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父母的爱
群文阅读之 读懂父母的-------爱(1)
![群文阅读之 读懂父母的-------爱(1)](https://img.taocdn.com/s3/m/9766a01d03d8ce2f0166230b.png)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 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 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 会摔跤一样应该原谅。
群文阅读6单元
读懂父母的 爱
护国镇中心小学校 胡亚利
父母对儿女的爱,无私、深沉、不张扬。 这份爱就像一本书,光看封面,可能无法判断 出内容如何,只有翻开来仔细品读,才能懂得 它的美好与丰富。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只 要你用点儿心,变能从父母的一言一行里,捕 捉到爱的蛛丝马迹,读懂这份爱。
任务一:
小练笔:
回忆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来微不足道的,但 却饱含深情的事并把这份爱记录到日记中。
课后阅读:
吴冠中《父爱之舟》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 你可懂得?
这是一位宽严并济的母亲,即坚持原则, 又能掌握分寸、对孩子耐心、负责的母亲。
任务二:
1、阅读《大地的耳朵》、《苦瓜》、《有太阳味的童年》、《考 零分也很难》,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勾画体现父母爱的句子,作批注,并用一个词形容每篇文章表 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父母? 3、结合实际生活,说说父母的爱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两个生动的比喻句,看出母亲对于幼小的儿子的爱和 呵护。 从这些句子看出母亲都儿子的淘气行为宽容、理解, 这就是母亲地儿子无声的爱。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 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 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 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 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 就是殴打。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2469c40029bd64793e2c59.png)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父母之爱”教学设计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一是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宇宽广,崇高与无私。
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正确认识父母的爱,感恩父母的爱。
【设计理念】主题:在分享同步阅读教材成果,开拓视野,发展思维的同时,激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情景: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9册六单元:《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五年级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两个电话》《父爱安全网》《一碗馄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激发阅读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主题──父母之爱1.讲述父母之爱的故事,引导发现,引出主题──父母之爱.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刚读过的故事吗(生说题目,师板书)?你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了吗(引出“爱”)?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爱的海洋,一起感受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二、主题回顾2.从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地震中的父与子》——伟大《“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激励《慈母情深》——慈祥《学会看病》——广袤三、阅读概述(过渡):(出示课件三篇文章题目)前几天,选了三篇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文章,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请同学们小组之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最喜欢哪篇文章?3.学生汇报: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为什么?4.结合阅读任务学生汇报引出主题。
《两个电话》:爱是问候《拐弯处的回头》:爱是一个动作《一碗馄饨》:爱是包容理解小结: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发言也很精彩!通过认真的阅读,我们对“父母之爱”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父母的爱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父母的爱](https://img.taocdn.com/s3/m/05854facfe4733687f21aa7b.png)
群文阅读课《父母的爱》教学设计(转载)议题:父母的爱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关于母爱是个永恒的话题,她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是一部永远拍不完的电影,她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欣赏、去品味、去敬仰。
今天“群文阅读课”我们要欣赏四篇文章。
看看这四篇文章怎样表现父母的爱。
二、读文(18分钟)(一)读《慈母情深》1.自主默读文本,用双色笔标注。
你读出一个()的母亲。
(1)通过哪些事例表现母爱的?(2)表现母爱的关键句子,简单批注。
(3)解读我被母爱感动的关键词(鼻子一酸)3.阅读展示(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4.迁移训练……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立刻又……,……立刻又……,……立刻又……。
(二)读《鼾声》《秋天的怀念》《背影》读懂母爱的又何止梁晓声一人,用同样的方法再读《鼾声》《秋天的怀念》《背影》。
你又读出一个()的父母。
(1)通过哪些事例表现爱父或母爱的?(2)表现父母爱的关键句子,简单批注。
(3)解读我被父母爱感动的关键词。
(三)列表格,梳理四篇文章异同。
1、相同点:几篇文章都通过生活中的平凡事例表达母爱。
2、三篇文章不同之处三篇文章不同之处三、总结(0.5分钟)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懂得母爱的人吧!四、推荐阅读:(0.5分钟)1、散文:《寻梦》、《儿时的事》——季羡林2、诗集:《繁星》、《春水》——冰心3、散文:《完美的晴天》——学生习作板书设计:群文阅读:平凡、伟大的母爱《慈母情深》《母亲的存折》《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鼻子一酸存折存“情”“打”是爱。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父母的爱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语文说课稿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父母的爱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语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3c00c4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e.png)
(1)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运用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父母之爱,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2)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父母的关爱。
(3)激发学生对家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情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词汇量,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具备基础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文本分析和概括。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父母的爱缺乏深刻的理解,难以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深度。
2.分析文章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时,可能缺乏必要的文学鉴赏能力。
主要知识点包括: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4.感受父母之爱,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3)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4)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
1.首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
2.接着,我会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3.然后,我会通过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内容,如:“文章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体现父母之爱的?你们从哪里能感受到这种爱?”
