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服饰简史
海派旗袍的艺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开放创新、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浸染下,海派旗袍在上海发祥,从石库门到花园洋房,不受职业和身份的限制,处处可见穿着旗袍的女性身姿;电影银幕、戏剧舞台、杂志封面、月份牌上,到处留存着海派旗袍的印迹。
海派旗袍突破了中国妇女传统服装的保守拘谨和宽衣博袖,吸取欧美流行时装的元素,将旗袍缩短长度,装上领衬,收紧腰身,用合体适度的款式,第一次把东方女性细致动人的曲线展示出来。
中西合璧的款式、精良细致的装饰、流畅曼妙的曲线、高贵典雅的气韵,把海派旗袍的风姿永久地定格在中国近代史的记忆之中。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旗袍开始在上海妇女界流行,很快就扩大到全国,成为当时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服装之一。
当时的旗袍腰身宽大,下摆垂至脚面,袖口多为“倒大袖”,款式搭配都较为保守。
二十年代末,上海女性受社会风气及欧美流行短裙的影响,将旗袍的下摆提高至膝下,袖口也开始缩小,旗袍开始走上时尚的快车道。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旗袍最绚烂多姿的时期,旗袍袖口、下摆、衣衩变化令人眼花缭乱。
三十年代中期,下摆曳地的“扫地旗袍”流行,这种旗袍多为高领,装着三粒纽扣,领高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夏天也不改风尚。
随着旗袍的加长,旗袍开衩也越来越高。
时尚女郎穿着这种旗袍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玉腿乍现。
三十年底中期后,旗袍又流行低衩,开衩仅到小腿,但袍身颀长,时髦女子穿着低衩旗袍走路时舒缓优雅,坐下时含蓄大方。
抗日战争时期,各界女性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为了行走方便,袍身逐年缩短,开衩也逐渐升高,袖子也变得细长合体。
四十年代后,由于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旗袍总体未及三十年代变化多端,但仍然在时尚的风向下转动,直至五十年代后逐渐销声匿迹。
海派旗袍的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服饰工艺的精华之一,在中国服装工艺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精妙的制作技艺造就了灵动美妙的海派旗袍。
镶、嵌、滚、宕、盘、贴、绣、绘、钉等工艺为海派旗袍的主要工艺构成,它们继承与发扬了中国传统制衣工艺的精髓。
海派旗袍的概念
海派旗袍的概念海派旗袍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起源于上海地区,成为海派文化的代表之一。
海派旗袍在20世纪初兴起,并在上海风靡一时,成为上海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的时尚选择。
它具有独特的设计和风格,体现了上海的繁华与优雅。
海派旗袍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海派旗袍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服装,起源于清朝晚期。
旗袍最初是中国汉族女性的日常服饰,由长袍演变而来。
它的特点是贴身剪裁,突出女性身材的曲线和优美之处。
与其他服装相比,旗袍更注重对身材的修饰和展现,强调女性的阴柔之美,让女性显得婀娜多姿。
其次,海派旗袍的设计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
与传统旗袍相比,海派旗袍更加注重时尚感和流行趋势,采用了更多的细节和装饰,如花朵、蕾丝、刺绣等,使女性更加典雅和迷人。
同时,海派旗袍还吸收了西方服装的设计元素,增加了褶皱、裙摆、领口等设计,使旗袍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海派旗袍还代表了上海的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
20世纪初,上海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外侨和知识分子。
这些人士带来了外国的文化和时尚潮流,推动了海派旗袍的兴起。
海派旗袍被视为上海社会精英的时尚代表,展示了上海的繁荣和国际化。
最后,海派旗袍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只有少数富有和高贵的女性才能穿上海派旗袍。
同时,海派旗袍也是妇女地位提升的象征,它允许女性展现自己的美丽和魅力,赋予了她们更多的主体性和自由。
总的来说,海派旗袍是一种独特的传统中国服装,代表了上海的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
它的设计风格和流行趋势使其成为上海社会精英的时尚选择,展示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
海派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瑰宝,也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带给我们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诠释。
海派旗袍知识点
海派旗袍知识点海派旗袍是中国传统服装中的一种,起源于上海地区。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海派旗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之一,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精髓,还承载了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海派旗袍的历史、特点和制作工艺。
一、海派旗袍的历史海派旗袍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上海,当时上海是中国最繁华、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旗袍作为上海女性的主要服饰,成为了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派旗袍融合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和西方时尚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海派旗袍的特点 1. 简洁大方:海派旗袍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整体的和谐感。
它的设计简洁大方,更加突出女性的曲线美。
2. 剪裁精细:海派旗袍采用修身剪裁,能够很好地展现女性的身材优势。
同时,剪裁精细的特点也体现了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
3. 细节考究:海派旗袍的设计注重细节的考究,如领口、袖口、腰部的装饰等都经过精心设计,给人以精致高雅的感觉。
4. 材质讲究:海派旗袍常采用丝绸、缎子等质地优良的面料,这些材质不仅舒适,还能体现旗袍的光泽和质感。
三、海派旗袍的制作工艺 1. 设计:海派旗袍的制作首先需要进行设计,包括样式的确定、图案的选择等。
设计师会根据旗袍的特点和搭配要求进行设计,确保旗袍的整体效果和个性化。
2. 剪裁:剪裁是制作旗袍的重要环节,需要按照尺寸和样式要求进行剪裁。
精细的剪裁能够保证旗袍的版型和线条效果。
3. 缝制:海派旗袍的缝制过程非常讲究,需要用专业的技术进行。
从缝制接缝到装饰细节的处理,都需要经验丰富的缝纫师傅来完成。
4. 花样:海派旗袍常常会运用各种花样和图案进行装饰,如刺绣、织锦等。
这些花样的加入使得旗袍更加美观,也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海派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精髓。
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喜爱。
无论是作为一种时尚元素还是一种艺术形式,海派旗袍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
上海的服饰文化
