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减隔震技术及应用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3143f3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5.png)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迅猛,人们对大型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不可预测的,给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桥梁减隔震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围绕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该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减隔震技术的概念和原理桥梁减隔震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实现减震和隔震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桥梁支座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减震装置,通过运用弹性材料和阻尼器等元件,有效消除地震对桥梁的影响,降低地震对桥梁的动力响应,达到减震的效果。
同时,它还可以隔离桥墩与桥面板之间的运动,防止桥墩与桥面板之间的摩擦和挤压,降低桥梁的减震需求。
1. 弹性减震技术弹性减震技术是指在桥梁的支座和下部结构之间添加弹性元件,如弹簧或橡胶垫等,来减少桥梁变形和响应。
这种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同时成本相对较低。
其中,橡胶支座是一种常见的弹性减震技术,具有减震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
阻尼减震技术是在桥梁的支座和下部结构之间添加阻尼元件,如阻尼器等,通过消耗能量减小桥梁的振动。
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各种桥型和地震等级条件。
智能减震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控制算法和执行器等附加设备来实现对桥梁动态特性的自适应调节,以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对不同地震条件下桥梁运动的准确预测和把握,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运动状态下的桥梁振动。
目前,桥梁减隔震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多震区和强震区地区。
例如,在中国,沪杭高速是一条采用减隔震技术的高速公路,在地震等天灾发生时可以有效保障行车安全。
此外,减隔震技术在铁路桥梁、地铁等轨道交通工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不仅能够减少设备维护的频次,还能够有效提高乘坐的舒适度和安全系数。
桥梁结构的减隔震技术与实践案例分析
![桥梁结构的减隔震技术与实践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57b6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3.png)
桥梁结构的减隔震技术与实践案例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桥梁结构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震和振动是威胁桥梁安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减隔震技术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桥梁结构的减隔震技术与实践案例分析,旨在展示在不同地震活跃区域中应用隔震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减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减隔震技术是通过在桥梁结构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装置来减小地震运动对桥梁的影响。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减震装置的垂直和水平刚度调节,将地震能量分散到隔震系统中,减小对桥梁结构的传递。
根据隔震装置的特性和作用方式,减隔震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液体减震隔震技术:利用液体的粘滞阻尼特性,通过将液体装置置于桥梁上层结构与下部支承构件之间,实现吸能、减震的效果。
这种技术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和调控性能,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
2. 弹簧隔震技术:采用金属弹簧等材料作为隔震装置,在地震发生时,弹性变形能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有效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弹簧隔震技术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适用于中大跨径桥梁。
3. 橡胶隔震技术:利用橡胶材料的低刚度和高阻尼特性,将橡胶装置置于桥梁的支座处,减小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变形。
橡胶隔震技术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和经济性,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
二、减隔震技术的实践案例及效果评估为了验证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已经实施的案例。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 日本神戸海峡大桥:作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液体减震隔震技术的大型桥梁,神戸海峡大桥成功地抵御了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
通过液体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桥梁的位移和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小了地震对桥梁的破坏程度。
2. 美国旧金山湾大桥东跨湾段:该桥梁采用了弹簧隔震技术,成功地抵御了1989年的洛马普里塔地震。
弹簧隔震装置吸收了地震能量,减小了桥梁的位移和变形,确保了桥梁的安全性。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有效应用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有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876a77b8f67c1cfbd6b809.png)
Qiao liang jie gou she ji zhongjian ge zhen ji shu de you xiao ying yong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矗技术的有效应用■喻必容随着我国社会建设进程的深入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交通行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桥梁建设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加,也使得桥梁结构设计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而减隔震技术作为桥梁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桥梁整体质量以及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简单分析了减隔震技术的原理以及应用现状,并简单阐述了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装置的类型及其应用。
减隔震技术主要是利用减震以及隔震装置消减进入桥梁结构的能量,从而确保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固性,随着我国公路桥梁事业的不断发展,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一、减隔震技术原理及其运用现状1.减震技术原理桥梁减震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某些减震装置将已进入桥梁结构的能量进行排除和消耗,从而降低能量对桥梁结构的损害。
桥梁减震技术主要是在桥梁结构中的重要抗震部位设置阻尼以及耗能构件,改善桥梁主要抗震结构的动力性能,吸收强力震动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并为桥梁结构提供缓冲,从而减少震动对桥梁结构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可以有效提升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2.隔震技术原理桥梁隔震技术属于一种隔震结构体系,主要是利用某种隔震装置而形成的特殊结构设计,其目的是利用特殊隔震结构将可能影响或破坏桥梁的运动与桥梁结构分隔。
