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组合知识.
27种常见的茶具及其详细介绍
![27种常见的茶具及其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9cad44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9.png)
27种常见的茶具及其详细介绍一、基础茶具1、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用盖碗品茶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相传盖碗是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发明的,崔宁与其女都喜爱喝茶,那时茶杯没有衬底非常烫手,于是崔宁的女儿就发明了木盘子来托茶杯,但茶杯易滑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固定,这便是最早的盖碗。
盖碗早期是个人使用,冲泡与饮用合二为一,这时的盖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今天的盖碗更多被当作茶壶来使用,因为使用盖碗泡茶更易于观察汤色和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茶壶来得方便。
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器皿,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盖碗被茶友称为“万能茶具”,各种茶都可以用盖碗来完成冲饮。
拿盖碗的手法很重要,错误的手法就会使得手被烫到成为常态,食指第一关节按在盖钮的边沿,拇指中指抱对点两手指抓住盖碗边缘,搭配食指三点一线拿稳盖碗。
2、公道杯:又称匀杯、分茶器。
使用公道杯倒茶,可以保持倒出来的茶汤口感尽量一致,避免了每个人喝到的滋味不一样,由此也升华到了精神层面,继承了“公道”精神。
“公道”出自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礼记•礼运》,意为“天下为公”,强调的是公平、客观、合理的原则。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浮梁县令,为了迎合朝廷喜好,特别是为了讨好皇帝朱元璋,下令景德镇御窑厂的工匠们限期研制一种特别的瓷器——九龙杯。
这种杯子因其特殊的构造或寓意,如具有公平均衡的特性,而被皇帝赐名为“公道杯”。
从此以后,“公道杯”不仅成为了宫廷御用之物,也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和茶道、酒文化中的重要器具,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公正、平等精神的崇尚和追求。
选公道杯一般要略大于所用的壶或盖碗,满足每一道茶且出汤能沥干水分的要求。
公道杯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以称手为宜。
再检查一下出水口是否断水利落,断水时不易沿着杯子外壁流的为好。
精美茶具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美茶具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568f8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3.png)
精美茶具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茶具的分类茶具主要分为茶壶、茶杯、茶叶罐、茶盘、茶漏等几个方面。
1.茶壶茶壶是用来沏茶的器皿。
按照用途,茶壶可分为怀炉、水仙壶、中壶和大壶等。
按照材质,茶壶可分为紫砂壶、白瓷壶、玻璃壶等。
2.茶杯茶杯是盛放茶汤的器皿。
按照杯身形状,茶杯可分为高脚杯、低脚杯、圆杯、方杯等。
按照杯底形状,茶杯可分为光底杯、毛底杯、锥底杯等。
3.茶叶罐茶叶罐是用来装茶叶的器皿。
按照形状,茶叶罐可分为圆罐、方罐、方罐、圆罐等。
按照材质,茶叶罐可分为紫砂罐、金属罐、玻璃罐等。
4.茶盘茶盘是用来沏茶和品茶的器皿。
主要分为盛茶器、排渣器和洒水器等。
5.茶漏茶漏是用来过滤茶汤中的茶叶渣的器皿。
按照材质,茶漏可分为竹漏、铜漏、铁漏、不锈钢漏等。
二、茶具的作用茶具不仅是盛放茶汤的器皿,更是展现主人品位与修养的重要象征。
它们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沏茶茶壶、茶杯、茶叶罐等是用来沏茶的器具。
通过这些茶具的搭配使用,可以烹制出不同口感和味道的茶汤。
2.品茶茶盘、茶杯、茶杯托等是用来品茶的器具。
通过这些茶具的使用,可以让品茶的过程更加优雅愉悦。
3.展示精美的茶具可以展现主人的品味与修养,也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所以,在茶艺表演和茶空间的布展中,茶具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茶具的保养茶具的保养主要包括清洗、晾晒、存放等几个方面。
1.清洗使用茶具后,应及时清洗。
茶壶、茶杯、茶叶罐等可以用清水冲洗,不要使用洗洁精等化学清洁剂。
紫砂壶可以用茶汤清洗,不要用水清洗。
茶盘应保持干净,及时清除污渍。
2.晾晒清洗后的茶具应晾干,然后再收藏。
不要将湿的茶具直接存放起来,以免出现霉变。
3.存放茶具在存放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也要遇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免发霉变质。
四、茶具的讲究茶具的讲究主要包括摆设、搭配等几个方面。
1.摆设在摆放茶具时,要讲究整齐美观,不要杂乱无章。
茶壶、茶杯、茶盘等都应摆放得体。
另外,在布置茶空间时也要考虑茶具的搭配与陈列。
茶具10件套的用途
![茶具10件套的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69b0f5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0.png)
茶具10件套的用途茶具10件套是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器具和道具,用于准备和享受茶叶。
这些器具和道具在茶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茶具10件套的用途。
1. 茶壶:茶壶是用来烹饪和沏茶的主要器具,它的设计和材质会影响到茶的味道和香气。