上海的服饰文化网小编: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中的一大要素,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服饰除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之外,还代表着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文化。
上海近代生活服饰,由于特定的时代及地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上海海派服饰的由来开埠百余年,上海由一个海隅城镇发展成繁华开放的国际大都市。
其间,有腥风血雨的民族抗争,也有润物无声的文明进化。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和社会环境,上海吸引了国内外各方人士,形成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而服饰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上海服饰风格的形成大约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即上海开埠之初。
其后,经过几番演进,终为国人所瞩目,并赢得"海派服饰"的美称。
清代中期,中国南方的消费中心在苏州、杭州及广州等处,上海尚未脱颖而出。
自1860年清政府在上海派驻"南洋通商大臣"起,上海很快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商业中心。
其后,随着西方文化和外国资本的蜂拥而入,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形成壮大和市政交通的迅速发展,上海成了百年间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及全国经济、贸易、金融中心。
至同治光绪年间,上海服饰已形成奢华、繁杂、精致的特点,并成为国内公认的流行服饰的中心,其声势远远领先于全国各地并左右中国服饰时尚的变化。
二、与巴黎同步的流行风所谓“时装”,即时髦的服装,它不仅合乎时代,而且合乎时节,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和发展,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时装的流行和传播,处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和近代上海的风尚习俗及文化生活也有密切的关系。
这一时期国内外通商交流的机会越来频繁,欧洲进口的布匹、羽纱、呢绒、蕾丝等纺织品大量涌入,使得人们选择的范围广了、着装的观念也改变了。
加上当时上海的不少报刊杂志,都辟有专栏,及时传播服饰信息;各大百货公司、服装公司及纺织公司,不断举办服装展演;电影业的繁荣,更为服饰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海派服饰简史
海派服饰简史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海派服饰简史一、海派服饰的由来开埠百余年,上海由一个海隅城镇发展成繁华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其间,有腥风血雨的民族抗争,也有润物无声的文明进化.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和社会环境,上海吸引了国内外各方人士,形成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而服饰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姿彩斑斓,美不胜收.上海服饰风格的形成大约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即上海开埠之初.其后,经过几番演进,终为国人所瞩目,并赢得“海派服饰”的美称.清代中期,中国南方的消费中心在苏州、杭州及广州等处,上海尚未脱颖而出.自1860年清政府在上海派驻“南洋通商大臣”起,上海很快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商业中心.其后,随着西方文化和外国资本的蜂拥而入,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形成壮大和市政交通的迅速发展,上海成了百年间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及全国经济、贸易、金融中心.至同治光绪年间,上海服饰已形成奢华、繁杂、精致的特点,并成为国内公认的流行服饰的中心,其声势远远领先于全国各地并左右中国服饰时尚的变化.衣装时髦是晚清上海服饰时尚的主要特征.“时髦”这一词汇本身在当时就很时髦,其含义几经引申,已成为一种消费格调的代名词.近代上海,五方杂居,华洋并处.上海人虽受礼教传统的束缚,却比内地更多地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日趋开放的商业社会习俗使他们在服饰上首先放弃简朴同一而崇尚奢华时髦.近代上海人是以时髦为美的消费者,而商人们也以制造时髦为经营要旨,不断鼓动人们投入到流行时尚中.衣着时髦成了当时上海人追求体面消费的风范之一并不断攀比竞赛,这不但推动了上海时髦服饰的新陈代谢,也促使西方服饰体系渐为世人接受,从而在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西装革履、中装绣鞋并存的奇妙旖旎的服饰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商的晚清上海社会,象征封建传统的服饰制度正在瓦解,时髦的领袖不一定是绅宦名门,也可以是商人、学生、买办、通事.他们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对中国既有的服装消费模式冲击最大.在他们的带动下,时髦之风在上海猛烈地旋转起来,正如当时海上文化人所说“上海风气,时时变更,三数年间,往往有如隔代”.当时的上海无疑是“时髦”的代名词,上海时髦服饰时尚自然也成为全国模仿因袭的样板.二、与巴黎同步的流行风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是海派服饰的一个辉煌时期.作为当时远东最大的城市,海派服饰主要是受欧美时尚的引导.在此期间,巴黎当季的时新服饰仅三四个月后就会输入到上海来,加之上海人的巧手改良,上海时兴服装形成了既与巴黎同步又有独到风格的海派服饰流行时尚.作为全国的服饰中心,各地都以上海的流行趋向为楷模,一衣一扣,一鞋一袜,四方仿效.至于男子平常所穿的服饰,少数达官贵族及知识分子穿西装、中山装和学生装,也有如鲁讯、郁达夫等人士偏爱中装.普通人更多的则是长袍马褂,或外加坎肩.北伐以后,很多男子改穿中山装,夏用白色,予人清爽洁净之感,其余三季则以黑色为主.女性时装越来越趋于刻意展示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和美妙的身材,当时的时髦女装主要有三类:旗袍,以西式外套为主的时装,西式裙装.二十年代中晚期,使用西式服饰的时髦女子越来越多,西式连衣裙成为一些时髦女性的夏季时装.西式晨服、跳舞服也常有所见.上衣下裙的传统服饰趋少.与此同时,旗袍开始流行,廓形较平直,装饰风格趋于华美精细.三十年代是上海女装最为华美繁盛的时期.旗袍作为主要流行女装已取代上衣下裙成为最常用的时装.其式样变化多,领、袖、襟随衣摆线变化呈现不同的外观风格,对细节刻画大为重视,质地做工考究.完全西式的服装穿用者多为欧化时髦女性,但这种形式并不是流行的主流.松沪抗战后,女装时尚趋于简朴.四十年代正值抗战时期,大多数市民的着装变得简朴,即使是富裕阶层也因战争的气氛而无心作奢侈的妆扮.抗战胜利后,女装流行再度繁盛,西式服装特别是美式时装在时髦女性中有一定的市场,完全采用西式结构的改良旗袍的穿着者日趋增多.自三十年代以后,也有上海时髦女性穿男装风格的西装、长裤,四十年代后期还有时髦女士穿男式茄克的.西式大衣、裘皮大衣一直很流行.在此期间,从欧美进口的纺织品,如英国的法兰绒、人字呢、女式呢、条格毛织物和美国的“花旗布”平布,深受欢迎并对国内面料起到样板和引导的作用.纺织印染机械的广泛使用,新型化学染料的传入,西方艺术流派对纹样的影响,使国产纺织品呈现出一派新面貌:古香缎、织锦缎等丝绸新品种常用于流行女装;软缎、纺绸、绉纱、绒类使用普遍;印花布色谱更广并广泛被用于时装;单色织物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阴丹士林布用化学染料染成的一种蓝色棉布曾普遍用于旗袍;国产呢绒也是时髦女装的常用面料,其外观与欧洲进口的毛织物外观相差无几;针织品开始进入时装的行列;抗战初,在上海时髦女性中还一度流行过用国产本白或毛蓝棉布又称“爱国布”做成的旗袍;条格织物在三十年代尤为时髦;染织纹样有简化的趋势,除传统内容外还出现了西方艺术风格如“迪考艺术”的纹样;色彩流行时常翻新,配色以高雅和谐为时尚.三、旗袍:海派时尚的典型旗袍可视作中国近代女装的典型,而上海旗袍的变化则集中反映了海派时尚的演进. 旗袍本是满族人的民族服装,后几经溶化才成为“新型中装”而着名于世.当时,旗袍多以棉、丝、苎麻制成,棉府绸、丝绸、软缎、织锦、夏布都很常见,毛织物用得较少.