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培训讲义PPT图文并茂
合集下载
顶驱(机械)培训PPT课件
检查齿轮箱油位、齿轮磨损情况、轴承是 否松动等,及时更换润滑油和磨损件,调 整轴承间隙。
05
顶驱(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Chapter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0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确保人员和 设备安全。
02
操作前检查设备各 部件是否完好,如 有异常及时处理。
03
操作过程中保持注 意力集中,禁止分 心或做与工作无关 的事情。
04
顶驱(机械)维护保养
Chapter
日常维护内容及方法
清洁工作
清除顶驱表面的油污、 泥土等杂物,保持外观
整洁。
润滑保养
对顶驱各润滑点进行定 期润滑,确保机械运转
顺畅。
紧固检查
检查并紧固各连接部位 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
,防止松动。
电气系统维护
检查电气线路、插头、 插座等是否正常,确保
用电安全。
定期保养周期与项目
采用优质材料和先进制造工艺, 确保顶驱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稳 定工作。
高适应性
可根据不同钻井需求和地质条件 进行定制和调整,提高钻井效率 和质量。
03
顶驱(机械)工作原理
Chapter
动力传递过程
01
02
03
电机驱动
通过电动机提供动力,经 过减速机构将动力传递给 驱动轴。
液压驱动
利用液压泵将液压油压力 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液 压马达驱动顶驱旋转。
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
工作流程:启动→初始化→自检→待机→接受 指令→执行动作→反馈状态→停机。
01
启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油位、油 温是否正常。
03
02
操作规范
0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顶驱运行状态,发 现异常及时停机检查。
顶驱钻井系统全面介绍PPT课件ppt课件
.
30
(2)整体式水龙头装置
主轴和鹅颈管之间装有一标准冲 管盘根总成,这样就可以使钻柱 旋转。冲管盘根总成由电机罩体 支撑并同齿箱相连,以增加水平 支撑。
锻制合金钢水龙头提环采用销 钉固定在主体上,并与标准钻井 大钩相联。可以使用加长的水龙 头提环,以便在鹅颈管和大钩之 间留出足够空间,方便操作人员 加装电测盘根装置。
.
7
顶驱与转盘钻井的比较
泥浆
方钻杆
打 钻
转盘
起 钻
泥浆 钻杆
钻头
遇卡
1 转盘钻井方式
.
2 顶 驱 钻 井 方 式
8
TDS驱动方式
液压驱动 液压马达外形尺寸很小,液压顶驱的 本体尺寸能够满足小型井架的需要, 该类顶驱的工作高度一般在5m以下。 液压顶驱多数用于小型钻机上。
电驱动
AC-SCR-DC AC变频
◊ 使用两台300马力交流电机(总计700马力)和10.5:1齿轮传动 比可在0到114转/分钟钻柱转速范围内提供32500英尺•磅钮矩;保 持700马力输出功率,可在228转/分钟最大钻杆转速下产生15100 英尺•磅钮矩。
变速箱总成
双级减速的单速斜齿齿轮传动可以提供由 电机到主驱动轴的10.5:1传动比。本体和 齿轮箱盖体将传动齿轮、主止推轴承和径 向轴承罩在其中。齿轮箱盖体盖住上调节 轴承并支撑交流电机和电机罩。大齿轮联 接在主驱动轴的承载台肩上通过与主体和 盖体一体的加压系统给齿轮和轴承提供润 滑。本体和传动装置部分形成一个密闭的 润滑油室,润滑齿轮和轴承。油泵装在传 动箱内,由液压泵驱动向齿轮供给润滑油。
TDS-11SA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为快速轻便而设计 的,结构非常紧凑,采用斜齿轮传动,降低了噪音, 并可获得225 r/min的最高工作转速。该顶部驱动钻井 装置由2台交流变频电机驱动 。
顶驱解体图 ppt课件
o.新旧油封耐磨套对比。
32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新下轴承及耐磨套
33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p.行星齿轮轴承及轴。
零件号:105796 A 3个
34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刹车片
q.刹车及刹车盘。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931平台送回待修的顶驱
45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着陆套(承载环)
46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中心衬管与冲管连接处
47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电磁阀组:上 控制机械手, 下控制盘刹
48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修
复
后
顶
驱
英
姿
49
PPT课件
13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
g.新旧轴封对比,唇边有明显磨损。 零件号:17444-LUPW。 两个
14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e.主止推轴承。
零件号:TIMKENO T112O K USA DH
f.下轴承。
5238-WM R6TORRINGTON USA
23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顶驱钻井系统》课件
顶驱钻井系统适用于水平井钻井作业,能够 实现快速钻进和精准控制。
油田服务
顶驱钻井系统适用于油田服务领域,能够提 高油田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
04
顶驱钻井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操作流程
启动前的检查
检查顶驱钻井系统的各部件是否正常 ,油位、润滑情况等。
启动操作
按照规定的启动程序启动顶驱钻井系 统,并观察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钻杆和钻铤等钻具起到连接和传递动力的作用, 对于保持钻头的稳定性和提高钻井效率具有重要 作用。
控制系统
01
控制系统是顶驱钻井系统的控制中心,它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 监控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02
控制系统通常由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能够实时监测 顶驱钻井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维修保养记录
