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藏高原 教学设计_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西藏高原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势特点和气候特点。
2. 了解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
3. 了解西藏高原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4. 培养学生对西藏高原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西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
2. 西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3. 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
4. 西藏高原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5. 西藏高原的旅游资源和名胜古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西藏高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西藏高原的兴趣和注意。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讲解西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包括海拔高、地势陡峭等。
b. 气候特点:介绍西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如干燥寒冷、夜间温差大等。
c. 自然资源:介绍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d. 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讲解西藏高原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包括藏传佛教、藏族歌舞、藏族服饰等。
e. 旅游资源和名胜古迹:介绍西藏高原的旅游资源和著名的名胜古迹,如布达拉宫、纳木错等。
3. 活动设计(40分钟):a.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西藏高原的地理特点、气候特点、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b. 信息收集:让每个小组收集关于西藏高原的图片、文章、视频等材料,并选择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展示。
c.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收集的材料,并与全班分享他们对西藏高原的认知和感受。
4. 总结(10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回顾和总结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并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对西藏高原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评价:采用观察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展示的内容质量来进行评价。
评价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对西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势特点、气候特点、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认知,并能够展示自己的材料和观点。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观察西藏高原特有植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酂城镇第三小学张文龙教材分析:《西藏高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述了我国的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
那里有珍贵的药材,稀有的矿藏,茂密的森林。
讴歌了祖国的西藏的美丽、富饶、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祖国西藏高原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是个好地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字典,联系实际,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富饶可爱的地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育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祖国的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地方,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学法、阅读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幅《中国地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过程第一循环一、启发谈话,揭题,解题。
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平原右高山,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在我们的西藏高原上,那里有着胜似仙境的优美风景,还有那丰富的资源。
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进入西藏高原,共同了解哪神奇的西藏。
2、板书课题,齐读。
3、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上台找出西藏高原的位置。
启发:找到了西藏高原,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通读课文,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青藏高原教学设计4(含五篇)
青藏高原教学设计4(含五篇)第一篇:青藏高原教学设计4青藏高原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青藏高原》,在饱满的气息支撑下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高亢、嘹亮的风格特点。
2.了解青藏高原地理、人文等方面知识。
3.能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切分、符点等节奏。
教学重、难点1.能够按照教师要求的歌曲处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够正确运用横膈膜气息支持来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这首歌曲由作曲家张千一创作于一九九四年底,当时他应邀为电视连续剧《天路》创作音乐。
《青藏高原》是《天路》的主题曲。
歌曲一经李娜的演绎,立即传遍全国,成为大家竞相传唱的歌曲,被全国人民所喜爱。
歌曲以明朗高亢而富有藏族山歌风格的旋律,热情地歌颂了美丽庄严的青藏高原,表达了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热爱之情。
全曲为羽调式,节拍以四四拍为主,间插以四二、四三拍子,引子为散板,曲式结构为有引子、前奏的二段体。
歌曲的第一、二乐段情绪上有一定变化,第一乐段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构成。
旋律既具秀美、明亮、亲切的特征,同时又低回委婉,情感表达深挚。
第二乐段含有抒情色彩。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欣赏视频《青藏高原》。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刚刚欣赏的歌曲《青藏高原》及藏族的地理、人文,介绍西藏,总结藏族歌曲的特点。
(声音高亢、嘹亮、清澈、透明,节奏舒展,自由,旋律起伏较大。
)介绍张千一及《青藏高原》的创作背景(电视连续剧《天路》片头歌)。
二、发声练习(要求气息连贯、饱满)解决了作品中的难点:①气息的保持和音程八度大跳 6。
②A段B 段间的八度大跳,让学生记住 1 2 3 6的音高,反复练习。
三、《青藏高原》歌曲学习1.引子部分(1)唱准引子部分的节奏与音高。
引子中第一小节“呀拉索哎”的切分节奏要唱准。
第二、三小节中“哎”的八度大跳,在演唱时口型要充分地打开,声音集中在一点上,并从眉心抛出。
“#2”装饰音,要尽量模仿原唱。
西藏高原教案
西藏高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2、使学生认识西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3、培养学生对西藏高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尊重与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西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包括海拔高度、山脉分布等。
