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患者全程健康教育
PICC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
13.静脉穿刺
操作手法正确,穿刺一次成功
13.1助手扎止血带
13.2用2%利多卡因0.2—0.5ml做局部浸润麻醉
13.3操作者注视超声显示屏,将穿刺针经导针器(或直接)刺入血管。做到手眼配合、左右手配合
13.4见回血后分离探头,左手稳定穿刺针,降低进针角度,右手送入导丝至体外剩10—15cm,助手松止血带
用药(静脉输液:PICC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项目
护理流程
质量标准
操作前准备
1.核对医嘱
核对正确
2.评估:(1)治疗方案及疗程;(2)病情(有无上腔静脉综合症、静脉血栓史);(3)术侧肢体有无肿胀、有无外伤、手术、放疗、置管史,以及肢体活动度;(4)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5)出凝血情况;(6)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患者评估全面
3.告知患者:操作方法、目的、指导患者配合
患者了解换药目的,患者配合
4.签知情同意书
5.患者准备:协助患者排尿,穿刺患肢保暖
符合规范要求
6.洗手、戴口罩
7.备齐用物,放置合理:超声仪、导针器套件(或无菌探头套)、耦合剂、PICC穿刺包、PICC导管、塞丁格穿刺套件、无菌无粉手套2副、治疗盘、胶布、止血带、棉签0.5%碘伏、75%酒精或3MTM葡萄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2%利多卡因、肝素盐水(10u/ml)、生理盐水、20ml注射器、1ml注射器、肝素帽或正压接头、10×12cm透明贴膜、卷尺、导管标识、龙胆紫、一次性防渗透治疗巾、PICC维护手册、干手消毒剂
23.3连接肝素帽或正压接头,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24.使用思乐扣固定
固定妥善
24.1碘伏棉签清除血迹
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
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一、PICC置管的基础知识什么是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PICC)是指从外周静脉穿刺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
它是一根细小、柔软而弹性良好的静脉输液导管,从肘部或上臂的表浅静脉置入,然后沿着静脉的走向前行,导管最终被送到接近心脏的大血管处。
PICC 输液方便、快捷、安全,并且它在体内可留置1年左右,既减少了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也有效地保护了外周静脉,实现了静脉输液全程“一针治疗”的目标,同时也为带管回家的患者每周一次导管维护提供了方便,使患者的花费降低。
这项技术是什么时候开展的?1929德国外科医师Forssmann从自己前臂肘窝置入4Fr的输尿管到上腔静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PICC的人。
20世纪80年代,PICC技术在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疗中逐渐应用。
1997年引进中国,近十年在我国得到广泛临床应用。
PICC避免了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损伤,避免刺激性药物损伤血管内膜引起的血栓,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避免了每天扎针的痛苦,解决了血管条件差患者输液的难题,并且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PICC的材质及种类有哪些?PICC根据材质可以分为基本型导管和抗高压增强型导管。
基本型导管为硅胶材质,抗高压增强型导管为聚氨酯材质,可抗高压注射,用于增强CT时高压注射造影PICC置管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优越性有哪些?(1)适应证。
①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倾向的患者。
②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
③需要输注高渗或高浓度药液(如全胃肠外营养、脂肪乳、氨基酸等)。
④有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插管禁忌证的患者。
⑤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的患者。
⑥需要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的患者。
⑦20~30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体重小于1.5 kg)营养支持治疗。
⑧家庭病床的患者。
(2)禁忌证。
①绝对禁忌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静脉管腔完全被压迫者)。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患者全程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212病区高群英:女,本科,主管护师·健康教育·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患者全程健康教育高群英摘要目的:探讨对经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的肿瘤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根据置管过程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按计划对超声引导下改良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分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及出院后导管维护健康教育。
结果:置管成功率100%,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5例(1.98%),导管阻塞4例(1.58%),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0.40%),导管部分脱出(3 5cm )4例(1.58%),除1例置管患者因放弃化疗,置管后2d 拔管,其余均正常完成治疗后拔管。
结论:对经超声引导下改良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有效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全程;健康教育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2.22.069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术(PICC )是一种从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植入术。
肿瘤患者应用PICC 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1]。
常规行PICC 置管的首要条件是患者肘部有可直视或可触摸的血管。
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采用盲穿的方法无疑会增加穿刺次数,且穿刺成功率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随着超声技术在PICC 置管中的应用,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2]。