茶壶通常有长嘴和小盖,可以方便地控制水流和泡茶的时间。
2. 茶杯:茶杯是用来盛装沏好的茶水的容器,也是品味茶汤的重要器具。
茶杯的设计通常注重杯身的形状和材质,以提高茶汤的味觉和视觉享受。
3. 茶盘:茶盘是用来摆放茶具和盛装茶汤的底座,它通常由木材或石材制成,具有一定的容量和排水功能。
茶盘可以保持清洁,同时也方便茶艺师进行茶道表演和服务。
4. 茶巾:茶巾是用来擦拭茶具和清洁茶盘的布巾,它通常由纯棉或亚麻制成,具有吸水性和温和的清洁效果。
茶巾在茶道中被视为重要的仪式用品,用来展示对茶具的尊重和细心维护。
5. 茶船:茶船是专门用来接受茶水溢出的容器,它可以防止茶水弄脏茶盘和桌面。
茶船通常由陶瓷或铜制成,造型简洁大方,容易清洗。
6. 茶夹:茶夹是用来夹取茶叶或茶杯的小夹子,它通常由竹子或金属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稳定性。
茶夹的设计使得茶艺师可以轻松地操作茶叶和茶杯,保持沏茶的精确和整洁。
7. 茶匙:茶匙是用来量取茶叶和搅拌茶汤的小勺子,它通常由竹子或金属制成,具有一定的容量和设计。
茶匙可以保证茶叶的准确和均匀分配,同时也方便搅拌茶汤使茶叶充分释放出香气。
8. 茶海:茶海是用来倒放茶汤的大碗,它通常由瓷器或陶瓷制成,容量较大。
茶海的设计使茶汤更容易冷却,同时也方便茶艺师进行茶汤的品味和评价。
9. 指环:指环是用来保护手指和避免烫伤的小环状物品,它通常由竹子或金属制成。
指环可以使得茶艺师更加安全地提取和倒灌茶汤,同时也是茶道仪式中的重要装饰品。
10. 茶罩:茶罩是用来覆盖茶壶和茶杯的小盖子,它通常由竹编或纱布制成,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保温效果。
茶罩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和滋味,同时也起到美观和保护茶具的作用。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b2c8c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f.png)
茶具12件详解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的用途不仅仅是用来沏茶,更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以下是12件茶具的详细介绍:1. 茶杯茶杯是最基本的茶具之一,它的大小、形状和材质影响着茶的品味。
一般来说,茶杯要选择瓷器、玻璃、紫砂等材质,容量以100毫升以上为宜。
2. 茶壶茶壶不仅仅是用来沏茶,更是一种艺术品。
茶壶的种类很多,例如紫砂壶、玻璃壶、铁壶等。
不同种类的茶壶在制作工艺和材质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3. 茶筅茶筅是用来泡抹茶的,它的材质一般为竹子。
泡茶的过程中,使用茶筅可以让茶水更加细腻,口感更加舒适。
4. 茶巾茶巾主要用于擦拭茶具和手部,材质多为白色棉布或麻布。
使用茶巾可以保持茶具干净整洁,同时也可以保护手部皮肤不受烫伤。
5. 茶匙茶匙是用来取茶叶的,多用于瓷器或铁器茶叶罐内。
一般来说,茶匙的材质应该选用不易生锈的不锈钢。
6. 茶盘茶盘是放置茶杯和茶叶等茶具的大瓷盘子,一般用瓷器或漆器来制作。
茶盘应该选择较为平整的款式,便于放置茶具和拨水。
7. 茶具架茶具架是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小盘子,通常用于茶室和茶艺表演中。
茶具架的材质和形状应该与茶具相匹配,以便于装饰茶室或营造氛围。
8. 茶海茶海是盛放茶汤的大碗,一般容量为200毫升以上。
茶海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倒茶和握持。
9. 茶叶罐茶叶罐可以方便地存放茶叶,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
茶叶罐的材质和形状应该与茶种搭配,以便于保持茶叶的风味和滋味。
10. 茶道具箱茶道具箱是保存茶具和茶叶的箱子,它的材质和结构应该能够保证茶具的安全和便于携带。
11. 茶勺茶勺是量茶的工具,材质通常选择银或不锈钢。
好的茶勺应该具有精细的工艺和优美的外观,以符合茶文化的规范和品味。
12. 茶架茶架是放置茶具的家居饰品,通常用于客厅、餐桌或茶室。
茶架的材质和款式应该与家居环境相匹配,以便于营造和谐的氛围和舒适的感觉。
总之,好的茶具不仅可以提高茶的品质,更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844b4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1.png)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茶具的准备1. 茶具的摆放:在进行茶艺表演或品茶时,茶具的摆放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茶杯、茶壶、茶具盘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摆放,整齐美观。
茶盘应该位于主人的右手边,主人应当坐在客人的右侧,以便于进行茶具操作。
2. 茶具的选择:在进行茶艺表演时,茶具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茶壶、茶杯等茶具皆宜于薄、淡、素,素雅清洁为美,有别于大多数致艺美。
3. 水的选择: 茶艺中的水源也是十分重要的。
用于冲泡的水最好是泉水或者过滤后的水。
水要清澈,没有异味。
二、茶道礼仪1. 上茶:上茶是最基本的茶道礼仪之一。
在上茶时,动作要稳健、匀速、毫不迟疑。
2. 递茶:递茶时应先向主人递上茶杯,然后再依次递给其他客人。
递茶时应低头微笑。
3. 接茶:接茶时,应轻轻接过茶杯,不可用力过猛,也不宜摇晃。
4. 饮茶:饮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最后咽下。
喝茶不宜大声啜饮,也不宜一饮而尽。
三、茶道的泡茶过程1. 洗茶:洗茶是冲泡茶叶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用开水先将茶具烫热,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注入适量的开水,迅速倒出,这样既可洗净浮尘,也可使茶叶开始焯青,发挥出更多的香气。
2. 打火:在进行泡茶之前,要先烧开水。
除了煤气灶外,传统的茶道中还会使用炭火或者香炉,来弥补火力不足的缺陷,以实现泡茶的最佳状态。
3. 泡茶:泡茶应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而定,有些是需要煮沸后的水温,有些则需要温水或者温开水。
