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帝国主义

合集下载

传播学的流派

传播学的流派

传播学学术流派的构成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借鉴三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发展至今,传播学研究可以划分为三大基础学派:控制论学派、经验功能学派和结构主义符号学派。

控制论学派看重人机交流的理性功能设计,经验功能学派出于既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考察对大众的劝说和暗示,结构主义符号学则探索符号—认识—权力之间的相互运作。

一、经验功能学派:把媒介看成现代民主的新工具和社会调整的决定性机制,从而成为一种鼓吹西方社会制度价值和现存事物状态的再生产的理论,被称为“管理研究”。

注重定量分析,主要采用田野调查、实验室观察等方式进行研究。

以美国的研究为代表,强调传播媒介及结构只是众多单元之一。

它们与社会上其它单元如政治及经济系统,各为自身的利益而联盟或抗争。

传媒因应不同的社会条件及状况而发挥不同的功能。

认为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没有一个社会单元可独占所有资源或权力。

有些时候政治系统可能占优,但有时经济作用却是最重要的。

多元社会的特征是出现众多不同的利益团体,其中包括传媒。

这些团体在争取自己利益之时,形成一个包容、协商及自由的社会。

在多元社会里,传媒并非单单是统治者的工具,它们也有其它的功能。

“媒介效果”的研究是这个学派的中心课题。

功能分析学派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学研究分为控制研究(who)、内容研究(what)、媒介分析(in which channel)、受众研究(to whom)和效果研究(with what effect)五个领域,其中,又以效果研究为重中之重。

1、控制研究:(1)把关人研究(2)施拉姆等人《报刊的四种理论》,大力宣扬“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2、内容研究:易读性测量3、媒介分析:(1)媒介类型分析(2)4、受众研究5、效果研究:(1)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强调传播(宣传)的绝对效果,受众就像应声而倒的靶子。

出版自由与传播垄断

出版自由与传播垄断

出版自由与传播垄断作者:汤文辉来源:《现代出版》2013年第06期摘要:哈罗德·英尼斯研究了美国《权利法案》保障下的“出版自由”,指出印刷媒介的空间偏向促进了美国获取空间霸权的倾向,提出了对媒介帝国主义的批判,并启示人们对印刷媒介的局限保持清醒认识。

关键词:媒介帝国主义;出版自由;传播垄断“媒介帝国主义”这一概念是传播学者鲍依巴瑞1977年明确提出来的,指“任何国家媒介的所有权、结构、发行或传播、内容,单独或总体地受制于他国媒介利益的强大压力,而未有相当比例的相对影响力”。

①实际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哈罗德·英尼斯已经对媒介帝国主义有着敏锐的觉察和严厉的批判。

一、出版自由首先体现为美国出版商的商业自由美国用《权利法案》为美国的出版自由奠定了基础。

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

”作为传播媒介研究的专家,英尼斯对印刷媒介有全面而辩证的认识,他从来不把“出版自由”与“表达自由”画等号,在他的术语中,“出版自由”只是印刷媒介传播的自由。

尤其当他从一个加拿大人的角度考察印刷媒介时,他对美国《权利法案》保障下出版自由带来的印刷媒介的传播垄断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他首先指出:出版自由某一方面来说是美国出版商的自由。

英尼斯首先深入剖析了美国报纸在其发展初期与出版自由之间的密切关联,他指出,美国的印刷媒介一直在积极地扩大自身的传播能力。

廉价报纸带来发行量的增长,发行量的增长带来广告的增加。

所以报纸尽可能地扩大自己覆盖的范围,既包括扩大覆盖地域,也包括覆盖的阶层。

比如,早期报纸多以早报的形式出现,因为有产阶级习惯于在悠闲地用早茶的过程中阅读报纸。

晚报和周末报纸的出现,体现了报纸向低收入阶层渗透的努力:“晚报……随着劳工阶层的需求而发展起来。

早报本质上是贵族的,晚报意味着吁求新的阶层——劳工阶层的支持。

”②扩大发行量这个表现为出版自由的行为,体现了出版商对商业利润的不懈追求。

传播学理论——“媒介帝国主义”与传播霸权

传播学理论——“媒介帝国主义”与传播霸权

“媒介帝国主义”与传播霸权作者:贺建平内容摘要:现代传播技术推动了经济与信息的全球化进程,同时也导致了传播霸权与媒介垄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因其开发和控制了现代通讯与传播技术,形成了新的“媒介帝国主义”,使第三世界国家传播体系的建立受到影响和支配,国家文化主权也遭到严重威胁。

科技全球化下的媒介已成为强国用以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级意志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传播霸权媒介帝国主义媒介垄断意识形态现代高科技传输体系和各种符号通信方式跨时空地将多种多样的共同体社会群体统一起来,形成全球化的生活现实。

