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黄岗矿业公司Ⅲ矿区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质量评价研究
![黄岗矿业公司Ⅲ矿区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质量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98e61a52d380eb62946dfe.png)
3 m、 .3条/ 换算为 R D值并求得其平均 5c 1 7 0 m, Q
值 为 7 .4 。地 下 水 状 况 为潮 湿 。该 岩 组 节 理 、 62%
均 值 为 7 . 7 。地 下 水 状 况 为 潮 湿 。该 岩 组 节 7 5%
理 、 隙调 查 数据 统 计 结 果 见 图 1 裂 。该 岩 组 的 岩 体 结 构类 型 为整体 块 状 结构 , 理 发 育 , 构 面 平直 、 节 结
闭合 , 整体强度不高 , 稳定性一般 。岩体变形和破坏
破 碎带 和大理 岩岩 溶 影 响深 度 多 在 15 标 高 以 50m
( ) 盘大 理 岩 岩 组 。该 岩 组 内 节 理 、 隙较 1上 裂
为发育 , 平均节理间距 、 平均体积节理密度 _ 分别 ,
为 4 . m、.7条/ 换 算 为 R D值并 求得 其平 03e 9 2 m, Q
中情 况划 分 成 7个 区 (I ~Ⅶ ) 目前 正 在 开 采 或 。 基建 的有 I、 Ⅲ、 4个 矿 区 , 中 I矿 区和 Ⅲ Ⅱ、 Ⅳ 其 矿 区正在 进行 较大 规 模 地下 开 采 , Ⅱ矿 区露 天 开采 已结 束 , Ⅳ 矿 区 一 样 同 时 在 进 行 小 规 模 的 地 下 和
触带附近开采技术条件相对复杂 , 除大理岩外 , 矿体 及其它围岩的稳固性 良好 , 水文地质条件 比较复杂。
裂隙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见图 2 。该岩体结构类型为 整体块状结构 , 结构面平直 、 闭合 , 节理发育 , 整体强
度不 高 , 定性 一般 。 稳 ( )下 盘矽 卡 岩 岩组 。该 岩组 内节 理 、 隙较 3 裂 为 发育 , 均 节 理 间 距 、 均体 积 节 理 密 度 . 分 别 平 平 ,
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
![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ade5825901020206409c0a.png)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董红伟(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天津 300170)摘 要:矿产资源丰富多样,而不同的矿区形成的条件、地理分布等都有所不同,其所处地质环境及其他成矿条件共同决定了矿产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文章重点对矿产区域的形成原因、条件、背景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为日后的矿产勘查探测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岩浆岩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1-0120-2Analysis of Regional Miner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sDONG Hong-wei(Tianj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General Institute,Tianjin 300170,China)Abstract: Mineral resources are rich and diverse, and the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ining areas are different. Their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together determine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reasons,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 of mineral areas,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future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exploration.Keywords: geological backgrou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magmatic rocks在地质学中有一个分支学科,就是区域地质学,在广义上讲,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大区域内地层特征、岩石类型及其分布、地质构造及成矿地质背景等内容,而另一种狭义的解释主要认为区域矿产地质主要研究特定勘查矿区域的地质地层以及岩石、矿产分布形成、构造等小范围内容。
矿产开采地质要求的3类9型
![矿产开采地质要求的3类9型](https://img.taocdn.com/s3/m/b9b574edaef8941ea76e05c2.png)
问题为主
的矿床
(2一3)
有热害或气害或放射性危害
或不良地质作用危害等原生
环境地质问题,矿床开采中需
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和预防,矿
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较
简单
河南平顶山
煤矿陕北榆
家梁井田
主要对矿床原生环境地质
问题进行工作,针对主要危
害(热、气或放射性)开展
相应调查洲试,结合地质、
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
一3的要求进行
开
采
技
术
条
件
复
杂
的
矿
床
3
水文地质
问题为主
的矿床
(3一l)
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
面以下,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
性强,地下水补给条件好,与
地表水或相邻强含水层有密
切的水力联系,存在寻水性强
的构造破碎带或岩溶发育带,
矿坑涌水量大:矿床开采需采
取强排水或专防、治水措施,
疏干排水可引起巷道变形破
坏和地面沉降、开裂、塌陷、
给条件差,地表水体不构成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矿山排水可引起局部地面变形破坏,水体轻度污染,矿床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较简单
云南四营煤矿山东焦家金矿
