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
三峡大坝的18个思考,看后直出白毛汗
三峡大坝的18个思考,看后直出白毛汗三峡大坝的18个思考,看后直出白毛汗物理学教授钱伟长先生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海湾战争的启示》的文章。
钱伟长在文章中指出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使用的常规武器足以使三峡溃坝,这将使长江下游六省市将成泽国,几亿人将陷入绝境。
面对目前的导弹技术,三峡大坝的防御是不可能的。
钱伟长的的结论是:〝我们绝不能花了几百亿或几千亿人民币来修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给我们的子孙背上包袱,成为外部敌人敲榨勒索的筹码。
这里启示我们,在和平还没有保障的国际形势下,三峡工程是千万不应上马的。
〞谁敢动三峡大坝?用什么武器又能动三峡大坝?不但超级大国敢动三峡大坝,就是小国也敢动三峡大坝,甚至国内千万〝孤狼〞也可能动。
动三峡大坝可以用核武器,导弹,甚至一艘船或几公斤炸药。
X李登位之后,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不断升级,为数众多的中国人都支持攻打钓鱼岛,鹰派军官放言很自信,取钓鱼岛如囊中取物。
但是发动突然攻击之前,中国须先在三到四天内放空三峡水库,以免达摩克利斯剑落在自己头上,而在短期内迅速放水又会造成超级洪水,形成与三峡溃坝同样的灾难效果。
点击看大图一、日本敢动三峡大坝?按照中国军事专家的观点,拿下钓鱼岛易如反掌,日本海军不是中国海军的对手,况且中国海军新增了航空母舰,又有核武器做后盾;按照中国外交部的观点,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打钓鱼岛是索回自己的领土;纵观网路意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中国人都支持早打钓鱼岛;中国政治家们更是走在舆论的最前面。
问题是,为什么至今不敢动钓鱼岛?中国不但不敢动钓鱼岛,就是和菲律宾等国有争议的一些南海小岛,中国也不敢动。
为什么?二、三峡大坝是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打仗和下围棋是一个理。
你想围杀对方的几个棋子,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棋子是否会因此而受到对方的威胁。
门前不清,断然没有先进攻对方的道理。
围棋中的一个最简单的原则是〝宁失一子,莫失一先〞。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
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
这是一个创举,不过一件事物不能单纯的说它是好的,或是坏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也一样,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获悉福之所倚”三峡大坝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等好处,但也引发一些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生态、人文安全以及水坝能引发一些问题 1.生态安全以及水质问题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
据了解,三峡库区水质的好坏和变化,不仅取决于库区内的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治理状况,同时也与上游来水的质量密切相关。
三峡库区上游流域面积大,接纳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农村面源排放的氮磷污染物多,世界野生动物协会今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通过大坝的水流速度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
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
2.人文安全古今中外,水库大坝一直都是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也是恐怖分子破坏和要挟的主要目标。
因为三峡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虽然这个坝的确很大,可能要五千万吨核弹正面摧毁,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和世界上的许多混凝土重力大坝的结构不同,水轮发电机的26条进水管,以及众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是安装在大坝中。
此外,三峡大坝中还有三道深55米宽34米的横截大坝的槽(一道为升船机用,二道为船闸用),而这三道深槽都只用一层薄薄钢板控制,一旦这层钢板被炸毁,就可造成与溃坝一样的效应。
三峡大坝若全溃时,百余亿立方米库水短时间内下泄,坝址至沙市间沿岸,受洪水波直接冲击,灾害损失严重,造成极大地损失。
3.水坝能一起的一些问题①泥石流其中在2010年7月15日晚12点,一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将长江三峡左畔的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掀翻了天”:集镇的农贸市场被泥石流整体掩埋;一幢5层楼房的1-3层被淤泥填满;大街上到处“飘”着冰箱、洗衣机……据统计,此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63万余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长江三峡水力枢纽工程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
其水利工程的防洪效益与泄洪能力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历史上,长江上游洪水频繁,每逢特大洪水,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都要进行分洪,但总会淹没乡村和农田。
而三峡大坝具有强大滞蓄洪水能力,防洪库容近200亿立方米。
