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加与减(二)跳绳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跳绳》加与减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跳绳》加与减2](https://img.taocdn.com/s3/m/0c39056bf12d2af90342e628.png)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小亮跳的最多 。
他们当中谁跳得
?
小红 小亮 小东
40下 28下 32下
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40-28=(? 下)
个位上没有珠 子怎么办?
十位上一个珠 子相当于个位 上10个珠子
40-28=12
-2 7 17
用竖式计算:
80-55= 25 .9=45 . 64
-1 9 45
小结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
加10再减。
退位点
位上的3借走1 还剩2 2-2=0
最高位的0不写
个位上的2减8
不够减,从十位
借1当10。
10
32
12
28
04
你还能提出其它 的数学问题吗?
你会做吗?
100-48= 52 .. 100
- 48 52
用竖式计算:
85-58= 27 . 85
- 58 27
用竖式计算:
44-27= 17 . 44
30-20=10
10-8=2
10+2=12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答:小红比小亮多跳 12 下。
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十位上的4借 走了1还剩3.
十个 位位
4· 0
—2 8
12
借1当10 10—8=2
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32-28=(? 下)
32 – 28 = 4 (下)
20 8
32-20=12 12-8=4
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db44a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a.png)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跳绳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运用分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运用示范法、指导法、评价法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跳绳动作,提高运动技能。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针对以上情况,本节课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形象生动、富有创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跳绳活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在数学知识和运动技能上得到提升,还能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培养。
2.教学目标:
-巩固跳绳技巧,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跳绳技巧和数学知识。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跳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跳绳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尊重他人,关心同伴,乐于助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精神,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通过跳绳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7eec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1.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篇1教学内容:跳绳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会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通过跳绳的活动,引入。
1、先引导学生看懂主题图中的统计表,然后让学生提出总是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并记录学生当时跳绳的次数,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总是可以先引导学生先解决类似“小东比小红跳几下”这样的问题3、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教科书上三种方法是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方法,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的。
对一些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帮助。
三、试一试。
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四,想一想。
100——48,先让学生估算,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试算。
五、练习反馈。
1、用竖式计算。
请4位学生板演,再集体校对,2、买一个羽毛球拍多少钱?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再列式解答,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第3题中()+40的答案不唯一。
可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如果是其它数,它就无家可归了。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篇2教学目的:1.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会正确计算 8和9的加减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加与减说课教学课件复习提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加与减说课教学课件复习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2d226c1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b.png)
十位
个位
4 0
2 8
—
1 2
·
借1当1010—8=2
32-28=?
(下)
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32 – 28 = (下)
4
20
8
32-20=1212-8=4
4
0
10
12
3 2
2 8
退位点
36
典题精讲
课件PPT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再用竖式算一算。
85-58= 44-27= 80-55= 64-19=
学以致用
50-29=21(元)
课件PPT
2.买1个羽毛球拍多少元?
学以致用
3.算一算,并说说你的方法。
课件PPT
100-53= 100-18=
个位上的2减8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
十位上的3借走1还剩22-2=0最高位的0不写
你还能提出其它的数学问题吗?
100-48=
1 0 0
- 4 8
.
.
5
2
52
你会做吗?
85-58=
用竖式计算:
.
7
2
27
44-27=
用竖式计算:
.
1
7
17
80-55=
用竖式计算:
.
