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课件 第十二章 情绪型犯罪
精品犯罪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网络犯罪心理学
分析网络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 为模式,研究网络环境中的犯罪
动机和决策过程。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跨学科融合
结合神经科学、遗传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 犯罪心理的复杂机制。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和干预犯罪行为,提高犯罪 预防的效果。
个性化矫治与康复
判断证人证言可信度
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证人证言的真 实性和可信度,为审判提供证据支持 。
犯罪心理学在矫正工作中的应用
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
01
针对不同犯罪类型和个体心理特征,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提高矫正效果。
心理干预和治疗
02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罪犯改变不良心理和行
为习惯,促进再社会化。
当代研究
当代犯罪心理学研究更加多元化和深入,涉及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同时注重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犯罪人的言行举止、 情绪反应等,了解其心理特征
和犯罪行为的心理过程。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 集犯罪人的个人信息和背景资 料,分析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
预测再犯风险
03
运用犯罪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评估罪犯的再犯风险,为矫正工
作提供科学依据。
06
犯罪心理学的前沿研 究与展望
犯罪心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神经犯罪学
利用脑成像技术研究犯罪行为的 神经基础,探索犯罪倾向与大脑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基因与犯罪
研究基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探 讨遗传因素在犯罪心理中的作用
发展阶段
犯罪心理学讲义PPT课件
个体心理因素
人格特质
如冲动、攻击性、缺乏同理心等人格特 质,可能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关。
情绪因素
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 导致个体产生犯罪行为。
认知过程
犯罪者可能存在认知偏差,如扭曲的 道德观念、错误的价值观等,导致他 们无法正确判断是非。
心理创伤
如童年虐待、性侵犯等心理创伤可能 导致个体产生长期的心理问题,进而 增加犯罪风险。
统,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虚拟现实技术在犯罪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03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模拟场景,帮助犯罪者进行心
理矫治和康复。
当前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利用智能化技术时,需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个 人信息和隐私不受侵犯。
伦理与法律问题
在应用智能化技术时,需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技术的 合法性和正当性。
被告人心理状态评估的注 意事项
评估过程需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 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矫正阶段: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意义
根据罪犯的心理特点和犯罪原因,设计个性化的矫治方案,提高矫治效果,降低再犯率 。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原则
以罪犯为中心,综合考虑其犯罪原因、心理特点、社会背景等因素,制定针对性强、可 操作性强的矫治方案。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实施步骤
包括前期准备、方案制定、实施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等步骤,确保矫治方案的顺利实施 和有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
06
战
跨学科融合创新路径
神经科学与犯罪心理学
01
通过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犯罪行为与大脑结构和功能关系,揭示
犯罪心理机制。
犯罪心理学课件第十二章情绪型犯罪
二情绪型犯罪的严重性三有关情绪型犯罪的论述我国学者关于情绪型犯罪的论述返回第一节情绪型犯罪概述第二节情绪型犯罪的成因一生物因素二心理因素人格特征
第十二章 情绪型犯罪
第一节 情绪型犯罪概述 第二节 情绪型犯罪的成因 第三节 与犯罪有关的情绪、情感 第四节 情绪性犯罪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按“Esc”键返回到章目录
返回
第四节 情绪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与行为特征
? 一、情绪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 (一)偏激的认知特点
? (二)消极的情绪、情感品质 ? 1.低稳定性。 ? 2.表面性、肤浅性。 ? 3.非原则性。 ? 4.高强度性。 ? 5.异常的自尊心理水平。 ? 6.较低的挫折承受力。