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可防止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数千万亩耕地和数千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发电也产生巨大利益,该工程起初便只考虑发电。
文革后三峡工程被第三次提起,1994年三峡水电站正式动工,其发电量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占全国水力发电的20%。
为国家带来部分财政收入,也解决了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电力供应。
在长江三峡工程筹建开始,便与生态、文物保留等诸多问题相伴。
白鳍豚,我国特有濒危哺乳动物,三峡工程其上千万吨的通航能力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增加了白鳍豚被螺旋桨击毙的事件,同白鳍豚同意珍惜的中华鲟也成了受害者,三峡工程每年蓄水时,会让下游天然水量有所减少,这有可能干扰中华鲟的栖息与产卵。
除水生生物外陆生生物如川明参,因在淹没区内或者建造其他设施而遭破坏……我国是文明古国,而三峡地区富有地方特色,其文物、遗址不可估量,但由于三峡工程淹没范围广淹没地面地下文物、遗址众多,虽有所保护规划但也有一部分文物没入了淹没线以下并且出土几率少之又少。
纵观利弊,个人认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其利大于弊,因采取许多措施,其弊端被缩放,与其利——数千万人民生命安全相比还是较小的。
但在看到其利的一面时也要看到其弊。
防洪: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是解除长江中游洪水威胁,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最有效的措施。
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可供电华中、华东以及川东地区。
每年约可替代煤炭5000万吨,可减轻上述地区的煤炭运输压力,并可减轻因火电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
关注三峡大坝军事安全
关注三峡大坝军事安全进入海军论坛2007-3-13 16:04:16 发帖人:eniac02 网友评论23条浏览6315IP6月1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正式落闸蓄水,十几天后,一个浩淼的“高峡平湖”出现在世人面前。
三峡工程浓缩了中华民族艰辛与奋斗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见证,将为我国人民带来无可估量的福祉与实惠。
但是,也有人担忧三峡工程的军事安全问题。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不仅从古到今有不少破坝水淹敌军的战例,而且去年台湾军方也曾丧心病狂地用电脑模拟炸三峡大坝。
特别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争和恐怖袭击的幽灵仍然在徘徊。
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战争,更让国人关注三峡大坝、大亚湾和秦山等超大型水电、核电工程的安全防御问题。
大坝历来是军事打击和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之一[ 转自铁血社区/ ]从古到今,水库大坝都是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之一,也是恐怖分子破坏和要挟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且筑坝壅水、破坝放水、水淹敌军的战例为数不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空军曾炸溃了德国的穆尔湖水库大坝。
该水库是德国重工业和军事基地鲁尔区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
在朝鲜战争中,美空军炸毁了朝鲜的水电站,使朝鲜失去部分能源供给。
1996年初,马达加斯加的反政府组织绑架了外国游客,并威胁要炸毁水电站大坝,迫使政府释放被捕的反政府组织成员和接受他们的条件。
据港台媒体报道,去年夏末,台湾空军曾利用电脑模拟演练了对祖国大陆三峡大坝进行“远程攻击”的“战法”。
演习中,台军派遣F-16战斗机群携带“精灵炸弹”及“小牛导弹”等空对地导弹,经过长途飞行对三峡大坝的主体建筑进行攻击。
同时,台军地对地导弹部队利用“雄风Ⅱ”型等新型巡航导弹辅助战机,对大坝的军事防御网进行攻击。
我军军事专家指出,此次台军深入大陆内部攻击目标的电脑推演,在台军近年来的军棋推演中尚属首次,是台军“境外决战”战略的延续。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台空军远程作战能力确实有所提高,但是,台军战机和导弹要想突破大陆解放军设立的数道立体防线、成功实施远程打击,纯属妄想。
三峡工程后果有多可怕 8天穿越蓄水175米的三峡
三峡工程后果有多可怕8天穿越蓄水175米的三峡11月27日晴负重走石牌,月黑过西陵宜昌-虾子沟-石牌-当阳村-南沱-秭归-香溪昨日,全程徒步穿越长江三峡梦之队16名队员,由重庆出发,朝发朝天门,夕至宜昌城,经过一夜休整,早晨6点钟便起床。
按行程计划包车前往虾子沟码头,然后乘船到西陵峡峡口石牌,沿江边山路与栈道徒步至南沱,再包车游览三峡大坝、屈原故里秭归,扎营王昭君故里香溪。
约8点,我们兴奋地到达码头。
船儿突突突启航后,才发现当年名噪一时的葛洲坝水电站就在眼前,可惜流岚漂渺,雾锁长江,只能看见迷蒙中的堤坝如沉沉一线穿越南北。
船行一会,一轮红日在长江尽头喷薄而出,霞光初露,天蓝蓝,水蓝蓝,如今蓄水已至175米的长江,如湖泊一般坦荡柔美。
乘舟江上,看流岚烟花,听涛声依旧。
突然两岸异峰突起,高崖壁立,长江顿时被挤压成一条窄窄的射线,企盼中的西陵峡就到了。
队员们被高峡平湖独有的气势刺激得欣喜若狂,举着照相机,横扫美景如卷席……10点10分我们顺利在石牌码头登陆,三峡徒步正式拉开帷幕。
策划时我为何选择石牌为徒步起点?一是这条线是条成熟的驴行路;二是抗日时期这里发生过著名的石牌保卫战,忠勇的抗日将士为了重庆,慷慨赴死,以三峡天险石牌为界,与10万日军展开殊死搏杀,战斗惨烈,石牌前方的山野上曾三个小时听不到枪声,那是因为双方军队上万把刺刀在进行白刃血战。
伟大的三峡,英雄的石牌对挡住日寇铁蹄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所以沿着这条抗战之路驴行有着特殊的意义。
此刻,山峦静谧,阳光明媚,早已看不见战争的痕迹。
十六驴子背着高高耸立的大包,走过古香古色的石牌,家家户户高挂红灯笼的江边小街,在尽头一农家处拐弯上山。
山路弯弯,崎岖坎坷,杂草丛生,既陌生又亲切,上到山腰,一会又迂迥至江边,看得见脚下的长江碧蓝如镜。
