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板计算

合集下载

高大模板荷载计算

高大模板荷载计算
计算
钢筋砼比重(KN/m3) 26 钢筋砼自重(KN/m2) 14.3 梁高(mm) 1100 计 算 结 果 结论:
说明: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值 1.2 模板钢管木方自重 (KN/m2) 1.35 梁宽(mm) 500 活荷载(KN/m) 2.1 施工总荷载要求值,
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值 1.4 施工均布活荷载(KN/m2) 1.5 施工总荷载要求值 (KN/m3) 20 集中线荷载(KN/m) 20.88 需要 专家论证
参 数 框 架 梁
永久集中线荷载 (KN/m) 18.78 经验算施工总荷载 >
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 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 0.5KN/m2 ) 施工均布活荷载 =梁宽m×3KN/m2 分项系数

模板力学计算

模板力学计算

附录:模板力学计算书(一)顶板模板计算楼板厚度150mm和100mm,模板板面采用15mm高强度层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E=104/mm2,I=bh3/12=50×1003/12=4.16×104mm4方木主龙骨采用100×100mm方木。

1.1(1)荷载计算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0.3KN/M2混凝土标准值:24KN/m2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2楼板按100mm厚算荷载标准值:F1=0.3+24×0.1+1.1+2.5=6.3KN荷载标准值:F2=(0.3+24×0.1+1.1) ×1.2+2.5×1.4=8.06KN楼板按150mm厚算荷载标准值:F3=0.3+24×0.15+1.1+2.5=7.5KN荷载标准值:F4=(0.3+24×0.15+1.1) ×1.2+2.5×1.4=9.5KN(2)计算次龙骨间距:新浇筑的混凝土均匀作用在胶合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以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考虑,梁宽取200mm1)板厚按150mm算则最大弯距:M max=0.1q1l12最大挠度:U max=0.667q1l14 /(100EI)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1=F4×0.2=9.5×0.2=1.9KN/m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 max=0.1q1l12=[f w w]=1/6fwbh2=0.1×1.9×l12=1/6f w bh2l1=[(1/6×30×200×152)/(0.1×1.9)]0.5=529.6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U mas=0.677q2l14/(100EL)=l1/250L1'=[(100×104×4.16×104)/(1.9×0.677×250)]1/3=462.77mm 2)板厚按100mm算则最大弯距:M max=0.1q2l22最大挠度:Umax=0.667q2l24/(100EL)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2=F2×0.2=8.06×0.2=1.612KN/m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 max =0.1q2l22=[f w w]=1/6fwbh20.1×1.612×122=1/6f w bh2l2=[(1/6×30×200×102)/(0.1×1.612)]0.5=787.62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U max=0.677q2l24/(100EI)=12/250L2'=[(100×104×4.16×104)/(1.61×0.677×250)]1/3=534mm取按抗弯承载力,刚度要求计算最小值,l1'=462.77mm,施工次龙骨间距取200mm<l1'满足要求。

钢大模板的变形计算和承载能力计算

钢大模板的变形计算和承载能力计算

钢大模板的变形计算和承载能力计算〔86型〕1. 墙大模板的构造构造1.1构造构造86型钢大模板的构造构造。

单元板详图见附录一,组拼大模板详图见附录二。

86型钢大模板:面板采用δ=6 mm 厚,且材质为Q 235—A 的原平钢板;竖肋、横肋均采用8 #普通型热轧槽钢;背楞采用10 #普通型热轧槽钢。

1.2模板部件的力学特性数据86型模板部件都是采用Q 235—A 材质,其强度设计值F=215 N/mm 2,弹性模量E=206000 N/mm 2。

面板厚6mm ,取1 m 宽,截面积A=6000 mm 2,惯性矩I=18000 mm 4,截面模量W=6000 mm 3。

8 #槽钢的截面积A=1024 mm 2,惯性矩I=1.013×106 mm 4,截面模量W=25.3×103 mm 3。

10 #槽钢的截面积A=1274 mm 4,惯性矩I=1.983×106 mm 4,截面模量W=39.7×103 mm 。

2.模板的荷载计算2.1计算模板变形用的荷载值按照国家标准"砼构造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第条规定,计算大模板变形的荷载标准值由下面二个公式计算,并取二者较小值。

