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浅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教师新理念的反思

新课改下教师新理念的反思

新课改下教师新理念的反思
一.善于吸收------做学习型教师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

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

二.长于研究------做反思型教师
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到课堂的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

要求上完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今天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老师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特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用就行。

倡导教学创新,鼓励教学有个性,有创新,使之形成自己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多接受新事物,大胆尝试新教法,欢迎教师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每节课都要力求有新意,有亮点。

三.勇于奉献------做敬业型教师
敬业精神是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教育工作当作职业来看,更要把它当作事业从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去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真心、热心,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四.敢于探索------做创新型教师
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要有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新课程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挑战,同时也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不可多得的机遇,当前各级课改培训机会多,出头露面的机会多,上级教育部门、学校会为你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我们很多教师有着良好的发展潜质,要抓住“课改”带来的发展机遇,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争做课改实验的领头雁。

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思考(3篇)

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思考(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新课程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我对转变教育观念的几点思考:1. 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3.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优化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下是我对优化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创设情境教学。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强化实践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教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加强课程建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以下是我对加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1. 确定课程目标。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合理确定课程目标,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 优化课程内容。

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删减和拓展,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浅谈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

浅谈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

浅谈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
新课程改革是继续推动学校教学进程改革,实现全面质量提升的重
要举措,其实新型课程改革所核心的关键理念,即要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搭建以学生本位为核心的完善之课程及其体系。

首先,要给学生创造厚实丰富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
以及学习的习惯,以赋予学生更强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突出发展学生多面的能力,从健康的身体与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智
力的发展等的个性的特点进行关注,从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与技能。

最后,要以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源来支撑课程,例如重视传统
文化知识积淀,引入信息化、多媒体等课堂教学资源,大力发展各种
新形式的课程活动。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应以以学生本位的重点发展,全面发
展学生的能力与技能,塑造良好的尊重传统、善于创新的学习氛围,
并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全面提高学生质量为出发点,加强教学
环节集约有效的评价,把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和学习能力提高作为重要
指标。

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实践欲反思

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实践欲反思

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实践欲反思正文: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新课程理念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这种理念下,教学改革实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反思,探讨其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实践1.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落实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落实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科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特点。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

3.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新课程理念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教师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验报告、口头评价、小组讨论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评价方式的有效性和激励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实践的局限性1. 过于强调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避免过于强调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不够突出。

2. 缺乏个性化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往往缺乏对学生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的了解,无法采取有效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不够突出。

新教改教学理念心得体会

新教改教学理念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改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新教改的实施过程,对于新教改教学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新教改教学理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新教改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下,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

而新教改则倡导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新教改强调教师要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性格特点。

新教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教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教改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新教改则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新教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新课程教育理念反思

新课程教育理念反思

新课程教育理念反思新课程教育理念反思4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课程教育理念反思1走近新教育,最能感受到新教育倡导者以及实践者们的那份热情,那份梦想,那份对完美未来的企盼。

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日,在我们深知不能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的情景下,在绝大多数人“万马齐喑”,如一潭死水般沉寂的时候,新教育人选择了站出来。

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与其苟延残喘地活着,不如潇洒地走一回;勇敢闯一闯,不管结果会怎样,至少以往尝试过。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新教育人成了开拓者,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大声地向世人宣告:我们要换种活法。

是的,换种活法。

这就是为什么新教育出现的原因了。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理由的,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

新教育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因为,梦想不会泯灭。

经济再发达,物质再先进,终归还是有一些“精神守望者”,他们不愿沉沦,他们拒绝平庸。

于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新教育一出,立时激活了这一沟“绝望的死水”。

我们也欣然发现,沉默不等于灭亡,静静地蛰伏乃是等待那迟来的“呐喊”。

新教育这一声“呐喊”,唤醒了那些尚未沉沦的教育者们,唤醒了那些在黑暗里“哀怨彷徨”的摸索者。

于是,大家找到了共同语言,重燃期望的火苗。

在新教育这面大旗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队伍中,如同涓涓细流,逐步汇聚成大江大河。