旗袍的下摆高低是时尚的晴雨表,旗袍的领型、袖型、襟式、开衩高低、收腰程度、装饰等细节都随之变化.二十年代前期,穿旗袍的上海女性很少.1925年前后的上海女学生可算是旗袍流行的身体力行者.她们穿用的袍摆在踝关节之上,且袍身较为宽敞,因时髦女性纷纷仿效而流行.1926年,旗袍摆线提高,袍摆处多饰宽宽的荷叶边.1927年,旗袍成为新女性的象征之一,并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摆线提高至小腿中部,袖型宽短.1928年,受西方流行短裙的影响,旗袍摆线提高至膝下,袖口趋小.1929年,上海女学生穿的旗袍摆线在膝盖处,袖口装上了仿西式的克夫,领高中等,袍变得合身些,显得十分方便简洁,成为流行一时的风尚.三十年代可以说是旗袍的全盛期.旗袍的外廓型主要是腰部做得十分合身,以显现女性身体的曲线;旗袍的摆线由高至低,至三十年代中期,达到衣缘及地的极端,后又逐渐升高至膝;旗袍的领高变化经历了从低到高,再由高变低的过程,袖长也先从短到长再由长变短竟缩至无;旗袍的造型结构受西方服饰影响越来越大,并越来越讲究装饰.四十年代,旗袍的流行趋向于简便.四十年代前期,受抗日战争的影响,旗袍以简单实用为尚,面料也不讲究.四十年代后期,旗袍造型注重强调人体曲线,暴露程度更大,旗袍摆线从小腿上部移至膝盖处,有变短的趋势.将上海的流行旗袍与西方同期时尚相比,我们能看到很多有趣的现象.旗袍的整体风格变化与西方女装的流行时尚几乎完全吻合,只是依旧保持了中式和传统的外形,这是在西方文明影响下中西服饰合壁的产物.旗袍虽深受西方女装流行时尚影响,却仍不脱传统俗套,并以制作方便、经济实惠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旗袍的流行形式和西方女装有很大不同.西式女装中,日装和晚装分得很清楚,而旗袍的适用场合较广;西式女装常采用衣裙分属的套裙形式,领、袖形式多样,采用立体结构,从而使服装具有多种变化的造型,而旗袍则为衣裳连属制,立领或无领.因受结构的约束,旗袍缺少丰富的立体构成变化,这使旗袍格外注意细节处理及装饰风格手段,更强调局部造型.当然,旗袍在结构上也进行了西式改革,先用肩缝,再用腰省,后发展到装袖,终于,上海时髦女士也能在时装店里买到西式结构的“改良旗袍”.四、海派服饰:时髦的样板1949年,解放的炮声打破了上海畸形的繁荣,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上海人谱写了理想主义的海派服饰新曲.五十年代,上海的服饰多少还带有缤纷多彩的格调,但时髦的主导已转向平民.民主、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等时代精神在服装上的反映,是简朴和实用式的时髦.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上海是全国的纺织基地也是服饰中心,上海的服装代表了中国的最高水平.上海的纺织印染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成功的行业之一,这为上海服装领全国之先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上海的纺织印染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实力最强、技术力量和生产设备最先进、产品质量最好、花式品种最多,并开发出很多新面料、新花型,为全国服装业提供了最好最全的面料.上海服装业的组织化改变了1949年以前服装生产零碎混乱的现象.如果说,解放前上海量生产的成衣质量、时髦程度、成衣数量等都不那么出色的话,那么,五十年代后的上海成衣则完全堪称时髦的主体.1949年以前,上海的服装业多为前店后坊,大都停留在小规模作坊的水平.五十年代后,经合并及引进设备、开设新厂,上海服装业进入了大机器生产的规模经济时期.这不但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大批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服装,也为今天上海服装业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服装商业与服装工业的分家,切合了当时的经济形势,它使得上海服装的销售和生产进一步专业化.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和工业城市,依托最发达的商业和最雄厚的工业实力,上海的服装依然是上海人的骄傲.这一时期,上海的服饰是简洁、朴素、平实的.此时的男装以中山装、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春秋衫、工作服式茄克衫、军大衣、派克呢大衣为主.翻折领衬衫、中山装、西式长裤、平头短发,松紧口布鞋是六十年代最常见的男性服饰形式.女装主要有五十年代流行的布拉吉式连衣裙和列宁装、六十年代流行的军便服和工装背带裙、七十年代流行的三粒钮式西装领便服和百褶裙等.运动式短发、西便装、长裤、丁字襻平跟皮鞋是七十年代中期上海女性的时髦形象,到冬天,中西式驼绒织锦缎棉袄最为时兴.五十年代起至六十年代末,上海的服装面料以棉为主.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随着涤纶纤维的引入,涤棉的“的确良”及“涤卡”面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追求.丝、毛织物在当时被视为高档品,只有逢年过节及重大场合才穿用.服装颜色相对单调,以绿、蓝、黑、灰为主.由于当时的物质水平较低,国家对纺织品实行限额消费,使得流行的变化速度大大放慢.虽然如此,上海人仍保持着一贯的衣饰传统,保持着精致、优雅、时髦、灵巧、讲究做工质量的海派服饰特征,注重服装的细节及服饰搭配.大至毛衣的编织、领型腰身的改良、领口部位内外衣饰的组合等,小到衣装整洁程度、裤缝处理、旧衣改新等,上海人无不细心装扮.这使得上海服饰的一衣一衫都成为全国时髦的样板,上海服装成了时髦漂亮、质优样新的代名词.。
海派旗袍发展历程简述
海派旗袍发展历程简述海派旗袍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服饰,起源于上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当时上海是中国远东地区的商贸中心,各种文化交流使得旗袍逐渐形成。
早期的海派旗袍以宽松、长袍式的设计为主,多用于居家穿着。
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旗袍渐渐融合了西式服装的元素,变得更加修身合体。
尤其是到了民国时期,上海成为华东地区的时尚中心,海派旗袍开始在时尚界有了影响力。
1930年代到1940年代,民国上海成为旗袍的黄金发展时期。
上海的时尚设计师热衷于创作独特的旗袍款式,将旗袍与西式剪裁和花纹相结合,使得旗袍更加时尚、漂亮。
这一时期的旗袍多以高领、紧身、裙摆开叉等特点为主,体现了女性的曲线美和婀娜多姿。
然而,随着中国的政治形势的变化,旗袍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压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提倡简朴的服饰风格,旗袍被认为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不再被视为时尚的代表。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旗袍的销量大幅下降,市场逐渐萎缩。
然而,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旗袍再度焕发生机。
政府鼓励民间创业和文化发展,旗袍设计师开始尝试将旗袍与现代元素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新款。
在设计上,他们注重突出女性的优雅和自信,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如剪裁、质地和配饰的改良等。
旗袍逐渐恢复了它的魅力,不仅在国内受到热爱古典文化的人群的追捧,还吸引了国际上的目光。
进入21世纪后,海派旗袍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
海派旗袍的设计师们从传统中汲取灵感,结合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创作出了更多样化、多功能的版本。
旗袍不仅限于正式场合,也逐渐进入了休闲、婚庆等领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代表。
作为一种传统的服饰,海派旗袍经历了起伏,却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
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时尚潮流的一部分,展示了上海作为时尚之都的地位。
未来,海派旗袍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世人带来更多惊喜和感动。
海派旗袍的发展历史与传承
