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为一门选修课,老师们对待它有两种偏激的态度,一是既为选修课,就干脆舍弃不修,提前进入高考复习;二是把它当做必修课一样进行教学。

这两种做法都偏离了选修课设置的根本意图。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设置这一门选修课的宗旨一是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二是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如果要有效地落实这样的能力,我认为应该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是欣赏,二是积淀。

笔者认为欣赏、积淀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学在有效层面上的着力点。

为了实现这种有效,笔者这样进行操作。

一、回望必修教材,加强选修必修的联系。

例如教学散文之部,我们可以回望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的寻觅文言津梁,加强选修与必修的联系。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有三个板块组成,即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

因声求气重在声情并茂地诵读,仔细理会重在字词理解基础上的品味,融会贯通就是阅读的综合运用。

选修教材的散文之部就为我们品味欣赏文言散文提供了三种渠道。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要我们从理解散文的形象性的角度去仔细理会,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要我们从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的角度去仔细理会,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要我们从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的角度去仔细理会。

再来看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这一单元选了三类散文,独具韵味的山水风物的山水游记类,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的人物传记类,直观形象的事实呈现的寄寓言志类。

第一类散文的特点是情景交融的意境、灵活多变的`笔法、多角度多侧面的细致的真实描写;第二类散文的特点是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精湛的场面描写、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第三类散文的特点是寓言说理、铺叙夸饰、渲染描摹、繁简搭配、多种修辞的运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计划五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计划五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计划五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为了适应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的需要编写的,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对古代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增进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必修教材相比,其专题性更强,选文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如果沿用必修教材惯用的单篇教学模式,很难体现教材编写专题探究的意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从教与学的实际考虑,笔者以为可在各单元的专题下,相机设计几个子专题,对教材选文进行增删重组,通过对比阅读实现专题目标。

下面以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为例。

教材前言告诉我们:在具体步骤的安排上,是从学习过程着眼,每章的第一项是赏析指导,就这一章所提出的赏析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

第二项是赏析示例,诗歌和散文各举一篇为例,从该章所提出的学习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第三项自主赏析是围绕这一章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

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同学们在阅读赏析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

有的作品在探究.讨论题目之后,还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

第四项推荐作品是推荐给同学们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课外阅读之用。

这种运用演绎法的设计安排导之以法在先,目标比较明确,应该说是合理的,可操作性也是很强的,但是它并不符合学生的阅读实情和认知规律,学生更多的是先接触诗文作品,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再作理性的分析,探究蕴含其中的奥妙,实际上运用的是归纳法。

因而,我们仍以教材各单元的学习重点为目标,改变一种思维路径,即从具体的作品入手,将有相关点的作品整合重组为几类或几个子专题,让学生在充分赏读的基础上,探究阅读古代诗文的基本原则与途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欣赏方法。

4. 诗歌散文中的意境、情感与哲理。

5. 分析与解读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及作者。

2. 鉴赏法:欣赏古代诗歌散文的经典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意境、情感与哲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心得与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其文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视频、音频、文本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相关的诗歌散文欣赏作业。

3. 创作展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古代诗歌散文特点的作品。

4.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理解、欣赏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内容,每课时讲授一个章节,穿插相应的欣赏和讨论活动。

七、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章节,了解基本内容。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特点。

3. 作品欣赏:播放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欣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案例案例一:《登鹳雀楼》欣赏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简介。

2. 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选读。

3. 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特点和欣赏方法。

2. 阅读法: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 参考资料: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作品、评论和研究文章。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和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第1-2周: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2. 第3-4周: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 第5-6周:学习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

4. 第7-8周: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第9-10周:进行诗歌散文创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2周: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 第3-4周: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3. 第5-6周:学习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古代诗歌散文。

古诗文欣赏选修课教学策略及方法

古诗文欣赏选修课教学策略及方法

古诗文欣赏选修课教学策略及方法徐敬东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

共配有“诗歌之部”“散文之部”等三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均按“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顺序指导学生鉴赏学习。