每次维护和保养都要做好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 处理设备故障。
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旋转系统故障
检查旋转系统的轴承、齿轮等部件是否正常,更 换损坏的部件。
冷却系统故障
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清洗散热器,更换损坏 的冷却风扇。
ABCD
推进力不足
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清洗或更换滤芯,检查 油缸密封件是否老化或损坏。
0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顶驱钻井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 钻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04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其抗干扰能力和可维护性,以确 保其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和条件。
安全防护系统
安全防护系统是顶驱钻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安全防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顶驱钻 井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钻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油田服务
顶驱钻井系统适用于油田服务领域,能够提 高油田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
04
顶驱钻井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操作流程
启动前的检查
检查顶驱钻井系统的各部件是否正常 ,油位、润滑情况等。
启动操作
按照规定的启动程序启动顶驱钻井系 统,并观察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钻杆和钻铤等钻具起到连接和传递动力的作用, 对于保持钻头的稳定性和提高钻井效率具有重要 作用。
控制系统
01
控制系统是顶驱钻井系统的控制中心,它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 监控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02
控制系统通常由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能够实时监测 顶驱钻井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维修保养记录
每次维护和保养都要做好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 处理设备故障。
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旋转系统故障
检查旋转系统的轴承、齿轮等部件是否正常,更 换损坏的部件。
冷却系统故障
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清洗散热器,更换损坏 的冷却风扇。
ABCD
推进力不足
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清洗或更换滤芯,检查 油缸密封件是否老化或损坏。
0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顶驱钻井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 钻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04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其抗干扰能力和可维护性,以确 保其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和条件。
安全防护系统
安全防护系统是顶驱钻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安全防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顶驱钻 井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钻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课件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9、便于维修。钻井马达清晰可见。熟练的现场人员约12小时就能 将其组装和拆卸。
10、使用常规的水龙头部件。顶部驱动装置可使用650吨常规水龙 头的一些部件,特殊设计后维修难度没有增加。
11、下套管。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提升能力很大(650吨),在套 管和主轴之间加一个转换头(大小头)就可以在套管中进行压力循 环。套管可以旋转和循环入井,从而减少缩径井段的摩阻力。
但在延续百多年的转盘钻井方式中,有两个突出的矛盾未能得 到有效的解决:其一、起下钻时不能及时实现循环旋转的功能,遇 上复杂地层或是岩屑沉淀,往往造成卡钻。其二、方钻杆的长度限 制了钻进的深度(每次只能接单根),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劳动的 强度,降低了安全系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动力水龙头,改革了驱动的方式,在 相当的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操作条件,加快了钻井的速度以及同期 出现的“铁钻工”装置、液气大钳等等,局部解决了钻杆位移、连 接等问题,但远没有达到石油工人盼望的理想程度。
该系统是当前钻井设 备自动化发展更新的突 出阶段成果之一。经实 践证明:这种系统可节 省钻井时间20%到30%, 并可预防卡钻事故,用 于钻高难度的定向井时 经济效果尤为显著。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二、顶部驱动系统的研制过程:
1、钻井自动化进程推动了顶部驱动钻井法的诞生。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首先使用旋转钻井法获得成功,此种方 法较顿钻方法是一种历史性的飞跃,据统计,美国有63%的石油 井是用旋转法钻井打成的。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先研 制了顶部驱动钻井系统TDS-3S 投入石油钻井的生产。80年代 末期新式高扭矩马达的出现为 顶驱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TDS—3H、TDS—4应运而生, 直至后来的TDS-3SB、TDS4SB、TDS-6SB。