如果蓄水之前,长江应该高悬在200米开外的脚下吧,那时驴行这条山路该是怎样的惊险刺激呢?由于太阳当空,很快我们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三峡大坝真的被炸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三峡大坝真的被炸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文章给你看看.既然大家还要聊三峡,咱就再多说几句。
不过事先申明,一,所列皆为公开数据,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到二,不讨论如何炸三峡大坝。
要说的只是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
这个坝的确很大,可能要五千万吨核弹正面摧毁。
但命门也是有很多的。
有人认为炸三峡大坝不如直接炸北京上海武汉香港,此言差矣!这说明对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根本没有概念,认识大大的不足!!!那么三峡大坝被炸毁到底有什么后果呢?中国有句老话就水火无情。
不知大家有没有体会,比如你在海滩上玩,离岸很远,突然涨潮了,你跑得了吗?你是跑不了的。
很快会被淹没。
再举个例子,钱塘潮听说过吧,被几十米高的潮水卷走是活不了的,会游泳也没用。
“左派爱国者”对1998解放军抗洪抢险念念不忘。
1998的洪水是个什么概念呢?流量6万立方米/秒。
三峡大坝真的被炸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三峡大坝若全溃时,百余亿立方米库水短时间内下泄,坝址至沙市间沿岸,受洪水波直接冲击,灾害损失严重。
葛洲坝水利枢纽将严重受损,宜昌市在铁路线以下地区受淹,枝城、上下百里洲和荆江分洪区以西洲滩围垸将溃堤受淹。
溃坝洪峰的最大流量将达到100—237万立方米/秒,下泄洪峰将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到达葛洲坝水利枢纽,届时洪峰仍将达到31万立方米/秒,洪水损坏葛洲坝大坝后进入宜昌市区,洪水在宜昌城内的流速仍然有每小时65公里,溃坝4—5小时后,宜昌城的水位将高达海拔64—71米。
1998年,长江洪水的最大流量为6万立方米/秒,这里给出的溃坝洪峰是其洪峰的37倍,洪峰下泄的速度高达每小时100公里,与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相同。
如此大的流量,如此高的速度,其破坏能力远远超过摧毁三峡大坝的几颗炸弹。
就是葛洲坝水利枢纽,在这样的流量和速度下,也要被冲垮。
宜昌市地面的平均高程不到海拔50米,当宜昌市洪水位高达海拔64—71米时,宜昌城已在水下20米处。
在三峡大坝发生溃坝后,宜昌市的居民几乎没有机会逃生,因为在溃坝后的半个小时,洪峰已经就到达宜昌市。
你绝对没有想到的三峡工程:无法挽救的严重负面影响(转)
你绝对没有想到的三峡工程:无法挽救的严重负面影响(转)标签:分类:冷眼观潮杂谈第一∶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
2004年冬,荆江长江干堤发生多处崩岸。
2006年春传来岳阳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的消息,湖南省水利厅负责人紧急赴京向水利部和国家防总汇报险情。
一千多年来,长江干堤保护着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98年长江洪水后中央政府动用几千亿国债加固长江干堤,1991年联合国又资助长江干堤维修。
三峡大坝蓄水后发生的长江干堤崩岸问题和黄河三门峡工程建成后的情况十分相似。
1962年黄河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导致黄河大堤溃塌,中央为此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加以讨论,决定改变工程运行方式,并开始改造。
黄万里教授用“清水顶冲长告急”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长江干堤长告急,社会就不得安定,穿着新衣的皇帝也无法睡个安稳觉。
第二∶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
三峡工程根本不能使万吨轮船直达重庆,最多只能使万吨船队在一年中的五、六个月的时间内直达重庆。
万吨船队只不过是将四艘或者六艘驳船捆绑在一起而已。
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能力马上得到饱和,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能力不可能达到每年五千万吨,最多只能保证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三千万吨左右。
目前长江货运需要用机械翻坝来协助完成。
原计划在1997年完工的升船机至今未见踪影,客轮过船闸的平均时间为七小时,乘客难以接受,造成长江客运和三峡旅游事业的萎缩。
第三∶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库区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不稳定的地区。
三峡工程移民对安置工作不满,每年信访的次数高达八万多件次,连年持续不减。
三峡工程的所谓开发性移民措施,不但没有使百万移民致富,而是使绝大多数移民陷入赤贫状态。
负责三峡工程移民信访的官员将移民生活用“三低”和“三无”来描述∶收入低于搬迁前的水平;低于安置地当地农民的水平;家庭生活水平处于当地贫困线之下以及无田种,无工做,无出路。
三峡大坝利弊分析
河流的泥沙会带来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后果。长江是世界上泥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每年都会带走5到10亿吨的泥沙,尽管水库的泥沙流速难以预测,但专家普遍认为一般情况下每年河流携带的泥沙都将会被大坝截住。若此种假设成立,长江所携带的泥沙将在100年内填满水库。水库中的泥沙沉积会对下游造成影响。几千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带一直把这些泥沙作为农田和渔业的营养源泉。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发出警告:水库尾部附近的泥沙流速会加快,在旱季将严重影响上游的通航,水库尾部的泥沙还会抬高河岸。成问题的是还无法准确的预测水库泥沙的沉积速度。此种情况有可能使经济效益比预期的要低很多,即便有可靠的泥沙,沉积速度记录,泥沙沉积的速度与位置也是难以预测。
三峡工程优点自不待言,而以下诸多不利之处不知能否克服?
