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摄影大赛作品赏析_2595
2016 年iPhone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2016 年iPhone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第374期本期作者:IPPA世界太芜杂,我帮你整理培疯按:智能手机普及之后,等于人手一台相机了,很多朋友的摄影水平因此得到提高。
你知道,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的文字水平和思考能力一直在退化,所以这逆势的进化,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啊。
不过我们要记得桑塔格的话:“一张照片在本质上是永远不能完全超越其表现对象的,而绘画却能。
”不要因为拍摄,反而忽略了拍摄对象——那更真实深刻的生活本身。
一年一度的iPhone手机摄影大赛(IPPA)今年已经是第九届了,最近他们发布了2016年的获奖作品,很多作品来自中国。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清单,你也可以查看2014年和2015年的iPhone摄影获奖作品(点蓝字可读)。
希望你喜欢。
·2016年度总冠军·获奖作品:《Man and the Eagle》获奖者:Siyuan Niu(中国)·年度摄影师·第一名获奖者:Patryk Kuleta(波兰)获奖作品:《Modern Cathedrals》第二名获奖者:Robin Robertis(美国)获奖作品:《She Bends with the Wind》第三名获奖者:Carolyn Mara Borlenghi(英国)获奖作品:《Wonderland》·组别:自然·第一名获奖者:Junfeng Wang(中国)第二名获奖者:YangZhang第三名获奖者:Lei Yuting, Xianyou(中国)·组别:旅行·第一名获奖者:Fugen Xiao(中国)第二名获奖者:Donghai Xia(中国)第三名获奖者:Shiyang Han·组别:抽象·第一名获奖者:Jiayu Ma(美国)第二名获奖者:Junfeng Wang(中国)第三名获奖者:Jinsong Hu(中国)·组别:动物·第一名获奖者:Erica Wu(美国)第二名获奖者:Mette Lampcov(美国)第三名获奖者:Junbiao Cai(中国)·组别:建筑·第一名获奖者:Jian Wang(中国)第二名获奖者:Patryk Kuleta(波兰)第三名获奖者:Patryk Kuleta·组别:儿童·第一名获奖者:K K(中国)第二名获奖者:Siyuan Niu(中国)第三名获奖者:Bruno Dreux(巴西)·组别:花·第一名获奖者:Lone Bj?rn(瑞士)第二名获奖者:Amo Passicos(法国)第三名获奖者:Qinglan Qu(美国)·组别:食物·第一名获奖者:Andrew Montgomery(英国)第二名摄影师:He Kuankuan第三名获奖者:Andrew Montgomery·组别:风景·第一名获奖者:Vasco Galhardo Simoes(葡萄牙)第二名获奖者:Nazaret Sanchez Rodriguez(西班牙)第三名摄影师:Jian Wang(中国)·组别:生活·第一名获奖者:Yuki Cheung(中国香港)第二名获奖者:Jason Greene第三名获奖者:Rithwik V J(印度)·组别:新闻事件·第一名获奖者:Loulou d’Aki(瑞典)第二名获奖者:Hernan Ramos(智利)第三名摄影师:Liang Huang(中国)·组别:人像·第一名获奖者:Xia Zhenkai(中国)第二名获奖者:Scott Woodward(新加坡)第三名获奖者:Yi Lin Hu (美国)·组别:肖像·第一名获奖者:Elaine Taylor(英国)第三名获奖者:Paddy Chao(中国台湾)·组别:季节·第一名获奖者:Valencia Tom(美国)第二名获奖者:Cocu Liu(美国)第三名获奖者:Matthew Sullivan(美国)·组别:静物·第一名获奖者:Wen Qi(中国)第二名获奖者:Fan Long (中国)第三名获奖者:Maddy McCoy(美国)·组别:日落·第一名获奖者:Nick Ryan(澳洲)第二名获奖者:Yongmei Wang(中国)第三名获奖者:Phillip Nix(美国)·组别:树·第一名获奖者:Victor Kintanar(菲律宾)第二名获奖者:Conchi Mu?oz(西班牙)第三名获奖者:Gianluca Ricoveri(意大利)·组别:全景·第一名获奖者:Glenn Homann(澳大利亚)第二名获奖者:Diana Mota(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第三名获奖者:Jen Pollack Bianco(美国)·组别:其他·第一名获奖者:Kevin Casey(澳洲)第二名获奖者:Kechen Song(美国)第三名获奖者:Zero Lai(中国香港)。
数字摄影作品欣赏及点评

数字摄影作品欣赏及点评
数字摄影已经成为了现代摄影的一种重要方式。
随着数字相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数字摄影。
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一些优秀的数字摄影作品,以及对这些作品的点评。
第一组作品是一组黑白照片,摄影师使用了高反差的处理方式,突出了照片中的主体。
例如,一张照片中,主体是一只老虎,而其他的元素都被模糊处理,让人的视线聚焦在老虎身上。
这种处理方式非常有力度,能够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组作品是一组风景照片,摄影师运用了长时间曝光的技巧,将大自然的美丽呈现在照片中。
例如,一张照片中,河流的流动被留下了痕迹,像一幅画一样优美。
这种技巧需要摄影师有耐心和技巧,才能够拍出如此出色的作品。
第三组作品是一组人像照片,摄影师通过捕捉人物的神态和表情,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一张照片中,女孩微笑着看着镜头,透露出一种自信和美丽。
这种照片需要摄影师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才能够拍出如此出色的作品。
总之,数字摄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艺术形式,能够让我们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这些优秀的数字摄影作品,让我们更加喜欢数字摄影,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 1 -。
手机镜头下的缱绻故乡情

