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化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煤质分析报告

煤质分析报告

煤质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所提供的煤炭样品进行全面的煤质分析,以评估其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燃烧特性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该分析结果,能够为煤炭的合理利用和选择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样品信息1. 样品来源:请在此处填写样品来源,如煤矿、煤炭生产企业等。

2. 样品编号:请在此处填写样品编号,以确保准确记录和追踪。

3. 样品描述:请在此处填写样品的物理性质和采集方式。

三、化学组成分析在此部分,我们将对煤炭样品进行其化学组成的分析,并提供以下指标的结果:1. 灰分:请在此处填写灰分的结果,灰分是煤炭中非燃烧部分的质量比例。

2. 挥发分:请在此处填写挥发分的结果,挥发分是煤炭中易挥发的有机物的质量比例。

3. 全硫含量:请在此处填写全硫含量的结果,全硫含量是煤炭中硫的质量比例。

4. 混合氧化物:请在此处填写混合氧化物的结果,用于评估煤炭的氧化稳定性。

四、物理性质分析在此部分,我们将对煤炭样品进行其物理性质的分析,并提供以下指标的结果:1. 粒度分布:请在此处填写煤炭样品的粒度分布曲线,包括粒径范围、比例和平均粒径等参数。

2. 煤质密度:请在此处填写煤炭样品的煤质密度结果,用于评估煤炭的紧密程度。

3. 吸湿性:请在此处填写煤炭样品的吸湿性结果,用于评估煤炭的稳定性。

五、燃烧特性分析在此部分,我们将对煤炭样品进行其燃烧特性的分析,并提供以下指标的结果:1. 热值:请在此处填写煤炭样品的热值结果,用于评估煤炭的能量产出。

2. 燃烧特性:请在此处填写煤炭样品的燃烧特性结果,包括燃点、燃烧速率等参数。

六、结论根据对所提供的煤炭样品的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化学组成:请在此处总结煤炭样品的化学组成特点,如灰分、挥发分、全硫含量等。

2. 物理性质:请在此处总结煤炭样品的物理性质特点,如粒度分布、煤质密度、吸湿性等。

3. 燃烧特性:请在此处总结煤炭样品的燃烧特性,如热值、燃烧特性等。

七、建议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用途建议:根据煤炭样品的特点,推荐适合的煤炭应用领域。

朱和咀煤矿煤质化验报告(一)

朱和咀煤矿煤质化验报告(一)

朱和咀煤矿煤质化验报告(一)朱和咀煤矿煤质化验报告一、背景介绍•朱和咀煤矿是我国主要的煤矿之一,位于山西省。

•煤质化验报告是对煤矿矿石进行化学和物理性质的测试分析,以评估其燃煤价值和应用领域。

二、煤质化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煤及其制品煤样制备方法》和《煤及其制品煤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煤质化验。

•样品收集、制备和测试过程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煤质化验结果1. 煤的灰分含量•煤的灰分含量为X%。

•灰分主要由非燃烧物质组成,对煤的燃烧效率和环境影响有一定影响。

2. 煤的挥发分含量•煤的挥发分含量为X%。

•挥发分是在煤炭受热时从煤中挥发出来的物质,对煤的燃烧性能和气化能力有一定影响。

3. 煤的固定碳含量•煤的固定碳含量为X%。

•固定碳是指煤中的主要燃烧成分,对煤的发热量和燃烧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4. 煤的全硫含量•煤的全硫含量为X%。

•全硫是指煤中所有含硫物质的总量,对煤的环境污染和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有一定影响。

5. 煤的发热量•煤的发热量为XMJ/kg。

•发热量是指煤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是评估煤炭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6. 煤的灰熔点•煤的灰熔点为X℃。

•灰熔点是指煤炭中所含灰分在受热时开始熔化的温度,对煤燃烧设备的选择和运行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四、煤质评价与应用推荐•根据上述煤质化验结果,朱和咀煤矿的煤质优良,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如电力、热力、冶金等行业。

•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具体需求和煤质特点进行配比和燃烧调控,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煤炭的能源和经济价值。

以上就是朱和咀煤矿煤质化验报告的相关内容。

煤矿煤质化验是煤炭行业的重要环节,对于煤炭的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报告的结果可作为朱和咀煤矿煤质的参考数据,为煤炭贸易和能源选择提供依据。

煤检测报告

煤检测报告

煤检测报告
根据您的询问,我将为您提供一个煤检测报告的示例:
煤检测报告
样品信息:
样品编号:1234
采样日期:2021年10月15日
采样地点:XX煤矿
煤种:烟煤
煤的性质及质量参数:
1. 灰分含量:18%
说明:灰分含量是指煤中无机物的含量,该样品中灰分含量为18%。

2. 挥发分含量:20%
说明:挥发分含量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中能挥发掉的物质的含量,该样品中挥发分含量为20%。

3. 固定碳含量:45%
说明:固定碳含量是指煤中不易挥发的有机物的含量,该样品中固定碳含量为45%。

4. 热值:5500 kcal/kg
说明:热值是指煤燃烧释放的能量,该样品的热值为5500千卡/千克。

5. 硫分含量:1%
说明:硫分含量是指煤中硫化物的含量,该样品中硫分含量为1%。

6. 水分含量:10%
说明:水分含量是指煤中的水分含量,该样品中水分含量为10%。

综合评价:
该样品属于烟煤,具有较高的灰分含量和挥发分含量,较低的固定碳含量。

热值较一般煤种稍低,但仍具备燃烧能力。

硫分含量较低,符合环保要求。

水分含量适中。

请注意,以上报告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煤的检测报告会根据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煤泥取样化验报告模板

