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剧心理学》的读书报告
《悲剧心理学》读后感
我理解的悲剧——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最早接触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这本书是在高中,依稀记得初读《悲剧心理学》时并不轻松,没有细读,看完后也只知道先生在叙述“悲剧”这两个字。
这段时间重读先生的《悲剧心理学》却带给我震撼,让我收获颇多。
还记得初读《悲剧心理学》时,那时的我刚刚学完哲学,所以偏重于从哲学角度解读这本书,看书时多追究书中运用的辩证法,反而忽略书的内容。
此次重读朱光潜先生这本书时便着重于书本身的内容。
在《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中朱光潜先生分析了黑格尔看似乐观却不乐观的悲剧精神以及叔本华的悲剧精神观,认为“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因为他表现得最可怕的方面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
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和努力向上的意识。
”①悲剧并不像喜剧那样带给人们嬉笑和欢乐,但是让人刻骨铭心却往往是悲剧,在悲剧了不仅又有怒骂,更多的是感同身受,悲剧总是表现生活中阴暗和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人们更多是灾难和痛苦。
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悲剧的原因之一。
朱先生认为观众喜欢悲剧的另一原因则是观众的心理,人们往往对悲剧更具有认同感,悲剧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同时也能净化观众的心灵。
从人性的弱点来说看着别人的悲剧会给自己带来快感,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看到别人过的比我还差我的幸福指数瞬间就提高了!”①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另外一方面,悲剧也在鼓励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勇敢的向前。
就悲剧来说,我想大部分东方人熟悉的还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我也不例外,对于西方世界的悲剧,我的认知仅仅是局限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无论是《李尔王》还是《哈姆雷特》都可以称得上是悲剧的代表作。
在《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中,先生还引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来阐述悲剧,对于古希腊神话,先生分析了三大古典悲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俄狄浦斯王》,先生认为“俄狄浦斯王犯错并不是有意为之,而完全是因为不知而范,而且这个悲剧是阿波罗预先注定,德尔菲的神谕曾经预言过的”。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悲剧心理学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心里也泛起了不少涟漪。
书中提到,悲剧往往能引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叫《泰坦尼克号》。
这部电影,在我心里,那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盛宴。
还记得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毛孩,只知道跟着大人们凑热闹。
可当那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在冰海中断裂、倾斜,人们惊慌失措地奔跑、尖叫时,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特别是杰克和露丝在船首迎风而立,露丝展开双臂,感受着自由的那一刻,太美了,美得让人心醉。
可谁能想到,这美好转瞬即逝,迎接他们的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杰克和露丝,一个是穷画家,一个是富家女,身份悬殊,但爱情的火花却在他们之间激烈迸发。
露丝厌倦了上流社会的虚伪和束缚,杰克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她黑暗的世界。
他们在船尾一起看日落,在三等舱尽情跳舞,那一幕幕充满着欢笑和温情,让我这个旁观者都能感受到他们爱情的炽热。
然而,悲剧的力量就在这里。
当船撞上冰山,一切都变得混乱不堪。
海水无情地涌入船舱,人们为了求生,展现出了人性的种种。
有自私的,只顾自己逃命;有勇敢的,把生的机会让给别人。
而杰克和露丝,他们在这混乱中紧紧相依,从未放弃过彼此。
露丝本来可以坐上救生艇逃生,但为了和杰克在一起,她选择跳回即将沉没的船上。
他们在冰冷的海水中相互鼓励,杰克不停地告诉露丝要活下去。
最后,杰克永远地沉入了海底,而露丝则靠着对杰克的承诺和坚强的意志,等到了救援。
每次回想起这个情节,我的心里都酸酸的。
那种生死离别的痛苦,透过屏幕,深深地刺痛了我。
这部电影里的细节,真的是刻画得太到位了。
比如船在沉没时,断裂的钢铁发出的尖锐声响,仿佛要刺破人的耳膜;人们掉进海里时的绝望呼喊,让我仿佛能感受到海水的冰冷和他们内心的恐惧。
还有杰克冻得发青的嘴唇,露丝满是泪水的脸庞,这些细节无不让这场悲剧更加真实,更加让人痛心。
再说说演员的表演,莱昂纳多和凯特·温斯莱特把杰克和露丝演活了。
读悲剧心理学有感
读悲剧心理学有感悲剧心理学:探索人类心灵深处的悲痛与苦难在众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悲剧心理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度,让我们对人类情感、认知和行为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这部作品主要探讨了悲剧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理论模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来解释和干预悲剧事件。
作者通过对悲剧心理学的系统阐述,展现了这个领域在理解人类内心世界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这部作品不仅介绍了悲剧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还对一些典型的悲剧事件进行了深入剖析。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悲剧事件对人们心理、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通过心理学原理得以解释。
其中,对于悲剧事件产生的心理机制的探讨,使得我们对人类的情感反应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理论部分,这部作品详细介绍了悲剧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理论模型,如情感反应模型、认知反应模型和应对模型等。
这些理论模型为我们理解悲剧事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也为我们干预和治疗悲剧事件提供了指导。
