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11教育学综合真题答案解析4.0
2024年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2024年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敢,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力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亲自给孩了上课。
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A.正面显性功能B.负面显性功能C.正面隐性功能D.负面隐性功能2.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下列选项中,列入师范生“毕业要求”的是()A.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育人B.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教学C.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D.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创新3.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A.行为强化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自我价值理论D.自我决定理论4.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 )A.生理的需要B.归属的需要C.尊重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大学》。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
上述各句中“教”字相同的含义是:A.反求诸己B.养子使作善C.以身垂范D.上施下效6.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要求B.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整体性C.终身教育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7.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项的内容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A.专业理想的建立B.专业能力的完成C.专业知识的拓展D.专业自我的形成8.某研究团队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冲突事件。
2024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库(含答案)

2024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20世纪30年代联共(布)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确定该时期苏联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实施综合教学大纲B.恢复班级授课制度C.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D.加强教学与生产劳动的联系2.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A.简单随机取样法B.系统随机取样法C.整群随机取样法D.分层随机取样法3.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初步形成,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的法案是()A.《初等教育法》B.《基佐法案》C.《费里法案》D.《巴尔福教育法》4.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士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熹、苏格拉底5.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80、94、76、92,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76B.78C.80D.826.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的关系是( )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关系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有操作性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7.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原型定向8.在教育测量中,难以控制偶然因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操作误差9.当已知一个复合现象A(C、D、E)是引起另一个复合现象B(c、d、e)发生的原因,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10.“要求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观察阶段的教育。
2023-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于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位心理学家声称“给我一打儿健康的婴儿,如果我能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是乞丐和盗贼”,这位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发展动力的观点可以概括为()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会合论和成熟论D.相互作用论2.泰勒原理有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俎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A.课程实施原理B.课程设计原理C.课程评价原理D.课程组织原理3.二战后,日本提出的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化原则、国际化原则、信息化原则和终身教育的原则,提出这一报告的机构是()A.临教审B.教育改革推进本部C.文部省D.东京大学4.在西方教学设计的理论中,存在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有一种教学设计模式的程序是:“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测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这些教学设计模式是()A.系统分析模式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程序模式5.现代学制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多种,我国学制的类型是()A.单轨型B.双轨型C.三轨制D.分枝型6.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
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
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A.角色扮演法、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B.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7.某研究者对50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其性别,年级,专业的关系,最恰当的取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8.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以下不属于程序教学理论主张的是()A.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B.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C.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D.程序教学方法9.下面关于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开始B.20世纪20~5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使教育心理C.20世纪50年代,奥苏泊尔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D.20世纪80年代,杜威实用主义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10.使其皆出于吾之口,使其皆出于吾之心”,这一要求体现朱熹读书原则是()A.循序渐进B.熟读静思C.虚心涵泳D.切己体察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A.制度化教育弊端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D.学习化社会来临12.斯巴达相比,雅典的教育模式更倾向于()A.军事教育B.音乐教育C.通识教育D.科学教育13.20世纪30年代联共(布)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确定该时期苏联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实施综合教学大纲B.恢复班级授课制度C.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D.加强教学与生产劳动的联系14.随着我闹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农村小学就读的适龄学童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校难以维持的状况,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A.人口结构B.人口质量C.人口流动D.人口数量15.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16.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学校的表述错误的是()A.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文法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B.拉丁修辞学校成为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C.医学、建筑学和法律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D.雄辩术教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17.19世纪上半期,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标志是A.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改革B.伦敦大学的成立C.曼彻斯特学院的创设D.伯明翰学院的开办18.后来被英国教师兰卡斯特和贝尔沿袭,并创造了19世纪英国盛极一时的兰卡斯特-贝尔制,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A.古儒学校B.职官学校C.宫廷学校D.文士学校19.我们希望教育所培养人的品格是,不仅具有善意,而且能够坚定实现善良的品格。