隔震结构体系通常包括上部结构、隔震装置以及下部结构,并通过隔震装置降低桥梁结构的加速度反应以及将地基处震动隔开,从而提升桥梁的整体抗震性能。
例如,由法国著名公司主导设计及建造的Rion-Antirion大桥,其底部就是利用钢管桩进行固定并铺设砂砾层作为隔震装置(图1)。
图]Rion-Antirion大桥底部结构3.目前我国桥梁减隔震技术应用现状虽然桥梁减隔震技术在国际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我国对这一技术的运用时间较短,对于桥梁减隔震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足,而且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规范,这些都对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实际运用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9e91d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3.png)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减隔震技术是指通过在建筑物或桥梁等结构中加入减震装置,将地震所产生的动能通过减震装置消耗掉并转化为热能,从而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在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是提高桥梁抗震能力、保障桥梁安全运营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地震所产生的冲击力和振动减少,从而降低对桥梁结构部件的损伤,保障桥梁安全稳定的运营。
具体来说,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减隔震技术能够减小桥梁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或减轻桥梁发生塌陷或损坏的情况。
尤其是在发生中小型地震时,减隔震技术能够大大减轻地震对桥梁的冲击力,保持桥梁的结构完整性,不会对桥梁的安全造成明显的影响。
其次,减隔震技术可以降低桥梁结构的振动幅度。
在地震发生时,通过减隔震技术所装置的减震装置能够消耗地震动能,从而降低桥梁结构的振动幅度,保证桥梁在地震中的相对稳定性。
另外,减隔震技术能够减少桥梁结构和周边环境的振动互动,避免桥梁结构疲劳破坏。
在桥梁运营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结构会随着使用次数增加,可能会出现疲劳破坏现象。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小结构与周边环境的振动幅度差异,从而减少桥梁结构的疲劳损伤。
最后,减隔震技术还能够提高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减隔震技术所采用的结构及设备都是经过专门设计及测试的。
通过不断地专业设计和优化,能够提高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确保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运营。
综合来看,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在桥梁结构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能够有效减少地震对桥梁的影响,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营,同时还能够提高桥梁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减隔震技术将更加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等各类工程结构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加安全稳定的保障。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c971d3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e.png)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桥梁减隔震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桥梁结构或设置隔震装置的手段,来减少地震对桥梁的影响和损害的技术。
它是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桥梁减隔震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采用隔震支座来减少地震震动对桥梁的传递。
隔震支座是一种特殊设计的支座,它能够吸收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对桥梁的冲击。
采用隔震支座的桥梁,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减少地震震动对桥梁的影响,保护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二是通过改变桥梁的结构形式来提高抗震能力。
桥梁的结构形式对地震的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选择桥梁的结构形式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采用悬索桥的结构形式可以使桥梁在地震中产生更少的变形和应力,提高抗震性能。
三是采用减振器来降低桥梁的振动。
减振器是一种能够吸收振动能量的装置,可以将桥梁的振动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减少地震对桥梁的损害。
减振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阻尼器、液压缓冲器、摆式减振器等。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和地震安全性,减少桥梁工程的损失和灾害。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采用减隔震技术的桥梁能够有效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
桥梁减隔震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隔震支座和减振器等专用装置的成本较高,增加了工程的投资。
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来说,可能很难承担。
桥梁减隔震技术需要精确的设计和施工,对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如果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减隔震装置不起作用或者出现其他安全隐患,适得其反。
减隔震技术的长期性能和维护管理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13f3c1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e.png)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桥梁减隔震技术是通过在桥梁结构中增加减震装置,降低地震产生的动力响应,减小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力。
减隔震技术主要包括减震支座、减震墩、减震梁等。
减震支座是桥梁减隔震技术的核心装置之一,其作用是使桥梁与地面之间产生一种“解耦”效果,达到阻止地震波传递到桥梁上的目的。
减震支座在垂直方向上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同时在水平方向上也可以提高桥梁的位移能力,减小地震引起的滑移位移。
减震墩是一种可以减少桥墩的地震响应的装置,它通常由一层或多层的弹性隔震层组成,可以有效地吸收和耗散地震的能量。
减震墩可以降低地震对桥墩产生的弯曲和剪切力,提高桥梁的耐震能力。
减震梁是一种可以增加桥梁的抗震性能的装置,它利用弹性材料和减隔震装置来降低地震荷载对桥梁的影响。
减震梁可以通过改变桥梁的刚度和阻尼特性来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桥梁的地震抗力和安全性能。
它可以减小地震对桥梁产生的位移和变形,降低地震的破坏性,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桥梁减隔震技术还可以减少桥梁的维修和加固成本,提高其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桥梁减隔震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减隔震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减隔震技术需要考虑到桥梁结构和地震特性的匹配性,选择合适的减震装置和参数。
减隔震技术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桥梁减隔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方法。
通过在桥梁结构中增加减震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力,保障桥梁的安全性能。
在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还需要充分考虑其成本、适用性和维护等因素,以实现桥梁抗震的长期稳定运行。
大跨度桥梁的减震隔震技术应用
![大跨度桥梁的减震隔震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1a9a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4.png)