同时,作者还对这些理论模型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讨论,指出了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
除了理论探讨,这部作品还对如何应用悲剧心理学原理来解释和干预悲剧事件进行了详细阐述。
例如,对于那些遭受悲剧事件影响的人,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动力学原理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对于那些面临类似悲剧事件风险的人,我们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他们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这些应用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悲剧心理学在人类情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悲剧事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还为我们提供了干预和治疗这些影响的方法。
同时,这部作品也提醒我们,面对悲剧事件时,我们需要关注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情感体验和需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此外,这部作品还让我意识到悲剧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它与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都有交叉和融合之处。
这些联系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悲剧心理学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笔记及心得.doc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笔记及心得.doc《悲剧心理学》这部著作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深受读者喜爱。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悲剧的本质和悲剧展现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我关于这本书的笔记及心得。
笔记:一、人类对悲剧的神秘、兴奋和满足感悲剧通过体现人生的难题来符合人性的复杂,满足人们对于美和真实的追求。
悲剧性展示了人生不可能避免的意外和悲痛,吸引了我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艺术家的兴趣和高度的审美意识,使得悲剧成为一个表达最强烈的情感和最严肃的思想的途径。
二、悲剧的本质悲剧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展现人类生存的困难和意外来表达人类本质的哲学问题。
它的目的是在人的内心深处引起情感震颤。
三、悲剧的构造悲剧是由情节、角色、语言和为快感而预期的主题构成的。
情节应包含展示人生中难题和悲剧性的强烈动机。
角色应该得到深入发展,以便他们的冲突和激情甚至在场景之外留下一种深刻的印象。
悲剧语言通常是解说性质的,是对人物行动的评价和对局势发展的预示。
主题应改变人类思想或道德的理念或观点,或揭示人生的真相或儿戏。
四、悲剧的几个要素悲剧有两个显著的要素,一个是情感激发,另一个是智力激发。
悲剧的情感部分主要涉及艺术家所渲染的情感,智力部分要求人们从这些情感中推理和深入思考。
心得:此书深刻阐述了悲剧的叙述特点和艺术原则,对于初学者和已经懂得的人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经作者的深入分析和对学术场内外的广泛研究,本书对于对悲剧本质的理解以及对悲剧艺术魅力的体会都更进一步。
通过阅读该书,我认为,悲剧是我们生活过程中必然要接触的一种情感体验,它能够激起我们的情感,引发我们的思考。
除了追寻快乐和成功之外,悲剧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复杂,思考人类的本质和道德。
总之,《悲剧心理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悲剧的精髓。
我相信,阅读了这本书,我们对于人生和艺术的认识将更深入、更广泛,受到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悲剧心理学》读后感
《悲剧心理学》读后感《〈悲剧心理学〉读后感》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这可真是一本让我思绪万千的书。
在书中,朱光潜先生对悲剧的剖析那叫一个深刻,让我对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往吧,我总觉得悲剧就是让人哭哭啼啼、心情低落的东西,没啥特别的。
可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啦!朱先生说,悲剧不是简单地描绘苦难和不幸,而是通过这些展现出人类精神的坚韧和对命运的抗争。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小事,虽然和那些伟大的悲剧作品没法比,但也让我对“悲剧”有了点儿切身的感受。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兴高采烈地去参加一个朋友组织的户外活动。
原本想着能好好放松一下,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我们一群人来到了郊外的一座小山脚下,准备来一场小小的登山挑战。
一开始,大家都劲头十足,有说有笑地往上爬。
我呢,也不甘示弱,冲在了队伍的前面。
可爬着爬着,我就发现这山比我想象的要难爬得多。
山路崎岖不平,杂草丛生,有些地方甚至还很陡峭。
但我这人吧,有点倔,觉得既然来了,就不能轻易放弃。
于是,我咬着牙继续往上爬。
就在我好不容易爬上了一个比较陡的坡,正准备喘口气的时候,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就不受控制地往下滚。
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只感觉到心跳急速加快,耳边是呼呼的风声。
我心想:“完了完了,这下要摔惨了!”就在我以为自己要摔个鼻青脸肿的时候,幸运地被一棵大树给挡住了。
我躺在那里,惊魂未定,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朋友们听到动静纷纷围了过来,关切地问我怎么样。
我强装镇定地说:“没啥大事,就是吓了一跳。
”可实际上,我的腿和胳膊都擦伤了,火辣辣地疼。
但我还是决定继续往上爬,不能因为这点小挫折就放弃。
于是,我一瘸一拐地跟在大家后面,每走一步都疼得直咧嘴。
好不容易到了山顶,看到那美丽的风景,心里确实有那么一瞬间的喜悦。
可当活动结束,回到家后,我的伤口开始疼得厉害。
晚上睡觉的时候,翻个身都疼得要命。
那几天,我简直是度日如年,干啥都不方便。
这时候我就想啊,这算不算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小悲剧呢?原本期待着一个愉快的周末,结果却弄得伤痕累累。
悲剧心理学朱光潜读后感
悲剧心理学朱光潜读后感朱光潜先生真的很厉害,他就像一个心灵捕手,把悲剧这个神秘又有点沉重的东西剖析得明明白白。
以前我看悲剧,就只知道跟着主角哭哭啼啼,或者感叹一句“好惨啊”。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悲剧背后有这么多的学问。
从书里我了解到悲剧的起源那可是源远流长啊。