在进行泡茶时,要注意掌握时间和水温,严格把握泡茶的时间和水温,才可泡出最佳的茶汤。
4. 倒茶:泡茶结束后,要将茶倒入茶杯中,要沉稳、自然,不可过快或者过慢。
同时,要避免倒入过多或者过少。
四、茶具的清洁与保养1. 茶具的清洁:茶具清洁是茶道非常重要的一环,茶具应该用温水洗净,不要使用洗涤剂。
茶具内外应该用干净的茶巾擦拭干净,确保无残留水渍或者油污。
2. 茶具的保养:保养茶具也是重要的一项,茶具在不使用时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潮湿或者阳光直射。
秒懂茶具茶具一对一介绍图解
![秒懂茶具茶具一对一介绍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c5f212e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d.png)
秒懂茶具茶具一对一介绍图解茶具是泡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辅助工具。
有了它,我们泡的茶才能如虎添翼,方得一杯好茶。
茶具多种多样,根据材质的不同,主要分为五大派系,分别为玻璃茶具、陶土茶具、瓷器茶具、竹木茶具、金属茶具。
而一套茶具则包括很多部分组成,且每个部分都十分重要。
No1 主泡器(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汉族茶具,四川的“盖碗茶”就是用的这茶具。
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暗合天地人之意。
“茶托”又称“茶船”。
使用盖碗泡茶,能够使茶叶沉积于底,注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
在礼节上也有“端茶敬客”的作用。
No2 公道杯公道杯又被称为茶海、公杯,是均衡茶汤的重要茶具。
使用公道杯,一来可以保证茶席桌面清净及时滤出茶汤,特别是在使用盖碗的时候,公道杯显得必不可少;二来,每一泡的茶汤会存在滋味不均衡的情况,而使用公道杯则可以将茶汤平衡,保证大家喝到的每一辈茶汤都是一样的。
No3 品茗杯/主人杯品茗杯,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的专用茶杯。
而大多数爱茶的人,都会选择专属于自己的主人杯。
选择品茗杯不宜过大,一般容量在三小口最佳,且遵循“小、浅、薄、白”四个原则最宜。
常言道“茶满欺人,酒满敬人”在斟茶时,品茗杯中的茶,应斟入2/3的为宜。
No4 茶道六君子茶道六君子,顾名思义,是六样茶道用具。
分别是—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
材质较多以竹木为主,在选购时,要看清竹木的纹理。
使用完后,要擦干或者晾干,避免沾染、滋生细菌。
收纳到茶筒时,应避免沾水。
茶筒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其他五样用具,也可放置其他茶艺用品。
茶则又称为茶勺,用于茶罐量取茶叶,置于茶荷或茶壶时使用。
可确保投茶适量,避免因茶叶过多、或过少影响口感。
茶漏是置入茶时,放在主泡器口上的器皿。
在放置茶叶的过程中,起到防止茶叶掉落在主泡器外的作用。
茶匙又称茶拨,茶匙有两用,一用于清理茶壶中泡过的茶的茶渣;二可用于将茶叶拨入茶壶中。
茶具知识大全,一篇文章让你成为品茶达人
![茶具知识大全,一篇文章让你成为品茶达人](https://img.taocdn.com/s3/m/9d921fb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7.png)
茶具知识大全,一篇文章让你成为品茶达人
人靠衣裳马靠鞍,品茶也需要茶具。
泡茶的器具从古代开始,不断改进,功能越来越精准细化,各司其职,让泡茶成为我们最美好的时光。
泡饮器
茶壶:带嘴的泡茶器。
盖碗:盖碗是盖、碗、托三者合一的泡茶茶具
均杯又称公道杯:分茶汤用的杯子
品茗杯:矮口杯,用于品茶
闻香杯:比品茗杯更细长,更能使茶的香气凝聚,便于闻香。
洁具
水盂:盛废茶的器具。
壶垫:避免茶具和茶台磕碰。
茶托又称杯托。
茶杯放在上面的小盘子,拿杯不烫手。
茶巾:清洁用具,品茶时清理茶具,桌案,保持清洁美观。
茶洗:用于给茶具消毒清洗
茶道六用也称为六君子,其中有五个小件:
茶匙,一种细长的小把子,又名渣匙。
茶针:疏通壶嘴小工具,也可以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夹:夹取茶杯,分给品茶者;
茶则:又名茶勺,盛装茶叶,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适量。
最后一个茶桶,用于收纳五个小件。
其他用品
其他用品
茶席:茶桌上的装饰品,
茶宠:用茶水养的宠物,主要是紫砂工艺品
茶刀:又名普洱刀,用于解散茶饼、茶砖等紧压茶。
茶秤:精确称量每一泡茶叶的投放量。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516201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3.png)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茶道与茶具知识全解一、泡茶用具1.盖碗:盖碗是常用的泡茶器具,上面有盖、下面有托,中间是碗。
它也被称为“三才碗”或“三才杯”。
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茶壶是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可以是瓷质、紫砂或玻璃。
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飘逸杯是根据现代工业技术和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不同的现代泡茶用具。
同一杯组可以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避免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
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
这种瓷杯或玻璃杯简单方便,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
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
所以,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公道杯:公道杯又称茶海或茶盅,用于分茶的器具。
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以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