手机镜头下的缱绻故乡情作者:来源:《有宠》2016年第04期从在街头乱按的“快门杀手”到作品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摄影师,这个“草根出身”的新疆人—牛思源,用镜头带你领略一个不一样的新疆,告诉你一个只要热爱就能动手去完成的梦想。
跨过人山人海的“儿子娃娃”—牛思源2016年7月7日,一年一度的iPhone手机摄影大赛(简称IPPA)获奖名单公布,令人骄傲的是,总冠军的桂冠是个中文名字:牛思源,他来自祖国的西域边陲——新疆。
这是这个比赛举办九年以来,第一次有中国人从几千万张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此项殊荣,之后更是一举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震动了整个世界。
牛思源,这个简简单单的名字,在这份获奖名单公布之后成为了各大网站媒体、社交平台的热点话题,这张击败了全世界千万张照片的摄影作品—《老人与鹰》,也一时间传遍了网络。
但在牛思源的身上,属于他的标签不仅是“一个获奖的摄影师”那么简单。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他拿起了相机开始四处奔走,跑遍了新疆的每个角落,甚至是地图上都找不出名字的未知区域,他也去探索、去记录,比起“摄影师”,他更喜欢的是“新疆人”这个代名词,身为一个新疆人,他感到自豪。
接触摄影是从2010年开始的,2013年,牛思源和他的“候鸟影像工作室”还拍起了纪录片,题材从城市到沙漠,从建筑到动物,只要是有新疆特色的,都去拍。
对他来说,相机和镜头只是他用来记录的工具,所以无论是手机、单反,亦或是摄像机,都是他的“记事本”,牛思源说:“其实用什么拍都无所谓,记录生活的,手机足矣。
”他坚持走到哪拍到哪,也从不让镜头里的画面有任何一丝刻意的作态,所有的照片都尽量抓拍,捕捉那些最原始最真实的瞬间。
摄影真正的灵魂不是照片本身,而是摄影师的思想与情感。
他的镜头里,就带着一股子富有西域风情的自由与奔放,这是新疆人特有的一种气质,是这片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种贴近自然、无拘无束的心境。
新疆有句土话叫做“儿子娃娃”,就是用来形容他这种勇敢、奔放、豪爽热情、有气概的男性,短短四个字,在外人听来可能有点不能理解,但这确实是一句对新疆男人的至高赞美。
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全国摄影大赛是我国摄影界的一项盛事,每年吸引着众多摄影师参与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几张获奖作品的欣赏和赏析。
第一张作品是一张山水画般的照片,拍摄者用慢门速度捕捉了流水、云彩和山峦的变化,形成了和谐而壮观的画面。
这张作品获得了“最佳山水作品”奖项。
第二张作品是一张黑白照片,拍摄者通过对构图和光影的把握,表现出了一个老人的沧桑和坚毅。
这张作品获得了“最佳人文作品”奖项。
第三张作品是一张特写照片,拍摄者用极近距离捕捉了一只蝴蝶的细节,展现出了生命的细腻和美丽。
这张作品获得了“最佳自然生态作品”奖项。
这些获奖作品展现了摄影师们对生命、自然和人文的敏锐感知和艺术表达,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视觉享受和思考空间。
- 1 -。
摄影大赛作品解读

摄影大赛作品解读每年的摄影大赛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们,他们以镜头捕捉生活的点滴,用影像记录下美丽的瞬间。
这些作品背后蕴藏着无限的创意和故事,每一张照片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和解读。
第一组作品:《自然的呼吸》这组作品呈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宏伟气象。
在一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出时分,迷人的橙色和红色云彩掩映着群山,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而在另外一张照片中,海浪翻滚着,掀起壮阔的浪花,伴随着惊人的浪声。
通过这组作品,摄影师成功地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展现给人们,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赞叹。
第二组作品:《人文风景》这组作品展现了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故事。
摄影师用相机捕捉了凡人小事,呈现了平凡人生中的感人瞬间。
在一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在贫困的环境下追求知识,坚持自己的梦想;而在另外一张照片中,一位老人满怀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孙子长大。
这些作品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的力量和情感的伟大,感受到了共同的人性价值。
第三组作品:《城市人生》这组作品展示了现代城市中的繁忙和孤独。
摄影师用黑白照片的形式,表现了城市的喧嚣和寂静。
一张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拥挤的地铁车厢,人们匆匆赶往工作的场景;而在另外一张照片中,一个孤独的街头艺人在寂静的街道上演奏着美妙的音乐。
这些作品通过对城市生活的刻画,带给观众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第四组作品:《动物世界》这组作品展示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和美丽。
摄影师通过捕捉瞬间,展示了不同动物在自己的领地上的生活方式。
一张照片中,我们看到雄壮的狮子在高昂地呐喊,显示着自己的权威;而在另外一张照片中,一只可爱的小猴子正在树上嬉戏玩耍。
这些作品让人们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神秘和生命力,让人们对动物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刻的思考。
总之,这些摄影大赛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展示了不同主题下的世界之美。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的多彩、自然的壮丽、人文的温馨以及城市的繁忙和孤独。
这些作品不仅令人赞叹,更能够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界的关注。
评价摄影作品《男孩》500字

摄影作品《男孩》评价一、主题鲜明,独具魅力《男孩》是一幅极富魅力的摄影作品,它以一名男孩为主题,展现了男孩天真纯粹的笑容和活泼可爱的形象。
这一主题鲜明,不仅贴近生活,而且能够触动人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构图精准,画面感强烈作品中,摄影师巧妙地运用构图技巧,将男孩放置在画面的正中央,突出其形象。
背景虽然简洁,但给人以深深的冲击,形成画面的深远意境。
整个画面的明暗对比鲜明,色彩饱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抓拍自然,表现真实摄影师在抓拍时捕捉了男孩天真无邪的表情和活泼可爱的动作,展现了男孩童真的一面。
作品中没有经过过多修饰,展现出了真实的一面,给人一种亲切感和温暖感。
四、情感丰富,引人深思通过这幅作品,摄影师成功地表达了对童真、快乐、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品中男孩的笑脸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引发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五、独具匠心,艺术价值高《男孩》这幅作品在构图、色彩运用和情感表达方面均表现出极高的水准。
摄影师在抓拍时对光影的运用极为精湛,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鲜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该作品独具匠心,艺术价值极高。
六、总评摄影作品《男孩》在主题鲜明、构图精准、抓拍自然、情感丰富、独具匠心等方面表现出色,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幅作品不仅是对男孩天真纯朴形象的展现,更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它给人以美的享受,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该作品无疑是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值得广大观众的欣赏和推崇。
作品《男孩》的出色之处不仅在于其技术上的精湛,更在于传达了深刻的情感。
这幅作品通过展现男孩天真纯净的笑容和活泼可爱的形象,触动了观赏者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男孩的笑容无疑是这幅作品中最为吸引人的地方,犹如一缕暖阳,温暖着人的心灵。
这个男孩展现出了快乐的笑容,充满了童真的灵气。
他的眼睛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散发着纯净的气息,仿佛是一个陶瓷娃娃般的存在。
这种天真无邪的笑容和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观者的目光,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了一丝活力和快乐。
摄影大赛记录美好瞬间

