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精品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许昌县一高学科:历史编写人:戴永健审稿人:戴永健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政治性、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特点之二是:具有总结性的作用和地位。明清时期已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政治制度在前代基础之上又有新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空前强化时期,且逐步走向衰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明设三司,废丞相;内阁制度的由来及演变;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2.了解明清在政治制度上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及影响,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归纳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及其影响,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并提炼有效信息,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学生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三、、重点及难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发展的社会影响。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发展的社会影响。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内阁”“军机处”等概念,也知道这些机构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达顶峰阶段。但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强化后对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高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特别是古代史知识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教学前需要以某种方式来补充或扩充与教材有关的历史知识。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用具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感悟,互动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预习内容
教师的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疑惑,使教学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师:中国历史上既出现过一些贤相,名垂青史;也有一些奸相,留下万古骂名。请分别举几个例子说明?
(譬如贤相:文天祥正气永存;魏征刚正不阿;比干直言纳谏;包拯:铁面无私。奸相:赵高颠倒黑白;贾似道祸国殃民;李林甫口蜜腹剑;秦桧残害忠良。)导入:丞相该不该存在?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案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到明朝时被废除了?
首先要明白明太祖为什么要废宰相。可以针对此问题请学生结合教材知识思考得出结论——原因: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②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有人认为明朝废除宰相制度,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请学生讨论、探究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首先,明朝因为改革地方政治制度而加大了丞相的权力,(教材小字部分有所介绍)导致皇权与相权矛盾进一步激化。其次,胡惟庸擅权专恣成为明太祖加强皇权、废除丞相的借口。胡惟庸被杀是加强皇权的必然结果。最后,宰相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设问:宰相制度的废除带来了怎样的结果?
结果:①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设计意图:通过结合史料分析原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二:内阁的设立
设计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设计意图:直观再现内阁制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探究三: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参考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表格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宰相制与内阁制的不同,加深学生的掌握。 探究四: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①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②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③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和珅)
④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如何评价?另外是积极作用为主还是消极作用为主?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反思总结,当堂测试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制约皇权 对皇权影响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由皇帝决定 任 免 侍从咨询为主 中央一级决策者 职 责 皇帝个人信任 宰相制度赋予 权力来源 内阁首辅 宰相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下一课我们将会学习希腊的民主政治,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希腊民主政治的原因历程评价,并完成本节课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作业。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探究点,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其中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教学过程课堂探究部分30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10分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争取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由于平时只顾历史兴趣的培养,所以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方面还显得不太够。对新课标的实施还处在探究阶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初步了解丞相制度废除的过程
2、知道内阁制确立的步骤及军机处设立的目的
二、预习内容: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