设T=200C ,β1=1.0,β2=1.15,V=5.3代入〔2.1-1〕式得,q=80 KN/m 2。

设H=3.5 m 代入〔2.1-2〕得q=84 KN/ m 2,取q=80 KN/ m 2,为计算86型大模板变形的标准荷载值。

这里需要说明二点:一是在T=200的标准温度下,浇筑速度可达5.3 M/h ,接近本标准规定的最大浇筑速度。

二是通常的住宅大模板,层高3 m 以下,86型大模板可以用来浇筑层高更高的建筑物。

砼侧压力值分布如图2.1-1所示。

图示说明,86型大模板浇筑2700mm 层高的墙,可一次浇筑到顶。

图2.1-1砼侧压力值分布图側側2.2验算模板承载能力用的荷载值2.2-1 2.2-2如上所述,取用80 KN/m2侧压力值,可以不考虑砼振捣和倾倒因素。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是根据工程需求和模板类型来确定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板计算式:
1. 模板展开面积计算式:
模板展开面积= 模板长度×模板宽度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模板的展开面积,即模板所需的原材料面积。

2.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式:
混凝土侧压力= 混凝土密度×混凝土浇筑高度×9.8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是确定模板支撑体系的重要参数。

3. 梁模板计算式:
梁模板面积= (梁宽+ 模板宽度)×梁长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梁的模板面积,考虑了模板宽度对梁宽度的增加。

4. 楼板模板计算式:
楼板模板面积= 楼板长度×楼板宽度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楼板的模板面积,直接根据楼板的尺寸进行计算。

5. 墙模板计算式:
墙模板面积= (墙高×墙长+ 门窗洞口面积)×墙厚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墙的模板面积,考虑了门窗洞口对模板面积的影响。

这些计算式是土木施工模板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正。

同时,还需要注意考虑其他因素,如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方法、材料性能等。

模板折算系数

模板折算系数

模板折算系数篇一:模板计算公式1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模板折算系数)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

模板的计算

模板的计算

模板的计算一、根据混凝土量快速估算模板用量1、适用情况:一般用于工程开工前期,在已知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估算模板用量,以初步估算工程周转材料成本投入数量,为筹措资金提供依据。

2、优缺点:优点:速度快,简便节约计算时间。

缺点:模板用量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一)各种截面柱模板用量1、正方形截面柱其边长为a×a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1按下式计算:U1=4/a2、圆形截面柱其直径为d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2按下式计算:U2=4/d3、矩形截面柱其截面为a×b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3按下式计算:U3=2(a+b)/ab(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U4=(2h+b)/bh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U5=1/h式中h——楼板的厚度。

(四)墙模板用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墙,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6按下式计算:U6=2/d式中d——墙体的厚度。

二、按照混凝土构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展开的办法精确计算模板工程量。

1、适用范围:常用于成本核算,及班组工程款结算。

2、优点:数据准确缺点:计算过程繁琐,占用时间较长,受计算者个人水平影响较大。

方木的计算快速估算法每平方米模板方木(50×100)用量V:V=0.0333(m3)对拉螺栓长度计算4.5m以下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4.5m以上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4.5米以下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4.5米以上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 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1(竖向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对拉螺栓数量的计算1、墙体对拉螺栓a、止水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b、周转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 ×1.05注:其中1.05为周转型对拉螺栓的损耗2、柱对拉螺栓柱对拉螺栓个数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柱截面尺寸及施工方案进行计算钢管的计算柱模钢管用量的计算柱净高:基础顶面或楼面至上层梁底的高度柱箍间距:指同向相邻两排加固柱箍钢管组合中心距柱模加固杆长度=柱子截面尺寸(b或h)+2×模板厚度+2 ×方木高度+2×自由端长度(一般取200~500)柱模加固杆根数(b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模加固杆根数(h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长度及数量柱模加固杆数量=柱模加固杆长度(b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模加固杆长度(h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报工程量注意事项:1、分规格报量2、按钢管长度模数确定钢管长度规格普通高度墙体钢管用量计算墙体净高度:基础顶面或结构楼面到上层梁或板底的高度。

