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_程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卷第1期2007年3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C h a n g s h aS o c i a l w o r kc o l l e g e V o l .14N o .1

M a r .2007

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程 玲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 文中梳理了社会认知的发展脉络,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了社会认知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C 916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07)01-0021-04

O n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T h e o r y a n d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t o S o c i a l Wo r k

C H E N GL i n g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Wu h a n ,H u b e i ,430072)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m a i n c o n t e n t s o f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t h e o r y a n d h o wt o a p p l y t h i s t h e o r y t o s o c i a l w o r k .

K e yw o r d s :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 t h e o r y ;s o c i a l w o r k

[收稿日期] 2006-12-05

[作者简介] 程 玲(1979-),女,湖北京山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一、社会认知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 )作为一个专业概念被提出来后,对其基本涵义的解释就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D a v i d S h a f f e r 认为社会认知是人们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动机和行为的认知加工①。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②。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③。

一般说来,社会认知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在内容上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关于人自身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情感等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知;第二,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友谊、冲突、合作等关系的认知:第三,关于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④。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认知为基础的。个体的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

社会认知理论将重点放在人的主观意识上,认为只有理解了人的认知过程,才能理解人的行为。社会认知理论主要来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皮亚杰认为,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认知发展

中起着重要作用⑤,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具有调节作用。皮亚

杰的研究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⑥

格式塔

心理学主要关注于人的知觉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传统心理学将知觉看作是各感觉成分的总和是不正确的,知觉具有整体性,观察者总是完整地观察对象;个体并不是被动面对客观世界的各类事物,而是把自己的知觉、思维和信念组织成简明的有意义的形式,无论情境如何复杂,人们都能赋予它某种意义,这种组织、认知和解释,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很大。勒温将知觉结构的研究转移到人的行为结构研究上来,提出了个体的张力系统和心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勒温试图用“场”的概念来说明和解决这一问题。勒温的场主要是人的心理场和行为场。在勒温的心理学理论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紧张是指一种系统的状态与其周围诸系统状态的关系,它体现了场的动力特点;生活空间是指人的行为发生的心理场,人与环境被看作是一个共同的动力整体,突出了整体在动力中的意义。场域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人和当时的环境作用下产生的。构成生活空间的要素是人和环境,而这个环境只有在同人的心理目标相结合时,才起环境作用,即生活空间才成立;生活空间具有动力的作用,表现为吸引力和排斥力,这种动力作用驱使一个人克服排斥力,沿着吸引力方向,朝着心理目标前进;生活空间的动力作用是逐级展开的,行为者越过一个个障碍,最后实现目标。作为人本身,个体的需要会引起他和其环境之间的张力,只有需要得到满足,张力才

会消除。勒温还提出了人类行为的公式:B=F(P·E),即人的行为、个体和群体人的行为都是行为主体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勒温的观点成为认知平衡理论的基础。

认知平衡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海德,海德将认知理论运用于人际关系认知的研究中。海德认为,个体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将导致紧张,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海德提出了认知平衡的基本原则,建构了认知平衡的“P-O-X”模型,通过三者(P -O-X,P是主体,代表人,O、X是客体,一个指人,另一个指人或事物)间构成的三角形关系考察了三者间的认知平衡和不平衡状态。这一模型认为,平衡的认知引起一种令人愉悦的满意状态,认知不平衡具有向认知平衡转化的趋势;认知结构中评价因素与情感因素的一致性在维持认知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纽卡姆认为,认知平衡的思想也适用于人际沟通和群体沟通,使与群体态度不一致的成员改变态度,以便在一定的压力下保持团结。

20世纪50年代,在勒温场论及其他认知理论的影响下,以费斯汀格为代表的认知协调理论开始出现,成为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成就。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们不再满足于社会认知过程的笼统研究,也不再试图建立一种能阐明社会认知整体过程的理论模式,阐述社会认知过程本身的归因理论逐渐突显出来。归因理论认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社会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即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H.H.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把海德所开创的归因研究推向了高潮。他认为归因过程是个体对他的世界进行归因———目标、倾向以及内在特性的归因,并用立方体模型来描述这种过程。凯利认为,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2)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即行动者知觉的对象;(3)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这三种解释都有可能,但找出真正的原因还必须使用三种信息:(1)一致性。该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境下相一致。(2)一贯性。行动者在其他时间和其他情境下,这种行为是否发生。(3)特异性。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同样做出反应。凯利从这里引出结论说,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高、特异性低,则应归因于行动者;如果一致性高、一贯性高、特异性高,则应归因于对象;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低、特异性高,则应归因于环境。凯利的三维理论是一个理想化的归因模型。

目前,社会认知研究受到内隐认知研究实验技术的影响,重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从无意识角度解释人的社会认知,主要涉及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及内隐刻板印象等方面的研究。内隐认知是在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结构,这一结构是在显意识水平上无从觉知,但又潜在地作用于个体对社会对象的反应,它是一种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不需努力、无意识操作的过程⑦。 二、社会认知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服务活动,需要将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到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社会认知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景分析,二是认知改变,三是行为干预。

1.情境分析

不少理论对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说明。宏观理论有贝塔朗非的一般系统理论、勒温的场论、杰曼的生态模型、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等,微观理论有艾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对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分析和说明。社会认知理论是从“三方互惠交互作用”的视角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和机能的,在这一模式中,认知、个体因素、行为和环境事件是相互影响的⑧。在认知活动中,认知情境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任何社会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些认知的情境,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和线索,帮助认知者了解被认知者。

人不能仅仅依靠自身就完成各种发展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元素,人总是处在家庭、学校、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具体环境中,人的生物发展、心理和人格发展、社会化过程一般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场景中进行的,社会环境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且复杂的影响。因此,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就要将人放到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人在环境中”是描述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概念。人的认知、行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在环境中”就是利用组织结构提供关于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的简明一致的描述,并被用于说明案主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这种描述也可以推广运用到其他案主⑨。

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有些案主的问题不能用简单、直接的方法解决,需要社会工作者向案主提供长期的、支持性关系,在减低案主外部压力的同时,又增加案主的自我认识,这种方法就是情境分析方法。情境分析方法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开展工作的方法。事实上,如果我们承认人有其内部心理世界,同时也生活在外部社会环境中,那么,我们就需要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人的内部心理与外部生活环境互动、产生了特定人的特定行为与思想特征。所以,要认识人就要既认识他的内部心理世界,同时又要认识他生活于其中的环境。

社会工作从整体角度看待人类行为,而不是简单地认为人的困境来自个人还是环境。因为人是作为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整体的一个部分,所以,整体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因此,改变个人、改变环境和改变两者互动都是重新实现人和环境间适应性平衡的专业手法。情境分析模式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整体地去理解、认识案主,帮助案主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22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