?谑性。 ? 4.隐蔽性。 ? 5.情绪性。 ? 6.残暴性。
返回
第二节 情绪型犯罪的成因
? 一、生物因素 ? 二、心理因素 ? 1.认知偏差。 ? 2.心理失衡。 ? 3.人格特征。 ? 三、社会因素
返回
第三节 与犯罪有关的情绪、情感
? 一、反社会情感与犯罪 ? 反社会情感,主要是指与正常的社会性需要相联
系的高级情感 (如理智感、道德感以及美感等 )性 质相反的情感。 ? 反社会情感犯罪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1.情感的反社会性。 ? 2.情感的固着性。 ? 3.情感的狂暴性。 ? 4.犯罪人反社会性人格倾向显著。
? 二、爱、恨与犯罪 ? 三、自卑、挫折与犯罪 ? 四、嫉妒与犯罪 ? 一般来说,可以将嫉妒引起的犯罪分为以下三种: ? 1.财产嫉妒。 ? 2.才能、名誉、地位嫉妒。 ? 3.性嫉妒。
? 五、希望、失望与犯罪 ? 六、激情与犯罪 ? 七、应激与犯罪 ? 八、消极心境与犯罪 ? 九、情绪性障碍与犯罪
第一节 情绪型犯罪概述
《犯罪心理学》课件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将犯罪 动机分为物质性动机、情绪性动机和道德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犯罪动机分为 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
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
犯罪心理的概念
犯罪心理是指个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过程,包括犯罪动机、犯罪认知、犯罪情感和犯罪意 志等方面。
犯罪心理的分类
按照犯罪类型分类
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暴力型犯罪心理、财产型犯罪心理 、性犯罪心理等。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按照犯罪主体分类
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年人犯罪心理 和老年人犯罪心理等。不同年龄段的犯罪主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
科学方法的引入
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研究者开始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犯罪心理。
跨学科研究
当代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已经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界 限,与神经科学、遗传学、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 交叉融合,为深入理解犯罪心理提供了更广阔的 视野。
PART 02
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
REPORTING
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学还关注犯罪行为的后果以及如何对犯罪人进行干预和矫治,以预防再 次犯罪。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理解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
矫治与治疗
通过研究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了解 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为预防和干预 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心理干预和治疗手段,帮助犯罪 人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改变不良行为 模式,降低再次犯罪的风险。
毒品犯罪
总结词
毒品犯罪是指涉及毒品生产、贩卖、吸食等行为的犯罪。
详细描述
情绪型犯罪
一篇(较浅显《略谈情绪犯罪》)根据犯罪心理学对情绪犯罪的研究,情绪犯罪倾向的发展,可分成九个梯级。
一般学者认为,只有发展到第六梯级以上,才有可能进入激情性犯罪的危险领域。
第六梯级以下的愤怒,一般是不可能产生激情性犯罪的(这是激情性犯罪与其它犯罪不同之处)。
因为愤怒发展到六级、七级以上时,人就会被强烈的激情情绪所支配。
这时人的理智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及其后果,也不能正常地约束自己。
愤怒情绪就能导致自己进入狂乱状态。
此时如没有人加以劝阻与约制,就能发生狂乱的犯罪行为。
现将这种愤怒发展的九个梯级名称列述于下:①不满,②气恼,③温;④怒,⑥忿;⑥激愤;⑦大怒;⑧暴怒;⑨狂怒。
这愤怒上升过程中的九个梯级,是一些犯罪心理学者根据情绪分化的研究。
经过多次实验确定的,有一定的科学与事实根据。
一般认为愤怒处于三、四梯级时,自觉控制还有一定把握。
四、五梯级时,旁人劝阻也极易成功。
并往往能获得片言解纷的效果。
此后的愤怒梯级,便需要用人拉、半强拉、强拉等方法来帮助他进行控制了。
为了提供旁观者帮助劝阻别人愤怒发展时的参考,将九个梯级的内容及其外部表现等略作说明如下。
二篇(《略论突发性犯罪》)通常情况,杀人和伤害案,除因报复、盗窃、强奸等引起,多数是因情绪恶性激发而产生。
情绪体验的维度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必须能够熟练地协调情绪的强度、快感度等。
犯罪主体正因为缺乏基本的协调能力,经常处于整个自我为情绪支配的倾向,把社会消极因素中适合情绪反映的刺激信息纳入意识活动,频繁体验消极情绪,经强化的无意识记,如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积累起反社会意向。
很明显,这种反社会意向盘的累积和质的转化一一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犯意,必然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瞬间形成犯意实际上是累积反社会意向在适当时机突然性总爆发,唯其如此,突发性犯罪才成其为质变,才成其为犯罪。
否则,囿于犯意形成的突然性,孤立地看间题,很难得出科学结论。
犯罪心理学电子教案第十二章 犯罪心理的预测与预防幻灯片课件
一、费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
什么是内部控制?