主要针对水文地质问题开展工作,相应进行矿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搜集区
域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区进行大、中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填图,对地质钻孔及坑道
进行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开展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水
化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
定热(气或放射性)的在矿
区的背景值和异常值,对其
可能产生的危害做出评价;
对矿床的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条件可用类比法进行评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aaabc63169a4517623a3e6.png)
工程地质条件一、工程地质岩类的划分矿区内根据岩土的坚硬程度、结构以及物理力学性质,将本区岩石分为坚硬岩类、软质岩类和松散岩类三种岩类。
坚硬岩类:主要包括中~微风化的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长兴组(P3c)的灰岩。
软质岩类:为粉砂质泥岩、泥岩、页岩等。
该类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较低,软弱夹层发育,稳定性差。
该组岩层形成的边坡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边坡滑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井下开拓及开采中,易致片帮、冒顶,从面使地表产生地面裂隙等地质灾害。
矿区内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及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松散岩类:地表第四系为松散覆盖层。
分布于各类岩石之上、洼地、沟谷两侧等负地形中,由坡积、残积物组成。
坡积、残积物为粘土及亚粘土,组成粘土层组;冲积、洪积物为块石、砂砾石及含砂砾粘土,结构松散,孔隙度大,组成砂砾石层。
工程地质性质差。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1.土体工程地质条件第四系残积、坡积、冲洪积土层主要分布在洼地、河床、沟谷等低洼处,呈零星状及条带状。
主要由粘土、碎石、砾石等组成,是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等经长期风化、剥蚀后的残积、坡积、冲洪积物,土层厚度一般不大于5m。
土体呈松散或半固结状,胶结性差,透水性较好,土体强度弱,压缩性较高,力学强度低,工程地质性质差,受力后沉降量大,边坡容易失稳。
2.岩体工程地质条件(1)上覆地层含煤地层上覆围岩为碳酸盐岩,主要为长兴组灰岩,大部为中~厚层状,岩体普遍较完整,岩体多为块状,岩石致密、坚硬,属坚硬类型,抗压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RQD值高,岩体多数II、III 类,岩体稳定性中等~良,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良之处是这类岩石岩溶发育较强烈,巷道掘进时应防止高地压、岩爆、掉块、坍塌、涌水、突泥等。
(2)含煤地层多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碳酸盐岩。
碎屑岩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煤层为主,多为层状结构,少量碎裂结构;碳酸盐岩以含燧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多为块状结构,少量碎裂结构。
井田概况及地质条件
![井田概况及地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7efe2bf705cc1754270986.png)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条件1.1 井田概况1.1.1 交通位置青春塔井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煤田南部,行政区划隶属于魏家峁镇、哈岱高勒乡、长滩乡。
本井田东起煤田边界,西至史家敖包,北起甲保塔,南至薛家疙旦,东西长10.64km,南北宽4.15km,面积44.1974km2。
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4′00″~111°22′30″北纬:39°35′45″~39°38′00″本矿交通较为便利,丰准铁路经过矿区北部的薛家湾镇,井田距离丰准铁路唐公塔车站约40km。
薛家湾镇至万家寨水电站的省级公路从井田西部边缘通过,自魏家峁镇向南有两条县级公路通往山西省天峰坪镇,矿井建设期间的设备可经过公路运往工业场地。
另外有拟建的西煤外运大通道准格尔~朔州铁路,为青春塔矿井建成后煤炭外运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矿井交通位置见图1.1-1。
1.1.2 地形地貌及水系1. 地形地貌准格尔煤田位于鄂尔多斯黄土高原东部,西北高而东南低,海拔标高最高+1366m ,最低+870m,最大高差496m。
区内黄土覆盖范围广,厚度大,部分为风积沙地形。
地貌受流水、风蚀等外力的作用,己变得十分复杂,沟谷纵横交错,树枝状的冲沟十分发育,原始黄土高原地貌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地貌形态复杂,植被稀少。
井田内海拔最高+1331m,一般在+1050~1250之间,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2. 水系区内较大的沟谷自东向西有:哈拉合少沟、银盖沟、古城圪梁沟、庙沟、薛家沟、黄榆树峁和罐子沟等。
这些沟谷都比较发育,多呈放射状分布,向源侵蚀为主,多数支沟均有泉水涌出,各分支溪流汇成小河,汇入黄河。
遇有大雨或暴雨时可形成山洪爆发,洪水流量大、时间短,危害性大。
大部分沟谷中村镇修有容量不等的水库,用于灌溉、淤田、人畜饮用等。
本区属黄河水系,黄河从本区东缘自北向南流过,距本区15km。
水位标高在矿区北端头道拐水文站+987.04~+987.98m,在矿区中部的城坡一带+950.67m;在矿区南部万家寨一带+920m;在矿区南端壕米疙坨+870m。
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对策
![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436c5d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e.png)
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对策在矿山建设的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不仅直接影响着矿山的开采安全和生产效率,还关系到矿山的长期稳定发展。