在全球化过程中,现代传播技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直接关联,正如休杰(Hugill)所言:“如果信息是一种权力,那么谁掌握了电子传播系统,谁就可以发号施令。

”[1]美国和西方利益集团由于开发和操控了现代通讯技术,具有传播优势而掌握着信息流通的绝对权力,从而形成西方世界“讲述”而第三世界“倾听”的单向传播的不平衡格局。

对于这种状况,一些传播批判学者从“媒介帝国主义”的视角出发加以研究和探讨,揭示了传播霸权的性质、现状和文化根源,并阐述和抨击了全球传播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占优势的不平等现象。

一、媒介帝国主义的概念梳理“媒介帝国主义”(Media Imperialism)又称“传播帝国主义”(Communication Imperialism),是美国学者赫伯特•I•席勒在《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他将世界当前的这种跨国传媒的全球化支配现象以“媒介帝国主义”来加以解释。

席勒在1976年出版的《传播与文化霸权》一书中,又再次论述和强调了美国传播媒介的帝国主义特征。

针对美国文化输出的特征,席勒以美国为代表概括了“媒介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1)文化帝国主义是世界性、多国性、独占性资本主义制度的一部分。

美国独霸全球,决定传播的产品与内容;与文化输出有关的大众传媒,大多受美国国防部和跨国公司控制。

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电视节目,使一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濒于灭亡。

《报刊的四种理论》: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前奏

《报刊的四种理论》: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前奏
国主义 自我 中心性思维模式 的形成、传播 工具安排方式及传播语境理论的历 史生成提供 了理论前奏 。
关键词 :《 报刊的四种理论 》 ;媒介 帝国主义 ;媒介控制 ;传播 语境 中图分类号 :G2 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9 22 1) 2 06 — 4 6 2 14 (0 00 — 0 6 0
第 3卷 第 2 1 期
2 1年3 0 0 月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HUNAN TY CI UNI VERS TY I
v 13 . o . 1 No 2
M a .2 0 t 01
《 报刊 的四种理论 》 作为媒介帝 国主义的理论前奏 :
末, 西方传播学者鲍依巴瑞( odB r t在有关 B y —a e) r 国际传播体系的研究中明确使用了 “ 媒介帝国主
收稿 日期 :20 .21 0 91.5
又说, 上一世界中, “ 文明世界的大部分都承认遵
作者 简介 :禹纯顺 ( 90 ) 18.,女 ,湖南益 阳人 ,硕 士生 ,主 要从 事传播 与文 化研究 。
禹纯顺
( 湖南师范大学 新 闻传播学院 , 长沙

408 ) 10 1
要: 从传播理论研 究的历史视域来看 , 报 刊的四种理论 》 《 在一定程度上为媒介 帝国主 义提供 了理论
资源。 报 刊的四种理论 》的 - ̄ 《 'L对立思 维模式、媒介控制理论及 对传播语境的历史推 演过程 ,分别为媒介 帝 -

论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 理论。传统理论思路对于 《 报刊 的四种理论 》的 解 读和 研究 ,集 中于如下 几个 问题 :首先 ,人在

中传883媒介·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文化帝国主义

中传883媒介·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文化帝国主义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媒介产业经济学里比较重要的概念——文化帝国主义。

产生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大批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政治上的独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通过各自的文化表现出来。

西方国家在向全世界传播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在倾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形成文化的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议题的形成。

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渊源主要有: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法农的后殖民主义思想以及福柯的权力-话语思想等。

提出者赫伯特•席勒(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美国媒介批评家、著名传播学者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在1969年出版的《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中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

代表作《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和《思想管理者》。

在《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中,席勒主要论述了美国政府借助跨国公司的广告以及跨国媒介公司的文化产品,对外输出其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经济利益,也实现了文化与意识形态入侵的目标。

不仅如此,当跨国公司和跨国媒介公司在海外扩张受阻时,美国政府便会利用贸易政策、政治胁迫、利益诱惑等对他国政府施加压力。

席勒提醒人们注意美国出口的电影、音乐和其他媒介产品对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的潜在影响。

他认为,美国的传媒公司醉心于破坏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

由于美国的传媒产品制作得是如此完美、如此吸引人,以至于其他国家的人们很难抗拒它们。

结果是,西方控制的国际大众传媒就会取代民族文化,这种形势就像是抢劫,就像是早期殖民者拼命掠夺殖民地国家自然资源,以使殖民国家发财致富一样。

在《思想管理者》中,席勒主要关注了国内大公司和美国政府操控美国的媒介公司从而执行意识形态控制功能,国内大企业通过向媒介公司投放广告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一方面,国内大企业通过经济控制了媒介公司,另一方面,各媒介公司为了获取利益相互竞争走向垄断,而媒介垄断则更有利于大公司对其进行控制。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1.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 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 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 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 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 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 解读才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 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传播(Communication), 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 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 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 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 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 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 同时, 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 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可以说, 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 通过传播, 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1. 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