大跨度桥梁的减震隔震技术应用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发展,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地震等外力的作用,大跨度桥梁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震隔震技术应运而生。
减震和隔震是两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它们能够有效地减少桥梁在地震中受到的力和位移,从而保护结构的完整性。
减震技术通过提供一定的减震装置,将地震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轻桥梁所受到的震动影响。
隔震技术通过设置一定的隔震层,将桥梁与周围的土地断开,从而降低地震波传递到桥梁的能量。
对于大跨度桥梁的减震隔震技术应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对桥梁结构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和抗震评估。
这是确保桥梁在地震中能够承受力和位移要求的基础。
通过使用现代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详细分析桥梁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变形和力学响应,并进行全面的抗震性能评估。
这将为后续的减震隔震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其次,选择合适的减震隔震装置。
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减震隔震装置,如摩擦阻尼器、液体阻尼器、金属弹簧等。
这些装置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可以有效地减少桥梁的响应和振动。
此外,还需考虑桥梁结构与隔震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设计减震隔震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桥梁结构与减震隔震装置之间的力学特性和相互作用。
这将涉及到减震装置的刚度和阻尼特性,与桥梁结构的相互耦联。
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参数,进一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最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建设和技术实施。
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施工和操作要求。
在桥梁建设的初期,需要对减震隔震装置进行合理的布置,并确保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完好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维护和监测体系的建立,以保证减震隔震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总之,大跨度桥梁的减震隔震技术应用是保障桥梁结构在地震中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
通过动力响应分析、减震装置的选择、相互作用的考虑以及系统的建设和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4929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8.png)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桥梁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梁结构在遭受地震、风灾等外力的作用时,容易发生破坏,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当前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其在提高桥梁抗震性能方面的作用与价值。
结合实际案例和理论分析,对减隔震技术的影响因素、设计原则进行详细探讨,并展望未来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领域的研究方向。
愿通过本文的分析,为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在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和减少震害方面的效果。
通过对减隔震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进行梳理和总结,深入剖析其优缺点、效果和应用范围,为今后桥梁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为优化桥梁设计方案、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推动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促进我国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
1.3 意义引言-意义: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桥梁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而桥梁结构在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容易受到破坏,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小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系数,有助于保障城市交通运输的畅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也有利于提高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性,减少对桥梁的修复和维护费用,降低维护成本,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573e2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6.png)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大量的建设和应用,使得人们出行更加的便利,而桥梁建设规模增大、数量增多,人们也更加重视桥梁运行的安全性,所以减隔震技术是极为重要的。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预防地震造成重大的伤害,还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桥梁规划设计阶段,通过减隔震技术有效的促进交通运行安全性的提升,达到桥梁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标准。
关键词:桥梁结构设计;减震隔震;应用1减隔震技术的要求1.1 设计原理我国的桥梁在减隔震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如下原理进行:(1)小型地震不会发生损坏事故,或者轻微损坏,地震发生后桥梁的性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各个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中;(2)中等地震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但是必要维修处理依然可以投入使用,总体结构是非弹性态势;(3)大型地震后出现严重的损坏,但是没有坍塌,经过修补处理后依然可以正常的使用,桥梁处于弹塑性的状态中。
1.2 适用要求减隔震技术原则分析可以了解到,桥梁顶部架构震动时间相对较短,桥梁基础结构性能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该技术。
因此,结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高度不能超过40 m, 桥梁架构和硬度要达到平衡性的要求,不能形成减隔震的条件下可以达到1 s以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计算确定,然后是建设相应的模型,以做出合理的推算和设计。
各项因素都要综合性分析,包含风力影响的压力,不能超过桥梁重力的十分之一。
1.3 减隔震设施的设计(1)减隔震座在进行设计中,桥梁的减隔震技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橡胶底座的结构形式,在设计中,要确保各个结构尽量的趋同性设计,从而可以防止发生严重的扭转力的影响。
从具体的操作中,可以保证减隔震座中的各个间隔距离控制在2 m以下,且减隔震体系的硬度要和顶部架构保持同一中心,以减弱扭转力的影响。
(2)减隔震底座直径在设计中,需要保证其在规划的范围内,确保纵向力达到规定的要求,以使得底座的规模符合实际需要,能够提升一定的结构性能水平,不会产生扭曲损坏的问题。
基于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基于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147f0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0.png)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桥梁的特点和地震环境,选择 适合的减隔震装置,如橡胶支座、 阻尼器等,以达到最佳的减隔震效 果。
优化结构设计