大梁侧模板计算(400X1400)

大梁侧模板计算(400X1400)

梁侧模板计算书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400mm,高度1400mm,两侧楼板厚度18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5道,内龙骨采用60×8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3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0mm。

对拉螺栓布置3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00+400+3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300mm,直径14m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2929292914mm模板组装示意图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50.000=45.000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 2。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30m 。

荷载计算值 q = 1.2×45.000×0.300+1.40×3.600×0.300=17.712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16.20cm 3; 截面惯性矩 I = 14.58cm 4;17.71kN/mA计算简图0.160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13.50kN/mA变形计算受力图0.035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2.018kNN2=5.870kNN3=4.770kNN4=5.870kNN5=2.018kN最大弯矩 M = 0.159kN.m最大变形 V = 0.692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59×1000×1000/16200=9.815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92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90.0/250,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模板及混凝土砼计算

模板及混凝土砼计算

模板计算一、计算规则:按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柱子:周长乘以柱高,从柱基或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无梁板算至柱帽底部墙:外墙由楼层上表面算至上层楼板上表面,内墙则算至上层楼板(梁)下表面,0.3平米以内的孔洞面积不扣除,也不增加侧壁模板,采用大模板时洞口均不扣除板:扣除柱、梁、0.3平米以外的孔洞面积梁:梁长乘以梁底与2倍两侧长度之和,梁长算至柱侧、墙侧,次梁算至主梁侧,外墙部分按中心线计算,内墙部分按净长线计算如果是单梁,面积=梁高*梁净长度*2+梁底模面积如果是有梁板,面积=(梁高-板厚)*梁净长*2+梁底模面积二、计算公式:1、垫层模板:S=1*4*0.1*2=0.8m2(周长X 高X 个数)2、基础模板:S=0.8*4*0.45*2=2.89m2(周长X 高X 个数)3、基础柱模板:S=(0.4*4*0.6-0.4*0.3*2)*2=1.44m2((周长X 高- 梁头接触部位面积)X 个数)4、梁模板:S=(0.3+0.4*2)*(4-0.2*2)=3.96m2((底面+ 侧面X 2) X 梁净长)混凝土砼体积常用计算公式一、基础1、带形基础(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V=V1+V2=(L搭×B×H)+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V2;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础:V=V1+V2=H1/6+[A×B+(A+a)(B+b)+a×b]+A×B×h2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³)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³)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4)杯形基础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³)V3=abh3式中:h3——杯颈高度V3——杯口槽体积(m³)V4——h4/6+[A×B+(A+a)(B+b)+a×b]式中:h4——杯口槽深度(m)V=V1+V2+V3-V4式中:V=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3、满堂基础(筏型基础)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4、箱型基础箱型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5、砼基础垫层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二、柱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式中:V——柱体积; H——柱高(m)F——柱截面积2、带牛腿柱V=(H×F)+牛腿面积×n=(h×f)+[a×b×h1]+a×bv2h2/2]n=h×f+a×b×(h1+h2/2)n式中:h——柱高(m);F——柱截面积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n——牛腿个数3、构造柱:V=H×(A×B+0.03×B×N)式中:H——构造柱高(m);A,B——构造柱截面的长和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槎1/2宽度;n——马牙槎边数(三)梁1、一般梁的计算公式(梁头有现浇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V=Lhb式中:h——梁高(m);B——梁宽;L——梁长;2、异形梁(L、T、十字型等梁)V=LF式中:L——梁长;F——异形梁截面积;3、圈梁圈梁体积V=圈梁长×圈梁高×圈梁宽4、基础V=L×基础梁断面积式中:V——基础梁体积(m³);L——基础梁长度(m);(四)板1、有梁板(肋形板、密肋板、井子楼板)V=V主梁+V次梁+V板式中:V——梁、板体积总和(m³)V主梁——主梁体积(m³)V次梁——次梁体积(m³)V板——楼盖板的体积(m³)2、无梁板(直接用柱支撑的板)V=v板+v柱帽式中:v——无梁板体积总和(m³);V板——楼盖板的体积(m³);V板帽——柱帽的体积(m³);3、平板(直接用墙支撑的板)V=v板=板全长×板宽×板厚式中:v——板体积(m³);(五)墙现浇钢筋砼墙(间壁墙、电梯井壁、挡土墙,地下室墙)V=LHd+墙垛及突出部分体积-门窗洞口及0.3㎡以外孔洞体积式中:V——现浇钢筋砼墙体积(m³);L——墙的长度(m);H——墙高(m);D——墙厚(m);面积单位=(长度)2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dm21dm2=100cm2 1cm2=100mm2体积单位=(长度)31m3=1000dm3 1dm3=1000cm3 1cm3=1000mm3容积单位:1升=1000毫升;一升=1dm3 ;1毫升=1cm3质量(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周长= 边长× 4 ;C= 4a3、长方形面积= 长×宽;s= ab4、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S=a,a5、三角形面积= 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S=ah7、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 半径=直径÷2 r=d÷29、圆的周长c=ttd =2ttR10、圆的面积=圆周率3.14×半径×半径S=ttr11、长方形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12、长方形体积=长×宽×高;V=abh13、正方形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14、正方形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15、圆柱侧面积=底面圆周长×高;S=ch16、圆柱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ch+2ttr.r ; ttr+2ttr.rh17、圆柱体积=底面积×高;V=sh18、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V=sh÷3=ttrh÷3=tt(d÷2)h÷3=tt(c÷2÷tt)h÷3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V=sh半圆c=tt d 2+d S=tt r2 2环形S=tt (R2-r2)。