相对于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和其它选修教材来说,这册教材篇目多,容量大,要求高,任务重,给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带来了很大困难。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册古诗文欣赏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全面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确立了完善古诗文欣赏选修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丰富其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努力让选修课堂的语文教学模式多姿多彩。

一、古诗文欣赏选修课堂教学策略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

高中古诗文选修课本所选的这些古诗文,都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精华中的精华。

如何让它们被学生愉悦地接受,正确地理解,陶醉地欣赏,进而喜爱它,痴迷它,实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审美境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陶冶思想情操,传承中华文明,推动我国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全方位发展的战略目标,语文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是否科学、合理、充分地发挥其应有作用,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对于古诗文欣赏选修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遵循如下四个基本策略:一是有利于学生放开思路,发展学习个性,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古诗文从时代背景、作家思想、语言文字等诸方面都与现在的高中生生活环境、思想认识、习惯语言等有很大差距,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体验上,思维活动上,认知理解上,都有较大难度。

要学好它,把它当作一种兴趣爱好来培养,一种审美活动来享受,一种精神文明来传承,就不仅要让学生走近它,更要让学生带着热情与兴味去亲热它。

如果按传统必修课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机械地读、背、分析、理解,势必很快就会产生学习疲劳、厌倦乃至厌恶感。

因而教师应转变观念,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选修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翁,敢于探讨,敢于质疑,敢于表现,从而变单一、封闭、被动、消极的学习活动为多元、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简介及教学建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简介及教学建议

简介及教学建议

教材总体介绍
编写指导思想
• 在义务教育阶段古诗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 展阅读,以求提升审美境界,为形成一定的传统 文化底蕴奠定坚实的基础。 • 适应高中生文言文的学习要求,着重从文学鉴赏 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同学们阅读古代诗文。有计划 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提高对古代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 博大精深,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增进运用祖国 语言文字的能力。
• 音读—义读—情读—美读
2.“诗歌素描”
(理解、感悟、语言转换训练)
◎曾冬《唐诗漫步》
◎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白话散文
(三十年代国立清华大学考题)
曾冬《唐诗漫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 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许 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 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 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 • 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 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 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 深了。雨渐渐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 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 孤独的夜晚。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略) 【引导学生打好语言基本功,解决“基本口 粮”】 三、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略)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真正读懂古诗, 为进一步欣赏打下基础】
四、思考下面的问题,理解作品的主旨。 【结合单元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 和“知人论世”的方法进一步探究这首诗 的主旨。三个问题可以看作探究主旨的路 径,学生经由对三个问题的回答,不仅能 更好地鉴赏这首诗,而且也可从中学会一 些鉴赏的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一、关于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

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

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

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二、关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增进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深入理解和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教学资源:相关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文本资料、图片、视频等。

【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新课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诗歌的起源,介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同阶段的诗歌特点)2.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散文的起源,介绍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等不同阶段的散文特点)【作品欣赏】1. 诗歌欣赏:《登鹳雀楼》(王之涣)(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韵律等艺术特色)2. 散文欣赏:《醉翁亭记》(欧阳修)(朗读散文,分析散文的结构、修辞、情感等艺术特色)【课堂互动】1.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 教师点评和指导(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首古代诗歌或散文进行深入阅读,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诗歌、散文同步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诗歌、散文同步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诗歌、散文同步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鉴赏其艺术价值。

2. 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其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集选2. 散文唐宋传奇、骈文、笔记、杂记等三、教学方法1. 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 通过讲解、鉴赏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对人生、社会的反映。

3. 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诗歌、散文相互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它们在文学形式、表达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异同。

4.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扩大文学素材的来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5. 注重独立思考和自主操作,鼓励学生分析和总结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结构和表现手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策略1. 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尽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思考和创造的乐趣。

2.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互动探究、小组合作、课堂演绎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3. 注重课外拓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个性化的特长和造诣,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调研来总结和探索更广泛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内涵。