通过优化桥梁的结构设计,降低地 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提高结 构的稳定性。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01
02
பைடு நூலகம்
03
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 减隔震装置的质量和安装 精度,确保其性能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减隔震技术原理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增加结构的阻尼和刚度,以及利用材料的非线性特性 ,在地震发生时,消耗地震能量,减轻结构振动,从而减小结构损伤和倒塌的 风险。
减隔震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减隔震技术的分类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减 隔震技术可以分为阻尼器、隔震 支座、调谐质量阻尼器等。
减隔震技术的特点
保护桥梁结构的安全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小桥 梁结构的振动幅度和加速度,从而降 低因地震引起的桥梁损坏和倒塌的风 险。
02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 用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减隔震设计理念
在桥梁设计中,采用减隔震技术 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震对桥梁结构 的破坏,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减隔震装置选择
在某地震频发的地区,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采用了减隔震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减隔震 设计要求,确保减隔震装置的正确安装和功能实现。同时,加强施工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施 工中的问题,确保桥梁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案例三:某老旧桥梁的减隔震改造
老旧桥梁的减隔震改造
某老旧桥梁,由于使用年限较长,结构性能 下降,需要进行减隔震改造。通过对桥梁进 行全面检测和分析,确定了减隔震改造方案 。改造过程中,对桥梁结构进行了加固处理 ,并安装了减隔震装置,提高了桥梁的抗震 性能。改造后,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 了显著提升,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可靠的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ca06f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c.png)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减振和隔离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桥梁的设计之中,并为其注入了更多的内涵。
减振降噪是指将可能引起地表震动的地震从桥梁中隔离出来。
为此,必须通过增加其固有频率,避免其在强震下产生较大的耗能,从而降低其抗震性能。
所以,为了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度,必须在桥梁结构的设计中采用减振技术。
关键词:桥梁结构;结构设计;减隔震技术1减隔震技术的原理以及适用要求1.1减隔震技术相关原理在国内,使用减隔震技术时,应遵守如下原则:①若发生小的地震,桥梁不会受到损害,或发生轻微的损害,在地震停止后,桥梁的性能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所有的结构都处于一种弹性的状态;②若发生中等规模的地震,则会对桥梁造成某种程度的破坏,但经过修补后,桥梁仍能正常工作,整体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③当发生较大的地震时,大桥有显著破坏,但整体不会倒塌,修补后仍能正常运行,大桥整体处于弹性塑性区。
1.2减隔震技术相关适用要求通过对减隔震技术原理的研究,不难发现,对于桥顶框架的振动时间比较短,而对于桥梁的基础结构来说,减隔震技术是可以选择的。
在对我国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了明确以后,在进行减隔震技术的设计时,其高度不能大于40 m,桥梁的结构和硬度,都要满足平衡的要求,若难以形成减隔震,则要在1 s以内,结合实际,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还需对其它种类的元素作进一步的研究,比如,由于风的作用而引起的应力,这个应力不能超过大桥所受的地心引力的十分之一。
2减隔震技术的优势与不足2.1减隔震技术的优势在相同的地震作用下,采用延性结构和减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很大区别。
基于延性的桥梁结构在震后必须做出合理的评估和加强,而采用减隔震技术的桥梁结构在震后仍能正常工作,且不损伤承力件。
减隔震技术的优点是:①在桥梁中使用减隔震技术,可以对桥梁进行有目的的调整,确保其合理的布置,最大限度地提高桥墩、桥头的地震效应,提高桥梁的整体抗震性能。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e23e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c.png)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减隔震技术是桥梁结构设计中一种重要的防护措施,通过设置特殊装置,将桥梁结构与地面隔离,从而减少地震能量对桥梁结构的直接作用,降低地震对桥梁的破坏。
本文对几种常用的减隔震装置以及其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包括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橡胶支座、粘滞阻尼器和铅芯橡胶支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结构设计;间隔震技术;应用分析1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重要性减隔震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是通过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减隔震装置,如隔震支座、减震元件等,来延长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地震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具体来说,通过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减隔震装置,如隔震支座、减震元件等,来增加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使其与地震的振动周期错开,从而减少桥梁结构受到的地震力。
同时,减隔震装置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弱地震的振动强度,减少桥梁结构受到的冲击和振动,达到减轻地震损害的目的。
因此,减隔震技术应用于桥梁结构设计中,能够从多方面来促进桥梁结构稳固性和耐久性的提升。
2桥梁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减隔震技术应用分析2.1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是利用钟摆原理实现减隔震功能。
支座通过滑动界面摩擦消耗地震能量实现减震功能,通过球面摆动延长梁体运动周期实现隔振功能。
具体来说,在桥梁正常运行时,摩擦摆减隔震支座与普通的支座功能完全一样。
当地震来临时,当桥梁所承受的水平力大于剪力螺栓剪断力时,剪力螺栓剪断,限位装置打开,支座通过圆弧面之间的相对滑动,将梁体和墩台隔离开,使大部分地震能量无法从墩台传递到梁体。
此外,支座的圆弧面设计可以延长结构的振动周期,减少结构因地震作用而引起的放大效应,并通过支座圆弧面之间的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减少地震能量的输入[1]。
地震过后,支座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可以有效地限制隔震支座的位移,使其震后恢复原位。
该装置在桥梁结构设计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支座的承载能力、水平复位功能、摩擦系数、最大位移量等因素。
公路桥梁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与应用技术指南
![公路桥梁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与应用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b915cb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7.png)
公路桥梁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与应用技术指南公路桥梁的减隔震系统,听上去好像高大上的技术,实际生活中咱们倒是挺常见的。
比如,桥梁一摇一晃的,大家都能感受到“晃晃悠悠”的感觉,尤其是在地震或者是大风天,真是让人紧张不已。
说起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嘿,大家可能听得有点晕,但其实它就是一个聪明的小工具,让桥梁不那么容易晃,保持稳定。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支座不给力,桥梁晃成了“海上孤舟”,那可真是大问题。