9、便于维修。钻井马达清晰可见。熟练的现场人员约12小时就能 将其组装和拆卸。
10、使用常规的水龙头部件。顶部驱动装置可使用650吨常规水龙 头的一些部件,特殊设计后维修难度没有增加。
11、下套管。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提升能力很大(650吨),在套 管和主轴之间加一个转换头(大小头)就可以在套管中进行压力循 环。套管可以旋转和循环入井,从而减少缩径井段的摩阻力。
但在延续百多年的转盘钻井方式中,有两个突出的矛盾未能得 到有效的解决:其一、起下钻时不能及时实现循环旋转的功能,遇 上复杂地层或是岩屑沉淀,往往造成卡钻。其二、方钻杆的长度限 制了钻进的深度(每次只能接单根),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劳动的 强度,降低了安全系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动力水龙头,改革了驱动的方式,在 相当的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操作条件,加快了钻井的速度以及同期 出现的“铁钻工”装置、液气大钳等等,局部解决了钻杆位移、连 接等问题,但远没有达到石油工人盼望的理想程度。
该系统是当前钻井设 备自动化发展更新的突 出阶段成果之一。经实 践证明:这种系统可节 省钻井时间20%到30%, 并可预防卡钻事故,用 于钻高难度的定向井时 经济效果尤为显著。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二、顶部驱动系统的研制过程:
1、钻井自动化进程推动了顶部驱动钻井法的诞生。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首先使用旋转钻井法获得成功,此种方 法较顿钻方法是一种历史性的飞跃,据统计,美国有63%的石油 井是用旋转法钻井打成的。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先研 制了顶部驱动钻井系统TDS-3S 投入石油钻井的生产。80年代 末期新式高扭矩马达的出现为 顶驱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TDS—3H、TDS—4应运而生, 直至后来的TDS-3SB、TDS4SB、TDS-6SB。
《顶驱钻井系统》课件
市场拓展计划
拓展目标:扩大顶驱钻 井系统市场份额,提高 市场占有率
拓展策略:加强技术研 发,提高产品性能和质 量;加强市场营销,提 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拓展重点:加强与国内 外石油公司的合作,开 拓海外市场;加强与科 研院所的合作,推动技 术进步
拓展保障:加强人才培 养和引进,提高团队素 质和创新能力;加强资 金投入,保障研发和市 场营销的顺利进行
井效率
应用范围:适 用于不同井深、 不同地层条件
的钻井作业
钻柱加压系统工作原理
钻柱加压系统组成:包括钻柱、加压装置、动力系统等 工作原理:通过加压装置对钻柱施加压力,使钻头能够破碎岩石并实现钻进 动力系统:为加压装置提供动力,确保其正常工作 特点:能够实现连续钻进,提高钻井效率和质量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顶驱钻井系统》PPT课件
汇报人:PPT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顶驱钻井系统概述 顶驱钻井系统组成 顶驱钻井系统工作原理 顶驱钻井系统特点与优势
顶驱钻井系统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顶驱钻井系统概述
定义与作用
顶驱钻井系统的 定义
顶驱钻井系统的 作用
顶驱钻井系统的 组成
顶驱钻井系统的 特点
发展历程与现状
控制系统组成: 包括主控系统、 监控系统、动
力系统等
控制方式:手 动控制、半自 动控制和全自
动控制
控制功能:控 制钻机的起下 钻、旋转、循
环等动作
控制系统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 操作简便,安
全可靠
顶驱钻井系统工作原理
顶部驱动装置工作原理
顶部驱动装置 组成:马达、 减速箱、轴承、
密封件等
工作原理:马 达驱动减速箱, 减速箱驱动钻 杆旋转,实现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ppt
16
国外顶驱的发展概况
CANRIG公司
自91年开始生产第一台顶驱以来, Canrig公司已销售了260多台电顶驱,其 中包括交流变频顶驱30多台,主要品种:
直流电顶驱-单速: 6027E、8035E、 1050E、1165E
直流电顶驱-双速: 6027E-2SP、 6017E-2SP-HELI、 1050E-2SP、1165E-2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问题
一.什么是顶驱?顶驱是由几大系统组 成的?
二.与常规钻井设备相比,顶驱的优越 性在哪?
三.你认为顶驱还需有哪些方面的改进?
2
讲义提纲
顶驱概述 顶驱现场应用的优越性 顶驱钻井装置与钻井常规设备的比较 顶驱排除故障的一般原则 顶驱作业的现场应用 顶驱装置的改进方向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述
•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当今石油钻井的前沿技术与装备,是近代 钻井装备的三大技术成果(交直流变频电驱系统和井下钻头增压 系统)之一。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是20世纪末期,美国、法国、挪威等国家研 制应用的一种新型的钻井系统。现在已成为石油钻井行业的标准 产品。它适用性极广,从2000米到9000米的井深都可以使用顶部 驱动钻井系统;从世界钻井机械的发展趋势上看,它符合21世纪 钻井自动化的历史潮流。现在,我国赴国外打井的队伍,如果没 有安装该系统将不允许在投标竞争中中标,由此可见,顶部驱动 钻井系统已经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
14
国外顶驱的发展概况
SOILMEC HTD200型液压顶驱
现有数量:1台 额定载荷:200T 额定功率:420HP 重量:6.5T 作业空间4.45m 最大钻井扭矩:35.25KN.M 最大上扣扭矩:44KN.M 最大卸扣扭矩:59.25KN.M 最高转速:200rpm 外形尺寸(宽x厚x高):0.85mx1.32mx4.45m 动力单元 柴油机型号:CATERPILLAR 3408 功率:420HP 重量:8.25T 长度:6100 mm 宽度:1700 mm
国外顶驱的发展概况
CANRIG公司
自91年开始生产第一台顶驱以来, Canrig公司已销售了260多台电顶驱,其 中包括交流变频顶驱30多台,主要品种:
直流电顶驱-单速: 6027E、8035E、 1050E、1165E
直流电顶驱-双速: 6027E-2SP、 6017E-2SP-HELI、 1050E-2SP、1165E-2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问题
一.什么是顶驱?顶驱是由几大系统组 成的?
二.与常规钻井设备相比,顶驱的优越 性在哪?
三.你认为顶驱还需有哪些方面的改进?