模板计算

模板计算

模板验算一、楼板模板计算:模板采用钢模板,E=104N/㎜2,I=bh3/12=4.16×104㎜4荷载计算: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3KN/㎡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KN/㎡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楼板按100厚算荷载标准值:F1=0.3+24*0.1+1.1+2.5=6.3 KN荷载标准值:F2=(0.3+24*0.1+1.1+2.5)*1.2+2.5*1.4=8.06KN楼板按250厚算荷载标准值:F3=0.3+24*0.25+1.1+2.5=9.9 KN荷载设计值:F4=(0.3+24*0.1+1.1)*1.2+2.5*1.4=12.38KN(1)计算次龙骨间距:新浇筑的混凝土均匀作用在钢模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以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考虑,梁宽取200㎜1)板厚按120算则最大弯距:Mmax=0.1q12l2最大挠度:Umax=0.667q12l14/(100EI)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1=F4*0.2=12.38*0.2=2.48 KN/㎡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max=0.1q12l2=1/6fwbh2l1=[(1/6*30*200*252)/(0.1*2.48)]0.5=1587.5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Umax=0.667q22l14/(100EI)l1’=[(100×104×4.16×104)/(2.48×0.677×255)]1/3=4632)板厚按100㎜算则最大弯距:Mmax=0.1q12l2最大挠度:Umax=0.667q12l14/(100EI)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2=F2*0.2=8.06*0.2=1.612 KN/㎡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max=0.1q12l2=1/6fwbh2l2=[(1/6*30*200*252)/(0.1*2.48)]0.5=787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Umax=0.667q12l14/(100EI)= l2/250l2’=[(100×104×4.16×104)/(1.61×0.677×255)]1/3=534取按抗弯承载力,刚度要求计算的最小值, l1’=463,施工次龙骨间距200< l1,取满足要求。

大梁侧模板计算(400乘以1100)

大梁侧模板计算(400乘以1100)

梁侧模板计算书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400mm,高度1100mm,两侧楼板厚度15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4道,内龙骨采用50×8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4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0mm。