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 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和同质化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和同质化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和同质化讨论媒介文化不能回避其全球化现象,关于全球化的论述几乎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政治到经济,从科技到文化,从物质到观念。

有的学者精要地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化概念是:“专门指二战以来的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的跨国化过程,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跨国的资讯——金融——技术——商业文化,如何不断跨越民族国家疆界,而形成某种民族国家同步的所谓社会科学还无法妥善处理的新现象、新挑战。

”全球化的先导是媒介,各种及现代科技一并成长的媒介手段(大型快速的交通工具、高效的通讯设备及各种电讯网络,满世界发行的电影和报纸杂志等等),使得全球化成为可能。

对于全球化,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意识形态内容,关注其某些观念和思想,没有注意到在有关的观念和思想产生之前,意识形态传播之前,现代的媒介手段已经将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的人们用几乎是同一种方式联系在一起了。

亦即,当世界各地的学者们聚集在一道(或利用互联网),起劲地讨论本土化和全球化问题时,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共同迈入全球化的过程之中。

因此面对全球化,首先是面对使全球化成为可能的媒介手段。

而大众传媒以及媒介文化既是全球化的原因,同时也是它的结果。

一,媒介文化同质化今天,令人困惑的是媒介文化的同质化现象,人们浏览报纸,时髦的杂志,或打开电视机,感觉似曾相识,有时遥控器横扫几十个频道,看到的是类型甚至内容都大致相同的娱乐节目。

媒介文化的同质化是十分迅捷的,常常会像瘟疫般流行,例如当中国内地的电视人发现台湾的雅嘉《非常男女》在此岸大有市场时,立刻激起了连锁反应,地无分东西南北,台无分卫视有线,纷纷仿效,一时间,从首都到地方有十数台类似的婚恋节目匆匆出笼。

又比如美国的《百万富翁》这样的电视节目在中国有了它的众多的表兄弟,如《开心辞典》、《幸运52》、《超级大赢家》等等。

再如湖南卫视火爆非常的《超级女生》和《快乐男声》是模仿《美国偶像》而来,而据说《美国偶像》的源头是大洋彼岸的《英国偶像》。

浅谈媒介帝国主义

浅谈媒介帝国主义

浅谈媒介帝国主义浅谈媒介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来的,即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意或无意的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

相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但是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相对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较弱,媒介帝国主义现象不可避免。

我将从媒介帝国主义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媒介帝国主义的表现极其应对对策四个方面浅谈媒介帝国主义。

一、媒介帝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什么媒介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这一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他在《大众传播和美国帝国》这一著作中明确提出‘媒介帝国主义’这一概念。

赫伯特·席勒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教授,“是媒介帝国主义论题方面最为多产而广为人知的研究者之一,多年以来,他在这些方面的立场都能保持一致。

”[1]它的基本内涵是:特指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确实在有意无意地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

也就是说,在信息传播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消极、被动的后果。

[2]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3]”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在技术和经济实力,不断向发展中国家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

二、媒介帝国主义形成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媒介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产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发展中国家所占有的信息资源少于发达国家,并且在传播技术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将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及科技的对比中加以解释。

其中经济是主要因素。

政治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证权。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政治制度。

经济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持一切只能是空谈。

我认为经济是产生媒介帝国主义现象的主要因素。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雄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正值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媒介帝国主义与意识形态效果

媒介帝国主义与意识形态效果

本主义意识形态影 响。因此, 第三世界国家应有选择 地 引进传播科技, 并采 用相应 的措施 ,抵抗资本主义 文化侵略 。在他后来不 断深入的批判性研究 中,席 勒 更 多的是 以国家主权 为核心 , 沿袭 “ 附理论 ”的 依 结构 模式, 以西 方资本主义的跨 国公司为分析对象 , “ 监视、 勾勒 资本主义 的这个扩散过程 以及资本主义为 达此 目的所采用 的日新 月异 之策略 ” 3 勒作为批判 。席 学派 的学者 , 的 “ 他 媒介帝国主义” 理论是在政治经济
维普资讯
新 闻知识 (0 6 0 ) 2 0 .3
・研 究 生 论 文 专 页 ・