2
讲义提纲
顶驱概述 顶驱现场应用的优越性 顶驱钻井装置与钻井常规设备的比较 顶驱排除故障的一般原则 顶驱作业的现场应用 顶驱装置的改进方向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述
•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当今石油钻井的前沿技术与装备,是近代 钻井装备的三大技术成果(交直流变频电驱系统和井下钻头增压 系统)之一。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是20世纪末期,美国、法国、挪威等国家研 制应用的一种新型的钻井系统。现在已成为石油钻井行业的标准 产品。它适用性极广,从2000米到9000米的井深都可以使用顶部 驱动钻井系统;从世界钻井机械的发展趋势上看,它符合21世纪 钻井自动化的历史潮流。现在,我国赴国外打井的队伍,如果没 有安装该系统将不允许在投标竞争中中标,由此可见,顶部驱动 钻井系统已经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
14
国外顶驱的发展概况
SOILMEC HTD200型液压顶驱
现有数量:1台 额定载荷:200T 额定功率:420HP 重量:6.5T 作业空间4.45m 最大钻井扭矩:35.25KN.M 最大上扣扭矩:44KN.M 最大卸扣扭矩:59.25KN.M 最高转速:200rpm 外形尺寸(宽x厚x高):0.85mx1.32mx4.45m 动力单元 柴油机型号:CATERPILLAR 3408 功率:420HP 重量:8.25T 长度:6100 mm 宽度:1700 mm
VARCOTDSSA顶驱培训PPT课件
第7页/共91页
• 2、电机冷却系统系统 • 交流钻井电机冷却系统为风冷式。TDS-11SA的电机冷却系统为离心鼓风机,配备有两台
安装在钻井电机顶部的5马力的交流电机。冷却系统经过制动器与电机的接合面吸进空气, 经过刚性气道将空气排送到每台钻井电机顶部的风口。冷却空气然后通过开放型电机内部, 最后从底部的百叶窗排出。
第8页/共91页
第9页/共91页
• 3、滑动架和导轨 • 顶部驱动装置通过安装在箱体上的滑动架沿着导轨上下垂直移动,完成钻井作业。 • TDS-11SA通过安装在箱体上的滑动架沿着导轨上下垂直移动。导轨悬挂在天车架上并一
直延伸到离钻台7英尺高。导轨与一个安装在井架下部离钻台10~15英尺高的扭矩反作用 梁连接。 • 通过导轨平衡由传动箱驱动钻杆时产生的扭矩。导轨有四部分组成,须分断安装到天车上。 导轨各部分之间通过销子连接,组装时在钻台上每次连接一部分,用TDS-11SA提升逐步 与安装在天车架上的连接耳板连接。
第11页/共91页
第12页/共91页
• ① 旋转吊环配接器
• 旋转吊环配接器在管子处理器的上部,是一个环形装 置。在起升或吊环倾斜装置定位、管子处理器围绕钻 杆旋转时,保证了液压或气路管汇的连通。同时,旋 转吊环配接器也为吊环倾斜装置、扭矩背钳液缸、内 防喷阀液缸提供了安装的位置。
• 旋转吊环配接器内有许多沟槽与钻杆主轴上的径向孔 相互对应,允许管子处理器和主轴旋转时液压油路的 畅通。主轴上端的径向通道与液压或气路阀板上的每 一个孔相连,主轴下端的径向孔由旋转管汇内的密封 槽密封,依次与连接管子处理器的各个启动器的管线 相对应。
第10页/共91页
• 4、管子处理器 • 管子处理器图5.3.4所示。它为顶部驱动装置提供了提放28m长立柱、并用钻井电机上卸
• 2、电机冷却系统系统 • 交流钻井电机冷却系统为风冷式。TDS-11SA的电机冷却系统为离心鼓风机,配备有两台
安装在钻井电机顶部的5马力的交流电机。冷却系统经过制动器与电机的接合面吸进空气, 经过刚性气道将空气排送到每台钻井电机顶部的风口。冷却空气然后通过开放型电机内部, 最后从底部的百叶窗排出。
第8页/共91页
第9页/共91页
• 3、滑动架和导轨 • 顶部驱动装置通过安装在箱体上的滑动架沿着导轨上下垂直移动,完成钻井作业。 • TDS-11SA通过安装在箱体上的滑动架沿着导轨上下垂直移动。导轨悬挂在天车架上并一
直延伸到离钻台7英尺高。导轨与一个安装在井架下部离钻台10~15英尺高的扭矩反作用 梁连接。 • 通过导轨平衡由传动箱驱动钻杆时产生的扭矩。导轨有四部分组成,须分断安装到天车上。 导轨各部分之间通过销子连接,组装时在钻台上每次连接一部分,用TDS-11SA提升逐步 与安装在天车架上的连接耳板连接。
第11页/共91页
第12页/共91页
• ① 旋转吊环配接器
• 旋转吊环配接器在管子处理器的上部,是一个环形装 置。在起升或吊环倾斜装置定位、管子处理器围绕钻 杆旋转时,保证了液压或气路管汇的连通。同时,旋 转吊环配接器也为吊环倾斜装置、扭矩背钳液缸、内 防喷阀液缸提供了安装的位置。
• 旋转吊环配接器内有许多沟槽与钻杆主轴上的径向孔 相互对应,允许管子处理器和主轴旋转时液压油路的 畅通。主轴上端的径向通道与液压或气路阀板上的每 一个孔相连,主轴下端的径向孔由旋转管汇内的密封 槽密封,依次与连接管子处理器的各个启动器的管线 相对应。
第10页/共91页
• 4、管子处理器 • 管子处理器图5.3.4所示。它为顶部驱动装置提供了提放28m长立柱、并用钻井电机上卸
顶驱培训课件演示文稿
顶驱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齐全的 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 、安全鞋、防护服等。
操作人员必须遵循顶驱设 备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 拆卸或修改设备部件。
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顶 驱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 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 全纪律,不得在设备运行 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
顶驱培训课件演示文 稿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 顶驱设备介绍 • 顶驱设备操作流程 • 顶驱设备维护保养 • 顶驱设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顶驱设备安全使用规范 • 顶驱设备应用案例及经验分享
01 顶驱设备介绍
顶驱设备的结构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主要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旋转系统、 控制系统和润滑系统等组成。 动力系统主要由电动机、柴油机或燃气轮机等提供动力。
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旋转系统,旋转系统则负责驱动钻杆 旋转。 控制系统主要控制设备的启动、停止和运行速度等。
润滑系统则确保设备的润滑和冷却。
顶驱设备的工作原理
01
顶驱设备利用动力系统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和旋 转系统驱动钻杆旋转,实现钻井作业。
02
控制系统可以控制设备的运行速度和钻井深度等参数, 以满足不同的钻井需求。
03
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则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
顶驱设备的性能参数
1.A 顶驱设备的性能参数包括最大钻井深度、最大 扭矩、最大转速、最大功率等。
1.B 最大钻井深度是顶驱设备能够钻探的最大
深度,最大扭矩则是设备能够施加的最大 扭矩。
1.C 最大转速和最大功率则是设备能够达到的最 大转速和最大功率。
遵守顶驱设备的安全使用规 范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 常运行的重要前提。
顶驱培训资料ppt课件
IBOP油缸
.