(2)西藏高原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2、难点(1)理解高原气候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复杂影响。
(2)体会西藏高原独特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西藏高原的相关知识。
2、多媒体展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呈现西藏高原的风貌和特色。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西藏高原的美丽风景图片,如雪山、草原、湖泊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西藏高原的初步印象和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西藏高原的特点。
2、知识讲解(1)地理位置介绍西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
其北起昆仑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自喀喇昆仑山,东抵横断山脉。
(2)地形地貌详细讲解西藏高原的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峡谷、冰川、草原等。
其中,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约 8848 米。
高原上还有众多的山脉,如冈底斯山、唐古拉山等。
(3)气候特点西藏高原属于独特的高原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等特点。
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气候在不同地区也有所不同。
(4)生态环境阐述西藏高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如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
同时,也强调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5)自然资源介绍西藏高原的矿产资源,如金、铜、铬等;以及水资源,如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6)文化特色讲述西藏高原独特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传统服饰、建筑风格、艺术形式等。
让学生了解藏传佛教在当地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欣赏藏族的歌舞、绘画和手工艺品。
三年级上册《西藏高原》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西藏高原》说课稿三年级上册《西藏高原》说课稿三年级上册《西藏高原》说课稿篇1一、把握联系,领悟教材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组教材是围绕“西部风情”来编写的。
学习本组教材要大胆想象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感受家乡的可爱,感受生活是如此美好。
这是本组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我认为本课教学目标一是认识了解西藏高原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二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西藏,热爱伟大祖国大好河山;三是理解词句,大胆想象加深课文的理解,并能在实际中运用文中的写景方法。
以上三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其中理解词句,并在实际中运用文中的写景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二、注重迁移,选择教法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课标理念,我将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性学习方式,辅以课件、录音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引起学生对课文中西藏高原的天空、高山、湖泊的关注。
在教学中为学生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让学生的心灵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由此,我设立:“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诵读感悟、自主体验——合作探究——自悟自得”的学法导向。
四、训练思维,优化程序1、创设情境——再现美上课伊始,伴随《走进西藏》的音乐,大屏幕上出现西藏高原那迷人的风光。
天籁般的旋律,美丽的雪域风情让学生思绪飘向那片美丽神奇、富饶可爱的雪域高原。
此时,我趁机插入导语:西藏高原是个美丽神奇、富饶可爱的地方。
激起了多少人对那片土地的向往与追求。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西藏,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在充满激情的导语中,既回顾了上节课对西藏高原的整体感知,又激起了学生情感,活跃了学生思维,为后面品读课文,突破难点,奠定了基础。
青藏高原教案(5篇)
青藏高原教案(5篇)第一篇:青藏高原教案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搭建认知桥梁从歌曲和学生认知前提来建构学习本课的前提。
听了豪迈激昂的《青藏高原》你有何感受?以学生熟悉的音乐引入课文,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搭起认知桥梁,联系学生认知前提:你知道西藏在哪儿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并简介西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了文章,你认为西藏高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学生也许会概括的讲美丽富饶,也许会具体到某一个方面来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研读课外,深入感悟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西藏高原的美丽体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从课文,文中插图,课件,以及图文结合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到高原的天空、湖泊、森林的确非常美丽迷人,相机引导学生认识这美好的景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的美,保护生态平衡。
2、结合课件师生共同总结课文3-5自然段写了高原的美,通过这几方面写的:天空湖泊、鲜花美丽森林(这部分用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出示,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介绍事物的条理性。
)四、合作学习,领悟写法1、教师用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合作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2)讨论课文从哪几部分介绍西藏高原的富饶?(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各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讲的。
(4)各小组自主选择汇报学习结果的方式,比一比哪个组最会学习。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指导。
3、展示合作成果,评定各组学习效率。
五、总结提升课文用清晰的条理,为我们介绍西藏高原的美丽富饶,学到这里,同学们想说些什么?(西藏高原这样美丽富饶,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你们长大了去开发那里的宝藏,使我国的西藏更加美丽富饶。
)《西藏高原》教学反思上周我校成功的举办了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听了几节课感受很深,明显体会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从语文课实施的途径和策略来讲,加强语文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弘扬,有利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这种开放的方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小学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知识点及教案《西藏高原》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西藏高原的自然风景和生活情况。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内容进行详细讨论和拓展的一些知识点和教案。