吴 婷
“ 介 帝 国主 义 ” 理论 衍 生 于 “ 播 与 国家 发 媒 传 展 ”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是 7 年代 以来西方传 0 播 学批 判性研 究 的产 物 关于 “ 介帝 国主 义 ” 的 媒 理论 ,早期学 者们从政治、经济等制度 语境 下进行研 究:至上 个世 纪 9 0年代 ,汤林森 的 《 文化帝 国主义 》
这 时, 勃然 兴起 的有 关 “ 播与 国家发展 ” 问题 的 传 研究 , 成为传播 学研 究突破 的一个重要领域 。“ 媒介
帝 国主义 ”理论 即衍 生于 “ 播与 国家 发展 ”理 论 传 的演变与发展 过程中, 是这 个时期西方传 播学批判性 思维 的产 物 。1“ 媒介 帝 国主 义 ”这一概 念 是西方 文
部分 。发展 中国家使用西方 的传播科技 时, 就受到资
媒介在文化领 域的决定性作用 以及西方媒介 的霸权地 位所 意味 的文 化支配 。随着文化语境 的引入,研究者 们 从 媒介 文本 与传播 效 果的 维度 考察 “ 介帝 国主 媒 义” 。本文将 通 过 比较 几种 “ 介帝 国 主义 ”理论 , 媒 分 析 “ 介 帝 国主 义 ”理 论 的变 化 。 媒

大众文化殖民与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殖民与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殖民与媒介帝国主义1、《泰坦尼克号》风波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判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者有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判、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

认为西方(特别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者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麦当劳化"或者"可口可乐化"。

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一致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与话语系统要紧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进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与差异性为代价。

"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

"(1)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与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

媒介帝国主义的批判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

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关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

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

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与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因此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不仅压迫了中国的国产电影,而且放逐与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完全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墟,90年代将作为中国电影引进史上与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消极影响写道:"我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

媒介帝国主义

媒介帝国主义

媒介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

这一理论在最近又增添了更复杂的社会背景,即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性信息网络建立起来了。

一个崭新意义的世界信息市场正在逐渐成形。

因此,在信息传播中,作为载体的大众媒介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以至于成为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媒介帝国主义”理论集中的焦点,也正是大众传播的国际化。

更多地看到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问题中的负面效应。

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就在发展中国家中引起了共鸣,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起激烈争论,由此引发信息流通的公正性及社会后果问题。

内涵特指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确实在有意无意地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

也就是说,在信息传播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消极、被动的后果。

基本认知1、世界传播模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世界力量结构密切相关。

而由国力相差悬殊的国家为主体形成的世界力量结构,使在此影响下的世界传播模式也必然呈现某种倾斜态势,也就是发达国家在传播中的主导性与发展中国家的依附性。

可以预见这种依附性短期内不会消失。

2、“媒介帝国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发达国家的媒介系统制造和传播了大量的信息,而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却较少传播,即使报道也多为负面信息。

在信息单向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时,发达国家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输出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发达国家还凭借其经济优势,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

3、虽然世界传播模式存在不均衡状态,但传播的基本前提仍是“自由”,除了少数政府有意识的宣传外,有很多是出于无意识状态,其中最大的驱动力还是经济利益。

传播者并非蓄意以本国文化控制别国,只是在输出媒介产品有利可图时,间接地实施了文化侵略,也输出了西方的传播技术、机械和观念。

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发达国家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根本无力与之抗衡。

4、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信息传播的不平等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因此呼吁建立“国际传播和信息新秩序”。

尼尔·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

尼尔·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

尼尔·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陈彤(辽宁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36)摘要: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集中体现了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

在“媒介批评三部曲”当中,波兹曼对西方当代社会中的唯科学主义、技术垄断主义、媒介帝国主义与商业娱乐主义等文化趋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以其人文主义立场对西方当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由此,波兹曼的“成人化的儿童”“娱乐至死”“文化绝不向技术投降”等观点中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也得到了清晰呈现。

关键词:尼尔·波兹曼;大众媒介;人文立场;技术批判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22)06-0116-08《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并称为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集中体现了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

在“媒介批评三部曲”中,波兹曼对西方当代社会中的唯科学主义、技术垄断主义、媒介帝国主义与商业娱乐主义等文化趋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以其人文主义立场对西方当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透过波兹曼的这种反思与批判态度,其“成人化的儿童”“娱乐至死”“文化绝不向技术投降”等观点中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也得到了清晰呈现。

一、唯科学主义的反思批判波兹曼的人文主义立场鲜明地体现于他对于现代技术的批判当中,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波兹曼对于形成技术垄断论的根源——唯科学主义观念在西方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历史探源与详细分析,指出唯科学主义与技术垄断论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居于人文主义立场,揭示了唯科学主义在当代西方社会引发的技术滥用以及人们对于科学的盲目接受。