2019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昰符合题目要求的.1.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A.教师中心B.学校中心C.学生中心D.活动中心【答案】A2.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昰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答案】B3.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昰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答案】C4.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昰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答案】A5.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答案】B6.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 顺序性B 阶段性C 差异性 D不均衡性【答案】D7.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昰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昰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人、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答案】A8.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昰同一的定义属于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解释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答案】D9.“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昰怎样.因此,他们昰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昰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昰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性和历史性C.相似性和差异性D.现实性和潜在性【答案】B10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昰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叉要有—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昰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答案】D1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昰A,孔子 B.孟子C.荀子D.庄子【答案】B12.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昰A.分斋教学B.自由讲学C.注重考试D.藏书读书【答案】B13.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A.识字为主B.读书为主C.学事为主D.穷理为主【答案】C14.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昰A.京师同文馆B.湖南时务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D.⒈海广方言馆【答案】A15.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A.政治家B.学术人才C.新国民D.实业人才【答案】C16.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昰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笞案】A17.“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A.教育独立B.教授治校C.思想自由D.文理沟通【答案】C18.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昰A.国民教育第一B.群众教育第一C.干部教育第一D.儿童教育第一【答案】C19.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A,浙江大学 B.复旦大学C.天津大学 D南开大学【答案】D20 集中体现我国新文化运动民主追求的教育思潮昰A.平民教育思潮 B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C.科学教育思潮D.职业教育思潮【答案】A21.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昰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答案】D22.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昰一种特殊形式的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教会教育【答案】B23.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昰A.直观性原则B.教育性教学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答案】D24.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A.道尔顿制B.葛雷制C.昆西制度D.文纳特卡制【答案】A25.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昰A.儿童对母亲的爱B.儿童对父亲的爱C.儿童对全人类的爱D.儿童对上帝的爱【答案】A26.20世纪20年代,苏联普通学校“综合教学大纲”取消了学科界限,将全部知识按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其中心昰A.活动B.自然C.社会D.劳动【答案】D27.1810年,洪堡创办的对德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昰A.哈勒大学B.柏林大学C.哥延根大学D.慕尼黑大学【答案】B28.在法国教育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的法案昰A.《阿斯蒂埃法案》B.《费里法案》C.《富尔法案》D.《教育改革法》29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史上做出杰出贡献,并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昰A.约翰.杜威 B.本杰明·富兰克林C.贺拉斯·曼D.亨利·巴纳德【答案】C30 现代欧美教育史上,主张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昰A,永恒主义教育 B.改造主义教育C.存在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答案】A31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昰A.1877年卡普杰列大的《教育心理学》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答案】D32,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昰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D 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答案】C33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4.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昰A.教学跟随发展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D.教学等同于发展【答案】C35.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昰A.连锁学习B.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学习【答案】B36.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昰A.正强化 B,负强化C.正惩罚 D,负惩罚【答案】B37.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昰A.社会学习理论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A3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昰A.认知发现理论B.认知接受理论C.认知目的理论D.认知建构理论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昰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答案】A40.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A.描述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答案】C41.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新信息做出进—步的推理和预期,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生成更丰富的理解.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昰A.同化B.顺应C.平衡D.重组【答案】A42.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昰A,运动技能 B.动作技能C.策略技能D.心智技能【答案】D43.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昰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答案】B44.学生用“—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昰“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编码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D45.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昰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D二、简答题目:(46~48小题)46.