因此,对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矿山建设中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性水文地质条件在矿山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它影响着矿山的开采方案。
如果矿区存在丰富的地下水,且水压较大,那么在开采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突水、涌水等事故,这将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并对矿山设备和矿产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制定开采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和工艺,以避免水害的发生。
其次,水文地质条件还会影响矿山的工程建设。
例如,在建设矿山的井筒、巷道等工程时,如果地下水丰富,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和防水措施,否则会导致工程施工困难,甚至出现坍塌等事故。
此外,地下水的化学性质也可能对矿山工程的建筑材料产生腐蚀作用,从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最后,水文地质条件还与矿山的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矿山开采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因此,了解水文地质条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矿山建设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1、地下水涌水地下水涌水是矿山建设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之一。
当矿山开采过程中揭露了富含地下水的含水层或断裂带时,地下水会在压力作用下涌入矿井,造成涌水事故。
涌水的水量和水压取决于含水层的富水性、补给条件以及开采活动对含水层的破坏程度。
2、地下水突水地下水突水是一种更为严重的水文地质灾害。
它通常是由于开采活动破坏了隔水层,导致含水层中的高压地下水瞬间涌入矿井,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突水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水量大、破坏性强等特点,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
3、含水层水位下降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含水层水位下降。
山东蓬莱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山东蓬莱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4ba2a2fcf84b9d529ea7a02.png)
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金矿区 ;开采 ;
中图分类号 : F27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2-5065(2018)04-0198-2
Evalu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Penglai gold deposit, Shandong
H 水文地质 ydrogeology
山东蓬莱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王勇
(威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 威海 264209)
摘 要 :我国山东省蓬莱市西南王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矿区环境复杂。为了后期金矿开采工作顺利进
行,对矿区进行实际勘测,详细调查了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系统评价,可以为后续的金矿开
山东省蓬莱市西南王金矿区,位于我国华北地质板块东 侧,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资源集聚地之一。金矿区内含有大 量岩浆岩,均产于中生代燕山早期,以李家岭序列王家单元 的斑状中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石灰岩为主。矿区地质条件 和水文条件较为简单,地质含水层复杂,为保证后续开发安 全,必须详细探查。
1 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
)
r0
其中,R0=
R + r0
;r0
=
a
+ 4
b
;R = 10S
k。
矿山在开采和探矿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矿坑排水量资
料,从坑道排水量观测情况看,坑道涌水量与坑道开采的长
度、面积的变化关系不密切,与坑道的开采深度变化较明显。
所有也可以使用比拟法进行测量,其公式为
矿山开采的地质条件与工程设计
![矿山开采的地质条件与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627e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8.png)
采矿工程设计
根据矿山总体设计,对采矿工程的布 局、采准巷道布置、采矿方法等进行 详细设计。
选矿工程设计
根据矿山总体设计,对选矿工艺流 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等进行详 细设计。
尾矿工程设计
根据矿山总体设计,对尾矿库的选 址、设计、建设等进行详细设计。
矿山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
确保矿山建设和生产的 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 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经济合理
在满足安全和环保要求 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 益最大化,降低生产成
本。
技术先进
采用先进的采矿、选矿 和尾矿处理技术,提高 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环保优先
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有 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03