就像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悲剧一开始就像河底的一块大石头,稳稳地扎在那儿。
它不是那种突然冒出来的小水花,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的。
比如说古希腊的悲剧,那时候的人在舞台上又是唱又是跳地演那些英雄的悲惨命运,这可不光是为了娱乐大众,那是在探索人和神的关系,探索命运这个看不见摸不着但又主宰一切的东西。
书里还讲到悲剧产生的心理机制。
这可有意思了。
原来我们看悲剧的时候,心里就像在玩跷跷板。
一方面我们为悲剧人物的遭遇感到痛苦,同情心就像洪水一样泛滥;可另一方面呢,我们又能从这种痛苦中找到一种奇特的快感。
这就好比吃辣椒,辣得嘴巴疼,可还是觉得爽。
我就想啊,我是不是有点“变态”,怎么看别人倒霉还能有快感呢?不过朱先生告诉我,这可不是“变态”,这是人类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
在悲剧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可同时也看到了人类在面对苦难时的抗争精神,这种抗争精神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让我们既敬畏又钦佩,而我们感受到的快感就是从这种对人性伟大之处的领悟中来的。
朱光潜先生在书中对各种悲剧理论的阐述也让我大开眼界。
那些理论就像武林中的各个门派,各有各的绝招。
有的理论强调命运的捉弄,就像命运是个调皮捣蛋的小鬼,总是把人往绝路上逼;有的理论关注人物性格的缺陷,就好像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人物自己的性格弱点把自己拖进了悲剧的深渊。
先生把这些理论都摆出来,就像一个武林大会,让它们互相切磋,然后又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评判它们的优劣。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笔记及心得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文学院1002班陈玲玲2010101010216最近拜读了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一书,这本书给我很大的触动。
原来人们日常审美中所流露出的情绪和态度竟隐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悲剧心理学》带领我们去发现日常审美情绪下的深层含义。
通过两遍细读,下面我将对全书的结构和主要观点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同时谈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一点感想。
《悲剧心理学》是朱光潜先生在法国学习时用英文写的一部博士论文,后由北京大学西语系文学教研室张隆溪先生译成中文版。
我所选读的是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次印刷版。
这部作品在搜集了大量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朱光潜先生从悲剧的起源到悲剧的衰亡做了细致而深刻的阐述。
作者详细总结了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等许多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并具体结合一些经典悲剧作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书18.5万字,共分为13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体例结构完整。
下面我就分章节对全书主要观点做个总结。
第一章是本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是问题的提出和全书提要。
全书主要讨论“人们为什么喜欢悲剧?”这个问题,并围绕“悲剧快感”这个概念展开。
首先本书将讨论“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
“审美快感”和“同情”,“崇高的美”等及许多心理学,哲学问题密切相关。
尽管许多人已经对“审美快感”做出过解释,但他们的解释大多是片面和孤立的,有些是研究方法上的错误。
作者将从审美关照,恶意,同情,悲观人生观,乐观人生观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其次,朱光潜先生提出了本书的研究方法:批判与综合的“折中”方法。
作者在下文中将从:1.悲剧的杰作;2.书籍杂志上记录的有关悲剧的意见和印象;3.个人印象,作为全书的论证材料。
感悟:第一章不仅提出了主要问题,而且给我们很好的美学研究方法和发散性的写作视角。
作者观点鲜明的指出前任研究上的不足之处,让我看到一个学者具备的文学批判精神,同时也让我看到中国人“中庸”的一面。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笔记及心得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文学院1002班陈玲玲2010101010216最近拜读了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一书,这本书给我很大的触动。
原来人们日常审美中所流露出的情绪和态度竟隐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悲剧心理学》带领我们去发现日常审美情绪下的深层含义。
通过两遍细读,下面我将对全书的结构和主要观点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同时谈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一点感想。
《悲剧心理学》是朱光潜先生在法国学习时用英文写的一部博士论文,后由北京大学西语系文学教研室张隆溪先生译成中文版。
我所选读的是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次印刷版。
这部作品在搜集了大量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朱光潜先生从悲剧的起源到悲剧的衰亡做了细致而深刻的阐述。
作者详细总结了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等许多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并具体结合一些经典悲剧作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书18.5万字,共分为13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体例结构完整。
下面我就分章节对全书主要观点做个总结。
第一章是本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是问题的提出和全书提要。
全书主要讨论“人们为什么喜欢悲剧?”这个问题,并围绕“悲剧快感”这个概念展开。
首先本书将讨论“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
“审美快感”和“同情”,“崇高的美”等及许多心理学,哲学问题密切相关。
尽管许多人已经对“审美快感”做出过解释,但他们的解释大多是片面和孤立的,有些是研究方法上的错误。
作者将从审美关照,恶意,同情,悲观人生观,乐观人生观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其次,朱光潜先生提出了本书的研究方法:批判与综合的“折中”方法。
作者在下文中将从:1.悲剧的杰作;2.书籍杂志上记录的有关悲剧的意见和印象;3.个人印象,作为全书的论证材料。
