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名目

合集下载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基金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基金
中山大学
古洁若
320
3
34
2016YFC0903600
基于多组学谱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分子诊断、分子分型、精准治疗与急性加重风险预警模型的系统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文富强
320
3
35
2016YFC09037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分子分型研究
广州医科大学
卢文菊
320
3
36
2016YFC0903800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中央财政经费(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年)
1
2016YFC0900100
临床用单细胞组学技术研发
北京大学
张泽民
1350
3
2
2016YFC0900200
临床用单细胞组学技术开发与肺癌应用研究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郭弘妍
900
3
3
2016YFC0900300
表观基因组学检测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
中山大学
罗俊航
320
3
25
2016YFC0902700
口腔癌分子分型和精准预防诊治标志物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陈万涛
320
3
26
2016YFC09028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白血病分子分型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任瑞宝
320
3
27
2016YFC09029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宫颈癌分子分型及精准防治研究
320
3
19
2016YFC09021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未知原发灶骨转移癌的分子分型研究

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及答案(最全、最准确、最完整)

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及答案(最全、最准确、最完整)

自2106年官方已不再公布往年真题,大家翻阅资料或上网可以发现2016真题都不全,40题往后即使有也是往年凑得题,这套题原汁原味。

2016年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试题及参考答案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A、张从正B、朱丹溪C、李杲D、刘完素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A、阴阳消长B、阴阳互藏C、阴阳平衡D、阴阳交感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A、脾肾阳虚证B、心肾阳虚证C、心脾两虚证D、肾阳虚损证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A、泪B、唾C、涎D、汗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A、肺的肃降功能B、肺的百脉功能C、肺的呼吸功能D、肺的宣发功能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A、营气B、宗气C、卫气D、元气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A、经络B、腠理C、脉道D、三焦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A、手厥阴心包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太阴肺经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损害是()A、耗气B、耗血C、伤精D、伤神10、“皮槁而毛拔”《素问·五脏生成篇》的原因是()A、多食甘B、多食苦C、多食辛D、多食咸11、脏腑气滞多见于()A、肺、肾、肝、胆B、肺、肝、脾、胃C、心、肾、肝、胆D、心、肝、脾、胃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A、津亏气耗B、津随气脱C、津伤液脱D、气随津脱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A、阴中求阳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病治阳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A、顺应自然B、护肾保精C、体魄锻炼D、养性调神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A、癃闭B、遗尿C、小便失禁D、尿后余沥不尽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A、阳明热盛,扰乱神明B、气郁化火,痰火扰神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17、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A、肾虚水泛证,脾虚湿阻证B、寒湿困脾证,寒滞肝脉证C、气血两虚证,阳气暴脱证D、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嗳气常见原因的是()A、食滞胃脘B、肝气犯胃C、胃气衰败D、寒邪客胃19、发热以下午3-5时为重,伴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者,多见于()A、疟疾B、阳明病C、湿温D、少阳病20、下列各组脉象中,脉形相反的是()A、濡脉与弱脉B、芤脉与革脉脉C、洪脉与细脉D、实脉与虚脉21、症见头痛如劈,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属于()A、肝阳上亢证B、肝火上炎证C、肝阴虚证D、肝胆湿热证22、患者小腹冷痛.经色紫暗,舌质淡紫,脉沉涩,其诊断是()A、寒凝血瘀证B、痰凝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D、气滞血瘀证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肝阳化风证临床表现的是()A、眩晕欲仆,步履不稳B、颈项强直,四肢抽搐C、口舌歪斜,半身不遂D、手足麻木,语言蹇涩24、肝血虚证与心血虚证均有的临床表现是()A、心悸怔仲,失眠多梦B、肢体麻木,手足震颤C、头晕目眩,面色淡白D、形体消瘦,口燥咽干25、膀胱湿热证与小肠实热证均可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小便赤涩,尿道灼痛B、小腹胀满,发热腰痛C、口舌生疮,溃烂灼痛D、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6、患者胆怯惊悸,失眠多梦,胸胁胀闷,眩晕呕恶,苔黄腻,脉弦滑,其诊断是()A、心肾不交证B、胆郁痰扰证C、肝胆湿热证D、痰火扰神证27、六经病的传变中,由太阳传入少阴者,称为()A、直中B、传经C、并病D、合病28、患者心悸怔忡,头晕健忘,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弱,其诊断是()A 心肺气虚证B 心脾两虚证C 心肾阴虚证D 脾肺气虚证29、延胡索醋制的目的是()A.改变性能B.增强药效C.便于调剂D.便于制剂30、升麻具备而柴胡不具备的功效是()A.祛风解表B.升阳举陷C.清热解毒D.疏肝解郁31、治疗热毒血痢,宜选用的药物是()A.银花炭B.贯众炭 C荆芥炭 D.盐黄柏32.具有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功效的药物是()A.姜黄B.栀子C.水蛭D.大黄33、下列选项中,性味辛苦温、有毒的药物是()A.香加皮B.甘遂C.朱砂D.白果34.下列选项中,属于莱菔子主治病症的是()A.小儿疳积,面黄肌瘦B.肝气不疏,乳房胀痛C.咳喘痰多,胸闷食少D.气郁痰结,瘰疬瘿瘤35.具有杀虫消积功效的药物是()A.鹤草芽B.南瓜子C.苦楝皮D.雷丸36.罗布麻叶的功效是()A.平抑肝阳,息风止痉B.平抑肝阳,清热利尿C.平抑肝阳,清肝明目D.平抑肝阳,疏肝解郁37.既可用治目赤肿痛,又可用治喉痹口疮的药物是()A.麝香B.蟾酥C.冰片D.炉甘石38.既能补肾益肺,又能止血化痰的药物是()A.蛤蚧B.冬虫夏草C.紫河车D.核桃仁39.桑螵蛸、海螵蛸均具有的功效是()A.补肾助阳B.除湿止带C.收敛止血D.固精止遗40.既可用治风眼赤烂,又可治牙疳口疮的药物是()A.胆矾B.硼砂C.轻粉D.硫磺41.雄黄、白矾都具有的功效是()A.燥湿止痒B.解毒杀虫C.祛痰截虐D.祛湿退黄42.硼砂内服可用治()A.胃热呕吐B.热淋涩痛C.肝火头痛D.痰热咳嗽43.真武汤中含有的药物是()A.桂枝B.芍药C.干姜D.泽泻44.下列各项中,均属于九仙散组成药物的是()A.诃子、炙黄芪B.知母、枇杷叶C.人参、桑白皮D.山药、五味子45.吴茱萸汤与理中丸两方均含有的药物是()A.白术B.人参C.干姜D.大枣46.百合固金汤中不含有的药物是()A.玄参、麦冬B.白芍、熟地黄C.丹皮、知母D.当归、桔梗47.生化汤中不含有的药物是()A.桂枝B.川芎C.桃仁D.全当归48.补阳还五汤的功用是()A.补气、活血、通络B.补阳、益气、活血C.温阳、化瘀、通经D.温经、养血、通脉49.连朴饮的功用是()A.祛湿清热,行气止痛B.利湿化浊,清热解毒C.清热化湿,理气和中D.燥湿运脾,理气和中50.半夏厚朴汤中配伍苏叶的用意是()A.宽中除胀B.理肺疏肝C.和胃止呕D.化痰止咳51.固冲汤中用以“收敛元气,固涩滑脱”的药物是()A.茜草、海螵蛸B.龙骨、牡蛎C.黄芪、白术D.棕榈炭、五倍子52.患者大便干结难解,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