一、知识点:1. 西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西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也是亚洲最大的高原。
西藏高原地势辽阔,山脉纵横,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2. 西藏高原的自然景观:文章中描绘了西藏高原的自然景观,包括高山、湖泊、草原和冰川等。
高山峻岭,湖泊清澈,草原广袤,冰川壮丽,展现了西藏高原的独特美景。
3. 西藏高原的动植物资源:西藏高原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文章中提到了藏羚羊、鸟儿、牛羊等。
这些动植物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4. 西藏高原的特色文化:西藏高原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如藏族的服饰、民居,著名的布达拉宫等。
这些文化物品和建筑代表了西藏高原的人文景观。
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教授《西藏高原》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西藏高原的地理特点、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以及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对美景的赞赏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看一段西藏高原的纪录片,激发学生对西藏高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课文: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西藏高原》,了解文章所描述的地理特点、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
3.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和要点,例如:西藏高原有怎样的地理特点?西藏高原的自然景观有哪些?4. 拓展知识: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西藏高原的山川河流、动植物资源以及文化风貌。
5.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西藏高原的气候寒冷?动植物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西藏高原的特色文化对当地人民有何重要意义?6. 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西藏高原的感受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7.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学生对西藏高原的地理特点、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和特色文化的理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在完成小学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知识点及教案的相关文章中,我将按照合适的格式进行撰写。
以下是文章内容:《西藏高原》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一、内容概述《西藏高原》是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西藏高原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让孩子们了解西藏的文化与地理特点。
二、内容分析《西藏高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第一段:引子本篇课文的开头部分,通过描写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热情奔放的牧民,为孩子们展示西藏高原的壮丽景色。
2. 第二段:介绍西藏的地理特点描述西藏高原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候特点等,让孩子们了解西藏地理环境对当地生活、人们的影响。
3. 第三段:展示西藏高原的自然景观讲述了西藏高原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雪山、冰川、湖泊、草原等,让孩子们感受到西藏高原的壮美与神秘。
4. 第四段:介绍西藏的民族风情通过描述西藏的民族服饰、建筑特色、藏传佛教等,让孩子们了解西藏民族的独特文化。
5. 结尾段:对西藏高原的向往通过描述作者对西藏高原的美好向往,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相关知识点1. 地理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本篇课文了解西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查看地图,进一步探讨高原地区的特点。
2. 自然景观通过课文中对西藏高原自然景观的描绘,学生可以了解到雪山、冰川、湖泊等地质景观的特征,并学习相关词汇。
3. 民族风情课文中介绍了西藏的民族风情,包括民族服饰、建筑特色等。
学生可以通过插图或图片的展示,观察并讨论这些独特文化的特点。
4. 语言表达能力可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对西藏高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例如自己心目中的西藏高原和引发这种想象的原因。
四、教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西藏高原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或问题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预读教师进行课文预读,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并掌握关键词汇。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藏高原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藏高原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藏高原的地理和自然特征,树立对西藏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多样化民族地区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归纳文章内容。
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西藏高原的了解与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西藏高原的地理和自然特征,由此引发的生态问题和人文历史。
2.难点:学生的思维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神奇的高原》1. 教学内容1.通过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西藏高原的好奇心和兴趣。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高原”,介绍西藏高原地理位置、面积、地形特征等基本情况。
3.海拔高度与气温的变化联系,简单介绍西藏的气候和水资源状况。
4.引导学生从大局观念和小细节入手,了解西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可爱的动物资源。
2. 教学安排1.前置任务:学生先查读相关地理知识。
2.步骤安排–介绍高原,图文展示西藏高原地理,和班级内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介绍西藏高原的气候,探究气候与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西藏高原上的生态环境,自然奇观,人文景色。
–学生阅读相关文章,总结文中的关键知识点,组织论述。
第二课:《神圣的拉萨》1. 教学内容1.美丽的拉萨城让我们寻找到西藏高原的文化魅力。
2.让学生知道拉萨是西藏的首府,介绍拉萨的地理位置、历史人文、宗教文化。
3.介绍《阿米巴万岁》反映的故事背景。
4.让学生探究西藏宗教文化,介绍西藏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崇拜方式,比较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仰差异。
2. 教学安排1.前置任务:学生查找了解拉萨相关信息。
2.步骤安排–向学生介绍拉萨的位置及文化特征。
–介绍拉萨的历史以及宗教背景。
–学生茶余饭后,阅读《阿米巴万岁》进行讨论,让学生感受西藏话、西藏文化的神韵之美。
–引导学生通过舞蹈形式展示拉萨的宗教文化。
第三课:《小河流》1. 教学内容1.学生通过小河流的前世今生,了解了沙漠化对西藏高原的威胁。