培养目标昰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参考答案要点】正确教育目的昰指一定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总要求,规定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培养目标昰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两者之间昰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内涵的理解,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区分能力.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育目标昰一组相关联的概念.教育目的昰指一定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总要求,规定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它规定着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根本性质问题,昰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培养目标昰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有时培养目标也表述为教育目标,它包括三个部分,即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两者之间昰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教育目的大于培养目标.47.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参考答案要点】错误.教学模式昰指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范型.(若有其他合理的界定,亦可给分.)教学方法昰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力式.教学模式具有概括化、理论化的特点,教学方法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教学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属于较高层次.【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掌握程度.设计该题主要考虑教学中学生不易把握这两个概念的实质,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不易理清.领会这两个概念,理解其间的关系对于掌握教学理论十分重要.教学模式昰指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范型.教学模式昰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模式具有直观性、假设性和完整性.最早对教学模式作系统研究的昰美国学者乔伊斯、韦尔合著的《教学模式》,书中精选22种教学理论、学派计划,按其功能和方法论基础区分为信息、个性、社会交往和行为模式四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建立多种教学模式,以供教师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掌握、使用.教学方法昰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也昰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教学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属于较高层次.教学方法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低于教学模式层次.48.思维定势总昰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参考答案要点】错误.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基本相同时,定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减少探索过程,有利于问题解决.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不相同时,定势使人习惯性地采取原先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而不进行别的尝试,会阻碍问题解决.【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思维定势与问题解决效率关系的掌握情况.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发现,思维定势昰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思维定势既有可能促进问题的解决,也有可能阻碍问题的解决,关键取决于导致个体形成思维定势的问题情境与新的问题情境的相似性.当新的问题情境与原有问题情境基本不变时,思维定势有助于问题解决效率的提高;当新的问题情境与原有问题情境变化很大时,思维定势则会导致问题解决效率的降低,甚至阻碍问题的解决.因此,思维定势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只昰可能的情形之一,并不昰两者关系的全部.三、简答题:49~54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49.简述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要点】(1)学校内部因素,如指导思想与目标、课程与教学、校园文化、管理、德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教师与学生、教育评价等.(2)学校外部因素,如家庭和社会因素等.【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认识与把握程度.设计该题的意义昰考查考生昰否掌握了教育学的思维方法,昰否知道什么昰教育影响,以及对教育影响如何去分类.考生可以有多种分类的方式,但一般会分为内部与外部因素.如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如指导思想与目标(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为的矛盾、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的矛盾、思想统一与价值多无的矛盾等)、课程与教学中的德育(重智轻德现象)、校园文化、管理、德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教师与学生、教育评价等;学校外部因素,如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社会转型、价值多元、道德失范、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全球化)、家庭的变化(独生子女现象)、时代精神的变化(关注人性与正义、关注生命、关注人格、关注尊严、回归生活)等.50.简述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参考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2)学生因素.(3)学科发展.(4)社会要求.【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目标制定依据的认识.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学生因素、学科发展及社会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制约课程目标的厘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编制的过程.课程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课程目标制定的着眼点昰最近发展区.学科发展制约着课程目标的制定,学科发展水平制约课程内容的选择,学科分类也制约着课程分类,学科发展速度影响课程变革速度.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求制约着课程目标,经济的地区差异制约课程目标,文化变迁制约课程目标,文化模式制约课程目标,文化多元、文化整合影响课程目标.51.简述孔子的教师观.【参考答案要点】(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以身作则.(3)爱护学生.【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孔子教师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孔子有关教师问题的论述昰从教师如何注重自身修养和教师如何对待学生两方面展开的,由此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教师思想的基础.考生宜从上述两方面答题,指出孔子主张教师应以“学而不厌”作为为师条件,以“诲人不倦”作为教师的从业道德,以以身作则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方式,以爱护学生作为促使学生成才的具体保障.要求考生能就上述方面略作展开,如:终身好学、乐学,掌握“温故知新”之类学习方法;毕生事教,对学生采取来者不拒的方针;重在律己,实行以身示教的感化教育;从爱护、尊重、要求等方面来对待学生,体现教学相长的精神,等等.52.简述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参考答案要点】历史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升空引发美国朝野震惊,为适应与苏联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教育改革呼声高涨(国际背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质量差招致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国内背景).主要内容: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教育发展中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国防教育法》的颁布的掌握情况.选择此考点基于两种基本的考虑: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人-个相对和平的历史格局.然而美苏之间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之间的竞争标志着冷战格局的形成,这—竞争在教育领域内也有突出表现,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即为表现之一.1957年苏联卫星升空使得美国朝野将美国国防科技的落后归咎于教育的落后,教育改革呼声高涨,这迅即成为美国颁布实施《国防教育法》的直接国际动因.其二,在美国二战后整体的教育发展历史中,《国防教育法》既显示了美国重视教育的一贯传统,还表明美国政府借助于教育解决包括国防安全在内的社会问题的教育智慧,更为⒛世纪下半期历次教育改革确定了主题.《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美国教育质量,为美国社会发展培养出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53.教育文献综述报告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参考答案要点】(1)研究的问题(或问题的提出,或文献综述的目的).(2)文献检索范围与方法.(3)文献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或相关主题的内容概括及评论).(4)参考文献(或主要文献目录).54.