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新闻评论中论证
第六讲_论证分析

对话式论证是最古老的论证类型。对话式论证的典型形 式是辩论。 辩论可分为:学理性辩论、政策性辩论、表 演 性辩论。 学理性辩论是以事实、理论为辩题的辩论,旨在分清 真伪,厘清事实。比如:唐代是否实行过均田制 政策性辩论,是对是否采纳某一政策或行动方向的辩 论。辩论者的利益驱使与价值倾向,决定了他在辩论中的 立场。比如:本公司实行代薪休假的可行性 它的评价标准是恰当性。 表演性辩论,即流行的辩论比赛。设定一对对立的辩 题,通过抽签方式决定正方反方,双方各按规定立场进行 攻防立论,以展示辩论者的才能,给听众以语言美的享受 。比如辩题:网络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学习的方式 它的评价标准是艺术性。
证明,是论证者通过一定的逻辑形式,组织某 个或某些已知为真的命题来确定某待证命题成立 或为真的过程。
1、演绎证明、归纳证明和类比证明
1、他不是一个诚实的人,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如果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就会办实事;如果他是一个诚实 的人,那就会讲实话。事实上,他既不办实事,又不讲 实话,所以他不是一个诚实的人。
研究内容 :
• 表达实际论证的自然语言 • 论证的辨识 • 论证的本质 • 论证结构分析 • 论证形式(型式scheme) • 论证评估 • 论证的运动 • 论证的建构 • 论证的一般规范和谬误。 简言之,主要研究论证分析、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二 、论证的类型
• 从论证的话语展开的形式来看,论证可以分为 叙述式论证和对话式论证。 • 一个论证的论题可能涉及有关事实、价值或实 践等多方面的争议点。由此,我们可以将论证 分为事实论证、价值论证和实践论证等几种类 型。 • 根据论证目的不同,论证可以区分为证实(证 明)与证伪(反驳)两种类型。 • 根据论证方式的不同分为:必然性论证与或然 性论证 。 • 根据论证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接论证与间接论 证。
新闻评论逻辑推理方法

新闻评论逻辑推理方法
新闻评论逻辑推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演绎推理:以一般原理作为前提,对个别事物做出判断。
三段论是其基本形式,新闻评论中的演绎推理就是从人们普遍的经验的一般来推出新闻事件的这个个别的判断。
2. 归纳推理:从个别知识的前提出发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
3.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对象都具有的一系列相同的属性,又已知其中的一个属性又具有其他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相同属性的结论,它以个别前提出发推出个别的结论。
4. 分析方法:把一个复杂的事物分成几个简单的部分分别进行判断。
5. 厘清概念的逻辑方法:明确概念的定义和内涵,避免在推理过程中出现概念模糊或混淆的情况。
在新闻评论中,逻辑推理方法的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和语境,同时需要注意推理的严密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逻辑错误或推理不严谨的情况。
第六讲 新闻评论的结构

2、剥笋式结构——由表及里,由果及因, 层层深入,揭示主题 框架:各层次呈递进关系 重在发掘原因 优点:逻辑严密,论证充分 事实——由个别到一般——正面议论 (判定是非)——原因(由果及因)— —由因及果(危害)——归纳(对策)
与民争利的拆迁就不可能公正
随着城市化和房地产业的高歌猛进,拆迁在我国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不 断上演,由于各种配套政策不到位,拆迁往往面对着原住户的抵制,于 是各种背景的“拆迁队”上马,挥动着各式武器或工具,强行拆迁或暴 力拆迁,一时间,拆迁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战场。在强行拆迁中,屡屡 发生伤亡事件,自焚者有之,造土炮以自卫者有之,被填埋在挖土机下 者有之。社会矛盾在拆迁中被激化,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
拆迁背后是各方利益的较量,地方政府要加速城市化和增加GDP,房 地产开发商要尽快以更低价格拿到土地,原住居民要考虑各项赔偿到不 到位,以后的生活是困顿还是富足。在这场较量中,很难达成一致,地 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房地产业发展有利于地方 加速城市化和GDP增长。但房地产开发商和原住居民的利益是对抗的,对 居民的补偿多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成本的增加。
