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合集下载

偏瘫康复评定内容

偏瘫康复评定内容

偏瘫康复评定内容:
1、运动功能评定:评估患者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协调性等方面的功能。

这是通过临床观察和特定测量工具(如布氏量表)进行的。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能会建议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如巴比妥类药物等)等,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感觉功能评定:包括触觉、温度感觉、疼痛感觉等。

感觉功能的缺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治疗。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感觉重训、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镇痛药等),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认知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缺损可能需要通过认知训练、药物治疗(如美克派尔等)进行改善,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通过巴索尔量表等评估患者在饮食、穿衣、个人卫生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医生会根据情况指导康复训练和家庭护理等。

5、语言沟通能力评定:针对可能存在的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包括听说读写能力。

医生可能会推荐语言治疗师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深度解析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1. 引言在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领域中,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具。

它被用来评估偏瘫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并帮助医生和治疗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本文将对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进行深度解析,探讨其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2.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概述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是由瑞典康复医学专家Signe Brunnstrom开发的。

它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模式和肢体反应,将偏瘫患者的康复进程分为6个阶段,从无法自主运动到恢复到正常运动。

这一评定标准主要用于评估偏瘫患者在肌肉张力、协调性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恢复情况。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适当的康复技术和治疗方法。

3.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恢复运动功能是他们康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而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则成为了医生和治疗师们评估患者康复进程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患者进行brunnstrom评定,医生可以更有效地了解患者的运动恢复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高康复效果。

brunnstrom评定标准也为患者提供了可量化的康复目标,增强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和动力。

4. 个人观点与理解从个人角度来看,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不可小觑。

它不仅为医生和治疗师提供了评估和监测患者康复进程的科学依据,也为患者提供了更有希望的康复前景。

在实际康复治疗中,我也亲眼目睹了许多偏瘫患者通过brunnstrom评定标准的指导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康复成果。

我深信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对于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 总结总体来说,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作为一种系统的康复评定工具,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一、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非受累侧差
在站立位可使髋外展到超出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坐位下伸直膝可内外旋下肢,能完成合并足内外翻


4(共同运动期)
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活动:肩0肘屈90下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肩可屈90;手背可触及腰骶部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活动
坐位屈膝小于90º,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能使踝背屈

5(分离运动初期)
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有分离运动、精细活动
出现相对独立的共同运动活动:肘伸直肩外展90;肘伸直肩前屈30~90时前臂旋前和旋后;肘伸直前臂取中间位,上肢上举过头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
健腿站,患腿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膝下作踝背屈(重心落在健腿上)
ⅤHale Waihona Puke 6(协调运动期)精细、协调、控制运动,接近正常水平
运动协调接近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非受累侧慢(<5s)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分期
特点
上肢

下肢
分级
1(软瘫期)
无随意活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2(联合反应期)
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仅出现共同运动模式
仅有极细微屈伸
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

3(共同运动初期)
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
可随意发起共同运动
钩状抓握,不能伸指
坐和站位上,有髋、膝、踝共同性屈曲

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及评价

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及评价

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及评价
摘要:
一、偏瘫患者概述
二、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三、偏瘫患者站立与行走的康复功能训练
四、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对偏瘫患者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正文:
一、偏瘫患者概述
偏瘫是一种以一侧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状或体征,大脑损伤是引起偏瘫的主要原因。

偏瘫患者通常伴有半身感觉障碍、失语、失认、失用以及视野缺损等症状。

二、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1.针对性: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和功能障碍程度制定训练计划。

2.早期介入: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个性化: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兴趣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4.协同训练:兼顾患侧和健侧肢体训练,提高患者整体运动功能。

三、偏瘫患者站立与行走的康复功能训练
1.站起训练:通过逐步增加患侧下肢负重,提高患者站立能力。

2.患侧下肢负重训练:让患者尽量站直,并用患腿负重。

3.训练患腿向前迈步:在患者站立状态下,帮助患腿向前迈步。

4.步态训练:借助上肢帮助进行步态练习,矫正行走中的足外翻、髋外展,增加行走稳定性。

四、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对偏瘫患者的影响
针刺治疗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运动功能。

针刺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五、结论与建议
康复训练是偏瘫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的重要手段,早期、针对性、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运动功能。

