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光学光刻技术
光刻的四条技术路线
光刻的四条技术路线
1. 接触式光刻(Contact Lithography):此技术路线将掩模直接与光刻胶接触,通过紫外光照射来传导图案。
接触式光刻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特点,但会产生掩模和光刻胶之间的化学反应。
2. 脱接触式光刻(Proximity Lithography):在脱接触式光刻中,光刻胶和掩模之间仅存在微小的距离,而不接触彼此。
当紫外光照射时,通过距离短暂拉近并拉开来传递图案。
脱接触式光刻比接触式光刻更容易控制化学反应,但相对于接触式光刻的分辨率和精度较低。
3. 投影式光刻(Projection Lithography):这是最常用的光刻技术路线之一。
先通过光学方式将掩模上的图案投射到光刻胶的表面上。
投影式光刻的特点是具有高分辨率和高通量,但需要复杂的光学系统。
4. 电子束光刻(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EBL):电子束光刻是一种高分辨率光刻技术,利用聚焦的电子束直接写入图案。
电子束光刻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但速度较慢,适用于制造高级芯片和小批量生产。
这些光刻技术路线在微电子器件制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领域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
SOC材料与工艺2(光刻胶非光学光刻刻湿)精品资料
制版的目的就是产生一套分层的版图掩模,
为将来进行图形转移,即将设计的版图转移到 硅片上去做准备。
制版是通过图形发生器完成图形的缩小和
重复。在设计完成集成电路的版图以后,设计 者得到的是一组标准的制版数据,将这组数据 传送给图形发生器(一种制版设备),图形发生 器(PG-pattern generator)根据数据,将设 计的版图结果分层的转移到掩模版上(掩模版 为涂有感光材料的优质玻璃板),这个过程叫
1. Vapor prime
O2
Plasma Strip and clean
Rework
2. Spin coat
3. Soft bake
4. Align and expose
5. Post-exposure bake
Rejected wafers
8. Develop inspect
7. Hard bake
初缩。
人工设计和绘制版图,有利于充分利用芯片面积, 并能满足多种电路性能要求。但是效率低、周期 长、容易出错,特别是不能设计规模很大的电路 版图。因此,该方法多用于随机格式的、产量较 大的MSI和LSI或单元库的建立。
•(DRC-设计规则捡查)
涤沦膜上画图
数字化仪输入
CRT 显示
绘图仪画图
精缩版
初缩版
– 光刻胶受到特定波长光线的作用后,导致其化学结构 发生变化,使光刻胶在某种特定溶液中的溶解特性改 变
• 正胶:分辨率高,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中,一般只 采用正胶
• 负胶:分辨率差,适于加工线宽≥3m的线条
(10)光刻技术剖析
•影响光刻的主要因素为掩膜版、光刻胶和光刻机。
•掩膜版由透光的衬底材料(石英玻璃)和不透光金属吸收玻璃
(主要是金属铬)组成。通常还有一层保护膜。
•光刻胶又称为光致抗蚀剂,是由光敏化合物、基体树脂和有机溶
剂等混合而成的胶状液体。光刻胶受到特定波长光线的作用时化
学结构发生变化,使光刻胶在特定溶液中的溶解特性改变。正胶
X射线光刻胶:
43
10.3 光学分辨率增强技术
光学分辨率增强技术包括: 移相掩模技术(phase shift mask )、 离轴照明技术(off-axis illumination)、 光学邻近效应校正技术(optical proximity correction)、
光瞳滤波技术(pupil filtering technology)等。
26
27
28
10.2 光刻胶(PR-光阻)
光刻时接受图像的介质称为光刻胶。 以光刻胶构成的图形作为掩膜对薄膜进行腐蚀,图形就
转移到晶片表面的薄膜上了,所以也将光刻胶称为光致 抗蚀剂。 光刻胶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曝光,其结构发生变化。 如果胶的曝光区在显影中除去,称为正胶;反之为负胶。
29
45
通过移相层后光波与正常光波产生的相位差可用 下式表达:
Q 2d (n 1)
式中 d——移相器厚度; n——移相器介质的折射率; λ——光波波长。
46
附加材料造成 光学路迳差异, 达到反相
47
10.3.1 移相掩模技术
粗磨、精磨、厚度分类、粗抛、精抛、超声清洗、检验、平 坦度分类等工序后,制成待用的衬底玻璃。
2、铬膜的蒸发 铬版通常采用纯度99%以上的铬粉作为蒸发
源,把其装在加热用的钼舟内进行蒸发。蒸发前 应把真空度抽至10-3mmHg以上,被蒸发的玻璃 需加热。其它如预热等步骤与蒸铝工艺相似。
第七章 光刻刻蚀
正胶:曝光前不可溶,曝光后 负胶:曝光前
可溶
可溶,曝光后不可溶
光刻胶对大部分可见光敏感,对黄光不敏感。 因此光刻通常在黄光室(Yellow Room))内进行。
14
正光阻
負光阻
15
负胶
正胶
IC主导
正胶分辨率高于负胶
16
光刻胶的组成材料
光刻胶由4种成分组成: 树脂(聚合物材料) 感光剂 溶剂 添加剂(备选)
7.2 光刻工艺
25
26
1 气相成底膜处理
为确保光刻胶能和晶园表面很好粘结,必须 进行表面处理,包括三个阶段:微粒清除、 脱水和涂底胶。
27
第一步:微粒清除 目的:清除掉晶圆在存储、装载和卸载到片匣过程中吸
附到的一些颗粒状污染物。
清除方法:
1)高压氮气吹除 2)化学湿法清洗:酸清洗和烘干。
37
38
39
正胶和负胶的显影
负光刻胶(Negative PR)显影 1)显影剂(developer solution):二甲苯 2)冲洗化学品(rinse):n-丁基醋酸盐 作用:快速稀释显影液,冲洗光刻胶 正光刻胶(Positive PR)显影 1)显影剂:碱水溶液,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2)冲洗剂:水 正胶的显影工艺更加敏感,分辨率更高。
44
图形检查
• 不合格的硅片将被去除光刻胶返工 – 光刻胶的图形是临时性的 – 刻蚀和注入后的图形是永久的. • 光刻是可以返工的 • 刻蚀和注入后不能返工
45
光刻机
光刻技术的主体是光刻机(曝光机、对准机),它是 将掩模版上的图形与前道工序中已刻在硅片上的图形 对准后,再对硅片表面的光刻胶进行曝光实现图形复 制的设备。 光刻机的三个主要性能指标: 1.分辨率:是可以曝光出来的最小特征尺寸。通常指 能分辨的并能保持一定尺寸容差的最小特征尺寸物理 上的极限分辨率为λ/2。 2.套刻精度:是层间图形对准偏差的统计性度量,主 要取决于光刻系统的图形定位和(掩模版和硅片的) 支撑平台的移动控制精度。要求套刻精度的上限不超 过分辨率的1/5~1/3。 3.产率:指每小时可加工的硅片数,是判断光刻系统 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决定了集成电路芯片的 制造成本。
“光刻机”的概念、技术及其在专利文献中的分布