最新整理西藏高原教案设计西师大版教案.doc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西藏高原》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西藏高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西藏,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学习文章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西藏,立志将来为国立功劳。
教学准备:《青藏高原》歌碟,西藏高原风光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搭建认知桥梁从歌曲和学生认知前提来建构学习本课的前提。
听了豪迈激昂的《青藏高原》你有何感受?以学生熟悉的音乐引入课文,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搭起认知桥梁,联系学生认知前提:你知道西藏在哪儿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并简介西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了文章,你认为西藏高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学生也许会概括的讲美丽富饶,也许会具体到某一个方面来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研读课外,深入感悟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西藏高原的美丽体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从课文,文中插图,课件,以及图文结合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到高原的天空、湖泊、森林的确非常美丽迷人,相机引导学生认识这美好的景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的美,保护生态平衡。
2、结合课件师生共同总结课文3-5自然段写了高原的美,通过这几方面写的:天空湖泊、鲜花美丽森林(这部分用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出示,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介绍事物的条理性。
)四、合作学习,领悟写法1、教师用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合作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2)讨论课文从哪几部分介绍西藏高原的富饶?(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各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讲的。
(4)各小组自主选择汇报学习结果的方式,比一比哪个组最会学习。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指导。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藏高原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藏高原教学背景该教案适用于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以“西藏高原”为主题进行教学。
在三年级学生中,有些学生可能已有一些关于西藏的基础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片神秘的土地还是知之甚少。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西藏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西藏高原地貌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掌握有关地貌与气候的关系;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和图片,了解西藏的历史和文化;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西藏的自然风光、文化氛围等方面;4.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中的重点信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西藏地貌、气候的关系,并且从文章中了解西藏的历史和文化;2.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涉猎丰富的文本材料和图片,准确理解西藏的自然风光、文化氛围等方面。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西藏,让学生对西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西藏的视频,或是通过幻灯片给学生看到西藏的照片,引导学生畅想西藏。
第二步:学生自主阅读教师为学生发放阅读材料,包含有关西藏高原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材料,自主摘抄出重点和难点,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第三步:课堂授课1. 西藏高原的地理与气候首先,让学生了解西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包括其高原地貌、广阔的面积等。
让学生回想西藏的自然景色,展开关于西藏高原气温变化等方面的思考和讨论。
同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有关高原反应和水分的相关知识,了解高原与气候的关系。
2. 西藏的历史与文化其次,通过讲述西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学生对于西藏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可以和学生分享有关西藏传统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细节,以及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通过阅读文献,加深学生对于西藏的认识。
第四步:小组讨论与演讲学生分成小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创造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西藏故事,从中综合运用他们所知道的信息。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9 西藏高原》公开课教案_2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2.尝试边读边批,记下自己的感受。
3.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西藏高原师一个美丽神奇、富饶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西藏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走进西藏》二、品味课文、领悟美景(一)打开书正确、流利地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批注来理解课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总的感受是什么?2.说得太好了!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板书)而且资源丰富(板书)3.请孩子们边默读边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找出你认为能反应风景优美的句子用“--”勾画出来,资源丰富的句子用“~”勾画出来。
(出示阅读要求)4.孩子们都勾画好了吗?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有哪些?(生回答)(二)西藏高原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一起去欣赏那儿美丽的天空。
(出示第二段)1.齐读第二段。
(课件)2.那儿的天空有什么特点?(生:蓝)蓝,从哪句看出来的?3.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天空的蓝吧!(齐读一二句)4.作者把蓝天比作了什么?5.为什么把蓝天比作蓝宝石、蓝缎子?(蓝得透亮、美丽)6.(师引读)所以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又好像离你很近,。
(放蓝天图)7.如此优美、迷人的蓝天,谁愿意通过美美的朗读把它充分展现出来?8.让我们一起把天空读得更透亮更柔美一些。
(齐读)9.请孩子们闭上眼睛与老师一同去感受 --师读第二段。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天空?(三)在这美丽的天空下有世界第一高峰,拿起书来一起读第三段。
(四)除了世界第一高峰,高原上那密密丛林,皑皑雪峰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1.齐读第4段2.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你最喜欢哪一处景物?为什么?4.这一切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设定明确的团队发展目 标,激发教师的团队意 识和集体荣誉感,共同 为提升教学质量而努力 。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营造良好氛围