三峡大坝使长江航运受到了打击,航运量下降,船只正常通过船闸设计时间是2小时40分钟,现在大约为3个小时。
库区一些地带出现了比较多的滑坡现象,包括巫山新县城。三峡大坝终年蓄水有可能诱发地震.
三峡解决泥沙问题的主要手段是蓄清排浑,有学者认为这无法解决长江上游河床的鹅卵石问题,这些鹅卵石在水流减缓后无法被冲出三峡,导致库区淤积,重庆港堵塞。重庆人要为污染治理、水土保持埋单,而三峡的收益又没有他们的份儿。
如果我们在开发能源上缩手缩脚怕这怕那,别国的机枪大炮飞机导弹迟早都会开到我们的国土上来,到那时恐怕仅机枪大炮炸弹导弹对三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就已经远远超过三峡大坝对三态球境的破坏程度!
开发水资源只是三峡大坝的功用之一,另一很大的作用是可以使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由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这不仅保障了相当多人的生命财产,而且从另一方面也保护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三态环境,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从另一方面抵消了对三峡上游的三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就是说可以将功补过。
三峡大坝的危害地震
三峡大坝的危害地震三峡库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吗?如果把地震对三峡工程的影响局限于大坝附近十公里范围以内,则目前还没有找到这个地区历史上有破坏性地震的记录。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三峡大坝的地震危害,一起来看一看吧。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3级地震的危害”三峡大坝的地震危害从至今还保存的叙利亚境内的最古老水库坝算起,人类已有三千三百多年筑坝历史,但建造坝高超过一百米、二百米甚至三百米的高坝,还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1936年美国的胡佛水库地区发生地震,才引起人们的注意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但当时认为只是一个孤立现象。
六十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1962年中国的新丰江水库发生了6.1级地震;1963年世界上库容最大的赞比亚和津巴布卫的卡里巴水库发生了5.8级地震;同年意大利的vaiont水库发生地震的同时也出现山体崩塌和滑坡;1966年希腊的krenasta水库发生了6.3级地震;1967年印度科依纳水库地区发生至今最严重的水库诱发地震,地震强度为6.5级;1972年世界上大坝最高的苏联unrek水库(坝高317米),发生4.5级地震,当时大坝尚未完工,但是地震却一个接一个的不断发生;1975年美国的oroville水库发生5.8级地震,公众的忧虑迫使附近正在施工的auburn水库停工重新论证,修改抗震标准;1981年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斯旺大坝后的纳赛尔水库发生了5.6级地震。
这些地震大多数发生在弱震地区或地质构造稳定的地区,地震强度均超过历史上所记录的最大地震强度,这些地震强度足以造成人员伤亡和对建筑物,以至对大坝本身的破坏。
地震学家认为:“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实用的判断水库诱发地震风险的指标,所以,所有的‘大型水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
”著名的地震学家洛德(曾任世界地震学会主席)在研究了水库诱发地震和大坝高度的关系后指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大坝越高,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越大。
对三峡大坝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对三峡大坝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三峡大坝曾被我国誉为20世纪的建筑奇迹之一,但现在这个横跨浩荡长江的大坝却成为一个威胁环境的灾难。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三峡大坝的建立使得人多地少、土地短缺矛盾突出,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当地植被破坏,气候变化,对各种动植物产生影响生,使得态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同时还影响了当地的地质基础的稳定。
有地质学家称,三峡大坝拦截水量的庞大重力已开始在好几个地点侵蚀长江陡峭边岸。
再加上水位波动频繁,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滑坡灾害,也使得大坝附近的地区的地质结构被破坏。
大坝四周的侵蚀和山体滑坡现象极为严重。
07年7月14日,一条长江支流发生特大滑坡灾害,滑坡山体长、宽均在1公里左右,而厚度达18米。
13名农民被吞没在泥石流中。
滑坡体进入长江支流后激起两层楼高的大浪,摧毁了20余艘船舶,并导致11名渔民丧生。
虽然官方称此次灾害乃暴雨所致,但地质学家称,是江水水位突然变化导致河岸岩石松动引起的。
二、对水资源的影响在大坝初建时,江水淹没了许多有毒工厂。
大坝建成后,由于江水被大坝阻拦,农业残留物、生活及工业污染物无法顺流而下排入大海,而是倒灌回水库,使得库区水体的污染不断加重。
虽然政府部门说建了很多污水处理厂,但实际上许多污水处理厂并未与城市污水系统相连通。
三峡蓄水之后,水流变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减,三峡水库水质明显变坏,特别是过去水质好的支流河段,水质恶化问题更加严重。
部分出现“水华”现象,且发生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
部分支流居民饮水源堪忧,特别是香溪河、大宁河、梅溪河等情况突出。
今年丰度县因支流富营养化而发生5万人饮用水污染,小江浮萍、水葫芦疯长等问题。
三峡大坝对中国两大河流之一———长达3900英里、旱涝无常的长江的调节能力也遭到质疑。
今年春天,下游城市遭遇大旱,通常可停靠港口的船只无法航行,但三峡大坝未能发挥调水功能消除这一问题,本月湖北省大约40 万人缺水。
这些关于三峡的谣言,可休矣!