三、品茶用具1.品茗杯:品茗杯主要用来品饮茶汤。
材质多样,包括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闻香杯用于闻香,比品茗杯细长,多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
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
四、备茶用具1.茶荷:茶荷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
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茶叶罐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
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
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质、陶瓷等。
五、备水用具备水用具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随手泡、电水壶,也有的茶友使用铁壶。
随手泡多集烧水冲茶与一体,简单方便;电水壶则是日常家用的烧水用具,也可冲茶;也有茶友用铁壶烧水、煮茶。
基础茶具知识点总结
![基础茶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aab9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7.png)
基础茶具知识点总结一、茶具的起源和历史茶具是随着茶叶的产生和饮用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茶的饮用传说,如神农尝百草、荼、茗二种都包括茶。
据《易经》和《谷梁传》等文献记载,茶叶即在西周时就被饮用。
隋唐时,龙团、马湖等茶盏已广泛使用。
唐宋时期,制茶技术获得迅速发展,一种泡茶的仪式跃然纸上。
清代时,茶具已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系统,茶壶、茶杯、茶盘、茶匙等物品方兴未艾。
二、茶具的种类和作用茶具可以分为茶壶、茶杯、茶盘、茶匙、茶叶罐等。
茶壶是用来煮茶的工具,一般由紫砂、玻璃等材质制成,具有保温性能。
茶杯是用来盛放茶汤的杯具,一般由瓷器、玻璃等材质制成。
茶盘是用来盛放茶具或者泡茶的工具,可以分为固定式和转动式。
茶匙是用来搅拌茶叶或者取茶汤的工具,通常由银、玻璃等材质制成。
茶叶罐是用来存放茶叶的容器,一般由金属、陶瓷等材质制成。
茶具的作用主要有保温、保存、倒茶、盛放等。
茶壶可以将水煮沸后保温,使茶汤不易降温。
茶杯可以盛放茶汤,一般有与茶汤味道和色泽有关的精美工艺。
茶盘可以作为一个临时的茶具临时工具,有时也可以盛放泡茶杯。
茶匙用于搅拌茶叶和取茶汤,并在品茶时进行调配。
茶叶罐可以用来保存茶叶,避免受潮变质。
三、茶具的选购和保养在选购茶具时,首先要考虑茶具的材质。
茶具的材质一般有紫砂、铜、铁、瓷器、玻璃等,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茶具。
其次要考虑茶具的大小和款式,以适合自己的茶道仪式和个人喜好。
最后要考虑茶具的质量和价格,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和适中的价格。
在保养茶具时,要定期清洗和擦干茶具,避免茶渍和污渍。
对于紫砂、瓷器等材质的茶具,可以用软布轻轻擦拭,避免碰撞和摩擦。
对于银质等材质的茶具,还可以用银质清洗液进行清洁,避免氧化和变色。
四、茶具的文化意义茶具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传承工具,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
茶具在中国古代就有过很高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寺庙,茶具都是至关重要的。
茶道仪式、茶礼、茶经等茶具的使用和制作一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工艺茶具常用知识点总结
![工艺茶具常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4e7f2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d.png)
工艺茶具常用知识点总结一、茶具的种类及用途1. 茶壶:用于冲泡茶叶,质地轻巧,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2. 茶杯:用于饮用茶汤,分为陶瓷、玻璃、紫砂等材质。
3. 茶盘:用于盛放茶杯以及洒洗茶具。
4. 茶巾:用于擦拭茶具,保持茶具干净整洁。
5. 茶具套装: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便于携带和存放。
二、茶具使用的基本常识1. 茶具的保养:茶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并晾干,避免受潮发霉。
2. 茶具的选购:选择质地优良、工艺精湛的茶具,避免使用瑕疵品。
3. 茶具的搭配:根据茶叶种类不同选择不同的茶具,以保证茶的品质。
三、茶壶的类型及使用方法1. 紫砂壶:粘性强,适合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2. 玻璃壶:透明度高,适合冲泡花果茶、绿茶等。
3. 陶瓷壶:保温性能好,适合冲泡红茶、龙井茶等。
4. 使用方法:先用沸水冲洗壶身,倒掉水后再冲泡茶叶,注意保持水温和冲泡时间。
四、茶杯的种类及使用方法1. 紫砂杯:可增添茶汤的芳香味,适合品尝茶汤的滋味。
2. 玻璃杯:透明度高,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沉淀物。
3. 陶瓷杯:釉面光滑,适合品尝香气淡雅的绿茶。
4. 使用方法:先将热水倒入杯中预热,再冲入茶汤,慢慢品尝享受。
五、茶盘的作用及清洁方法1. 作用:盛放茶叶、茶杯,同时也可以洒洗茶具,保持清洁整洁。
2. 清洁方法:使用清水冲洗茶盘,擦干后存放,定期清洗茶盘的表面。
六、茶具的保养注意事项1. 避免碰撞和摔落,以免造成破损。
2. 避免长时间暴晒于阳光下,以免退色变形。
3. 定期清洗并晾干,避免受潮霉变。
七、茶具的收藏和展示1. 收藏:将茶具放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
2. 展示:可以在客厅或书房摆放茶具,增添生活气息。
八、茶具的礼仪和文化1. 茶道礼仪:包括泡茶、倒茶、赏茶等环节。