5
学以致用
课件PPT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当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借一当十。个位上的数加10后再相减,十位上的数要减掉借走的1后再相减。
课堂小结
2 8
·
个位
十位
2
1
0
《跳绳》加与减精品课件
![《跳绳》加与减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2b69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0.png)
02
基础知识
加法基础知识
总结词
加法是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总和的过程。
详细描述
加法的基础是数的组合和分解。在加法运算中,我们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总和,这个总和称为和。在数的组合中 ,我们可以把两个数看作是相同的部分,这些部分相加得到总和。例如,2+3=5,其中2和3是相同的部分,它 们相加得到5。
总结词
了解、避免、改正
详细描述
加减法运算中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如 计算时粗心大意、进位或借位不准确等。通 过了解这些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学生可以 更好地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准确率和速度。同时, 这也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中更加得心应手。
05
总结与展望
加减法在后续学习中的应用与拓展
01
02
03
数的认识
进一步学习数的认识和读 写,掌握数的大小和顺序 。
加减法的深入应用
学习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维的培养
通过加减法的学习,培养 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学习收获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 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成绩比较
在跳绳比赛中,我们需要比较运动员的成绩。例如,要比较 不同运动员的跳绳速度或次数,就需要使用减法来计算差值 。
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剩余时间
在有时间的跳绳项目中,我们可以通过减法计算剩余时间。 例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跳绳的运动员可以计算剩余时间, 以便更好地控制节奏和速度。
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购物计算
在购物时,加减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价格和找零。例如,当我们购买跳绳时,可 以通过加减法计算找零金额。
6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5跳绳2
![6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5跳绳2](https://img.taocdn.com/s3/m/9978e319eefdc8d376ee328c.png)
最多坐50名乘客。
18+25=43(名)
返回
每辆车都没坐满,坐得下
加与减(三) 跳绳(2)
我们队有9 名运动员。 我们队有18 名运动员。
我们队有25名运动员。
最多坐50名乘客。
我们队有34 名运动员。
34+34=68(名)
50+50=100
68<100 坐得下。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加与减(三) 跳绳( 2)
下册
6 加与减(三)
跳绳(2)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加与减(三) 跳绳(2)
情境导入
100-48=?他们的做 法你能看懂吗?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探究新知
100 - 48= 52 40 8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变成两位数 减两位数。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拨一拨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十位不 够减 百 十 个 个位不 位 位 位 够减 列竖式
1 0 0 - 4 8 5 2
十位被借走1剩 9个十
返回
··
加与减(三) 跳绳(2)
1 0 0 - 4 8 5 2
··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从个位开始减,不够减向十位 借“1”,为10个一;十位不 够借,向百位借“1”,为10 个十;个位10减8得2;十位被 个位借走1个十,为9个十;十 位就剩9减4得5,合起来就是 52。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课堂练习 算一算,并说说你的方法。 47 82
1 0 0 - 1 8 8 2
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课件:跳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课件:跳绳(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c0dc40e87101f69e3195c8.png)
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等固体 在水中 的溶解 和不溶 解的现 象。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各类国家 机关的 基本职 能。 3、知识目标:区分各类国家机关,了 解各类 国家机 关的基 本职能 。 5、学会根据小伙伴的作用和功能给小 伙伴分 类。 6、体会用品找不到,给学习、生活带 来的不 便和麻 烦,初 步感知 整理物 品重要 性。 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 至上的 意识, 遵守宪 法。
1005-5 39=
61
3.谁先到对岸?
81
29
60
79
4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9
71
84
25
68
74
26
4.远动员集合。
8+18+34+25=86(名)
50x2=100(名)
86<100
答:有两辆车,这些运动员能坐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做减法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 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课件:跳绳(北 师大版 )
数学一年级 下册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第7课时 跳绳(2)
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课件:跳绳(北 师大版 )
一、复习导入
1.快速口算下列各题。
48-15= 3391-3=
34-8822=
12
23-5= 18 56-34= 42-292=
33
47-27= 20 72-7=
616-5 8=
53
2.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探究新知 100-48=?他们的做法你能看懂吗?
请大家用计数器拨一拨。
《跳绳》加与减PPT课件
![《跳绳》加与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d2f0a001f69e31423294a3.png)
学习进步!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40-28 12
个位 十位
4· 0 -2 8
12
12
32-28 4
32 - 20=12 12- 8 =4
3· 2 -2 8
04
4
个位 十位
50-29= - 48
52
3.算一算,并说说你的方法。