感悟:第一章不仅提出了主要问题,而且给我们很好的美学研究方法和发散性的写作视角。
作者观点鲜明的指出前任研究上的不足之处,让我看到一个学者具备的文学批判精神,同时也让我看到中国人“中庸”的一面。
悲剧心理学朱光潜读后感
悲剧心理学朱光潜读后感篇一悲剧心理学朱光潜读后感嘿,朋友!最近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这可真是一本让我思绪万千的书啊!一开始,我抱着好奇的心态翻开这本书,心想:“悲剧心理学?能有多深奥?”结果,越读越发现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深邃的情感漩涡。
朱光潜先生的分析,那叫一个犀利!他让我明白,悲剧可不是简单的悲惨故事,而是有着深刻内涵和复杂心理机制的艺术形式。
也许你会问,悲剧不就是让人哭哭啼啼、心情低落吗?我一开始也这么觉得,可朱先生告诉我,没那么简单!在书中,他提到悲剧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平凡生活的力量。
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些悲剧作品,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
那时候,我哭得稀里哗啦,觉得命运咋就这么不公呢?但现在想想,那种心痛的感觉,不正是悲剧的魅力所在吗?它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命运的无奈。
不过,我觉得有时候悲剧也会让人有点儿“犯怵”。
比如说,看完一部特别悲惨的悲剧,可能好几天都缓不过来劲儿,心里一直沉甸甸的。
这难道不是一种“副作用”吗?我一边读一边想,我们为啥要去欣赏悲剧呢?是为了找虐吗?可能不是吧。
也许是通过悲剧,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酸甜苦辣,更珍惜眼前的幸福。
总之,读《悲剧心理学》这一路,我时而恍然大悟,时而又陷入迷茫,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但不得不说,这一趟“心灵之旅”,真好!篇二悲剧心理学朱光潜读后感哎呀妈呀,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啥意思?”谁知道,读着读着就入迷了。
朱光潜先生对悲剧的解读,那简直是深入骨髓啊!他说悲剧能让人产生一种“净化”的感觉,啥是净化?我一开始也懵圈。
后来琢磨着,可能就是把我们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情绪都给清理了一遍。
就像看《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纠结、痛苦,让我也跟着揪心。
我就在想,要是我处在他那个境地,我能咋办?可能早就崩溃了吧!但这就是悲剧的魔力,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
不过,我也在想,为啥我们非得从悲剧里找这种感觉呢?生活已经够不容易了,还得在书里、戏里找虐?也许,正是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我们才需要从悲剧中找到一种共鸣,一种安慰,告诉自己:“嘿,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惨!”比如说,看到悲剧里的主人公经历了种种磨难,最后还是没能有个好结局,我会感叹:“人生无常啊!”但同时,也会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去生活,去珍惜当下。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读后感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读后感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想,悲剧嘛,不就是那些让人看了特难受、特揪心的故事吗?但是朱光潜先生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他拿着笔这根魔法棒,一点一点地把悲剧背后那些复杂又深刻的东西给剖析出来,让我看得是目瞪口呆。
先生在书里讲了好多关于悲剧起源的事儿。
原来悲剧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产生的,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人类心理的根源。
就好比古希腊的悲剧,那可是古希腊人对命运、对神的敬畏和探索的一种表达。
那些悲剧里的英雄,不管怎么挣扎,最后好像都逃不过命运的大手,可他们又抗争得那么英勇,这就特别能触动人心。
我就想啊,这古希腊人可真是矛盾又伟大的存在,一边敬畏命运,一边又不服输地跟命运较劲儿,然后就诞生了这么震撼人心的悲剧。
再说说书中提到的悲剧快感这个事儿,这可真是个特别有趣的话题。
按照咱们平常的想法,看悲剧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的,哪来的快感呢?但是朱光潜先生就给我们解释得明明白白的。
他说啊,这种快感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混合。
就像是吃辣一样,辣得你眼泪鼻涕直流,可你就是停不下来,还觉得特别过瘾。
看悲剧的时候,我们在为那些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难过的同时,也在欣赏着这种悲剧所呈现出来的美感,就像是欣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伟大品质,就会被深深打动,这种打动和欣赏带来的满足感,就是一种特殊的快感。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还有先生对不同文化中的悲剧进行的比较。
东方的悲剧和西方的悲剧就像是两个性格不同的小伙伴。
西方的悲剧往往更强调个体的抗争,那种对命运、对社会的激烈反抗。
而东方的悲剧呢,更多了一些含蓄和无奈,就像咱们中国的一些悲剧故事,主人公往往在命运的压迫下默默忍受,那种悲伤就像涓涓细流,慢慢渗透到你的心里,让你心里堵得慌。
通过这种比较,我就更能理解不同文化背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悲剧的理解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以前看悲剧就只是单纯地觉得难过或者好看,现在呢,我会去思考背后的文化、心理因素。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读后感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读后感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悲剧心理学”,这听起来就很学术、很严肃的样子,会不会特别枯燥呢?没想到朱光潜先生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他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那些原本可能干巴巴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
书中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兴趣,就是朱先生对于悲剧快感的剖析。
我以前看悲剧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一种矛盾的感觉:明明看到主人公遭遇了各种凄惨的事情,心里觉得很难过,可又有一种说不出的过瘾。
朱先生就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一样,他说这种悲剧快感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混合体。