摄影大赛记录美好瞬间摄影是一门记录美好瞬间的艺术,通过摄影镜头,我们可以凝固时间,捕捉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瞬息瞬变。
摄影大赛则为摄影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也为观赏者们带来了一片视觉盛宴。
本文将记录一次摄影大赛中的精彩瞬间,并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向读者展现摄影的魅力。
第一组图像名称:日出微光这张照片通过光线和色彩的灵感,展现出了黎明时分的宁静与美丽。
照片中的天空被一缕柔和的橙光填满,朦胧而温暖。
阳光从海平面升起,微弱的光线在镜头前闪烁,营造出梦幻般的画面效果。
拍摄者通过抓住这个瞬间,将一刹那间的美丽记录在了照片中。
第二组图像名称:潮起晨曦在这张照片中,拍摄者选取了一处沙滩作为拍摄地点。
图像中,日出的阳光照射在海面上,形成一条明亮的光线,照亮沙滩上的摄影师和一群奔跑的孩子。
照片中的海浪起伏不定,与天空中的颜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第三组图像名称:自然奇观这张照片记录了一次自然奇观——瀑布。
瀑布如白练般从高处飞流而下,水花飞溅在周围的山石上,营造出一片雾蒙蒙的景象。
在照片的中心位置,瀑布的瞬间尽收眼底,令人叹为观止。
拍摄者巧妙地运用快门速度,将水花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第四组图像名称:人间烟火烟花是夜空中的绚丽之美,也是摄影师眼中的“人间烟火”。
在这张照片中,拍摄者捕捉到了一束绚丽的烟花正在绽放的瞬间。
瞬息万变的色彩和形状使整个画面生动而美丽。
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摄影师将烟花的轨迹记录下来,展示出了瞬间的华美。
第五组图像名称:生活点滴这组照片将镜头对准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瞬间。
有一幅记录了一位街头小贩精心制作的美食,色香味俱佳;有一幅记录了一位老人微笑的面容,充满智慧与沧桑;有一幅记录了孩子们玩耍的欢乐场面。
这些照片或许看似平凡,却抓住了人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观看者重新发现了生活的真谛。
通过以上的图片和文字的结合,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摄影的魅力。
摄影大赛记录下了许多美好的瞬间,这些瞬间或是大自然的壮丽,或是生活中的细微,抓住这些瞬间的摄影师们用自己的视角和技术,将它们保存在镜头里,让人们可以一遍又一遍地欣赏和回味。
新闻摄影作品评析

新闻摄影作品评析本文以《New York Times》为例对一张新闻摄影作品进行评析。
该作品于2021年6月,由该报记者Steven Keating拍摄。
照片中,一名年轻男子面对摄相机,戴着黑色口罩,两眼含泪,表情痛苦而无助。
背后是一片密集的警察与示威者混战的场景。
这张照片捕捉到了当下在美国多个城市持续发生的抗议示威活动中,广泛存在的暴力冲突与社会动荡。
这张照片的构图非常简洁而又有力。
以男子为中心,将观者的视线引导到他的面部表情。
男子嘴部被黑色口罩覆盖,突出了他眼部的泪痕和眼神中的无助和痛苦。
这种集中的焦点营造出一种令人感同身受的情绪,让观众不禁被吸引进照片内。
照片的色彩运用也非常出色。
整幅画面以黑白灰为主,突出了场景中的暴力与紧张气氛。
黑色口罩、男子的黑色上衣和背后警察的防护装备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强调了男子的孤立与无助。
此外,还有一些微弱的灯光和反光,增加了照片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这张照片的价值在于其强烈的情感共鸣。
通过男子的眼睛和泪痕,观者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此外,背景中的暴力场面也引起观众对示威活动和政治社会问题的深思。
这张照片通过准确捕捉瞬间并传达情感,打动了观众的心灵,引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总而言之,这张《New York Times》的新闻摄影作品通过精准的构图、色彩运用和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到了抗议示威活动中的暴力与社会动荡,并引发了观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社会意义使得这张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表达价值。
这张新闻摄影作品凝聚了丰富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共鸣,值得进一步探讨和评析。
抗议示威活动一直以来都是新闻摄影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它们代表着社会的不满与呼声,承载着民众对于公正和平等的期许。
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抗议示威活动的现场,更通过一名年轻男子的面部表情,传递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这位男子的眼神中透露出的绝望和沮丧,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引发了无数思考。
摄影作品赏析及相关参数介绍