4.我会进一步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情感。
《父母的爱》阅读题及答案
![《父母的爱》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b99d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b.png)
《父母的爱》阅读题及答案[甲]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一个孩子,自从呱呱坠地,父母就开始爱他,鞠之育之,不辞劬劳。
稍长,令之就学,督之课之,惟恐不逮。
及其成人,男有室,女有归,虽云大事已毕,父母之爱固未尝稍杀。
父母的爱没有终期,而且无时或弛。
父母的爱没有差异,看看自己的孩子牙牙学语,无论是伶牙俐齿或笨嘴糊腮,都觉得可爱。
眉目清秀的可爱,浓眉大眼的也可爱,天真活泼的可爱,淘气捣蛋的也可爱,聪颖的可爱,笨拙的也可爱,像阶前的芝兰玉树固然可爱,癞痢头儿子未尝不可爱,只要是自己生的。
父母爱子女,子女不久长大也要变成为父母,也爱其子女。
所以父母之爱像是连锁一般,代代相续,传继不绝。
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
”维护人类生命之最大的、最原始的、最美妙的、最神秘的力量莫过于父母的爱。
[乙]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家里买了钢琴。
和我同岁的小表姐每个星期天都要拉小提琴,从早上九时到晚上九时,拉得她小小年纪就喊着活着没意思,经常有人问我妈:“你儿子学什么?”妈妈答复:“学玩。
”妈妈总说要我有个快乐的童年,她和爸爸都不要我成为神童什么的。
我有段时间爱画画,妈妈买了一大堆蜡笔、彩色铅笔和水彩。
我仍下画笔去剪纸,妈妈又给我买小剪刀和彩纸。
再后来我迷上了足球,妈妈就辛辛苦苦陪练,当过真正的足球运发动的爸爸,有时忍不住出现在阳台上,居高临下把妈妈的脚法批评的一无是处。
来家的叔叔们常问我长大了干什么?像妈妈当个诗人?我才不呢!当作家整天趴在桌上多没意思,我要当司机。
妈妈爸爸听了都快乐起来。
妈妈到国外给我带的玩具全是各种汽车。
现在我的机动车辆有六七十种。
妈妈说等够一百部了,就开个汽车博览会。
1、给括号前带点的字注音:呱呱()坠地不辞劬()劳2、甲文和乙文都是表现的,两文的内容可用甲文的一句话概括,这句是:3、从内容和材料运用角度来说,甲文是写,写的是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乙文是写,从一个家庭折射父母对孩子的亲情与关爱。
4、甲文和乙文都用了比照手法,各举一例。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f1413a684868762caaed59e.png)
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群文阅读“父母的爱”教学设计建峰小学:李再刚【本组说明】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关爱中逐渐长大的。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学会看病》记叙一位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
教学这几篇课文将让学生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细心品读必将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同步阅读教材:《母爱,我一生的感动》节选自朱自清的《背影》这两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本组设计是在学生学习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盘点”、“交流平台”、“积月累”和“课外书屋”2课时之后进行的一次整合、拓展性主题提升性学习。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群文阅读《读懂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读懂父母的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02c6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a.png)
群文阅读《读懂父母的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读懂父母的爱一、教学目标1.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理解群文阅读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4.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并培养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1.学习并理解《读懂父母的爱》一文的内容;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复制《读懂父母的爱》一文的复印件;2.投影仪及屏幕;3.学生作品展示的台历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利用师生对话导入话题,引导学生谈一谈父母的爱对自己的影响,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故事。
步骤二:引入新课(10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名人名言作为开头,引发学生对父母的爱的思考和讨论。
2.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及其意义,解释为什么要阅读和理解这篇文章。
步骤三:阅读教学(15分钟)1.展示《读懂父母的爱》一文,并带领学生通读一遍,让学生对全文有个初步的了解;2.解读文章的关键词汇、解释生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并帮助学生创建文章的整体框架。
步骤四:深入理解(20分钟)1.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文章中的关键观点和作者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展开讨论,比如父母对子女的付出、父母的无私爱心等;2.请学生就文中的几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并展示他们的思考结果。