对拉螺栓布置3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00+350+35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00mm,直径14m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30 0332353511mm400mm模板组装示意图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0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100m ;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6.400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26.000=23.400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 2。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30m 。

荷载计算值 q = 1.2×23.400×0.300+1.40×3.600×0.300=9.936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30.00×1.50×1.50/6 = 11.25cm 3; I = 30.00×1.50×1.50×1.50/12 = 8.44cm 4;9.94kN/mA计算简图0.089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7.02kN/mA变形计算受力图0.060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192kN N2=3.279kN N3=3.279kN N4=1.192kN 最大弯矩 M = 0.089kN.m 最大变形 V = 0.761mm (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89×1000×1000/11250=7.911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788.0/(2×300.000×15.000)=0.596N/mm 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 2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761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高大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绝对不改)

高大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绝对不改)

PKPM (CMIS_2011北京版)计算梁底支架(主楼15m 跨500*1300mm 梁)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2.3m ,梁截面 B ×D=500mm ×1300mm ,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45m ,立杆的步距 h=1.50m , 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21.0N/mm 2,弹性模量9000.0N/mm 2。

木方78×78mm,木方剪切强度1.6N/mm 2,抗弯强度15.0N/mm 2,弹性模量10000.0N/mm 2。

梁底支撑顶托梁长度 1.20m 。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mm 。

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500,200mm 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 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 3,施工活荷载4.50kN/m 2。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00kN/m 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 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1230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按照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1.30+0.50)+1.40×2.00=43.180kN/m 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50×1.30+0.7×1.40×2.00=46.712kN/m 2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0.7×1.40=0.98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大模板的定义: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规定: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 kN/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大模板。

二、施工总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施工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0.3KN/m2(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3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2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二)计算实例:(25×M+0.3)×1.2+2×1.4=15M=[(15-1.4x2-1.2 x0.3]/25=0.474米取整M=474mm,即板厚达到或超过474MM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二)计算实例:1、梁高700,梁宽7001.2x[0.70x0.70x26+(0.70+0.7+0.70)*0.50]+0.70x3x1.40=19.488<20,不需论证。

大块模板吊装验算

大块模板吊装验算

大块模板吊装验算摘要:一、吊装验算的概述二、大块模板吊装验算的具体步骤1.准备工作2.计算吊装力矩3.检查吊装设备4.进行吊装试验5.分析验算结果三、吊装验算中应注意的问题1.安全系数2.环境因素3.操作规范四、吊装验算的意义和作用正文:吊装验算是在进行大型设备吊装前,对吊装过程进行的一次全面分析与计算,以确保吊装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大块模板吊装验算作为吊装验算的一种类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对大块模板吊装验算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吊装验算的概述吊装验算是对吊装过程中所涉及的力、力矩、设备性能等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目的是判断吊装方案是否安全可靠,能否满足实际施工需求。

大块模板吊装验算主要针对大型模板的吊装过程,涉及到的计算和分析更为复杂。

二、大块模板吊装验算的具体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大块模板吊装验算前,需收集相关资料,如模板的重量、尺寸、吊装设备的性能参数等。

同时,了解吊装现场的环境条件,如风力、温度等,以便进行更为准确的计算。

2.计算吊装力矩根据模板的重量、吊装设备的位置等因素,计算出吊装过程中所需的力矩。

这一步骤需运用力学原理,如杠杆原理、滑轮原理等。

3.检查吊装设备对参与吊装的设备进行检查,包括吊车、起重绳、吊钩等,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4.进行吊装试验在实际吊装前,进行一次试验性的吊装,以便发现潜在问题,及时调整吊装方案。

5.分析验算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对吊装力矩、设备性能等进行分析,判断吊装方案是否满足要求。

三、吊装验算中应注意的问题1.安全系数在吊装验算中,要充分考虑安全系数,使吊装方案具有足够的裕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2.环境因素吊装现场的环境因素,如风力、温度等,对吊装过程有重要影响。