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的原理其实不复杂。
简而言之,它是靠摩擦力和摆动来消耗地震或风力的能量,防止桥梁发生过大的晃动。
这就像你骑车过坑洼路面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让你不至于被弹飞。
简单说,摩擦力就是它的“保护神”。
再加上摆动的机制,有点像秋千一样,一晃一晃的,反正能把大部分能量给吸收了,结果桥梁就能安安稳稳的,连个小震动都没有。
想想如果没有这种减隔震技术,那桥梁在地震中的表现可就不堪设想了。
震动一来,桥梁一颤,车上人一晃,顿时一片混乱。
那种晃动感,估计得把人吓得心跳加速,简直不敢想象。
而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的出现,正好给了桥梁一双“稳住”的翅膀。
这个技术就像是在桥梁底下加了一个“超级减震器”,让它能在摇摇欲坠的时候依然站得住脚。
你想,桥梁的任务可重了,承载着交通的畅通,如果在关键时刻崩塌,那可真得了不得了。
现在的桥梁,不仅要对抗大风大雨,还得承受地震、积雪、甚至车流的压力。
如果桥梁在这种环境下没个“稳定器”,那真是岂不是让大家天天提心吊胆。
摩擦摆式支座就是为了防止这些风险,保证桥梁不被大自然的小脾气给影响。
而且呀,这种支座不仅能减震,还能耐久,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简直就是桥梁界的“性价比之王”。
说到应用,其实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在不少地方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比如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地区,桥梁上普遍安装了这种支座。
每当地震来临,桥梁上的摩擦摆式支座就开始“发力”,把地震带来的冲击力给吸收掉,减轻了桥梁的负担,减少了桥梁被损坏的风险。
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
![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65cc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e.png)
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减隔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抗震设计手段,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减隔震技术的原理,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该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接着分析了减隔震技术对桥梁结构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探讨了该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总结了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前景,指出了其在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为桥梁结构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促进减隔震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减隔震技术、现代桥梁结构设计、应用分析、原理、应用案例、影响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应用优势、前景、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桥梁作为连接城市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桥梁结构往往容易受到地震等外部力的破坏,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安全隐患。
如何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成为了工程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在本文中,将对减隔震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并分析其对桥梁结构性能的影响。
还将探讨减隔震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通过对减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现代桥梁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促进桥梁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现代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桥梁结构在面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容易发生严重的破坏,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如何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当前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针对现有桥梁结构设计及抗震技术的不足之处,本研究旨在探讨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和优势,为进一步完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对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和实际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未来桥梁设计和抗震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应用分析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701affcfc789eb162dc843.png)
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应用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交通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桥梁在其中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桥梁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该技术是桥梁抗震的重要条件,在地震发生时,其可以减少桥梁受到的损害,甚至可以避免桥梁受到损害。
为此,就针对减隔震设计的原理、配备的设置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标签:桥梁结构设计;减隔震技术;应用TB1减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减隔震技术是通过结构的基础位置隔离地震能量、阻断地震波的传播。
在减隔震设计中,通过附加阻尼的方法进一步降低了地震地响应,阻尼并不是自然装置,而是施工人员人为的将其设置在桥梁结构的某些位置,同时,耗能构件在地震发生的时候,通过自身的结构可以将地震的能量进行吸收,从而让桥梁的结构在受到地震冲力的时候得到缓冲,使桥梁结构的稳定性与完整性得到更好的保持。
减隔震技术包括两大方面:减震技术和隔震技术。
减震技术是指人为的将阻尼及耗能构件设置在桥梁的结构中,让耗能构件吸收地震波的能量;隔震技术是特殊的结构类型,其具有振动周期的特殊结构,与减震技术有很大的不同。
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可以输出地震能量。
两种技术相互配合,能够共同应对强大的地震波,保护桥梁免受伤害。
2减隔震装置技术的分类2.1铅芯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是把一个或多个铅芯插入到分层的橡胶中,形成紧凑的减隔震装置,其在延长结构周期的同时把地震的能量消耗掉。
铅芯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能够与分层橡胶支座进行紧密的结合,同时良好的耐疲劳性与弹塑性使得其适合做减隔震材料。
铅芯橡胶支座的诸多特性能够提供地震中所需要的耗能,同时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过程中的屈服强度和刚度,在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中被广泛的应用。
2.2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是利用活塞运动前后的压力差异,使黏滞流体通过节流孔,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阻尼力和耗能。
粘滞阻尼器有着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粘滞阻尼器没有显著的增加桥墩的受力。
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
![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7cf7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3.png)