餐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防止员工在 工作中产生错误或舞弊而制定的符合本企 业实际情况的制度或措施。
费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具体来 说就是针对企业费用而制定的制度或措施。
二、分析企业利润的来源
利润方程式
(不考虑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等)
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
付款控制:是费用控制的延申,一般以财务制度的形 式控制,如报销程序、差旅费管理规定等,主要是防 止假公营私,套取企业现金,如多报差旅费,多报招 待费等,各加盟店特别应注意现在有一个新的漏洞, 以权益金来套现。从财务部提出现金,不向连锁公司 汇款,占为已有,在连锁公司相关人员打电话询问权 益金时,才东窗事发。
群众性的预防工作与专门机关的工作 相结合
综合性预防与个体的免疫性和矫治性预 防相结合
第十二章 犯罪心理的预测与预防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防
家庭、学校、社会
犯罪心理预防的 方法
社会综合治理
犯罪心理自我预防
加强对易受害人群的教育引导,提高他 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加强社会控制,减少犯罪机遇
第十二章 犯罪心理的预测与预防
内部控制环节
收入控制:分现金控制和应收款控制,主要是 财务部收入审计部分,如菜品的销售环节、收 银收款环节、应收款的收取环节等和财务部账 务处理部分;
成本控制:主要是原材料采购环节、验收环节、 库房管理环节、厨房加工环节等;
二、分析企业利润的来源
内部控制环节
费用控制环节:主要是指各项费用的控制,如工资、 水电费、通信费等;
三、费用控制举例
瓷器
具体控制:
2024年犯罪心理学课件
犯罪心理学课件一、引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者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旨在探讨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以及犯罪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犯罪现象、制定有效的犯罪预防策略和提高司法实践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复杂多样,包括个体心理、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等。
个体心理因素包括心理障碍、心理创伤、认知偏差等。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压力等。
文化因素包括价值观、道德观念、法律制度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犯罪者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
他们往往具有冲动性和缺乏自控能力。
他们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缺乏理智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犯罪者往往具有较低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他们可能缺乏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关心,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规则。
犯罪者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创伤,导致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和情感存在偏差。
四、犯罪行为的预防和干预犯罪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预防犯罪的方法包括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改善社会环境、加强教育和培训等。
干预犯罪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
通过对犯罪者进行心理评估和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重新融入社会。
五、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评估可以帮助司法人员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犯罪动机,为案件审理和判决提供参考。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犯罪者解决心理问题,改变不良行为,促进其重返社会。
犯罪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司法人员制定合理的刑罚和矫正措施,提高司法实践的效果。
六、犯罪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犯罪心理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包括深入研究犯罪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探索犯罪行为的遗传和环境影响、发展有效的犯罪预防和干预策略等。
同时,犯罪心理学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如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以形成更全面、综合的研究体系。
犯罪心理学 ppt课件
Email:
学习要求
本门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由考勤、问答等形式组成。
期末考试形式采用开卷考试。
课外书籍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3。
2、罗大华:《21世纪法律心理学丛书》, 群众出版社,2005。
2003年春节期间,河北某地接连发生三 起凶杀案,其中一起发生在一家小旅馆,店 家的一家老小都被杀害了,一位老太太还遭 到强奸。凶手几乎没在现场留下任何线索。 但是在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犯罪心理专家 李玫瑾却很快得出了有关犯罪分子的结论: 一个外地打工者,住所不在附近;有犯罪前 科;一个性饥渴的人,没有正常的婚姻生活 或者女伴。据此公安机关很快画出了疑犯的 大致路线图并将他抓捕归案。
犯罪心理通常是指犯罪主体在犯罪活 动中的心理。犯罪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在 犯罪发生的自始至终,犯罪人的心理是 如何发展变化的,有何规律。
(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1.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
2.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
3.犯罪心理的相对独立性。
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 和心(指实施了违反刑法,但情
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 为和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而又为治安部门所
处理的人。)
3、虞犯(最有可能犯罪的6类人员:经常 与有犯罪习性的人交往者;经常出入不 良场所者;经常逃学或离家出走者;参 加不良组织者;无正当理由经常携带被 政府所禁止的器具者;人格有严重缺陷 者。)
课程体系结构图
相关概念的区分
1、刑法学的“犯罪”与犯罪心理学 的“犯罪” 概念是否一致?各自研究 对象范围和重点是否一致?