在验算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可靠。

3.操作规范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是保证吊装安全的关键。

在验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操作规范的要求,确保吊装过程的顺利进行。

大梁侧模板计算800×1200

大梁侧模板计算800×1200

梁侧模板计算书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800mm,高度1200mm,两侧楼板厚度18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4道,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4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

对拉螺栓布置3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00+300+3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00mm,直径20m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32332332312mm模板组装示意图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000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0.54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41.000=36.90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 2。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32m 。

荷载计算值 q = 1.2×36.900×0.323+1.40×3.600×0.323=15.947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32.33×1.80×1.80/6 = 17.46cm 3;I = 32.33×1.80×1.80×1.80/12 = 15.71cm 4;15.95kN/mA计算简图0.167弯矩图(kN.m)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11.93kN/mA变形计算受力图0.074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2.062kNN2=5.672kNN3=5.672kNN4=2.062kN最大弯矩 M = 0.166kN.m最大变形 V = 0.937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66×1000×1000/17460=9.507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093.0/(2×323.333×18.000)=0.797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937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23.3/250,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清水大模板计算

清水大模板计算

清水大模板计算本工程剪力墙所使用的清水大模采用钢板面和钢支撑结构制作,清水大模板应按《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84)、《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要求进行设计与计算。

1. 大模板需计算的项目(1) 板面、与板面直接焊接的纵横肋、竖向主梁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上述构件均为受弯构件,与板面直接焊接的纵横肋是板面的支承边。

竖向主梁作为横向肋的支座,穿墙螺栓作为竖向主梁的支座。

(2) 穿墙螺栓的强度。

(3) 操作平台悬挑三角架、平台板及护身栏的强度与刚度。

(4) 吊装大模板钢吊环的强度及焊缝强度。

(5) 大模板自稳角的计算。

2. 钢面板计算公式(1) 面板计算①强度验算σmax=M max/γx W x≤fM ama—板面最大计算弯矩设计值(N•m);γ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1;W x—弯矩平面内净截面抵抗矩(mm3);σmax—板面最大正应力。

②挠度计算V max=K f•F14/B0≤[υ]=h/500式中 F—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N/mm2);h—计算面板的短边长(mm);B0=2);B其中: E—钢材的弹性模量取E=2.06×105(N/mm2);h2—钢板厚度(mm);v—钢板的泊松系数,v=0.3;K f—挠度计算系数。

V max—板的计算最大挠度。

(2) 横肋计算q=F•h(N/m)式中: F—模板板面的侧压力,当计算强度时,它是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设计值与倾倒混凝土的荷载设计值之和;当计算刚度时,它只取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N/mm2);h—横肋的间距(mm)。

强度验算σmax=M max/γx W x≤f式中:M ama—横肋最大计算弯矩设计值(N•mm);γ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1.0;W x—横肋在弯矩平面内净截面抵抗矩(mm3)。

挠度验算①悬臂部分挠度V max=q114/8E1x≤[υ]=a/500②跨中部分挠度V max=q114/384E1x•(5-24λ2)≤1/500 式中q1—横肋上的均布荷载标准值,q1=F•h(N/mm);a—悬臂部分的长度(mm);E—钢材的弹性模量(2.06×105N/mm2);I x—弯矩平面内横肋的惯性矩(mm4);1—竖向主梁间距(mm);λ—悬臂部分长度与跨中部分长度之比,即λ=a/1。

模板计算规则

模板计算规则

一、计算规则:
按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
柱子:周长乘以柱高,从柱基或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无梁板算至柱帽底部
墙:外墙由楼层上表面算至上层楼板上表面,内墙则算至上层楼板(梁)下表面,0.3平米以内的孔洞面积不扣除,也不增加侧壁模板,采用大模板时洞口均不扣除
板:扣除柱、梁、0.3平米以外的孔洞面积
梁:梁长乘以梁底与2倍两侧长度之和,梁长算至柱侧、墙侧,次梁算至主梁侧,外墙部分按中心线计算,内墙部分按净长线计算
如果是单梁,面积=梁高*梁净长度*2+梁底模面积
如果是有梁板,面积=(梁高-板厚)*梁净长*2+梁底模面积
二、计算公式:
1、垫层模板:S=1*4*0.1*2=0.8m2(周长X 高X 个数)
2、基础模板:S=0.8*4*0.45*2=2.89m2(周长X 高X 个数)
3、基础柱模板:S=(0.4*4*0.6-0.4*0.3*2)*2=1.44m2((周长X 高- 梁头接触部位面积)X 个数)
4、梁模板:S=(0.3+0.4*2)*(4-0.2*2)=3.96m2((底面+ 侧面X 2) X 梁净长)。