2. 茶文化:茶具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工艺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了解茶具的种类及用途,掌握茶具的基本常识和使用方法,对于提升品茶的乐趣和修养至关重要。
茶具基本配置原则
![茶具基本配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3267a4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a.png)
茶具基本配置原则
茶具配置的原则是:实用、简单、洁净、优美。
强调茶具的实用性,是由其内在的科学性决定的。
例如紫砂茶壶,壶口与壶嘴齐平、出水流畅如注、壶与盖接缝紧密等细节,是决定这把使用时是否得心应手的关键,至于造型沉稳典雅则在其后考虑。
简单,代表一种从容的心态。
茶人习茶,不追求“一壶千金”,即使是一只普通玻璃杯,因为喜欢,就是好。
洁净,茶具非菩提,处处染尘埃,唯有勤加擦拭。
不论使用与否,再忙碌的日子也可以抽出几分钟,略加清洁整理。
最怕看见茶艺馆陈列柜上蓬头垢面的茶具,即使是好东西也让摆坏了。
茶具造型可谓是“不怕做不出,只怕想不到”,因此,对于美较难简单定义。
当你面对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时,呼吸会变得深长,双眼会感到湿润——这一刹那的感动便是缘起,就是美。
茶文化(第七章__茶具基础知识)
![茶文化(第七章__茶具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9bdf16d10661ed9ad51f3ea.png)
彩瓷茶具
具玻 璃 茶
• 玻璃茶具是茶具中的后起之秀。 • 玻璃质地:透明、可塑性大。 • 玻璃茶具: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光洁、导热性好,
时代感强,价廉物美。
金 七属
仙
之茶
四
具
• 金属茶具是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茶具,主要是用于宫廷茶宴。
•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精行俭德”,故在茶艺中不提倡使用金 属茶具。
铜质长壶
漆
七 仙
器
•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产于福建福州故称为“双福”茶
之 五
茶
具。
具 • 福州产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
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赤金砂”等名
贵品种。
竹
七 仙
木
之 六
茶
具
• 竹木质地朴素无华且不导热,用于制作茶具有保温不烫手等优点。 • 竹木还有天然纹理,做出的茶具别具一格,很耐观赏。 • 目前主要用:竹木制作茶盘、茶池、茶道具、茶叶罐等,也有少数
盛暑不易馊。”
——
陶 器 中 的 佼 佼 者 宜 兴 紫 砂 茶 具
造 型 独 特 的 紫 砂 壶
瓷器的发明和使用稍迟于陶器; 瓷器茶具:白瓷、青瓷和黑瓷三足鼎立。
瓷
七器
仙 之
茶
二具
1、白瓷茶具
七仙之二
唐代:白瓷就有“假玉器”之称。 北宋-江西景德镇:质地光润,白里泛青,
雅致悦目而异军突起,技压群雄——中国 瓷都。 明、清两代: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 ,声如磬” 。
2、青瓷茶具
• 青瓷茶具始于晋代,主产地为浙江。 • 唐代顾况《茶赋》:“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 • 诗人皮日休《茶瓯》:“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
茶具必备知识
![茶具必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8ba74f55ef7ba0d4a733b46.png)
茶具必备知识茶道配件知识1、茶盅:又称作茶海或公道杯。
主要用途是盛放泡好的茶,并且能沉淀茶渣。
2、盖碗:盖碗又可叫做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将茶三公克放进碗里,冲水,加盖五至六分钟后饮用。
3、茶杯:讲究的饮茶人士喝不同的茶会选择不同的茶杯。
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4、茶道配件:1)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2)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叫茶匙,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的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所以都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4)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5)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6)茶针(茶通):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具种类知识1、瓷器茶具: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以及彩瓷茶具等。
瓷器茶具外观比较精美,艺术价值较高。
2、紫砂茶具: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质陶器,始于宋代,在明清最为盛行,后来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受到相当多的人喜爱。
紫砂茶具致密坚硬,取自天然泥色,亦可以分为紫砂、红砂和白砂三种类,紫砂最为常见。
3、搪瓷茶具:是舶来品,最早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之后传入欧洲,后来大约到元代的时候才传入我国。
搪瓷茶具具有坚固耐用、轻便耐腐蚀、图案清新等优点。
4、陶土茶具:起源很早,是新石器时代的文明产物。
最初的陶土器具多为粗糙的土陶,后来逐步进化演变成为坚实的硬陶,真正好看是在人们为其表面敷釉的釉陶。
除了上面介绍的材质之外还有一部分是金属茶具,金属茶具指的是由金、铜、银、锡、铁等金属材料制造而成的茶具。
金属茶具也是我国非常古老的茶具之一,具有坚固耐用。