步骤五:思维拓展(15分钟)1.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如画一幅关于父母爱的画、写一篇关于父母爱的短文等;2.让学生分组就《读懂父母的爱》一文的主题进行小组合作,并分析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步骤六: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生们的收获和触动;2.强调文章主题,并鼓励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这篇作品加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五、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父母爱的文章,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我读懂了父母的爱》的心得体会。
读懂父母的爱群文阅读优秀课例
![读懂父母的爱群文阅读优秀课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5203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4.png)
读懂父母的爱群文阅读优秀课例如何读懂父母的爱一、引言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是我们最为熟悉和最为重要的一种情感。
然而,我们是否真正理解过父母的爱呢?父母的爱是怎样的?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父母的爱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力量和指引?通过群文阅读优秀课例,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读懂父母的爱。
二、什么是父母的爱父母的爱,不仅仅是亲情,更是一种责任和无私奉献。
它包含着对子女的关心、呵护、悉心教导,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对各种经验和教训的传授。
父母的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坚持与守护。
通过群文阅读优秀课例,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读懂父母的爱。
可以通过阅读《活着》这样的作品,来感受父母为子女所做出的牺牲和无私奉献;或者通过阅读《红楼梦》来领略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许和关怀。
三、父母的爱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力量和指引父母的爱,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
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父母的爱总能给予我们力量和鼓励。
从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到人生的抉择,父母的爱始终伴随着我们,给予我们正能量和勇气。
群文阅读优秀课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父母的爱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力量和指引。
可以透过阅读经典的《格林童话》,来领略父母对子女的保护和关爱;或者透过阅读《简·爱》来感受父母对子女成长轨迹的关注和慰藉。
四、总结和回顾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奉献,是责任和关怀的体现。
它给予了我们力量和指引,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为坚实的支撑。
通过群文阅读优秀课例,我们可以更好地读懂父母的爱,体会到这份至情至爱的宝贵。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的体现,是对子女的关怀和呵护。
这样的爱,既深沉又无言,它是我们一生中最为重要和珍贵的情感。
通过群文阅读优秀课例,我们可以更好地读懂父母的爱,感受到这份爱的温暖和力量。
在知识文章格式的要求下,以上的内容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和排版,以序号和重点词语的方式来展现出来,如一、二、三、四等的符号来标注每个部分的内容,并在内容中多次提及我指定的主题文字。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叶红霞)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叶红霞)](https://img.taocdn.com/s3/m/f92cbad269eae009581becb3.png)
第六单元群文阅读“父母的爱”教学设计山丹县三立小学叶红霞【本单元说明】本单元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教材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父爱之舟》《慈母情深》,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
以及同步阅读教材:《母爱风筝童话》、《母亲的故事》《鼾声》、《鱼头》、《父爱安全网》、《妈妈的银行存款》《父亲的爱──勤俭家风》、《秋天的怀念》、《我的母亲》(节选)、《父子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在本单元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单元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细节描写,品读文本,在线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本单元设计是在学生学习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句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之后进行的一次整合、拓展性主题提升性学习。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2.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阅读教材:《母爱风筝童话》、《母亲的故事》、《鼾声》、《鱼头》、《父爱安全网》、《妈妈的银行存款》、《父亲的爱──勤俭家风》、《秋天的怀念》、《我的母亲》(节选)、《父子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25b163af705cc175427094a.png)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学反思语文教材的使用限制了老师的教学,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