4.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安排、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外活动、多方位掌握文学素材和知识。

五、教学效果评价1. 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 对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 对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心的塑造。

4. 对诗歌、散文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是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的把握,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感受古代诗歌、散文的艺术魅力和思想精华,建立起自己有的文化感悟和人生态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兴趣,感受其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诗、词、赋、论、辩、书、画等。

2. 欣赏方法:意象分析、抒情议论、节奏韵律、历史文化背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及欣赏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欣赏方法深入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意境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文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举例说明欣赏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分组进行分析讨论。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欣赏方法,自主分析一首古代诗歌散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提供丰富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及赏析内容。

2. 辅助材料:相关古代诗歌散文选集、注释版作品、学术论文等。

3. 多媒体资源:PPT、视频、音频等,用于课堂演示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4.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教案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识》授课方案【教材总说】《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识》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它是依照学生学习完五个必修模块(即诗歌:四个古代诗歌单元22 首古代诗词;散文:五个单元 18 篇)的前提下编制的,它重视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高中同学阅读古代诗文。

让同学们经过自己的鉴赏研究,感觉古代诗文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提升对古代诗文的语言的感觉能力,领悟中华文化的广博精深,深入热爱祖国的感情,增进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能够说,是将学生在必修阶段习得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整合、增强与提升。

据此,建议:一、授课目的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整合与运用,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教法上,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重视学生自主吟诵、研究、感悟。

二、课时安排,仅供参照。

总课时 36 课时单元建议课时单元建议课时第一单元6课时第四单元8 课时第二单元3课时第五单元8 课时第三单元3课时第六单元8 课时【单元授课方案】(仅供参照)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研究诗歌的旨意“赏析指导”授课方案:一、单元整体感知〖“赏析指导”的要素〗1、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亲自领悟去推测作者的本意2、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有语词的特定含义的理解,经过对诗句、文辞的正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感情;3、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觉融入赏识过程中;4、赏识、吟咏祖先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研究他们的一生易为人,全面认识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5、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资料和后辈的议论,全面掌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6、弄清作品的详尽创作时间;7、全面认识作者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赏析示例”的要素〗掌握诗歌的结构意脉,正确理解主旨。

〖“自主赏析”的要素〗正确理解诗歌的字、词、句、主旨;鉴赏:开头环境的衬着、诗中即景起兴、反问、比喻等手法的作用;比较鉴赏两首诗歌内容、风格的异同。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教学策略
野人献曝(芹)
罗马在哪里
“选修”二字作何解?
学生根本就没“选”的自由 教师和学校满足不了学生的 “选” 学校没有选择权 选文素养
奠定基础
基础性与均衡性
选修:兴趣、爱好和专长
(实际应用 鉴赏陶冶
拓展或深化
引导探索研究)
(三)我们是行走在通往罗 马的路上吗?
1.文无定格。 2.欣赏“鲜活”。 3.积累。 4.文言文素养。 5.积累写作素材。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第一重门:读 (1)串译全文。 (2)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 式。 (3)“探究.讨论”第三题 (4)背诵全文
第二重门:赏
(1)本文就一段讲了几层意思?此次 春夜宴游桃李园的缘由是什么? (2)“探究.讨论”第二题 (3)说说这篇序文中哪些地方体现 “鲜活”。
举隅:边塞诗 1.产生原因 2.边塞诗派及其特点 3.代表诗人及用品 4.例析——《闺怨》
闺 怨 王昌龄
(1)读题:题称“闺怨”,一开 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是 否矛盾? (2)读与析:理解诗意和思想感 情 (3)赏析第三句。为什么第三句 是关键句?
教学策略之二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对应 “赏析古代诗词中作者的思想”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1.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 2.意脉和情感(提要钩玄和因声 求气)。 3.积累。 4.素养。 5.写作素材。
伶官传序
第一重门:读 (1)串译全文。 (2)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 式。 (3)完成“探究.讨论”第三 题
第二重门:赏
(1)归纳各段内容。 (2)寻找贯串全文的精神气质的语句, 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对应 “赏析古代诗词的形象、意象、意境”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味。 对应 “赏析古代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兴趣,感受其中的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诗歌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诗歌散文的鉴赏方法4. 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名篇5. 实践活动:编写诗歌散文作品,进行鉴赏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学会鉴赏方法,欣赏名篇佳作。

