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教学课件PPT模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告诫
谨慎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这里指丈夫
准则,标准
这里“广居”“正位”“大道”分别
喻指“仁”“礼”“义”。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从。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惑乱,迷惑,使动用法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识文辩字
夫( fú ) 粟( sù ) 寡( guă) 戚( qī )
域( yù ) 畔( pàn)
文章释义
指有利于作战的
时令,天气时候。不如指地有利利,于作地战利的不地形如。人和。指上得下人团心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
外城 围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文章释义
真正, 确实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哉?
指有大志、有作为、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有气节的男子。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怎么,哪里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
父亲给予训导。 命,教导、训诲
戒 必敬必戒( 形容词,谨慎)
妾妇之道也( 准则,标准 )
道 不得志,独行其道( 道路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能够,可以 )
得 得志,与民由之( 实现 )
词类活用
丈夫之冠也 名词用作动词,行加冠之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 使……屈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护城河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泛指武器军备。兵,兵器。革, 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米,谷,泛指粮食。
如人和也。
弃城而逃,委,放弃。 去,离开。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 巩固国防不能 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靠山河的险要。
5.“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 的支持和拥护。
6.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论据) 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
(论据) 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 ↓
(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从战争到治国)
课堂总结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 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 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 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 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 ,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 法,结构严密,推理清楚,说理深 刻,有很强的说服力。
内容梳理
战
治
争
国
《孟子》三章教学课件
汇
报
人
:wk.baidu.com
第
一
P
P
T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 289), 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 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 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 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 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后世 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 为“亚圣”。
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 孔子的“仁”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 学说,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 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 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 治阶级发“仁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改变,动摇,使动用法 屈服,使动用法
此之谓大丈夫。”
文言积累
一词多义
丈夫之冠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往送之门( 动词,到 )
之 妾妇之道也( 结构助词,的 )
与民由之( 代词,指正道 ) 此之谓大丈夫(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往送之门,戒之曰( 动词,告诫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 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正道,即行仁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内外亲属,包括父 到 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助。寡助之 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极点。 同“叛”,背叛。
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
有不战,战必胜矣。
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 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
文所说的“得道者”。
文言积累
虚词解释
1、环而攻之而不胜 (第一个“而”表修饰,“着、地”。 第二个“而”表示转折,“但是、却”。 )
2、夫环而攻之 (句首发语词,表示下面发议论。)
3、然而不胜者 (这样,可是。) 4、三里之城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 5、亲戚畔之 (代词,他。) 6、寡助之至 (动词,到。)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介词,“凭、靠”。)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施
得道多助
行 “
失道寡助 仁
政
”
排比 (反面论证) (对比论证)
富贵不能淫
人们经常说“大丈
夫说到做到”“大丈夫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 孟子对“大丈夫”的阐 释。
识文辩字
公孙衍( yǎn ) 丈夫之冠( ɡuàn ) 妾妇之道( qiè ) 不能淫( yín )
文章感知
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 开宗明义 , 提出论点。 (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递进的句式) 第二部分 战争为例 ,证明论点。 (分)
(举例论证、排比句式) 第三部分 总结全文, 得出结论 (总)
(排比句式)
逐层论证 层层深入
文章解析 1.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
文本介绍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为孟子和弟子及其弟子所著。 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 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 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 学》、《中庸》、《论语》合为 “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 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 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3. 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从反面推论,指出“域民”“固国”“威天 下”应当依靠“人和”,有很强的说服力。
4. 最后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