“光刻机”的概念、技术及其在专利文献中的分布作者:王晓东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第07期摘要:光刻机技术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中的核心技术。
文章介绍了光刻机的概念、结构及其简要技术发展历程,并列举和解释了光刻机技术领域的重点技术术语,此外,针对光刻机技术的专利文献查新检索,总结了光刻机技术在专利文献分类中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光刻,光刻机,专利,IPC分类中图分类号:N04;TN4;TN30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4)S1-0075-03Technology of Lithography Tool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Patent LiteraturesWANG XiaodongAbstract: Lithography tool is a core device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The concep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hography tool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Several important technical terms are comment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patent literatures concerning the stepper in the IPC classification is proposed for scitech novelty retrieval.Keywords: lithography,lithography tool,patent,IPC收稿日期:2014-06-28作者简介:王晓东(1977—),男,江苏苏州人,专利审查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光学及激光技术。
通信方式:wangxiaodong_2@。
光学光刻和极紫外光刻
光学光刻和极紫外光刻
光刻技术是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通过在芯片表面覆盖一层光刻胶,然后利用光刻机通过模板进行曝光和显影,最终将芯片上的电路图案转换成为实际的电路。
光刻技术中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光学光刻和极紫外光刻。
这两种技术在芯片制造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光学光刻是最早应用于芯片制造的光刻技术。
它使用的波长通常为365纳米,使用的曝光机制是直接投射法,即在芯片表面覆盖一层光刻胶,在模板上对所需的电路图案进行曝光,然后将曝光后的光刻胶中未曝光的部分显影掉,使其形成一层图案保护层,随后通过蚀刻工艺,将所需的电路图案刻在芯片上。
极紫外光刻是目前芯片制造领域中最先进的光刻技术。
它使用的波长为13.5纳米,比光学光刻使用的波长小了20倍,可以获得更小的细节。
极紫外光刻使用的曝光机制是反射式光刻,即通过将极紫外光通过附加反射镜反射到芯片表面上,然后将曝光后的光刻胶中未曝光的部分显影掉。
由于极紫外光刻使用的波长更小,因此可以获得更小的细节,可以实现更高的密度和更多的电路元件。
但是,极紫外光刻的成本非常高,需要昂贵的设备和高质量的光刻胶,因此只有一些大型半导体制造商才能使用这种技术。
使用光学光刻和极紫外光刻可以实现将电路图案传输到芯片上,这是制造高性能电子设备的关键一步。
有了这些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更小、更快和更强大的芯片,推动数码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光刻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概述
光刻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概述光刻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在微电子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刻机是实现光刻技术的关键设备,用于将芯片上的电路图案转移到光刻胶或光刻掩模上。
本文将对光刻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进行概述,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光刻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光源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工作方式,光刻机主要分为步进式光刻机(Stepper)和投影式光刻机(Scanner)两种。
步进式光刻机将掩模上的图案一步一步地移动,并以阶梯式的方式曝光,是早期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光刻机。
而投影式光刻机则通过使用透镜将整个图案进行投影,使得曝光过程更快速、高效。
投影式光刻机的曝光区域被称为“场”(Field),每个场的大小由透镜和光学系统决定。
此外,光刻机还可以根据光源类型进行分类。
常见的光源类型包括紫外线(UV)光源和可见光光源。
紫外线光刻机是最常用的一种类型,其波长通常为247 nm 或 365 nm,用于制造大多数的集成电路。
近年来,可见光光刻机也在某些特殊领域中得到应用,其波长通常为 405 nm 或更长。
光刻机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行业以及其他许多领域。
在半导体行业中,光刻机被使用于芯片制造的不同阶段,从设计到制造,都离不开这一关键设备。
在芯片制造的第一步,设计阶段,光刻机用于制造掩模,即将电路图案转移到光刻胶或硅片上。
随后,在芯片制造的加工阶段,光刻机将掩模上的图案投影到硅片上,并通过化学反应和蚀刻过程进行芯片的制造。
这些步骤的精确性和高效性对于芯片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除了半导体行业,光刻机还广泛应用在其他领域,如光学元件制造、微纳制造、平板显示器制造以及生物医学领域等。
在光学元件制造中,光刻机用于制造光学薄膜、光学器件和光学芯片等。
在微纳制造中,光刻机用于制造微紧凑型装置和微细结构。
在平板显示器制造中,光刻机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