茶具全面知识点总结
![茶具全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eca7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7.png)
茶具全面知识点总结一、茶具的种类1、茶壶:茶壶是泡茶不可缺少的工具,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茶壶可分为紫砂壶、陶瓷壶、玻璃壶等。
茶壶的形状也有多种多样,有圆形的、扁平的、多孔的等,不同的形状能够影响到茶水的浸泡和流动情况。
2、茶杯:茶杯也是茶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材质,茶杯分为品茗杯、公道杯、盖碗、大白杯、海碗等。
每种茶杯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形状,例如品茗杯用于品尝高质量的茶叶,盖碗通常用于喝茶,大白杯则是用于冲泡普洱茶等。
3、茶托:茶托是用于放置茶杯的小平底器皿,可以保护茶杯不易打翻,一般选用陶瓷、玻璃等材质制作。
4、茶盘:茶盘是泡茶时放置茶具的一个平台,用于方便冲泡和倒掉冲泡后的冲洗水,茶盘可以分为木质茶盘、紫砂茶盘、石制茶盘等。
5、茶匙:茶匙用于搅拌茶叶或挑取泡好的茶叶,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茶叶搅拌匙、茶叶挑匙等。
6、茶几:茶几通常是泡茶时放置茶具和茶叶的一个小桌子,起到整理茶具和茶叶的作用。
二、茶具的选择技巧1、材料的选择:茶具的材料直接影响着茶水的味道和质量,一般来说,紫砂壶能够吸收茶水中的异味和杂质,提高茶水的纯净度和口感;陶瓷壶能够保持茶水的温度和香气,适合泡制白茶、绿茶等;玻璃壶则能够观察到茶水的流动和变化,适合泡制花草茶等。
2、形状的选择:茶具的形状也直接影响着茶水的冲泡和流动情况,一般来说,茶壶的注口宽度适中,可以方便倒水和控制浸泡时间;茶杯的开口宽度和杯底的设计能够影响到茶水入口的角度和茶香的扩散情况。
3、功用的选择:不同的茶具有着不同的功用,根据泡茶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茶具,例如泡制红茶适合使用瓷质茶壶和杯子,泡制铁观音适合使用紫砂壶和杯子。
4、款式的选择:茶具的款式一般要与泡茶者的性格和审美情趣相匹配,一般来说,有传统经典的款式、现代简约的款式、民族特色的款式等,泡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气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具款式。
三、茶具的使用技巧1、茶具的保养:茶具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和晾干,避免水渍和异味残留,茶具的存放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损坏材质和造成色泽褪色。
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
![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https://img.taocdn.com/s3/m/e95820fc4afe04a1b071de20.png)
(2)白瓷茶具,白瓷大约始于北朝晚期, 白瓷茶具明代受重视。有利于鉴赏茶的汤 色,是当今评茶、品茶不可少的茶具。 江西景德镇(市)生产的白瓷茶具,可 谓当今茶具的皎皎者。 瓷质茶具的结构具有致密度高,吸水性 低而质地坚硬等文震 亨《长物志》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 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真正使紫砂壶走上艺术道路并发扬光大 的,是一位名叫“供春”的年轻人。 “供 春壶”创制于明代正德年间(十六世纪初 )。
(6)用具组,又称茶道组,最先由台湾 创制,多用于工夫茶,主要用具有: ①茶则:匙状,木质。 ②茶夹:用于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 ③茶漏:辅助装茶入壶用具。 ④茶针:用于疏通壶嘴。 ⑤茶导:用于将干茶拨入茶壶。 ⑥茶筒:
二、茶具的材质及特点 1、瓷质茶具 (1)青瓷茶具,早在东汉时浙江上虞已烧制成 青瓷器具,唐代饮茶所用的茶碗,最兴用青瓷。 为什么?陆羽《茶经》提到:“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绿。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 茶,茶作白红之色。”
二、茶具的艺术特征 1、形态艺术 造型所呈现的形态美。 2、相态艺术 外部论朗,紫砂粗犷有粗 犷的美,瓷器表面细腻,有光洁亮丽的美 。 3、神态艺术 气质、神韵。 总体艺术特征:由形态、相态及其活现 的神韵
三、茶具的配套 1、按使用功能配套 茶具功能配套要齐全(按茶艺) 2、按艺术风格配套 一是强调茶具个体艺术,要求造型别致、文雅 高贵、艺术感强 二是强调整体配套的协调,各种器具的色泽, 艺术姿态要协调,还要大小相宜。
供春首次做成的紫砂壶烧成后叫“树瘿壶” ,创造了艺术特色,从而开创了紫砂壶的艺术 天地。 广东潮州的珠泥壶,很具陶质茶具特色。 3、玻璃茶具 属现代茶具 唐代有种琉璃茶具,属半透明的矿物质地茶具 ,色泽鲜艳,半透明,有光彩照人之感。
茶具组合知识总结
![茶具组合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487e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f.png)
茶具组合知识总结1. 茶具的分类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巾等多种器具。
根据用途和材质的不同,可以将茶具分为以下几类:•茶壶:茶壶是冲泡茶叶的主要工具。
根据形状和材质的不同,茶壶有紫砂壶、瓷壶、玻璃壶等多种类型。
紫砂壶以其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受到茶友们的喜爱,瓷壶则因其稳定性和百搭性而被广泛使用。
•茶杯:茶杯是品饮茶水的容器。
一般来说,茶杯要较宽而浅,以便于欣赏茶叶的颜色、形状和冲泡过程。
茶杯的大小、形状和材质也因地区和茶文化的差异而不同。
•茶盘:茶盘是泡茶时用来放置茶具的平台。
茶盘可以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茶盘一般是由石材或木材制成,移动式茶盘则多为竹制。
•茶巾:茶巾是用来擦拭茶具的布巾。
茶巾通常以亚麻、棉织物为材质,质地柔软吸水性好。