( 厦 门大学音乐 系艺术管理 专业 福建 厦 f l 3 6 1 0 0 0 )
摘 要:在繁华的上海到处流露着时尚的元素,不论是现在还是那个花红灯绿的大上海时代。上海人的身上,无处不存在着一道 躲 不开 的风景 ,仰望 、 俯视 、对瞧、 自 照 ,熙熙攘攘 ,芸芸众生都能一览无余。其中海派袍 最能代表上海人 当时最靓丽的风景 。 原 本 是满洲旗人妇女生活中所穿的一种服装, 辛亥革命爆发后, 汉族妇女也普遍采用。 从此中国 自 上而下地开始接受西式服装与穿着. - - j 惯, 当然,繁华的上海似乎也一夜之 间爱上 了满人 的袍服 。上海人是 崇尚经典 、 讲 究高雅的,大多低调奢华,旗袍在上海人身上也悄悄发
参考文献:
( 二 )海派旗袍的形成 在上海,我们在这里议论他人的格调,也许人家也在别处议 论我们的格调。旗袍代表上海的特有腔调,上海人是不能没有上 海人的腔调的,而旗袍也是上海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那是上海人 在那个时间段里流行的形象和做派 的特征 。在上海 ,身为一个女 性没有一件拿得 出手的旗袍确 实是一件可悲 的事 。 三 、海派旗袍的现状 ( 一 )中国旗袍 品牌的发展 通过对所北京品牌 占 1 9 %,上海 品牌 占 1 7 %,深圳、广州 品牌各 占 9 " / O o ,杭州 、苏州品牌各占 8 %,其他城市品牌 占 1 5 %。 由此可见 ,目前旗袍品牌发展较好的是北京、 上海 、 深圳 、 广州 、 杭州 、苏州等城市 ,旗袍的热度 更是居高不下 。这些城市经济发 展较快 ,且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 。 此可见 目前在 中国市 场上 , 旗袍 品牌 以中高端产 品为主 , 而纯粹 的高端产品因其工艺、 质量 、设计等 的高要求及客户群体 。 ( 二)海派旗袍成为一种 艺术 位 于环球港 四楼 的 “ 海派旗袍艺术馆”面积 约 8 0 0平 方米 ,
海派旗袍调研报告
海派旗袍调研报告海派旗袍调研报告引言:旗袍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服装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女性的优美身姿,还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海派旗袍作为上海特色的民族服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设计风格。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海派旗袍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揭示其历史渊源、设计特点以及当前的发展状况。
一、历史渊源:海派旗袍起源于上海近代妇女时尚的变迁过程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女性开始逐渐改变传统的穿着方式,开始穿起了西式服装。
不过,由于外国服装并不适合中国传统审美,中国女性开始通过改良和创新,将传统服饰与外来元素相融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派旗袍应运而生,融合了传统汉族服饰的设计元素和西方服装的剪裁工艺,形成了独具上海特色的旗袍风格。
二、设计特点:1. 剪裁工艺独特:海派旗袍注重对女性曲线的优美展示,剪裁具有紧致并凸显女性身段的特点。
狭窄高领,短袖袖扣,收腰设计以及裙身修身剪裁,使旗袍能够展现女性优雅的身姿。
2. 细节雕琢精致:海派旗袍注重细节设计,常常使用人字纹、凤凰纹、蝴蝶结、花朵等传统图案和元素进行装饰。
同时,还会使用刺绣、流苏、丝绸、亮片等工艺进行装点,使旗袍更加华丽精致。
3. 简洁大方的色彩搭配:海派旗袍的色彩搭配以简洁大方为主,常用的色彩有红、粉、蓝、绿等鲜艳的色彩,给人以明快、活力的感觉。
同时,也会使用金、银等金属色彩进行点缀,增加了服装的质感和豪华感。
三、发展状况:海派旗袍在诞生之初就备受关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当代社会,海派旗袍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服饰,更被赋予了时尚和创新的内涵,成为时尚界的新宠。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传统的海派旗袍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中,使其具有更好的时尚性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海派旗袍也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和购买。
结论:海派旗袍作为上海特色的民族服装,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和创新。
国服与时尚之间:海派旗袍的记忆建构
1644 年满族建立清朝后,沿袭了中国历史上将 服饰制度纳入国家法度的做法。统治之初,即以严 苛法律对国民服饰做出规定 :“男从女不从、生从死 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官吏不从,儒从僧道不从, 娼从而优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即汉族男子必 须遵从满族服饰习俗,剃发留辫,穿满人长袍。而 汉族女子可保留原本服饰装扮。
近代以来对服饰文化与社会政治关系有重大改 变意义的,当属民国政府于 1912 年颁布的《新服制 草案》。其中对男女礼服、便服在款式与质地做出详 细规定,女服为上衣下裙的“套裙”,上衣“长与膝 齐,对襟,五纽,领高一寸五分,用暗扣,袖与手 脉齐,口广六寸,后下开端”;下裙“前后不开,上 端左右开”。辛亥革命推翻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 统治,将民主共和引入国民意识中,开启了社会秩 序和意识的重建,《新服制草案》的出现将现代意义 上的“礼服”引入了国民公共生活中。
在旗袍现代发展史上,《服制条例》的颁布,是 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旗袍获得“国服”之称 的官方背书。
在中国历史上,服饰制度向来为政治制度的组 成部分,每临改朝换代,新的统治者都要重新厘定 本朝的服饰制度。古代服饰制度往往是针对统治集 团的成员而定,为其昭示身份、明辨等级,对普通 百姓的服饰规定更多在禁令之列,避免其穿着服饰 时发生僭越之举。民国时期的《服制条例》则有所 不同,非关乎对权力的不敬和等级的僭越,而是源
旗袍与女界的出现,引发了不少保守主义者的 激烈反对。1925 年的《上海竹枝词》中,记录了这 样的诗句 :“当年革命竞操刀,多少胡儿戟尾逃。海 上不闻宗社党,谁教女界着旗袍”,7 诗后还加注说 近来见到大半上海妇女穿着旗袍招摇过市,遥望俨 如旗女,言语中对女性穿着旗袍大为不满。1926 年 的《紫罗兰》杂志记载了一段男女关于旗袍之争的
05第五章“赶时髦”求新趋时的海派服饰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
浦东新区康桥东路800号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园区
博物馆长廊,是一组反映从采桑养蚕、纺纱织布、刺 绣裁衣为主题的大型铜雕壁画,不仅体 现了传统服饰裁制 的生态过程,更是一道赏心悦目的服饰文化风景线。博物 馆与公司新品展厅、美特斯邦威大学、图书馆、档案馆、 多功能厅交相辉映,组成公司独特的人文景观。 博物馆的内部设计采用大通柜、独立展柜与大型立式 展屏结合的方式,彰显开放、大气、整体的效果。这里陈 列的巨人风雪衣,见证了美特斯邦威成长的创业历程。博 物馆其他展陈分为五大板块:衣冠王国、至尊气象;民族 华章、缤纷霓裳;民间风韵、时尚新装;精美饰品,生活 点缀;绚丽织锦、大千世界。
60年代
上世纪60年代军装盛行。中国真正进入了蓝灰绿的无彩色服装时代。布拉 吉被认为是修正主义,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旗袍被认为是封建余孽,稍 微花哨的衣服便被打成“奇装异服”,统统被批判。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3年自然灾害, 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 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 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 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当时很流行的一段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 补补又三年。” 绿色军装(夏天军便装,冬天军大衣) 劳动布:劳动布是劳动人民的象征。那灰不溜秋的颜色,意味着保持了 “劳动人民的本色”