在生物医学领域,光刻机主要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用于生物实验和生物分析等领域。
第六讲:光刻工艺(半导体制造技术)
❖ 工艺宽容度
整个光刻过程步骤之多,而且每一步骤都 会影响最终的图形尺寸, 另外每一工艺步骤都 有它的内部变异。不同的光刻胶对工艺变异的 容忍性都不一样。那么,容忍性越高,在晶圆 表面达到所需要尺寸的可能性就越大,或者说 工艺的宽容度就越大。
❖ 针孔
所谓针孔是指光刻胶层中尺寸非常小的空 穴。可以是涂胶工艺中由环境中的微粒污染物 造成的,也可以由光刻胶层结构上的空穴造成。 针孔是有害的,因为它可以允许刻蚀剂渗过光 刻胶层进而在晶圆表面层刻蚀除小孔。
光源则来自电磁 接近式 光谱的其他成分。
投影式
X 射线 电子束
步进式
曝光光源
普通光源光的波长范围大,图形边缘衍射现象 严重,满足不了特征尺寸的要求。所以作为晶圆生产 用的曝光光源必须是某一单一波长的光源;另外光源 还必须通过反射镜和透镜,使光源发出的光转化成一 束平行光,这样才能保证特征尺寸的要求。
时间和温度是软烘焙的参数,不完全的烘焙在 曝光过程中造成图像形成不完整和在刻蚀过程 中造成多余的光刻胶漂移;过分烘焙会造成光 刻胶中的聚合物产生聚合反应,并且不与曝光
射线反应。
负胶必须在氮气中进行烘焙,而正胶可以 在空气中烘焙。
下表总结了不同的烘焙方式
方法
烘焙时间(分钟) 温度控制 生产率
速度
光刻胶
正性
负性 PMMA PMIPK PBS TFECA COP (PCA)
聚合物
酚醛树脂(间 甲酚甲醛) 聚异戊二烯 聚甲基丙烯酸酯
聚甲基异丙烯基酮
聚丁烯 1 砜
聚三氟乙烷基氯丙烯 酸酯 共聚物( a 氰乙基丙烯酸, a 氨基乙烷基丙烯酸酯)
极性
感光性
曝光光源
(Coul/cm )
+
SOC材料与工艺2(光刻胶非光学光刻刻湿)
微电子器件制造
微电子器件制造中需要高精度的 光刻技术,光刻胶非光学光刻刻 湿技术将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解 决方案。
生物医学领域
在生物医学领域,光刻胶非光学 光刻刻湿技术也可用于制造生物 芯片、组织工程和医疗器械等领 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THANKS
感谢观看
3
制造成本高
由于非光学光刻技术需要高精度的光学系统、电 子束源和精密的年代
非光学光刻技术开始出现,最 初主要应用于高精度掩模版的
制作。
20世纪90年代
随着微电子和微机械的发展, 非光学光刻技术开始应用于集 成电路和微纳器件的制作。
21世纪初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非 光学光刻技术逐渐成为纳米制 造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预烘温度和时间
控制预烘过程,使光刻胶与衬底紧密 贴合,防止曝光时产生气泡或脱层现 象。
涂胶厚度
控制光刻胶的涂布厚度,影响最终的 微结构尺寸和精度。
工艺参数
曝光时间和波长
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和波长,以实现最佳的曝 光效果。
显影液成分和浓度
选择合适的显影液成分和浓度,以实现最佳的 显影效果。
坚膜温度和时间
新型材料的应用
为了提高光刻胶非光学光刻刻湿技术的性能,未来将不断 探索和开发新型的光刻胶材料,以提高分辨率、对比度和 稳定性。
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未来光刻胶非光学 光刻刻湿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良 品率。
技术应用前景
集成电路制造
光刻胶非光学光刻刻湿技术是集 成电路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进步, 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量和效率。
降低制造成本
光刻技术原理全解
光刻技术原理全解光刻技术是一种半导体微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关键工艺,用于将电子芯片设计布图中的图形精确地转移到硅片上。
在整个光刻过程中,主要包括掩膜制备、曝光、显影和清洗等步骤。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解释光刻技术的原理。
首先是掩膜制备。
掩膜是光刻过程中负责传递芯片图形的关键部件。
在掩膜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芯片设计布图反相(即将原始图形转换为透明背景,而将原始图形部分改为不透明),然后使用光刻胶覆盖在掩膜上。
这样,在后续的光刻过程中,光刻胶上的图形模式可以通过透过的方式转移到硅片上。
然后是曝光过程。
曝光是光刻技术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在曝光过程中,掩膜和硅片之间被放置一张玻璃板。
光源通过掩膜上设计好的图形部分照射到掩膜后的光刻胶上,胶层会对光线产生化学反应。
通常情况下,有两种主要的曝光方式:接触式曝光和非接触式曝光。
接触式曝光指的是光源直接接触掩模进行曝光,而非接触式曝光则是利用投射光学系统将掩模上的图形投射到硅片上进行曝光。
接下来是显影过程。
显影是将已曝光的光刻胶进行腐蚀或溶解,从而形成所需图形的过程。
通常采用酸性或碱性显影液进行显影。
曝光时,光刻胶上暴露的区域(被光照到的区域)会发生化学反应,使显影液可以更容易地将这些区域溶解掉,而未暴露区域则相对不变。
通过这种化学反应,设计的图形将被准确地转移到硅片上。
最后是清洗过程。
清洗是为了去除显影过程中残留在硅片表面上的光刻胶和显影剂。
清洗过程通常采用化学液体或溶剂进行,这些液体可以溶解光刻胶和显影剂,并保证硅片表面清洁。
清洗后,硅片上就得到了透明的图形,可以继续后续的工艺步骤。
总之,光刻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掩膜制备、曝光、显影和清洗等步骤,将芯片设计布图中的图形精确转移到硅片上。
这一技术使得芯片制造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光刻技术原理全解
光刻技术原理全解光刻技术是一种微电子制造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方法,常用于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
它通过使用光刻胶光刻胶(photoresist)和光源光源(light source)制作芯片上各种测量、定义和纳米加工细节的光刻工艺步骤,实现高精度的微纳米尺寸特征的制作。
下面将为您介绍光刻技术的原理。
光刻技术的原理基于光的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
首先,需要一个光源,通常使用的是紫外线(UV)光源,因为紫外线具有高能量和短波长,对于制作微小特征具有优势。
光源产生的UV光通过光学系统会聚到准直镜上,进一步聚焦到光刻胶表面。
光刻胶是光刻技术中非常关键的材料。