《犯罪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
未来挑战与发展机遇
挑战
犯罪现象日益复杂,犯 罪心理学需不断更新理 论和方法以应对挑战。
机遇
科技进步为犯罪心理学 研究提供新手段,如虚 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
等。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融合,共同推动犯罪心
理学的发展。
社会应用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 治理、犯罪预防等领域 ,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THANKS.
效果评估指标
包括犯罪行为的减少、心理状态的改善、社会功能的恢复等。
定期评估与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康复期管理与支持
康复期管理计划
制定详细的康复期管理计划,包括日常生活安排、社交活动、职 业规划等。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为犯罪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其重新 融入社会。
暴力型犯罪心理
1 2
暴力型犯罪心理特征
具有攻击性、冲动性、冷酷性和残忍性等特点, 往往因情绪失控或极端思想而实施暴力行为。
暴力型犯罪动机
可能包括报复、满足控制欲、显示力量等,这些 动机驱使犯罪者采取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
3
暴力型犯罪案例分析
如杀人、抢劫、绑架等案件,通过分析犯罪者的 心理特征和动机,揭示暴力型犯罪的深层次原因 。
犯罪心理干预与治
05
疗
干预策略与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犯罪者识别和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动机访谈技术
激发犯罪者的内在动机,促使其自愿参与治疗和 改变。
家庭治疗
针对犯罪者的家庭环境和关系进行治疗,改善家 庭功能,减少犯罪行为的诱因。
治疗方案与效果评估
情绪型动机犯罪名词解释
情绪型动机犯罪名词解释摘要:一、情绪型动机犯罪的概念二、情绪型动机犯罪的特点三、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原因四、情绪型动机犯罪的预防与应对正文:一、情绪型动机犯罪的概念情绪型动机犯罪,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主要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以情绪为导向实施的犯罪行为。
这类犯罪通常是由于犯罪人在特定情境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情绪型动机犯罪的特点1.犯罪动机强烈:情绪型犯罪者往往在情绪波动较大时,犯罪动机变得强烈,难以自制。
2.犯罪行为冲动:情绪型犯罪通常发生在短时间内,犯罪人在情绪驱动下,不顾后果地实施犯罪行为。
3.犯罪对象随机:情绪型犯罪往往没有明确的犯罪目标,犯罪对象往往是身边的亲朋好友或陌生人。
4.犯罪手段残忍:犯罪人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可能会采用残忍的手段对待犯罪对象。
三、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原因1.心理因素:个体心理素质、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等,是情绪型犯罪的重要原因。
2.社会环境:家庭暴力、校园欺凌、职场压力等不良社会环境,可能导致个体情绪失控,进而犯罪。
3.心理疏导不足:个体在面对情绪困扰时,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可能导致情绪型犯罪。
4.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无知和无畏,使得犯罪人在情绪波动时,不考虑犯罪后果。
四、情绪型动机的预防与应对1.加强心理辅导:个体应主动寻求心理帮助,提高心理素质,学会情绪调节。
2.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应关注个体心理健康,减少不良影响。
3.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法治教育,让个体明白犯罪的法律后果,增强自律意识。