张倩等[3]对35例首次深静脉置管患者术前相关知识调查发现,患者知识需求排列依次是:深静脉置管具体操作过程占85.7%;置管后肢体活动度范围占80%;置管的自护方法占71.42%。
杜华[1]对70例肿瘤患者采用系统完善的健康教育,改变了患者对PICC 的认知程度,提高了置管的依从性,保证了导管的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PICC穿刺置管下的B超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应用及护理分析
PICC穿刺置管下的B超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应用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PICC穿刺置管与B超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下PICC穿刺置管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
方法:完整收集72例行PICC穿刺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
按照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35例)给予传统PICC穿刺置管,实验组(37例)给予B超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下PICC穿刺置管。
结果:实验组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比例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的导管相关性不良事件,包括导管相关性感染、穿刺点出血、静脉炎以及非计划性拔管,但实验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经舒适度与满意度情况调查,实验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均P<0.05)。
结论:与常规置管方式进行比较,在PICC穿刺置管过程中应用B超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可以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B超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护理【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PICC puncture catheter and B-ultrasound guided PICC puncture catheter placement under modified technique,and summarize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72 patients with PICC puncture catheterizatio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data collection time was from December 2015 ~ December 2016.,the reference group(35 cases)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PICC puncture catheter,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n = 37)was treated with PICC guided catheteriz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B ultrasound.Results:The success rate of disposable puncture catheteriz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all P < 0.05).There were some catheter related adverse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including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puncture point bleeding,phlebitis and unplanned extubation,but the inciden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all P < 0.05).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fter the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survey,(all P <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B ultrasound guided modified grid technique in the processof PICC catheterization can obtain the ideal application effect compare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catheter placement.【Key words】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B ultrasound guidance;modified grid technique;nursing care前言: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安全、微创的导管植入技术,具有创伤小和穿刺成功率高等显著的优点,在临床的应用十分广泛[1]。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初学者常见问题及对策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初学者常见问题及对策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初学者在置管过程中常见问题,并提出预防及处理对策。
方法对7例初学者进行103例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操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发现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及处理对策。
结果103例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中,24例首次穿刺失败,15例送导丝不畅,11例导管尖端异位,7例送管困难。
结论初学者置管前应充分评估,置管后要总结经验,提高置管操作技术及置管者心理素质,以解决置管中存在问题,提高置管成功率。
标签:PICC置管;初学者;对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用于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给化疗、胃肠外营养、缺乏外周通路等患者提供理想、便捷的静脉通道。
超声引导下的PICC穿刺技术在我国于2009年开始引进,其置管成功率高达96.2%~100%[1],能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机械性静脉炎、血栓等风险。