拓展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女人,不需要倾国倾城,只需要一个男人为她倾尽一生。 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 大仲马 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人生最大的挑战没过于战胜自己!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五章加与减4、“跳绳”教学设计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五章加与减4、“跳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0e070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9.png)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五章加与减(二)4、“跳绳”教学设计目标1.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运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运算方法的多样化.2.进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运算反复检验的好适应.教学重点关心学生明白得并把握用竖式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把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课前预备课件、图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爱跳绳吗?你能说说你的跳绳成绩吗?跳绳不然而一项专门好的体育活动,它里面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呢,你们发觉了吗?[点评]利用跳绳这一情境导入新课,能够表达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利用学生周围的情况或学生感爱好的情况创设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活动二:利用跳绳的情境,讨论运算方法.出示主题图及统计图表,提出数学问题.这是三名同学跳绳情形的统计表,说说你从表中明白了些什么?依照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A.小东、小红共跳多少下?三人一共跳多少下?B.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③要想明白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你会解答吗?板书:小东比小红多跳多少下?6248=[点评]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看明白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
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2.依照算式,合理进行估算.师:请你估量一下,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说说你是如何样估算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3.探究算法,合作交流.(1)学生独立摸索算法,试算62-48=()[点评]在那个环节中,学生自己探究运算62 -48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进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情形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又注意了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学生可依照自己的实际灵活处理,在口算与竖式中任选一种.(2)将全班分4人小组交流算法,组长统运算法.在全班评选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组.[点评]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算法一:62-40=22 算法三:62-42=2022-8=14 20-6=14算法二:62-50=12 算法四:58-48=2020-6=14 12+2=14师:好多同学都能口算出算式的结果,除了口算你还能用笔算的方法运算吗?算法五:用竖式运算.我发觉同学们笔算时有两种结果,大伙儿看:一种是62减48等于14;另一种是62减48等于24.“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加与减研讨说课复习课件巩固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加与减研讨说课复习课件巩固](https://img.taocdn.com/s3/m/e361ac0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d.png)
6 加与减(三)
跳绳
第2课时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件
加与减(三) 跳绳(2)
情境导入
100-48=?他们的做 法你能看懂吗?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探究新知
100 - 48= 52 40 8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变成两位数 减两位数。
我们队有34 18+25=43(名)
名运动员。
每辆车都没坐满,坐得下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我们队有9 名运动员。
我们队有18 名运动员。
我们队有25名运动员。 最多坐50名乘客。
我们队有34 名运动员。
34+34=68(名) 50+50=100
68<100 坐得下。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课后作业 课本:
课本P870972:第61527题
第80页第6题
返回
数学一年级 下册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跳绳
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快速口算下列各题。
48-15= 3391-3=
34-8822=
12
23-5= 18 56-34= 42-292=
33
47-27= 20 72-7=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拨一拨
返回
加与减(三) 跳绳(2)
十位不
够减 百 十 个 个位不
列竖式
·位1 ·0位
位
0
够减
- 48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加与减教学说课复习课件指导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加与减教学说课复习课件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fdfb54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2.png)
12
十位 个位
答:小红比小亮多跳12下。
二 探究新知
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32 - 28
二 探究新知
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32-28= 4 (下)
32-20=12 12-8=4
二 探究新知
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32-28= 4 (下)
2 3 2 12 -2 8
04
十位 个位
答:小亮比小东少跳4下。
在百位借1当 100-48=52
十到十位;
百十个
位位位
再在十位借1 当十到个位
10 - 94
0 10 8
不够借位。
借位后不要 忘记减1
52
百位 十位 个位
三 对应练习
1、算一算,说一说。
47
82
190 10
100 - 53
47
190 10
100 - 18
82
三 对应练习
1、算一算,说一说。
47
82
六 加与减(三)
跳绳
第1课时
课件
一 复习导入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6-7= 3219
64-8= 656
2 3 6 16 -7
32 19
5 6 4 14 -8
65 6
二 探究新知
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40 - 28
二 探究新知
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40-28= 12(下)
3 4 0 10 -2 8
三 巩固练习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再用竖式算一算。
85-58=27
44-27= 17
7 8 5 15 -5 8
27
3 4 4 14 -2 7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加与减说课教学课件复习巩固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加与减说课教学课件复习巩固](https://img.taocdn.com/s3/m/dc11a04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6.png)
最多坐50名乘客。
我们队有18 名运动员。
我们队有34 名运动员。
每辆车都没坐满,坐得下
18+25=43(名)
课堂小结
100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小棒、计数器、列竖式
列 1.相同数位对齐 竖 2.从个位算起 式 3.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10,十位不够
减向百位借1,当10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字上面。
知识精讲
百十 个
. . 位 位 位
190
10
100
- 13
87
100-27= 73
..
100
- 27
73
练一练
100-37= 63
..
100 - 37
63
100-74= 26
..