最终,浩浩荡荡,既天而来。

新教育所倡导的,其实是一种信念。

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拿起笔,你就能够改变。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仅有坚持,才有奇迹。

见证奇迹的时刻,就是你决定改变的时刻。

是的,拒绝沉沦,拒绝平庸,换种活法,活出精彩。

这就是新教育。

新课程教育理念反思2摘要:在新课程实施中,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真正的好课,是广大教师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但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要多向自己发问,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

看新课改的感悟心得体会(3篇)

看新课改的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应运而生。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将我在新课改中的感悟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新课改的核心价值观新课改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改带来的变革1. 课程改革新课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改革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评价方式改革新课改对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过程性和发展性。

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考试成绩,而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为学生提供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新课改中的感悟与体会1. 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改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需要具备以下素养: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三是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的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它要求我们不断拋弃过时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去驾驭课堂,掌握学生。

下面我就谈谈对新课程改革认识。

一、转变教学理念,把握课改目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的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我们应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

特别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角度,对于弥补现行教学中“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倾向有很强的针对性。

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缄默知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

二、互动环境,实现协作学习新课程下的教学特点可以概括为“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

最根本的核心问题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教学设计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课堂教学的互动学习。

教学方式:应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

要创设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学”。

倡导学生多说、多问、多讨论、多交流经验、多合作、多参与;倡导教师多引导、多组织、多鼓励、多“无为”、多反思、多研究。

教学内容: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经验,应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组合,创造一个动态开放、内容丰富、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反思

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反思

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反思学习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反思(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就必须树立起一种观点——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师生”的解释是这样写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泛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关心他们,热爱他们,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价值。

从我国传统文化来看,孔子讲究礼仪仁德,孟子提倡仁政,荀子推崇道德礼义,老庄主张无为而治,墨家则提出非攻兼爱。

从这些哲学思想里我们也能窥探到儒家学派强调“爱人”思想,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万物是息息相通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贫富贵贱之别,所有的人都是“爱”的共同载体,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唤醒、培养、保护那些处于困境却又需要“爱”的生命。

从当今社会发展状况来看,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项科技飞速发展,给予了全球每个公民充足的发展空间,然而同时带来的一个弊端就是我们的精神层面越来越趋向浮躁,追逐金钱与权力成为人类唯一的目标,工业的发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枯竭,这让人们开始怀疑甚至否定这个星球所拥有的无限资源。

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各国互相依存但又彼此制约,尤其是像欧盟这样的超级组织,其形成及运作离不开两个最主要的支柱,即经济利益与安全威胁。

国与国之间需要良性的互动才能走得更远,这不仅表现在经贸往来上,还包括文化方面的交流融合,这些举措势必将减少战争与冲突的爆发几率,这正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

综上所述,在未来教育模式下,需要构筑一种以生为本的和谐校园氛围,促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并且把它内化为个人品质。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教师爱护学生”、“教师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例,比如为避免擦黑板时粉尘四溅引发学生感冒咳嗽,她常常弯腰手持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嘴里还不停地嘱咐:“轻一点儿,慢一点儿……”一次,一个班学生因上课打闹被请到办公室后挨了批评,站在门口哭泣,细心的她察觉到后,急忙跑过去询问原因并一直陪伴着他,直到孩子止住眼泪回到座位上。

对新教改理念的学习和思考

对新教改理念的学习和思考

对新教改理念的学习和思考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从真正意义上讲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核心目标是改变。

首先,改变自我。

每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改变自我——教师,是改变的关键人物。

教师由原来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平等位置,教师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潜能,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结果的评定,使学生具有自觉性和自信心;由原来的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教师不再在课堂上以多讲题,多问题,多考察为形式,而是打破格局形成民主,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着,新课改要求一改过去那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位置关系,而足要以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精心设计,赖心引导,使学生质疑时探究,探究时思考,思考时学习,学习时解答,从而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由原来的教学者变为研究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在上过每一堂课后,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全部内容进行反思,研究而总结出经验,措施和策略,由原来的执行者变为决策者)新课改的理念是强调因材施教的重新研究,运用和发挥,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不是一味的执行教学任务,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而是要多策略的灵活性的实施用好教册,在不同层次上层面上掌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认识学生教育与教学的主体任何时候都少不了教师和学生两大载体,怎样认识学生是新教改中必须更新的观念。

