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暖锋前进方向冷气团暖气团暖锋天气系统ppt课件17暖气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雨过天晴冷气团锋的类型降水分布气团运动特征降水类型冷气团长驱直入暖气团主动爬升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被迫抬升被迫后退阴天下雨刮风降温暖气团ppt课件18ppt课件19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幅度很小时我们将这类锋面称为准静止锋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ppt)
另外,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学习了大气组成、分布、运动等 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本节课学习过程 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时制造情景,便于学生 的理解,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是可以类天气现象 ,因此他们对于天气变化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理性认识 较弱。本节课就要使学生对天气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性认识。
联系实际 提升能力:
课前问题引出案例“寒潮”,通过图片 展示,辩论等方式完成寒潮的学习。
及时反馈 巩固提高 :
通过练习完成本课的内容巩固与效果检 测。
!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新生。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很少深入 接触地理概念,地理基础较差,推理能力较差;加之学生还 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有欠缺,对于 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还不能从整体上认识事 物。 但高一的学生正处于观察、阅读、思维、想象等各项能力发 展的最佳时期,已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 力。加之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的主要 途径,他们也有了一些对天气现象的初步的生活经验。同时 ,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效果预测
教具准备
《常见的天气系统》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 第三节,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 热力状况 、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前 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即受到常 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进而学习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 锋)这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暖锋两类锋面过境前、 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要掌 握这一重点,关键是理解冷暖气团势力的强弱和锋面的移 动状况。学生在分析了冷暖锋的运动及其控制下的天气之 后,便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气旋、反气旋及其控制下 的天气。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 切相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读天气预报中常见的简 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的预报,并根据前一段天气情况 的变化对未来几天的天气形势作出简要的预测。学习本节 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反气旋 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是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
11.常见的天气系统-ppt课件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2.高压〔反气旋)(画图 flash) 近地面气流呈顺时针辐散,高空幅合;中心气流 下沉。 高压与天气: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小结
北半球 中心 地面 中心 天气
天气实例
气压 水平 垂直
气流 气流
气旋 低 逆时针 上升 多阴雨 温带气旋
辐合
天气 热带气旋(台风)
A.①
B.②
C.③
D.④
800W
答案:C 解析: ③地位于暖锋
锋前。
④
400N
①
P
大
③
西
图例
②
等压线
洋
风向与风速
湖泊
图3
西南风 西北风
偏北风
当日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02 04 06 08 时 (b)
【2019上海】2019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 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19年4月5日成功 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3.11月底“青岛号〞在北太平洋行驶途中,遇到热带 风暴。当热带风暴中心位于其正北方向时,该海域盛 行
反气旋 高 顺时针 下沉 多晴朗
辐散
天气
蒙古高压 (冷高压)
副热带高压
(热高压 伏旱)
秋高气爽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杜甫<崔氏东山草堂》
北方秋季受 冷高压控制, 多为晴朗天 气。
【温带气旋】
a
●
甲
①
b
●
乙
1020 1010 1000
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 分布图
d
●
戊
丁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 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 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更直观的将知识 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还要借助手势(气旋右手,反气 旋左手)尤其在第二个问题上,便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 力。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 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 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 并巩固理性知识。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 主体地位。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 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 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天气预报引出天气变化的影响因素(天气预报和实际生活很接 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气团 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气团的定义、分类及性质,引导学生分析单 一气团控制情况下的天气特征.(为学习锋面做铺垫)
(二)锋面系统 1、播放动画,讲解锋面的定义、特点。介绍锋面的形成过程及 分类 2、课件演示冷暖锋的形成、移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冷暖锋与 天气关系,启发学生判断冷锋和暖锋。 列表学生总结比较冷暖锋,归纳冷暖锋的区别。(动画使知识更 直观而列表能加深学生对锋面的理解、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3、播放视频引出准静止锋,让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对天 气的影响.(补充知识,拓展知识面)
(二)学情分析
高中地理第一、二单元较为抽象,通过一段时间 的学习学生有一定提高,但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之 中,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同时本课知识 应用性较强,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 的一些天气现象,学生求知欲望强、兴趣高。同时,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 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推理能力较差,对复杂问 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 还不能从整体上认识 事物。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南北半球气旋 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 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 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 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 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 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政史政地史组地组
说课人:杨积贞
说课人:杨积贞
《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题选自人 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 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五节,适用于 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 五个部分。
一、 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 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 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 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 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 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 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 提供理论基础。
(三)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在学习之前,先播放 “诸葛亮火烧葫芦峪”的片段,设置以下 问 题 :“为什么在那个时刻会下一场大雨?雨又是怎样形成的? 引 出气旋与气旋(增强地理知识的文学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向学生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气压类型。(强调:低压或气 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 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 流状况的描述。)
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 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 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 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 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 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 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 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 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 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 方向记错。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课前观看 《天气预报》),读图分析法、对比法和启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设问题课堂模式。本课的许多 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 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读图、总结、比较、讨论,可以让 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 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 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 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三维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 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 压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 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冷 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 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