矿山开采方法与工艺流 程
露天开采
总结词
露天开采是一种将矿体外部的覆盖层剥离后,从地表进行采矿的方法。
特殊采矿方法
总结词
特殊采矿方法是指除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之外的其他采矿方法,如水下开采、海底开采等。
详细描述
特殊采矿方法适用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如水下开采适用于河床、湖泊等水域下的矿产资源开采,海底 开采适用于海底矿产资源的开采。这些方法技术难度较大,需要特殊的采矿技术和设备,同时也要考虑环境保护 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
循环利用
对于尾矿和废石,应积极 开展循环利用,减少固体 废物的排放。
矿山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优先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优先考虑 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系统的
完整性。
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矿山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注当地社区的需求和发展,促进 社区的繁荣和稳定。
白象山铁矿工程地质条件
![白象山铁矿工程地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474ee481c758f5f61f67a5.png)
1.1 极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本区位于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太白镇东约 4.0 km,地理坐标东经118°31’53”,北纬34°27’34’’,距离当涂县约15.0 km,距离芜湖市约20.0 km,当涂-马桥公路穿过矿区,与姑山铁矿的铁路专用线相距2.0 km,矿区距青山河约1.5 km,交通便利。
该区位于华中地洼区、苏鄂地洼系或秦淮弧构造系东翼之宁芜地洼南缘钟姑凹内,晚侏罗至白垩世地洼激烈期,宁芜断陷盆地南段,长江东岸,南部为长江冲积一级阶地,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多为 6.0~7.0 m;北部为低山丘陵剥蚀堆积地形,地面标高多为30.0~200.0 m,山脊发育方向与区域构造基本一致,呈NNE向。
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有利。
矿体分布面积1.4 km2,铁矿表内B+C1+C2级储量1.46亿吨,表外储量460万吨,Tfe平均品位39.43 %。
由于该矿矿床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地表有长江支流-青山河流经矿区,因此,该矿床长时间未得到开发。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大量需求,目前马钢集团公司姑山矿业公司进行了矿山建设。
1.1.1 地层根据钻探资料和岩石试验结果,按照岩层形成地质时代、层序、成因、矿物组成、富水性的不同,将主、副井深度范围内的岩层划分为6大层,白象山铁矿主副井地质柱状图如图1-1所示,现将各岩层特征描述如下:(1)第四系更新统坡积粉土夹碎石层(Q3)土黄色,湿,密实,粘性土呈硬塑状态,主要由角砾、碎石和粘性土组成,粒径约20.0~50.0 mm左右,碎石含量约30.0 %。
该层仅在副井有分布,层厚3.4 m,层底标高30.52 m。
(2)侏罗系中下统长石石英砂岩层(J1-2xn)灰白色,中粒结构,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和少量云母,裂隙较发育,现有裂隙多被岩浆热液携带的铁质所充填,见2组裂隙与岩芯中轴夹角分别为30°、60°,裂面平直,裂口闭合,裂面可见高岭土化。
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
![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https://img.taocdn.com/s3/m/8167dffa5ef7ba0d4b733b0c.png)
(规范性附表)
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
复杂
中等
简单
70%以上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矿坑进水边界条件复杂,充水水源多,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密切,老窿(窑)水威胁大,矿坑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0m3/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容易造成区域含水层破坏
采空区面积和空间较大,重复开采较少,采空区部分得到处理,采动影响较强烈
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小,无重复开采,采空区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较轻
地貌单元类型多于3个,地形条件可使30%以下矿体开采时能自然排水,主要硐口斜坡体能自然排水,主要硐口斜坡与岩层倾向斜交。
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地形条件可使70%以上开采矿体能自然排水,主要硐口斜坡与岩层倾向反向。
注:采取就上原则,只要有一条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
70%以上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附近或以下,矿坑进水边界条件中等,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中等,补给条件较好,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有一定联系,老窿(窑)水威胁中等,矿坑正常涌水量3000~10000m3/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较容易造成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
地质构造简单,矿层(体)和矿床围岩岩层倾角小于36°,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不发育,断裂未切割矿层(体)和围岩覆岩,断裂带对采矿活动影响小
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多,危害大
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较多,危害较大