心理健康辅导
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和情绪困扰,提高心理素质。
良好工作氛围
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增强团队凝聚力 。
定期总结,反思教学效果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
在每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教学 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收集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 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需求,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与同事交流和分享
与同事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反思成果,借鉴他人的优点和经 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反思与总结
引导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寻求 改进方法,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实现共同发展
团队协作
建立教师团队协作机制 ,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学 习、分享经验和资源, 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定期交流
组织定期的团队建设活 动和教学研讨会,为教 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和信任。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
西藏高原的自然环境
西藏高原的民俗风情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 等自然特征,以及高原上独特的生态 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介绍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节庆活动等民俗习惯,以及民间文 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西藏高原的历史文化
涵盖古代藏族的起源、发展历程,以 及藏传佛教、唐卡艺术、古代建筑等 文化遗产。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设计】《西藏高原》(语文)
《西藏高原》《西藏高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述了我国的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
那里有珍贵的药材,稀有的矿藏,茂密的森林。
讴歌了祖国的西藏的美丽、富饶、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祖国西藏高原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是个好地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字典,联系实际,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富饶可爱的地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祖国的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地方,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情景教学法、自学法、阅读法、谈话法。
多媒体课件、一幅《中国地图》。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过程第一循环一、启发谈话,揭题,解题。
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平原右高山,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在我们的西藏高原上,那里有着胜似仙境的优美风景,还有那丰富的资源。
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进入西藏高原,共同了解哪神奇的西藏。
2、板书课题,齐读。
3、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上台找出西藏高原的位置。
启发:找到了西藏高原,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通读课文,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西藏高原的风景优美。
(指明学生朗读,明确学习目标)三、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1、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教学设计西藏高原语文
《西藏高原》教材分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西藏高原》稀有那里有珍贵的药材,课文描述了我国的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
课文。
的矿藏,茂密的森林。
讴歌了祖国的西藏的美丽、富饶、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祖国西藏高原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是个好2 地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字典,联系实际,掌握生字、新词。
1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富饶可爱的地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祖国的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地方,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学法、阅读法、谈话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幅《中国地图》。
◆教学课程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过程第一循环一、启发谈话,揭题,解题。
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平原右高山,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在我们的西藏高原上,那里有着胜似仙境的优美风景,还有那丰富的资源。
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进入西藏高原,共同了解哪神奇的西藏。
2、板书课题,齐读。
3、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上台找出西藏高原的位置。
启发:找到了西藏高原,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通读课文,了解西藏高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9 西藏高原》公开课教案_7
三、注重对学生朗读和说话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朗读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并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小导游的方式进行介绍西藏高原,把读和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实学生的语言储备仓库。
2、齐读课题:西藏高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一: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圈生字,读准字音,记字形。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交流识字方法。
3、说说西藏高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检查同桌合作情况
1、开火车检查同桌学习生字情况,并评价。
2、抽生说说西藏高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师相机板书)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三年级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西藏高原的特点,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2)说出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
