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管理概论
简述标准成本管理原则

简述标准成本管理原则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成本的方法,适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
其控制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制定一个预算,以此为基础来固定产品或服务成本。
标准成本管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制定标准成本制定标准成本是标准成本管理的第一步。
标准成本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和公司的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
制定标准成本需要考虑物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等方面。
标准成本的制定需要参考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和公司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
制定合理的标准成本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控制实际成本制定了标准成本之后,公司需要对实际成本进行控制。
实际成本是指实际生产或提供服务的成本,包括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和管理成本等。
为了控制实际成本,公司需要加强物料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效率、优化设备利用率等。
同时,公司需要不断监控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实际成本不超出预算。
3. 使用成本控制系统成本控制系统是标准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控制系统可以帮助公司实时监控成本,及时发现成本超支的情况,以及确定消耗了哪些资源,帮助公司更好地控制成本。
成本控制系统可以包括预算编制、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等功能。
通过成本控制系统,公司可以及时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信息,及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4. 实行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指比较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和收益,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
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公司及时发现不合理的成本和低效的工作流程。
实行成本效益分析需要考虑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生产能力等因素。
同时,公司需要评估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效益,调整生产或服务策略,确保公司的成本控制和利润最大化。
总之,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以预算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制定合理的标准成本、控制实际成本、使用成本控制系统和实行成本效益分析,公司可以实现成本控制和利润最大化。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贯穿了一个企业从起步到发展全过程。
标准成本管理是为了保证企业管理和运作的顺畅,提高企业收益和竞争力,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的有效的管理手段。
标准成本管理的要求是把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等要素与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流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有效的费用控制。
标准成本管理以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为目标,以营运和管理中的主要活动为聚焦点,建立相应的成本标准,控制、预测和核算支出,实现对费用的有效控制和有效利用。
伴随着数据分析、经济数字模型和信息融合等技术的发展,标准成本管理的方式和体系也在不断改进。
如建立数据库,实时保存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以及近实时更新和完善业务相关数据等。
根据这些数据对企业运行进行跟踪、分析、评估,实现有效的预测、核算、调整和监控等。
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涉及到企业全面管理流程,从上游采购和生产,到下游销售和服务,管理责任完全分担给各个主体及其负责人,由各个主体和其负责人紧密协作,以达成目标为导向,实现企业目标的统一落实。
标准成本管理更重要的是,落实数据统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持续的改进。
企业要时刻掌握市场变化,及时优化经营,切实提升效率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实现长期持续增长。
标准成本管理

三、标准成本管理(一)标准成本管理的概念(二)标准成本的制定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制定时,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
(1)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一般是分别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来进行的。
(2)确定有关标准的前提是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不是理想情况,因此,其包括的内容中既有必不可少的消耗,也包括一些难以避免的损失在内。
偶然的、意外的内容不包括在内。
【例·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标准工时包含现有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必要的时间,而不包含偶然或意外发生的时间,故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均不正确。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在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凡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超支差异”凡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节约差异”。
1.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注意】这里所谓的“标准用量”是“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为简单起见,称之为“标准用量”。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用量(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公式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一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公式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例·计算题】已知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卡如下:(1)假定本月投产甲产品8000件,领用直接材料32 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40元。
【管理制度)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

(管理制度)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一、标准成本制度概述1.标准成本制度及其产生所谓标准成本制度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实际成本,随时揭示、分析各种成本差异及其原因,借以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壹种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制度。
2.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3.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特点: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均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成本的实际耗费进行核算,从而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而标准成本制度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成本的标准耗费进行核算,计算归集产品的标准成本,且对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成本差异用专门帐户另作专门反映,其计算得出的产品成本是产品的标准成本。
意义:(1)标准成本作为壹种预计成本或目标成本,既能够成为成本控制的依据,也能够成为有关长、短期决策,如定价决策的依据,而且可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
(2)实施标准成本制度,能够增强全员的成本意识,促进各项资源的有效运用,从而有效的控制成本支出。
(3)实施标准成本制度,能够随时发现成本偏差,且针对其原因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从而实现成本的日常控制。
(4)标准成本制度有助于责任会计制度的实施。
(5)于标准成本制度下,各成本要素均按标准成本进行帐务处理,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量。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1.标准成本的含义及其种类标准成本有俩种基本含义:壹是指“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它是单位产品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之积,通常所说的成本标准即指此,其表达式:单位产品辨证成本=单位产品标准用量×单位产品标准价格另壹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产品实际产量和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之积,其表达式为: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应具有如下特征:(1)目标性(2)科学性(3)稳定性标准成本通常有三类:(1)理想标准成本(2)宽松标准成本(3)现实标准成本2.现实标准成本的确定(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价格标准×用量标准(2)直接人工标准直接人工标准=标准工资率×工时标准其中:单位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费用分配率×工时标准其中:标准费用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三、成本差异分析(一)成本差异概念及其类型成本差异:指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额。
浅谈标准成本管理