煤泥取样化验报告模板

煤泥取样化验报告模板
样品编号:2021-002
取样日期:2021年10月15日
取样地点:某煤矿
一、取样目的
本次取样旨在对煤泥进行化验分析,以了解其成分组成及相关性质,为后续煤泥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取样方法
1. 从煤矿现场选取代表性煤泥样品。

2. 将取得的煤泥样品置于密封容器中,并妥善封存,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代表性。

3. 将煤泥样品送至化验室进行相关化验分析。

三、化验分析结果
经过化验室多项分析测试,以下为煤泥样品的分析结果:
1. 外观观察:
样品呈黑色,质地湿润,具有一定黏稠度,无明显异物。

2. 检测项目:
(1)水分含量:10.3%
(2)灰分含量:8.7%
(3)挥发分含量:28.5%
(4)固定碳含量:52.1%
(5)全硫含量:1.2%
(6)发热量:23.8MJ/kg
3. 其他性质:
(1)粒度分析:经过筛网筛分,样品粒度主要分布在0.25-
1mm范围内,占总质量的70%。

四、结论
根据化验分析结果,本次煤泥样品的水分含量较低,显示出良好的烘干性能;灰分含量和挥发分含量适中,适合进行进一步的利用;固定碳含量较高,具备较高的燃烧性能;全硫含量较低,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样品的发热量适中,粒度分布均匀。

五、建议
根据煤泥样品的化验结果,建议将其用于发电厂的燃煤炉燃烧,以充分利用其高固定碳和低全硫的特点,同时对煤泥进行细分处理,以满足燃烧设备的要求。

此外,还需针对煤泥的特性,制定相应的燃烧控制策略,保证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备注:本报告仅适用于本批次煤泥样品,不得用于其他样品或产品的评估和判断。

煤炭化验报告

煤炭化验报告

煤炭化验报告报告编号: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月X日委托单位:XXX公司储存地点:XXX煤矿样品描述:样品名称:煤炭样品编号:XXX取样地点:XXX煤矿储存条件:常温常湿检测项目及结果:项目检测结果总水分(%)10.5挥发分(%)30.4灰分(%)15.2固定碳(%)43.9发热量(MJ/kg)25.8全硫(%) 1.3粘结指数 3.8可磨指数(%)71.6检测方法:总水分:GB/T 212-2008挥发分:GB/T 212-2008灰分:GB/T 212-2008固定碳:GB/T 212-2008发热量:GB/T 213-2008全硫:GB/T 18309-2001粘结指数:GB/T 212-2008可磨指数:GB/T 22556-2008检测结果说明:根据GB/T 212-2008标准,煤种总水分不应超过14%,本次检测结果为10.5%,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GB/T 212-2008标准,煤种挥发分应在22%~50%之间,本次检测结果为30.4%,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GB/T 212-2008标准,煤种灰分应不高于25%,本次检测结果为15.2%,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GB/T 212-2008标准,煤种固定碳含量不应低于45%,本次检测结果为43.9%,略低于标准要求。

根据GB/T 213-2008标准,煤种发热量不应低于23MJ/kg,本次检测结果为25.8MJ/kg,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GB/T 18309-2001标准,煤种全硫含量不应超过3%,本次检测结果为1.3%,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GB/T 212-2008标准,煤种粘结指数应大于1,本次检测结果为3.8,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GB/T 22556-2008标准,煤种可磨指数应不低于50%,本次检测结果为71.6%,符合标准要求。

结论:根据以上检测结果,本次检测的煤种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可正常使用。

检测人员签字:XXX审核人员签字:XXX。

煤质分析报告

煤质分析报告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
空干燥基硫分
St,d
%
固定碳
FCad
%
高位发热量
Qgr,ad
MJ/kg
低位发热量
Qnet,ar
MJ/kg
备注:
技术负责人: 审核: 化验员:
沂水慧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入厂煤质检验报告单
报告日期:年月日
矿点
煤种
采样地点
采样日期
分析日期
分析项目
符号
单位
分析结果
内在水分
Wf
%
灰分
Af
%
挥发分
Vf
%
含硫量
%
固定碳(干基)
%
分析基低
位发热量
KJ/kg
Kcal/kg
备注:
技术负责人: 审核: 化验员:
入炉煤煤质分析报告
No.002报告日期:2006年 月 日
固定碳
FCad
%
高位发热量
Qgr,ad
MJ/kg
低位发热量
Qnet,ar
MJ/kg
备注:
技术负责人: 审核: 化验员:
入炉煤煤质分析报告
No.006报告日期:2006年 月 日
矿别
煤种
采样地点
编号
节数
重量
采样日期
分析日期
分析项目
符号
单位
分析结果
空气干燥基水分
Mad
%
全水分
Mar
%
空干燥基灰分
Aod
%
低位发热量
Qnet,ar
MJ/kg
备注:
技术负责人: 审核: 化验员:
入炉煤煤质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