二、教学课题
《西藏高原》是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批注课文。文章从地形,气候,天气,湖泊,森林,特产等情况,说明西藏高原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课文有7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写作顺序,对西藏高原做了介绍,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西藏高原的图片、声像、文字资料。
学生:了解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片资料,做成PPT课件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了解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2)文中5——6段写西藏高原的资源丰富分别写了哪些资源,用“~~~”勾出来?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藏高原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藏高原教学目标:1. 知道文章讲了西藏高原的一些特点。
2. 熟悉一些高原上的动植物。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 能够理解和识记文中的生词和语言表述。
2. 能够区分高原和平原的不同特征。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投影仪。
2. 外语词典、语文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地图,问学生:这个地方是哪里?(图片为西藏高原地图)2. 了解一下这里有哪些东西,比如说有高山草甸,风景秀丽,森林茂密等等。
(通过图片或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关于西藏高原的事情)二、新课1. 教师出示海拔高度图或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高原的高度、气候等与平原的区别。
2. 按照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将重点和难点单独抽出来进行讲解。
比如:低氧、大草原、雪线、红外线等词汇。
3. 让学生看完文章后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文章讲了什么。
4. 引导学生对于文章中初一次接触的生词进行学习和记忆。
(生词包括:措、似、岩礁、圩堂等等)三、巩固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询问对于生词、高原和平原的不同特征等这方面的问题考虑和解决方法。
2. 提出保护环境的主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错案解决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扩展一下,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在东北采集石头来种植苔藓,或者组织一次环保活动,一边搜集垃圾,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五、作业1. 让学生总结一下如何保护环境。
2. 复习生词。
3. 通过网络,了解一下西藏高原上的民俗风情。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西藏高原》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西藏高原》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西藏高原》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西藏高原》教案1 1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尝试边读边做旁批,记录自己的感受。
4、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西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富饶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教师学生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青藏高原》歌曲,老师解说:优美的旋律激起多少人对那片神奇土地的向往与追求。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西藏,感受她独特的魅力。
课前你搜集了哪些有关西藏的资料。
听歌曲,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教师学生设计意图二、自主朗读,体会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2、相机理解文中新词:神奇、富饶……3、请生自学生字,利用生字卡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请生再读课文,尝试边读边旁批,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5、交流阅读感觉,相互质疑解答。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并说明原因。
理解文中新词。
自学生字。
再读课文做旁批。
交流、质疑、解答。
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能力。
三、品味课文,领悟美景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2、其他同学补充,再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共同领悟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有没有哪位同学去过西藏。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领悟文中美境。
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
注意:1、高原的天空还像什么?2、用“不仅……而且……”说话。
3、第2段的写作方法是先写看到的,再写感受。
培养孩子的朗读、感悟、想象能力。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1、作者笔下的西藏如此动人,摄像师眼中的西藏又是怎样的呢?(播放配乐风光片)2、你眼中或心中的西藏又是怎样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同学交流交流吧!3、学完这一课,你的感受是什么?欣赏风光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全课思路清晰,语言简练,结构紧凑,层次清楚,通过度别描写西藏高原的蓝天、高山、湖泊、物产、草原,热烈赞美西藏高原的美丽与富饶。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提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
1、生字,尤其掌握好壤、饶等字的写法。
2、了解课文段落之间的排比似的手法。
3、理解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4、能口头表述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和富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带领学生观看描写西藏高原的影视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美丽的天堂。
2、教师讲述一个段落,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其他段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包括西藏在内的祖国各地的河山的情感。
2、协助学生树立勤奋学习,长大后开发和建设美丽西藏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课文段落之间的排比似的手法。
2、课文中描写西藏优美的语句。
教学准备
课件、歌曲《走进西藏》、MV《青藏高原》。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和孩子互动,播放韩红的MV《青藏高原》
一、激趣导入
看了韩红阿姨的《青藏高原》,我们也预习了课文,我们了解到西藏高原上居住着的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用歌声讴歌着美丽富饶的家乡,向外界讲述着这个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真正的了解一下美丽的西藏高原吧!(板书西藏高原)
二、复习巩固
1、要想领略作者笔下的西藏风光,得先过生字娃娃这关,现在通关开始。
(出示课件指读词语)
2、通过孩子们的努力,我们顺利通关,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去西藏高原吧!