2.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深层含义,运用鉴赏技巧,进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欣赏名篇佳作,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活动法:编写诗歌散文作品,提高创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诗歌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第三课时:诗歌散文的鉴赏方法4. 第四课时: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一)5. 第五课时: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二)六、教学内容6. 诗歌散文的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7. 诗歌散文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特色8. 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9. 诗歌散文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10. 实践活动:诗歌散文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七、教学重点与难点7.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散文的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特色。

8. 教学难点:探讨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分析作品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八、教学方法8. 讲授法:讲解诗歌散文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及其艺术特色。

9.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散文的美。

10. 讨论法:探讨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思考作品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散文的起源、发展、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欣赏艺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歌散文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概述第一节:诗歌散文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诗歌散文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2. 第二章:诗歌欣赏第一节:诗歌的基本形式与特点第二节:古典诗歌的审美观念与鉴赏方法第三节:名篇欣赏与分析3. 第三章:散文欣赏第一节:散文的分类与特点第二节:散文的审美观念与鉴赏方法第三节:名篇欣赏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名篇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诗歌散文创作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知识的掌握和鉴赏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以论文形式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 参考书籍:相关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书籍、论文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网站、论坛、博客等。

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概述(2课时)2. 第二章:诗歌欣赏(4课时)3. 第三章:散文欣赏(4课时)4. 第四章:诗歌散文的审美特征(2课时)5. 第五章:诗歌散文的创作方法(2课时)6. 第六章:名篇欣赏与分析(4课时)7. 第七章:古代诗歌散文的传承与影响(2课时)8. 第八章:古代诗歌散文在现代社会的价值(2课时)9. 第九章:实践与创作(4课时)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的教学策略优化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的教学策略优化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的教学策略优化作者:谭咏佳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24期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应以加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方向,深化教学策略研究,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素养和精神理念等综合素养,选修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教学策略的优化调整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42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意义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内容简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分为诗歌之部和散文之部两部分,每部分分为三个教学单元,诗歌之部中的单元主题分别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每个单元包括赏析示例一篇,从单元的欣赏主题角度对古文赏析方法和相关知识进行指导教学,自主赏析四篇、推荐作品五篇;散文之部中的单元主题分别为“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每个单元包含赏析示例一篇、自主赏析三篇、推荐作品两篇。

其中编入了例如《长恨歌》《蜀相》《春江花月夜》《将进酒》《虞美人》等优秀的古代诗词代表作,例如《庖丁解牛》《阿房宫赋》《六国论》等优秀的古代散文代表作。

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内涵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对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内容的补充和拓展,主要选取了部分中国古代优秀的代表性诗歌和散文,从文学欣赏的各个角度对诗歌和散文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文学素养为主要方向,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古诗词中优美隽永、简洁有力的词句,塑造出的传神、瑰丽的情境描写,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文字之美,提升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诗词和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情感,志存高远的高洁情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代表,让学生体会其中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情感,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论、辩、书、序等体裁。

2.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散文,使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选取代表性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进行欣赏和解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鉴赏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评价和交流。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课时:分析代表性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第四课时:选取一组古代诗歌散文进行欣赏和解读。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评价。

4. 学生能够动手编写古代诗歌散文,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案例分析1. 教学内容:本章节将深入探讨古代诗歌散文的具体案例,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期的代表性作品。

2. 案例分析:选取《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诗歌,分析其古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选取《楚辞》中的《离骚》、《天问》等作品,探讨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选取唐诗中的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等诗歌,欣赏其豪放与忧国忧民的情怀;选取宋词中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如梦令》等作品,领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妙的词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展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展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

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古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诗歌。