4.及时干预:发现身边人有情绪困扰时,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防止情绪失控引发犯罪。
总之,情绪型动机犯罪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严重影响。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
01
02
03
04
初始阶段
产生犯罪动机和意图,寻找机 会实施犯罪行为,具有试探性
和隐蔽性。
发展阶段
制定犯罪计划,准备工具,选 择目标,具有预谋性和计划性。
实施阶段
实施犯罪行为,采取暴力、欺 诈等手段达到犯罪目的,具有
果断性和冒险性。
终结阶段
完成犯罪行为后处理现场,逃 避法律追究,具有狡猾性和逃
避性。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XXX抢劫案。通过分析抢劫犯的心理特征、作案动机和过程, 揭示暴力型犯罪心理的内在驱动因素和行为模式。
案例二
XXX诈骗案。通过分析诈骗犯的心理特点、作案手段和过程, 探讨财产型犯罪心理的成因和防范策略。
案例三
XXX强奸案。通过分析强奸犯的心理状态、作案动机和过程, 揭示性犯罪心理的扭曲观念和行为特征。
案例四
XXX贩毒案。通过分析贩毒分子的心理依赖、作案方式和过 程,探讨毒品型犯罪心理的深层原因和治理对策。
04
犯罪心理诊断与评估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面试法
通过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交流, 了解其心理状态、动机和背景。
心理测验法
运用标准化心理测验工具,如明 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等,评估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质 和问题。
05
犯罪心理干预与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及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培养健康的人格特质。
学校教育
加强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 制能力。
社会环境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减少犯罪诱因,加强社区建设和治安管理。
矫正方法和技术探讨
心理治疗
01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帮助罪犯改变不良思维
犯罪心理学12:罪犯心理矫正技术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1罪犯心理矫正OFFENDERS’ MINDS CORRECTION犯罪心理罪犯心理罪犯心理矫正罪犯行为矫正罪犯心理干预*罪犯心理概述*罪犯危险性评估*罪犯心理矫正1. 罪犯心理概述*罪犯心理是在违法犯罪心理的基础上,经过服刑/劳动教养及被剥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等外界刺激而形成的心理。
*违法犯罪心理:前提与基础*拘审与判决:强烈刺激*监禁服刑:终端环节犯罪心理+非犯罪心理!不同年龄犯罪人的心理少年犯:受暗示性强情绪波动性大交互感染性行为模仿性改造反复性不同年龄犯罪人的心理中年犯:心理稳定性心理隐蔽性心理顽固性行为确定性改造复杂性不同年龄犯罪人的心理老年犯:心理凝固性价值凝滞性情感麻木性行为孤独性改造艰巨性反改造心理反改造心理表现: 对抗性顽固性欺骗性原因分析:恶习顽固不化对惩罚错误评价正常需要受阻对前途绝望监禁管理不当恶习交叉感染管教方法不当2. 罪犯危险性预测2.1 监禁心理危机预测 CRISIS目标:防止演变为更严重的精神疾病防止发生攻击行为(内外攻击性)对象: 监狱适应的情绪问题/障碍:手段: 心理健康普查档案心理检测量表:SCL-90 /MMPI/16PF/SAS/SDS/PDQ COPA-PI(1994-2006)2.1 监禁心理危机预测反应性抑郁症自杀可能性高[病态自杀] 自杀预防 : 自杀高危人群行为观察: “三低”联症 /双相情感障碍检测工具: SDS /BDI /QSA(自杀态度量表)反应性妄想症攻击可能性高偏执被害妄想暴行预防》妄想识别 /冲动行为观察/ AQ 检查罪犯自杀预测预防*罪犯自杀者特征:*病理性自杀/理智性自杀*原有自杀经历: 心理档案记录*监禁情绪障碍: 高焦虑/高抑郁《心理咨询/量表测定*躯体化症状: 偏头痛/失眠/浑身不适*久治不愈的身体疾病*偏执与敌对:无助状态/LH“获得性失助”*幻觉妄想表现:行为古怪/心境混乱*经常谈论生死问题,情绪不定,如咨询中可现*隐蔽地探望亲友:如亲情电话,赠送物品*写有遗书:放置易找处,或频繁寄信*曾扬言自杀/暗示自杀*禁闭处罚时(孤独体验)*遭遇重大挫折事件,如亲友亡故/意外亡故/脱逃未遂2.2暴力行为预测罪犯暴行类型:对他人身体伤害强迫性行为/性虐待勒索钱财欺诈/恐吓信息时代新特点:电话/手机/网络控制2.2暴力行为预测对罪犯通过暴力手段实施危险行为可能性的评价。