摄影作品赏析及相关参数介绍
摄影作品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创作,通过镜头记录下的画面可以传递出摄影师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
本文将对几幅经典的摄影作品进行赏析,并介绍一些相关参数。
1. 《阿富汗少女》
这张照片是由史蒂夫·麦卡里拍摄的,他在阿富汗旅行时拍摄了这张震撼人心的照片。
照片中的少女目光坚定、深邃,表现出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
这张照片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摄影作品之一。
相关参数:
ISO:100
光圈:f/5.6
快门速度:1/125秒
2. 《沙漠之舞》
这张照片是由吴清源拍摄的,他在撒哈拉沙漠遇到了一位当地的部落女孩,在她的带领下,他拍摄了这张优美的照片。
照片中的女孩在沙漠中跳舞,留下了流畅的身姿以及自由自在的心态。
相关参数:
ISO:200
光圈:f/16
快门速度:1/320秒
3. 《纽约之吻》
这张照片是由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拍摄的,他在纽约的时代广场上拍摄到了一对正在热情接吻的年轻人。
这张照片传递出了爱情和浪漫的气息,成为了经典的文化符号。
相关参数:
ISO:400
光圈:f/11
快门速度:1/125秒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需要考虑,如白平衡、曝光等。
这些参数可以影响照片的色彩和明暗度。
通过合理调整这些参数,摄影师可以创造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总之,摄影作品的赏析并不仅仅只关注画面本身,还包括了各种参数的调整以及摄影师想要表达的意义。
通过深入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我们也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经典之作。
数码摄影大赛作品赏析

“自然景观”单元的季军得主是来自冰岛的布拉吉· J· 英吉伯格森。作品名为《自然研究》。
“黑白照片”单元的冠军得主是来自荷兰的卡拉· 布鲁克霍泽恩。作品名为《赤裸的真相》。
“黑白照片”单元的亚军得主是来自中国香港的伊姆· 瑞· 可· 珍妮特。作品名为《不要放弃》。
这黑 幅白 获照 奖片 作” 品单 名元 为的 《季 激军 情得 之主 爱是 》来 。自 匈 牙 利 的 祖 尔 坦 马 达 斯 。
“
获时 奖尚 作摄 品影 名” 为单 《元 视的 觉亚 女军 王得 》主 。是 斯 洛 文 尼 亚 的 米 尔 塔 库 卡 尔 耶 。 ·
“
获时 奖尚 作摄 品影 名” 为单 《元 偶的 像季 》军 。得 主 自 匈 牙 利 的 祖 尔 坦 马 达 斯 。
“ ·
“数码视觉”单元的冠军得主是罗马尼亚的萨比娜· 迪米特里乌。 作品名为《山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获人 奖物 作 品肖 名像 为” 《单 市元 集的 小亚 镇军 的得 卡主 尔是 来 自 英 国 的 吉 姆 莫 尔 特 拉 姆 。 & ·
“
“人物&肖像”单元的季军得主是来自中国香港的伊姆· 瑞· 可· 珍妮特。获奖作品名为《无畏》
获迈时 奖克尚 作尔摄 品诺影 名里” 为努单 《斯元 两 的 个麦冠 不克军 同罗得 的。主 侧 是 面 印 》 度 。 尼 西 亚 的 · ·
英吉伯格森的获奖作品《伙伴》
“行星地球”单元亚军得主是来自芬兰的彼得· 贝尔尼。这幅获奖作品名为《焦点》。
“行星地球”单元季军得主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巴玉· 胡索多。 《我的旅程》
“动作世界”单元冠军得主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穆罕默德· 法德里。作品名为《牛的赛跑》。
“动作世界”单元亚军得主是来自中国香港的摄影师伊姆· 瑞· 可· 珍妮特。作品名为《球门》。
教你用iPhone在深秋季节里拍出唯美画面

教你用iPhone在深秋季节里拍出唯美画面深秋初冬,萧瑟的景致似乎显得单调乏味,但是其实不然,很多情绪人像现在正是拍摄的好时候。
乌克兰摄影师Oleg Oprisco创作的人物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拍摄出来的,本文小编总结了几个小技巧,跟着Oleg Oprisco动人心弦的唯美画面,一起探求如何营造氛围,拍出打动人心的萧索情绪人像。
1.弱对比色表现这种孤独寂寞的精致,不一定非要压抑的暗调子弱对比的画面,能更好的渲染苍白萧瑟的情绪氛围很多人一提到萧瑟的深秋人像,就会想到压抑的重色调,其实不然,表现这种孤独寂寞的精致,不一定非要压抑的暗调子。
弱对比的画面,能更好的渲染苍白萧瑟的情绪氛围,切忌大红大绿的艳色调。
2.幽长隧道地点的选择尤为重要冰冷的水泥钢筋,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寂寞的味道地点的选择尤为重要,有些地方,本就带着几分孤独的味道。
身在城市中的人们,每每来到幽暗狭长的隧道,是否都会感到一种难言的孤独和无助,不同于大自然的亲和,这些冰冷的水泥钢筋,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寂寞的味道。
3.搭景落寞的露天衣橱纠缠的线条造景是门艺术,当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场地来满足自己的创作,就会通过这种手法来制造景观。
这样更明白更直接的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让观者感受到作者要说的话。
不管是纠缠的线条,还是落寞的露天衣橱,她的寂寞,你懂了吗?4.人物表达有时候并不复杂的场景和画面,也能勾勒出非常精准的情绪引导好模特,告诉她此刻应该酝酿的情绪有时候并不复杂的场景和画面,也能勾勒出非常精准的情绪,这就归功于模特本身对于情境的领悟和表达。
引导好模特,告诉她此刻应该酝酿的情绪,然后自然而然的放手,让她自己理解和发挥,可以让作品的自然程度达到极致。
5.远景烘托还可以通过景别来表达萧索寥寂的气氛,比如画面中的远景景别空旷的环境,小小的身影,也会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还可以通过景别来表达萧索寥寂的气氛,比如画面中的远景景别。
空旷的环境,小小的身影,是否也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及拍摄手法解析