高大模板计算规则

高大模板计算规则

高大模板计算规则
1. 嘿,高大模板计算规则里面积计算可重要啦!就像盖房子得先知道有多大的地儿一样。

比如说搭一个舞台,那得算好模板要覆盖的面积有多大呀,不然怎么知道需要多少材料呢?
2. 哇塞,高大模板的高度计算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好比你量身高一样,得准确。

像搭一个超高的架子,你不把高度算清楚,能保证安全吗?
3. 还有啊,支撑结构的计算也超关键的!这不就跟人要有结实的腿才能站稳一个道理嘛。

要是没算好支撑结构,那还不摇摇晃晃的,多吓人呀!比如说一个大型的展示架,没有好的支撑能行?
4. 嘿,你们知道吗,模板的强度计算也是重中之重啊!这就好像人得有足够的力气来做事一样呀。

要是模板强度不够,稍微来点压力不就垮了呀!就像承受重物的模板,强度不够怎么行呢?
5. 哎呀,模板的稳定性计算也必须重视起来呀!这和船在海上航行要保持稳定是一样的。

要是模板晃来晃去,那多危险呀!比如在高楼上的模板,不稳定的话得多可怕!
6. 别忘了,模板的连接计算也很关键呀!这就像人与人手牵手一样,连接不好可不行。

好比一个复杂的模板结构,连接计算不好,能牢固吗?
7. 最后呀,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高大模板计算规则都记牢呀!它们就像我们的宝贝秘籍一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每一次使用高大模板都顺利、安全!我的观点就是高大模板计算规则真的是超级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模板计算盛通国际小区3#楼大模板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 B50204-2000)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2005)
3、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4、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 GJ74-2003)
5、全钢大模板应用技术规程(D BJ01-89-2004)
二、设计计算指标采用值
1、钢材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E=206000N/mm2
质量密度ρ=7850kg/m3
2、钢材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f=215N/mm2
抗剪f v=125N/mm2
3、容许挠度模板板面[δ]≤L1/350,≤0.8m m,
模板主肋[δ]≤L2/1200,≤0.7m m,
模板支撑背楞[δ]≤L3/1200,≤ 1.0m m,
三、支撑计算
结构型式:全钢组合大模板,材料Q235
面板6mm热轧平板边框横肋-6
竖边框L80*80*8横边框及竖肋[8#
横楞双[10#
(一)荷载计算
F =
Min(0.22γc t 0β1β2V 1/2,γc H)墙体侧压力F 1=0.22*24*10*1.0*1.15*21/2=58.88KN/m 2F 2=24*2.85=
68.40KN/m 2取F =
58.88
KN/m 2倾倒荷载(导管供料):P= 6.00KN/m 2有效压头高度h=(58.88-6)/24= 2.203m
(二)面板计算(单向板)1、计算简图
一块钢板宽度一般为1.5m左右,肋间距0.3m,故面板按4跨连续梁计算(面板在第5条肋处断开)即:板厚t=6mm
肋净距300mm 2、强度验算
取10mm宽板条为计算单元。