2. 茶具的搭配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具组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茶种:不同种类的茶适合不同的茶具搭配。
例如,龙井茶适合用玻璃杯来欣赏其形状和颜色,铁观音则适合用紫砂壶来冲泡。
•茶叶的冲泡方式:茶叶的冲泡方式也会影响茶具的选择。
例如,某些茶叶需要快速的冲泡,而某些茶叶需要慢慢沉淀。
根据茶叶的冲泡方式,选择合适的茶壶和茶杯非常重要。
•个人喜好:茶具的选择也要考虑个人的喜好和审美观。
不同的人对茶具的材质、形状和风格有不同的偏好。
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具,可以提升品茶的乐趣。
3. 茶具的养护和保养茶具的养护和保养对于延长茶具的使用寿命和保持茶具的品质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茶具养护的注意事项:•清洗:使用茶具后,及时清洗茶壶、茶杯和茶盘,并用茶巾擦干。
清洗茶具时,不要用刺激性的洗涤剂,以免对茶具材质造成损害。
•保持干燥:茶具在存放时要保持干燥。
长时间存放未干燥的茶具可能产生霉菌,对茶具的品质造成损害。
•避免碰撞:茶具在使用和存放时要小心避免碰撞和摔落,以免造成破损。
•防尘:茶具存放时,可以使用专用的布套进行包裹,避免灰尘沾染。
4. 茶具的购买建议购买茶具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品牌和质量:选择知名品牌的茶具,可以保证茶具的品质和售后服务。
高三学生必备茶具知识点
![高三学生必备茶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393e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4.png)
高三学生必备茶具知识点作为高三学生,学业繁忙,生活节奏紧张,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尤为重要。
而喝茶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不仅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提神醒脑,还有多种益处。
在学习与生活中,了解并拥有一套适合高三学生的茶具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高三学生必备的茶具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享受茶文化。
一、玻璃茶具玻璃茶具是许多茶爱好者钟爱的茶具之一。
它透明的材质可以让人清楚地观察茶叶的姿态和浸泡的过程,增加了观赏的乐趣。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选择玻璃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观察茶叶:在备考时,需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注意力。
玻璃茶具可以让我们观察茶叶的变化,从而增加学习的灵感和动力。
2. 视觉享受:看到茶汤在玻璃杯中舒展,给人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既能调节学习状态,又能放松心情。
3. 安全卫生:玻璃材质易清洗,无残留,能够保证饮茶的安全卫生,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二、便携式茶具考虑到高三学生常常需要在校外活动或考试期间外出,选择便携式茶具将更加方便。
以下是几种适合高三学生使用的便携式茶具:1. 茶杯套装:带有茶杯和茶盘的套装容易携带,可以随时享用茶水。
同时,茶盘还可以作为储存茶叶的容器,方便保存茶叶。
2. 茶瓶:一体化的茶瓶集储存茶叶、冲泡和饮用于一体,方便携带,既节省空间又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3. 便携式茶具套装:包含便携茶壶、茶杯和茶盘等组合,适合在校外或宿舍中使用。
三、电热水壶电热水壶是高三学生中不可或缺的茶具之一。
以下是电热水壶的一些特点和优势:1. 快速加热:电热水壶可以迅速加热水,缩短冲泡时间,方便高三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享受到美味的茶水。
2. 温度控制:电热水壶通常配备温度控制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设定合适的温度,保证冲泡出优质的茶水。
3. 安全保护:电热水壶具有过烧保护和自动断电功能,有效避免安全隐患,尤其适合高三学生在学校或宿舍中使用。
四、茶道具除了上述茶具之外,一些基本的茶道具也是高三学生在享受茶文化中所必备的:1. 茶盘:用于放置茶具和冲泡过程中水滴的容器,保持桌面整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具组合知识.txt9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
茶具的使用,往往因地、因人和因茶而宜。
一、茶具的组合配置 1.我国各地饮茶择具习俗东北、华北一带,喜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盅饮用;江浙一带多用有盖瓷杯或玻璃杯直接泡饮;广东、福建饮乌龙茶,必须用一套特小的瓷质或陶质茶壶、茶盅泡饮,选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煨、孟臣罐、若琛瓯泡茶,以鉴赏茶的韵味;西南一带常用上有茶盖、下有茶托的盖碗饮茶,俗称“盖碗茶”;西北甘肃等地,爱饮用“罐罐茶”,是用陶质小罐先在火上预热,然后放进茶叶,冲入开水后,再烧开饮用茶汁;XXX、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多以铜、铝等金属茶壶熬煮茶叶,煮出茶汁后再加入酥油、鲜奶,称“酥油茶”或“奶茶”。
2.茶具选配因人而定古往今来,茶具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不同地位和身份。
如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表明,唐代皇宫选用金银茶具,秘色瓷茶具和琉璃茶具饮茶,而民间多用竹木茶具和瓷器茶具。
宋代,相传大文豪苏东坡自己设计了一种提梁紫砂壶,至今仍为茶人推崇。
清代慈禧太后对茶具更加挑剔,喜用白玉作杯,黄金作托的茶杯饮茶。
这种情况在曹雪芹《红楼梦》中,就写得更为入微,如栊翠庵尼姑妙玉在庵中待客用茶配具时,就是因对旬地位和客人的亲近程度而异。