药学专业

药学专业

药学专业发展规划药学专业是我校新开设的专业,也是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21世纪的,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营销领域主要从事药物制剂、质量管理、药品销售和医院调剂等工作的初、中级专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药学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且对药学专业人才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如何使该专业的教育教学适应新形势下行业的发展需要,如何办出药学专业的特色,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本校该专业发展的现状,现对本专业作出如下规划:一、师资队伍建设1、聘请高校专家与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专业发展研讨会,指导和推动专业、课程建设。

2、加快高学历教师的引进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要求新引进的教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对现任专职教师,鼓励通过在职读研的方式,取得研究生学历。

同时,鼓励已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继续提高学历,攻读博士学位。

3、组成“传帮带”班子,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组织专职教师每学年利用假日、假期下企业实践锻炼。

组织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参与企业岗位培训教学,提高中青年教师实际应用能力。

4、加强年轻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

加强年轻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会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发表论文,申报各类专项课题。

二、课程建设1、加强课程体系研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按照能力素质培养目标重构教学内容结构,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改革,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2、增加实验课和社会实践课在课程中的比例,加强“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工作,有些课程可以根据企业实际环境设计,在企业实习基地或模拟的实践基地授课;—1—3、本专业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要重点选用国家规划(精品)高职高专教材。

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主干课程建立电子课件,重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师生互动。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导师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东、西两校区,校本部设在西校区。