这些关于三峡的谣言,可休矣!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30期早在三峡大坝设计之初,专家就考虑过核武器的威胁。
最后,三峡选定的混凝土重力坝是能够抵御住常规核武器攻击的。
即使被几百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命中,大坝也就是炸开一个几十米的大口子,不会造成溃坝一泻千里的情况。
每年7 月,长江进入主汛期,有关三峡大坝的谣言就频频出现。
但谣言年年传,三峡始终固若金汤。
本文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有关三峡的谣言。
謠言一:三峡大坝扭曲变形去年汛期,一张“谷歌地图显示三峡大坝扭曲变形”的照片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今年汛期,这条老谣言又重出江湖。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与水资源学家王浩曾表示,三峡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是最结实的坝型,不仅不怕长期浸水,在100 年内,其抗压能力反而会越泡越结实。
实测结果也表明,已经蓄水10余年的三峡大坝,目前的混凝土抗压能力已由当初设计的25兆帕,升至目前的43兆帕,远远超出了设计标准。
混凝土重力坝不怕洪水漫顶,又有23个泄洪深孔和22个泄洪表孔,有超强泄洪能力,就更不怕超大洪水来袭了。
专家表示,三峡大坝并非传言说的“一段段单独摆在基岩上”,坝块之间、坝体和基岩之间都进行了严格的一体化工程处理,足以抵抗水的冲压而岿然不动,大坝混凝土至少500 年不会有问题。
那么,为什么谷歌地图上的三峡大坝会变形呢?三峡大坝一直是国际重点关注的目标,数据保密极其严格。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曾表示,从谷歌地图上看到的卫星图片,是通过拍摄的多张图片,结合地理坐标等信息,经过拼接修正后再生成的。
遥感专家猜测,可能是国外公司不掌握中国的重要地理坐标数据,因此修正后的图片在视觉效果上会发生变形。
其实不止是三峡大坝,谷歌地图还曾出现过香港青马大桥两侧扭曲变形、西藏定结县天坑等。
由于谷歌数据会不断更新,三峡大坝也就有时正有时歪。
谣言二:三峡一泄洪,武汉就被淹网上频频传出“三峡一泄洪,武汉就被淹”“三峡一泄洪,宜昌就被淹”“三峡一蓄水,重庆就被淹”等谣言。
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
今中外,水库大坝一直都是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也是恐怖分子破坏和要挟的主要目标。
筑坝壅水、破坝放水、水淹敌军的战例为数不少。
早在2400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智伯与韩宣子、魏恒子攻赵襄子的晋阳城时,引河水灌城的成功战例。
20世纪以来,由于重型轰炸航空兵的出现,摧毁对方内地大坝成为可能。
二战中,交战双方都轰炸过对方的水坝,给双方造成惨重损失。
朝鲜战争中,美军借助其航空兵的绝对优势,对朝鲜的所有20多个大型水库都进行了大规模轰炸。
每次大坝被毁,都有大片即将成熟的农田被淹没而绝收,下游公路铁路交通线被彻底损毁,造成的后果远远超出轰炸机上万架次轰炸的威力,实际杀伤和破坏甚至超过中小型核弹。
越南战争后期,美军同样毫不犹豫、毫无仁慈地大规模轰炸并摧毁了越南北方的水坝堤岸系统,给北越造成了惨重损失。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先胜后败的困境中,也曾掘开黄河花园口,引大水灌豫东,成功地阻止了日军的追击,但同时使豫东数百万无辜平民受灾。
英国的水库大坝专家哥尔特斯密斯等曾指出,打击对方的水库设施,是国际军事较量和国内政治较量的一种手段。
在军事较量和政治较量中,大坝是被对方打击或被对方威胁的对象。
拥有大坝的一方,处于被动;威胁和打击大坝的一方,处于主动。
如果把大坝当作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剑就悬在拥有大坝一方的头顶上。
长江中下游是祖国大陆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经济最为发达。
有人把中国大陆的经济分布比作弓箭,沿海地区为弓,沿长江为箭。
长江中下游一旦蒙受三峡大坝溃坝的灾难,这弓箭就有弓无箭,经济体系必然瘫痪。
而三峡工程位于中原的腹地,在国防整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又十分敏感。
中原历来是兵家常争之地,在和平环境下,中原亦是存兵之所。
所以,人们不禁发问:建起三峡大坝,中国大陆的经济重心与军事战略机动力量,是否就全被置于这达摩克利斯剑之下了?兴建三峡工程是党和国家经过长达30多年的反复论证后才决定的,对三峡大坝可能成为未来军事打击的重要目标早有考虑。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这是黄万里教授去世之前发生的。
2003年6月三峡水库开头蓄水,之后三峡船闸试运行,三峡第一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行;2006年5月20 日三峡大坝全部完工。
这是黄万里教授去世之后发生的。
现在要向黄万里先生报告的是:"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地凉起来了。
穿着新衣的皇帝感觉到有点凉了。
"第一: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江干堤发生严峻崩岸。
2004年冬,荆江长江干堤发生多处崩岸。
2006年春传来岳阳长江干堤发生严峻崩岸的消息,湖南省水利厅负责人紧急赴京向水利部和我国防总汇报险情。
一千多年来,长江干堤爰护着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平安。
1998年长江洪水后中心政府动用几千亿国债加固长江干堤,1991年联合国又资助长江干堤修理。
三峡大坝蓄水后发生的长江干堤崩岸问题和黄河三门峡工程建成后的状况特别相像。
1962年黄河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导致黄河大堤溃塌,***中心为此召开中心工作会议加以争辩,打算转变工程运行方式,并开头改造。
黄万里教授用"清水顶冲长告急"来说明问题的严峻性。
长江干堤长告急,社会就不得安定, 穿着新衣的皇帝也无法睡个平稳觉。