它是一种光敏树脂,通过特殊的化学处理使其对紫外线光有响应。
在曝光过程中,光刻胶对紫外线光会产生化学反应,发生聚合或降解的变化,被曝光的区域与未曝光区域的物性发生差异,从而形成图案。
在光刻胶的表面上,需要使用掩膜(mask)制作出期望的图案。
掩膜是一个类似于胶片的透明基片,其上涂有几层不同材料构成的图案。
掩膜上的不透明部分会阻挡光的透过,形成尺寸精确的光刻图案。
掩膜的图案是根据芯片设计师所需的结构进行设计和制作的。
当光刻胶在光源的照射下进行曝光时,通过光学系统重新聚焦到光刻胶表面,被曝光的区域会发生化学反应,使光刻胶发生改变。
在光刻胶材料中有两类最常用的光刻胶,一种是正相光刻胶(positive photoresist),另一种是负相光刻胶(negative photoresist)。
正相光刻胶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的区域聚合形成硬化的物质,而负相光刻胶则是被照射区域发生降解,形成溶解物。
曝光之后,还需要进行显影(develop)的工艺步骤。
显影是使光刻胶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去除未曝光或曝光后不需要的材料的过程。
对于正相光刻胶,未曝光区域显影后会被去除,而曝光区域则会保留下来。
对于负相光刻胶,则是未曝光区域保留,而曝光区域被去除。
经过显影之后,我们得到了期望的图案,其中未被照射的区域通过显影工艺去除的,形成了芯片上的光刻图案。
光刻技术的发展进程
光刻技术的发展进程1.引言1.1 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光刻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纳制造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电子等领域。
光刻技术通过利用光的干涉、衍射和折射等现象,对光敏材料进行曝光,从而实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精确图形转移。
其高解析度、高精度、高可重复性等特点使之成为当今先进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光刻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半导体工艺的不断进步。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集成电路的兴起,光刻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中。
其后,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演进,光刻技术的发展也日益迅猛。
从最早的传统光刻技术,逐渐发展到投影光刻技术、近场光刻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光刻技术更加精确、高效,并且可应用于更小尺寸的器件制造。
光刻技术的进步对于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电子产品对于器件尺寸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如目前的芯片工艺已经逐渐接近纳米级,而光刻技术则成为了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手段。
通过光刻技术,可以在半导体材料表面上精确制造出微小的电路图案,从而实现集成电路中的互连和功能器件的制造。
光刻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更高性能、更小尺寸、更低功耗的集成电路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光刻技术作为微纳制造的重要工艺之一,将继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预计未来,光刻技术将不断推动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实现器件制造的更高精度和更小尺寸,满足不断升级换代的电子产品需求。
总而言之,光刻技术的发展进程与半导体工艺的演进紧密相连。
其作为一种核心的微纳制造技术,对于现代高性能集成电路和光电子器件的制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光刻技术将继续发展,并且在新兴领域的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介绍光刻技术的发展进程。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先给出光刻技术的定义和背景,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SOC材料与工艺2(光刻胶非光学光刻刻湿
• I-Line曝光后烘焙
• 目的:减少驻波效应
DUV胶的胺污染引起的 “T-top”
H+ H+ H+
H+ H+
Region of unexposed photoresist
Neutralized photoresist
}
PAG PAG
PAG PAG
PAG PAG
PAG
PAG
H+ H+ H+
光源 mask
光源
5×Mask
Lens Chuck Table Wafer
光刻概述
光刻
曝光 刻蚀
光源 曝光方式
评价光刻工艺可用三项主要的标准:分辨率、对准精度 和 生产效率。
光刻工艺流程
涂光刻胶(正)
选择曝光
显影(第 1 次图形转移)
刻蚀(第 2 次图形转移)
g 线:436 nm 紫外光(UV) i 线:365 nm
Photo 15.1
光刻、显影检查及返工流程
HMDS
Resist
UV light Mask
1. Vapor prime
O2
Plasma Strip and clean
Rework
2. Spin coat
3. Soft bake
4. Align and expose
5. Post-exposure bake
集成电路的加工工艺过程是由若干单项 加工工艺组合而成。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单 项加工工艺。
1.光刻与刻蚀工艺
光刻是加工集成电路微图形结构的关键工艺技术,通 常,光刻次数越多,就意味着工艺越复杂。另—方面,光 刻所能加工的线条越细,意味着工艺线水平越高。光刻工 艺是完成在整个硅片上进行开窗的工作。
光刻机技术原理
光刻机技术原理光刻机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其原理是利用光的特性进行微细图案的制作。
光刻技术在集成电路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精度和效率对于芯片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光刻技术的原理基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首先,通过激光器或者其他光源产生一束光线,然后通过光刻机中的光学系统进行聚焦。