现代人饮茶,对茶具的要求虽没有如此严格,但也根据各自习惯和文化底蕴,结合自己的目光与欣赏力,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茶具供自己使用。
另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对茶具要求也不一样。
如男性习惯于用较大而素净的壶或杯泡茶;女士爱用小巧精致的壶或杯冲茶。
又如老年人讲究茶的韵味,注重茶的香和味,因此,多用茶壶泡茶;年轻人以茶为友,要求茶香清味醇,重在品饮鉴赏,因此多用茶杯冲茶。
再如脑力劳动者崇尚雅致的茶壶或茶杯细啜缓饮;而体力劳动者推崇大碗或大杯,大口急饮,重在解渴。
3.茶具选配因茶而定中国民间,向有“老茶壶泡,嫩茶杯冲”之说。
老茶用壶冲泡,一是可以保持热量,有利于茶汁的浸出;二是较粗老茶叶,由于缺乏欣赏价值,用杯泡茶,暴露无遗,用来敬客,不太雅观,又有失礼之嫌。
而细嫩茶叶,选用杯泡,一目了然,会使人产生一种美感,达到物质享受和精神欣赏双丰收,正所谓“壶添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
随着红茶、绿
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茶类的形成,人们对茶具的种类和色泽,质地和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般来说,为保香可选用有盖的杯、壶或碗泡茶;饮乌龙茶,重在闻香啜味,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或工夫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然后倒入白瓷杯中饮用;冲泡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等细嫩名优茶,可用玻璃杯直接冲泡,也可用白瓷杯冲泡。
但不论冲泡何种细嫩名优茶,杯子宜小不宜大。
大则水量多,热量大,而使茶芽泡熟,茶汤变色,茶芽不能直立,失去姿态,进而产生熟汤味。
此外,冲泡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使用盖碗,也是可取的,只是碗盖的使用,则应依茶而论。
二、茶器具的清洁与保养 1.清洁工作无论是泡茶前还是品饮茶后,器具的清洁工作必不可少。
“洁器雅具”是茶艺的要素。
茶为洁物,品饮为雅事,器具之洁无疑不可忽视。
一般泡茶前应先行将所有器具检查一遍并逐一做好清洁工作,其中壶杯器具应洗烫干净,抹拭光亮备作,茶匙组合等器件也应抹拭一遍。
茶饮结束后,也不能忘记以布巾擦拭,泡饮用的茶壶、茶杯尤应先清水、后热水烫洗干净,拭干后收放起来,防止残留水痕和尘埃污染。
2.注意洁壶养壶无论是瓷壶还是紫砂壶都应注意不积污垢。
紫砂壶的保养,俗称养壶,就是紫砂壶经过长期泡茶使用,不断清理擦拭,壶身由原来的燥、亮、粗,逐渐呈现温润如古玉、光泽柔和敦厚,这个过程便称为“养壶”。
目的在于使壶能更好地蕴香育味,进而使紫砂壶能焕发浑朴的光泽和油润的手感。
新壶的保养:新壶使用前,用洁净无异味的锅盛上清水,再抓一把茶叶,连同紫砂壶放入锅中煮沸后,继续用文火煮上半小时至 1 小时。
须注意的是锅中茶汤容量不得低于壶面,以防茶壶烧裂。
或者等茶汤煮沸后,熄火,将新壶放在茶汤中浸泡 2 小时,然后取出茶壶,让其在干燥、通风,而又无异味的地方自然阴干。
用这种方法养壶,不仅可除去壶中的土味,而且还有利于壶的滋养。
旧壶的保养:旧壶在泡茶前,先用沸水冲烫一下;饮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保持壶内的清洁。
无论新壶或旧壶,都要经常清洁壶面,并常用手或柔软的布料擦拭,这样有利于焕发紫砂泥质的滋润光滑,使手感变得更好。
无论是茶壶还是茶杯,一般尽量不要让内壁积垢,茶垢也叫茶锈,茶垢中含有多种金属物质,可对人的消化、营养吸收乃至脏器造成不良影响。
归纳起来:第一步就是经常泡茶使用;第二步
是洗涤壶身;第三步是经常擦拭壶身,才能焕发出本身泥质的光泽。
三、选好茶壶的要领 1.壶的选择一件紫砂壶的内涵主要具备以下三个主要因素:完美的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艺;优良的实用功能。
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
精湛的技艺是评审紫砂壶艺优劣的准则。
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当壶扳、执握、壶的周围合缝,壶嘴出水流畅,同时也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2.壶的造型结构(1)茶壶的三要素:壶嘴、壶把、壶身。
壶的嘴(出水口)、壶把、钮必须成一直线,换句话说,就是三点要对直成一直线(少数特殊造型除外)。
(2)一体成型感:各部分组合比例,应力求匀称,同时要展现出落落大方的空间感。
壶嘴与壶身、壶把与壶身的连接部位,要处理得很自然,没有任何破绽,宛如一体成型般。
3.选好茶壶的要领(1)茶壶的外观:市面上推出的茶壶形式琳琅满目,或高或矮或圆或扁,或几何形状或瓜果形状。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因此,所谓的美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可言,只要造型与外观自己看得舒服满意就行,不必强求时尚。
(2)茶壶的品质:主要看茶壶的胎骨,以及与茶的汤色相协调的茶壶色泽。
胎骨坚,色泽润者当为上品。
一般而言,手拉坯较为粗糙,挖塑壶会留下刀刻痕迹,灌浆壶则会有模痕。
对胎骨坚与否,通常以轻拨壶盖,听其壶声,以有锵铛轻扬声者为佳。
声音较清脆铿锵的壶,较适合泡发酵、香气高的茶(如生茶);声音较混浊迟钝的壶则适合泡重发酵、韵味低沉的热茶。
辨别壶声的方法是:将茶壶平放左手手掌上,以右手食指轻弹壶身。
(3)茶壶的出水:茶壶的出水效果好坏,与壶嘴的设计有关。
通常要求倾壶倒水,出水需急、长、圆,壶里滴水不留为上。
至于壶嘴出水是直是曲,是刚是柔,与品茶者的爱好有关还要与茶的冲泡要求相结合。
(4)茶壶的精度: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
总的说来,精密程度愈高愈好,其检验方法:将壶注满水,正面用手指压住壶盖钮上的气孔,轻轻倒转茶壶,使壶身呈水平状,手慢慢脱离壶盖,若壶盖不落者,则表示这把茶壶的精密度高。
(5)茶壶的重心:选茶壶时,还应注意茶壶的重心是否稳定。
测量壶的重心是否平稳时可在壶内装满大半壶水,用手提起茶壶,缓缓倒水,如果感觉很顺手,即表示该壶重心适中、稳定,是一把好壶。
如果提壶需用力紧握壶把才得以平稳的话,即表示此壶的重心位置不对。
除了重心要稳之外,左右也需匀称。
拿起壶盖时,壶口要
平、要圆。
壶是否有异味杂味等,这此都要在选购时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