就好比你吃辣椒,辣得你眼泪直流,但你还是觉得爽,因为这种辣刺激了你的味蕾。
悲剧中的痛苦就像那辣椒的辣,而在体验这种痛苦的同时,我们又能感受到一种超脱、一种对生命和人性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就像是吃辣后的那种畅快淋漓。
不过呢,这书也有一些让我读起来有点费劲的地方。
毕竟是涉及到心理学这么深奥的学科,有些理论还是需要我停下来好好思考一番的。
但是就像爬山一样,虽然过程有点累,但当我理解了那些有点晦涩的部分后,就像是登上了一个小山峰,能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悲剧,一直以来都是文学、艺术和哲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主题。
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为我们深入探讨了悲剧这一复杂而迷人的现象。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悲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书中,朱光潜先生首先对悲剧的定义和起源进行了梳理。
他指出,悲剧并非仅仅是悲惨的事件,而是一种具有特定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其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古希腊人通过悲剧表达对命运、人性和道德的思考,这种表达方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朱光潜先生还深入分析了悲剧中的人物形象。
他认为,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不是完美的英雄,而是具有各种弱点和缺陷的普通人。
正是这些人物的复杂性和真实性,使得观众能够产生共鸣和同情。
例如,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虽然努力想要逃避命运的诅咒,但最终还是在不知不觉中犯下了罪行。
他的悲剧并非源于邪恶,而是源于无法抗拒的命运和自身的局限性。
这种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奈,也让我们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悲剧的冲突是其核心元素之一。
朱光潜先生指出,悲剧冲突通常表现为人物与命运、人物与社会、人物与自身之间的冲突。
这些冲突往往是不可调和的,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面临着为父报仇与道德良知之间的冲突,他的犹豫不决和内心的挣扎让我们感受到了冲突的尖锐和残酷。
悲剧冲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矛盾和困境,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困境中做出选择和坚守。
关于悲剧的效果,朱光潜先生认为,悲剧能够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并通过这两种情感的净化,使观众的心灵得到升华。
怜悯是对悲剧主人公不幸遭遇的同情,而恐惧则是对类似命运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担忧。
通过体验这两种情感,观众能够超越个人的狭隘和自私,感受到人类共同的命运和情感,从而培养出更加高尚的品德和价值观。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悲剧与喜剧的区别。
喜剧通常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揭示生活中的荒诞和可笑之处,而悲剧则以严肃沉重的方式展现生活中的苦难和悲哀。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说起悲剧,这可不是个让人能轻松起来的话题。
但读了《悲剧心理学》这本书,还真让我有了不少特别的感触。
书里讲了好多关于悲剧的深层次的东西,一开始读的时候,感觉有点深奥,可越读越觉得有意思。
比如说,它提到悲剧为什么能触动我们的内心,为什么我们在看悲剧的时候,明明心里不好受,却还是愿意沉浸其中。
这就好像是明明知道前面是个坑,还忍不住要往下跳,去感受那种刺激和冲击。
在生活中,我也有过类似悲剧的体验。
那是一次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我满心欢喜地准备了好久,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还在镜子前演练了无数次。
比赛那天,我自信满满地走上台,一开始说得顺风顺水,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听得入神。
可就在我讲到最精彩的部分时,突然脑子一片空白,啥词都想不起来了。
我站在那里,冷汗直冒,尴尬得要命。
台下开始有了小声的议论,我感觉那声音就像针一样扎在我的心上。
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崩塌了。
我努力想要回忆起那些词句,可越是着急,脑子就越乱。
最后,我只能磕磕绊绊地说完,灰溜溜地下了台。
那次的经历对我来说,真的是一场悲剧。
我原本期待着能在大家面前大放异彩,结果却成了一个笑话。
回到这本书,它还探讨了悲剧中的英雄人物。
这些人物往往有着非凡的品质和勇气,但最终却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那些英雄豪杰,比如项羽。
项羽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力能扛鼎,英勇无比。
可最终呢,还是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乌江自刎。
想想看,他曾经是那么的威风凛凛,带着他的军队征战沙场,屡战屡胜。
可命运就是爱捉弄人,一场场的失利让他逐渐陷入绝境。
但就算是到了最后一刻,他也没有低头,没有求饶。
这种悲剧的命运,让人感叹不已。
再说说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有时候也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就像那次我看到一个小朋友,满心欢喜地拿着自己心爱的玩具去和小伙伴分享,结果却被小伙伴不小心弄坏了。
小朋友哭得那叫一个伤心,他的眼泪里不仅有对玩具的心疼,还有对失去的友情的失落。
悲剧心理学读后感
悲剧心理学读后感《悲剧心理学》读后感。
《悲剧心理学》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伯拉罕·马斯洛所著的心理学著作。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人类悲剧经历和心理状态的相关问题,对于人们了解悲剧心理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悲剧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悲剧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悲剧。
悲剧不仅仅是指生活中的不幸事件,更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幸时的心理状态。
作者在书中提到,悲剧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幸时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的学科,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悲剧心理学的几个重要概念,比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感、自我概念等。