80年代
80年代改革开放,港台的服装进入内地,年轻人开始引领新潮 流,勇于追求时髦 紧身衣,牛仔裤,红裙子,超短裙长丝袜及高跟鞋开始进入人 们的生活。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 放。 老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经济不断 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 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个世纪80年 代的小青年身上。当年最抢眼的就是大街上横扫而过的大喇叭裤。 所谓喇叭裤,因裤子形状似喇叭而得名。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 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状;裤长一般
海派旗袍历史与特色
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在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
传统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
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
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
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
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
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
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
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
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顶盛期,这时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
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民国旗袍这些与西方服饰审美一致的特征,并非偶然产生。
在当时,上海这个中西文化杂处的大都市是最具条件的诞生地。
现在我们或许已经难以寻找民国旗袍在上海诞生的确凿证据,但我们还是可以断言,海派旗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
如果我们再胆大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假设,现代旗袍,或狭义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
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两字所引发的联想或意象,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
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与当时流行的倒大袖相呼应,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状。
探究海派服饰变迁规律
时 , 中苏 帮 、 帮 、 帮 、 帮 的裁 缝 店就不 下 20 其 扬 宁 本 00
多家 ,裁缝师傅约有 4万之余。在这样庞大的服装制作 业 中,商家之间的竞争 自然十分激烈 ,这就驱动了海派
服饰 的发 展 。 以改 革 开放 后为 例 ,上海 也 同样 吸引 了大 量来 自国 内的服装 经 营商 和服 装 品牌 ,他们 与 上海 本 土
升 为海 派西 服制 作业 中的行 业规 范 ,海 派服饰 正 是延 续
着这些珍贵价值在进行递进式的向前发展。
图 3王巍 中西 结合 的风格
图 4素然品牌 的极 简风格
( ) 变迁机制上看, 四 从 其规律是 “ 商业性”的驱动模式
这是指海派服饰 的变迁 目的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为 前提的,它 的变迁始终是以商业利益的竞争为其 内部机 制来驱动的。上海 自开埠以来就是一个充满竞争 、讲究 效率、因时而变的商业化社会 。 在短暂的一个多世纪中,
海派旗袍这种带有 明显时代标记的服装至今仍有着它不 可动摇的地位 ;另一方面体现在其服饰观念上所具有的
价值上 ,即长期培养 的审美标准、设计理念、思维方式 、
穿搭 品位 、消费原则等。如现代海派服饰继承了许多近 代海派服饰对于做工 、设计 、品味等方面的要求 。比如
近代红 帮裁缝 在制作 西服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 的标 准 :在测量时迅速把握顾客的体型特征 ,询问其服装穿 着上 的要求及平 日穿衣 习惯 ,以定制服装的季节性来指
三、从单一风格来 源到多元风格来 源的变迁过程
中的规律
( ) 一 从变迁动因上看,其规律是 “ 流动式”的优势支配
这 是 指海 派 服饰 的变 迁 是通 过那 些 拥有 高 度发 达 的
民国时期旗袍演变所见海派文化
谓 美 , 这 乃 至腰 部 , 已呈 合身 之 趋 势 。 具 有 严冷 方正 的 特 点 。第 ~ 次 使 用较 软的垫 肩 , 之 “ 人 肩 ” 如 下 图所 示 , 反 映 了审 美 观 念 则 ¨ 世 界大 战后 , 女性 服 装 从 束腰 低 胸 繁 复 装饰 转 向 自然 简 洁 修 的变化 和海 派文化 中西结 合的 特点 。 欧洲
裁 方法 , 肩 , 链 , 袖等 。从 2 年 代末 开始突 破直 线 裁剪 技术 , 垫 拉 装 O 海派旗 袍 的演变 0年代 末则 大 胆 采用 胸 省 和 腰省 , 旗 袍 更 使 2 世 纪初 期 , 0 旗袍 还是 “ 大 半 直 , 当 时流 行 的倒 大 袖 相 呼 开 始注重 腰身 设计 。3 宽 与 同时 使 应 , 的下 摆 比较 大 , 个袍 身 也 是 呈 ‘ 大 ’ 形 状 。但肩 、 旗袍 整 倒 的 胸 加 合身 , 出现 了肩 缝和 装 袖 , 肩部 和 腋下 也 合体 了。有 人 还
民国时期旗袍演变所见海派文化
文史 纵 横
民 国时 期 旗 袍 演 变 所 见 海派 文 化
李 劲 竹 ( 北 大 学历 史 学院 陕 西 西 安 西 70 6 ) 10 9
【 摘
要 】 服饰是 文化的透视镜 , 民国时期 的海派旗袍是 中国 饰的经典款 。文章概述 了海派旗袍的造型、 服 结构 、 艺的发展历程 , 工 展现
所示 。
2 O世 纪 旗 袍 的 结 构 变 迁 与 比较
四十年代 是旗 袍 巅 峰期 的 延续 。旗 袍 的 “ 型 结构 已由 平 面 造 结构 向立体 结构过 渡 , 通过 胸腰 省 、 下省 、 省 的处 理 , 腋 肩 采塑 造 女 性 三维 曲线 的特 征 和三 位 ~ 体 的曲 线 美 ’ ’ 。 三十 年 代 出现 的 垫 肩 被更广 泛地 使用 , 同时面 料的 使用也 不拘 一格 , 空花边 、 片等 很 镂 珠 流行 。由旗 袍衍 生的新 样式 也很多 , 如旗 袍裙 之类 。被视 为旗袍 要 素的立 领 、 偏襟或 大襟 、 , - ● 开衩 、 纽等 也 不 一 定 同 时 存在 于 一 件 旗 _ P● ~ 盘 【 袍 。时装化 的旗袍 内被 加入 了很多 西式服 装的 元素 , 而中 式的 元素 常被 部分地 删去 , 旗袍 的概 念至 此 变得 更 为宽 泛 , 以我 们 可 以看 所 到无襟 、 领或不 开衩 的旗 袍 。款 式上 逐 渐去 掉 袖 子 , 仅 腰身 的 无 不 线 条曲柔奇 美 , 且 衣 领 和 袖 子等 均 有 变 化 , 夏 季无 袖 , 洁 流 而 如 简 畅 ; 季紧 袖 , 当缩短 袍长 , 得体 。 秋 适 轻便
海派旗袍发展历程
海派旗袍发展历程海派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兴起,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成为了流行的时尚标志,展示了上海的独特魅力。
海派旗袍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旗袍最初是清朝的宫廷服饰,用于展示皇室的尊贵和地位。
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随着西方文化和时尚的引入,旗袍开始受到欧美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和创新。
上世纪20年代,旗袍在上海得以广泛流行。
这个时期,上海是中国最国际化和繁华的城市,吸引了众多的外国侨民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海派旗袍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这种新式的旗袍以紧身剪裁和对称的线条为特点,强调女性的曲线和体态美。