IBOP控制系统外形
.
回转锁紧系统
回转锁. 紧油缸
回转锁紧系统外形
.
背钳控制系统
.
背钳控制系统外形
.
平衡控制系统
.
平衡控制系统外形
.
平衡控制系统外形
.
液压管线
.
各种管接头油口端拧紧力矩
.
管路维修中的附件
.
电控部分
.
安全须知
• 禁止带电作业,不要带电打开具有高电压处的安全遮挡物、不要带 电维修或拆除任 何电气元件、不要带电插电缆插头。
• 一、方向阀外形、机能符号
.
液压系统控制部分外形及机能符号 双液控单向阀
.
液压系统控制部分外形及机能符号
二、压力阀的外形、基本性能参数及机能符号
溢流阀
.
减压溢流阀
液压系统控制部分外形及机能符号
.
液压系统控制部分外形及机能符号
三、流量阀外形、基本性能参数及机能符号
.
.
液压系统辅助部分基本性能参数
.
作业时间比较
起下钻 30% 非生产 纯钻进 40% 30%
起下钻 25% 纯钻进 非生产 40% 35%
.
北石顶驱系列产品
.
.
.
.
.
风冷装置
.
阀组
.
刹车总成
.
减速箱
.
冲管总成
.
.
.
.
.
.
.
.
.
挂在游车上 第一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
.
.
.
.
倾斜油缸
由倾斜油缸推动吊环吊卡作两个方向的运动,可实现前倾、后摆,并 具有自 动复位功能使吊环吊卡自动复位到中位。前倾可伸向鼠洞或二层台抓放钻杆;后 摆的作用是使吊卡回位,最大后倾时使吊卡离钻台面更远,可充分利用钻柱进行 钻进。前倾角度为30°,后倾角度为50°。摆动的水平距离与吊环长度有关
.
IBOP控制系统外形
.
回转锁紧系统
回转锁. 紧油缸
回转锁紧系统外形
.
背钳控制系统
.
背钳控制系统外形
.
平衡控制系统
.
平衡控制系统外形
.
平衡控制系统外形
.
液压管线
.
各种管接头油口端拧紧力矩
.
管路维修中的附件
.
电控部分
.
安全须知
• 禁止带电作业,不要带电打开具有高电压处的安全遮挡物、不要带 电维修或拆除任 何电气元件、不要带电插电缆插头。
• 一、方向阀外形、机能符号
.
液压系统控制部分外形及机能符号 双液控单向阀
.
液压系统控制部分外形及机能符号
二、压力阀的外形、基本性能参数及机能符号
溢流阀
.
减压溢流阀
液压系统控制部分外形及机能符号
.
液压系统控制部分外形及机能符号
三、流量阀外形、基本性能参数及机能符号
.
.
液压系统辅助部分基本性能参数
.
作业时间比较
起下钻 30% 非生产 纯钻进 40% 30%
起下钻 25% 纯钻进 非生产 40% 35%
.
北石顶驱系列产品
.
.
.
.
.
风冷装置
.
阀组
.
刹车总成
.
减速箱
.
冲管总成
.
.
.
.
.
.
.
.
.
挂在游车上 第一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
.
.
.
.