其次: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
三峡工程根本不能使万吨轮船直达重庆,最多只能使万吨船队在一年中的五、六个月的时间内直达重庆。
万吨船队只不过是将四艘或者六艘驳船捆绑在一起而已。
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力量立刻得到饱和,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力量不行能达到每年深不超过15米,冬季不超过20米,泥沙简单在坝前淤积。
但是假如泥沙淤积量过大,前置库削减消落带生态危机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前置库形成后,假如不依据三峡工程环保要求严格处理上游垃圾和污水,对于开县来说尽管开县盼望将来成为一个滨水城市,但是有可能面临的又是一湖臭水。
三峡危害
三峡危害水库大坝是现代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之一,这一点谁也清楚。
就是在古代战争中,筑坝壅水,破坝放水,水淹敌军,这样的战例也不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空军炸溃了德国的穆尔湖水库大坝。
该水库是德国重工业和军事基地鲁尔区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没有水源,钢铁、化学和军火工业都无法维持生产。
在巴尔干半岛,游击队炸毁水库大坝,用水冲毁下游的桥梁,破坏德军的交通联系。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空军同样炸毁了北朝鲜的水电站,使北朝鲜失去部分能源供给。
莫桑比克国内战争中,反政府的力量曾多次尝试,炸毁当时正在建设中的CABORABASSA大坝。
在原南斯拉夫的波斯尼亚,塞尔维亚族的军队破坏了水库大坝,用以打击水库下游的对抗派的力量…… 英国的水库大坝专家哥尔特斯密斯等曾指出,打击对方的水库设施,是国际军事较量和国内政治较量的一种手段。
在这军事较量和政治较量中,大坝是被对方打击的或被对方威胁的对象,拥有大坝的一方,处于被动。
威胁和打击大坝的一方,处于主动。
如果把大坝当作达摩克勒斯之剑,这剑就悬在拥有大坝一方的头顶上。
◆钱伟长的警告1991年初,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多国部队,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优势,打击伊拉克。
这时,中国政协副主席,物理学教授钱伟长先生,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海湾战争的启示》。
钱伟长先生在文章中谈了海湾战争和三峡大坝建设中的人防安全的关系。
钱伟长先生文中指出了三峡水库溃坝的危害,将是长江下游六省市将成泽国,几亿人将陷入绝境。
同时也指出,三峡大坝将成为外部敌人威胁的目标。
面对目前的导弹技术,三峡大坝的防御是不可能的。
因此,钱伟长先生建议,三峡工程是千万不应上马,否则就是干自铸达摩克勒斯剑的蠢举。
他的结论是:“我们绝不能花了几百亿或几千亿人民币来修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给我们的子孙背上包袱,成为外部敌人敲榨勒索的筹码。
这里启示我们,在和平还没有保障的国际形势下,三峡工程是千万不应上马的。
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
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三峡大坝并非铜墙铁壁,三峡大坝有一些致命的弱点。
他和世界上的许多混凝土重力大坝的结构不同,水轮发电机的26条进水管,以及众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是安装在大坝中,这些管道的输水截面是如此之大,要保证大坝每秒11万立方米的泄洪能力。
形象地说,三峡大坝,就象一块有许多洞眼的荷兰奶酪,整体性差。
此外,三峡大坝中还有三道深55米宽34米的横截大坝的槽(一道为升船机用,二道为船闸用),而这三道深槽都只用一层薄薄钢板控制,一旦这层钢板被炸毁,就可造成与溃坝一样的效应,而破坏这层钢板根本不需要什么核武器,几个恐怖分子就可以做到。
所以,三峡大坝安全的主要敌人是恐怖份子和特工间谍。
根据这个新的认识,必须重新认识三峡工程的安全问题,因为敌方个数,不再是少数几个,而是个数很多,敌方不在明处,而在暗处,人们也不可能察觉任何“战争的征兆”;就连所谓的“无限目标,无限空间,无限时间,无限手段”的战争威胁,对这些敌手来说,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既然大家还要聊三峡,咱就再多说几句。
不过事先申明,一,所列皆为公开数据,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到二,不讨论如何炸三峡大坝。
要说的只是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
这个坝的确很大,可能要五千万吨核弹正面摧毁。
但命门也是有很多的。
三,有人认为炸三峡大坝不如直接炸北京上海武汉香港,此言差矣!这说明对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根本没有概念,认识大大的不足!!!四,那么三峡大坝被炸毁到底有什么后果呢?五,中国有句老话就水火无情。
不知大家有没有体会,比如你在海滩上玩,离岸很远,突然涨潮了,你跑得了吗?你是跑不了的。
很快会被淹没。
再举个例子,钱塘潮听说过吧,被几十米高的潮水卷走是活不了的,会游泳也没用。
六,“左派爱国者”对1998解放军抗洪抢险念念不忘。
1998的洪水是个什么概念呢?流量6万立方米/秒。
七,三峡大坝真的被炸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八,三峡大坝若全溃时,百余亿立方米库水短时间内下泄,坝址至沙市间沿岸,受洪水波直接冲击,灾害损失严重。
三峡大坝的负面影响
第一∶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
2004年冬,荆江长江干堤发生多处崩岸。
2006年春传来岳阳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的消息,湖南省水利厅负责人紧急赴京向水利部和国家防总汇报险情。
一千多年来,长江干堤保护着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98年长江洪水后中央政府动用几千亿国债加固长江干堤,1991年联合国又资助长江干堤维修。