群文阅读的出现,赋予了我们“编者”的身份,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但是群文到底如何组合,群文阅读如何实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围绕“父母之爱”这一议题将群文阅读的数量定在了3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希望能通过本组文章的阅读,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宽广。
以单元导读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整合,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因此在本课预案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组文章的阅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能够站在一个整体角度,去观察这三篇文章,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教学活动,我对群文阅读这一课型有了更多的认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群文阅读不是阅读群文:从字面上看,似乎群文阅读就是一组文章加以阅读,其实不然。
将一组文章放在一起,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根据一个主题,从课外拉进几篇文章,进行组合式阅读,这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
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组合进来的文章进行一番浏览,也是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议题,有需要的将一组文章引进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的有效阅读。
这就需要我们将一组课文,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群文阅读要重视策略、方法:“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去讲析文章,不可能在这有限时间里面面俱到,要学会有所放弃。
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使用重点阅读、比较阅读、勾连统整等阅读策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跳读、浏览、略读等阅读方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课前细读,课上略读,重点精读,其余浏览的方式,让学生在文中勾画、批注的方法突破重难点,最后,让学生在表格的填写与分析中达成教学目标。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父母的爱群文阅读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父母的爱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e0a9ef684254b35eefd3429.png)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五单元教案《父母的爱》执教者:龙池小学蒲世勇【本组单元说明】本单元在语文教材中选有4篇课文,本次群文选用原教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另外选用三篇课外阅读文本《坏爸爸、臭爸爸、好爸爸》、《拦军车的母牛》、《感恩》。
这些文章围绕“父母的爱”来组织此次群文阅读活动:在慈母的鼓励和严父的批评中,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坏爸爸向好爸爸的转身,只需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爱;母牛受尽鞕打抗争得来的三斤水,只为干渴的小牛能喝个饱;三个黑人孩子每日必做的功课却是在饭前写感谢信。
所有阅读选段均以“爱”字贯穿全文,展示了父母的爱的不同表现形式,无处不体现出“爱”这个主题,课文内容均以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情感,从而体会到:爱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发现爱的赤子之心,同时如何回报爱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编写本教案。
【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选用三篇课外阅读文本《坏爸爸、臭爸爸、好爸爸》、《拦军车的母牛》、《感恩》。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并理解献出自己的爱可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使其尽快适应高年级的语文阅读学习。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阅读浏览表【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1、同学们,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家是温暖的港湾,父亲是伟岸的大山,挺直了我人生的高度,母亲是溪流,包容了我的自私。
儿行千里岂止母担忧,父亲鬓角的白发,叫我如何报答。
步步走来,尽是沧桑,母亲的微笑无不在我的身边。
(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2、前几天,老师观看了央视朗读者节目,聆听了斯琴高娃老师朗读的贾平凹所著的《写给母亲》,不禁潸然泪下,犹记得高娃老师最后一段话,你们很幸运,父母都还健在,多陪陪他们吧,多关爱他们吧。
父母的爱 群文阅读加习作指导
![父母的爱 群文阅读加习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c28de34192e45361066f523.png)
深深的爱 每个人都有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让 我们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给了我们一对灵敏的耳朵,让我们去倾听美妙的音 乐……我们的生命里融入了父母的血液,也融入了父母无私的爱。在我生病的 时候,更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那份沉甸甸的爱。 记得在我4岁的时候,有一次半夜11点,我们正在睡觉,忽然,我觉得头很不舒服, 便开始呜咽起来,爸爸妈妈听到了我的呜咽,连忙把灯打开,问:“怎么了,孩子,哪儿 不舒服?”“我……的头……很不舒服……”妈妈连忙用手摸了一下我的额 头,“啊,好烫!”爸爸马上把温度计拿来给我测了一下,“啊!温度快达到39度了!” 于是,爸爸妈妈马上把我送到了儿童医院看病,爸爸忙着去挂号,妈妈则在一旁 细心的照顾我,医生看好后,爸爸忙着去取药,我挂了盐水后,爸爸妈妈又安抚我入 睡……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照顾下,过了几天,我的病很快就好了。爸爸妈妈却几夜 没睡。 父母的爱是多么伟大!从来都只是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我们每个人都应