倾斜油缸
由倾斜油缸推动吊环吊卡作两个方向的运动,可实现前倾、后摆,并 具有自 动复位功能使吊环吊卡自动复位到中位。前倾可伸向鼠洞或二层台抓放钻杆;后 摆的作用是使吊卡回位,最大后倾时使吊卡离钻台面更远,可充分利用钻柱进行 钻进。前倾角度为30°,后倾角度为50°。摆动的水平距离与吊环长度有关
顶驱培训课件演示文稿
端口 SA CB C4
断开通往储能器的液压管线并排空所有液压油。在液压系统停机状态下且平衡系统状态阀处于Shut
down位置时,在液压阀汇CB,SA和C4端口测量压力。该阀汇位于齿轮箱下部。确保所有3点测量 为0psi,注意C4端口处压力递减有延时现象。 采用部件号为11444-1的零件,测试下列3处充氮
• 若吊环下悬挂有重物(比如钻杆、钻铤等),禁止 使旋转头旋转。
• 若要接单根,需要拉动限位块钢丝绳来使吊环前摆至鼠 洞位置。
第三十三页,共46页。
四、顶驱操作注意事项
6、关于旋转头开关 • 当吊环处于浮动位置时,可以用此开关可以左右360°
任意旋转吊卡。注意:严谨吊环悬持重物时旋转旋转头 。 7、关于刹车开关
• 输出扭矩(连续):37500英尺磅 • 间隙扭矩(间隙堵钻时) :55000英尺磅 • 满功率时最大转速:228转/分 • 提升能力:500吨
第五页,共46页。
一、顶驱概述
TDS-11SA顶驱技术参数: • 管子处理机:PH-50(55000英尺磅 扭矩)
• 钻井电机:reliance AC-575 VAC(2*400马力)
第三十二页,共46页。
四、顶驱操作注意事项
5、关于吊环倾斜开关和吊环浮动按钮 • 在游车起升或下放时,确定吊环是否处于浮动位
置,以免吊卡碰挂猴台或其他障碍物,起下钻二 层作业时,司钻和井架工要配合好,当吊环将有 碰挂二层台的可能时,井架工要及时发出信号。
• 当Link Tilt 旋钮打到Tilt或者Drill位置时,旋转 头不能旋转。因此,若要改变吊环朝向,需要将吊环 复位到自然位置(按下 Link Tilt Float键)后才能 使用Rotate Left/Right旋钮来使旋转头旋转。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课件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优势
• 优势:顶部驱动钻井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 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它还具有易于维护和更换 的优点,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此外,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还具 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提高钻井效率和质 量。
03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应用
油气勘探与开发
01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深井和超深井钻探中。
历史与发展
历史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该技术主要用于石油和 天然气勘探和开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顶部驱动钻井系统逐渐成为一 种高效、安全、可靠的钻井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钻井作业。
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顶部驱动钻井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未 来,该系统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稳定、安全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石油和天 然气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轴承损坏会导致设备运转 不灵活或卡滞,应及时更 换轴承。
05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智能化控制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 统,实现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远 程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提高钻井
效率。
高效钻头与钻具
研发更耐磨、抗高温的钻头和钻具 材料,提高钻井速度和钻井质量。
井下信息传输
发展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技术,将 井下钻头、钻具的工作状态和地质 信息实时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为 钻井决策提供依据。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课 件
目录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简介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组成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应用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未来发展
01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马青芳
中石油钻井院
2014.09
概述