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不少于5个).【参考答案要点】(1)历史(或偶然事件).(2)成熟.(3)测验(或测验效应,或练习效应).(4)统计回归.(5)工具(或测量的手段与技术).(6)施测者偏好.(7)被试选择(或被试特征).(8)被试缺失.(9)选择与成熟的交互影响.【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实验研究效度的掌握情况.教育实验效度昰影响教育实验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实验效度分为外在效度和内在效度.影响教育实验效度的因素多种多样,掌握影响教育实验效度的因素昰从深层次了解教育实验内在特点的切人点.影响教育实验的效度的主要因素大致可分为上述参考答案要点中所列的9个方面,考生只要从其中的5个方面回答,就说明考生基本掌握了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内容.如果从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内在属性出发,说明考生对教育实验效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可以酌情给分.四、分析论述题:55~57小题,每小题30,共90分.55.试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并比较其异同【参考答案要点】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昰:(1)生活昰教育的源泉,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2)生活昰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3)教育昰为了改进生活.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涵昰:(1)教育昰生活的过程,学校昰社会生活的—种形式;(2)学校生活要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吻合;(3)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吻合.两者比较:(1)共同之处在于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2)不同之处在于,理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不同,陶行知强调的昰现实社会生活,杜威强调的昰体现社会精神的学校生活和儿童生活:对教育的理解不同,陶行知强调的昰社会意义上的教育,杜威强调的昰学校教育.【分析】本题昰—道中外教育史的综合题,其内容也涉及教育学原理,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内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进行恰当的分析、比较的能力.杜威的教育思想代表着西方教育思想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变,其特点昰对传统的某些变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代表着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对中国旧有教育传统和学习西方近代教育业已形成的教育传统的某些变革.强调对传统的反思、批判、重建,对时代社会发展的应对,对现实生活的适应,由此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而久远的影响,所有这些昰两者的共同点和价值所在.从思想渊源上分析,陶行知留学美国,其思想显著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甚至可以认为昰杜威及其所代表的西方“新教育”运动在中国的延伸.所以,选择中外教育史上的这两位教育家进行比较研究,很有代表性,不仅很恰当,而且有必要.事实上,对此问题学术界也一直有讨论.设计此题,用意在于:引导人们关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引导人们在教学和学习中努力将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加以融会贯通,懂得现今的教育理沦昰融合中外古今的思想资源而积淀成的,做到开阔视野,深化思想.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共同点昰都强调学校和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同之处的根源在于: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不同.杜威所处的社会现状昰:资本主义社会已经高度发展,而美国叉昰有着崇尚个性、强调实用的文化,西方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受机器大生产体制影响的强调划一的教育模式已存在问题,由此决定了他对教育的新理解和新设想.陶行知所处的社会现状昰: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中,经济和政治水平低下,中国广大民众缺少教育机会.另—方面,中国学习西方半个世纪,所建设的新教育却又存在脱离社会生活发展、脱离儿童发展的缺陷,由此决定了他在吸收包括杜威在内的西方当代教育思想,并加以改造,而提出面对中国实际的主张.他们两人的其他教育思想就由这一基本点推演而来.这也成为进行比较的出发点.由于此题的比较分析部分有一定难度,为降低难度,在设计评分参考时用2/3的分值要求答出工人思想的基本内涵,用[/3的分值要求进行比较分析.5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其中蕴涵的教育思想,并围绕这种思想论述教育应如何主动回应现代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需求的挑战.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不断地加重课业负担)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参考答案要点】(l)这段文字所蕴涵的昰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在时间上贯穿人的—生,在空间上拓展到全社会.(2)现代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对教育的挑战,如:社会变革的加速、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社会信息化、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等对教育的挑战;人口增长及人的寿命的延长、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个人需要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等对教育的挑战.(3)应对挑战的教育变革①教育观念的改变.树立大教育观,同等重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在《论语》“樊迟学稼”中,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A.教育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社会性2.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80、94、76、92,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76B.78C.80D.823.在报纸上被评价为“夫试行……制度最大目标,厥为使政治学术化一语。
而一年来,现象之呈露,无一非为学术之官僚化”。
这个制度是()A.大学区制B.戊辰学制C.教育独立化D.训育制度4.近代以来我们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同时,还有其他有优越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A.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小队教学B.个别教学小队教学小组教学C.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小组教学D.小队教学分层教学小组教学5.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这种研究设汁违背了教育研究的()A.客观性跺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6.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这种做法有可能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A.客观性原则B.伦理原则C.理论联系实践原则D.创新性原则7.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题目不要太多B.问题表述要简洁C.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用语D.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8.主张“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9.中国古代早起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A.满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为了在中国文化坏境中立足10.古代印度教育等级色彩鲜明,其主要表现是A.首陀罗种姓享有教育权,吠舍种姓被剥夺教育权B.吠舍种姓被剥夺了学习《吠陀》的特权C.刹帝利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权D.婆罗门种姓享有当时最完备最高级的教育特权11.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心发展较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特征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为丰富,又不容易控制自己,有人称之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
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试卷及解答参考

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选择题:下列关于教育学专业基础的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 教育学专业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史三个部分。
B.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源于近代西方。
C. 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主要受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批判教育学的影响。
D. 教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制度、教育功能和教育政策等。
2.选择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对象不分贵贱。
B.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哲学家。
