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数学课才是一堂好课(张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样的数学课才是一堂好课

------以“铅笔有多长”教学为例

关键字:灵活自主体验充分

教学辅助手段恰当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与生活的衔接什么样的数学课才是一堂好课呢?向来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就像我们的数学专家们常说的“教无定法”,经过最近时间的磨课,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

一、一堂好的数学课首先是老师能灵活运用教材,打造出有效课堂。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可见,教材只是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只是教学活动的参考。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内容的编排并不那么符合学生实际,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那我们的数学课堂会更有效。

通过《铅笔有多长》三次教学实践和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这节课在“灵活使用教材、打造有效课堂”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

1、注重知识迁移,打造有效课堂。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习旧知引新,唤醒学生已有的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厘米和米”的概念,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2、灵活处理教材,打造有效课堂。

教材是根据学生普遍的心理状态进行编排的,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掌握所得到的结论,但结论如何得到并不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这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认识分米和毫米,并理清四个长度单位的关系。教材的编排是分米和毫米并列的形式出现,并出示活动后的结论。可是

2 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同学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相关的知识结论,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让预习的孩子有新的收获,没有预习的孩子在课堂上学会知识,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成长。于是,我改变教学顺序,大胆地尝试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地使用教材。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说的进行一一验证,认识和体验分米、毫米,通过一系列测量活动(课前准备好的1厘米、1厘米6毫米、5厘米、6厘米2毫米、1分米的小棒和大约1毫米厚的卡),学会运用分米、毫米,同时也复习巩固了厘米,并且通过观察尺子,学会用几种方式来表示一种物体的长度,有力地突破了单位换算这一难点。在总结的时候通过给长度单位排队、认真观察直尺上的刻度数,把4个长度单位看成是一个整体,联系性地进行教学,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这四个长度单位相邻的关系,以及相隔一个、相隔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图,把复杂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易于学习的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一堂好课应是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合作、主动获取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学时我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比如:认识分米-----建立感念片断

师:1分米有多长?

生: 手比1拃长

师追:一拃长是不是真的大约1分米?

用1厘米的小棒验证,大约10个小棒那么长。

追:还可以怎么验证?( 用手在尺子上比出1分米。尺子验证)

生:手指不动,拇指食指分别对准尺子上的0刻度和10刻度,再轻轻拿开尺子。

追:尺子上的0—10cm ,这里还是大约1分米吗?

T :那你也能这样比一比吗?比给你的同桌看。

追:如果尺子上没有0刻度,又怎样比出1分米呢?

3 预设生:2—12,3—13,4—14…

追:这些是不是都是1分米呢?

生:数一数中间的1厘米,都是10个1厘米。

(反复强调) 1分米有几个1厘米?10厘米是多少?

利用自主学习、同桌交流或小组探究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各个活动都从学生所需出发设计,各个体验不是老师强压给学生,而是学生内心所需,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快乐,展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尊重学生,让每位同学体验充分,理解所学内容,而不是机械性记忆数学知识。

一堂好课我个人觉得环节是否齐全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体验如何,在体验的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比如:在实施教学时,我安排了找一找、比一比、摸一摸、对比等活动充分让学生体验1分米、1毫米有多长,建立概念,同时通过1分米与1厘米、1米,1厘米与1毫米的对比活动,让学生经过体验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觉得在数学课的教学实施中应多让孩子实践,敢让孩子犯错,有时犯错也是进步的阶石,自己亲身经历的比老师的讲述更重要,更能让孩子有所感悟,这种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老师永远不可能预设孩子任何不该出现的情况,与其永无止境的劝诫,孩子不理解的同时还抱有怨愤,不如让孩子自己去犯错,再晓之以理,这样更能让孩子接受。只有孩子接受了,才能改正,或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四、一堂好课要重视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学——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提到:“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可见表达与倾听在教育过程中是何等重要。但在现在的学生中,有多少人具备了这两种能力呢?在现在的家庭中,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什么事都顺着他们,因此,多数孩子都能明确的表达自己想法,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活跃就是最好表现,但倾听的习惯就差了一些,他们都不再愿意听别人的话,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好,自己比别人说得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