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
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大,多次重复开采及残采,采空区未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强烈
煤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煤矿山地质环境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6ecb79f46527d3240ce08a.png)
6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6.1 地层与岩性特征区内出露地层从新到老为第四系(Q),三叠系下嘉陵江组(T1j)、飞仙关组(T1f)、铜街子组(T1t)、上二叠统龙潭组(P2l)、峨眉山玄武岩组(p2em)、下二叠统茅口组(P1m),各地层岩性特征由新到老分述如下:第四系(Q):零星分布于沟谷,坡地,为基岩氧化残坡积物,厚度一般0∽20m。
嘉陵江组(T1j):井田内仅东北角出露,为嘉陵江组下部,主要为浅灰、灰或深杰色薄层至厚层石灰岩及泥灰岩,其间夹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底部为一层纯石灰岩出露厚度80∽280m,一般200m。
铜街子组(T1t):主要出露于井男内东北角,上部为黄绿色为主,夹紫红色薄至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下部生物碎屑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底部泥灰岩与泥质灰岩互层,中部含动物化石瓣缌类普遍,上部含植物化石,厚度为75∽138m,平均117m。
飞仙关组(T1f):主要分布于滥泥坳向斜轴部东段及腾龙桂花井田北部,出露较广泛。
上部为黄绿色、灰紫色薄至厚层状泥岩、泥质灰岩、粉砂质泥岩组成互层。
本层岩石以薄为主且富含钙质为特征。
厚度125∽190m,平均161m。
—1—飞仙关组第四段(T1f3):区内分布广泛,面积最大,中上部为灰紫色、紫色中至厚层细粒长石石英砂为主,夹紫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浅灰色石灰岩,灰岩中富含腕足类化石。
下部紫、暗紫色中至厚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粉砂质泥岩。
底部为细砂岩,局部见铜矿化。
厚度为152∽203m,平均185m。
飞仙关组第二段(T1f2):紫、暗紫、灰绿杂色薄至厚层状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青灰色细砂岩。
中下部透镜状泥岩、生物碎屑灰岩,并含瓣鳃类化厂。
厚度30∽43m,平均37.5m。
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为灰绿色薄至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细砂岩、鲕状灰岩条带和薄层。
见黄铁矿星散状分布。
底部含一层深灰色薄至厚层状微晶泥质生物碎屑石灰岩(K9),为煤系地层顶部标志层。
黄陵矿区矿井基础条件
![黄陵矿区矿井基础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673cf3941ea76e58fa04ac.png)
1 矿区概况1.1 地理位置与交通黄陵矿区位于黄陇煤田北部,北起葫芦河,南至建庄,东起店头镇、张村驿以东,西至陕、甘交界,属黄陵、富县管辖,面积1374平方公里。
矿区地处陕北高原南部,西高东低,西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为林区,属侵蚀构造地,西南洪善寺梁为本区制高点,标高1845.6米;沮水河最低,在店头镇附近高为920米,相对高差为925.6米。
交通方面,西安至延安铁路支线秦家川—店头之煤炭运输专线已经竣工交付使用。
黄畛(黄陵—上畛子)公路东西向从本井田中部穿过。
其主干公路有210国道和铜黄高速,铜黄高速东达黄陵县城,南达铜川、西安等地。
上畛子—槐树庄公路从本井田西部经过,北达直罗镇、富县、延安,西可达甘肃庆阳等地。
井田中部索罗湾村距延安约220km ,距铜川104km ,距西安210km 。
井田内林区简易公路遍布,交通方便。
黄陵矿区目前包括一号矿井和二号矿井,其具体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黄陵矿区井田位置及交通示意图1.2 地形、地貌、河流矿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之南部,属黄土高原中等切割和侵蚀构造地形。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北部以黄土塬地形为主,沟谷纵横,塬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塬面标高为+1200m左右,沟底标高+950~1000m,沟谷切割深度100~200m。
一号井田内最高处为西北部双咀梁,海拔1463.8m,矿区西部洪善寺梁最高,海拔1845.62m,沮水河最低处位于店头镇, 海拔920m,井田西南部山峦起伏,峡谷陡崖发育,井田内最高标高1463.8m。
区内植被茂密,属中低山森林区。
矿区内最大河流为沮水河,自西向东横穿矿区,于黄陵县东注入洛河,全长100km,河床坡度5~6‰。
沮水河在店头镇观测流量为0.192~6.814m3/s,平均为2.07m3/s。
沮水河在矿区南部与南川河交汇后流量为0.524~13.994m3/s。
最高洪水位平均高出地面2~3m。
矿区北部沟谷间多树枝状间歇性水系,一号井田内较大的沟流为李章河和双龙沟流,自北、东北向南流入沮水河。
210978956_矿区水工环地质条件及灾害治理措施分析
![210978956_矿区水工环地质条件及灾害治理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052c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a.png)
2022年 12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127水文地质H ydrogeology矿区水工环地质条件及灾害治理措施分析张炳飞(江西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江西 上饶 334000)摘 要:在我国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金属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虽然我国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在长期的开采过程中,矿区的地质条件也随之变差,不仅给开采带来了较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及隐患。