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及拍摄手法解析一、Introduction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摄影作为一种全球共通的艺术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
国际摄影大赛成为了摄影师们展示自己作品的评台,也是摄影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这些国际摄影大赛中,不乏一些令人震撼的作品,它们通过镜头记录下世界各地的美好景色、人文风情、动人时刻,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享受。
二、获奖作品及拍摄手法解析1. 题材的选择摄影作品的题材选择是影响作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获奖作品往往选择了富有张力和情感的题材,比如:自然风光中的日出、黄昏、雷电、瀑布等;人文记录中的劳作场景、民风民俗、节庆活动等;城市景观中的夜景、建筑、街头表情等。
这些题材不仅独具观赏性,而且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2. 光线的运用在摄影中,光线是至关重要的元素。
获奖作品往往能够巧妙地运用阳光、月光、灯光等各种光线,创造出明暗对比鲜明、层次丰富的画面效果。
日出时分的金色阳光、夜晚的灯光映衬、阴雨天气的阴云,都能为作品增添无限魅力。
3. 构图的设计构图是摄影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一个优秀的构图设计,可以让作品更加具有张力和美感。
在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摄影师对画面的构图设计非常用心,他们通常注重对角线、线条、形状、空间等因素的运用,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画面效果。
4. 色彩的运用色彩是摄影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获奖作品往往能够运用丰富的色彩,让画面更加生动和饱满。
从明亮的暖色调到深沉的冷色调,从单一的色彩到丰富的色彩对比,都能为作品增添魅力。
5. 技术的运用摄影技术是摄影作品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摄影师们往往善于运用各种摄影技术,比如长曝光、快门控制、景深调整等,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拍摄效果。
三、结语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经过层层筛选和评审,其品质和价值得到了认可,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通过对这些获奖作品进行解析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摄影艺术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拍摄水平,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优秀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艺术带来的美好和震撼。
从取材到后期丨一张IPPA获奖作品的成片工艺全解析

从取材到后期丨一张IPPA获奖作品的成片工艺全解析课堂1一个误导很多人的摄影学习公式▲不好意思了我又要贴出IPPA获奖照片了。
▲韩松 / 摄 iPhone5c,2015年全球iPhone摄影大赛人物类金奖照片如果我将这张照片代入一个公式,这张照片应该是“鸽子与老人”=iPhone5c 动静结合中心对称式构图 vsco方形裁图及滤镜10。
就我观察,很大一部分朋友学摄影就是遵循着这样的公式:“好照片=好器材好想法好构图好后期”。
于是他们在自己搭建的框架下将每一个点通通学习一遍,甚至学得很深入,却发现:然并卵。
问题出在哪?学习技术并没有错,只是他们忽视了将各个技术环节系统串接起来的过程。
如果将摄影比作是产品生产的话,器材、构图、想法、后期等好比是设备、原料、包装等,而真正实现优质产品的是“一条好的生产线和优质的生产工艺”。
这一部分是最细腻,最难以名状,同时又最带有鲜明个人色彩,运气和天赋的。
这篇文章我试图以一张照片来粗浅破解一下“生产工艺”的问题。
那生产工艺是什么呢?以及为什么拍摄者要把上面的“公式”赋予那几个值?这才是拍照片尤其是手机摄影的重点。
看看原画册工作室的内部圆桌采访吧。
2拍这张照片的前后发生了什么▲Q: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A:在伊斯坦布尔的旅行中拍摄的。
当时我在大街小巷散步,来到耶尼清真寺前的广场。
当时贩卖鸽饲料的老人坐在远处的红房子里,近处的儿童跑过,惊起了鸽群,老人却非常淡然地看着眼前这一切的发生。
我觉得这个动静结合的场景十分有趣和美好,就把它拍了下来。
Q:花了多长时间拍摄?拍了多少张原片?A:15分钟,前后50张左右原片。
▲韩松 / 摄 iPhone5c,一个场景的多种尝试,尝试不同的角度,等待鸽子合适的分布情况Q:这么多原片,都是同一个场景么?为什么选择这个场景?A:基本是同一个场景,就是石墙前面的红房子。
选择这个场景是因为我见到它的时候第一时间判断了它至少从视觉上是很美的——石墙衬托下鲜红的色彩对比,并且老人一直在发呆,和前面飞舞的鸽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19522729_口袋里的小旅行

骄傲的孔雀动物类一等奖/摄影师:(葡萄牙)Diogo Lage在葡萄牙波尔图的公共花园里与野外生灵意外邂逅,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
促使我按下快门的是整体构图的平衡感,强化了这只孔雀骄傲的气质与魅力,仿佛它就是花园的主人。
视野Vision龙舌兰植物类二等奖 / 摄影师:(美国)Ted Silveira这棵龙舌兰隐藏在美国加州圣克鲁斯市中心一个院子的角落里,我已经给它拍了不少照片,每次经过都会再拍一张。
这张照片我选择了特写和黑白模式,勾勒出龙舌兰独特的线条之美——在现实生活中,它很容易被周围的人行道、长椅和各种鲜花所遮掩,被人们忽略。
垂钓生活方式类一等奖/摄影师:(中国)Biao Peng在湖北武汉,我看到这个人在湖边钓鱼,这让我想起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画面,情不自禁地写下一首诗:“半山融水雾,深树隐渔翁。
君钓江中鲤,吾观落日红。
”视野Vision年轻的幸存者系列组照类一等奖 / 摄影师:(英国)Carol Allen Storey在乌干达西南部的卡塞塞,我深入一些青少年的生活,关注他们如何应对HIV阳性。
在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中,我看到他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非凡的坚韧、勇气,从不放弃希望。
“迅猛龙”贾斯珀孩童类一等奖/摄影师:(美国)Neri Rivas这张照片是在洛杉矶的一家超市外面拍的,我的儿子贾斯珀戴着迅猛龙面具和美国著名职业棒球队——洛杉矶道奇队的帽子,他投在墙壁上的影子非常有趣。
于是我们编了一个关于恐龙贾斯珀的故事——饥饿的恐龙男孩去逛小卖部。
视野Vision婚礼祷告新闻事件类三等奖 / 摄影师:(巴西)Gabriel Ribeiro我和父亲在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的多拉杜斯拍摄一场婚礼,典礼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所有在场的人都跪了下来,共同祈祷,为婚礼祝福,气氛肃穆庄重。
在他的记忆里生活方式类三等奖/摄影师:(白俄罗斯)Hleb Drazdou这是我祖父生前的房间,我的祖母用典型的苏联老式乡村风格来装饰它,表示对祖父的纪念。
这些1:1画幅的手机摄影作品,太美了