石油钻机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简称“顶驱”。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钻井装备。2003年开始 我国进行商业化生产和应用。 ➢ 可立根接入和钻进,节省时间,减少卡钻危险; ➢ 起下钻遇阻、遇卡时,可在任意位置接钻具,
边旋转边循环,减少卡钻等复杂情况和事故; ➢ 配置双内防喷器可安全控制钻柱内压力,提高
精确控制顶驱主轴旋转旋转方向、圈数、角度; 取代传统的由人工调整或扳转盘作业; 快速、精确调整钻柱工具面和方位角操作。
顶驱钻井新技术
2.主轴旋转定位控制技术
工作原理
在司钻台或电控房工控机的 参数录入界面,启用定位控 制,输入主轴所需的旋转圈 数或角度,确认后,顶驱系 统将自动运行,到设定位置 后自动停止。 主轴旋转定位控制的误差在 1°以内。
使用案例:
壳牌四川天然气项目,未启用软扭矩控制系统前,钻井 扭矩在2~10kN.m之间锯齿状波动;启用软扭矩控制系统 后,钻井扭矩在7~9kN.m之间小幅波动,有效减少了井 下扭矩冲击、减缓钻具的磨损、缓解了对电网的冲击。
顶驱钻井新技术
2.主轴旋转定位控制技术
➢ 应用领域:定向钻井 ➢ 基本原理:
➢ 导向钻井滑动控制技术 Sliding Technology
➢ 智能钻机连锁控制接口技术 Rig SCADA Drill Interface Technology
顶驱钻井新技术
1.转速扭矩智能控制(软扭矩)技术 ➢粘滑与粘滞卡钻现象
在钻井作业中,顶驱以恒定的转速和扭矩进行钻进时, 但由于地层特性、转速、钻压的变化,井下钻具可能 出现粘滑的现象,随着磨阻增加、近钻头钻具可能出 现旋转缓慢甚至停止,最终导致粘滞卡钻。 钻柱的旋转能量逐渐积累,当这种蓄力足够克服井壁 与钻柱间的磨阻时,便产生释放,钻头与近钻头钻具 将已超过设定值的若干倍进行高速旋转并释放能量, 能量释放后,钻柱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由反复出现 上述过程。
3. 顶部背钳结构:
径向对夹式背钳、环形背钳、倾摆式背钳的比较:
需要锁紧机构
径向对夹式背钳
•结构简单 •加工容易 •运行可靠 •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安全
无需锁紧机构
环形背钳 倾摆式背钳
顶驱装置新技术
4. 导轨形式和安装方式:
(1)导轨连接采用单销和锁口机构,安装方便。
顶驱装置新技术
4. 导轨形式和安装方式:
(2)折叠式导轨 拆装方便、快捷 由高位一体安装转变为低位分体安装降低了安装 风险
1. 顶部产品系列化:
以前以DQ70为主,配置ZJ70 系列化产品:30,40,50,70,80,90,120
顶驱优点 新技术的应用
顶驱装置新技术
2. 顶驱的驱动形式: ➢ 变频电驱动-液压驱动
重量轻,成本低。
➢ 双变频电机+齿轮变速箱-变 频电机直接驱动
无机械变速传动机构, 电机直接驱 动主轴钻进。 结构简单,重量轻,故障点少。 减少传动能耗损失。
➢ 自动辨识钻井工况,调整顶驱主轴的转速扭矩输出特性; ➢ 有效减少粘滞的发生、减小井底震动; ➢ 预防因扭矩突变造成的钻具扭断或脱扣; ➢ 在保持转速和钻压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破岩速度; ➢ 减少钻柱失效和钻头磨损,延长钻柱和钻头的使用寿命; ➢ 优化井眼轨迹,有效提升作业整体钻速。
顶驱钻井新技术
顶驱钻井新技术
2.主轴旋转定位控制技术
主要特点:
➢ 地面控制技术,无需附加任何井底设备; ➢ 定向钻井时可以利用主轴旋转定位控制
技术调整钻柱的工具面和方位角,取代 人工调整或扳转盘作业; ➢ 提高方位控制精度,优化井眼轨迹; ➢ 可以不停机连续控制,提升钻井作业的 效率和安全性; ➢ 可与地质导向钻井系统(CGDS)结合使 用,形成闭环连续控制。
顶驱钻井新技术
1.转速扭矩智能控制(软扭矩)技术 工作原理:
在顶驱控制系统中增加一个阻尼单元。 顶驱以恒定的转速和扭矩进行输出时, 顶驱本身也成为阻尼元素,当井下扭 矩发生突变时,系统内部的控制器 (速度控制器、扭矩控制器)根据非 线性的处理与运算,得出符合当前工 况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进而主动 控制顶驱的输出转速,从而实现对扭 矩的自动调节。
顶驱钻井新技术
顶驱装置新技术
3. 顶部背钳结构:
径向对夹式背钳、环形背钳、倾摆式背钳的比较:
径向对夹式背钳
环形背钳
倾摆式背钳
顶驱装置新技术
3. 顶部背钳结构:
径向对夹式背钳、环形背钳、倾摆式背钳的比较:
回转头6个油道
径向对夹式背钳
油道少, 结构简 单,可 靠性好
回转头2个油道
环形背钳 倾摆式背钳
顶驱装置新技术
复杂地层钻进时的安全性; ➢ 采用马达旋转上扣,上扣平稳,并可定扭矩上
扣,避免上扣扭矩过盈或不足; ➢ 配备管子处理装置,使钻杆上卸扣操作机械化,
安全可靠、快速便捷。
概述
顶驱结构组成:
➢ 顶驱装置本体 ➢ 导轨总成 ➢ 电控房 ➢ 液压源 ➢ 司钻控制台 ➢ 动力电缆、控制电缆 ➢ 液压管线
顶驱装置新技术
顶驱装置新技术
5. 平衡系统:
➢对称性好 ➢连接可靠性好 ➢减少了连接的管线
顶驱钻井新技术(控制系统)
➢ 转速扭矩智能控制(软扭矩)技术 Soft Torque Technology
➢ 主轴旋转定位控制技术 MainShaft Rotating Position Control Technology
顶驱钻井新技术
1.转速扭矩智能控制(软扭矩)技术
顶驱钻井新技术
1.转速扭矩智能 控制(软扭矩) 技术
结构组成:
驱软扭矩控制系统 不增加任何井底设 备,并独立于VFD控 制系统,可在不停 钻状态下启停软扭 矩系统、不影响正 常钻进。
顶驱钻井新技术
1.转速扭矩智能控制(软扭矩)技术 顶驱软扭矩控制系统特点:
顶驱钻井新技术
2.主轴旋转定位控制技术 使用案例:
2012年2月25日~2012年4月13日,中国石 油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 第三项目 部 50560钻井队 在内蒙古 鄂托克前旗 珠和镇打了一口水平井,通过应用北石顶 驱主轴旋转定位技术,提前37天完钻。 井号:SNO116-19H井; 井深:4,846米; 井斜角度:89.5度; 垂直段:2,800米; 造斜段:886米; 水平段:1,160米。
马青芳
中石油钻井院
2014.09
概述