这些诗歌已经流传了千百年。

那么,我们如何穿越时空去理解那些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呢?其实古人已经摸索和总结了很多的诗歌鉴赏理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所提出的重要的诗歌鉴赏理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下面就让我们试着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中国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理论指导之一:以意逆志①“以意逆志”的赏析方法介绍: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②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这种鉴赏方法运用到详细的诗歌鉴赏中呢?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下面一首诗歌: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三、教师引导鉴赏实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吟诵感悟2、把握意象:月、乌、霜、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

3、想象与联想4、品味意境、把握诗情明确:描绘了一幅秋夜寒江图:秋天的夜晚,月亮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枫树与渔火映衬着独自愁眠的诗人;远处山寺传来的钟声让孤寂的诗人心烦意乱。

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羁旅之愁四、方法总结:吟诵感悟—把握意象—发挥想象与联想—品味意境、把握诗情五、自主赏析合作发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相应题目。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wù]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参考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秋风萧瑟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六、教师点评赏析情况七、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内容,特别留心鉴赏方法的实践性流程。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鉴赏方法自主赏析《春江花月夜》。

第二、三课时《春江花月夜》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空待闺中的思妇;抑或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人们抬头望月,总是心有感慨,或倾注爱恨,或寄托悲欢因教师引导学生落实方法描述画面(想象)把握意境(概括特点)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1.诵读全诗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解读把握诗歌内容。

3.把握意象:月、乌、霜、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建议说课(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建议说课(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建议说课(人教版高二必修五)语文教学必须有一种“大单元”意识,以“文本”为依托,构建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层级序列,达到文言知识结构化,教学目标明确化,课堂落实具体化,训练反馈集中化。

作为必修学习的最后一本教材,通过对第二单元的学习和总结,帮助学生为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文化经典研究》的学习做好文言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进行下一步自主学习归纳方法,引导学生从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汲取养分,在沉思中固守精神家园。

一、该单元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试行修订版)》中教学目标分析中关于“阅读与鉴赏”中阐述“文言文阅读是教学难点”,总体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

本单元在引导学生积累巩固、迁移综合、鉴赏审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1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均为古代抒情散文。

尽管所选课文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但是都是古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指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读懂文章内容,悉心体会,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2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领略其中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并引导学生写一些鉴赏性文字。

3 .对于文章的理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鼓励学生探究性阅读,尊重个性化理解,拓展思维空间。

二、学情与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必修四个模块的学习应该积累了一定文言知识,掌握了一定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在本模块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梳理文言知识,并运用已有知识储备,在读懂的基础上读出深度,读出个性。

2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单元学习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立足文本,披文入情,同时调动学生自我的生活体验,对接古人,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学习难点在于启发学生学会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人教版高考知识点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人教版高考知识点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人教版高考知识点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鉴赏方法及其人文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提高古代诗歌散文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

2. 鉴赏方法:关键词句分析、背景了解、作者思想感情把握等。

3. 人文内涵:古代诗歌散文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历史事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鉴赏方法及人文内涵。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鉴赏方法深入理解古代诗歌散文,把握其深层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或散文为例,引导学生感受其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鉴赏方法及人文内涵。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古代诗歌散文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交流鉴赏心得,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学习笔记。

3. 收集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鉴赏能力:通过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鉴赏心得,评估其鉴赏能力和理解深度。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以具体古代诗歌散文作品为例,让学生在实际分析中掌握鉴赏方法。

3. 情感教育:通过古代诗歌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情怀。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高中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教材。

2. 参考资料: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解析、评论、背景资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欣
赏》教学策略
综合知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作为一门选修课,老师们对待它有两 种偏激的态度,一是既为选修课,就干脆舍弃不修,提前进入高考复 习;二是把它当做必修课一样进行教学。

这两种做法都偏离了选修课 设置的根本意图。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设置这一门选修课的宗旨一是培 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 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二是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 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
术魅力。