2024版犯罪心理学全套课件
通过社会支持、心理辅导等手段,消除其犯罪动机,防止其走上犯罪 道路。
社会支持系统在预防干预中作用
提供心理支持
为潜在犯罪者、受害者等提供 心理援助和辅导,帮助其缓解
心理压力和恢复心理健康。
促进社会整合
通过社区组织、志愿者服务等 手段,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联 系和互动,形成共同防范犯罪
的社会氛围。
02 犯罪心理形成因 素
个体心理因素
认知因素
犯罪者往往存在认知偏差,如自我中心、扭曲的道德 观念等。
情感因素
情感不稳定、易怒、缺乏同情心等情感特点与犯罪行 为有关。
意志因素
犯罪者通常缺乏自我控制力,容易受到诱惑和冲动驱 使。
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01
家庭破裂、缺乏关爱、家庭暴力等不良家庭环境容易导致犯罪
制定个性化计划
03
设定阶段性目标
根据犯罪者的个体差异,制定针 对性的矫治计划,包括心理干预、 行为疗法等。
将整个矫治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 段,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目标和 任务。
矫治方法选择和实施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犯罪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达到矫治目的。具体方法包 括认知重构、应对技能训练等。
家庭治疗
缺乏道德观念与责任感
财产型犯罪者往往对道德观念持冷漠态度,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并 不违背道德准则,同时逃避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
性侵犯型犯罪心理特征
权力与控制欲
性侵犯型犯罪者通常具有强烈的权力和控制欲 望,通过性侵犯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支配和掌控 需求。
性别偏见与歧视
这类犯罪者可能对性别持有偏见和歧视态度,将性侵 犯行为视为对特定性别群体的惩罚或征服。
缺乏同理心与责任感
犯罪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
12
第一题:企鹅肉 一个男科学家回忆说:他和他的朋友去南极考察,但是
他中途中了雪盲,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在南极游荡,最 后只能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但是他朋友最后还是没有挺住, 最后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最后被救了回去。第二 天他特意去企鹅店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什么?
记者:他的贫困背景,和他杀人有多少 必然联系?如果马加爵不是那么贫困, 他会那么敏感吗?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吗?
李:他杀害的四个同学当中有三个是 和他一样的贫困生,用贫困为理由解释 不通。我认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贫困 会导致他们面临更多挫折,并不能导致 他们必然犯罪。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 的,都有犯罪的,犯罪的类型各种各样, 杀人的类型多种多样,和贫困没有必然 联系。
.
18
• 有个女孩的父母都出差了,她晚上一个人 睡觉,陪伴她的只有一只爱犬。半夜,她 突然听到天花板传来滴水声。为了不害怕, 她把手伸到床边,让爱犬舔了舔自己的手, 这才又安心的睡了。第二天清晨,女孩看 到了爱犬的尸体吊在天花板上,据分析是 在半夜被杀的,可那时爱犬不是还在吗? 请问怎么回事?
.凶手冒充狗舔了她的手
.
22
所以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凡事要考 虑再三,无论青年、成年、老年,都不要抱 着侥幸心理来铤而走险。
.
23
.
24
.