它曾一度被称为“大都会旗袍”,并成为上海时尚界的主流。
在上世纪30年代,海派旗袍进一步发展,独具特色的设计和工艺逐渐形成。
以金门路为代表的上海著名旗袍店铺相继成立,设计师纷纷推陈出新,为旗袍赋予了更多元化的风格。
一些上海的时尚名媛,如宋美龄和汪精卫的夫人宋庆龄等,开始穿着海派旗袍在国际社交场合展现自己的高雅与品位,使得海派旗袍名声远播。
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中国社会的动荡,海派旗袍的发展进程中断了一段时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旅行袋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象征,传统服饰也不再流行。
海派旗袍这一曾经的时尚代表,被封存于历史的角落。
然而,在改革与开放的大潮中,海派旗袍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海派旗袍因其优雅的设计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再次成为时尚人士追捧的对象。
如今的海派旗袍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传统样式,设计师开始加入各种现代元素,丰富了旗袍的形式和风格。
在上海,许多成衣厂和旗袍店铺都开始重新生产和销售传统旗袍。
不仅如此,海派旗袍也经常在时装周和各种展览中亮相,成为中国时尚的代表之一。
海派旗袍发展历程简述
海派旗袍发展历程简述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的优美服饰之一,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中国女性的风华与韵味。
而海派旗袍则是中国旗袍的一个特殊流派,源于上海地区的流行风格和独特文化背景。
下面将简述海派旗袍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上海是中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
这个时期,旗袍作为上海女性的主要服饰之一开始流行起来。
最初的海派旗袍是由传统的汉服演变而来,采用了独特的剪裁和面料材质,使得穿着者更加修长美丽。
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海派旗袍逐渐融入了西方时装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风格。
例如,旗袍的领口和袖口开始采用西式的剪裁,使得旗袍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中式美感,还有了更多时尚的元素。
1949年后,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变革,旗袍作为一种"封建"的服饰,在一段时间内被禁止。
但是,海派旗袍在上海一直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传承至今。
19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海派旗袍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中,海派旗袍得以焕发新的生机。
设计师们开始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独具海派风格的旗袍作品。
时至今日,海派旗袍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无论是在时装秀上还是在各种正式场合,都可以看到身着海派旗袍
的迷人女性。
海派旗袍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统的优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和关注。
总的来说,海派旗袍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良,保留了传统的特色,又与时俱进。
海派旗袍以其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文化背景,成为了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一个瑰宝。
海派旗袍文档
海派旗袍1. 简介海派旗袍是上海地区的一种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时尚元素相结合的产物。
它承载了上海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深受欢迎并享有盛誉。
海派旗袍以其简约、优雅的设计风格和精工细作的制作工艺,成为了国内外时尚界和服装界的经典。
2. 起源海派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
当时,上海作为中国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旅行者。
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促使了传统旗袍的演变和创新。
海派旗袍在裁剪、面料选择和样式设计上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呈现出新的风貌。
3. 设计特点海派旗袍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剪裁和线条海派旗袍凭借其独特的剪裁和线条设计,展现出女性的曲线美和气质。
它紧身贴身的上半身设计突出了胸部和腰部的线条,下半身则展示了女性的翘臀和修长的双腿。
整体呈现出典雅婉约的身姿。
3.2. 面料选择海派旗袍的面料选择较为注重,常用的面料有丝绸、缎子和绸缎等。
这些面料具有光泽度高、柔软光滑等特点,能够凸显女性的高贵和优雅。
3.3. 色彩和图案海派旗袍的色彩和图案也是其设计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派旗袍多采用鲜艳的色彩,如红色、粉色、绿色等,以彰显女性的亮丽和魅力。
同时,还常常在旗袍上绣上花鸟、蝴蝶、云雾等图案,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4. 制作工艺海派旗袍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4.1. 裁剪首先,根据顾客的身形和要求,进行旗袍的裁剪。
裁剪师傅需要根据个体的尺寸,将面料进行剪裁,确保旗袍合身。
4.2. 缝制接下来,裁剪好的面料会被缝制成旗袍的身体。
缝制过程需要用到各种缝纫设备,如缝纫机、缝纫针等。
缝制时需要注意线迹的密度和平整度,以保证旗袍的整体效果。
4.3. 装饰制作好旗袍的身体后,还需要进行一些装饰工艺。
例如,在旗袍的领口、袖口和下摆等地方加入绣花、镶珠或其他装饰物,以增加旗袍的美观和独特性。
4.4. 定型最后,制作好的旗袍需要进行定型处理,使其保持流线型的形状和美观度。
老上海的服饰
老上海的服饰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名媛海派服饰的兴起,是近现代上海都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可以说,老上海的服饰是近现代海派文化变迁史的外在写照。
海派服饰风格的形成始于19世纪中叶,即上海开埠之初。
清代中期,中国南方的消费中心在苏州、杭州及广州等处。
自1860年清政府在上海派驻“南洋通商大臣”起,上海很快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商业中心。
随着西方文化和外国资本的涌入,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壮大和市政交通的发展,上海成了百年间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清末民初,上海五方杂居、华洋共处,西装革履与中装绣鞋并存,崇尚生活享受的商业化社会风气开始形成,以奢华、精致、优雅、时髦为特点的海派服饰逐渐风靡。
穿着西式服装的名媛上世纪20至40年代,是海派服饰的辉煌时期。
当时,巴黎当季的时装仅3个月左右就会输入到上海,经过上海人的巧手改良,使上海服饰既与巴黎同步又具独特的海派风格。
中国各地都以上海的服饰流行趋向为楷模,一衣一扣、一鞋一袜,四方仿效。
“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
”这首流行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上海在中国服装界的显赫地位。
海派服饰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