这些概念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面对悲剧时,人们往往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这些都是悲剧心理学所关注的内容。
通过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悲剧中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应对和克服不幸。
除此之外,作者还在书中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不仅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悲剧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也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不同的悲剧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理世界。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悲剧,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悲剧心理学,更好地应对和克服不幸,让自己更加坚强和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同时,我也更加关注身边的人们,在他们遇到不幸时,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度过悲剧。
总的来说,读完《悲剧心理学》让我对悲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我相信通过了解悲剧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和坚韧。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受益,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悲剧心理学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让我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
书里一开始就提到,悲剧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让人哭哭啼啼了事的。
它有着深层次的魔力,能把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复杂的情感都给勾出来。
就拿咱平常看的那些悲剧故事或者戏剧来说吧,明明知道主角最后可能没啥好下场,可还是忍不住跟着揪心,被吸引得死死的。
比如说《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对小年轻,爱得那叫一个热烈纯粹。
家族的仇恨就像一堵厚厚的墙,横在他们中间。
可他们不管不顾,非要在一起。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月黑风高的夜晚,罗密欧偷偷翻进朱丽叶的花园,两人互诉衷肠,眼睛里闪着的都是坚定和不顾一切的光芒。
朱丽叶站在阳台上,微风轻轻吹起她的发丝,她的脸庞因为激动和紧张而泛着红晕。
罗密欧呢,手紧紧抓着栏杆,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但那满满的爱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再看看他们秘密结婚的那一段。
找了个小小的教堂,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众多的宾客,只有一个愿意为他们主持婚礼的神父。
昏暗的烛光下,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眼神交汇的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两个。
那紧张又兴奋的心情,那对未来充满期待又带着一丝恐惧的表情,真的是刻画得太细腻了。
然而,命运就是爱捉弄人。
最后他们的结局,大家都知道,那叫一个惨。
可为啥我们还对这样的悲剧念念不忘呢?书里说,这是因为悲剧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平凡生活的力量。
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爱情虽然以悲剧收场,但那种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可以对抗整个世界的勇气,却深深打动了我们。
还有《哈姆雷特》,这个整天纠结来纠结去的王子。
他父亲突然死了,母亲又那么快改嫁,这换谁能受得了啊。
他心里那股子愤怒、疑惑、痛苦,不停地翻腾。
每次看到他在那里自言自语,一会儿想报仇,一会儿又犹豫,那种内心的挣扎,真的是让人感同身受。
他穿着黑色的长袍,在宫殿的角落里踱步,眉头紧锁,眼神时而迷茫时而坚定。
他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的痛苦仿佛要溢出来。
关于《悲剧心理学》的读书报告
关于《悲剧心理学》的读书报告书名:《悲剧心理学》作者:朱光潜作者概况: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1] )。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
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其他作品:《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主要内容:朱光潜先生从悲剧的起源到悲剧的衰亡做了细致而深刻的阐述。
作者详细总结了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等许多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并具体结合一些经典悲剧作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书18.5万字,共分为13章。
读书笔记:在这本书中,作者从第二章到十二章具体论说辨析了一些重要概念,比如,审美态度和应用于悲剧的“心理距离说、悲剧快感和恶意、怜悯和恐惧:悲剧与崇高感……这本书叫《悲剧心理学》,那悲剧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据百度百科所收录,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对于“悲剧”,鲁迅先生也提出他的看法: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但是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具有局限性,他提出的这个是从反传统文化角度来说的。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
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篇一:《悲剧心理学》读后感】我理解的悲剧——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最早接触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这本书是在高中,依稀记得初读《悲剧心理学》时并不轻松,没有细读,看完后也只知道先生在叙述“悲剧”这两个字。