浅谈标准成本管理【摘要】标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管理方法之一,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衡量和控制生产成本。
本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论述标准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基本概念、实施步骤、关键要素、优缺点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对标准成本管理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未来发展方向、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其重要性。
标准成本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标准成本管理正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标准成本管理、概念、步骤、关键要素、优缺点、企业应用、未来发展、影响、重要性。
1. 引言1.1 什么是标准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来控制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
这些标准成本是根据过去的实际成本和工作量数据计算而来的,可以作为衡量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的参考基准。
标准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分析和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产生的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标准成本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预算编制,指导管理决策和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1.2 标准成本管理的意义标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标准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预算和计划。
通过设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合理预算,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依据。
这样可以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加有序,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标准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评价绩效和监控成本。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标准成本概述

组网技术
标准成本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是指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一定 的控制标准和手段,使劳动耗费和各种费用开支控制 在预算范围内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分类: 1、按控制时间和原理分:事前、事中、事后成本控制 2、按控制方法和手段分:绝对和相对的成本控制。 3、按控制内容和对象分:产品成本和质量成本控制
率,主要由会计部门确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时*标准小时工资率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每一工 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数/直 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标准成本法概述
二.标准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 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两 层含义 1、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的消耗标准*标准单价 2、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法概述
三、标准成本的分类
标准成本法概述
2、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
工时*每一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标准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
1 2
制造业
制造业是作业成本法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因 为它涉及到大量的间接成本和复杂的生产流程。
服务行业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行业开 始采用作业成本法来管理成本和提高竞争力。
3
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也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来更准确地计算 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并更好地管理客户关系。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或间接费用不高的 企业来说,作业成本法可能过于复杂 和昂贵。
标准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分析
01
标准成本管理适用于产品种类 较少、间接费用较低的企业。
02
作业成本管理适用于产品种类 较多、间接费用较高的企业, 尤其是需要优化生产流程、降 低成本的企业。
03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可以将标 准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结 合起来,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 势,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02 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的定义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通过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 产品和服务中,为企业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
它将企业运营过程划分为一系列作业,并追踪这些作业对资源的需求,以及这些作业对产品或服务的贡 献。
作业成本法不仅关注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成本,还关注间接成本,从而更全面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成 本。
了各种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的比较
总结词
标准成本法在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方面 相对简单,作业成本法则提供了更丰富 的信息支持。
VS
详细成本的差异分析,相对简单。 而作业成本法则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包 括作业成本的计算、资源消耗的动因分析 等,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评估产品或服务 的盈利能力、识别无效作业和优化资源配 置,从而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标准成本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成本的利器

标准成本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成本的利器标准成本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成本的利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有效地管理成本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标准成本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成本的利器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定义、作用和实施。
一、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定义标准成本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定和标准,对各种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工艺费用、制造费用、装运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进行预先估算。
它是在规划阶段确定的,是企业制定成本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成本管理制度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对实际的成本进行比较和控制,实现成本的合理化和降低的管理方法。
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确定合理的标准成本;其二是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和比较。
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及时找出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出及时的调整。
标准成本管理制度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如生产、采购、销售、成本、财务等,其实施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
标准成本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作用1.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标准成本管理制度通过对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帮助企业在生产领域降低成本。
通过对原材料、人工、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控制和合理利用,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2.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财务部门的密切配合,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是基于会计核算方法,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3. 制定更加科学的成本预算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制定成本预算时,需要较为严谨的科学方法。
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使企业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成本预算,更加能够反映实际情况,避免浪费和错误,使企业制定的成本预算更加合理。
4. 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标准成本管理制度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和控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当企业面临多种方案时,通过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有助于企业进行有据可依的决策。
浅谈标准成本管理