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经济的发展,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在桥梁的设计和建设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减隔震技术是利用柔性或半柔性支座减小桥梁结构所受地震力的一种方法,通过将地震能量转化为桥梁的动力响应,从而减小其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提高桥梁的地震抗性。
本文将对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减隔震技术的意义和作用1.提高桥梁结构的地震抗性地震是造成桥梁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对于地震多发地区的桥梁来说,其地震抗性显得尤为重要。
减隔震技术通过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支座,可以将地震能量有效地转移和吸收,从而减小桥梁结构所受地震力,提高桥梁的地震抗性,降低地震破坏风险。
2.保护桥梁结构和使用寿命在桥梁结构受到地震作用时,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减隔震措施,其结构很容易遭受损坏或破坏,从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而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桥梁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修复的成本。
3.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减隔震技术的桥梁对地震的响应更加柔韧和稳定,能够降低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幅值,减小结构受力,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桥梁的正常运行。
1.常见的减隔震技术(1)橡胶支座橡胶支座是一种常见的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起到缓冲和分散地震能量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小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桥梁的地震抗性。
(2)摩擦减隔震支座摩擦减隔震支座是通过摩擦力的作用来减小桥梁结构所受地震力的一种支座技术,其具有调节性能好、造价低廉等特点,适用于一些中小跨径的桥梁结构。
2.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案例(1)日本神户港大桥1995年日本神户港大桥在一场大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破坏,随后经过重新设计和加固,采用了液体减隔震支座技术。
在2005年发生的一场地震中,神户港大桥的减隔震支座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吸收了地震能量,保护了大桥的结构和安全。
桥梁减隔震技术及应用
![桥梁减隔震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df533d69dc5022aaea00b7.png)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减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铅芯橡胶支座
澳门西湾大桥(2004)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减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铅芯橡胶支座
引桥采用铅芯橡胶支座
晋江大桥(2008)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减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铅芯橡胶支座
晋江大桥引桥(2008)
世界首座“开”字型斜拉桥;南、北引桥(1010m 和 1365m)采 用新型四铅芯隔震支座,最大直径 130cm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减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铅芯橡胶支座
石家庄新津桥(1998)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减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铅芯橡胶支座
新疆布谷孜大桥(1999)
震害分析
日本 阪神地震桥墩剪切、弯曲破坏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台湾集集地震桥墩剪切破坏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汶川地震百华大桥桥墩弯曲、剪切破坏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日本阪神地震西宫大桥落梁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台湾1999集集地震落梁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汶川地震庙子坪大桥落梁破坏
以适当的阻尼限制过大的位移。
以往大量使用的板式支座、盆式支座等,起到传递 上部结构的各种荷载,适应温度、收缩徐变等因素产生 的位移,但是这些支座往往难以满足减隔震设计的要 求。
2.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机理
4、时程分析
剪力(或加速度)和位移反应谱
隔震可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并增大结构阻尼,但要注意,不可能同 时减小上部结构的剪力(或加速度)和隔震层的位移--在增大位移响 应和减小剪力响应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桥梁抗震设计关键点与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探究
![桥梁抗震设计关键点与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e8cf7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1.png)
桥梁抗震设计关键点与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探究1. 桥梁抗震设计概述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在地震发生时,其结构易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对桥梁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抗震设计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桥梁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发生脆性破坏,从而减少地震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桥梁抗震设计涉及多个关键方面:需要充分考虑桥梁的地质条件、结构形式、材料特性以及地震动特性等因素,这些都是影响桥梁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
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有效的抗震措施,如设置隔震支座、采用弹性支撑、设置缓冲装置等,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还需要进行动力分析,以评估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安全性。
这包括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非线性分析,以预测桥梁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性能表现。
桥梁抗震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1 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桥梁抗震设计成为了桥梁工程领域的关键环节。
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可以提高桥梁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抗震性能,降低因地震等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保证桥梁正常使用功能:良好的抗震设计可以确保桥梁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不会因为结构破坏而导致桥梁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影响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