首先,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最应该维护的,超越了一切利益 的诉求。在公元前320年,梁惠王问孟子对自己国家有什么有 利的建议,这段著名的对话经现代性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政府 不应当逐利,而应当去维护公平正义。如杲国家和官员都追求 利益最大化,就会“与民争利”,社会就会混乱。政府和官员 要做的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应当把 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民生和追求社会和谐上,而不是片面追求 高速的GDP增长率。
第六讲 新闻评论的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
构成一篇新闻评论的各要素的组织方式。 结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内容三要素:理、事、情
第六讲 新闻评论中论证

(一)演绎推理的运用
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作为前提,对个别事物进行 判断。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它由两个作为前提 的已知判断而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但是这 两个前提必须发生联系,否则不能得出结论。
三段论的公理是:一类事物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 么,那么这类事物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换句话说,如果对一类事物的全部有所断定,那么 对它的部分也就有所断定。两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 系,其实就是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4、揭示对方的真实用心及其本质
面对论敌别有用心地混淆视听的情况, 在批驳时,我们还应在运用事实批驳谬论的 基础上,主动进击,步步紧逼,“刨根”究 底,进而揭示其制造谬论的真实用心及其本 质,以体现论辩说理的机智性和战斗力。
5、归谬法
归谬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 后将对方观点进行合理引申,推导出明显的 错误,由此证明对方观点的荒谬性,从而确 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理性与情感?
新闻评论应该以理性为主
在意见表达的公共领域,人们之所以需要选 择以理性相接,因为这才是有效率的:既是 认识的效率,也是表达的效率,还是交流的 效率标准。它比没有这种效率的表达,更有 可能带来理解、说服、妥协和接受的结果。
理性的表达本身就是在传播理性。而促进理 性,这正是新闻评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类比推理与联想
类比推理属于逻辑思维,其结论是判断,但 这种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特征,却难免与联 想有关。
我们不大可能把联想完全排除出新闻评论的 思考过程,但必须对联想造成的不确定性抱 有警觉。
类比推理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类比推理,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用以类比的相同属性应该尽可能多; 用以类比推理的前提中的属性应当是本质属
没有论证的表达,不能说是理性的。
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中的论证PPT文档50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中的论证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新闻评论的论证

“事实”包括历史与现实的事实、实践经验、
统计数字 等。
“例证法”举例
《女童遭碾,我们都可能是“路人”》--人民时评
事件: 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 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悦悦孤零零地 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 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 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悦 悦妈妈,才得以终止。此刻,濒临脑死亡的小悦悦,躺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驳论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驳斥其错误观点。 (2)直接揭穿对方论据虚假或论据不足。 (3)直接分析对方论证方法不合逻辑,进而否定
其论点。
人民时评:《某些官员“无耻官话”令人叹为观止》
对“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批驳
权力膨胀不受约束,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滥用甚至牟利的工具。 发展的过程,也是利益再调整的过程,在法律的框架内,通过协商 方式,总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但在权力高于一切的逻辑下,群 众的利益诉求变成了“刁民捣乱”,所有这一切都要给“发展”让 路。此刻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公共利益的实现,而是官员的政 绩,个人升迁的筹码。