浅谈标准成本管理引言标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工具,旨在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本文将对标准成本管理进行浅谈,探讨其定义、作用和实施过程。
定义标准成本管理是指企业根据产品或业务流程的性质、工艺流程和目标市场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具有可比性的标准成本,以衡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作用成本控制标准成本管理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成本,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可以发现成本超支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成本核算标准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
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帮助企业确定合理的成本计量方法和成本分配方法。
成本分析标准成本管理还可以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对成本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实施过程标准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设定标准成本企业需要根据产品或业务流程的性质、工艺流程和目标市场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具有可比性的标准成本。
这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各项成本。
计算标准成本企业需要根据设定的标准成本,计算出产品或业务流程的标准成本。
这包括对各项成本进行计算和分配,以得到产品或业务流程的标准成本。
比较与分析企业需要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得出成本差异。
然后,对成本差异原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差异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控制与改进企业需要对成本差异进行控制和改进。
通过及时采取措施,对超支的成本进行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结论标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核算和分析。
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成本,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成本超支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标准化和控制,帮
助企业实现成本的合理化管理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注重成本管理,而标准成本管理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首先,标准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成本标准。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
项成本的分析和测算,制定出合理的成本标准,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成本基准,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其次,标准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通过对实际成本和
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的成本异常,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标准成本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对成本的详细
分析和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资源的利用情况,从而可以更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标准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企业可以更好地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标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合理
的成本标准,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应该重视标准成本管理,不断完善和提升标准成本管理的水平,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浅谈标准成本管理

浅谈标准成本管理【摘要】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评估和控制企业的成本。
本文首先介绍了标准成本管理的定义和意义,接着详细解释了其组成要素、实施步骤、优缺点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标准成本系统。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标准成本管理的应用。
结论部分探讨了标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标准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精确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标准成本管理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利器。
【关键词】标准成本管理、效益、成本预测、资源利用、实施步骤、优缺点、建立、案例分析、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什么是标准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的标准成本数据,用于评估和分析企业的实际成本表现。
通过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优势。
标准成本管理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个方面。
通过预先设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标准成本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售价和预算,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通过逐步完善标准成本体系、加强成本控制和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准成本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更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1.2 标准成本管理的意义标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
通过设定和实施标准成本,企业可以对比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1. 提高经营效率。
通过设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避免浪费和低效率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标准成本管理理论

传统标准成本制度的创新
1. 将标准建立在作业的基础上 2. 使标准动态化,以利于持续改进 3. 将产品成本核算和日常控制统一起来
,以利于进行成本控制
谢谢您!
教学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
标准成本管理理论
目录
标准成本概述 标准成本制定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发展趋势
从业务角度看成本
责任 盈利性
直接间接成本
归集 控制 管理 改进
战略
成本控制是关键!
成本控制原则
经济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全员参与原则 领导推动原则
成本控制内容
成本控制程序
市场导向
目标设定
制定控制标准 执行控制标准 衡量实际成本 分析成本差异 消除成本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费差异分 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闲置 能量差异
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 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 配率×生产能量 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 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 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 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其 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同,成本差异可以归结为: ① 其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价差) ② 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用量差异(量差)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改进修正
目标成本分解
差异分析
过程监控
标准成本制度
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统,而不单纯 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会计技术,旨在帮助企业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建立标准成本,企业可以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
标准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标准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成本预算。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各
个环节进行分析和测算,可以确定每个环节的标准成本,从而形成全面的成本预算。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其次,标准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通过与实际成本
进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的原因,分析造成偏差的各种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调整和控制。
这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生产成本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另外,标准成本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对生产过
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地监控和评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总之,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技术,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建立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标。
因此,企业在实践中应该重视标准成本管理,不断完善和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标准成本管理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资源
资源是企业生产耗费的原始形态,是成本产生的源泉。—个企业的资源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制造费用等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基本相同
耗费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耗费差异是部门经理的责任,他们有责任将变动制造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限额之内
固定制造费用属于固定成本的范畴,因此,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与以上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有别。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
差异
三差异
分析法
三差异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产量差异三部分
-
人工效率
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其主要责任应由生产部门承担
工资率
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第十一章-标准成本管理讲稿