4
犯罪心理学的历史
犯罪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90年德国人明希编写的 《犯罪心理学在刑法制度中的影响》;而最早以犯罪心理 学为书名的著作是1792年德国人绍曼编写的《犯罪心理学 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活 跃期。
情绪型犯罪成因
情绪型犯罪成因初任教师是指参加教师工作年限未满(包括)三年的年轻教师。
在工作中这个群体或刚刚开始适应节奏和工作内容,或仍然在探索从学生至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及生活形态的转变,他们作为未来教师骨干的主体在工作初期的适应和健康心理状态的培养应该一直受到足够的重视。
其中情绪问题尤其是愤怒情绪则直接影响着初任教师的工作绩效和心理健康。
而目前我国对初任教师的愤怒情绪问题的研究以及干预仍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愤怒情绪是指为由于对某人的价值、信念、权利有侵害或与之相矛盾而激发的一种强烈而不舒适的情绪反应,是对敌意的直接反映。
愤怒在狭义的概念阐述上可以直接理解为“生气”一词。
愤怒情绪会引发不良后果,比如社交不良,低自尊,人际冲突和职业适应不良等。
同时愤怒情绪在某些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偏头痛、肿瘤、进食障碍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潜在影响也得到了相关研究的验证(Boergers,1998)。
目前大多愤怒情绪的研究都集中在少年罪犯或者A型人格的群体上。
因此,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某三个市的139名初任教师进行了状态一特质愤怒表达量表(STAXI)的施测以及半结构化访谈,对问卷的数据以及访谈的定性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了目前我国初任教师愤怒情绪的现状描述,同时讨论成因和具体应对政策。
一、初任教师愤怒情绪的具体表现(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的浙江省某三个市的各个高中初任教师139名,其中男性为59名,女性教师为80名。
同时抽取某市高中教龄超过三年的老教师98名,其中男性为31名,女性为67名,作为愤怒情绪的对照组别。
研究工具: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STAXI),STAXI是由Spielberge等(1988)发展的测量愤怒情绪的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量表,包含三个维度:特质愤怒、状态愤怒和愤怒表达。
该量表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广泛的常模己建立,初步的效度也已被验证,为愤怒的经历、表达和控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且客观的记分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第四节 情绪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与行为特征
一、情绪性犯罪的心理1.低稳定性。 2.表面性、肤浅性。 3.非原则性。 4.高强度性。 5.异常的自尊心理水平。 6.较低的挫折承受力。
二、情绪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1.盲目性。 2.冲动性。 3.戏谑性。 4.隐蔽性。 5.情绪性。 6.残暴性。
返回
第二节 情绪型犯罪的成因
一、生物因素 二、心理因素 1.认知偏差。 2.心理失衡。 3.人格特征。 三、社会因素
返回
第三节 与犯罪有关的情绪、情感
一、反社会情感与犯罪 反社会情感,主要是指与正常的社会性需要相联
系的高级情感(如理智感、道德感以及美感等)性 质相反的情感。 反社会情感犯罪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情感的反社会性。 2.情感的固着性。 3.情感的狂暴性。 4.犯罪人反社会性人格倾向显著。
第十二章 情绪型犯罪
第一节 情绪型犯罪概述 第二节 情绪型犯罪的成因 第三节 与犯罪有关的情绪、情感 第四节 情绪性犯罪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按“Esc”键返回到章目录
第一节 情绪型犯罪概述
一、情绪型犯罪的定义 情绪型犯罪,又称情感型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
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 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 二、情绪型犯罪的严重性 三、有关情绪型犯罪的论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情绪型犯罪的论述 (二)我国学者关于情绪型犯罪的论述
二、爱、恨与犯罪 三、自卑、挫折与犯罪 四、嫉妒与犯罪 一般来说,可以将嫉妒引起的犯罪分为以下三种: 1.财产嫉妒。 2.才能、名誉、地位嫉妒。 3.性嫉妒。
五、希望、失望与犯罪 六、激情与犯罪 七、应激与犯罪 八、消极心境与犯罪 九、情绪性障碍与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