光学系统由透镜组成,可以将光线聚焦到非常小的尺寸,通常在纳米级别。
这样,光线就可以精确地照射到待加工的硅片上。
在光刻机中,光线经过光罩上的图案后,通过透镜组成的接触式光刻机或非接触式光刻机的光学系统,将图案投射到硅片上。
光刻机的光学系统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特点,可以实现非常精细的图案转移。
光刻的关键步骤是光刻胶的涂布和曝光。
光刻胶是一种特殊的光敏物质,可以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
首先,将光刻胶涂覆在硅片上,并通过旋涂或喷涂的方式均匀分布。
然后,将光刻胶暴露在光刻机中的光线下。
在暴露过程中,光刻胶中的光敏剂会发生化学反应,使胶层发生变化。
在曝光后,需要对光刻胶进行显影。
显影是通过化学物质对光刻胶进行处理,使显影剂只作用于被曝光的区域。
显影剂会溶解或剥离曝光过的光刻胶,从而形成所需的图案。
光刻技术的精度取决于光刻机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分辨率是指光刻机能够实现的最小特征尺寸。
对比度是指图案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的能力。
光刻机的光学系统和光刻胶的性能决定了分辨率和对比度的水平。
除了光学系统和光刻胶,光刻机的稳定性和控制系统也对光刻技术的精度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光刻机需要精确控制曝光时间、光源强度和光刻胶的温度等参数,以确保图案的准确转移和一致性。
光刻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其原理基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通过光学系统的聚焦和光刻胶的涂布和曝光,可以实现微细图案的制作。
光刻机的稳定性和控制系统对光刻技术的精度和效率至关重要。
光刻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集成电路的进步,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光刻技术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
光刻技术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半导体制造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光刻技术作为半导体制造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芯片制造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刻技术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
一、光刻技术的基本概念光刻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制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系统、掩模和感光材料等组成的系统,通过光学投影将掩模上的芯片图形搬移到感光层中。
光刻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准备掩模、对准、曝光和显影。
二、光刻技术在芯片制造中的应用1. 掩模制备在芯片制造中,掩模的制备非常重要。
掩模可以用来制备光刻板,然后用光刻机将芯片图形转移到光刻板上,最终制作芯片。
因此,掩模的制备质量直接影响到芯片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目前,光刻技术已经成为掩模制备的关键工序之一。
2. 对准对准是光刻技术的重要步骤之一,对准的准确性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量产效率。
对准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对准、光学对准和图案对准等。
3. 曝光曝光是光刻技术中的关键步骤,通过曝光将掩模上的芯片图形转移到感光层中。
曝光的时间要根据感光材料的类型和厚度等参数进行设置,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芯片的质量。
4. 显影显影是将曝光后的感光层中未被曝光部分去除的过程,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准确地形成芯片电路的图形。
显影的方法主要包括湿法显影和干法显影。
三、光刻技术在半导体制造中的优势光刻技术在芯片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优势包括:1. 高分辨率光刻技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芯片制造,可以制备出各种尺寸、形状的芯片图形。
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分辨率也在不断提高,可以满足芯片制造中的高清晰度要求。
2. 高精度光刻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芯片制造,可以制备出具有亚微米级别精度的芯片图形。
并且由于光学系统的高精度,可以实现对芯片图形的精确控制。
3. 生产效率高光刻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芯片制造,用光刻机完成整个生产流程,可以大大提高芯片的生产效率。
而且光刻技术还可以实现高通量,可以同时制备多个芯片,提高生产效率。
光刻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光刻技术的原理与发展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光刻技术是半导体制造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用于在硅片上形成微小的设备结构。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所谓的「光刻」过程,这是一个将图形(如晶体管和连线)准确传输到硅片上的过程。
光刻技术包括核心步骤:涂覆光阻、软烘干、对准和曝光、显影、硬烘干以及刻蚀等。
其中,光阻是一种光敏材料,能够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化学变化。
根据这种光敏反应,我们可以用光刻技术在硅片上形成微小结构。
这种技术将电路图案转移到半导体晶体管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角色。
它的操作原理涵盖了若干个步骤。