段落间的归纳推理
人民时评:《公共政策应避免“快餐化”》
咸阳政府实行“捡烟头”运动,缺乏科学谋划 教育部推行“冬季长跑”上网打卡,存在泄露隐私问 题。 因此,政府的政策存在着随意性问题。
四、类比推理
由两个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它们 的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
新京社论: 呼唤中国的“井下应急避难所” ,10月14
大前提:政府靠征税、买地挣钱,群众有意见 小前提:政府拟修改“车船税”,提高税率,涉及群众利益。 结论:所以,温孚江委员认为税额偏高、差别过大,是政府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归纳论证的规律和本质
《批判的思考》
“当我们把已经发现的东西延伸到还未考察 的事情上,我们就是在进行归纳推理。‛
(《批判的思考》
瓜德罗普河早先在该地点发生洪水,使得该地再 次发生洪水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更小。 许多相似性便得进一步的相似性可为可能。 归纳论证提供给我们一个方法,即把我们对某些 已知的事物的信念延伸到那些未知的事物上。
(64页)
严复解释演绎与归纳
今有一小儿,不知火之烫人也,今日见烛,手 触之而烂,明日又见炉,足践之而又烂。至于第 三次,无何地,见此炎炎而光、烘烘而热者,即 知其能伤人,而不敢触。且苟欲伤人,且举以触 之。此用内导之最浅者。其所得公例,便是火能 烫人一语。其所以举火伤物者,即是外导术。盖 外导术于意中皆有一例,次一案,二一断。火能 伤人是例,吾所持者是火是案,故必烫伤人是断。 合例、案、断三者,于是名学成一连珠。(《西学门
掌握新闻评 论中的逻辑, 关键在于辨 清新闻评论 论证的前提 与结论。
类比的: 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的 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 相同或相似。这是“从个别到个别”。
对演绎和归纳思维特点的描述
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 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 引出的结论。
归纳则是将一组事实或思想归结 为同一类,并对其相似性作出表述 (或推理)。
新闻评论利用逻辑的两个层面
消极的层面:掌握逻辑的基本规律,以避 免无效的论证。 积极的层面:掌握各种逻辑推理方法,以 加强论证的力量。
逻辑方法的基本着眼点之一
辨识论证中什么是前提(即论据),什 么是结论(即论点)着眼于两点:
文章之内 文意的关 系:由什 么到什么。
递进关系在新闻评论中的拓展应用_辨析新闻评论中的递进论证

证进行补充,两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论
我们之所以说这是个老话题,是因为 更为宽泛一些。
证,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的独立,但是不 在 2003 年 6 月《居民身份证法》通过前,身
2、递进关系在论证中所表达的前后段
同于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从不同角度分 份证是否包含“权利”含义,已经进行了不 落的关系比较灵活,这样的表述一般体现
别论证,而笔者划分的补充论证是后者对 少的讨论,最后的结果是上下认可了这一 的是说话人的逻辑关系,在论证中说话人
前者进行补充。没有后者,前者的论证依然 理念。因而,在最初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 的心理意识作用较淡。这主要是因为段落
成立,而且可以独立使用,但是存在后面的 会讨论的身份证法草案,名叫“公民身份证 的写作长度要大于语句,这样在段与段之
是,我又有说真话的职业道德责任。掺水的 相应的义务,同时也应当享受相应的权利。 且不影响表达的效果。在语句之间讨论递
推荐就是在这两种义务、责任有所冲突时, (节选《新京报》2005 年 3 月 10 日)
进关系的时候,前后分句的内容一般是不
偏向第一种义务,而忽略第二种责任。(节
从选取的文章内容看,第三段的表述 能进行删减的,否则就会造成表达的缺失。
1、递进关系在论证结构中并不一定要
是在前一段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的论证,因 撑论点。
使用关联词,后一分段的开头有的时候会
此,笔者将其列为解释性的递进论证。
如:《居民身份证更是公民的“权利 有“因此”、“那么”……这样的单一关联词。
2、补充论证:后一论证是在对前一论 证”》
由此,在关联词的使用上,论证中的递进要
选《南方都市报》2009 年 12 月 5 日)
就是在第二段的论证之后引发的,也就是 例如在笔者论述的补充论证中,即使后一
新闻评论论点的呈现与论证的功能

新闻评论论点的呈现与论证的功能作者:梁保建来源:《声屏世界》2020年第10期摘要:由于评论的对象不同,论点要在评论的标题、篇首、中间或者篇末呈现。
论点位置不同,其发挥的论证功能也不尽相同。
论点的呈现不能简单地以效率的高低与入场的缓急进行衡量,而应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为首要任务。