学生需要在发展中认识,每一个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教师应当正确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密切的关注,有效的发展,规则的促进,使学生愉快的健康的成长;需要在了解中认识,每一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实行因材施教的用运;必得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理念是指对传统课程教育进行改革,以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理念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内容的调整:新课程改革将重点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

课程内容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性,强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是充当引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项目制学习等,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评价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强调终身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评价方式也从传统的考试评价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科成绩的评价、综合素养评价和个人发展评价等,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的发掘。

通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践,可以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能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合作与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6篇)

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6篇)

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心得体会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6篇)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心得体会1解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让我认识到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的实质性,在新教学理念的支配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一改以往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僵化的局面,下面,我就这几方面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改变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使他们的心灵世界也通明透亮。

孕育着这样的心灵,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从外部走向内部,从客体走向主体,一句话,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创设情境,轻松学习。

《新课标》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强化语言实践便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的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够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三、拓宽外延,夯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如(七~九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但同时又要求,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

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课本的选文是一部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心得(精选9篇)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心得(精选9篇)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心得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心得(精选9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心得(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心得1今年暑假我县举办新课程培训学习,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一、教师角色发生了的转变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

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而是如何组织学生去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只有这洋,教师才能做到随心应手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

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很大转变。

以往的课堂大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里学生都要服从教师。

新的课程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同等的地位来看待,与学生进行朋友似的交谈,经常运用“能不能”“可不可以”等亲切语气与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和体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结合实际对教材再进行加工和处理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有一位专家说过,“如果你的学生只有四年级的水平,那么你就要备四年级学生水平的课”。

这一句话很明显是要教师要因材施教,备出适合学生的课。

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内容进行再研究,明确教材的优势与不足。

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

从而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专研,为学生备出适合他们的课。

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心得体会范文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了当下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带来的变革与进步。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更新新课程教学改革使我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实践、创新。

二、教学方法创新在新课程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评价方式改革在新课程教学中,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改变了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我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项目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这种评价方式更加公正、全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成长。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

新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课程教学改革为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收获,我将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转变教师角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反思一、以人为本,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

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于集中学习的生命活动时期的儿童。

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

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于形成状态。

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生命时期,他们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这段时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

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

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注重全方位互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1、控制教师讲授时间为使教学时间的分配有重大的转变,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使之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甚至更高的比例。

也许有人会质疑:教师不讲学生怎么能够理解呢?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这其中深刻的内涵,足以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学生多讲、多做的重要性。

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所花时间虽不多,而课堂教学效果会呈现质的变化,学生对知识有兴趣了,思维活跃了,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新课程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活动”是可以做到的。

表面看,时间优化降低教学强度,但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正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教学的综合实力不仅未削弱,反而得到加强。

2、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3、在分组讨论中,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分组讨论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启发学生的思维上,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

新课程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教学改革,并从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优化课程设置,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加强课程间的衔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动态。

三、创新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主要尝试以下几种:1.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项目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评价改革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加强评价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方面,我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 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实施多元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能力、兴趣等方面。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总之,新课程教学改革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例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

例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

例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新课程理念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指导思想,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不再以纯粹的知识传授为导向,而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并激发他们的创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团队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课上,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传统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的评价方式,注重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课堂表现、作业、项目展示等。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评价,评估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并关注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励他们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多样化评价。

新课程教学的总结与反思7篇

新课程教学的总结与反思7篇

新课程教学的总结与反思7篇篇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文将对我所进行的新课程教学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新课程教学的优势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新课程教学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教学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我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他人、遵守纪律、热爱祖国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新课程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够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时又过于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而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传授。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