(一)唯科学主义的现代成因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波兹曼以“唯科学主义”单独命名一章,分析了唯科学主义在西方社会的现代成因。

波兹曼认为,唯科学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至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以及在巴黎高等技术学院的一批物理学家,并指出:他们试图建立一种基于人类社会性的科学研究,从而推动了唯科学主义的产生。

媒介帝国主义名词解释

媒介帝国主义名词解释

媒介帝国主义名词解释媒介帝国主义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概念,指的是现代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以及它们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媒介帝国主义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现代媒介在经济上的影响,以及它们对社会和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现代媒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对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介帝国主义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媒体行业内部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媒体的市场运作和广告策略、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媒体对大众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等等。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媒介帝国主义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媒体行业内部,还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现代媒体可以更好地传播信息和知识,促进知识的普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信息的泛滥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此外,媒体也会影响到大众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广告和媒体宣传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和消费观念。

除了对媒体行业的影响外,媒介帝国主义也对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现代媒体可以更好地传播信息和知识,促进知识的普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信息的泛滥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此外,媒体也会影响到大众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广告和媒体宣传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和消费观念。

媒介帝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媒体行业内部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媒体的市场运作和广告策略、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媒体对大众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等问题,以更好地应对媒介帝国主义所带来的挑战。

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论文

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论文

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论文•相关推荐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霸权”是指一国通过文化扩张,将其价值观念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从而影响和改变其价值观、行为方式、文化模式,甚至是社会制度,以期实现对该国的征服和控制,取得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所不能达到的目的的一种行为。

二战后,文化霸权作为西方对于东方的殖民主义政策,作为西方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迅速蔓延和日益普及,凭借信息传播媒体进行文化扩张变得越来越便利。

西方文化霸权在媒体和新闻掩盖下日益扩张,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但却不容易被社会大众察觉,这是因为这种形式的文化扩张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本文初步探索了西方文化霸权在新闻媒体中的体现。

一、文化霸权:对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古希腊文中,“hegemony”原本的意思是强调“领导力”的重要性,但是在马其顿征服之后,在原有意思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征服”的含义,有了这两个外延意义,“hegemony”就被理解为霸权沿用至今。

“文化霸权”是指一国通过文化扩张,将其价值观念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从而影响和改变其价值观、行为方式、文化模式,甚至是社会制度,以期实现对该国的征服和控制,取得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所不能达到的目的的一种行为。

其从本质上来说是在文化掩盖下的没有硝烟的战争,饱含发达国家力争向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进行经济和文化控制的企图。

文化霸权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提出来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的马克思理论家Antonio Gramsci在他的Selections from thePrison Notebook中首先提出来。

美国的“媒介帝国主义”战略与中国的文化安全对策

美国的“媒介帝国主义”战略与中国的文化安全对策

的传媒体系 , 让美国的每一条信息迅速传遍世界的
每一个角落 , 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 ; 让美 国的每一个 声音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问断撞击全球的耳膜。依仗 网络技术的独步天下 , 美 国掌握着全球信息发布的 绝对权威 , 主宰着世 界重大事件叙述权与解释权 。 它可以把白的说成黑 的, 把丑的说成美的 , 混 淆视 听, 颠倒是非 , 搅乱天下大局 , 总之 , 只要它高兴 , 以 上这些都 是 它可 以凭借 信息 垄 断地 位 而 随时 得 逞的。
平等的文化关 系, 折射出的是强势国家对弱势 国家 的文化侵略的残酷现实。
“ 媒介帝国主义” 特指发达 国家 ( 尤其是美 国) 确 实在 有意无 意地 控 制发展 中 国家 的媒 介 系统 。也 就是说 , 在信息传播中, 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的地 位 是不平 等 的 , 由此造 成 了发 展 中国家 消极 、 被动 的 后果 。“ 媒介帝 国主义” 是美 国文化 霸权 主义 当代 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当今时代 , 美 国的媒介在全球 舞台上 占据着支配性地位 , 并且现代社会媒介在文 化领 域也 已经 取得 了决 定 性 的领 导 地 位 , 媒 介 实 质 上已经扮演了一个管理者 的角色。因此 , 美 国媒介 霸权 地位 就意 味着一 种 文化上 的支 配权 。随着 互联
西笔 下 的文 化 霸权 概 念 是指 , 一 个 社 会 阶层 可 以通
( 一) 推行话语霸权 自l 9世纪伊始 , 英语成为世界上最常用的语言 之一。二战以后 , 随着美国国际影响力 的与 日俱增 ,
过操纵社会文化 ( 信仰、 解 释、 认知、 价值观等 ) , 支 配或统治整个多元文化社会 ; 统治阶级的世界观会
富多彩 , 就 是 因为 有各 种 各 样 的语 言 。各 种 语 言 都