星期三放学时,正下着蒙蒙细雨。我只好拿书包顶在头上, 走到十字路口的小店旁时,大雨突然倾盆而下,我急忙躲到了小 店里。我想:这下可惨了,我没带雨伞而且今天说好自己回家的, 爸爸、妈妈一定还在厂里上班呢?没人来接我,怎么办呢?这场 雨如果下个不停的话,那我作业就要来不及做了呀!正在我发愁 的时候,远处有一个身影向我走过来。“啊!怎么会是妈妈呢? 她不是在厂里上班吗?怎么会到这儿来接我呢?”我的眼睛瞪得 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大不一会儿,妈妈就来到了我的身旁, 还不停的问我:“有没有淋到雨?有没有淋到雨......” 就见妈妈把外衣脱下来裹在了我的身上。 回到家我才发现妈妈 的身上、头上都湿透了。因为一路上妈妈总是把伞往我这边撑, 自己却没撑到多少。这时我禁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只听见妈妈 说:“厨房里有饭,自己拿来吃吧,妈妈还要去上班呢?”我嘴 里说:“您不要管我了,我自己会弄的,您还是上班去吧!”可 心里却想:妈妈你都淋湿,来的及的话把衣服换一下吧,否则会 生病的。可我知道妈妈没那么多时间,她把时间都用在我身上了。
群文阅读之父母的爱 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之父母的爱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7146fc89eb172ded63b792.png)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小街镇匡郎小学:刘太园议题: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体会父母之爱选文篇目:《背影》节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碗面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重点语句的批注阅读、提取关键词句,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
2.阅读短文,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体会父母的爱。
3.整理对比三篇短文的异同点,在父母的爱的主题下,体会不同的父爱和母爱。
重点:1.阅读短文,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体会父母的爱。
2.整理对比三篇短文的异同点,在父母的爱的主题下,体会不同的父爱和母爱。
难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批注阅读、提取关键词句,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
课前活动:和同学交流认识,观看公益广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课件出示阅读议题:“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的?”二、《背影》节选1.听孙道临朗诵《背影》节选。
2.课件出示批注阅读要求:用实线“”画出父亲对我所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用三角形“”标出描写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动作的词语。
3.感悟情感:(1).课件出示父亲翻越栅栏时的细节,让学生填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这一细节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关怀······(2).课件出示描写父亲语言的句子,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这平淡的话语中蕴含着的深挚的父子情。
三、类比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迁移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批注阅读的方式自主阅读。
1.自由放声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找出文章哪些词句表现出了父母对巴迪的爱?和你的小伙伴交流讨论讨论2.讨论交流,你抓住哪些词句体会到了父母对巴迪的爱?3.阅读交流,课件出示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读并且理解其中的父爱和母爱。
4.想象说话,无论是母亲的,还是父亲的,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时我想对巴迪说,。
“父母的爱”群文阅读-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父母的爱”群文阅读-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89c4c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9.png)
“父母的爱”【群文议题】父母的爱【议题分析】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愁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厉的要求。
领会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遭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执教年级】五年级【学情分析】我们刚第六组课文,本节课引导先生捉住人物的表面、言语、动作和心思描写,品读文本,经过捉住次要内容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选文篇目】《父爱安全网》《鼾声》《母亲的故事》【教学目标】1、先生有必然的浏览速度,能在全文感知的前提下,运用默读、浏览、审视、跳读、批注等浏览方法。
尝试比较浏览,能找出各篇文章中相关联的地方。
2、在浏览中熏陶情感,激发对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1、引导先生捉住人物的表面、言语、动作和心思描写。