促进桥梁技术的发展:抗震设计是桥梁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抗震设计的不断研究和完善,可以推动桥梁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桥梁抗震设计对于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桥梁抗震设计,可以提高国家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桥梁抗震设计在桥梁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以及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96f89b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7.png)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桥梁减隔震技术是指在桥梁结构中引入一定的隔震装置,以减少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通过减隔震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保障桥梁结构及其使用安全。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手段。
二、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分类桥梁减隔震技术根据减隔震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 passivation 处置和 active 处置两种。
1. passive 处置passive 减震技术是指在桥梁结构中引入一定的隔震设备,使其在地震发生时起到减隔震的作用。
一般来说,passive 减震技术包括摩擦减震器、弹簧减震器、液体减震器等。
这些减震装置可以在地震发生时吸收并缓解地震力,保护桥梁结构的完整性。
active 减震技术是指在桥梁结构中加入一定的控制装置,使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主动对桥梁结构进行控制,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这一类减震技术一般包括液压缸、电动机、传感器等组件,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桥梁结构的变形和振动,达到减震的效果。
桥梁减隔震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2. 降低对桥梁结构的损害3. 提高桥梁的运输效率桥梁减隔震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桥梁的运输效率。
通过减小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保障桥梁的正常使用,提高其运输效率。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和优势得到了工程界的广泛认可,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桥梁减隔震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和运输效率,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桥梁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桥梁减隔震技术也正朝着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1. 多元化的技术手段未来的桥梁减隔震技术将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 passivation 处置和 active 处置,还会结合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和运输效率。
我国桥梁隔震技术的应用
![我国桥梁隔震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70b35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e.png)
我国桥梁隔震技术的应用我国桥梁隔震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然而,地震活动的频繁出现,给桥梁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桥梁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震害预防措施,近年来受到了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桥梁隔震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未来发展前景。
桥梁隔震技术的背景桥梁隔震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利用隔震支座、阻尼器等装置,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桥梁隔震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
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桥梁采用了这种技术,以提升其地震安全性能。
桥梁隔震技术的应用适用范围桥梁隔震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桥梁,如公路桥、铁路桥、市政桥梁等。
对于一些重要的大型桥梁,如长江大桥、黄河大桥等,隔震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流程桥梁隔震技术的设计流程包括:地震烈度区划、桥墩抗震性能评估、选择合适的隔震装置、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等。
技术特点桥梁隔震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2)减少地震对桥梁的破坏程度;(3)设计灵活,可满足不同桥梁的需求;(4)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桥梁隔震技术的优势分析相比传统的震害预防技术,桥梁隔震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成本效益采用桥梁隔震技术,可以在保证桥梁安全性能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
虽然隔震装置的初期投入相对较高,但长远来看,其成本效益是显著的。
技术可行性桥梁隔震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社会经济效益采用桥梁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从而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桥梁隔震技术的未来发展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桥梁隔震技术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未来,该技术将面临以下挑战和不足: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目前,桥梁隔震技术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未来,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以提高该技术的实际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减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摩擦型支座
佛山平胜大桥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减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摩擦摆支座
苏通大桥
横桥向用柱面,双向用球面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减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铅芯橡胶支座
桥梁名称 石家庄新津桥 南疆布谷孜桥 澳门澳凼第三 (西湾)大桥 西藏柳梧大桥
宜昌大桥
西藏林芝大桥 厦门同安湾大桥 叶溪河大桥 厦门杏林大桥 广东东沙大桥
晋江大桥引桥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 用高速公路桥梁 广东南澳大桥
建成日期 1998 1999
高阻尼橡胶支座
高阻尼橡胶支座实验滞回曲线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铅芯和高阻尼支座的异同
材料不同:铅芯支座(普通橡胶,使用铅 棒),高阻尼支座(高阻尼橡胶,无铅 棒); 屈服力不同:铅芯屈服力较大; 阻尼比不同:高阻尼(8%——15%),铅芯 (10%——20%以上) 使用性能上无本质区别,均适用于中小跨径 桥梁,但高阻尼支座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 问题,价格略高5%左右,是未来发展方向。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2009(征求意见稿)
《橡胶支座》
2007(GB20688,共四部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及条文说明》2004
《建筑消能阻尼器》2007
欧美日等于上世纪90年代已编制相关标准
相关国际标准如ISO 22762《Elastomeric
Ag=(0.1~1.5)秒 3.支座变形能力差 4.未设置具有耗能能力的防落梁措施
1.问题的由来
对策
1.采用传统抗震设计:”硬抗” 加大断面及配筋,刚度大,地震力大(循环)。 仍为主流方法,但有时难以满足要求
2.采用减隔震设计:”以柔克刚” 延长结构基本周期,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减少地震能
量的输入,隔离和消耗地震能量。
T 2 M / K C
P(t)
M
K
被动控制
(铅芯、高阻尼)橡胶支座