“媒介帝国主义”——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媒介帝国主义”——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摘要: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水平的不平衡导致全球传播格局失衡、发达国家通过新兴媒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殖民,使“媒介帝国主义”成为当下热门的批判话题。

笔者从“媒介帝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形成原因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媒介帝国主义;强势文化;发展中国家;文化多样性;文化安全1 “媒介帝国主义”的形成媒介帝国主义这一术语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媒介帝国主义理论”。

这是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在他的《大众传播与美国帝国》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发达国家以媒介技术为载体,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把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产品四处扩散。

随着媒介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我们更加清晰地感觉到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摧毁一切文化障碍,在十几年内迅速席卷全球。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掌控着文化输出霸权,将大量体现美国式的价值观念,生活和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商业文化等通过方便快捷的现代通信技术,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国家。

在美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之下美国跨国传媒集团迅速崛起,众多全球媒体巨无霸掌控着全球大众传媒市场,控制了大众文化产品在全球的流通及散布。

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的信息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传媒大公司垄断。

美国的影视产业量只有全世界的5%,但其市场份额却占了全球的92.4%,牢牢占据着其他国家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1998年的统计,全世界各国的进口电视中有75%来自美国。

在加拿大,美国的音乐占本国无线电播放音乐的70%,同时好莱坞电影占影院上映时间的95%。

在全球跨国流通的全部书籍中,其中85%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

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据全世界文化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好莱坞电影、美国的电视剧等电视节目、游戏产品、书籍、影像制品等美国大众文化产品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

新形势下媒介帝国主义的表现及应对

新形势下媒介帝国主义的表现及应对

題乗与评nr卜新恋势下媒介帝国主义的表现及应对•殷鹤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每一仕场“颜色革命'里,都伴随着媒介帝国主义的影子。

其以领先世界的媒介技术和覆盖全球的媒介网络为手段,不断进行同质文化的推销和对异质文化的打压,进而影响文化输入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达到文化殖民目的的同时,严重干扰文化输入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一新形一势丕娱介一希国圭义的表宅马克思在揭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控制时曾深刻指出:“报刊、教堂讲坛、滑稽书刊,总之,统治阶级所掌握的一切工具则人为地保持和加深这种对立。

……这就是资本家阶级能够保存它的势力的秘密所在。

”资产阶级不仅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无产阶级的行为,更通过文化手段控制无产阶级的思想,而其掌控的传播媒介则是这种控制手段的主要工具,媒介帝国主义思想初见端倪。

葛兰西则发展了这种思想,提出了文化霸权主义的概念。

这种霸权主义在当今时代主要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传播媒介,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殖民。

(一)新媒体充当国家文化战略的中坚力量美籍学者福山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的最佳选择和最后形式,消费文化必将造成一个全球同质的、西方化的社会。

所有的文化形式最终都会归于西方的消费文化,所有的政治制度都会归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没有所谓文化侵略,有的只是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征服。

这一观点再次唱响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论断,成为了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支撑。

美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新媒体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传播方面的强大渗透力和影响力,推出了一系列本文系2016年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课题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20年第5期.总第657期以政府为主导、以新媒体为基础的推行媒介帝国主义的战略。

在一份特朗普政府发布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报告中着重强调了互联网作为美国的发明,应该反映美国人的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帝国主义”和“数字鸿沟”——概念内涵及其时代意义的分析比较摘要] 本文对两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进行分析比较,一是风靡一时的“媒介帝国主义”概念,另一是随网络传播的发展而日显突出的“数字鸿沟”。

分析比较的重点是三个方面:(1)关于“媒介帝国主义”概念“淡化”的历史阐述;(2)网络传播再次引发思考与讨论;(3)网络时代所造就的新特征。

[关键词] “媒介帝国主义”;“数字鸿沟”;社会历史背景“媒介帝国主义”是一个60年代开始出现、到90年代又被重新间接地提起的概念。

它的产生与媒介联合体凭借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资源,向全球进行渗透并施加影响有关,也与一个盛行激进主义的年代有关。

围绕着这个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播学界、政治学界以及相关的文化领域都曾开展过尖锐的大讨论、大辩论,方法上涉及意识形态、制度学、解释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方面。

90年代,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崛起和发展,信息宗主国、信息殖民主义、制信息权、尤其是“数字鸿沟”等新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它们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网络化社会中的技术可能性的不平等、文化交流的不平等和信息传播的不平等,因此使得与“媒介帝国主义”概念相伴随的问题又有了新的时代特征,也特别紧迫地提出了考察这一概念从60年代到网络社会崛起过程中的演变、波动和文化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媒介帝国主义概念“淡化”的历史阐述一般来说,“媒介帝国主义”这一概念是从60年代末开始流行起来的,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这位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教授,在传播学史中,被称为美国最激进的批判学派的代表人,“是媒介帝国主义论题方面最为多产而广为人知的研究者之一,多年以来,他在这些方面的立场都能保持一致。