三、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对于西藏,我们并不陌生,西藏有著名的(布达拉宫),我们先来看西藏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课件出示地图。
2、西藏到底有多美,一起来读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思考,
课文讲了些什么?(师读前半部分,学生接着读)
3、鼓励孩子说出西藏高原的美在什么地方,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细细品读,抓中心句
1、既然我们对西藏高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一下课文,去发现她的美。
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学生读完第一段后,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引导:第一段直接告诉了我们西藏高原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这句话就好像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一架指南针,有了这样的指路标,我们接下来的路就很好走了。
除了这个指南针,我们课文里面还有旁批,谁能回忆一下我们旁批的作用是什么呢?
4、根据学生回答,老师进一步指出“美丽神奇”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接着往下看。
5、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孩子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西藏高原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目的性更加明确。
)
6、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指读“高原上的天空经常是透蓝透蓝的”,并提出问题:从这句话里,我们能够知道这个段主要写西藏的什么呢?
7、学生回答:高原的天空。
师反复向学生发起“攻势”,你是怎
么知道我们将在这段了解高原天空的呢?使中心句的概念在他们的脑海里有深刻的印象。
并告诉学生,像这种在每个段落或者一篇课文里,概括了该段或者是整篇文章的主要意思的句子,就是这个自然段或者文章的中心句。
那么,请同学们再把这个段的中心句读一读。
8、生读第一句,师板书。
9、作者又是怎么来描写的呢?请学生读。
①、用“蓝宝石”、“蓝缎子”作比喻。
具体写出了高原天空的什么?生回答蓝。
②、第三句是在高原上特有的感受,请孩子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用手就能摸到蓝天。
这也说明了高原的高,高原天空的神奇和美丽。
10、再读课文,把对高原透蓝透蓝的天空的赞美之情读出来。
再回顾中心句。
五、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西藏除了天空蓝,还有很多奇异的风光。
现在,同学们用老师教的方法,找一找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各主要写西藏高原的什么景色?是怎么写的?提醒:看旁批。
2、学生学习了三、四段后,老师出示课件,再和孩子们一起梳理两段内容。
让学生理解到:无数是指山很多,第一是珠穆朗玛峰的特点,能够简单介绍珠峰。
介绍湖泊的时候用海作比喻形容湖泊大。
作者由近及远描写了高原上的景物。
美丽的图画说明西藏高原风景优美。
六、学习过渡句
学了二三四自然段,西藏高原的风景美不美?课文写她神奇美丽,除了写高原的天空、湖泊、高山以外,还写了什么呢?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
这个句用了“不但……而且……”谁知道哪一部分是总结上文的,哪一部分是引出下文的呢?
师指导:我们把这种句子叫做过渡句。
我们知道了作者接下来要写的内容是资源丰富。
到底有哪些资源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七、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中心句,过渡句。
八、结束语: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今天的西藏之旅吧。
(李娜的《走进西藏》)
板书
天空:蓝
风景优美高山:第一高峰
西湖泊:大
藏丛林:密密
高
原
资源丰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