石油钻机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简称“顶驱”。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钻井装备。2003年开始 我国进行商业化生产和应用。 ➢ 可立根接入和钻进,节省时间,减少卡钻危险; ➢ 起下钻遇阻、遇卡时,可在任意位置接钻具,
边旋转边循环,减少卡钻等复杂情况和事故; ➢ 配置双内防喷器可安全控制钻柱内压力,提高
精确控制顶驱主轴旋转旋转方向、圈数、角度; 取代传统的由人工调整或扳转盘作业; 快速、精确调整钻柱工具面和方位角操作。
顶驱钻井新技术
2.主轴旋转定位控制技术
工作原理
在司钻台或电控房工控机的 参数录入界面,启用定位控 制,输入主轴所需的旋转圈 数或角度,确认后,顶驱系 统将自动运行,到设定位置 后自动停止。 主轴旋转定位控制的误差在 1°以内。
使用案例:
壳牌四川天然气项目,未启用软扭矩控制系统前,钻井 扭矩在2~10kN.m之间锯齿状波动;启用软扭矩控制系统 后,钻井扭矩在7~9kN.m之间小幅波动,有效减少了井 下扭矩冲击、减缓钻具的磨损、缓解了对电网的冲击。
顶驱钻井新技术
2.主轴旋转定位控制技术
➢ 应用领域:定向钻井 ➢ 基本原理:
➢ 导向钻井滑动控制技术 Sliding Technology
➢ 智能钻机连锁控制接口技术 Rig SCADA Drill Interface Technology
顶驱钻井新技术
1.转速扭矩智能控制(软扭矩)技术 ➢粘滑与粘滞卡钻现象
在钻井作业中,顶驱以恒定的转速和扭矩进行钻进时, 但由于地层特性、转速、钻压的变化,井下钻具可能 出现粘滑的现象,随着磨阻增加、近钻头钻具可能出 现旋转缓慢甚至停止,最终导致粘滞卡钻。 钻柱的旋转能量逐渐积累,当这种蓄力足够克服井壁 与钻柱间的磨阻时,便产生释放,钻头与近钻头钻具 将已超过设定值的若干倍进行高速旋转并释放能量, 能量释放后,钻柱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由反复出现 上述过程。
3. 顶部背钳结构:
径向对夹式背钳、环形背钳、倾摆式背钳的比较:
需要锁紧机构
径向对夹式背钳
•结构简单 •加工容易 •运行可靠 •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安全
无需锁紧机构
环形背钳 倾摆式背钳
顶驱装置新技术
4. 导轨形式和安装方式:
(1)导轨连接采用单销和锁口机构,安装方便。
顶驱装置新技术
4. 导轨形式和安装方式:
(2)折叠式导轨 拆装方便、快捷 由高位一体安装转变为低位分体安装降低了安装 风险
1. 顶部产品系列化:
以前以DQ70为主,配置ZJ70 系列化产品:30,40,50,70,80,90,120
顶驱优点 新技术的应用
顶驱装置新技术
2. 顶驱的驱动形式: ➢ 变频电驱动-液压驱动
重量轻,成本低。
➢ 双变频电机+齿轮变速箱-变 频电机直接驱动
无机械变速传动机构, 电机直接驱 动主轴钻进。 结构简单,重量轻,故障点少。 减少传动能耗损失。
➢ 自动辨识钻井工况,调整顶驱主轴的转速扭矩输出特性; ➢ 有效减少粘滞的发生、减小井底震动; ➢ 预防因扭矩突变造成的钻具扭断或脱扣; ➢ 在保持转速和钻压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破岩速度; ➢ 减少钻柱失效和钻头磨损,延长钻柱和钻头的使用寿命; ➢ 优化井眼轨迹,有效提升作业整体钻速。
顶驱钻井新技术
顶驱钻井新技术
2.主轴旋转定位控制技术
主要特点:
➢ 地面控制技术,无需附加任何井底设备; ➢ 定向钻井时可以利用主轴旋转定位控制
技术调整钻柱的工具面和方位角,取代 人工调整或扳转盘作业; ➢ 提高方位控制精度,优化井眼轨迹; ➢ 可以不停机连续控制,提升钻井作业的 效率和安全性; ➢ 可与地质导向钻井系统(CGDS)结合使 用,形成闭环连续控制。
顶驱钻井新技术
1.转速扭矩智能控制(软扭矩)技术 工作原理:
在顶驱控制系统中增加一个阻尼单元。 顶驱以恒定的转速和扭矩进行输出时, 顶驱本身也成为阻尼元素,当井下扭 矩发生突变时,系统内部的控制器 (速度控制器、扭矩控制器)根据非 线性的处理与运算,得出符合当前工 况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进而主动 控制顶驱的输出转速,从而实现对扭 矩的自动调节。
顶驱钻井新技术
顶驱装置新技术
3. 顶部背钳结构:
径向对夹式背钳、环形背钳、倾摆式背钳的比较:
径向对夹式背钳
环形背钳
倾摆式背钳
顶驱装置新技术
3. 顶部背钳结构:
径向对夹式背钳、环形背钳、倾摆式背钳的比较:
回转头6个油道
径向对夹式背钳
油道少, 结构简 单,可 靠性好
回转头2个油道
环形背钳 倾摆式背钳
顶驱装置新技术
复杂地层钻进时的安全性; ➢ 采用马达旋转上扣,上扣平稳,并可定扭矩上
扣,避免上扣扭矩过盈或不足; ➢ 配备管子处理装置,使钻杆上卸扣操作机械化,
安全可靠、快速便捷。
概述
顶驱结构组成:
➢ 顶驱装置本体 ➢ 导轨总成 ➢ 电控房 ➢ 液压源 ➢ 司钻控制台 ➢ 动力电缆、控制电缆 ➢ 液压管线
顶驱装置新技术
顶驱装置新技术
5. 平衡系统:
➢对称性好 ➢连接可靠性好 ➢减少了连接的管线
顶驱钻井新技术(控制系统)
➢ 转速扭矩智能控制(软扭矩)技术 Soft Torque Technology
➢ 主轴旋转定位控制技术 MainShaft Rotating Position Control Technology
顶驱钻井新技术
1.转速扭矩智能控制(软扭矩)技术
顶驱钻井新技术
1.转速扭矩智能 控制(软扭矩) 技术
结构组成:
驱软扭矩控制系统 不增加任何井底设 备,并独立于VFD控 制系统,可在不停 钻状态下启停软扭 矩系统、不影响正 常钻进。
顶驱钻井新技术
1.转速扭矩智能控制(软扭矩)技术 顶驱软扭矩控制系统特点:
顶驱钻井新技术
2.主轴旋转定位控制技术 使用案例:
2012年2月25日~2012年4月13日,中国石 油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 第三项目 部 50560钻井队 在内蒙古 鄂托克前旗 珠和镇打了一口水平井,通过应用北石顶 驱主轴旋转定位技术,提前37天完钻。 井号:SNO116-19H井; 井深:4,846米; 井斜角度:89.5度; 垂直段:2,800米; 造斜段:886米; 水平段:1,1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