这段时间重读先生的《悲剧心理学》却带给我震撼,让我收获颇多。
还记得初读《悲剧心理学》时,那时的我刚刚学完哲学,所以偏重于从哲学角度解读这本书,看书时多追究书中运用的辩证法,反而忽略书的内容。
此次重读朱光潜先生这本书时便着重于书本身的内容。
在《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中朱光潜先生分析了黑格尔看似乐观却不乐观的悲剧精神以及叔本华的悲剧精神观,认为“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因为他表现得最可怕的方面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
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和努力向上的意识。
”①悲剧并不像喜剧那样带给人们嬉笑和欢乐,但是让人刻骨铭心却往往是悲剧,在悲剧了不仅又有怒骂,更多的是感同身受,悲剧总是表现生活中阴暗和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人们更多是灾难和痛苦。
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悲剧的原因之一。
朱先生认为观众喜欢悲剧的另一原因则是观众的心理,人们往往对悲剧更具有认同感,悲剧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同时也能净化观众的心灵。
从人性的弱点来说看着别人的悲剧会给自己带来快感,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看到别人过的比我还差我的幸福指数瞬间就提高了!”①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另外一方面,悲剧也在鼓励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勇敢的向前。
就悲剧来说,我想大部分东方人熟悉的还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我也不例外,对于西方世界的悲剧,我的认知仅仅是局限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无论是《李尔王》还是《哈姆雷特》都可以称得上是悲剧的代表作。
在《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中,先生还引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来阐述悲剧,对于古希腊神话,先生分析了三大古典悲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俄狄浦斯王》,先生认为“俄狄浦斯王犯错并不是有意为之,而完全是因为不知而范,而且这个悲剧是阿波罗预先注定,德尔菲的神谕曾经预言过的”。
悲剧心理学读后感
悲剧心理学读后感谈到悲剧,我们会立即想到《哈姆莱特》《李尔王》等享誉世界的希腊悲剧的代表。
《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主要是对悲剧的解剖,悲剧是怎样产生的,以及我们为什么喜欢悲剧这一类问题做了重要阐释。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于悲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书中着重强调的是“悲剧快感”的问题。
作者就悲剧快感这一问题提出了其来源,究竟是来自于恶意说还是同情说。
像艾尔肯特拉提及的“悲剧快感来自于从祖先那继承过来的对于流血和给别人痛苦的这种野蛮人的渴望。
”恶意说的主要依据是人性中的某种原始的野蛮残忍。
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悲剧与实际苦难的区别。
我们说悲剧是一种审美艺术,即通过舞台表演艺术所传达的一种“苦难”,让观众有充分的余地去想象。
这和实际生活中的苦难是有区别的,实际苦难是我们直接去感受地,切身体会的一种体验。
进而作者又提出了“同情说”。
同情分为“道德同情”和“审美同情”。
这里道德同情比审美同情更有自觉意识,它所引起的是一些实际结果。
而审美同情是完全超功利的活动。
引起的是“内模仿”,是与客体的活动平行的,不会引出任何实际结果。
所以我们在悲剧欣赏中起重大作用的是审美意义上而非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同情。
这里作者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看戏剧时,观众常常容易将自己代入到其中,自己与剧中的人物产生了“共情”,这种情感的产生就混淆了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别,产生了幻觉,进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举动。
看采访时一些演员会提到这样的痛楚,即自己在一个剧中演的是穷凶极恶的坏人形象,有些观众就入了戏,将其恨之入骨,经常跑去他的微博下面骂他或威胁他等。
这就是观众在欣赏剧时所产生的一些混淆是非的不理性的行为。
卢卡奇在《小说理论》中论述古希腊文化一章中提到“极幸福的诸时代是没有哲学的,这种时代人人是哲学家都拥有每一种哲学的乌托邦目标。
”本书在《悲剧的衰亡:悲剧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一章中也提到“较软弱的心灵更容易逃避到宗教信仰或哲学教条中去。
”悲剧产自希腊,在了解希腊相关的文化中,我们知道了希腊人不容易满足于宗教或哲学,他们的心灵史积极进取的,向多方面追求的心灵,他们在面对宇宙之谜时,内心感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于是产生了悲剧。
悲剧心理学读后感
悲剧心理学读后感悲剧是一种古老而又深刻的文学艺术形式,它通过对人生的悲苦、不幸和痛苦的描写,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痛苦和挣扎。
悲剧心理学则是一门研究悲剧作品中人物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的学科,它深入剖析了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读完悲剧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后,我对悲剧作品和人类内心的痛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悲剧作品往往以悲剧性的结局为特征,主人公往往在悲剧的命运下不幸地走向毁灭。
这种悲剧性的结局常常让人感到心碎和无奈,但正是这种命运的无情和人性的挣扎,使得悲剧作品具有了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在悲剧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强烈的情感冲突和内心挣扎,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痛苦和煎熬。
这种痛苦和挣扎不仅是悲剧作品的主题,也是人类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通过对悲剧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描写和分析,悲剧心理学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使人们对人类内心的痛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情感表达。