三峡大坝蓄水后发生的长江干堤崩岸问题和黄河三门峡工程建成后的情况十分相似。
1962年黄河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导致黄河大堤溃塌,中央为此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加以讨论,决定改变工程运行方式,并开始改造。
黄万里教授用“清水顶冲长告急”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长江干堤长告急,社会就不得安定,穿着新衣的皇帝也无法睡个安稳觉。
第二∶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
三峡工程根本不能使万吨轮船直达重庆,最多只能使万吨船队在一年中的五、六个月的时间内直达重庆。
万吨船队只不过是将四艘或者六艘驳船捆绑在一起而已。
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能力马上得到饱和,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能力不可能达到每年五千万吨,最多只能保证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三千万吨左右。
目前长江货运需要用机械翻坝来协助完成。
原计划在1997年完工的升船机至今未见踪影,客轮过船闸的平均时间为七小时,乘客难以接受,造成长江客运和三峡旅游事业的萎缩。
第三∶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库区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不稳定的地区。
三峡工程移民对安置工作不满,每年信访的次数高达八万多件次,连年持续不减。
三峡工程的所谓开发性移民措施,不但没有使百万移民致富,而是使绝大多数移民陷入赤贫状态。
负责三峡工程移民信访的官员将移民生活用“三低”和“三无”来描述∶收入低于搬迁前的水平;低于安置地当地农民的水平;家庭生活水平处于当地贫困线之下以及无田种,无工做,无出路。
三峡工程移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颗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
今中外,水库大坝一直都是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也是恐怖分子破坏和要挟的主要目标。
筑坝壅水、破坝放水、水淹敌军的战例为数不少。
早在2400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智伯与韩宣子、魏恒子攻赵襄子的晋阳城时,引河水灌城的成功战例。
20世纪以来,由于重型轰炸航空兵的出现,摧毁对方内地大坝成为可能。
二战中,交战双方都轰炸过对方的水坝,给双方造成惨重损失。
朝鲜战争中,美军借助其航空兵的绝对优势,对朝鲜的所有20多个大型水库都进行了大规模轰炸。
每次大坝被毁,都有大片即将成熟的农田被淹没而绝收,下游公路铁路交通线被彻底损毁,造成的后果远远超出轰炸机上万架次轰炸的威力,实际杀伤和破坏甚至超过中小型核弹。
越南战争后期,美军同样毫不犹豫、毫无仁慈地大规模轰炸并摧毁了越南北方的水坝堤岸系统,给北越造成了惨重损失。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先胜后败的困境中,也曾掘开黄河花园口,引大水灌豫东,成功地阻止了日军的追击,但同时使豫东数百万无辜平民受灾。
英国的水库大坝专家哥尔特斯密斯等曾指出,打击对方的水库设施,是国际军事较量和国内政治较量的一种手段。
在军事较量和政治较量中,大坝是被对方打击或被对方威胁的对象。
拥有大坝的一方,处于被动;威胁和打击大坝的一方,处于主动。
如果把大坝当作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剑就悬在拥有大坝一方的头顶上。
长江中下游是祖国大陆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经济最为发达。
有人把中国大陆的经济分布比作弓箭,沿海地区为弓,沿长江为箭。
长江中下游一旦蒙受三峡大坝溃坝的灾难,这弓箭就有弓无箭,经济体系必然瘫痪。
而三峡工程位于中原的腹地,在国防整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又十分敏感。
中原历来是兵家常争之地,在和平环境下,中原亦是存兵之所。
所以,人们不禁发问:建起三峡大坝,中国大陆的经济重心与军事战略机动力量,是否就全被置于这达摩克利斯剑之下了?兴建三峡工程是党和国家经过长达30多年的反复论证后才决定的,对三峡大坝可能成为未来军事打击的重要目标早有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
三峡大坝并非铜墙铁壁,三峡大坝有一些致命的弱点。
他和世界上的许多混凝土重力大坝的结构不同,水轮发电机的26条进水管,以及众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是安装在大坝中,这些管道的输水截面是如此之大,要保证大坝每秒11万立方米的泄洪能力。
形象地说,三峡大坝,就象一块有许多洞眼的荷兰奶酪,整体性差。
此外,三峡大坝中还有三道深55米宽34米的横截大坝的槽(一道为升船机用,二道为船闸用),而这三道深槽都只用一层薄薄钢板控制,一旦这层钢板被炸毁,就可造成与溃坝一样的效应,而破坏这层钢板根本不需要什么核武器,几个恐怖分子就可以做到。
所以,三峡大坝安全的主要敌人是恐怖份子和特工间谍。
根据这个新的认识,必须重新认识三峡工程的安全问题,因为敌方个数,不再是少数几个,而是个数很多,敌方不在明处,而在暗处,人们也不可能察觉任何“战争的征兆”;就连所谓的“无限目标,无限空间,无限时间,无限手段”的战争威胁,对这些敌手来说,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
既然大家还要聊三峡,咱就再多说几句。
不过事先申明,
一,所列皆为公开数据,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到
二,不讨论如何炸三峡大坝。
要说的只是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
这个坝的确很大,可能要五千万吨核弹正面摧毁。
但命门也是有很多的。
三,有人认为炸三峡大坝不如直接炸北京上海武汉香港,此言差矣!这说明对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根本没有概念,认识大大的不足!!!