Brunnstrom偏瘫运动评价+功能独立性评定(FIM)+Barthel指数记分法

Brunnstrom偏瘫运动评价+功能独立性评定(FIM)+Barthel指数记分法
1.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份。
2.坐位和立位时,髋、膝、踝可屈曲。
4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
1.手能置于腰后部。
2.上肢前屈90°(肘伸展)
3.屈肘90°,前臂能旋前、旋后。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开,手指能半随着的、小范围的伸展。
开始脱离共同运动的运动。
1.坐痊,足跟触地,踝能背屈。
总表1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功能
上肢

下肢
1级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2级
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份不一定引起关切运动
无主动手指屈曲
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共成份。
3级
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并有一定的关节运动。
能全指屈曲,勾状抓握,但不能伸展,有时可由反向引起伸展。
评分标准
入院
出院
Ⅰ处理活动
1.进食
2.梳洗修饰
3.洗澡
4.穿上衣
5.穿下衣
6.上厕所
Ⅱ括约肌控制
7.膀胱控制
8.直肠控制
Ⅲ转移
9.床椅-轮椅
10.入厕
11.上浴室(盆浴或淋浴)
Ⅳ行走
12.步行/轮椅
13.上下楼梯
运动类活动总分
Ⅴ交流
14.理解
15.表达
Ⅵ社会认识
16.社会交往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常见于中风、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患者。

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肢体运动能力的减退,他们常常需要进行运动功能评定以确定治疗计划和康复训练的方向。

首先,运动量表是一种常用的评定方法,根据患者的行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判断其残疾程度和自理能力。

常用的运动量表有Barthel 指数和Fugl-Meyer运动量表。

Barthel指数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洗澡、如厕、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

而Fugl-Meyer运动量表主要用于评估患者上肢和下肢的瘫痪程度,包括肌力、协调性和功能性运动。

其次,肌力评定是评估患者肌肉力量的重要指标。

在肌力评定中,通常会使用手动肌力测试(MMT)来评估患者的肌力情况。

MMT是通过观察患者肌肉收缩的程度来判断肌力水平,一般采用0-5级评分标准。

0级代表无运动,5级代表正常运动。

通过MMT的评定,可以了解患者不同肌肉群的受损情况,有助于确定康复训练的重点和方向。

动作分析是评定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运动控制的重要方法。

在动作分析中,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动作,分析其运动轨迹、姿势、速度、协调性等指标,以评估患者动作的质量和运动的控制。

通过动作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动作模式、动作问题和改善方向,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除了以上的评定方法和工具,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评定方法,如电生理测试(如肌电图、脑电图等)和运动成像(如磁共振成像、运动捕捉等)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综上所述,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是个体化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

通过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可确定康复训练的重点和方向,监测康复进展,并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供基础。

通过评定,也可以了解患者的功能缺损和障碍,从而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水平。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评定注意事项:避免疼 痛和损伤,确保测量准 确
平衡能力评定
1 静态平衡:站立、坐位、卧位等静态姿势的平衡能力 2 动态平衡:行走、跑步、跳跃等动态姿势的平衡能力 3 反应平衡:对突然变化的平衡反应能力 4 协调平衡:上下肢、左右侧、前后方向的协调平衡能力 5 平衡策略:在不同环境下的平衡策略使用情况 6 平衡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平衡能力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根据评定结果, 分析患者的运动 功能障碍程度
01
调整康复治疗方 案,以适应患者 的康复需求和进 展
03
02
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治疗计划,包 括运动疗法、物 理疗法、作业疗 法等
04
定期评估康复治 疗效果,并根据 需要调整康复治 疗方案
预测康复治疗效果
01
评定结果分析:根据 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定 结果,预测康复治疗
04
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 调整治疗计划
评估康复治疗效果
确定康复治疗方案的有 效性
监测康复治疗过程中的 进展和变化
调整康复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康复 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
评定方法
临床检查
01
肌力检查:评估肌肉力 量和耐力
02
关节活动度检查:评估 关节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03
平衡和协调检查:评估 平衡和协调能力
肌力测试:通 过特定动作或 仪器测量肌力
肌力训练:针 对肌力不足进 行针对性训练
肌力恢复:通 过康复治疗和 训练,帮助患 者恢复肌力
关节活动度评定
01
评定方法:采用量角器 或量角尺测量关节活动 范围
02
评定标准:根据关节 活动范围进行评分
03
评定目的:了解关节活 动受限程度,为康复治 疗提供依据