只有如此才能让论点更好地与论证融为一体,达到引导舆论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新闻评论论点呈现论证功能论点是一篇新闻评论的灵魂,陆机在《文赋》中曾以“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来形容它的重要性。
因此,评论者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甄别是非,提出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看法。
由于评论的对象不同,论点要在评论的标题、篇首、中间或者篇末呈现,论点位置不同,其发挥的论证功能也不尽相同。
因此,评论者还要考虑它应该在评论的什么位置呈现,才能更好地发挥论点的论证功能与价值。
开门见山呈现论点在评论的开篇即提出论点,是有助于提高表达效率的做法,这基本已成为中外评论人员的一个共识。
如美国新闻学教授道格·纽瑟姆和詹姆斯·A·伍勒特在他们合著的《媒介写作》中就提出:“开头就简短干脆,直接点出论点。
”新闻学界现在基本上一致认为:把论点放在开头呈现,更能提高表达效率,也更受读者的喜欢。
如马少华老师就说:“代表作者主观性信息的判断,应尽可能早的出现,它们是对读者的一个暗示:我已经思考和开始说话了,请别走开。
并由此把读者带入自己的论证节奏之中。
”丁邦杰在他著的《时评要领》中也认为:“一个好的开头,追求引人入胜。
如果没有突破常规的技巧,如果没有非同一般的文采,至少必须迅速明确中心论点。
”在新闻评论实践中,把论点呈现在开头的情况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做法,在社论等重大事件的评论中尤为多见。
论点在新闻评论的开头呈现,大致分为两种情况:开篇即提出论点。
如我国早期报纸评论家王韬的评论《旺贸易不在增埠》,作者在开篇即提出“呜呼!吾窃谓英人增埠之计左也”的论点。
新闻评论PPT课件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

第二节: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类型
举例2:《质疑高水平运动员上大学的政策优惠》(《新 京报》2004年11月27日 作者:徐友渔) 开头:优秀运动员在报考大学时得到一定照顾,可以以比 一般考生低一些的分数录取,这是正常和可以理解的。但 这种照顾应有一个合理的尺度,不然的话,既违反公正原 则,也会对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和奋斗方向造成误导。我认 为,我国近年来实行的照顾和倾斜政策有些过头,从教育 部刚公布的《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 动员工作的通知》来看,这种过分照顾的趋势愈演愈烈。
第二节: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类型
政府要打假,执法机关要打假,但真正有效还需动员民众。 全民起来和假冒斗争,假冒就成了过街老鼠。中国名牌还 比较弱小,还处在成长过程之中,但改革开放以来毕竟出 现了一大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应该 信任、爱护和使用中国的名牌。那种一看见“洋货”就扼 杀在摇篮之中,对自己的名牌成长中的问题,也要实事求 是,立足于帮,千万不要轻率地一棍子打死。 名牌是“民享”的。“名牌是国宝”。名牌给企业带来效 益。名牌也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向高水平发展。名牌将会 丰富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名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名牌 是企业的,也是社会的、国家的、民族的。每一个名牌都 是为民享用的,为民争光的,中国的名牌群体更是为全民 享用,为全民争光的。
新闻评论的结构不宜过于复杂多变,否则就会造成受众阅 读的障碍,影响传播效率的提高;而应当是简单、清晰和 明了的,帮助读者更好、更快地了解内容、把握观点。
第二节: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类型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第一部分名词解释新闻评论中的论证:是新闻评论中静态的部分,是指一篇完成的新闻评论中那些可以辨识出来其论证作用的部分。
归谬法:是演绎推理中一种实用的反驳形式,即把对方的观点先接收为己有,并由此演绎下去,直到推出荒谬的结果,最终证明这个观点的错误。
新闻评论中的节奏:新闻评论中的节奏是指一篇新闻评论的动态表现形式,新闻评论作为篇幅不长的一个讲求表达效率的文本,节奏应该更为紧张,但是也应根据不同构成内容形成缓急相间的节奏。
新闻评论的选题:是对评论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也就是对什么值得评论进行判断的过程。
事件性选题:对事件性选题的评论,也有人称之为事评,或就事论事、就事论理,事件性评论的选题就是选事。
这类评论的选题紧跟新闻事件,时效性强能够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
非事件性选题:通过积累或思考在许多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现象中寻找共同突出的问题,是选问题的选题,节奏较缓,时效性差。
范围提:指信息抽象和概括,只表明评论的大致范围,不标明评论具体的对象的一类评论标题。