首先是准备工作,要将硅片清洗干净,并且在硅片上旋涂一层光敏胶。
然后就是光刻机中的照射过程了。
光刻机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强大的紫外线光源、一个细微的图案罩板(也叫做掩模或者光罩)和一组精密的透镜。
首先,光源发出紫外光照射到光罩上。
光罩上有我们需要的电路图案,被阻挡的地方光无法通过,可以通过的则将光线投向下一步的透镜组。
透镜组将会把这些光线聚集起来,并精确地投影至先前涂上光敏胶的硅片上。
紫外光照射后,光敏胶会发生化学变化。
这些化学变化取决于光敏胶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正性光敏胶和负性光敏胶。
对于正性光敏胶,紫外光照射的部分会变得更薄,更容易溶解;而对于负性光敏胶,紫外光照射的部分会变得更厚且更难溶解。
此后,利用适当的溶剂,也就是显影液,将容易溶解的部分显影出来,再进行冲洗和干燥操作。
准备工作:首先清洗硅片,以去除其表面的灰尘和污渍;然后将硅片放入烘箱中,通过升高温度来移除残留的水分;最后,在硅片表面涂上一层光敏胶。
这层光敏胶的厚度(一般为数微米至数百微米)将影响接下来的刻蚀深度和图案的细度。
涂胶的过程通过旋涂机进行,通常选择的转速为1000-5000转/分钟。
预烘:将涂有光敏胶的硅片放在热板上进行预烘,以使光敏胶固化并均匀地粘附在硅片上。
预烘温度通常在90-100摄氏度之间,这会影响到光敏胶的硬度和光刻的精度。
曝光:此环节是光刻的关键过程。
非线性光学现象及其在激光技术中的应用
非线性光学现象及其在激光技术中的应用一、什么是非线性光学现象?在物理学领域中,线性性质一直都是一种基础特性,而非线性性质与之相对。
非线性现象是指在光学过程中,光与物质的交互作用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即光学响应不随入射光强度的大小呈现比例关系,而是会随着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呈现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具有非线性特性,即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中,会导致介质的光响应的非线性变化,从而引起光学现象的出现。
常见的非线性光学现象有自聚焦效应,双光子吸收效应,和双光子致荧光效应等。
二、非线性光学现象在激光技术中的应用非线性光学现象在激光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高精度测量、激光光刻、激光成像和临床医学等领域。
1. 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是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在细胞、组织和材料中直观、非侵入性地实现三维高分辨成像的技术。
由于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对样品结构的侵入性非常小,无需侵入性染料或者标记,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中。
2. 非线性光学激光束雕刻技术非线性光学激光束雕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纳加工技术,基于光学非线性效应,利用激光束在材料表面定向刻蚀材料表面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微纳米加工,并具有加工速度快、加工尺寸可微调等优点,在微电子器件、生物芯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非线性光学频率倍频非线性光学频率倍频是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生成具有高功率和较短波长的光子的技术。
该技术通常使用倍频晶体,将激光束传输到倍频晶体中进行频率倍增。
通过非线性光学频率倍频技术,可以生产光波长在几百纳米至几十纳米范围内的短脉冲激光,这在光学通信、激光雷达、医学、材料科学和量子计算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非线性光学现象与激光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激光光束质量和特殊波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非线性光学现象在激光技术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可以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更好的微观成像技术和诊断手段。
微电子作业题目
《微电子技术》习题2017.12.12 整理第二章《半导体衬底》习题3. 将30%硅和70%锗的混合物加热到1100℃,如果材料处于热平衡态,熔融部分中硅的浓度是多少?在什么温度下,材料全部熔化?将样品升温到1300℃,然后慢慢降温,回到1100℃,此时固态的部分中硅的浓度是多少?9. 直拉硅晶锭中温度梯度为100℃/cm,计算最大的拉速?11.用直拉工艺从熔料中拉出掺硼的硅单晶锭,切割晶锭以获得圆片,在晶锭顶端切下的圆片,硼浓度为3×1015cm-3。
当熔料中的90%已经结晶,剩下10%开始生长时,所对应的晶锭上的该位置处切下的圆片,硼浓度是多少?12. 硅熔料含0.1%原子百分比的磷,假定溶液总是均匀混合的,计算当晶体拉出10%,50%,90%时的掺杂浓度?13. 从含有0.01%磷的熔料中拉制硅单晶锭。
(a)求晶锭顶端(x=0处)的磷的浓度。
(b)如果锭长1m,截面均匀,在何处(x为何值时)磷的浓度是晶锭顶端处的2倍?(c)考虑熔料同时也含有镓(也是硅中的P型掺杂杂质,但不常用)的情况。
在晶锭顶端(x=0处)镓的浓度与磷的浓度相等,如果在晶锭中点(x=0.5cm处)镓的浓度是磷的2倍,镓的分凝系数是多大?第三章《扩散》习题1. 假设你被要求去测量一种施主杂质在一种新的元素半导体材料中的扩散率,你需要测量哪些常数?你需要做哪些实验?讨论你在测量化学杂质分布和载流子分布时所采用的测量技术。
你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3. 利用包括电荷效应的Fair空位模型,计算1000℃时砷在硅中的扩散率。
砷的浓度分别为(a)1×1015cm-3(b)1×1021cm-3提示:在两种掺杂浓度条件下,载流子浓度(n)都不等于杂质浓度(C)6. 在GaAs片上面生长一层10 Å的均匀掺硫(S)的薄层。
这层的掺杂浓度为1018cm-3.圆片覆盖一层Si3N4,以防止任何外扩散,然后在950℃下对圆片退火60分钟。
光刻机详解
光刻机详解作为光刻工艺中最重要设备之一,光刻机一次次革命性的突破,使大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飞速向前发展。