全校占地面积共计25.3万平方米,教学区总建筑面积达27.7万平方米。

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校在办学层次、学科门类、科学研究、医疗水平、办学效益、对外合作等方面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解决中医药重大科技问题、防治重大疾病和现代难治病的重要基地,为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产业四位一体的高等中医药学府。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药研究生和具有博士、硕士授权的单位之一。

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开中医药学发展史研究生教育之先河;1983年开始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986年开始接收台港澳及外籍在读研究生;1987年被批准具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攻读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1994年开始接收博士后工作人员进站工作,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98年被批准为开展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2001年经国家批准并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

目前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16个,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15个以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截止2003年6月,学校在校研究生已达782人,其中博士生300人、硕士生482人;另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课程学习567人。

20多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研究生1080人,其中博士311人、硕士769人。

南宋养生名著《养生类纂》文献学考查

南宋养生名著《养生类纂》文献学考查
重 要 的 医 史 资 料 。 此 书 撰 于 南 宋 嘉 定 庚 辰 (20 12
年 )此时周守忠既已从“ , 退公” 当为其晚年。 , 周 氏好养生之术 , 据载撰有多种养生学著作 。
时 。卷六 、 、 、 、 七 八 九 十为“ 事部一 、 、 、 人 二 三 四、 五” 提 出 日常养生 、 , 个人卫生 , 卧不当风” “ 如“ 、发 宜常栉” 等等 , 以及老人、 小儿 、 乳母、 妊妇、 产妇 、生名若《 垂纂> 荠 > 支敞 考童
中 国中 医科 学 院 中 医临床 基础 医学研 究所 ( 京 ,07 0 张志斌 北 10 0 )
摘要 :养生类纂 》 一部综合性 养生著作 , 者为 南宋・ 守中。此书在现代 不 同的工具 书 中, 录比较混乱 , 《 是 作 周 著 其 书名 、 卷数 、 刊刻年均 有不 同的记载 。经考证 ,养生类纂》 于南宋( 12 年前后 )又有《 《 成 约 20 , 杂纂诸 家养 生至 宝》 、 《 生延 寿书》《 生杂纂 》 养 、养 等别名。现存三 种明版 , 2 卷 与2 两类。原 书当为 2 卷 , 养生部、 分 2 卷 2 包括 天文部、 地理
应 当 指 出 的 是 , 书有 些 内容 , “ 云 母 ” 此 如 服 、 “ 松脂 ” 以及 头 垢 合 丸 等 等 , 服 , 反应 了 当 时 的 时代
分 为 2 卷与 2 两类 。原 书 当为 2 卷 。2 2 卷 2 卷本 为经 明代 胡文 焕 整理 而 成 , 内容 有 残缺 。残缺 的部分 为 原书的第八卷到第十五卷之 8 , 卷 内容为 “ 人事部 ” 中 的老 人 、 儿 、 小 乳母 、 妇 、 妊 产妇 、 忌 , 病 以及 屋 寓 部、 服章 部 、 馔部 和 羽禽部 。 食 参考 文献

青蒿挥发油:敏感性皮肤人群护肤成分新选择

青蒿挥发油:敏感性皮肤人群护肤成分新选择

昆药青蒿原料的发展历程与敏感肌护肤的新应用敏感性皮肤(简称“敏感肌”)人群有着特殊的皮肤护理需求,但能提供给这类人群的护肤成分选择却不多。

以往体外研究表明青蒿油AN+(又称“青蒿挥发油”或“青蒿挥发油AN+”)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小鼠模型中也发现青蒿油AN+能够缓解特异性皮炎引发的皮肤损伤及炎性反应。

基于青蒿油AN+的舒缓、修护屏障等功效,上海昆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立安敏优品牌,创新地将青蒿油AN+融入护肤品中,期望成为敏感肌人群的全新护理方案。

为敏感肌人群皮肤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秦紫嫣 黄 虎 陶 侃 郭莉莉 葛梦茹 杨宇阁 吕 静 刁庆春一、青蒿原料发展历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悠长历史中,中草药这类具有药理活性的中国特色植物,一直低调优雅地摇曳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些在漫长历史中曾拯救过无数生命的神奇植物,凝聚荟萃成中华瑰宝的一部分。

随着西方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崛起、流行,中医中药体系也随之受到挑战。

然而,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将青蒿素带到了世界舞台,她用43年的时光证明了中国成分能够有效治疗疾病,同时也让青蒿逐渐走进了现代人心里。

1.缘起:青蒿青蒿,也即蒿属草本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它是《诗经》中的浪漫植物,“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是苏轼口中接地气的食材,“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梳理青蒿入药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代。