2.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有待提高虽然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性应用性,但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性还有待提高。

有时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而忽略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反思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反思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反思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理念已经在我国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新课改理念下进行学科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在新课改理念下,学科教学反思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知识点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发展。

因此,在进行学科教学反思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学科教学反思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要有意识地寻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科教学反思还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因此,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推动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学科教学反思还需要重视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学评价要更加全面和多样化,包括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

因此,在进行学科教学反思时,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够促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科教学反思,我们可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只有不断反思和改进,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浅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着教育这样一个继承与创新同等重要的工作,只要我们有爱学校、爱教育、爱学生的博爱情怀,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反思中不断前进。

我们就有信心收获一个个丰硕成果。

反思教育在教学行动中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反思自身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培养自己成为“科研型”、“学者型”教师。

我们的社会环境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高速、自由的流通,在当今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伴随着新课改的浪潮,我们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坚持学习、实践、交流和探索中有了一定收获,也有值得深思和努力的地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束缚和影响,在教学中缺乏创造性思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死记硬背,轻理解意义和灵活运用;重书
面能力,轻口语能力培养;内容呆板,缺乏幽默感和趣味性;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只能消极被动地学习,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起来没有一点动力,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1.1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
我们都知道,口语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日常教学中,口语教学却不是件易事,由于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学生中无形中形成一种不想说或想说又不敢说的坏风气,这种风气,严重影响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新课改倡导我们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新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我们应注意改善语言环境,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应以身作则,给学生说数学的空间,调动学生说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说数学的行列中,自然地去尝试表达数学。

1.2创设教学情境
新教育理念使我明白,情景教学已经成了新教材教学方法中的主要方法。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要善于捕捉,利用活生生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引导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各种器官都参加活动,做到视、听、说并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手段是多样的,如实物、动作、简笔画、图解等。

2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
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

英语学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星星点点的。

虽然学生学会一些英语知识,但还是对英语感到陌生,没有真正入门。

所以上课时,我先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去教,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去说,要学生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去学,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去读。

只有学会、读会,他们才能运用自如。

就这样,有的学生照样不会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让他们站着。

一样的听课,一样的教法,都在一起学习,为什么别人会读,而你却不会?肯定是我在讲课时他们没有注意听,开小差了,所以我惩罚那些不会读单词、念句子的同学。

可是这样效果并不好。

课后我反思过自己的教育方法:我知道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不能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如果学生不会,我没有权利让学生们站着,这样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因此我改变了教学方法,教学当中我尝试着去等待,因为在等待中学生可以一点点地回忆,把自己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知识激发出来。

我们知道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的素质不一样,有的学生记得快,有的学生记得慢,记忆稍慢的要给他们时间去思考,说话不灵活的要给他们时间去整理。

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去学习,才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就这样,我一步步学会了如何去呵护我的学生。

3我们要转变角色
教学的课堂改革已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为
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这单一角色转换为策划者、教练员、助攻手、引路人等多重角色。

一人多面,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

3.1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在教学时,让学生先个人设计,发挥想象,然后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汇总全班同学中的优秀作品展示评价。

3.2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辩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3.3教师不要摆架子,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和交流。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

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
流。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分组动手指出图形的周长,测量图形的周长。

在学生操作时,我巡视各组的动手过程,并不时地参与到他们的操作中。

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制作时的所思所想。

这样,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间隔,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和交流。

4精心备课,体现新理念
备课是一种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学行为的基础工作。

如何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必需要在备课上狠下功夫。

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如何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如何引发学生个性的绽放,这才是备课的重点。

他只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收集资料,不断创新。

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的教学机智,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曾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科技突飞猛进,社会日新月异,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资本就是学会适应、学会学习。

当前教学改革中其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教学的实践亦告诉我们,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差的根本原因大多是并非自己不努力,也不是智力低下所致,而是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不
当造成的。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言:“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会阻碍才能的发挥。

”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正所谓:“授之于鱼”,倒不如“授之于渔”. 我们应乐当引路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标立领航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