四,那么三峡大坝被炸毁到底有什么后果呢?
五,中国有句老话就水火无情。
不知大家有没有体会,比如你在海滩上玩,离岸很远,突然涨潮了,你跑得了吗?你是跑不了的。
很快会被淹没。
再举个例子,钱塘潮听说过吧,被几十米高的潮水卷走是活不了的,会游泳也没用。
六,“左派爱国者”对1998解放军抗洪抢险念念不忘。
1998的洪水是个什么概念呢?流量6万立方米/秒。
七,三峡大坝真的被炸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八,三峡大坝若全溃时,百余亿立方米库水短时间内下泄,坝址至沙市间沿岸,受洪水波直接冲击,灾害损失严重。
葛洲坝水利枢纽将严重受损,宜昌市在铁路线以下地区受淹,枝城、上下百里洲和荆江分洪区以西洲滩围垸将溃堤受淹。
溃坝洪峰的最大流量将达到100—237万立方米/秒,下泄洪峰将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到达葛洲坝水利枢纽,届时洪峰仍将达到31万立方米/秒,洪水损坏葛洲坝大坝后进入宜昌市区,洪水在宜昌城内的流速仍然有每小时65公里,溃坝4—5小时后,宜昌城的水位将高达海拔64—71米。
1998年,长江洪水的最大流量为6万立方米/秒,这里给出的溃坝洪峰是其洪峰的37倍,洪峰下泄的速度高达每小时100公里,与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相同。
如此大的流量,如此高的速度,其破坏能力远远超过摧毁三峡大坝的几颗炸弹。
就是葛洲坝水利枢纽,在这样的流量和速度下,也要被冲垮。
宜昌市地面的平均高程不到海拔50米,当宜昌市洪水位高达海拔64—71米时,宜昌城已在水下20米处。
在三峡大坝发生溃坝后,宜昌市的居民几乎没有机会逃生,因为在溃坝后的半个小时,洪峰已经就到达宜昌市。
仅宜昌一市的人员损失将高达50万。
溃坝模拟的外部条件,并不是选在最不利的时刻上,也不是选在比较不利的时刻上,而是有意选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当出现战争征兆时,泄水七天至安全水位,水库里只有百余亿立方米水。
溃坝时的自然流量为6万立方米/秒,溃坝洪峰的最大流量将达到237万立方米/秒。
长江最大洪水流量为11万立方米/秒(1870年),为世界上第三,原苏联利纳河的最大洪水流量为18•9万立方米/秒(1967年),巴西亚玛河的最大洪水流量为37万立方米(1953年),和三峡溃坝的流量237万立方米/秒相比,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模拟模型尚未告诉人们,当三峡水库里装满水,自然水流在6万立方米/秒时的溃坝情况将是怎样的,393亿立方米的水量,是个什么概念?就相当于黄河一年的水量,黄河一年的水量,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溃泄下来,将是一场什么样的灾难?
不但宜昌保不住,沙市保不住,江汉平原保不住,武汉也保不住,京广、京九铁路也保不住,洪水影响范围一直到南京。
1986年四川省政协调查组在报告中指出,“战争一旦爆发,三峡大坝必然成为首要目标,大坝倘被摧毁,中下游大城市顿成泽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简单说就是比98年洪水凶猛几十倍的洪流不可阻挡的摧毁长江中下游的一切。
洪峰10小时内到武汉,1天内到南京。
十几几十米高的洪水冲跨建筑楼房,很难想象民众能逃出生天。
淹死多少人恐怕都难以统计。
长江流域是中国的精华重心,水量占全国的38%,耕地占25%,粮食40%,棉花33%,淡水鱼66%,养活3。
5亿人口。
这个影响大家是否明白?
从军事角度来看,三峡大坝下游地区是中国战略机动力量所在。
根据军事评论家杨浪的研究,三峡工程处在中国国防整体中一个十分关键又十分敏感的位置,一旦发生溃坝,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将对国防整体发生重大的辐射状影响,灾场效应严重。
三峡大坝下游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更是中国主要的屯兵之地,这里驻有中国集团军的百分之四十五、装甲师的百分之二十、步兵师的百分之三十八、空降师的百分之百,是中国战略预备力量和中国战略机动力量的精锐所在。
战略机动力量和预备力量,受到三峡溃坝的巨大挟制,十分被动。
如果战略机动力量为溃坝洪水所吞噬,其所造成的结果是如何设想也不为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