《五十二病方》和《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着古人们外用青蒿医痔、暑热、疥疮;而东晋时期《肘后备急方》中云“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以截疟,首次记载着古人内服青蒿以抗疟的历史;唐宋元时期的青蒿可内服或外敷,以止痛、疮、名目、祛暑;而明清时期的青蒿用于治疗疟疾、恶疮、虚热,并被收录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

这些古籍、古文都栩栩如生地向我们叙述了这样的历史:青蒿,一直存在于中国大地上,顺其自然、理所应当地成为食物、成为药材,伴随着人们度过了漫长岁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导师简介【最新】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导师简介【最新】

附属广东第二中医院研究生专业及导师简介中医内科学10050601心血管内科:我科于2005年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07年获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该科成立于1994年,是本院成立最早的内科病房,于2003年7月被广东省中医局批准为省级重点中医心血管病专科建设单位。

2004年心血管专科作为内科二级学科独立成科。

现有病床41张,内设有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拥有现代化的有线无线混合联网中心心电监护系统、心脏除颤仪、呼吸机等先进的抢救设备,以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心脏彩色超声多谱勒、活动平板仪等检查设备;本专科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我们力求突出中医药治病求本和标本兼治的特色,认为心血管疾病病因多与情绪、饮食、肥胖、生活环境及年龄等密切相关。

根据心血管病患者正气已虚,肝气易郁,血脉易滞,痰浊易生的特点,创立补虚、开郁、通脉、化痰的治疗原则,用调理阴阳,整体论治,明辨标本,权衡缓急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危重病人,救命为先,中西医结合,采用三步治疗法,即第一步,西医抢救为主,中医治疗为辅,首先考虑保全生命为第一要务。

第二步,病情稳定,中西医并重,提高治愈好转率。

第三步,病情处于恢复阶段,则中医药治疗为主,发挥中医整体调理、治病求本的优势,促进患者康复,防止复发。

经多年临床实践,收效显著。

创制的复方芪麻胶囊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加味参附颗粒治疗心衰,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

研究方向: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动脉硬化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招收研究生情况:已招收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3人。

导师组成员:博士生导师:王清海硕士生导师:李爱华、黄琳王清海主任医师王清海,男,汉族,1957年7月出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

1983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198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

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名目

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名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及山东大学学位点名单
(2006年2月修整)
1、有序号标注的为山东大学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
2、山东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各学科点的“授权级别”、“批次、时间”为取得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前
各二级学科原有的“授权级别”和“批次、时间”;
3、山东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自主设置的学科专业“批次、时间”为国务院学位办备案时间,“授权
级别”为自设博士、硕士;
4、蓝色字体为博士授权学科,黑色字体为硕士授权学科,斜体为自主设置授权学科。

注:1、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1个(含自主设立21个) 2、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253个(含自主设立24个)
山东大学专业学位授权情况。

黄璐琦博士生导师简介

黄璐琦博士生导师简介

黄璐琦博士生导师简介黄璐琦,男,1968年3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部局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学与分子生药学。

1、主要社会兼职情况曾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兼任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2、近5年来主持科研项目情况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药资源/2014.1-2017.12/300万/No.81325023/主持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丹参酮类化合物中下游生物合成途径研究/2011.01-2013.12/33万/No.81072990/主持人;3)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基于我国自主卫星遥感数据的中药资源监测及服务/2010.01-2012.12/800万/主持人;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我国代表性区域特色中药资源保护利用/2012.01-2015.12/5300万/主持人;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遗传与环境的道地药材品质保障技术示范研究/2012.01-2015.12/414万/主持人;6)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名贵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2013.01-2015.12/2700万/No.2060302/主持人。

3、近年来发表有代表性学术论文、专著或教材(限5篇)1)《Molecular Pharmacognosy》/Springer 出版社/2012年/主编.2)Modular pathway engineering of diterpenoid synthases and the mevalonicacid pathway for miltiradiene produc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2,134:3234-3241/通讯作者,IF: 10.667.3)CYP76AH1 catalyzes turnover of miltiradiene in tanshinones biosynthesisand enables heterologous production of ferruginol in yeast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3, 110(29):12108-12113/通讯作者,IF: 9.737.4)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production ofginsenosides/《Metabolic Engineering》/2013(20):146–156/通讯作者,IF:8.258.5) A Functional Genomics Approach to Tanshinone biosynthesis providesstereochemical insights/《Organic Letters》/2009,11(22):5170-5173/通讯作者,IF:5.424、近年来获厅级以上奖励情况1)2011年/道地药材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2008年/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的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3)2014年/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5、指导研究生情况1999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已培养86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博、硕开始招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博、硕开始招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博、硕开始招生
本刊通讯员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6(13)11
【摘要】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博士、硕士招生工作已经开始。