10mm q f = 1.2*F 1*10/1000=0.71KN/m
q y =
F 1*10/1000=0.59KN/m
跨度/板厚=
300/6=
50.0<100属小挠度连续板查表得弯矩系数=(静力计算手册,表3-7)-0.107M=
系数*q f *L 2=-6804.5N.mm 截面抵抗矩W =b*h 2/6=60.00mm 3
面板最大内力σ=M/W =
-113.41N/mm 2<[σ]=
215N/mm 2
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挠度)
查表得挠度系数=
(静力计算手册,表3-7)0.632挠度ω=系数*ql 4/100EI =
0.6mm
≤L/350=
0.86mm ≤
0.8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
查表得系数=(静力计算手册,表3-7) 1.143Q=
系数*q y *L =201.9N q f = 1.2*Q/10=24.23N/mm q y =
Q/10=
20.19N/mm
设墙体浇筑高度2.75m,混凝土浇筑速度2m/h,入模温度20℃,坍落度为130mm,不加缓凝剂。

(三)竖肋计算(普通[8#)
横背愣间距1150mm 竖肋间距300mm
1、截面特性
按竖肋和面板共同作用计算共同作用有效宽度h=
12板厚=12*6+43=115mm Ix=1010000mm 4Wx=
25300mm 3A=
1024.8mm 2面积矩S ==6*115*3+1024.8*46=49210.8mm 3截面积A =
=6*115+1024.8=1714.8mm 3
y 1=
S/A=28.70mm y 2=
86-y 1=
57.30mm 截面惯性矩I =1774520mm 4截面抵抗矩W 上=I/y 1=61835.0mm 3截面抵抗矩W 下=I/y 2=
30967.7mm 3q f =
支座反力的q f =24.23KN/m q y =
支座反力的q y =
20.19KN/m 2、强度验算
查表得弯矩系数=
(表3-7,2等跨时支座弯矩最大)0.125M=
系数*q f *L 2=4005386N.mm 截面抵抗矩W =截面抵抗矩W 下=30967.7mm 3
面板最大内力σ=M/W =
129.34N/mm 2<[σ]=
215N/mm 2
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挠度)
查表得挠度系数=
(表3-7,3等跨时跨中挠度最大)0.677挠度ω=系数*ql 4
/100EI =
0.654mm
≤L/1200=0.96mm
≤0.7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
查表得系数=(表3-7,2等跨时支座弯矩最大) 1.25Q max =
系数*q y *L =1.25*20.57*0.8=
29.0KN
背楞间距1150m,不考虑两端悬臂对变形的有利影响,故竖肋按2~5跨连续梁计算,荷载简化为均布荷载,均布荷载值为面板最大支反力处的线荷载。

槽钢[8#的几何特性:强度
(四)横楞计算(槽钢2-[10#)1、 计算简图
Ix=3960000mm 4Wx=
79400mm 3A=
2549.6mm 2支座间距=
1100mm 根据支座反力计算,最下排横楞受力最大:q f =
1.2*V A /槽钢间距=
96.75KN/m q y =V A /槽钢间距=80.62KN/m
2、强度、刚度验算
横背愣按单独作用计算:
查表得弯矩系数=
(表3-7,2等跨时支座弯矩最大)-0.125M=系数*q f *L 2=-14.63KN.m 面板最大内力σ=
M/W=
-184.30N/mm 2<[σ]=215N/mm 2
满足要求。

查表得挠度系数=(表3-7,3等跨时跨中挠度最大)0.677挠度ω=系数*ql 4/100EI=
0.980mm

1mm ≤L/1000=
1.1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
查表得系数=(表3-7,2等跨时支座弯矩最大) 1.25Q max =
系数*q y *L =1.25*68.58*0.8=
110.9KN
(五)穿墙螺栓计算
穿墙螺栓最大水平间距为1100mm,横背愣2等跨时,中间一排中间列穿墙螺栓受力最大。

最大受力N max =横背愣最大支座反力Q max =110.9KN
选φ30对拉螺栓,开孔处净截面积近似为:A n =706.9-(10*30)=406.9mm 2
σ=
N max /A n =110.9*1000/406.9=
183.050N/mm 2<[σ]=
215N/mm 2
满足要求。

刚度 横楞以对拉螺栓为支座,根据对拉螺栓布置,横楞按2~5跨连续梁中最不利情况计算,计算
强度双槽钢2-[10#的几何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