在悲剧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强烈的情感冲突和内心挣扎。
这种痛苦和挣扎不仅是悲剧作品的主题,也是人类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通过对悲剧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描写和分析,悲剧心理学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使人们对人类内心的痛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情感表达。
他们可能面临着道德和情感的冲突,也可能陷入自我挣扎和无法自拔的境地。
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情感表达使得悲剧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也使得人们在阅读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情感连接。
通过对悲剧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描写和分析,悲剧心理学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使人们对人类内心的痛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情感表达。
他们可能面临着道德和情感的冲突,也可能陷入自我挣扎和无法自拔的境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悲剧心理学》的读书报告
书名:《悲剧心理学》
作者:朱光潜
作者概况: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1] )。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
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其他作品:《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主要内容:朱光潜先生从悲剧的起源到悲剧的衰亡做了细致而深刻的阐述。
作者详细总结了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等许多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并具体结合一些经典悲剧作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书18.5万字,共分为13章。
读书笔记: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第二章到十二章具体论说辨析了一些重要概念,比如,审美态度和应用于悲剧的“心理距离说、悲剧快感和恶意、怜悯和恐惧:悲剧与崇高感……
这本书叫《悲剧心理学》,那悲剧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据百度百科所收录,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对于“悲剧”,鲁迅先生也提出他的看法: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但是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具有局限性,他提出的这个是从反传统文化角度来说的。
悲剧这个词,应该是很多人都不喜欢的。
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中,少一点悲剧,多一点喜剧,少一些悲苦,多一些欢乐。
但是有很多先贤对于悲剧都进行了探讨,说明悲剧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价值很高。
朱光潜分析了有些人喜欢悲剧的原因,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说法:
一是快感恶意说,二是同情说,三是怜悯净化说。
我其实不同意快感恶意说这种看法。
或许是我审视悲剧的角度不如他人深入,我无法想象看悲剧产生“优越感”这种行为,这样的世界未免太黑暗了。
我是比较同意怜悯净化这种说法。
所谓的怜悯是指具有和别人同样痛苦的感觉、情绪和感情,它是由别人痛苦的感觉、情绪和感情唤起的。
构成悲剧怜悯情感的有主体对于怜悯对象爱或同情的成分,其次还有一
个基本成分就是惋惜的心理特点。
莱辛认为,悲剧中我们为别人感到惋惜,为自己感到恐惧。
观众对于悲剧中的人物遭受不公平的命运惨遭非人折磨而感到巨大的惋惜感和恐惧感。
一般被惋惜的对象常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秀美感,它们在某些方面总是有些欠缺,似乎很容易受到伤害,这易于引起人们的爱怜心理。
而当秀美感再带有一点悲哀意味的时候,最惹人爱怜。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作用是“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种情绪的净化”。
情绪净化后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下来,达到心静如水的状态,这种净化就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人的灵魂便达到一种澄透明净的状态。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部结局是悲剧的小说或电视剧,我们会觉得惋惜并为此叹息,更甚者会流泪,然后对这个悲剧进行梳理,细细感受,这就是一种净化。
其他延伸:叔本华与尼采对悲剧的悲观解释
叔本华企图打破康德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的僵局。
他把意志与康德的“自在意志”等同起来,把世界归结于两个终极因素:意志和表象。
认为意志是终极的现象,表象只是其外表。
(1)他反对意志,认为快乐只是永恒的痛苦中短暂的间歇,痛苦来源于意志,所以解决的出路就在于否定意志。
一般来说艺术尤其是悲剧可以使我们摆脱求生的意志,给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别的别的办法无法得到的片刻幸福。
(2)把悲剧中的苦难当成唯一重要因素。
认为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认识到生命、人世不能够彻底满足我们,不值得我们苦苦
依恋。
悲剧快感来自痛苦的暂时休止。
(3)认为恐惧产生怜悯,把怜悯是为一切道德和审美活动的基叔本华观点的局限:
(1)把审美活动看成“与利害无关的关照”认为悲剧教我们生命毫无价值,是我们得到弃绝意志的智慧。
(2)认为表象是意志的客观化,认为意志和表象不可分割。
这个观点在逻辑上,心理学上都是错误的。
尼采的主要观点:
(1)两种基本心理经验: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
酒神精神在音乐中得到体现,日神精神在造型艺术和史诗中得到体现。
两者在抒情诗中达到基本调和。
酒神艺术在沉浸在变动中以逃避存在的痛苦;日神艺术凝视存在的形象以逃避变动的痛苦。
(2)悲剧快感是一种审美快感,或者说对现实美丽外形所感到的日神精神的快乐。
我们在悲剧中体验到的快感是一种得到超脱和自由的快感。
感受:《悲剧心理学》一书的确是不错的论文,本书结构非常完整,论证说理条理分明,逐层深入,环环相扣。
给我们研究悲剧一个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我看来,尽管悲剧在现代已经衰败,但悲剧理论仍然有一定的价值。
在研究作品的悲剧性上可以给我们提供理论和范本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