改变
改变
摩擦摆支座(FPB)
改变
改变
钢阻尼器(Steel Damper)
改变
改变
粘滞流体阻尼器(VFD)
改变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
改变
改变
改变
主动控制
改变
改变
改变
2.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机理
相关规范(国内)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2008
2.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机理
传统结构水平刚度大 频率比ω/ωn=0.8~1.5 地震动放大系数Ra=2 ~3
隔震结构水平刚度小(柔性支座) 频率比ω/ωn=3~8 地震动放大系数Ra= 1/2~1/8
2.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机理
隔震设计的基本规律:
隔震装置的水平刚度越小,则自振周期延长地越长,上 部结构的加速度(或剪力)的减小效果越好;但会增加结 构的位移响应; 增加结构的阻尼,会减小上部结构的加速度(或剪力) 响应,同时也会减小结构的位移增加趋势。因此,增加结 构的阻尼对改善隔震效果非常有利,但阻尼过大,对结构 仍会有不利的影响; 在坚硬场地比在软弱场地上建造的结构的减震效果好; 设计人员应在减小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增加位移之 间找平衡。
桥梁减隔震技术及应用
陈彦北,博士
2012年3月
内容提要
1.问题的由来 2.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机理 3.新型减隔震装置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5.理解与建议 6.TMT现有工作基础
1.问题的由来
1.问题的由来
1.问题的由来
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556年陕西关中大地震,8级,80万 地震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
0.0V 2.0V 5.0V 10.0V
0
-0.5
-1
-1-.05.02
-0.01
0
0.01
0.02
位移/m
x 106 1.5
1 0.5
0.0V 2.0V 5.0V 10.0V
0
-0.5
-1
-1.-50.4
-0.2
0
0.2
0.4
速度/(m/s)
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随电压变化曲线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西藏地区气候特点:
动
控
制
主
动
变
阻
尼
控
制
系
半
变
主 空
动 隙
液 阻
压 尼
阻 器
尼
器
半
主
动
变
摩
擦
阻
尼
器
电 流 变 / 磁 流 变 阻 尼 器
混
合
控
制
混
混
合 合
质 基
量 础
阻 隔
尼 震
器
(
HM
D)
2.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机理
工程结构减隔震控制相关因素 MX CX KX P t
相关因素 控制方式
减隔震装置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日本阪神地震西宫大桥支撑节点- 球支破坏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日本阪神地震西宫大桥-板式支座掉落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汶川地震映秀岷江大桥-板支破坏,梁体位移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汶川地震庙子坪大桥-盆支破坏、梁体位移
1.问题的由来
破坏原因分析
1.地震作用强,桥梁结构薄弱:柱礅,梁体破坏 超过设防烈度:日本设计0.30g,阪神0.6g 2.桥梁与地面运动共振:As=(1~2)秒,
世界首座“开”字型斜拉桥;南、北引桥(1010m 和 1365m)采 用新型四铅芯隔震支座,最大直径 130cm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减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铅芯橡胶支座
石家庄新津桥(1998)
4.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减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铅芯橡胶支座
新疆布谷孜大桥(1999)
2.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机理
基本概念
通过采用减隔震装置来尽可能地将结构或部件与可能 引起破坏的地震地面运动或支座运动分离开来,从而大 大减小传递到上部结构的地震力和能量,确保结构本身 及其附属物的安全。--有别于硬“抗”。
减隔震装置
2.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机理
不同抗震技术的基本机理比较
基本原理
降低刚度, 延长周期
结
构
振
动
控
制
被
主
动 动
控 控
制 制
耗
主
主
金 属 阻 尼 器
粘 弹 性 阻 尼 器
能
装
置
摩
油
擦 阻
阻 尼
尼 器
器
调
谐
质
量
阻
尼
器
调
谐
液
体
阻
尼
器
动支撑装置
动 质 量 阻 尼 器 ( AM D)
( (
TM D) TLD)
主 动 变 刚 度 控 制 系 统
半 主 动 流 体 阻 尼 器
半
主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粘滞阻尼器-可单独或与其他支座配合使用
粘滞流体阻尼器结构图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粘滞阻尼器
粘滞阻尼器阻尼力曲线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智能阻尼器
磁流变阻尼器构造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智能阻尼器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控制力/ N 控制力/ N
磁流变阻尼器
x 106 1.5
1
0.5
震害分析
日本 阪神地震桥墩剪切、弯曲破坏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台湾集集地震桥墩剪切破坏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汶川地震百华大桥桥墩弯曲、剪切破坏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日本阪神地震西宫大桥落梁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台湾1999集集地震落梁
1.问题的由来
震害分析 汶川地震庙子坪大桥落梁破坏
1976年唐山大地震,7.2级,24万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7.3级,2300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8.0级,6.9万+
地震同样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严重灾害
12 43
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6.7级,62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7.3级,6000 2010年海地地震,7.3级, 20万+ 2010年智利地震,8.8级 约700
可以认为橡胶支座有足够的安全耐久性。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摩擦摆支座
产品静态模型图
产品动态模型图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摩擦摆支座
球面:双向隔震;柱面:单向隔震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摩擦摆支座
4、时程分析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金属阻尼器-可单独或与其他支座配合使用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金属阻尼器-可单独或与其他支座配合使用
以适当的阻尼限制过大的位移。
以往大量使用的板式支座、盆式支座等,起到传递 上部结构的各种荷载,适应温度、收缩徐变等因素产生 的位移,但是这些支座往往难以满足减隔震设计的要 求。
2.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机理
4、时程分析
剪力(或加速度)和位移反应谱
隔震可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并增大结构阻尼,但要注意,不可能同 时减小上部结构的剪力(或加速度)和隔震层的位移--在增大位移响 应和减小剪力响应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3.典型的减隔震装置
橡胶隔震支座的安全耐久性问题
1889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座铁路桥安装了天然橡胶垫, 至今仍通车。从使用了100多年的天然橡胶(未加抗氧化 剂)上切块测试发现,仅表面1.5mm范围发生氧化; 1982年将1962年建成的英国伦敦到肯特的M2高速公路桥 的两个橡胶支座移出测试并切开,发现压缩及水平刚度无 明显变化,表面无任何氧化及开裂的征兆; 1966年建成的伦敦奥尔尼班公寓,建成后对橡胶支座进 行了8年的定期观测,未发现劣化现象,根据观测结果预 测100年徐变量为5.4mm。 周 福 霖 等 人 对 橡 胶 支 座 进 行 1h 耐 火 测 试 , 刚 度 降 低 10%,极限压应力仍可超过90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