”[1]他正是通过《大众传播和美国帝国》这一著作,明确提出了“媒介帝国主义”的问题,并作为重要的先驱者之一,探讨了美国的政治、军事集团与通讯、电视工业两方面力量的结合趋势,以及向外扩张、输出所谓“自由企业”的目的。

无论怎样,80年代中、后期以后,“媒介帝国主义”理论逐渐淡化,或“锋芒日见鲁钝”。

[2]按照当代批判学派代表人阿特休尔的说法:“很大程度上,着重传播媒介帝国主义问题的讨论占据了70年代的讲坛,到了80年代似乎开始消散。

”[3]其中原因,除了在方法论上相继受到经验主义、文本分析和观众研究的批评和修正以外,还与社会历史方面的其他因素密切相关,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思考。

第一、冷战背景的复杂性在整体上,与“媒介帝国主义”这个词有着与短暂的历史时期相对应的特殊意义,而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冷战的背景之下的。

作为一种国际体系,冷战拥有自己的权力结构,也就是美国和前苏联及其同盟之间的均势力敌;冷战也拥有独特的运行规则——两个超级大国固守一方,各自维护着自己的核心影响领域;冷战中的政治意识形态斗争既促进了核武器的实质性进展,也唤醒了人类对于核威慑力量的认识和责任。

同时,在经济领域,欠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国内工业的更新,希望利用通信卫星等先进的媒体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并因此将“信息非殖民化”的主张纳入到自己的政治要求之中。

总之,冷战的主导观念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冲突,其间又伴随着缓和,伴随着不结盟国家争取自身发展权、要求改善信息资源和传播途径的不平等状况的斗争。

另一方面,作为冷战的特色技术,与核武器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和微型技术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信息工业的诞生,并产生了令人未曾预料的后果。

它们最终与其他因素汇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系列问题的前提条件。

这一革命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它不仅刺激落后国家模仿先进国家,进口技术、方法和新组织的实践活动,而且孕育着冲破“冷战思维”——亦即“媒介帝国主义”产生的主要意识形态背景——的动能。

在此意义上,“媒介帝国主义”的时间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限制,以至于人们常常顺延过去的“经济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等语词的意义,将其适用范围特别锁定在“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创造的真空的瞬间反应和对共产主义的恐惧”[4]的那个短暂时期。

第二、组织机构的变化相当时期内,“媒介帝国主义”的讨论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论坛,在它的名下,传媒产业、传播学界和相应的政府机构都卷入到所谓“信息传播新秩序”、“单通道”或“双通道”、以及“全球传播污染的主要来源”的争论之中,并在争论的过程中使之富有了更多的政治色彩,乃至成为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媒介制度斗争的焦点所在。

推动这次辩论的力量来自不结盟国家,它以“信息和传播的世界新秩序”为旗帜,从不同层面对当时的传播秩序提出批评,包括南北间通讯设施的不平等和与之相对应的新闻资源的不平等。

虽然不结盟组织对“媒介帝国主义”现象的控诉、声讨态度基本一致,但是这个组织构成复杂,其中既有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有腐败的集权政府,也有大力拥护资本主义的国家,而其运动态势又是逐渐地从尖锐的批判转向侧重于改革的建议,也就是说,返回到经验主义的基本立场。

“这场运动的许多做法只是‘乞讨’,要求西方媒体缩减赢利性经营(同时得不到任何回报),要求西方政府只本着博爱精神为第三世界通讯事业的投资捐赠资金。

确切而言,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便注定要失败。

”[5]或者可以说,当时发展中国家围绕“媒介帝国主义”的讨论以非常激进的批判态度开始,但作为国际论坛辩论的主题之一,后来在行为上则逐渐趋于缓和与妥协。

不仅如此,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论坛本身很快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尽管有着种种妥协态度,但是西方媒体不赞成争取“信息和传播的世界新秩序”的运动,并从80年代开始对这场运动及其支持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责难,理由是它干涉了新闻与信息的自由流通。

结果,媒体的态度影响了政府的决策,“1985年美国和英国双双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受到惩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领导迅速地从世界新闻与通讯新秩序的争论和辩论中撤出,把与媒体有关的事仅仅限于建立基础设施和培训记者的范围之内。

”[6]与此同时,一些重大原则问题被置于一边,其中就包括“媒介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等问题,它们在一个公开的国际论坛上得到讨论、并得到处理通讯传播的全球机构的支持的那样一个时代,也就基本宣告结束。