偏瘫运动功能的基本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的基本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的基本评定
偏瘫是一种运动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引起身体一侧的肌肉运动功能受损。

以下是偏瘫运动功能的基本评定:
1. 肌力评估:评估肌肉力量和阻力。

评估离心收缩的同侧和对侧的肌肉,比如肱二头肌、胸大肌和股四头肌等。

2. 坐位功能评估:评估能否保持坐位平衡,在不同位置下保持坐位和站立的稳定性。

3. 步态评估:评估步态的稳定性和对称性,以及步幅和步频等参数。

4. 协调和速度评估:评估手和脚之间的协调性和运动的速度。

例如,进行手指和脚趾运动测试。

5. 感觉评估:评估患者对刺激的感觉,以及能否感受到温度、触觉和痛觉等。

以上是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的一些基本方法,评定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灵活选择评定方法。

评定结果可以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例如,确定康复训练的重点和治疗方法,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等。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规范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规范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规范偏瘫是一种严重的运动障碍,常见于中风、脑出血等疾病后,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对偏瘫患者进行准确的运动功能评定以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的一般规范。

首先,评估患者的肌力。

可以使用手持握力仪、肌力测评仪等工具来测量不同肌群的肌力。

这样可以了解患者受损的肌群和肌力丧失程度,为康复治疗制定具体的运动锻炼计划。

其次,评估患者的协调性。

可以采用从简单到复杂的动作,如触及指鼻、过膝关节、握物等动作来评估患者的协调性。

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了解患者的协调障碍程度,为日后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然后,评估患者的平衡。

可以使用一脚站立、闭目单脚站立等测试来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

这样可以了解患者的平衡障碍程度,制定合理的平衡锻炼计划。

接下来,评估患者的步态。

通过观察患者步态的平稳性、速度、步态相位等参数,了解患者步态障碍的程度。

可以使用步态分析仪等工具来更加客观地评估患者的步态问题。

最后,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

包括评估患者的定向力、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技能等。

这些评估结果能够判断患者的康复需求,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以上是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的一般规范。

根据评估结果,康复治疗师可以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肌力锻炼、协调性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多种方法,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同时,评定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因评估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如跌倒等。

总之,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是指导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需要专业的康复医生或治疗师进行。

通过评定患者的肌力、协调性、平衡、步态以及日常活动自理能力,可以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障碍评价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障碍评价

床椅转移时控制重心能力还比较弱,摔屁股现象有改

上肢
可协助健侧肢体自行穿脱衣,扣纽扣还不可以
可抓握水杯之类的大物件,小物品还不可以

分离运动更为明
显,痉挛轻微下肢
用患侧的脚支撑时容易摇晃
大多数都会有步态异常
肌力恢复未达到3级以上者,步行能力还比较弱,需
要轮椅
遗留痉挛期的部分成分,如关节僵硬,足内翻
上肢
使用筷子还存在一点困难,不灵活
穿脱衣还不太灵活,手功能恢复各有差异
洗澡比较困难
晒衣服比较困难
VI 协调运动及运动
速度接近正常或
基本正常
下肢
平衡能力稍差,患腿支撑时摇晃
方向转换时需要协助,容易摇晃跌倒
肌力、平衡恢复较好者,基本正常,生活自理
上肢
患侧上肢运动协调性基本正常,比健侧速度稍差一点
能进行各种抓握,但单指活动比健侧要差一些。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Brunnstrom 技术一、概述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三、评定方法四、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一、概述瑞典物理治疗帅Signe Brunnstrom,提出了脑损伤后恢复的6个阶段,并利用这个规律创立了一套治疗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

分级:完全性瘫痪(Brunnstrom I 级)运动模式异常(Brunnstrom皿级)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顶点(Brunnstrom用级)分离运动的出现(Brunnstrom IV> V级)几乎恢复正常(Brunnstr og 级)特点:在脑损伤后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的反应,以便让患者能观察到瘫痪肢体仍然可以运动,刺激患者康复与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

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一)联合反应:就是指偏瘫患者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患侧上下肢也发生肌肉紧张引起的关节活动。

上肢联合反应一般为对称性运动;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的;屈曲、伸展为非对称性的(Raimiste现象)(二)共同运动:当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不能做单关节运动,邻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以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共同活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