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下,在对金属矿区进行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并保证施工方案合理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及隐患进行有效治理,能提高金属矿区开采的安全性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基于此,本文对矿区水工环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有效的灾害治理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地质条件;地质灾害;治理措施中图分类号:P6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23-0127-3Analysis 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hydraulic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control measures in mining areaZHANG Bing-fei(The Eighth Geological Team of Jiangxi Geological Bureau,Shangrao 334000,China)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sumption of metal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Although our country's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rich, in the long-term mining proces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mining area also deteriorate, not only for Mining has brought more severe challenges, but also caused a seri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Under the promotion of our countr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assessment of hydraulic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hazards in metal mining areas,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s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a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lan can improve the safety of metal mining areas and reduce the impact of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hydraulic environment in the mining area,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disaster control measur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ractitioners.Keywords: geological conditions; geological disasters; control measures收稿日期:2022-10作者简介:张炳飞,男,生于1989年,汉族,江西宜春人,本科,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调查。
榆神矿区小保当井田开采地质条件
![榆神矿区小保当井田开采地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cc412bdd36a32d7375817b.png)
7 含煤系数 4 3 % ~1.2 , 4m, .0 0 4 % 平均为 7 3 %。 .5 可采煤层 总厚 度 2 .2m, 薄 1.41, 均 总 厚 3 5 最 0 3 1平 1 度 1 .6m, 84 可采 含煤 系数 33 % ~ .4 , .5 9 1% 平均 为
65 % 。大部分 地段 为 6 0 ~ . % 。2 .4 .% 70 以煤 埋 深
厚 53 以厚煤层 为主。煤炭资源总量 4 .3m, 7亿 t , 其中 2 煤( 含分岔煤层) l.7 t 达 35 亿 。 但 该 区地处 生 态环 境脆 弱 地 区 , 采煤 引起 的地 下水位下降及诱发 的表生生态效应十分显著 J , 采煤必须做到保水 、 保护生态环境 , 才能促进陕北煤 炭开发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 J
发育状况 , 而影响冒裂带高度的主要因素则是煤层 上覆 10m范 围 内顶 板及 覆岩层 的 工程地 质特征 。 0
12 煤 层顶 板组 合类型 . 煤 层之 上 6~8倍 煤 厚 的 岩层 , 划分 为软 弱 可 型、 中硬 型和坚 硬 型三种 类 型 , 软弱 型多 为煤层 的伪 顶, 随采 随落 , 不影 响 冒落带 、 裂隙 带的发 育 , 中硬型 和坚 硬 型多为 煤层 的直接 顶 和老顶 。根据 煤层 直接 顶 与老顶 的 组 合 关 系 , 划 分 为 坚 硬 一坚 硬 型 、 可 中
0 前言
榆 神矿 区煤炭 资源 丰 富 、 质优 良,0世 纪 9 煤 2 0 年代就 被评 价为 陕北侏 罗纪煤 田开 发前 景最好 的区
1 主采 2 煤覆岩工程地质条件
1 1 煤 层覆岩 组合 类型 .
根 据 2 主采 煤 层 之 上 松 散 含 水 层 、 水 层 及 隔
2、矿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2、矿区概况及建设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e9a9c0b14e852458fb574a.png)
第二章矿区概况及建设条件第一节矿区概况一、地理位置晋中煤炭基地位于山西省中部,涉及太原、吕梁、晋中、临汾等四个市的38个县(区),局部位于长治市和运城市。
共划分为西山、东山、离柳、汾西、霍州、乡宁、霍东和石隰等8个矿区,其中石隰矿区作为后备矿区,近期不进行大规模开发。
晋中基地幅员广阔,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6′57″~112°49′40″,北纬35°40′42″~38°44′11″,南北最长处约340km,东西最宽处约210km,面积27475.06km2,含煤面积23861.39km2,总资源/储量为202.2亿t。
西山矿区位于晋中基地东北部,地处西山煤田,行政区域涉及太原市万柏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古交市和清徐县;吕梁市文水县、交城县。