2、经过捉住次要内容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述父母之爱的故事,引导发现,引出主题──父母之爱。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刚读过的故事吗(生说标题,师板书)?你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了吗(引出“爱”)?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爱的海洋,一同感受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二、主题回顾单元学习交流播种。
同学们,从第六组课文中,你分别从文中得到了甚么样的启示?《地震中的父与子》伟大《“精彩极了”和“蹩脚透了”》激励《慈母情深》慈祥《学会看病》广袤三、浏览概览1.(过渡):老师也选搜集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浏览了三篇(出示课件三篇文章标题)。
下方同学们认真浏览,并且填写了《同步浏览卡片》。
请小组彼此交流,看看你们的浏览领会是否是一样。
可以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1.说说次要内容?2.经过浏览,我们对“父母之爱”又有了一些认识和感受。
说说从文中你读懂了甚么?四、老师分别出示文章,同学们交流学习五、按小组汇报成果,先生展现六、交流领会大家在浏览这四篇文章的时分,肯定有一些地方打动了你,才让你喜欢上这些文章,下方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2def1a7e21af45b307a8d8.png)
“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父母之爱”教学设计【本组说明】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教材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对文本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年级:五年级(1)班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1、复习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总结学法。
2、同步群文阅读材料:《父爱安全网》《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拐弯处的回头》,巩固学习方法,再次体悟父母深情。
教学重点:1、学习巩固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学法迁移,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2、巩固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现文章思想的方法。
交流、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课件。
学具准备:阅读材料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聊:孩子,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谁为你买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哟,真幸福。
你的父母真爱你,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严格的要求,是热情的鼓励。
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感悟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父母的爱是?这节课,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这里有一棵知识树,这是一棵倾注了父母的爱的长青树,我们要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单元主题回顾1、导入:在第六单元里,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表现父母的爱的课文,一篇是?另一篇是?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谈感受,领会学法:你们从这四篇课文中,分别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父爱或母爱?(主要讲了?感受到了?)4、交流学习心得,明确学习方法⑴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我们回顾了第六单元已经学习了的四篇课文。
群文阅读 父母之爱
![群文阅读 父母之爱](https://img.taocdn.com/s3/m/4e9a00d86294dd88d0d26b79.png)
《一碗面的故事》
女孩匆匆吃完了面,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 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站在路口 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 “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 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 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整理对比三篇文章,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
神态等来表现父母的爱。 不同点:
作者表现父母之爱的角度不同,即爱 的方式不同。有平凡的父爱,有批评的 父爱,有鼓励的母爱,有无私的母爱······
爸爸妈妈,我爱您们,您们辛苦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背影》节选
外貌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guà), 深青布棉袍(páo)。
《背影》节选
《背影》节选
动作描写
我看见他 戴 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 走 到铁道边,慢慢 探身 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穿 过铁 道,要 爬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 了。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 向上 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 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地
阅读要求:
1、用实线“
”画出父亲对我所说的话;
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用实心点“ ”画出描写父亲及我动作的词语。