C. 朱熹强调“知行合一”,认为实践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D.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教育来改善。
3.选择题:下列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 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而不关注其内在规律。
B. 定量研究方法强调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和统计分析,而不关注其内在规律。
C. 现象学方法关注教育现象的内在本质和结构,但不强调对其进行描述和分析。
D. 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教育现象进行控制和操纵,以揭示其内在规律。
4.教育学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提高学生的成绩D. 实现社会公平5.教育学中的“教学”是指( )。
A.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B. 学生向教师请教问题的过程C.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D.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过程6.教育学中的“德育”是指( )。
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C.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D.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7、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时,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学生认知发展的因素?A. 遗传素质B. 教学法与教学策略的选用C. 学生的个人行为D. 社会文化背景8、在教育心理学中,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同化”和“顺应”概念主要用于解释认知发展的过程中?A. 符号功能C. 自我中心性D. 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9、下列哪项不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之一?A. 自我中心性B. 去中心性C. 逻辑性逐步提高D. 习惯性行为10、下列哪一学派将课堂视为“经验的社会建构”?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社会互动主义D、人本主义11、“情境教学”强调:A、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育学基础综合311真题答案(含解析)

2016年教育基础综合311独家真题答案(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参考答案【D】。
“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引号代表原话,原话引自阿普尔,阿普尔是什么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呢?同学们自己就知道了吧?批判教育学。
2.下列说法有悖终身教育理念的是参考答案【C】。
亲,本题考察的是“有悖于”,也就是不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是什么,如果A是对的,那么C必然是错误的呀,而A选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那么C选项不就错误了嘛?而且,准确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从始至终的,不是从学校教育结束之后才开始的,那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
3.赞科夫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所依据的是参考答案【A】。
与其说这是一道教育学原理的题目,不如说这是一道外国教育史的题目,大家都知道赞科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讨论的是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是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而进一步发展的,所以喽,选项为A。
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参考答案【C】。
首先要注意哦,“隐喻”一定和谢弗勒有关系,不过,好在这个题目没有围绕谢弗勒考察,而是考察了人的身心发展因素论,从外部塑造,工程师从外部加工,都是强调“外铄论”的呀。
5.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参考答案【A】。
识记性知识,没啥好解释的啦。
6.双规学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性”,另一轨是“职业性”,以下关于这种学制形成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
双轨制的概念在涵毅的课堂上多次讲过,习题精讲班,国庆特训班,VIP的YY课堂,总之就是各种讲,也要大家各种背,只要记住了双轨制的概念,这个题目自然解答清楚,无异议的哦。
7.教育界尝试以综合课程加强学科之间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其顺序为参考答案【D】。
2019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解析-中国教育史

2019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解析-中国教育史一、单项选择题14.根据古籍记载,我国.....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中公考研参考答案】B【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商代不仅王都有大小学,右学和瞽宗,都是属于大学性质,《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
”所以答案选B。
15.孟轲认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A.仁之端B.义之端C.礼之端D.智之端【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孟子的教育思想的内容。
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四个“善端”。
其中“恻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类发展“仁”的基础。
所以答案选A。
16.汉代书馆常用的.....A.《仓颉篇》《凡将篇》《千字文》B.《仓颉篇》《凡将篇》《三字经》C.《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D.《急就篇》《千字文》《三字经》【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私学内容。
汉代书馆教育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识字教育,识字教育所用的字书有《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宋末王应麟的《三字经》和南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都在汉朝以后。
所以答案选C。
17.按照唐代礼制规定,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身着礼服举行拜师礼......A.束脩礼B.释奠礼C.释察礼D.乡饮酒礼【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学礼制度。
①束脩之礼: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穿好制服,隆重举行拜师礼,师生见面,表示建立师生关系,礼制还规定向学官敬献礼物:束帛一筐(国子生、太学生各绢三匹,四门生各绢二匹,俊士及律、书、算学生各绢一匹,酒一壶,一案,称为束脩礼。
②国学释奠礼:礼制规定,每年春秋季第二月上丁日,行释奠礼于先圣庙,全体学生学官都要参加行礼仪式,还奏请在京文武七品以上清官并从观礼。
2023-2024年度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2023-2024年度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初步形成,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的法案是()A.《初等教育法》B.《基佐法案》C.《费里法案》D.《巴尔福教育法》2.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知识来源和板书设计,以下不属于教学设计的特点是()A.指导性B.操作性C.层次性D.预演性3.现代学制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多种,我国学制的类型是()A.单轨型B.双轨型C.三轨制D.分枝型4.被誉为18实际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图文并茂的教科书是()A.《初级读本》B.《教育方法手册》C.《鲁滨孙漂流记》D.《泛爱教育杂志》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6.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与之相符的结果,是实现了教育的()A.正向教育功能B.负向教育功能C.显性教育功能D.隐性教育功能7.在教育测量中,难以控制偶然因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操作误差8.后来被英国教师兰卡斯特和贝尔沿袭,并创造了19世纪英国盛极一时的兰卡斯特-贝尔制,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A.古儒学校B.职官学校C.宫廷学校D.文士学校9.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项的内容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A.专业理想的建立B.专业能力的完成C.专业知识的拓展D.专业自我的形成10.“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A.荀子B.董仲舒C.墨子D.孔子11.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心发展较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特征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为丰富,又不容易控制自己,有人称之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
2019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

B.提高教师待遇
C.加强教师培训
D.令社会尊师重教
上一题下一题
(12/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2题