第十一章-标准成本管理讲稿第一篇:第十一章-标准成本管理讲稿第十一章标准成本管理掌握:1、标准成本制定2、成本差异分析第一节标准成本系统概述一、标准成本系统定义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三方面内容。
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则与成本的日常核算相联系。
二、标准成本的作用(一)标准成本是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
(二)用标准成本,有利于责任会计的实施。
(三)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
(四)简化了账务处理。
三、标准成本的种类(一)理想标准成本是在最好的生产技术条件,最佳的工作状态下所应该发生的最低成本。
在这种标准成本下,没有一点浪费,无废料废品,企业的工艺技术达到最高水平,生产经营实现最佳运转,产品制造过程处于最先进、最完美的状态中。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实际工作中很少采用。
(二)正常标准成本正常的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生产水平,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正常的价格条件下,用预期能达到的标准来制订的成本。
在这种标准成本下,允许有合理的损耗,生产时个人有足够的生理休息时间,机器允许有一定的修理时间,(三)现实标准成本第二节标准成本制定一、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其中:某一项目该成本项目该成本项目=⨯标准成本的价格标准的用量标准二、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一)直接材料的标准消耗量是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工艺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者其他技术分析方法得到的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数量。
(二)直接材料的标准价格是根据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单位材料购进成本,包括材料的买价、税费、运费、装卸费、正常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标准制定方法:财务部门主管→
正
品质/生产部门中心的标准管理部门
确 ▪ 标准成本计算周期变更:年度→季度
性 ▪ 分配制造间接费:总分配基准→
按活动分配基准
▪ 设定反映品质设计基准的正确标准 ▪ 迅速反映条件变动事项 ▪ 按各部门反映的特性分配间接费
明细产品代码-BUPC码
BUPC码:Baosteel Unified Product Code BUPC编制原则:标准成本是质量标准、技术标准、生 产标准的价值化体现。 基于此原则,统一产品编码根据质量设计代码体系编 制,主要由制造部编订的产品规范码(PSR)、产品用途码 (APN)及用户码转换而来,具体组成为: 产品规范码(PSR)+产品用途码(APN)+用户码+ 产线号+规格组距码+包装码
标准成本(计划值)管理委员会
推进会
公司标准成本(计划值)管理委员会职责
标准成本(计划值)管理委员会是公司标准成本及计划 值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年末 召开一次计划值审定会,重大事务由公司标准成本(计划值) 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处理。主要职责:
1. 组织全公司标准成本及计划值管理的推进工作。 2. 审批公司标准成本及计划值的重点指标及管理中的重
公司生产经营决策(营销策略制定、合同接订、 生产排程)迫切需要明细产品成本进行支撑;
成本处需要回答销售、生产、科研等部门对明细 产品成本提出的问题;
明细产品成本计算系统开发目的
成本处要分析清楚各产品成本情况,也需要明细 产品成本;
以往手工测算明细产品成本,基本上是一事一办, 随着公司推行精益运营,追求价值最大化,手工 测算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明细产品成本计算系统开发难点