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1°50′55″~112°31′35″,北纬37°23′49″~38°02′14″。
矿区北以煤层露头为界,东以F1(晋祠断层)为界,东南以F2(清交断层)为界,西以F3(狐堰山断层)为界,南北最长处约70.5km,东西最宽处约55.7km,面积2126.7km2,含煤面积1662.55km2。
西山矿区是原西山矿务局总部所在地,企业改制后成立为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山煤电),成为西山矿区开发建设的骨干力量,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通过整合地方小煤矿业已进入本矿区的开发建设。
另外,还有部分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开发,同时还有大量乡镇煤矿的存在。
西山矿区范围各拐点坐标见表2-1-1;矿区交通位置见图2-1-1,矿区范围见图2-1-2。
二、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西山矿区位于太原市市区的西部,地处山西高原中部,西面是吕梁山脉,北面为云中山余脉,东面和南面是晋中裂陷盆地;中部自西向东依次发育狐偃山-三县岭-庙前山-石千峰弧形分水岭。
区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切割强烈,以石千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方低处分出。
平山湖矿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平山湖矿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ee3405ddccda38366baf37.png)
第34卷第15期2018年8月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34 No.15Aug. 2018平山湖矿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分析蒲丽君,李晓君,侯典炯(甘肃煤炭地质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井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以甘肃省平山湖矿区勘探成果为基础,分析了矿区的煤炭 开采技术条件,给出了开采建议和注意事项,分析结果表明,平山湖矿区煤炭开采技术条件属中等偏复杂型,在平 山湖矿区规划及未来建设中,井巷设计可定为稳定性差的类围岩;主采煤层煤7-2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局部有细砂、中砂岩和粗砂岩呈条带状沿北西西走向分布。
顶板大部属极不稳定一不稳定型;瓦斯分带属二氧化 碳一氮气带,瓦斯含量低;煤尘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矿区大部属地温正常区,南部存在零星分布的一级高温区 (31~37!)。
预测了矿井开采后可能出现的塌陷区大致位置和塌陷深度。
该研究为平山湖矿区的总体规划,矿井建设以及矿床开采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平山湖矿区;煤炭;开采技术条件中图分类号:P641.4+61甘肃省平山湖矿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 平山湖乡以西50km处,面积约200km2。
中侏罗统 青土井群地层是区内的主要煤系地层,可采煤层有 5层,其中煤7-2层为主采煤层,该矿区于2004- 2015年陆续开展过煤炭普查、详查、勘探工作,目前 已完成勘探,获得的煤炭资源量逾4.6亿.,资源量 较大,且历次的勘查工作为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评 价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资料,为此,本文以区内近年 的煤炭勘探成果为基础,分析了矿区未来矿井建设 和生产的开采技术条件,并给出了开采建议和注意 事项,为平山湖矿区的总体规划,矿井建设以及矿 床开采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具有指导意义。
1煤田地质特征1.1 地形地貌平山湖矿区地处潮水盆地之西端,北大山南缘 的山前冲洪积倾斜戈壁滩上,面积约300km2。
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分析
![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cc8f3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b.png)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分析赵运平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矿产行业一直是支撑城市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柱。
当前,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高质量安全生产为基础。
在实践中,必须提高边坡工程的质量。
本文针对露天矿的边坡工程,以提高边坡工程质量为目标,结合实例分析了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要点,旨在为提高勘察质量和保障边坡安全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矿山露采;边坡工程;安全生产矿产开采主要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类型。
其中,露天开采的产量大、资源利用充分且成本低,但边坡的稳定性差,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
随着对安全生产要求的提高,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备受关注,提高边坡质量迫在眉睫。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完善前期准备工作,即做好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
因此,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技术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作用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稳定性是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在露天矿开采中出现边坡失稳,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就会倍增,企业不仅要承受极高的风险,还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水文地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质量影响因素。