对象题:信息具体确定,但是只是单一的标出事实性内容的一类标题。
判断题:指随着评论问题的发展和丰富,特别是选题和内容的开阔,除事实性信息之外,作者观点进入标题,构成一个标准的判断句。
同时兼备评论对象,客观性信和评论主体的观点性信息的一类评论题目。
10、附加信息题:在大字号的标题之下,加一个小字号的实题,标明具体判断评论对象的评论题目。
第二部分简答、论述选题的主要途径。
答:(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最新讲话精神进行舆论指导。
(2)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人、新事、新风尚亟待进行宣传倡导。
(3)当前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者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正面疏导。
(4)人们共同关注而又疑惑不解的问题亟待进行澄清。
(5)社会生活中一些违反社会科学有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行亟待进行唯物教育。
2、新闻评论和理论文章的比较。
答:一、新闻评论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学习课件】第六讲新闻评论的立论

ppt课件
3
三、立论的基本要求: (一)针对性 例:《当官要讲“知民度”》
ppt课件
4
(二)新颖性 如何写新: 1、新观点 《谨防精神贿赂》 《停建莫停管》 例:《警惕另一形式的腐败》
《当心新的糖弹》
ppt课件
5
2、新角度 比较:《收起对策 执行政策》(人民日报)
《对策也可当镜子》 (新华日报)
(遇到绿灯快快走,遇到黄灯跑着走,遇到 红灯绕着走)
ppt课件
6
比较: 《双休日莫成应酬日》 《双休日莫忘消防安全》 《那五天怎么过》
ppt课件
7
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 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某报:
《倡“勤”戒“懒”》 《倡“实”戒 “虚”》
《倡“真”戒“假”》 《倡“热”戒 “冷”》
ppt课件
11
可见,要做到唯才是举,的确不是件容易 的事。识人之后,尤其需拿出点勇气,冲 破各种偏见的阻力,其中也包括关羽、张 飞”这样一些亲近者的不悦。
ppt课件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求”和“用”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算是会识人的。 他怎么会识得诸葛亮呢?关键在于他“求贤若 渴”,时时注意人才,发现人才,当听人说有个 “卧龙”时,便 宜立即去求。并且放下架子,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当诸葛亮高 卧未起时,还耐心坐着等待,并不认为是臭老九 翘尾巴。由于他求得谦逊,求得诚恳,这卧龙才 卧不住了,成为出山飞龙。看来,识、胆之前, 先要有求的渴望。
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共50页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பைடு நூலகம்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新闻评论的几种论证方法

1. 直接论证:根据新闻报道的事实事实,通过对新闻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比较论证:通过对新闻事件与其他事件的比较,分析新闻事件的特点和异同,从而表达观点。
3. 社会现实论证:把新闻事件与社会现实形成关联,根据社会现实的发展趋势,对新闻事件进行论证。
4. 历史回顾论证:通过对新闻事件与历史事件的比较,从而推断出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从而表达观点。
5. 专家论证:根据新闻报道援引或报道的专家学者观点,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或判断新闻事件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评论要做的演绎推理
新闻评论要做的演绎推理,简单地说,就是要从人
们普遍经验的“一般”来推出对新闻事件这个“个 别”的判断。 复杂一点说,用三段论的方法,就要把新闻事件当 作“小项”,通过某个“中项”与普遍的知识经验 (大项)相连,从而对新闻事件做出具有某种性质 的“个别”判断。 在这样的推理过程中,人们对新闻事件可能属于的 某一类事物,已经有了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判断,是 为大前提。 新闻评论要做的,就是要论证新闻事件属于这一类 事物(小前提),因此也具有同样的属性(结论)。
透过现象看本质,多层次展开分析
有些事物很复杂,需要我们拨开事物的 表面现象,一层一层地往下开掘,认识其深 藏的本质。
抓住细节开刀,暴露问题
找对所论问题的对立面,展开剖析
(五)厘清概念的逻辑方法的运用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许多思想观念的困扰,
往往对应着人们在使用概念上的混乱。新闻 评论对事物进行判断,往往就要从辨析和厘 清概念开始。这也被有的学者称为“概念分 析法”、“释义法”,“即通过对概念含义 的解释和辩证来阐明观点,纠正谬误。”
(一)演绎推理的运用