谢老师在班会上问学生,“有个同学在上课时对老师说了不敬的话,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了各种可能性的师生互动方案。谢老师把学生分成几组,每个小组表演其中一种方案,全班学生边看边评论各组演的像不像。谢老师的这种做法属于()。
A.仁之端
B.义之端
C.礼之端
D.智之端
上一题下一题
(16/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6题
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
A.《仓颉篇》《凡将篇》《千字文》
B.《仓颉篇》《凡将篇》《三字经》
C.《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
D.《急就篇》《千字文》《三字经》
第6题
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发展存在着不同关键期,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7/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7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职业教育不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B.学前教育是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C.学校教育制度不属于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
上一题下一题
(8/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8题
2024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4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法国教育史上,曾经颁布过这样的法案,其中规定:“对于擅自不送子女上学读书,也不在家中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长,届时按违反国家法律处治,情节严重者将受到起诉,甚至被投进监狱。
”这部法案应该是()A.《课程宪章》B.《阿斯蒂埃法》C.《费里法案》D.《哈比改革法》2.学习“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类学习主要属于()A.智力技能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言语信息的学习D.运动技能的学习3.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题目不要太多B.问题表述要简洁C.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用语D.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4.19世纪后半期德国中等教育发展的主题是大力发展A.皇家中学B.文实中学C.实科中学D.综合中学5.某班数学平均考试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9分,学生A分数为70分,那么,学生A的标准分数为()A.1.5B.-1.1C.1.67D.0.46.强调古典自由教育,注重经典名著的学习,对美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教育思潮是()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C.要素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7.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实际上面临着能力不同的孩子,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岁到11岁,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8.“提出大学设立医学系、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这只能证明,人们对身体的健康和钱财的安全比对精神的健康看的重,人们对后代的物质财富的关心,超过人们对优良教育的关心” 的人物是()A.乌申斯基B.裴斯泰洛奇C.第斯多惠D.福泽渝吉9.某4位学生的智力测验成绩分为王明100分、李佳110分、刘一澜115分和陈楠105,并对这4位同学成绩进行排序比较,这种测量属于()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10.称老百姓和儿童为“最伟大的老师”是()A.晏阳初B.梁淑溟C.陶行知D.陈鹤琴11.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C.设立学部D.创设京师大学堂12.我们希望教育所培养人的品格是,不仅具有善意,而且能够坚定实现善良的品格。
2024年硕士研究生统一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库(含答案)

2024年硕士研究生统一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在报纸上被评价为“夫试行……制度最大目标,厥为使政治学术化一语。
而一年来,现象之呈露,无一非为学术之官僚化”。
这个制度是()A.大学区制B.戊辰学制C.教育独立化D.训育制度2.普雷马克原理是指()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B.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C.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D.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3.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是()A.差异性和阶段性B.差异性和顺序性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D.阶段性和顺序性4.形式训练说强调的迁移类型是:()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特殊迁移D.一般迁移5.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学校的表述错误的是()A.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文法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B.拉丁修辞学校成为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C.医学、建筑学和法律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D.雄辩术教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6.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萵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冋人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A.冲突论B.文凭理论C.结构理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7.某班数学平均考试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9分,学生A分数为70分,那么,学生A的标准分数为()A.1.5B.-1.1C.1.67D.0.48.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某老师强制学生用小刀刮自己的脸;某老师让全班学生轮流扇犯了错误的学生的耳光,等等诸如此类的教育惩罚给儿童造成了太深、太多的心灵伤害,这体现了教育对个体发展所发挥的()A.正向教育功能B.负向教育功能C.显性教育功能D.隐性教育功能9.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其认知与行为的特点有()A.认为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征B.认为别人比自己聪明,那是天生的结果。
2019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解析-外国教育史

2019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解析-外国教育史一、单项选择题24.开设宫廷学校、寺庙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A.巴比伦B.古代印度C.古代埃及D.希伯来【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外教史东方文明古国方面内容,古代埃及的教育比较发达,与其他国家相比,其教育制度比较完善,学校种类也更多一些,包括宫廷学校、寺庙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
25.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体育.....A.灵魂论B.天性论C.习惯论D.理性论【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以哲学观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构建了他的灵魂论。
把灵魂分成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并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26.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智者派对古希腊教育实践产生了......A.确立了“四艺”B.创办了学园C.扩大了教育对象D.强化了教育的等级性【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智者派的教育贡献,智者派的教育贡献包括:确立了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智者游走于各城邦,传道授业,凡缴纳一定学费者均可接受教育,因此进一步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学园是由柏拉图创办的。
27.在夸美纽斯看来,学校不幸变成儿童“才智屠宰场”.....A.直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适应自然原则D.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夸美纽斯教学原则的理解,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原则,是因为他认为“在此以前没有过完善的学校”,而在那些学校里之所以存在种种弊病,归根结底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不符合事物的自然规则和秩序,“以致学校被孩子们看作恐怖的场所和才智的屠场”。
为此他极力呼吁改革学校,并提出“改革学校的基础必须是万物的确切原则”,“教导的确切的规则只能从自然借取”。
这是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基本含义。
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苏联教育的发展之凯洛夫的《教育学》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