宝钢从93年就已开始研究“ 销售-成本-能力 ”一体化 方面的课题,虽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未有实质性突破,涉 及很多方面的问题,在此只谈制约明细产品成本计算最为关键 的一个问题:产品分类
炼钢
热轧 冷轧
销售
交叉对应关系,成本无法结转 出钢记号
牌号
提供各季度标准成本计算信息
提供各季度标准成本计算信息
利用Item
及
BOM/Routing
可以迅速计算出标准成本
1. “ 9672”成本系统开发时,
标准成本计算
中钢对明信息细提产供品类的型分类
Cost Rollup
Item Cost
生产计划
BOM
原料购买单价
Routing 加工费单价
(编码 )BO不M 每肯项提目供成给本 宝钢。 2. 浦项把 产各品工序标加准工化费作为PI
原料购买单价 加工费2单0价个大分类,8.3万个小
分类。
分类
变化内容
期待效果
▪ 计算方式 : 工序间交接→每Item
▪ 缩短计算时间 (35→3日)
迅
利用BOM/Routin Roll up方式
速
性 ▪ Item 体系标准化 : 详细过程省略
▪ 提供Product Mix及Sales Mix 信息 ▪ 财务信息和物资信息的同期化
As-Is
存 制年在分经析营度不预一成算(1编致本5日制)方预的针算现时象,,导对协致年部商门部度编计门划计(划60(日60)日) 组(织环4日境生) 产计划需人工进(费行用转计划, 投资)
换,转换为成本系销售统计认划,生识产计的划 (60日)
“ 语言”
预算综合 (18日)
标准成本计算(15日)
报批及 后续工作
的一个 核变心动费问/题固。定费 3. 产品体系标准化问题,确
实是制约明细产品成本计
分类
变化内容
算的最为关键期的待一效个果 方面。
▪ 计算方式 : 工序间交接→每Item
▪ 缩短计算时间 (35→3日)
迅
利用BOM/Routin Roll up方式
速
性 ▪ Item 体系标准化 : 详细过程省略
▪ 提供Product Mix及Sales Mix 信息 ▪ 财务信息和物资信息的同期化
利用Item 及 BOM/Routing1.可浦以项迅在速计PI算前出,标销准成售本部门、 生产部门、成本部门等相
标准成本计算关部门对产品的分类信也息提不供类型
Cost Rollup
Item Cost 统一。
BOM 每项目成本
生产计划
BOM
2. PI后,统一了各部门各对工序产加工费 Ro品uti的ng 分类,目前产品变分动费为/ 固定费
明细产品成本计算系统 功能演示
明细产品成本计算系统主要以在线查询画面及报表的方式展现,进入系统的具体步骤是 :进入宝钢数据仓库门户网站(190.2.200.6),点击‘财务成本’中的‘明细产品’模
▪ 标准制定方法:财务部门主管→
正
品质/生产部门中心的标准管理部门
确 ▪ 标准成本计算周期变更:年度→季度
性 ▪ 分配制造间接费:总分配基准→
按活动分配基准
▪ 设定反映品质设计基准的正确标准 ▪ 迅速反映条件变动事项 ▪ 按各部门反映的特性分配间接费
缩短预算编制时间(110日 → 30日)
由于宝钢在明细产品分类上
(13日)
110日
To-Be
协商部门计划
部门计划(20日) (销售生产 15日, 费用计划,投资)
综合 (7日)
报 告
· 30日
标准 确
成本 定
(3日) (3)
缩短生产销售计划 : 60日 → 15日 通过销售产品分类体系的标准化,缩短
标准成本计算时间 : 15日 → 3日
◆ 构筑季度别 实行预算编制体制
大事务、项目调整。 3. 审批公司标准成本及计划值管理的相关制度。 4. 审批公司标准成本及计划值管理工作年度经费预算。
会议主要内容
宝钢标准成本制度(计划值)的发展变化 明细产品成本测算 计划值管理
宝钢标准成本制度与浦项的比较 存在问题及下阶段拟推进的工作 研讨
明细产品成本计算
明细产品成本计算系统开发目的
明细产品代码-BUPC码
产品SR) 冶金规范(MIC) 出钢记号 工艺路径 包装方式
BUP C
原料成本标准 附加成本标准 生产作业标准 价格标准
BUP C
牌号 规格 用途 用户
关于明细产品代码建议
我们目前采用的BUPC代码(29位),是成本 处与原生产部、技术部、营销处等部门一起研究 的成果,但应用起来还太繁琐,不直观,能否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定出符合销售、生产及 成本需要的产品编码。目前公司正在推进ESI工 程,希望将此作为一个课题进一步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