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作为前提,对个别事物进行
判断。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它由两个作为前提 的已知判断而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但是这 两个前提必须发生联系,否则不能得出结论。 三段论的公理是:一类事物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 么,那么这类事物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换句话说,如果对一类事物的全部有所断定,那么 对它的部分也就有所断定。两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 系,其实就是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演绎推理
定义:演绎推理是一种常见也最古老的论证
法,又叫“三段论”推理,是从普遍性结论 或一般性事例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这是一个从普遍到个别的推理过程。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核心可以归结为三段:大前提、
小前提、结论。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5、归谬法
归谬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 后将对方观点进行合理引申,推导出明显的 错误,由此证明对方观点的荒谬性,从而确 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6、反证
反证法是在相互矛盾的两方面中,通过 证明一方为是来说明另一方为非,或通过证 明一方为非来证明另一方为是的论证方法。
三、论证的强度
一篇评论的论证中,可能有强的论证,也可
(大前提,众所周知的共识) (小前提,都知道的事实) (由已知的判断得出的结论)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评论写作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
因为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最符合一般人的思 维、认知和判断习惯。 宏观上演绎逻辑过程是:学过某个政治学或 经济学理论,将这个理念和理论应用到对某 个新闻事件的判断上去,在这个新闻事件上 根据理论推到一个结论,把理论作为判断的 论据。
一、论证的作用
论证起两个作用:
一是用来寻找、检验和确证认识的结果(论
点); 二是用来说服别人接受这个认识结果。 只有经过论证了的认识结果,我们自己才是思辨和推理能力,在接受一 个信念的时候,我们审视证据和这个所接受 的信念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也就是逻辑思 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理性与情感?
第六讲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一、论证的作用
二、论证的基本方法
三、论证的强度
论证是什么
论证就是增加一个命题(论点)的可接受程
度。 在议论的“三要素”中,与论点和论据这两 个“静态”的要素不同,论证是一个动态的 过程。它是在选题之后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完 成的。 新闻评论的表达是理性的,既有理性的内容, 也有理性的形式。而所谓理性的形式,就表 现在逻辑论证上。
性; 要注意用以类比的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差异性。
(四)分析方法的运用
新闻评论往往面对的是复杂的问题和复杂的对象,
评论者难以直接做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分 析方法,将复杂事物“剖分”成比较简单明晰的几 部分,分别做出判断,往往是有效的论证方法。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复杂的事物一时难以判断,一是 因为多重因素客观上纠结在一起,二是因为人们在 主观上把问题混淆在一起,形成了认识的障碍。因 此,要开拓出新的认识面,往往就需要把事物和问 题“分开来看”。 “分开来看”,就产生了与众不 同的视野和见解。 介绍几种分析方法:
评论有了论点、论据还不够,还要由论 据推导出结论来。如果论据不足或论据并不 能证明论点,论证过程中又违背逻辑规则, 通过狡辩、诡辩而勉强得出结论,以混淆视 听,就需要对论证过程进行剖析,从而澄清 问题。
4、揭示对方的真实用心及其本质
面对论敌别有用心地混淆视听的情况, 在批驳时,我们还应在运用事实批驳谬论的 基础上,主动进击,步步紧逼,“刨根”究 底,进而揭示其制造谬论的真实用心及其本 质,以体现论辩说理的机智性和战斗力。
二、论证的基本方法
论证总的来看,就是从前提推出结论,以论
据支持论点。 运用于新闻评论的逻辑方法,主要的和比较 容易掌握的,是形式逻辑的方法。
基本的逻辑论证方法
表现为前提与结论的三种关系:
演绎: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 结论。
归纳: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