这体现了教育的()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谋生性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之个体社会化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
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A.传递B.选择C.创造D.传播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之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发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A.学区教育制度B.成人教育制度C.教师教育制度D.教师资格制度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国家教育基本制度。
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七章课程:课程类型之综合课程8.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曼海姆制参考答案:B考察知识点:进步教育运动中的主要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试卷及解答参考

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题干:在我国,对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是:A. 社会生产力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 教育自身发展规律D. 生产力发展水平2、题干:下列关于“教育起源说”的表述,正确的是:A. 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B.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C. 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D. 上述说法都不正确3、题干: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B.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C.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D. 上述说法都是4、在我国教育学史上,哪位教育家被尊称为“教育学的始祖”?A. 孔子B. 亚里士多德C. 赫尔巴特D. 杜威5、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A. 教育的本质B. 教育的方法C. 学生的心理发展D. 社会制度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教学关系B.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C. 师生关系D. 教育与被教育关系7、教育学专业基础(311)试卷一、选择题7、以下哪位教育学家的理论被称为“教育学的科学基础”?A. 约翰·杜威B. 埃拉斯莫斯C. 赫尔巴特D. 约翰·洛克8、在班级管理中,以下哪种方法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指导和控制?A. 自主管理法B. 期望管理法C. 责任管理法D. 班级常规管理法9、在课程设计中,以下哪种课程类型通常被用来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A. 核心课程B. 选修课程C. 综合课程D. 标签课程10、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学的基本问题?A. 教育的本质B. 教育的目的C. 教师与学生D. 教育与社会发展13、题干:以下哪个概念是教育学的核心概念?A. 教育目标B. 教育方法C. 教育过程D. 教育者16、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并尝试模仿来实现的?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19、教育学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哪位学者被认为是教育学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康德D. 赫尔巴特22、题干: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学的学科特点?A. 实践性B. 理论性C. 宗教性D. 科学性25、在教育的本质属性中,哪一个属性最为根本?A. 社会性B. 生产力性C. 个体性D. 科学性28、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观点?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康德D. 皮亚杰二、论述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第一题题目: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论述终身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性。
2019年311教育学基础真题 4.0

2019年311教育学基础真题(凯程首发)凯程教育学/教育硕士教研组整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5题)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的是柏拉图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二、辨析题(每题15分,共3题)46.道德不可教。
47.根据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
48.加涅所说的“智慧技能”就是当下认知心理学家所说的“程序性知识”。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5题)49.简述非正规教育,并结合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50.学校美育的内涵及其功能。
51.简述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52.简述从“新手”到“专家”转变过程中知识的特征。
53.简述教育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它们之间什么关系。
四、分析论述题(每题30分,共3题)54.材料是一位大学教师的自述,大致如下:我在使用案例课堂讨论之后,有学生反映“希望老师多讲些内容,可以更多学习到知识和学术前沿成果。
”“上大学交学费不是为了听同学讨论的,这样没有意义,浪费时间。
”还有学生甚至投诉我,说我上课很“水”,老师基本不讲,课上全是讨论。
我很迷惑,一方面学生抱怨老师满堂灌,不让大家参与讨论,而当给予学生材料,让他们积极表达时,他们却退缩了呢?是不是这种方法是不对的?这与传统教学差别太大,是不是就不要继续了呢?(1)请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阐述讨论课的必要性。
(2)从课堂教学形式的角度,论述学生不适应讨论的可能原因。
(3)从课程改革来看,提出改进这种状况的措施55.维新派相比于洋务派提出了哪些新的教育主张?产生了哪些影响?55.维新派相对洋务派提出了什么新的教育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56.请在I、II两道试题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答,按第一题成绩计分。
Ⅰ.阅读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方式,可以应用其中一种被称为“精细化加工”策略…心理学家加涅称“组织将信息分成若干子集并标明子集关系的过程”。
…请回答(1)精细加工策略何以促进学生的回忆?(2)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有什么区别?(3)从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角度,分析一下当今的碎片化学习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311教育学综合真题答案解析(凯程首发)凯程教育学/教育硕士教研组整理一、选择题略二、辨析题46.道德不可教。
凯程答案解析:错误1.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说明道德可教。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也证明了道德可教。
3.习得道德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教育、教学,教学承担的德育任务,不仅是教授道德知识,还要培养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4.我们虽然不能说拥有了道德知识就拥有了道德行为,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道德可教的事实。
凯程课堂专门讲过道德可教的实践性以及局限性。
47.根据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
凯程答案解析:错误。
此题没有理解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的含义。
1.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指教学要从事物的最基本的要素进行,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的教学,不断深入到复杂的要素。
并说明体育、智育、美育的基本的要素是什么。
他的“要素”指各个学科可以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元素。
2.要欧美现代思潮中要素主义思潮也提到了“要素”,指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是教育的核心。
这里的共同要素人类文化中最值得学习的知识。
3.所以,这道题混淆了概念,题干表述错误。
凯程课堂:专门区分过两种“要素”的观点。
48.加涅所说的“智慧技能”就是当下认知心理学家所说的“程序性知识”。
凯程答案解析:错误1.智慧技能指通过学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2.程序性知识指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
3.从狭义的知识的概念来看,技能区别于程序性知识,智慧技能应该是程序性知识转化成的相应的活动方式。
4.从广义的知识的概念来看,程序性知识包含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和认知策略。
我们也不能将只是会能和程序性知识看做是相等的概念。
所以,题干错误。
凯程课堂:专门讲过程序性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三、简答题49.简述非正规教育,并结合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2019大纲新增知识点】凯程答案解析:1.含义:非正规教育指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各种教育活动的影响下,个体从家庭、邻居、图书馆、大众宣传媒介、工作娱乐场所等获取知识、思想、技能、信息和道德修养的过程,也叫做“非正式”教育。
2.作用:非正规教育是直接同劳动、工作相联系的内容广泛的学习活动,它为失去学校教育的人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