这些1:1画幅的手机摄影作品,太美了在IPPA iphone手机摄影大赛中,很多获奖作品也是使用了方画幅Li Jinquan北京中国旅行类第三名Marina Spironetti米兰意大利人物类第三名David Hayes俄亥俄州美国静物类第一名(以上照片为2017年IPPA iphone手机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有人认为方画幅拍照很简单,手机自带相机就有正方形比例选择,用方形的框,框住一个画面按下快门就好了。
其实不然,使用方画幅的话,要注意的细节还是有很多的。
正方形比例的构图重在它的自足性,整个画面虽简洁但却完整,即使你是拍摄物体的局部,它自身对称均匀的特点就能在视觉上给你呈现画面的完整性。
并且方画幅非常注重平衡,会有一种画面中某个事物摆正了,但会造成其他事物位置不对的感觉。
@陈志耿在这里大叔告诉大家几个需要注意的几点:一、保证画面简洁画面简洁是拍摄所有类型照片都需要注意的,画面简洁的意思不是说要留空白,是要我们取景时注意尽量避免与主体无关或会和主体抢视觉焦点的事物。
@唐颖方画幅本身就最简单的画幅,在安排空间和主体位置时,会比其他画幅更加简单和自由,也能更容易避免无关元素,形成简洁的构图。
二、保证画面完整、均匀正方形本身是一个对称图形,上下左右中心各种对称,整个画幅没有过于引导观众视线的走向,因此我们突出主体,吸引观众眼球就可以取决于你自己拍摄的画面内容安排。
@橙丹另外我们拍摄的主体可以做到尽量对称,这样整个画面会显得很整齐,可以给人一种舒服,稳妥的感觉。
@曹三、注意平衡方画幅整体看上去就很方正,所以保证画面水平线的平衡简直是太重要了。
水平线一旦倾斜就会影响整体画面美观。
这也不仅仅是方画幅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是采用其他画幅,也同样要注意水平线平衡问题。
在手机相机设置上都有构图“辅助线”功能,想练习的话做好相应设置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后期也可以校正水平线。
@小伙子@唐颖四、色调干净正方形构图画面层次感的要求更高,所以我们要控制好整体画面的色调。
iPhone 摄影大赛出片,器材党觉得如何?

iPhone 摄影大赛出片,器材党觉得如何?
关于拍照有一句精妙的话:拍照这件事太难了,因为它太容易。
手机改变了很多人们关于摄影的习惯,拍照不仅仅可以毫无技术门槛,也不再仅仅是人生重要时刻的见证,每一个日常的片刻都能被手机轻而易举地记录下来。
2014年度 iPhone 摄影大赛(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用 iPhone 拍出来的最美丽的照片。
建筑类摄影第一名
从2007年起设立的 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 (简称IPPA)是设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最有影响力的 iPhone 摄影比赛,早在手机摄影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群人致力于突破硬件的限制创造镜头下的美丽。
全世界的 iPhone 摄影爱好者都可以上传作品参赛。
除了掌握构图、对焦、曝光这些摄影的基本技能之外,iPhone 摄影大赛规定, 用户可以使用 Instagram、VSCO、Snapseed 等应用编辑照片, 但 Photoshop 等专业后期编辑则不被允许。
2014年度 iPhone 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涵盖了从风景、 动物、 人像、 宏观摄影等一系列领域,还评选出了动物、建筑、儿童、鲜花、美食、自然等单项优秀作品。
年度最佳摄影师第二名作品
动物类摄影第一名
儿童类摄影第一名
题图来自 IPPAwards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好奇心日报 , 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绝美中国摄影40年