相比固守陈规、含蓄质朴且具有官派特征的京派服饰而言,海派服饰则是标新立异、西化程度高且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
传统服饰当时以丝、棉织物、软缎等为常用面料,而海派服饰则以物美价廉的洋布为常用面料。
资料显示,1845年上海进口欧美纺织品就达144万匹。
与传统服饰在面料、纹样和图案上追求繁丽、体现地位标识的特点相比,海派服饰显现出注重简洁实用的西式风格。
传统服饰在造型上采用繁杂细致的方式,不追求人体的表现。
而海派服饰受西服影响,趋于窄瘦合身、显露体形。
上海当时专事男子西服的“红帮裁缝”与专事女子服饰的“白帮裁缝”,均采用西式立体裁剪结构,并用这种结构影响和改造中国的传统服饰。
刻意展示女性玲珑精致的曲线和美妙身材的海派旗袍的诞生,则是海派时尚的典型。
海派1
开埠之初,上海只有专做中式服装的苏广成衣铺。
随着外商沙船邮轮来沪日渐增多,黄浦江沿岸一带就有不少中式裁缝上船为洋人修补洋服,并在拆洗和修补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洋服的缝制技术。
当时,把这些拎着包裹和缝纫器具到外轮上兜揽加工洋服生意的人称作“拎包裁缝”或“落河师傅”。
由于加工洋服的收入十分可观,日积月累,拎包师傅们便攒下钱来,先后在四川北路一带开设了不少洋服店,专为外侨和洋行职员、富家子弟缝制洋服。
上海第一家有相当规模的洋服店,是开设在四川北路8号的“和昌洋服店”,它以承包租界工部局的制服而享誉沪上。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派服装起源于四川北路。
由于当时社会上大部分人仍以穿中式服装为主,因此为了区别起见,便把专做中装的苏广成衣铺称作“本帮裁缝”;把专为“红毛”(洋人)缝制洋服的称作“红帮裁缝”;此外,还有专做布类制服的“大帮裁缝”;统称“三帮”。
又由于洋服店是宁波商帮长期经营的传统行业,因此“红帮裁缝”中又以“奉帮裁缝”人数最众、技术最高、势力最大。
南京路上最早出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洋服店,是1910年由奉化江口镇人王财运开设在西藏路拐角处(即市百一店现址)的“荣昌祥呢绒洋服店”,拥有8开间街面楼房。
铺面经营零剪呢绒和定制加工西服;二楼经营批发业务,内设工场,共有从业人员近百人,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洋服店,全部资产达10万银元之巨。
王财运的父亲王滨谟原系中式裁缝,后东渡日本学习洋服制作技艺。
王财运子承父业,他的门生也都是家乡子侄晚辈,后来,这些门生又各自自立门户,如王才兴、王和兴昆仲开设的“王兴昌”,王辅庆开设的“王顺泰”,王廉芳开设的“裕昌祥”、王丰富、王丰来开设的“王荣康”,王士东开设的“汇利”等洋服店。
由于这些洋服店都开设在南京路,故当时商界有“南六大户”之称。
此外,王财运门生在闹市中衢其他路段开设的洋服店还有王继陶的“汇丰”,王正甫、王介甫的“洽昌祥”,王增表的“开林”等。
由此不难窥见“奉帮裁缝”对海派服装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追溯海派服饰源流·“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举行
追溯海派服饰源流·“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举行————————————————————————————————作者:————————————————————————————————日期:追溯海派服饰源流·“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举行-美术论文追溯海派服饰源流·“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举行李晓君随着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之都的步伐,“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在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开幕。
展览以60多件晚清至现代的服饰品来梳理海派服饰时尚的历史变迁,追溯我们的着装是怎样演变成现在的模样,也为未来中国及上海服饰时尚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线索。
“海派”(Shanghai Style)一词通常被用来指称上海特色。
在中国近现代服装史中,海派服饰具有独特风格,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引领中国时尚潮流的地位和作用。
晚清的上海,中西交汇、崇尚商业,清代严苛的服饰制度在上海逐渐废弛,对于租界中人更如一纸空文。
“只重衣衫不重人”的社会准则,让上海人对于穿着装扮空前重视。
中式服装依然是上海人衣着的主体,风格趋于简洁合体,仅装饰就有从“十八镶滚”变成了“韭菜边”。
在西风东渐中,上海的服装面料、纹样以及装饰都受到了西式服装的影响,出现了中西共存、相互融合的特征。
民国成立、服饰更新。
在得西风之先的上海,服饰装扮兴起了文明新风。
出自洋学堂的学生和留学生成了时尚的榜样。
受到西式着装的影响,男装中的长袍马褂无论衣身还是袖型均变得较为窄小合身,衣料趋向平素。
女装之中立领上衣和套穿裙或中式长裤组合,风格崇尚简洁,收腰趋向明显,细节多有变化而不乏意趣。
受女学生着装影响,少有纹饰的上衣下裙风行一时,常见有圆下摆和及肘倒大袖,史称“文明新装”。
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后的上海,不但是全国服饰时尚的引领者,就是东京和香港也难以望其项背。
西式潮流和中式衣着相互组合而创造出新的形式,经典的旗袍在此完成改良,演绎出时尚的花样年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派服饰简史一、海派服饰的由来开埠百余年,上海由一个海隅城镇发展成繁华开放的国际大都市。
其间,有腥风血雨的民族抗争,也有润物无声的文明进化。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和社会环境,上海吸引了国内外各方人士,形成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而服饰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姿彩斑斓,美不胜收。
上海服饰风格的形成大约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即上海开埠之初。
其后,经过几番演进,终为国人所瞩目,并赢得“海派服饰”的美称。
清代中期,中国南方的消费中心在苏州、杭州及广州等处,上海尚未脱颖而出。
自1860年清政府在上海派驻“南洋通商大臣”起,上海很快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商业中心。
其后,随着西方文化和外国资本的蜂拥而入,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形成壮大和市政交通的迅速发展,上海成了百年间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及全国经济、贸易、金融中心。
至同治光绪年间,上海服饰已形成奢华、繁杂、精致的特点,并成为国内公认的流行服饰的中心,其声势远远领先于全国各地并左右中国服饰时尚的变化。
衣装时髦是晚清上海服饰时尚的主要特征。
“时髦”这一词汇本身在当时就很时髦,其含义几经引申,已成为一种消费格调的代名词。
近代上海,五方杂居,华洋并处。
上海人虽受礼教传统的束缚,却比内地更多地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
日趋开放的商业社会习俗使他们在服饰上首先放弃简朴同一而崇尚奢华时髦。
近代上海人是以时髦为美的消费者,而商人们也以制造时髦为经营要旨,不断鼓动人们投入到流行时尚中。
衣着时髦成了当时上海人追求体面消费的风范之一并不断攀比竞赛,这不但推动了上海时髦服饰的新陈代谢,也促使西方服饰体系渐为世人接受,从而在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西装革履、中装绣鞋并存的奇妙旖旎的服饰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商的晚清上海社会,象征封建传统的服饰制度正在瓦解,时髦的领袖不一定是绅宦名门,也可以是商人、学生、买办、通事。
他们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对中国既有的服装消费模式冲击最大。
在他们的带动下,时髦之风在上海猛烈地旋转起来,正如当时海上文化人所说“上海风气,时时变更,三数年间,往往有如隔代”。
当时的上海无疑是“时髦”的代名词,上海时髦服饰时尚自然也成为全国模仿因袭的样板。
二、与巴黎同步的流行风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是海派服饰的一个辉煌时期。