2、边读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背影》节选
语言描写: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jú)子 去。你就在此地,不要 走动。”
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 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 头看见我,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
中考语文阅读及答案-《父母的爱》.doc
![中考语文阅读及答案-《父母的爱》.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3493497375a417866f8f63.png)
中考语文阅读及答案:《父母的爱》[甲]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一个孩子,自从呱呱坠地,父母就开始爱他,鞠之育之,不辞劬劳。
稍长,令之就学,督之课之,惟恐不逮。
及其成人,男有室,女有归,虽云大事已毕,父母之爱固未尝稍杀。
父母的爱没有终期,而且无时或弛。
父母的爱没有差别,看看自己的孩子牙牙学语,无论是伶牙俐齿或笨嘴糊腮,都觉得可爱。
眉目清秀的可爱,浓眉大眼的也可爱,天真活泼的可爱,调皮捣蛋的也可爱,聪颖的可爱,笨拙的也可爱,像阶前的芝兰玉树固然可爱,癞痢头儿子未尝不可爱,只要是自己生的。
父母爱子女,子女不久长大也要变成为父母,也爱其子女。
所以父母之爱像是连锁一般,代代相续,传继不绝。
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
”维护人类生命之最大的、最原始的、最美妙的、最神秘的力量莫过于父母的爱。
[乙]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家里买了钢琴。
和我同岁的小表姐每个星期天都要拉小提琴,从早上九时到晚上九时,拉得她小小年纪就喊着活着没意思,经常有人问我妈:“你儿子学什么?”妈妈回答:“学玩。
”妈妈总说要我有个快乐的童年,她和爸爸都不要我成为神童什么的。
我有段时间爱画画,妈妈买了一大堆蜡笔、彩色铅笔和水彩。
我仍下画笔去剪纸,妈妈又给我买小剪刀和彩纸。
再后来我迷上了足球,妈妈就辛辛苦苦陪练,当过真正的足球运动员的爸爸,有时忍不住出现在阳台上,居高临下把妈妈的脚法批评的一无是处。
来家的叔叔们常问我长大了干什么?像妈妈当个诗人?我才不呢!当作家整天趴在桌上多没意思,我要当司机。
妈妈爸爸听了都高兴起来。
妈妈到国外给我带的玩具全是各种汽车。
现在我的机动车辆有六七十种。
妈妈说等够一百部了,就开个汽车博览会。
阅读题:1、给括号前带点的字注音:呱呱坠地不辞劬劳2、甲文和乙文都是表现____的,两文的内容可用甲文的一句话概括,这句是:3、从内容和材料运用角度来说,甲文是____写,写的是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乙文是____写,从一个家庭折射父母对孩子的亲情与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空谷幽兰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教材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
以及同步阅读教材:《母爱·风筝·童话》《母亲的故事》《鼾声》《鱼头》《父爱安全网》《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妈妈的银行存款》《父亲的爱──勤俭家风》《秋天的怀念》《我的母亲》(节选)《父子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本组设计是在学生学习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2课时之后进行的一次整合、拓展性主题提升性学习。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对文本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年级:
五年级
教学内容:
整合小学语文第9册第六单元主题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1、复习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总结学法。
2、同步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阅读教材:《我的母亲》(节选)《父子情:《母爱·风筝·童话》《母亲的故事》《鼾声》《鱼头》《父爱安全网》《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妈妈的银行存款》《父亲的爱──勤俭家风》《秋天的怀念》》,巩固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巩固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学法迁移,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2、巩固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现文章思想的方法。
交流、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课件。
学具准备:阅读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聊:孩子,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谁为你买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哟,真幸福。
你的父母真爱你,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严格的要求,是热情的鼓励。
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感悟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父母的爱是?
这节课,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出示课件)这里有一棵知识树,这是一棵倾注了父母的爱的长青树,我们要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单元主题回顾
1、导入:在第六单元里,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表现父母的爱的课文,一篇是?另一篇是?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谈感受,领会学法:你们从这四篇课文中,分别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父爱或母爱?(主要讲了?感受到了?)