论。 类比: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 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 同或相似。这是“从个别到个别”。 掌握新闻评论中的逻辑,关键在于辨清新闻 评论论证的前提与结论。
常用的、与立论非常相近的,是运用有力的 论据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 还可以采取事理推演的方式来辨明是非,反 驳错误与糊涂的观点。
2、驳对方论据
论据是论点的依据即印证论点的材料。 虚假的论据必然得出谬误的论点。通过揭露 论据的虚假,如同釜底抽薪,自然也就驳倒 了对方赖以成立的论点。
3、驳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
(三)类比推理的运用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
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 他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属 性的结论。它从“个别”的前提出发,推导 出“个别”的结论。 我们在对一个新的具体事物进行判断时,往 往要借助我们对于类似事物的知识,这是普 遍发生,而且容易“启动”的思维过程,在 新闻评论中也是一样。
新闻评论应该以理性为主
在意见表达的公共领域,人们之所以需要选
择以理性相接,因为这才是有效率的:既是 认识的效率,也是表达的效率,还是交流的 效率标准。它比没有这种效率的表达,更有 可能带来理解、说服、妥协和接受的结果。 理性的表达本身就是在传播理性。而促进理 性,这正是新闻评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没有论证的表达,不能说是理性的。
辨识逻辑方法着眼点之二:
辨识前提与结论的特征: 如果前提是一个“一般”的道理,而结论是一个
“个别的判断”,那么这基本上可以看做是通过演 绎逻辑来完成的论证。 为什么由一般能够推出个别?因为个别就包含在一 般之中。 如果前提是具体、个别的判断,而结论是“一般” 的判断,则为归纳的论证方式。 为什么能够由个别推出一般呢?因为人类的认识经 验告诉我们:较多相同的个别情况,有可能反映了 事物的一般情况。
把大道理磨碎,多角度展开分析
在评论的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 只能写出两段,就是写不成三段。为什么?就因为 我们不善于分析问题,对主要论点解不开。这样的 评论虽然开门见山,却老是被“山”挡住,无路可 走。怎么办? 要善于把大道理磨碎,从不同的角度把主要论 点展开,能够说出个一、二、三。受众由此也更容 易接受你所提出的主要观点了。
类比推理与联想
类比推理属于逻辑思维,其结论是判断,但
这种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特征,却难免与联 想有关。 我们不大可能把联想完全排除出新闻评论的 思考过程,但必须对联想造成的不确定性抱 有警觉。
类比推理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类比推理,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用以类比的相同属性应该尽可能多;
用以类比推理的前提中的属性应当是本质属
能有弱的论证。强的论证,一般论据确凿, 逻辑严密,结论具有必然性。弱的论证,往 往或论据不实、空缺;或论据与论点、评论 对象相关程度低;或推论跳跃;还往往出现 各种逻辑谬误。
(六)批驳的方法
批驳,指的是通过正面提出理由或根据 进行辩论和批驳进而否定对方的错误见解。 行之有效的批驳,总是不止于简单地否定对 方的荒谬之见,更不是靠强词夺理、扣帽打 棍来压倒对方,而是力求破立结合,以理服 人,做到在巧驳谬论中机智说理。批驳的方 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1、驳对方论点
批驳对方论点的错误,可以有多种手段。最
(二)归纳推理的运用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归纳推理的前提,往往就是那些多次出
现的相同或相似新闻事实。最初也许并未引起你的在意,也 没有触发认识,但是观察和积累得多了就会触发思考:这有 没有普遍性? 具体而言,如果有这样一个最新的事实,我们难以单独地对 它进行判断,但是我们可以把以前发生过的诸多同类个别事 实进行归纳,由此得出一个一般性的判断,这已经就是归纳 推理了;如果我们再将这个一般性的判断适用于作为新闻的 具体事实,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又做了一次演绎推理。 新闻评论的论点,有的是对新闻事件做具体判断,有的是从 新闻事件生发开去,做普遍性的判断。前者需要一个演绎的 思维过程,后者需要一个归纳的思维过程。
辨识逻辑方法着眼点之一:
辨识论证中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结论就是论
点,前提就是论据 。 辨识前提与结论,主要着眼于两点: 一方面在文章之内,是文意的关系:由什么到什么; 另一方面则在文章之外,是这篇评论实际的社会语 境——读者的知识经验水平:前提对于读者来说, 应该是无争议的,而结论则是有争议的。 一些同学在阅读中把结论错当成前提,把前提错当 成结论,这就会造成理解乃至写作时表达混乱,说 到底就是逻辑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