100 - 74
26
知识精讲
100 - 48= 52 40 8
60
100-40=60 60-8=52
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6.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跳绳
第2课时
习题精讲
知识总结
巩固练习
思维发散
延伸拓展
课件
复习巩固
100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方法:计数器、列竖式
竖 相同数位要对齐。 式 要从个位算起。 计 算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
强调:两个借位点 都要写上,写到数
40-28 12
十个
·
位
0
-2 8
12
12
32-28 4
32 - 20=12 12- 8 =4
十个
3位·
位
2
-2 8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五加与减(二)跳绳》教学设计(20200214161416)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五加与减(二)跳绳》教学设计(20200214161416)](https://img.taocdn.com/s3/m/e2c703725a8102d276a22fe6.png)
跳绳一、哪把钥匙开哪把锁?(连线)二、1、裤子比上衣便宜多少元钱?= (元)2、一套衣服多少元钱?= (元)三、在○里填上“﹥”、“﹤”或“=”。
73-25 45 79 95-1632-9 32 18 56-37四、用竖式算一算。
45-27 = 68-39 =52-15 = 60-34 =五、1、公鸡有多少只?= (只)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提出并解答。
六、小红的书的本数比小兰多一倍。
如果小红把自己书的一半的一半分给小兰,这时小红和小兰谁的书多?七、下面是两道用火柴摆成的算式,一看就知道错了。
你能移动其中的两根火柴,使两道算式都成立吗?试一试。
1、2、部分答案:一、29+27 —— 82-26 35+9 —— 71-27 65-14 —— 60-9二、1、34-26 = 8(元) 2、34+26 = 60(元)三、﹥ = ﹤﹤四、18 29 37 26五、1、42-18 = 24(只)2、母鸡比公鸡少多少只? 24-18 = 6(只)提示:此小题的答案不唯一。
六、一样多提示:可以用具体数字做例子进行计算。
例如:小红有8本书,小兰有4本书。
小红比小兰多:8-4 = 4(本)。
小红把8本一半的一半(2本)给小兰,小兰现在有:4+2 = 6(本),小红现在有:8-2 = 6(本)。
6 = 6,所以现在两个人书的本数一样多。
七、1、提示:把66-65 = 6变成69-63 = 6。
2、提示:把66+66 = 1变成69-68 = 1。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五章加与减4、“跳绳”教学设计2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五章加与减4、“跳绳”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3c17536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9.png)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五章加与减(二)4、“跳绳”教学设计2[点评]学生通过数小棒,直观感知当个位不够减时需再十位借1的意义.通常学生先摆62根小棒,再从62根里去掉48根,先去掉8根,2根减8根不够减,就从6捆中拿出一捆拆开与2根合起来,从12里去掉8根还剩4根,原先有6捆,拿出1捆后还剩5捆,再去掉4捆剩1捆,从而得出结论62根减48根,还剩14根.4.试一试.①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下)②小亮比小东多跳几下?□○□=□(下)看图列出算式,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运算.5.想一想.赵老师跳了100下,你能明白老师比小红多跳几下吗?独立列式.板书:100-48=估算得数.说说你是如何样估算的?学生独立解答,小组讨论交流.①98-48=50 ②99-48=51 ③100-50=50 ④100-40=6050+2=52 51+1=52 50+2=52 60-8=52⑤竖式运算:你能说说运算过程吗?活动三:师生共同总结收成.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成?做减法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生: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点评]让学生自己总结运算方法,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巩固练习“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
拟
试
卷姓名:
跳绳一、哪把钥匙开哪把锁?(连线)
二、
1、裤子比上衣便宜多少元钱?
2、一套衣服多少元钱?
三、在○里填上“﹥”、“﹤”或“=”。
73--16
32--37
四、用竖式算一算。
45-27 = 68-39 =
52-15 = 60-34 =
五、
1、公鸡有多少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提出并解答。
六、小红的书的本数比小兰多一倍。
如果小红把自己书的一半的一半分给小兰,这时小
红和小兰谁的书多?
七、下面是两道用火柴摆成的算式,一看就知道错了。
你能移动其中的两根火柴,使两
道算式都成立吗?试一试。
1、
2、
部分答案:
一、29+27 —— 82-26 35+9 —— 71-27 65-14 —— 60-9
二、1、34-26 = 8(元) 2、34+26 = 60(元)
三、﹥ = ﹤﹤
四、18 29 37 26
五、1、42-18 = 24(只)
2、母鸡比公鸡少多少只? 24-18 = 6(只)
提示:此小题的答案不唯一。
六、一样多提示:可以用具体数字做例子进行计算。
例如:小红有8本书,小兰有4
本书。
小红比小兰多:8-4 = 4(本)。
小红把8本一半的一半(2本)给小兰,小兰现在有:4+2 = 6(本),小红现在有:8-2 = 6(本)。
6 = 6,所以现在两个人书的本数一样多。
七、1、
提示:把66-65 = 6变成69-63 = 6。
2、
提示:把66+66 = 1变成69-68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