绝美中国摄影40年提到摄影,我们总认为总是得端着长枪短炮穿街走巷的那些马甲大爷们才是玩摄影的。
但是iphone却打破了这个固有印象,不是只有相机才叫摄影,只要有一颗发现美的心,一个小手机也能成为超越单反的存在。
前不久苹果官方公布了2020年iphone摄影大赛的获奖名单,来和小印一起来看看这些惊艳的照片吧~1生活就是一门摄影的艺术今年iphone的摄影比赛的作品,可以说是各类摄影技巧大师云集,不论是构图还是光影,亦或是调色,观看完整个作品集大家总会get 到一两个简单的摄影技巧。
其实近几年iphone的摄影大赛已经有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参与,整个作品的工匠气息特别浓厚,但是对于生活的记录总感觉有些局限于浮华,虽然是生活中的场景,却很难让人有共鸣感。
当然不是说工匠气息不好,而是我们应该反思手机摄影大赛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手机可以代替单反”还是“手机足以胜任日常生活摄影需求”。
总冠军年度摄影师Dimpy Bhalotia(英国) | iPhone X年度第一名Artyom Baryshau(白俄罗斯) | iPhone 6 年度第二名Geli Zhao(中国)| iPhone XS Max年度第三名Saif Hussain(伊朗) | iPhone X建筑类第一名Haiyin Lin(中国)| iPhone X抽象类第一名Tu Odnu(中国)| iPhone 7 Plus动物类第一名Xiaojun Zhang(中国)| iPhone X儿童类第一名Ekaterina Varzar(美国) | iPhone 6 花卉类第一名Peiquan Li(中国)| iPhone 8 Plus 风景类第一名Dan Liu(中国)| iPhone XS Max生活方式类第一名Audrey Blake(美国) | iPhone X 自然类第一名Lisi Li(中国)| iPhone 7 Plus新闻事件类第一名Fernando Merlo(西班牙) | iPhone X 其他第一名Danielle Moir(美国) | iPhone 6 全景类第一名Bojan Pacadziev (法国)| iPhone 8 人物类第一名Omar Lucas(秘鲁) | iPhone 4肖像类第一名Mona Jumaan (巴林)| iPhone XR 系列类第一名Dan Liu(中国)| iPhone 11 Pro Max静物类第一名Joao Cabaco(葡萄牙) | iPhone XR 日落类第一名Leo Chan(中国香港)| iPhone 11 Pro旅行类第一名Kristian Cruz(美国) | iPhone X树木类第一名Glenn Homann(澳大利亚) | iPhone 11 Pro其实看到这些照片的获奖名单中有那么多中国的获奖者,小印还是挺惊讶的,说明中国的摄影作品在国际上也是能够拿得出手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手机摄影大赛作品赏析篇一:索尼手机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作为绝大多数手机摄像头传感器的供应厂商,索尼今年首次在旗下的世界摄影大赛中设置了手机组,近日该组别在20幅参赛作品中最终角逐出了前三名,来看看人家的水平如何吧。
以往的索尼世界摄影大奖分为专业组、公开组和青年组,手机组虽然是首次设立,但也征集到了超过10000幅作品。
按照要求,参赛照片不局限于索尼Xperia手机所摄,可以是来自任何品牌和任何操作系统,当然图片也是可以进行后期修改的。
▲第一名作品由来自意大利的Salvatore Calafato所摄,图中两人正在沙滩上惬意地酣睡。
据悉,获奖者除了现金奖励外还会得到一台最新的索尼摄影设备和一台最新的Xperia手机,并且作品还将在4月24日于伦敦萨默塞特宫举办的摄影展中展出。
下面依次是前3名和其它17幅决赛作品,是否都符合你心中的标准?▲第二名作品由来自匈牙利的Janos M Schmidt所摄,图中是布达佩斯火车西站的日落场景。
▲第三名作品由来自伊朗的Ako Salemi所摄,图中的男孩正在与小羊玩头顶头游戏。
▼其他前二十名决赛作品精选篇二:尼康摄影大赛作品赏析特等奖《冰舞》作者:(北京)陈晓伟《冰舞》喜获尼康“影像·从心”摄影创作大赛特等奖,确实出乎自己的预料。
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从“相由心生”的传统理念来诠释理解主题“影像·从心”。
主办者自然希望通过摄影——这一特定的艺术语言,达到传播摄影之力与摄影之美的目的。
我以为,摄影作为一种创作活动,它需要勤奋加上感觉。
摄影与文字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图片创作的机会大都不能积累,再轻的赛事,再小的热点,你不到场,就可能错过出“精品”的机会,因此勤奋是第一位的,正可谓“不以善小而不为”。
感觉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后天的。
后天的感觉来源于自觉的意识,除了大量的拍摄、图片鉴赏、相互交流外,还要从文学、电影、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中去寻找。
只有基于丰厚文化底蕴而“突发”出的灵感,才能使你厚积薄发。
对一名专业摄影记者来讲,“影像·从心”固然重要,但是我更推崇“勤奋·从心”,“影像·从心”加上“勤奋·从心”乃我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履行职责和拍好照片的原动力。
一等奖《家园》作者:(湖南)岳胜斌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天连水、水拥天,水天一色,美丽动人。
我就生长在洞庭湖旁,洞庭湖就是我的“家园”。
春末夏初双休日的一个偶然机遇,几位相知的影友凑到一块儿侃“摄”,不知谁说了一声“走”,于是我们抄起“家伙”坐上车,从城区跨过洞庭湖大桥,直奔君山大堤。
只见那湖畔一排排水柳整齐伫立在水中,湖水影映,翠绿色的倒影真是美极了。
再看,泛泛小舟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宁静、清爽,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
下午5时许,湖区养鸭专业户老李头正赶一群水鸭(约1500多只)经过此地。
天赐良机,影友们忙得不可开交,只听一片“咔嚓、咔嚓”快门声,而我呢?当时仅使用海鸥双镜头1204B相机,自擂是国产“哈苏”,于是,只好发挥它的特点,端着它,往前小跑,找到一处鸭子回家的必经之路,即水柳群像一个绿色小岛的地方。
贴近水面,居高临下,架起相机“恭候”“贵宾”的到来。
水中嬉戏的鸭群,有时也不服主人,水面上也不时出现零乱拥挤的场景,也就在主人将它们往前驱赶,这群鸭子基本上都朝同一方向——绿岛游弋时,我拍下了这幅取名为《家园》的照片。
回一等奖《风雪归途》作者:(黑龙江)肖殿昌尼康“影像·从心”提倡的是“相由心生”,摄影作品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文化艺术知识,厚积薄发,用心观察后采用艺术手法而创作出来的。
今年3月份,我到雪乡创作时,恰遇一场大雪,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大家被特有的雪景奇观所震撼,猛拍雪中风光,我也为景所动拍了很多雪景。
因为我用的是数码相机,能即拍即现,我发现眼见的壮观景色变成瞬间景象时,竟显得那么平淡无奇。
忽然来了灵感,何不把盖满白雪的苍松翠柏和雪白的山峦作为背景,将马爬犁和风雪中奔波的人们放在一起,这样既表现了白山黑水壮丽的风光景色,又反映出风雪严寒中人们不怕艰苦的乐观精神面貌。
我从马爬犁上翻上翻下,爬冰卧雪,找了好几处比较理想的景点,创作出这幅比较理想的作品。
摄影界有风光派和纪实派之争,我倒觉得风光和纪实不过是同属于摄影艺术的一种题材门类,不应该有什么主次、轻重之分。
风光摄影能展示大自然的秀美壮丽,陶冶人们的情操;社会纪实摄影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启迪人生,催人奋发。
创作没有什么死定律,因为“相由心生”,摄影家就是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及个人喜好,打破常规大胆地创新,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摄影作品。