1. 上肢共同运动(1) 上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腕与手指屈曲,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肩胛骨内收(回缩)、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2) 上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伸腕、屈指,前臂旋前,肘关节伸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内收、内旋。

2. 下肢共同运动(1) 下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跖屈,踝跖屈、内翻,膝关节伸展,髓关节内收、内旋。

(2) 下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背屈,踝背屈、弹翻,膝关节约900屈曲,髓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三)原始反射1. 同侧伸屈反射: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

例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

2. 交义伸屈反射:当肢体近端伸肌受刺激时,会产生该肢体伸肌与对侧肢体伸肌同时收缩;反之,刺激屈肌会引起同侧与对侧肢体的屈肌收缩。

一、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一、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4(共同运动期)
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活动:肩0肘屈90下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肩可屈90;手背可触及腰骶部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活动
坐位屈膝小于90º,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能使踝背屈

5(分离运动初期)
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有分离运动、精细活动
出现相对独立的共同运动活动:肘伸直肩外展90;肘伸直肩前屈30~90时前臂旋前和旋后;肘伸直前臂取中间位,上肢上举过头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
健腿站,患腿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膝下作踝背屈(重心落在健腿上)

6(协调运动期)
精细、协调、控制运动,接近正常水平
运动协调接近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非受累侧慢(<5s)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分期
特点
上肢

下肢
分级
1(软瘫期)
无随意活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2(联合反应期)
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仅出现共同运动模式
仅有极共同运动初期)
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
可随意发起共同运动
钩状抓握,不能伸指
坐和站位上,有髋、膝、踝共同性屈曲
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非受累侧差
在站立位可使髋外展到超出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坐位下伸直膝可内外旋下肢,能完成合并足内外翻

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

2.3 Fugl-Meyer 评定法
跟-膝-胫试验
方法:患者仰卧位,上举一侧下肢,用足跟触及一侧膝盖, 再沿胫骨前缘下移,小脑损害会出现抬腿触膝时出现辨距 不良和意向性震颤。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0分 1分 2分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1
上肢
有无反射活动 不引起反射 活动 同上 完全不能进 行 同上 同上 同上 能引起反射活 动 同上 无停顿地充分 完成 同上 同上 同上
2.2 上田敏评定法
上田敏 Brunnstrom 0 Ⅰ 1、2、 Ⅱ 3、4、5、6 Ⅲ 7、8 Ⅳ 9、10、11 Ⅴ 12 Ⅵ 上田敏十二级评价法和Brunnstrom评价法没有本 质上的差别。
2.3 Fugl-Meyer 评定法
该量表是一种累加积分量表,专门用于脑卒中 偏瘫的评测。
如果将有一些主动活动的偏瘫患者的患侧下肢置 于同样位置,则患腿会呈现出完全的屈肌共同运 动模式。在患髋屈曲的同时,患膝不能主动伸展 ,患侧踝关节不能主动背屈。如果患者试图努力 伸膝,则髋部也伸展,足跖屈,表现出伸肌共同 运动模式而不能完成选择性关节活动。
站立时,治疗师若将手放在患侧肩部,向前向下 压,使患者躯干前屈(屈髋),因为重心前移, 踝跖屈力量增加,诱发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为维持重心稳定,躯干伸肌活动增强,故躯干及 髋关节屈曲抵抗增加,躯干屈曲困难。
运动:总分100(上肢66/下肢34)
<50
严重运动残损
0完全不能执行
1部分不能执行
50~80 明显运动残损
85~95 中度运动残损
96~99 轻度运动残损
2分完全执行
感觉:总分24
平衡:总分14 关节活动度/疼痛:总分88(运动44/疼痛44) 肩(屈、外展、外旋、内旋) 髋(同左) 肘(屈、伸) 膝(屈、伸) 腕(屈、伸) 踝(背屈、柘屈) 指(屈、伸) 趾(内、外翻) 前臂(旋前、后)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一、概述下运动神经元所致瘫痪的恢复过程是肌力不断改善的量变过程。

随着肌力的增强,其功能活动也随之改善,故其评定可采用肌力评价法。

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瘫痪的恢复过程不同,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使低位运动中枢失去其高位中枢的调节,使被抑制的、原始的低位中枢的各种反射释放,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群间协调异常,出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异常运动模式等,其恢复过程是一种肌张力和运动模式不断衍变的质变过程。