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 并给予 恰当的评价。

如果要有效地落实这样的能力,我认为应该抓住两个关 键词,一是欣赏,二是积淀。

笔者认为欣赏、积淀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学在有 效层面上的着力点。

为了实现这种有效,笔者这样进行操作。

一、回望必修教材,加强选修必修的联系。

例如教学散文之部,我们可以回望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的寻觅 文言津梁,加强选修与必修的联系。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 津梁有三个板块组成,即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

因声求气重在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要我们从理解散文的形象性的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要我们从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 抒情性的角度去仔细理会,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要我们从体会散文的 灵活性和趣味性的角度去仔细理会。

声情并茂地诵读, 仔细理会重在字词理解基础上的品味, 融会贯通就 是阅读的综合运用
选修教材的散文之部就为我们品味欣赏文言散文 提供了三种渠道。

角度去仔细理会,
再来看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这一单元选了三类散文,独具韵味的山水风物的山水游记类,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的人物传记类,直观形象的事实呈现的寄寓言志类。

第一类散文的特点是情景交融的意境、灵活多变的笔法、多角度多侧面的细致的真实描写;第二类散文的特点是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精湛的场面描写、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第三类散文的特点是寓言说理、铺叙夸饰、渲染描摹、繁简搭配、多种修辞的运用。

如果我们在欣赏《项羽之死》之后,将《史
记》刻画人物的手法即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运用多种手法来描摹人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行总结,再来反观必修教材《廉颇蔺相如列传》和《鸿门宴》两篇文章, 并将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比较一下,学习就会更有文化意味。

二、欣赏诗文不求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破。

作为选修课,授人以渔是必要的,知识短文在于梳理欣赏的知识, 赏析示例在于明示学生欣赏的方法,自主赏析在于老师引领学生欣赏, 在这些基础上我们提出两点,一是欣赏不求面面俱到,求突破重点。

二是规划每一篇的欣赏重点,在课外实践中加强,积淀学生素养。

例如教学诗歌之部,笔者首先研究确定单元欣赏方法的重点,那就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重点在诵读,以意逆志的重点在体验,知人论世的重点在探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重点在想象。

教学时,我们在某一方面突破,欣赏效果会最好,也利于学生迁移课外诗歌甚至高考诗歌鉴赏。

例如教学《长恨歌》和《夜归鹿门歌》:
《长恨歌》的教学笔者确立的欣赏重点是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
究诗歌的主题。

一是让学生明白爱情说、讽喻说、爱情讽喻说这二说由来的根源。

二是让学生明白从哪些方面来探究主题。

一要看作品怎么写和写了什么。

二要看相对历史,文学作品作了哪些处理。

三要将同类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同中之异。

四要看创作时代背景。

《夜归鹿门歌》的教学笔者确立的教学重点是在想象画面中辨清
衬托和烘托。

江边的喧闹、山中的寂寥怎么组成一个有机统一和谐的意境,那就是衬托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在这一首诗的教学中,笔者重点讲清衬托和烘托的手法,让学生迁移阅读其它运用同类手法的诗歌。

三、丰富学生学习的课外活动,重视他们文化素养的积淀。

1. 一句成名活动让学生评点欣赏某一首诗歌中的某一名句,品一品成名的价值。

例如学生品味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名句,写成一段文字。

2. 诗人素描就是抓住诗人创作的风格、诗歌的内涵、生活经历、
思想修养等来描述诗人在自己心中留下的美妙的情怀,让诗人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3. 诗意与画诗意与画就是借助诗意,展开想象,运用多种手法,对诗歌的意象、情感等加以描绘、阐发。

之所以名之为写画,一是强调描写的画面感,二是强调语言的美感。

4.编辑意象小词典就是积累意象为自己阅读欣赏古诗服务。

例如学习《春江花月夜》,笔者让学生编辑以下意象的小词典:月亮、流水、浮云、南浦、扁舟、玉帘、捣衣、鸿雁、双鲤、落花等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选修,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拓展了自
己想像和联想的空间,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善于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等, 这才是最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