非正规教育没有严格的教学活动,在当今社会,它在个体发展和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3.例子1:家庭教育:如父母对孩子的专门教育例子2:社会教育:如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的教育意义,工作实践中获得的知识等。
凯程课堂:新增知识点课堂里专门讲过的,冲刺班和冲刺必备题里的知识点。
反复强调今年一定会考的知识点。
50.学校美育的内涵及其功能。
凯程答案解析:1.美育的内涵:美育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2.功能:(1)提升人的审美素质(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美);(2)有助于教育自身的完善;(3)有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凯程课堂:这个题稍微有点超纲,美育含义是要求必背内容,功能部分,同学们可以依据所学内容来谈。
以上给一些参考的答题点。
51.简述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凯程答案解析:直接上凯程的板书,这就是答案。
也给一份文字版。
(1)在教育管理体制上,规定学校成立各种组织,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工作。
(2)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生活化”,增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学:开设自然、科学类启蒙课程,侧重教育学生学会使用现代设备。
中学:侧重实验课程、技术教育、劳动教育,减少公民课,增加经济课,加强职业知识。
凯程课堂:本知识点是强化班的一页板书纸,完整讲过,也是冲刺班又带领大家回忆过的知识点。
52.简述从“新手”到“专家”转变过程中知识的特征。
【2019大纲新增知识点】凯程答案解析:1.观察力的差异。
专家能知觉较大的有意义的刺激模式,新手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中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专门知识的水平。
2.记忆力的差异。
专家善于利用原有知识将新信息组成较大组块的记忆策略,既能扩充短时记忆的内容,又能加强长时记忆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记忆策略的适当性又与个人的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密切相关。
3.技能执行速度的差异。
专家解决问题的速度比新手快。
这是因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对这一领域基本技能的掌握已达到高度熟练的程度,有的已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4.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差异。
在解决问题时,专家比新手快,但在解决困难的新问题时,专家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比新手要长一些。
这是因为专家有更多可以利用的知识,他们需要思考与当前问题最有关的知识是什么,而新手则思考较少,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少。
5.表征的深度差异。
当遇到一个新问题时,专家能很快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问题的内在结构表征问题。
6.元认知的差异。
专家倾向于更频繁地检查自己对问题的解答,而且这种检查的效果比新手更好。
凯程课堂:这个知识点是凯程冲刺班和冲刺必备题里的知识点。
53.简述教育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它们之间什么关系。
凯程答案解析:1.效度是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关系: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①具有效度的测量具有一定信度,②而有信度的测量则不一定具有效度。
③所以不能认为信度高的测量就一定效度高;④毫无信度可言的测量根本就谈不上效度。
凯程课堂:这个知识点是冲刺班和冲刺必备题里的知识点。
四、分析论述题54.材料是一位大学教师的自述,大致如下:我在使用案例课堂讨论之后,有学生反映“希望老师多讲些内容,可以更多学习到知识和学术前沿成果。
”“上大学交学费不是为了听同学讨论的,这样没有意义,浪费时间。
”还有学生甚至投诉我,说我上课很“水”,老师基本不讲,课上全是讨论。
我很迷惑,一方面学生抱怨老师满堂灌,不让大家参与讨论,而当给予学生材料,让他们积极表达时,他们却退缩了呢?是不是这种方法是不对的?这与传统教学差别太大,是不是就不要继续了呢?(1)请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阐述讨论课的必要性。
(2)从课堂教学形式的角度,论述学生不适应讨论的可能原因。
(3)从课程改革来看,提出改进这种状况的措施凯程答案解析:第一问: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阐述讨论课的必要性。
1.讨论法指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以辨明是非、获取知识、锻炼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2.当今社会发展中,社会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趋势:(1)当今社会发展,反对标准答案,追求知识的动态性、自我建构和主观性,追求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见解,那种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静态知识越来越不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
讨论法比传统的讲授法更突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所以讨论法是必要的。
(2)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有探究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人,传统的讲授式不能完全适应这样人才的培养需求。
讨论法更能突出学生的探究过程,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人的必要途径之一。
(3)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即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人。
讨论法比传统的讲授法更能培养和激发学习的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能力。
(4)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精神,希望有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分享意识,思考精神的人。
讨论法比传统的讲授式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讨论中会学会合作,学会责任感,学会分享与独立思考,这些优质的品质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更有必要性。
第二问:从课堂教学形式的角度,论述学生不适应讨论的可能原因。
(1)我国学生习惯性的接受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喜欢静坐学习,被动学习,听讲学习,传授学习,不习惯表达自我思想,表现自我能力。
(2)我国学生习惯性的认可以教材为中心的静态的书本知识,不理解静态之外的其他学习内容,习惯接受标准答案的知识,很难想到更广阔的和思路开阔的动态的知识。
(3)我国学生习惯性的认可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对翻转课堂、讨论学习、小组合作等,这种充分发挥自己思想和主体性的新式教学组织形式内心有抵触。
(4)我国学生习惯性的认可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不知道该如何体现自己的主体性,甚至也不愿意过多的表现自己。
且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只局限在教师就是来讲知识的,不是来听我说自己的,不能认同讲师引导和倾听的课堂,总认为教师没有认真工作。
(5)我国学生习惯性的认可短时间、大规模的知识体系的接受学习,那种耗时长、只深入讨论一个问题的新型讨论法,学生会认为学习容量太少,心有不甘。
且当教师引导学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弱的时候,讨论法确实也容易流于形式,学生享受不到真正的讨论法的乐趣和成效,自然更加不认可。
第三问:从课程改革来看,提出改进这种状况的措施。
(1)以班级授课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使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如材料中的讨论法。
(2)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3)在讨论中善于启发诱导(4)做好讨论总结,做好成果展示。
(5)做好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作用更强大。
凯程课堂:凯程练习过讨论法的简答题,也多次讲过这种类似的开放性的分析题,凯程带领同学们做过那么多的开放性分析题,相信同学们可以迁移答题方法。
55.维新派相比于洋务派提出了哪些新的教育主张?产生了哪些影响?凯程答案解析:(1)洋务派的教育主张:①兴办新式洋务学堂;②派遣留学生留美与留欧。
(2)维新派的教育主张:①兴办新式微信学堂;②办学会,发行报刊;③创办京师大学堂;④改革科举,废除八股,改经济特科;⑤改书院为学堂。
⑥还有创办女学,派留学,倡平等等新式思想。
(3)维新派比洋务派新在何处:①教育目的新:维新派反对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主张温和的资产阶级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基础。
②教育思想新:维新派比洋务派更全面学习西学,更看重女子教育、儿童教育、男女平等新式思想。
③教育措施新:维新派比洋务派有更全面的改革和宣传途径,如创办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发行报刊和创办学会,更能发动民间力量,更认可派遣留学的价值。
④教育制度新:维新派比洋务派更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学制体系。
(4)维新派的教育影响①在教育实践上,维新派更能开发新式教育的途径,更广泛的宣传了全面的西学知识,更大胆的拓展了教育改革领域,更能高瞻远瞩的布局教育的宏观发展,更能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②在教育制度上,维新派更能看到封建清政府的无能,体会到西方资产阶级立宪政体的民主,主张在这种政体下实现资产阶级性质的先进的教育。
并传播了西方的学制体系。
③在教育观念上,a维新派引领中中国重视男女平等,女子教育的先河。
b维新派宣传了民智与民权的关系,宣传了民主思想和全面西化的体用一致思想。
④在社会影响上,客观上加速了封建制的瓦解,全面引进西学,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改革做了铺路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