单纯肌力的改善并不一定伴有相应的功能活动改善,故其评价不宜采用肌力评价法,而宜用Brunnstorm评价法、Bobath 评价法、Mas、上田敏法及Fugl-meyer评价法等,目前最常用的是Fugl-meyer 评价法,而Bobath评价法由于较繁琐、不能定量,临床很少应用。

二、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方法Brunnstorm 评定法。

Brunnstorm对大量的偏瘫患者进行了观察,注意到偏瘫的恢复几乎是一个定型的连续过程,提出了著名的恢复六阶段理论。

阶段1:患侧肌肉呈迟缓状态,肌张力消失;阶段2:出现肌张力、痉挛和联合反应,患者试图主动活动是出现不伴有关节活动的微弱肌收缩;阶段3:患者可随意引起不同程度的共同运动或其组成成分,痉挛明显,达到病程中的极值;阶段4:共同运动模式开始被打破,出现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运动,痉挛减轻;阶段5:分离运动进一步改善,可以完成较难的功能活动,痉挛明显减轻;阶段6:共同运动模式完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或轻微可见,协调运动、运动速度大致正常。

Brunnstorm六级评定法简便易行,在一般临床检查中应用最多,但分级较粗,欠敏感,在科研中较少使用。

(一)上肢的检查(坐位)被动的运动感觉:(1)肩关节(前屈45度、90度,外展45度、90度,伸展位)(2)肘关节(屈曲45度、90度,伸展位)(3)前臂(旋前、旋后、中间位)(4)腕关节(前屈、掌屈、中间位)速度的检查:对4、5、6级者进行(5秒钟能做几次?)将手从大腿放到额部,将手从大腿放到对侧膝部表 2-1-1上肢的检查1级无随意运动(软瘫期)2级开始出现共同运动及其成分(出现痉挛)(1)屈肌共同运动;(2)伸肌共同运动3级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分(1)屈肌共同运动肩胛带-上提、后缩;肩关节-后缩、外展、外旋;肘关节■ 屈曲;前臂-旋后(2)伸肌共同运动肩关节-胸大肌(前屈、内收、内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4级脱离了基本共同运动(痉挛稍减轻)将手放于腰后部;上肢水平前屈(取肘伸展位,肩前屈90度);前臂旋前(屈肘90度),旋后(屈肘90度)5级从基本共同运动到独立运动(痉挛减轻);上肢水平外展(取肘伸外展,肩外展90度);上肢过头顶上举(肘伸展位,肩前屈180度);肘伸展位旋前,肘伸展位旋后6级协调运动大致正常(轻微痉挛);5秒能做几次;双臂水平外展;双臂过头顶上举;肘伸展位旋前;肘伸展位旋后注:屈肌共同运动是,肩关节外旋,水平外展。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Brunnstrom 技术一、概述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三、评定方法四、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一、概述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提出了脑损伤后恢复的6个阶段,并利用这个规律创立了一套治疗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

分级:完全性瘫痪(Brunnstrom I 级)运动模式异常(Brunnstrom U级)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顶点(Brunnstrom川级)分离运动的出现(Brunnstrom IV> V级)几乎恢复正常(Brunnstr 级)特点:在脑损伤后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的反应,以便让患者能观察到瘫痪肢体仍然可以运动,刺激患者康复和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

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一) 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患者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患侧上下肢也发生肌肉紧张引起的关节活动。

上肢联合反应一般为对称性运动;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的;屈曲、伸展为非对称性的( Raimiste现象)(二) 共同运动:当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不能做单关节运动,邻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以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共同活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

1 •上肢共同运动(1) 上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腕和手指屈曲,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肩胛骨内收(回缩)、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2) 上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伸腕、屈指,前臂旋前,肘关节伸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内收、内旋。

2 •下肢共同运动(1) 下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跖屈,踝跖屈、内翻,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内收、内旋。

(2) 下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背屈,踝背屈、弹翻,膝关节约90。

屈曲,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三) 原始反射1 •同侧伸屈反射: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

例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

2 .交叉伸屈反射:当肢体近端伸肌受刺激时,会产生该肢体伸肌和对侧肢体伸肌同时收缩;反之,刺激屈肌会引起同侧和对侧肢体的屈肌收缩。

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目的】偏瘫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运动功能障碍,其特点是运动模式异常。