第三、全球化体系的影响90年代以来,一个新的国际体系已经明确地取代了冷战格局,这个国际体系就是全球化。

在总的方面,全球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趋势,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直接或间接地,它差不多改变了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和外交关系。

全球化体系有许多特征,其中之一是它的权力机构不似过去那样集中和单一,而是需要多种平衡,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相互重叠和相互影响。

它在本质方面是与冷战体系的支配性特点——分裂——相对立的,是融合和一体化,即便是融合之中的斗争和冲突也不像过去那样,不是从确定的、泾渭分明的阵营中产生出令人担忧的毁灭性威胁。

这样的变化要求改变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旧的管理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世界的基本格局由美国和前苏联两家安排协调,双方都各有其一系列的目标,这些目标不同程度地受到两国间敌对关系的影响。

因此,“媒介帝国主义”的命题在其最初形态上,往往只是盯住美国的电视出口模式,而没有对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非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给予足够的重视。

“比如,英法机构不断向非洲的前殖民地出口文化产品,或者在另一个环境里,墨西哥作为面向其他拉美国家的电视出口商的实力,或者是巴西的地位及其将中篇电视连续剧反销到南欧信奉天主教的国家的状况。

任何恰当的媒介帝国主义的命题应该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

”[7]也就是说,“媒介帝国主义”这一产生于特殊时代、具有特定内容的理论,伴随着旧的管理体制的改变,其原有形态显得不那么适应了。

即便是美国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主要针对者,霸权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这一点,连始终坚持“媒介帝国主义”论题的席勒也看得十分清楚,从而不得不将论述对象的外延做了改变,即认为由美国大公司主宰的“媒介帝国主义”让位于一种跨国公司的文化统治,这里的跨国公司是大型的,无国籍的。

“今天,美国大众文化出口没有减少。

变化在于生产商变成巨型、一体化的文化联合企业……(它们)……给全球市场……提供了整个文化氛围……现在的文化集团不是完全由美国拥有。

美国的文化风格和技术……已经……跨越了国界。

”[8]在这种情况下,再说美国媒介帝国主义就不那么恰当了,至多只能说是美国口味很重的、由美国的大集团所控制的跨国公司媒介帝国主义。

第四、学术界“去中心化运动”的消解作用在基本方面,60年代兴起的“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范式是“依赖论”,是殖民理论,或“传播优势论”。

就是认为走向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无法自立自主,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西方大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剥削,而美国“媒介帝国”则是“军事工业结合”的表征,是文化侵略和文化剥削的具体而又集中的体现。

这种观点的论据,“倘若用‘经济依赖论’两相对照,便发现颇为神似。

它们总是把国家分成数组权力机构,然后说‘中心’剥削‘边陲’。

”[9]这里包含着两个层次。

一是把“媒介帝国主义”看作是政治和经济帝国主义整体的一部分,而诸如电视节目这样的传播产品与一般商品和货物的交易相并列;另一是关于“媒介帝国主义”的争论具有更加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集中体现在争论双方制度上的差异,它也因此渐渐地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

无论是“依赖论”,还是“意识形态中心论”后来都经历过被消解的过程,从而促使“媒介帝国主义”所依托的理论范式发生了改变,即“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等思潮的出现和涌动。

其中,“后现代主义像幽灵一样时常缠绕着当今的社会科学。

在许多方面,几多可信几分荒诞的后现代方法对最近三十多年来的主流社会科学的基本假定及其研究成果提出了诘难。

后现代提出的挑战似乎无穷无尽。

它摈弃认识论的假定,驳斥方法论的常轨,抵制知识性的断言,模糊一切真理形式,消解任何政策建议。

”[10]针对“媒介帝国主义”的概念,后现代理论提出了一个“反中心主义、反绝对主义的解构主义模型”,这也是一个解构霸权、解构帝国的模型。

它要求世界性的媒介文化生态朝着多中心、多层次的方向发展,要求电视的研究从以美国为重心的中心地带转向边缘,转向私营电视、卫星电视及非英语电视的研究。

与“媒介帝国主义”概念的基本假设不同,后现代理论认为媒介帝国主义理论预言的全球美国化,实际上并没有成为现实。

那么,如何解释世界各国对于美国电视传播模式——即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和商业化——的依赖和模仿呢?在后现代理论看来,这类影响基本上是停留在浅层,还没有达到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的深度。

所谓浅层,就是支持表面的、短期的文化,诸如时装、风格和品位等,它们随时间、地点和背景而变化,而且受到接受者自身解读的影响,因此不能轻而易举地进入电视节目输入国的深层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