4、交流学习心得,明确学习方法
⑴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我们回顾了第六单元已经学习了的四篇课文。
通过你们的学习,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你能不能把学习这几篇课文的方法与同学们分享?
⑵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⑶教师总结学习方法。
(课件出示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
三、阅读概览
1、(过渡):大家把课内的这几篇文章解说得很准确,而在我们的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十一篇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出示课件四篇文章题目)。
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填写了《阅读记录表》。
现在,请大家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的,开始。
教师巡视,检查。
(同桌交流)
2、说说主要内容。
悟父母之爱(这几篇文章里,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主要讲了什么?)
3、哪篇文章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谈谈你又感受到了父母怎样的爱?相机总结概括出:
《父爱安全网》:阳光
《鼾声》:体贴
《母亲的故事》:无私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鼓励
4、孩子们,我们交流到这儿,对父母的爱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那就是――(生齐读出这些关键词)
四、片段分享和重点品读
过渡:我们刚才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但是,我们要进一步理解文章,就需要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思想需要―――(再次出示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的课件,老师读)
1、分组交流。
(找自己最感兴趣的1-2处,按以上的方法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在阅读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
2、分组汇报。
(好了,孩子们,我们现在来分享你们细细读书的收获。
请说说哪篇文章的哪儿打动了你们的心?哪儿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预设:《父亲的安全网》:
A、第12段。
(学生读出来后。
引导:这段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是对父亲捆绑安全网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
B、第13段。
(这是对父亲的表情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父爱。
)
《鼾声》:
精彩片段
(1)分享第11到13段。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
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地”能去掉吗?表现了父亲什么?(对我的爱是那样的深沉,是那样的体贴)
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啊,那谁能把自己的感动读出来呢?
《母亲的故事》:
关键句:“啊,为了我的孩子,我什么都可以牺牲。
”读出了什么?
A、死神把孩子带走了,母亲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先后遇到了(),分别献出了()
⑵勾画令你感动的句子,用心体会,并批注自己的感受。
B、随机引出:母亲为什么最后让死神把孩子带走?(学生讨论交流)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精彩片段赏析:
A、三处流泪,能说说,这三处流泪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是的,母爱其实就是呵护,是鼓励。
3、质疑交流
母亲为什么不如实转告老师对儿子的批评,却对儿子那样说?(善意的谎言是对儿子自尊心的保护,是为了让孩子能自信地面对生活。
)
五、照应导语,主题小结拓展
1.现在,大家再看看这棵父母的爱之树,此刻,它已经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了。
2.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
父母的爱,是热情的鼓励,也是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有时候不需要任何语言,也不需要任何形式。
它默默地生成,慢慢地积淀,静静地流淌,只是我们经常忽视了它的存在。
孩子,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小事,都凝聚着父母对我们的爱。
闭上眼睛回忆,你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了吗?
3.能说说自己感受到父母的爱的事情吗?(能说说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吗?在你的心中,你认为父母的爱是什么)
4.亲爱的同学们,只要我们带着感恩的心,怀着真挚的爱,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让我们也像父母一样,做个会爱的、懂得爱的人吧。
今天老师把大家的发言汇成一首小诗,让我们把它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也送给天下所有的父母亲,请跟老师一起读。
(配曲:感恩的心)
附:
父母之爱
父爱是什么
父爱是沉甸甸的责任
是严厉地鞭策
是细致入微地体贴
是温暖一生的阳光
……
父爱伟岸如青山,圣洁如冰雪父爱温暖如阳光,宽广似江海! 母爱是什么
母爱是无私地奉献
是温暖地鼓励
是小心地呵护
是魂牵梦绕的思念
……
父母的爱,深远而流长,像泉父母的爱,博大而精深,像海父母的爱,是一支神奇的笔
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