在完全瘫痪之后,首先出现协同运动,以后又从协同运动分解为单独运动,肌张力从低到高到正常。

因此测试目的是通过肢体运动了解运动功能恢复在那一阶段。

【评定】布仑司托姆(Brunstru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MFT)。

(一)上肢:1级:无随意运动。

2级:开始出现轻微的屈曲协同动作,肩上提、外展、外旋,肘屈曲,前臂旋后。

3级:能充分进行上两项运动,也能进行伸展协同动作(肩内收、内旋时伸展,前臂旋前)。

4级:①肘屈曲位前臂能部分旋前、旋后。

②肘伸展位肩能前屈90°。

③肘平向腰后旋转。

5级:①肘伸展位肩能外展90°(前臂旋前位)。

②肘伸展位肩能前屈180°。

③肘伸展位前臂能旋前、旋后。

6级:正常动作或稍欠灵巧,快速动作不灵活。

(二)手指:1级:无随意运动。

2级:稍出现指的联合屈曲。

3级:能充分联合屈曲,但联合伸展不能。

4级:①稍能总的伸展,但不够全范围。

②能侧方抓握。

5级:①总的伸展可达全范围,抓圆柱状物、球形物,能三指对捏。

②指伸展位能外展。

③手掌抓握。

6级:指屈曲位能外展、投球、扣解纽扣,但稍欠巧致,大体上正常。

(三)下肢:1级:无随意运动。

2级:轻度随意运动。

3级:坐位、立位时有髋、膝、足屈曲。

4级:①坐位,膝屈曲90°时可将脚向后滑动。

②坐位,足跟着地,足能背屈。

5级:①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②立位,膝伸展位,脚稍向前踏出,足能背屈。

6级:①立位,髋能外展并超过骨盆上提的范围。

②坐位,小腿能内旋,外旋,但伴有足内翻及足外翻。

【注意事项】中枢性运动麻痹时的肌力低下,由于下述原因,除轻度麻痹外,不能作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一)不能进行单关节运动,只能进行如上肢数个关节联合运动的协同运动。

(二)虽尚有一定肌力,但运动徐缓,非属正常模式。

(三)因姿势不同,有时能运动或不能运动,无恒定性。

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偏瘫是指中枢神经系病变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通常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或完全丧失,伴有对侧一侧神经反射亢进、病理反射与舞蹈样动作等。

运动功能评定是评估偏瘫患者运动康复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和评价康复效果。

以下是关于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的详细介绍。

一、常用的偏瘫运动功能评定量表1. Fugl-Meyer评定(FMA):是一种较为广泛应用的评定量表,包括肌力、运动协调、肌张力和功能活动等评估项目,通过观察患者在各个项目上的表现,综合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

2. Brunnstrom运动阶段评定:根据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共分为6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评估项目,如手指灵活性、手臂过程性动作、肩部前部上升动作等。

3.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肌力评级量表(MRC):该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肢体肌力,根据肌肉收缩的能力和活动范围,将肌力分为6个等级,从0级表示无运动功能到5级表示正常肌力。

4. Ashworth肌张力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肌张力,通过手动检查患者肌肉的抵抗程度,将肌张力分为0级表示无肌张力到4级表示非常明显的抵抗。

上述评定量表可以结合使用,互相补充,以获取更全面的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二、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的方法与步骤1.视觉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姿势、对称性、动作协调性、肢体活动范围等来评估运动功能的损伤程度。