一等奖《跨越障碍》作者:(海南)蒋聚荣2003年5月,我随某部三营进行野外战术训练,这是一支转战祖国大江南北,屡立战功的英雄部队。
经过几天观察,我发现战士们训练特别能吃苦,摸爬滚打个个顶呱呱,可谓一支“陆上猛虎队”;而他们跨越各种障碍时如雄鹰展翅,是那样勇猛果敢又不失轻松飘逸……于回是我就有这种创作灵感:将战士们轻快越障的背景定为傍晚火红的夕阳下,意味着我们的战士青春似火,为了祖国安宁,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为了更好突出主体,展示当代军人风采,达到动与静,虚与实的效果,我在傍晚支上三脚架,固定好尼康F100相机,选用17~35毫米广角镜头,采取速度优先1/30秒,富士200胶卷,一连拍摄了十多张,这是比较中意的一幅。
我认为摄影创作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它不仅能展现摄影人无穷的创作智慧,还能拓宽摄影人广阔的胸怀,为社会留下一幅幅美好的精神财富。
二等奖《壮丽江河》作者:(四川)刘应华青藏高原是祖国江河的发源地。
有了江河的滋养,斑斓的大地,秀美的山川才有了生命灵性,有了万物生息繁衍……生于斯,长于斯,我从小就十分钟爱江河、崇拜江河。
每每见到江河,回总感到心灵深处有一种让人难以言表的撼动。
俯瞰江河,她舞动飘逸的身姿,像大地母体中流动的血液,给大地以生机和活力;她敞开胸襟,露出自然无穷无尽的坦荡之美,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她蜿蜒拥抱,钟爱着每一处所触及的生命。
在高空虽然听不到江河、溪流悦耳的流淌声,但能感受到宽广伸展的河流就在你的心灵中畅游,仿佛倾听着远古的传说,心底泛起无尽的遐想……。
艺术在于对生命的热爱。
只有感悟了,你才更能理解大自然的生命、人与自然是怎样的“天人合一”。
其实,人们真的需要在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灵魂中去感悟生命的真谛,感悟人生的哲理。
回篇三: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欣赏与赏析要做到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欣赏与赏析,首先应该需要摄影的艺术特征。
1892年创刊号的《斯汀迪奥》精美地再现了摄影和绘画作品,并把摄影与绘画、雕塑并列在艺术领域,杂志的第三期刊登了布林古尔《摄影艺术的诞生》的文章,这是摄影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事件,从此,摄影正式踏入艺术殿堂。
摄影艺术有着他特有的性质。
首先,摄影与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摄影创作依赖于照相机。
在意识上,摄影更趋向于客观。
摄影家在创作的时候,无论怎样选择他的拍摄对象,却总要面对物质世界的某个方面,它不以摄影家的意志而转移。
虽然现代摄影技术和数字影像技术使摄影家的创造发挥空间得以扩展,但反映和揭示现实生活仍然是摄影创作的主流和本质。
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言:“画家的任务是构筑,而摄影家的任务是揭示。
”其次,摄影的时间性。
摄影者必须适应自己的拍摄对象,而且往往要完全取决于它。
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把摄影的时间性和瞬间性简述的淋漓尽致。
他提出:“摄影主要在一张照片里抓住事物的全部精华,”因此,摄影者的思考必须抢在曝光瞬间之前,一旦按下快门就无法改变注意。
再次,摄影与机遇也体现于好的摄影创作之中。
这需要摄影者对手中相机的熟练掌握成都及预见能力。
第四,再现细节。
摄影再现一切细节的能力其精确度是任何其他视觉手段都无法企及的。
摄影能精确地再现物体的形态、色彩、光影、体积、空间、质感、机理等,体现拍摄对象本身材质的美、肌理的美、秩序的美。
第五,摄影家根据相机的曝光速度进行创作,产生真是与虚幻的效果,从而表达摄影家的思想和想法。
第六,在某种程度上,摄影者是“用光来作画”。
摄影者在为拍摄画面进行视觉设计即构图时,摄影的这六个特点是决定性的,最重要的。
摄影者一方面要有对客观世界敏锐的观察能力,也要有摄影者所特有的预见能力,并能在按下快门之前安排被摄体,选择角度、视点、俯仰,运用线条、块面、形状等形式,突出作品主题,使画面简洁,有条不紊。
对摄影作品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了解摄影技术知识是欣赏摄影作品的基本条件。
其次,对摄影艺术语言的解读能力。
对一幅摄影作品的光线、色彩、透视、影调、清晰与模糊的解读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欣赏做好铺垫。
但很多摄影艺术作品所蕴藏的内涵却并非画面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要求我们在更深的层次去探寻。
第三,对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帮助解读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从而更好的欣赏一幅摄影作品。
第四,建立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认真体会摄影作品的思想,读懂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达到欣赏摄影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
要对一幅摄影作品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摄影作品的拍摄主题。
只有首先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来明确该作品的思想深度和人文立场,进而体会到作品的价值及对社会的影响,确定其思想品味的高低。
其次,分析摄影作品的表现技巧,读懂摄影家运用的摄影技巧所表达的思想目的,继而对其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
对一幅摄影作品分析的步骤课分为读图、了解作者的拍摄意图、解读创作者、再回到读图;摄影图像是具有深刻意义、富含大量信息的平面,既然摄影是一种视觉语言,那么分析摄影作品先要从读图做起。
当一张照片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首先想了解作者在画面里拍的是什么。
拍摄的主体是什么,陪体是什么;进而我们想要知道作者在何时、何地拍摄的;然后我们会利用所知的摄影知识推断作者拍摄的角度,运用的摄影技巧、光线的处理、色彩处理等;最后再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视觉心理学、摄影视觉语言和构图原理组织画面。
作者的拍摄意图(即作品的主题)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所在,摄影的拍摄技巧、构图原则都是为拍摄主体服务的。
如果体会不到摄影家的真实拍摄意图,那你所看到的摄影技巧、表现形式、绚丽画面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我们应运用所知的相关知识从前面内外尽可能多地了解摄影画面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同一幅摄影作品的评价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作者的拍摄意图。
如果我们多搜集了解作者及作品诞生的背景资料,便会尽可能地拉近与作者心灵的距离。
解读创作者是摄影作品分析中较高的层次,也是个较难的阶段,因为有时我们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资料。
但赏析摄影大师的名作时,这个阶段却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