了解提高光刻机性能的关键技术以及了解下一代光刻技术的发展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光刻机光刻机(Mask Aligner) 又名:掩模对准曝光机,曝光系统,光刻系统等。
光刻(Photolithography)意思是用光来制作一个图形(工艺);在硅片表面匀胶,然后将掩模版上的图形转移光刻胶上的过程将器件或电路结构临时“复制”到硅片上的过程。
一般的光刻工艺要经历硅片表面清洗烘干、涂底、旋涂光刻胶、软烘、对准曝光、后烘、显影、硬烘、刻蚀等工序。
光刻机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关键核心设备。
光刻机是微电子装备的龙头,技术难度最高,单台成本最大。
光刻机发展路线图光刻机三巨头荷兰的ASML,日本的Nikon,Canon光刻机重要评价指标支持基片的尺寸范围,分辨率、对准精度、曝光方式、光源波长、光强均匀性、生产效率等。
分辨率是对光刻工艺加工可以达到的最细线条精度的一种描述方式。
光刻的分辨率受受光源衍射的限制,所以与光源、光刻系统、光刻胶和工艺等各方面的限制。
对准精度是在多层曝光时层间图案的定位精度。
曝光方式分为接触接近式、投影式和直写式。
曝光光源波长分为紫外、深紫外和极紫外区域,光源有汞灯,准分子激光器等。
光刻机的结构整机光刻机包含曝光系统(照明系统和投影物镜) 工件台掩模台系统自动对准系统调焦调平测量系统掩模传输系统硅片传输系统环境控制系统整机框架及减振系统整机控制系统整机软件系统光刻机整体结构•光刻机整体结构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光刻工艺通过曝光的方法将掩模上的图形转移到涂覆于硅片表面的光刻胶上,然后通过显影、刻蚀等工艺将图形转移到硅片上。
1、涂胶要制备光刻图形,首先就得在芯片表面制备一层均匀的光刻胶。
在涂胶之前,对芯片表面进行清洗和干燥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涂胶的主要方法有:甩胶、喷胶和气相沉积,但应用最广泛的还是甩胶。
纳米刻蚀工艺中的光刻技术详解
纳米刻蚀工艺中的光刻技术详解光刻技术是纳米刻蚀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在硅片表面进行曝光,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转移到到光刻胶上,再通过显影和刻蚀等步骤,最终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产品。
那么,究竟什么是光刻技术呢?一、光刻技术的原理光刻技术主要利用了光学投影原理。
在光刻过程中,首先将掩膜版上的图形通过光源进行投影,从而得到与掩膜版上相同的图形。
这个过程是在硅片表面涂上一层光刻胶(通常为光致抗蚀剂),再通过显影和刻蚀等步骤,将光刻胶中的光敏物质去除,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图形。
在这个过程中,光源是光刻技术的核心部分。
目前,常用的光源为深紫外光,波长为193nm、157nm等。
二、光刻工艺流程一般来说,光刻工艺流程可以分为涂胶、软烘烤、对准曝光、固化、后烘烤、剥离等几个步骤。
在涂胶阶段,需要将光致抗蚀剂均匀地涂覆在硅片表面;软烘烤主要是为了增强光致抗蚀剂的附着力;对准曝光是将掩膜版上的图形通过光源投影到光刻胶上;后烘烤则是为了提高显影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剥离是将多余的光刻胶去除。
整个光刻过程需要对各个步骤进行精密控制,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三、光刻技术的挑战尽管光刻技术在纳米刻蚀工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的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成本和复杂性。
由于需要依赖昂贵的光源设备和高精度的光学仪器,因此整个工艺流程的成本较高,这也限制了它在某些领域的广泛应用。
此外,整个过程也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步骤,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总的来说,光刻技术是纳米刻蚀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才能更好地解决面临的挑战,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光刻工艺。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g 为高斯电子束的标准偏差。
(5) 胶层等能量密度剖面轮廓
实际的曝光图形,既不是 函数,也不是仅仅一个孤立的 圆形束斑,如果是一条有宽度的线条,其能量吸收密度应当是 各入射电子束的作用的总和,如下图所示。
y
Rn
nd 2 x 2
nd
x
P
设电子束的束流为 IB ,在每个 点上停留的时间为 t ,则每个束斑 上的入射电子数为 ( IB t / q ) ,每个 束斑产生的吸收能量密度为
( I B t / q) Eg (r , z )
则在离线条距离为 x 的点 P 下面深 度为 z 处的能量吸收密度为
d
IB t El ( x, z ) Eg ( x, z ) 2 Eg ( Rn , z ) q n 1
用上述模拟方法对硅上的 PMMA 胶进行计算的结果以及
率的主要因素。
后面会讲到,限制 X 射线光刻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 掩模版 的分辨率,以及 半影畸变 和 几何畸变。
二、电子束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子束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很多种,例如二次电子、
散射电子、吸收电子、电子空穴对、阳极发光、X 射线、俄歇
电子等。影响电子束曝光分辨率的主要是 散射电子 。 1、电子的散射 入射电子与固体中另一粒子发生碰撞,发生动量与能量的 转移,方向改变,波长不变或增大,能量不变或减少。 电子在光刻胶中的散射次数与光刻胶厚度成正比,与入射 电子的初始能量 E0 成反比,典型值为几到几十次。
通过模拟计算,发现 Eδ (r , z ) 有以下特点,
a、β>>α ,所以背散射是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
b、光刻胶较薄时,能量密度的分布范围较小;
c、入射电子初始能量 E0 的影响是:对 ff ,E0 越大,则α 越小;对 fb ,当 E0 增大时,β先增大,然后减小;
d、低原子序数材料中的散射一般要小一些。
征尺寸。主要优点是 曝光效率高,主要缺点是曝光不灵活,某
些区域可能被重复曝光而导致曝光过度。
3、可变矩形束光柱 所产生的矩形束斑的尺寸可按需要随时变化。由两个方形 光阑和两个 x、y 方向的成形偏转器构成。
(3) 对此模拟结果进行 曲线拟合,可得到近似的分析函数,
为 双高斯函数 ,即
Eδ (r , z ) f f (r , z ) f b (r , z ) r2 r2 k ( z ) exp 2 E exp 2 2 2