2.肌力评定:使用MRC量表评估患者的肌力,根据手动检查患者受损肢体的主要肌肉群的收缩能力和活动范围,将其分级。

3. 肌张力评定:使用Ashworth肌张力量表评估患者的肌张力,手动检查患者萎缩肢体的主要肌肉群,评估其肌张力的程度。

4. 动作评定:使用FMA和Brunnstrom量表评估患者的动作协调性和功能活动。

观察患者的手指活动、手臂、肩膀和腿部的动作,评估其运动协调程度和能力。

5.功能评定: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如握笔、握取物品、抓取食物等,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腱反射
0分:无反射 1分:反射减弱 2分:反射正常 3分:反射活跃 4分:反射亢进
肌张力
0分:无阻力 2分:阻力降低 4分:正常阻力 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 8分:阻力重度增加
阵挛
1分:无阵挛 2分:阵挛1-2次 3分:阵挛2次以上 4分:阵挛持续超过30秒
结果判断 0-6分:无痉挛; 7-9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分:重度痉挛
肌张力分类
• 低张力 (hypotonia)
• 肌肉张力降低,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 正常张力 (normal tone)
• 被动活动肢体时,没有阻力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 高张力(hypertonia)
• 肌肉张力增加,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 张力障碍(dystonia)
• 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地交替出现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偏瘫康复治疗程序示意图
偏瘫特点
• 涉及肌群或整个肢体 • 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 • 肌群间协调紊乱 • 异常的反射活动 • 恢复过程依次出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分离运动及协调运动
躯体功能评定内容
• 肌张力与痉挛评定 • 肌力评定 • 关节活动度评定 • 协调与平衡评定 • 感觉评定 • 步行及步态评定 • 反射评定 • 心肺功能评定
• 肌力分级
• 6级(0级~5级) • 3级以下不抗重力 • 3级抗重力 • 3级以上抗阻力
手法肌力检查分级法
等级
评定标准
0
触摸不到肌肉收缩
1
可以触摸到肌肉的轻微收缩,但没有可见的关节运动
1+
可以触摸到肌肉的明显收缩,但没有可见的关节运动
2-
去除重力时,关节能完成大部分范围的活动 (ROM>50%)
3+
抗 重 力 时 ,关 节 能 完 成 全 范 围 的 活 动 ,同 时 ,抗 较 小 阻 力 时 关 节 能 完 成 小
2
不抗重力时,关节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
2+
去 除 重 力 时 ,关 节 能 完 成 全 范 围 的 活 动 ,同 时 ,抗 重 力 时 可 以 完 成 小 部 分
范 围 的 活 动 (ROM< 50%)
3-
抗 重 力 时 , 关 节 能 完 成 大 部 分 范 围 的 活 动 (ROM> 50%)
3
抗重力时,关节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
可以活动 3 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
较困难
4 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Ashworth B. Preliminary trial of carisprodol in multiple sclerosis. Practitioner 1964,192:540-542.
• 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侧重于远端骨的运动 • 其大小与远端骨移动的距离(角度)直接有关
关节活动测量工具
• 通用量角器 由一个圆形或半圆形的刻度盘和两条臂(分别称
为固定臂和移动臂)构成,主要用来测量四肢关节
测量注意事项
• 在正确体位下检查,严格操作 • 同一病人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位置,
1. 燕铁斌,许云影.综合痉挛量表的信度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63-265. 2. 燕铁斌.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定.现代康复,2000,4:88-91.
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评定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
• 关节的远端向着或离开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 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
两侧对比 • 关节的主动运动范围与被动运动范围不一致时,
提示有关节外的
• 肌肉瘫痪 • 肌腱挛缩或粘连 • 以关节被动活动的范围为准或同时记录主动及被动时
的关节活动范围
手法肌力检查
• 概念
• 检查者用自己的双手,凭借自身的技能和判断力,根据现行 的标准或普遍认可的标准,通过观察肢体主动运动的范围以 及感觉肌肉收缩的力量,来确定所检查肌肉或肌群的肌力是 否正常及其等级的一种检查方法
肌张力临床分级
等级
0 1 2 3
4
肌张力
软瘫 低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O`Sullivan SB, Schmitz JT.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and Rehabilitation (3rd ed). F.A.Davis, 1994,97-110.
肌张力与痉挛评定
偏瘫痉挛评定
• 痉挛(spasticity):
•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断续的不随意收缩,肌张 力明显增高即称痉挛,是在被动活动时产生过 大的抵抗感
•偏瘫患者的痉挛常以固定的模式出现,如屈肌 痉挛模式、伸肌痉挛模式
• 有关痉挛程度的评定
• Ashworth量表(ASS) • 改良Ashworth量表(MAS) • 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
4 肌张力极度增加,患侧肢体不能被动活动,肢体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0 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1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的阻力 1+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卡住”
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 2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
痉挛分级
Ashworth 量表(Ashworth Scale for Spasticity,ASS)
等级


0
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1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有轻微的阻力。
2
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阻力较大,但仍较容易活动。
3
肌张力重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比较困难。
Bohannon RW, Smith MB. Inter rater reliability of a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of muscle spasticdity. Phys Ther 1987, 67:206-207.
综合痉挛量表 (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