作为当时远东最大的城市,海派服饰主要是受欧美时尚的引导。
在此期间,巴黎当季的时新服饰仅三四个月后就会输入到上海来,加之上海人的巧手改良,上海时兴服装形成了既与巴黎同步又有独到风格的海派服饰流行时尚。
作为全国的服饰中心,各地都以上海的流行趋向为楷模,一衣一扣,一鞋一袜,四方仿效。
至于男子平常所穿的服饰,少数达官贵族及知识分子穿西装、中山装和学生装,也有如鲁讯、郁达夫等人士偏爱中装。
普通人更多的则是长袍马褂,或外加坎肩。
北伐以后,很多男子改穿中山装,夏用白色,予人清爽洁净之感,其余三季则以黑色为主。
女性时装越来越趋于刻意展示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和美妙的身材,当时的时髦女装主要有三类:旗袍,以西式外套为主的时装,西式裙装。
二十年代中晚期,使用西式服饰的时髦女子越来越多,西式连衣裙成为一些时髦女性的夏季时装。
西式晨服、跳舞服也常有所见。
上衣下裙的传统服饰趋少。
与此同时,旗袍开始流行,廓形较平直,装饰风格趋于华美精细。
三十年代是上海女装最为华美繁盛的时期。
旗袍作为主要流行女装已取代上衣下裙成为最常用的时装。
其式样变化多,领、袖、襟随衣摆线变化呈现不同的外观风格,对细节刻画大为重视,质地做工考究。
完全西式的服装穿用者多为欧化时髦女性,但这种形式并不是流行的主流。
松沪抗战后,女装时尚趋于简朴。
四十年代正值抗战时期,大多数市民的着装变得简朴,即使是富裕阶层也因战争的气氛而无心作奢侈的妆扮。
抗战胜利后,女装流行再度繁盛,西式服装特别是美式时装在时髦女性中有一定的市场,完全采用西式结构的改良旗袍的穿着者日趋增多。
自三十年代以后,也有上海时髦女性穿男装风格的西装、长裤,四十年代后期还有时髦女士穿男式茄克的。
西式大衣、裘皮大衣一直很流行。
在此期间,从欧美进口的纺织品,如英国的法兰绒、人字呢、女式呢、条格毛织物和美国的“花旗布”(平布),深受欢迎并对国内面料起到样板和引导的作用。
纺织印染机械的广泛使用,新型化学染料的传入,西方艺术流派对纹样的影响,使国产纺织品呈现出一派新面貌:古香缎、织锦缎等丝绸新品种常用于流行女装;软缎、纺绸、绉纱、绒类使用普遍;印花布色谱更广并广泛被用于时装;单色织物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阴丹士林布(用化学染料染成的一种蓝色棉布)曾普遍用于旗袍;国产呢绒也是时髦女装的常用面料,其外观与欧洲进口的毛织物外观相差无几;针织品开始进入时装的行列;抗战初,在上海时髦女性中还一度流行过用国产本白或毛蓝棉布(又称“爱国布”)做成的旗袍;条格织物在三十年代尤为时髦;染织纹样有简化的趋势,除传统内容外还出现了西方艺术风格如“迪考艺术”的纹样;色彩流行时常翻新,配色以高雅和谐为时尚。
三、旗袍:海派时尚的典型旗袍可视作中国近代女装的典型,而上海旗袍的变化则集中反映了海派时尚的演进。
旗袍本是满族人的民族服装,后几经溶化才成为“新型中装”而著名于世。
当时,旗袍多以棉、丝、苎麻制成,棉府绸、丝绸、软缎、织锦、夏布都很常见,毛织物用得较少。
旗袍的下摆高低是时尚的晴雨表,旗袍的领型、袖型、襟式、开衩高低、收腰程度、装饰等细节都随之变化。
二十年代前期,穿旗袍的上海女性很少。
1925年前后的上海女学生可算是旗袍流行的身体力行者。
她们穿用的袍摆在踝关节之上,且袍身较为宽敞,因时髦女性纷纷仿效而流行。
1926年,旗袍摆线提高,袍摆处多饰宽宽的荷叶边。
1927年,旗袍成为新女性的象征之一,并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摆线提高至小腿中部,袖型宽短。
1928年,受西方流行短裙的影响,旗袍摆线提高至膝下,袖口趋小。
1929年,上海女学生穿的旗袍摆线在膝盖处,袖口装上了仿西式的克夫,领高中等,袍变得合身些,显得十分方便简洁,成为流行一时的风尚。
三十年代可以说是旗袍的全盛期。
旗袍的外廓型(主要是腰部)做得十分合身,以显现女性身体的曲线;旗袍的摆线由高至低,至三十年代中期,达到衣缘及地的极端,后又逐渐升高至膝;旗袍的领高变化经历了从低到高,再由高变低的过程,袖长也先从短到长再由长变短竟缩至无;旗袍的造型结构受西方服饰影响越来越大,并越来越讲究装饰。
四十年代,旗袍的流行趋向于简便。
四十年代前期,受抗日战争的影响,旗袍以简单实用为尚,面料也不讲究。
四十年代后期,旗袍造型注重强调人体曲线,暴露程度更大,旗袍摆线从小腿上部移至膝盖处,有变短的趋势。
将上海的流行旗袍与西方同期时尚相比,我们能看到很多有趣的现象。
旗袍的整体风格变化与西方女装的流行时尚几乎完全吻合,只是依旧保持了中式和传统的外形,这是在西方文明影响下中西服饰合壁的产物。
旗袍虽深受西方女装流行时尚影响,却仍不脱传统俗套,并以制作方便、经济实惠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
旗袍的流行形式和西方女装有很大不同。
西式女装中,日装和晚装分得很清楚,而旗袍的适用场合较广;西式女装常采用衣裙分属的套裙形式,领、袖形式多样,采用立体结构,从而使服装具有多种变化的造型,而旗袍则为衣裳连属制,立领或无领。
因受结构的约束,旗袍缺少丰富的立体构成变化,这使旗袍格外注意细节处理及装饰风格手段,更强调局部造型。
当然,旗袍在结构上也进行了西式改革,先用肩缝,再用腰省,后发展到装袖,终于,上海时髦女士也能在时装店里买到西式结构的“改良旗袍”。
四、海派服饰:时髦的样板1949年,解放的炮声打破了上海畸形的繁荣,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上海人谱写了理想主义的海派服饰新曲。
五十年代,上海的服饰多少还带有缤纷多彩的格调,但时髦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民主、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等时代精神在服装上的反映,是简朴和实用式的时髦。
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上海是全国的纺织基地也是服饰中心,上海的服装代表了中国的最高水平。
上海的纺织印染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成功的行业之一,这为上海服装领全国之先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上海的纺织印染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实力最强、技术力量和生产设备最先进、产品质量最好、花式品种最多,并开发出很多新面料、新花型,为全国服装业提供了最好最全的面料。
上海服装业的组织化改变了1949年以前服装生产零碎混乱的现象。
如果说,解放前上海量生产的成衣质量、时髦程度、成衣数量等都不那么出色的话,那么,五十年代后的上海成衣则完全堪称时髦的主体。
1949年以前,上海的服装业多为前店后坊,大都停留在小规模作坊的水平。
五十年代后,经合并及引进设备、开设新厂,上海服装业进入了大机器生产的规模经济时期。
这不但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大批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服装,也为今天上海服装业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服装商业与服装工业的分家,切合了当时的经济形势,它使得上海服装的销售和生产进一步专业化。
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和工业城市,依托最发达的商业和最雄厚的工业实力,上海的服装依然是上海人的骄傲。
这一时期,上海的服饰是简洁、朴素、平实的。
此时的男装以中山装、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春秋衫、工作服式茄克衫、军大衣、派克呢大衣为主。
翻折领衬衫、中山装、西式长裤、平头短发,松紧口布鞋是六十年代最常见的男性服饰形式。
女装主要有五十年代流行的布拉吉式连衣裙和列宁装、六十年代流行的军便服和工装背带裙、七十年代流行的三粒钮式西装领便服和百褶裙等。
运动式短发、西便装、长裤、丁字襻平跟皮鞋是七十年代中期上海女性的时髦形象,到冬天,中西式驼绒织锦缎棉袄最为时兴。
五十年代起至六十年代末,上海的服装面料以棉为主。
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随着涤纶纤维的引入,涤棉的“的确良”及“涤卡”面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追求。
丝、毛织物在当时被视为高档品,只有逢年过节及重大场合才穿用。
服装颜色相对单调,以绿、蓝、黑、灰为主。
由于当时的物质水平较低,国家对纺织品实行限额消费,使得流行的变化速度大大放慢。
虽然如此,上海人仍保持着一贯的衣饰传统,保持着精致、优雅、时髦、灵巧、讲究做工质量的海派服饰特征,注重服装的细节及服饰搭配。
大至毛衣的编织、领型腰身的改良、领口部位内外衣饰的组合等,小到衣装整洁程度、裤缝处理、旧衣改新等,上海人无不细心装扮。
这使得上海服饰的一衣一衫都成为全国时髦的样板,上海服装成了时髦漂亮、质优样新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