勘察单位提供的水文地质信息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将决定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实践可以得知,水文地质条件勘察不到位的矿山露采边坡工程普遍存在潜在风险,并且事故率相对较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工作具有提高质量和保障安全采矿的重要作用。
此外,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还具有增效作用。
通过有效开展勘察工作,能够全面收集信息,帮助矿山露采边坡工程设计人员快速了解采矿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高质高效地完成边坡设计和边坡治理决策。
2 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要求目前,矿山露采边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勘察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矿山开采的地质条件分析
![矿山开采的地质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a1836d1a37f111f0855ba4.png)
矿山开采的地质条件分析文章主要分析了振兴煤矿的基本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基本查明了矿区构造特征和煤层赋存情况,为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标签:煤矿;地层;构造;开采技术条件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位于阜新煤田新邱矿区西部,原新邱露天矿报废的东南帮和原新邱矿兴隆立井深部一带。
1 地层本井田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下统沙海组、阜新组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
2 构造本井田位于新邱主背斜的东南翼,总体上看,为一单斜构造形态,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5~46度。
西部存有一小背斜构造,背斜轴向基本平行、走向北东,向南东倾伏,倾伏角5~10度。
3 岩浆活动及冲刷带本井田未发现岩浆岩侵入,但东部砾岩冲刷较严重,结合矿井生产实见和剖面控制初步确定三条砾岩冲刷带:(1)中层群顶部砾岩冲刷带;(2)下层群顶部砾岩冲刷带;(3)下层群底部砾岩冲刷带。
该井田内构造主要以断裂和冲刷为主,煤层产状很少有波状起伏,属简单的单斜构造,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受断裂影响,断层两侧煤层产状变化较大,经矿山生产实见,井田内小断层较发育,多为落差0.5~3.0米的小逆断层,对采区生产有一定影响。
冲刷在本井田构造中反映比较突出,冲刷范围变化大,本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应属于中等构造。
4 煤层本井田内可采煤层赋存自上而下有中层群1、2、3、4分层、下层群上组层、下组2层、盘下层和最下层煤层1、2分层。
(见表1)总的来看:该井田可采煤层变化规律较明显、结构由单一至复杂,煤类为单一的长焰煤,煤质变化不大,从本井田煤层稳定程度来看,应属较稳定煤层。
5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5.1 水文地质条件本井田上部均为露天剥离的平盘,煤层部分已揭露,其上覆岩石为粗砂岩,透水性较强,因此降雨是本区域的主要充水来源,雨水将沿岩石的裂缝向深部岩层中渗透。
水文地质条件属较简单类型。
现振兴煤矿水仓标高为+25米,矿井最大涌水量0.6立方米/小时,正常涌水量0.3立方米/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地质特征
开采区地表为为风成沙、冲积砂砾、湖沼淤泥、草原沙土及坡积、洪积碎石、砂砾。
厚度约6m,下部分别为砂砾石、砾石层,厚度约8m、红色粘土夹砂砾石及灰色粘土,厚度52.80m、含煤地层的浅灰、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炭质泥岩、砂岩、砾岩及煤层等,控制最大厚度414.54m,其中可采煤层平均总厚35.34m。
全区综合分析后得出,岩石抗压强度低于6Mpa的岩层占总厚度的98%,大于6Mpa的岩层厚度反占总厚度的2%,统计数字表明本区岩石强度应属一类。
露天区第三系棕红色粘土层稳定发育,钻探控制厚度为3.80~117.11m,平均厚度为51.33m。
粘性较强,具可塑状态,物理性质实验结果天然含水率为20.2%,液限35.8%,塑限19.8%,液性指数0.12,塑性指数为16.2。
(一)工程地质类型
1、第一类一型:第四系细砂松散体,经疏干后可以保持稳定,第三系棕红色粘土层为可塑~硬塑半胶结状态,天然含水率20.2%,液限35.8%,塑限19.8%,抗剪强度φ值26.7°,C值0.06Mpa,属于软层,厚度大相对稳定。
2、第二类二型:含煤地层,钻孔所见风化带平均厚度在75.82米,根据岩石力学试验数据统计,抗压强度小于6Mpa的比例为岩层总厚度的98%,抗剪强度φ值为26.0度,C值0.476Mpa软,浅部泥岩风化呈粘土状,而且与上覆第三系粘土层不整合接触,对边坡稳定不利属于较弱层。
3第三类一型:坚硬岩类,主要煤层中的夹矸及结核抗压强度较大,边坡稳定性较好。
(二)工程地质勘探主要成果。
1、对各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室内试验,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设备选型提供了数据。
2、查明了该区较弱岩层的层位、层数、厚度,并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3、本区边坡类型为第一类松散岩类二型—第二类半坚硬岩、一型边坡。
剥离物为松散软岩—层状中硬岩,简单中等,岩体结构类型为松散岩体—碎裂岩体—层状块裂岩体。
4、分析了本区可能引起工作帮、非工作帮、端帮边坡滑落的地质因素,提出了可能产生的滑落形式,主要包括圆弧滑动、直线型滑动、岩结构面滑动,开挖过程中的卸荷张裂倾倒型破坏等。
5、80%岩石耐蹦解指数小于80,其中可进行软化试验的岩石80%以上的软化系数小于75%,属遇水软化岩、矿山的设计建设生产中应当考虑边坡的排水系统及破坏面保护。
6、根据定量计算,按安全系数>1.25和综合确定天然稳定坡角(未考虑剥离开采工艺和附加荷载)建议各层位的合理天然稳定坡度角范围。
第四系天然稳定坡角28°~35°,强风化带35°~50°,深部岩层55°~65°,根据本区工程地质条件,建议最终边坡角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