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4人、中医医史文献4人、中医内科学5人、中医外科学1人、中医骨伤科学3人、中医妇产科学1人、针灸推拿学2人、中西医结合基础11人、中西医结合临床12人、中药学6人。

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
【总页数】1页(P29-29)
【关键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医史文献
【作者】本刊通讯员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硕博连读机制成效探析——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博连读生的数据分析 [J], 卓炯
2.高等中医药院校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方式的探讨 [J], 潘建科;潘华峰;刘军;史亚飞;江文文;赵巍
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2年硕、博生招生计划 [J], 无
4.2008-201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J], 李媛;刘舒悦;王卓;姜燕华;梁佳
5.中国中医科学院西医学习中医班(西苑班)招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8中药学
01中药药理学研究
王建农
①英语②中药学③分析化学
针灸医籍选等
针灸研究所
1005Z1中医信息学
01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策略研究
张华敏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信息管理基础
中医药信息学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01心血管病研究
殷惠军
①英语②病理生理学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西苑医院
联合培养
02针灸机理研究
景向红
①英语②病理生理学③神经生理学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广安门医院
联合培养
09脊柱及相关疾病研究
朱立国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望京医院
10骨折与软组织损伤
赵 勇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望京医院
11中医药防治黄斑病变的研究
亢泽峰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
眼科医院
12中医药防治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研究
冯 俊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
眼科医院
13中医治疗干眼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谢立科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
眼科医院
14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
雷 燕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
医学实验中心
100506中医内科学
01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研究
唐旭东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西苑医院
联合培养
02肝癌的中医临床研究
吴 煜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西苑医院
03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张 昱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西苑医院
04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研究
李 浩
麻 柔
胡晓梅
①英语②病理生理学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西苑医院
06男性生殖健康研究
宋春生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西苑医院
07中医肿瘤临床与实验研究
林洪生 侯 炜 李 杰
①英语②病理生理学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广安门医院
08血瘀证与癌转移的关系
张培彤
①英语②病理生理学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临床流行病学
西苑医院
02心血管疾病研究
徐凤芹
①英语②病理生理学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西苑医院
联合培养
03中西结合心血管病研究
张京春
①英语②病理生理学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西苑医院
04中西结合心血管病研究
王承龙
①英语②病理生理学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西苑医院
05中西医结合血液病防治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西苑医院
05老年病及健康服务业发展
罗增刚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西苑医院
联合培养
06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翁维良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西苑医院
07风湿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杨卫彬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金匮要略
中医内科学
西苑医院
中医内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03诊法与证候学说
陈小野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04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创新研究
于智敏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内经
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01中医药古代文献传承研究
万 芳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文献学
中医文献学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中医内科学
望京医院
15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
王 健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西结合艾滋病学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16慢病诊疗技术研究
盖国忠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17中医心病的诊治规律研究或中医标准化研究
韩学杰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医妇科学
西苑医院
100511中医五官科学
01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研究
接传红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
眼科医院
100512针灸推拿学
01针灸调节膀胱和女性内分泌临床和基础研究
刘志顺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针灸学
针灸学
广安门医院
02针灸优势病症研究
王宏才
刘炜宏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针灸学
18心脑血管疾病中药临床药理
王 忠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临床基础医Βιβλιοθήκη 研究所19中医诊疗客观化、规范化、信息化
王志国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20中医疗效的客观评价研究
张启明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08代谢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刘喜明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广安门医院
09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研究
魏军平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广安门医院
10糖尿病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
倪 青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广安门医院
11中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人体解剖神经系统章节,生理学教材
针灸研究所
03针灸经络的生物物理学及医学成像研究
张维波
张 栋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针灸学
经络腧穴学
针灸研究所
04针灸效应的机理研究
喻晓春
景向红
①英语②病理生理学③神经生理学
生理学
针灸研究所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01临床中药药理研究
高 蕊
①英语②病理生理学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培养单位
备注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01中医藏象与脏腑证候研究
曹洪欣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医内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02医家学术思想及病证诊疗规律研究
徐世杰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占永立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广安门医院
12中西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临床传承研究
刘志明 刘如秀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广安门医院
13恶性肿瘤及并发症的研究
冯 利
①英语②中药学③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望京医院
14肾脏病的中医基础与临床研究
邱模炎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100507中医外科学
01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的研究
李华山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外科学
中医肛肠病学
广安门医院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01脊柱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
张 军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望京医院
100509中医妇科学
01复发性流产的防治研究
马 堃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妇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