例如,当电子束分布为 高斯圆形束 时,
r2 u (r , ) u (r ) exp 2 2 g
2 r r Eg (r , z ) 2 Eδ (r , z ) exp r dr 2 0 2g
E0
NA
g0 M
(eV/cm3 )
令光刻胶的实际能量吸收密度 E( r, z ) 与完成曝光所需的
能量密度 E0 相等,即 E( r, z ) = E0 ,可以得到一个等能量密度 曲面。显然,在这个曲面之内的光刻胶将全部发生化学反应, 显影时将全部溶掉(以正性胶为例)。所以此曲面也就是显影 后的光刻胶剖面轮廓。
磁透镜之间的位置也有多种组合方式。
四、控制系统 对光闸、偏转系统和工件台的移动进行统一协调的控制。 1、光闸机构控制 采用 “静电偏转器 +光阑” 的方式对电子束通断进行控制。
当 V = +E 时 V 当V=0时
静电偏转器
光阑
2、偏转系统扫描控制 只应用于矢量扫描方式,使电子束根据 VLSI 图形的要求 做出规定的偏转,完成扫描曝光。
内邻近效应
无散 射时 互邻 近效 应
能量密度
互邻近效应
内邻近效应
x
L
R
L
邻近效应的后果
(1) 对 L >> R 的孤立图形,使边缘模糊。
(2) 对 L <= R 的孤立图形,使边缘曝光不足,图形变小、
变圆,甚至曝不出来。
(3) 对间距 a <= R 的多个图形 ,使间距变小,甚至相连。 减小电子邻近效应的方法 减小入射电子束的能量(因β 随 E0 先大后小),或采用低 原子序数的衬底与光刻胶。
(4) 当入射电子为任意空间分布函数 u (r , ) 时,其吸收能 量密度 E (r , , z ) 是 E (r , z )与 u (r , ) 的 卷积积分,
E (r , , z ) Eδ (r , z ) * u (r , )
2 0
0
δ (r , z )u r r , r dr d
光刻技术,或 下一代光刻技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更短波
长的曝光能源。
9.1 高能束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节主要讨论 X 射线、电子束、离子束与固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 一、X 射线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X 射线光刻所用的波长在λ= 0.2 ~ 4 nm 的范围,所对应的 X 射线光子能量为 1 ~ 10 k eV。在此能量范围,X 射线的散射可 以忽略。X 射线光子的能量损失机理以光电效应为主,损失掉 的能量转化为光电子的能量。
第 9 章 非光学光刻技术
通过使用大数值孔径的扫描步进光刻机和深紫外光源,再
结合相移掩模、光学邻近效应修正和双层胶等技术,光学光刻 的分辨率已进入亚波长,获得了 0.1 m 的分辨率。若能开发出 适合 157 nm 光源的光学材料,甚至可扩展到 0.07 m。 但是这些技术的成本越来越昂贵,而且光学光刻的分辨率 极限迟早会到来 。已开发出许多新的光刻技术,如将 X 射线、 电子束 和 离子束作为能量束用于曝光。这些技术统称为非光学
电 子 光 学 柱 系 统
工件台控制
除电子光学柱系统外,还有如真空系统、工件台移动系统等。
二、电子束发射聚焦系统
1、电子枪
要求:亮度高、均匀性好、束斑小、稳定性好、寿命长。 (1) 热钨丝电子枪。 束斑直径约为 30 m 。特点是 简单可 靠,对真空度要求低,但亮度低,寿命短,噪声大。 (2) LaB6 电子枪。 是目前流行的电子束光刻机用电子枪 ,
散射角:电子散射后的方向与原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前散射(小角散射):散射角 < 90o
背散射(大角散射):散射角 = 90o ~ 180o 实验表明,前散射使电子束变宽约 0.1 m,而背散射电子 的分布区域可达到 0.1 ~ 1 m 。所以 背散射是影响电子束曝光 分辨率的主要因素。
2、光刻胶的能量吸收密度
子质量 m = 9.1×10-27 g 代入,得
1.225 (nm) Va
考虑到相对论效应后,λ 应修正为
1.225 Va 1 0.978 106 Va
(nm)
电子束曝光的加速电压范围一般在 Va = 10 ~ 30 kV,这时
电子波长 λ 的范围为 0.012 ~ 0.007 nm。
电子束本身的分辨率极高 ,可以达到 0.01 m 以下,但是
在光刻胶上一般只能获得 0.1 m 左右的线宽。限制电子束曝光
分辨率的因素有, 1、光刻胶本身的分辨率 2、电子在光刻胶中的散射引起的邻近效应
3、对准问题
一、直写电子束光刻机工作原理
数据输入 计算机 电子束控制 电子枪
光闸
聚焦系统 偏转系统 电子束 硅片
实际的胶层剖面轮廓如下图所示,
模拟结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际结果
5、电子束曝光的邻近效应及其修正方法
已知电子的散射特别是背散射,其影响范围可与电子射程 或胶层厚度相当,这称为电子束曝光的 邻近效应。对于一个其 线度 L 远大于电子散射范围 R 的图形,虽然其中间部分的曝光 是均匀的,但边缘部分的情况就不同了,如下图所示,
修正电子邻近效应的方法
电子束图形
曝光显影后
有邻近效应
几何修正
剂量修正
三、离子束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束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散射(碰撞)、辐射损 伤(产生位错)、溅射(刻蚀及镀膜)、俘获(离子注入)、 激发、电离、电子发射、二次离子发射等。 这些效应的强弱随入射离子的能量不同而不同。用于大规 模集成技术的入射离子能量范围为 刻蚀、镀膜:< 10 k eV 曝光: 离子注入: 10 keV ~ 50 k eV > 50 k eV
能量损失与分辨率的关系 分辨率取决于 X 射线的波长与光电子的射程两者中较大的 一个 。当 X 射线波长为 5 nm 左右时两者相等,这时可获得最 佳分辨率 ,其值即约为 5 nm 。但在 X 射线光刻技术中,由于
掩模版等方面的原因 ,波长取为 0.2 ~ 4 nm ,其相应的光电子
射程为 70 ~ 20 nm。但是实际上这并不是限制 X 射线光刻分辨
其特点是 亮度高,稳定性好,寿命长,但对真空度要求高,使
用条件严格;能散度大,聚焦困难,束斑大。 (3) 场致发射电子枪。 由 Zr/W/O 材料制造的尖端构成, 其特点是 亮度更高,能散度低,束斑小,噪声低,寿命长,但 需要的真空度更高,高达 1.33×10-6 Pa(1×10 –8 Torr),且稳 定性较差。
描画出所需要的图形。 要求:偏转像差小,图形清晰,分辨率高,偏转灵敏度高, 偏转速度快。 结构种类:磁偏转 与 静电偏转 。 磁偏转器的电感较大,扫描速度较慢;静电偏转器的电容 较小,扫描频率较高 ,两者相差上万倍。此外,静电偏转器的 光学性能较好,像差较小。实际使用时,有磁偏转、电偏转、
磁-电偏转、磁-磁偏转、电-电偏转等多种组合方式。偏转器与
h h p mv , p mv
又由
h
1 2 2qVa 代入波长 λ 中,得 mv qVa , v , 2 m h (2mqVa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