我院7例初学者于2015年1月~12月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行PICC置管103例,现将置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处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初学者临床工作5年以上,具有PICC盲穿资格,经过院外理论、实践学习,通过院内静脉治疗小组对PICC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核,观摩超声引导下使用MST行PICC置管5例及以上,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2例及以上置管的护士。
1.2一般资料选择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视锐5TM超声导引系统,巴德公司生产的MST器械包(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20G套管针和21G超声引导下的穿刺针、导丝、破皮刀、带peer-away鞘的扩张器等),导针器套件1套(无菌探头保护罩、导针器、无菌耦合剂)。
采取超声引导下使用MST行PICC置管,2015年1月~12月共103例,均为恶性肿瘤患者,年龄18岁~67岁;穿刺部位为肘关节以上3~8 cm处,其中79例为贵要静脉,24 例为肱静脉。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11月符合PICC置管条件(血管条件差)的100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在PICC置管中可以找到最佳置管血管位置,直观的显示了血管的解剖结构,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PICC;靶向血管超声引导下使用塞丁格穿刺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目前国内PICC置管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采用传统(肉眼观察)PICC 置管技术和超声引导PICC置管技术。
传统PICC置管技术存在很多限制因素,比如要求患者的血管条件较好等因素,而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扩大限制因素,拥有较少的限制条件,在临床上收益较好。
国际上广泛应用PICC穿刺技术,此种方法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一次穿刺方法的成功率、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而且极大的符合了美国提倡的置管部位在肘关节上至腋下区域(上腔静脉),为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减轻痛苦[1]。
现笔者所在医院将超声引入与改良塞丁格技术联合应用到患者的PICC置管中,观察临床应用疗效情况,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收集笔者所在科2014年5-11月需行PICC置管的100例临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15~70岁,平均47.2岁,均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中的应用
本文编辑 : 李
梅
2 0 1 6— 0 6—1 4收稿
c u s s i o n o f i s s u e s [ J ] . J C l i n N u r s , 2 0 1 4 , 2 3 ( 1 3— 1 引导 下 改 良赛 丁格 技 术 行 P I C C置 管 中的应 用
]
m i s s i o n s [ J ] . J A MA, 2 0 1 4, 3 1 2 ( 1 5 ) : 1 5 4 2— 1 5 5 1 .
1J ] J ]J ]J
]j
控制 中的应用 与效果 研 究[ J ] . 护 士进修 杂志 , 2 0 1 5 , 3 0
( 2 2 ) : 2 0 9 4— 2 0 9 5 .
Ma n a g N u s, t 2 0 1 1 , 1 2 ( 3 ) : 1 1 8—1 4 5 . e l 0 .
许颖. 浅议质控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 中的作用[ J ] . 中国 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 0 1 2 , 9 ( 1 8 ) : 1 2 6—1 2 7 .
韩春雨。 P D C A 循 环 改进 对 提 升 急 诊 患 者 满 意 度 和 减 少
s k i l l e d n u si t n g f a c i l i t y q u a l i t y i n d i c a t o r s a n d h o s p i t a l r e a d —
彭华, 王君玉 , 郭珊. 质量反馈在护理质 量持 续 改进 中的 应用[ J ] . 齐鲁护理杂 志, 2 0 1 4 , 2 0 ( 1 2 ) : 1 1 0—1 1 1 . 沈碧玉 , 刘经纬 , 何 燕, 等. 同行评价 在 手术 室护理 质量
B超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在穿刺PICC中的应用及护理12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034-0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技术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患者痛苦小、可带管回家等优点,从而保证了高渗、高营养药物、化疗药物及时准确安全地输入静脉,防止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和毒副作用造成外周静脉静脉炎、纤维化、血管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及药液外渗的不良反应。同时也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及对外周静脉的机械性损伤。但长期大量输入高渗性药物、化疗药物、刺激性强的药物对患者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为穿刺PICC带来了困难,为了增加PICC成功穿刺率,给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的患者带来福音,使治疗有效进行。塞丁格技术原为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技术。为解决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疑难血管穿刺问题,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于B超下采用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1]。2011年1月起,我院开展了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3.1.3环境准备术前30分钟清洁病室。减少人员流动,保证环境整洁、安静、光线充足。
3.2术中护理
3.2.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恶性肿瘤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4]。推送导管时动作轻柔、速度均匀,避免损伤血管内膜。
3.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送管过程中注意患者面色、呼吸、表情,询问患者有无疼痛、胸闷等不适,嘱患者放松,深呼吸。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患者评估详细了解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有无过敏史。评估患者多的心肺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了解输液治疗的时间溶液性质、渗透压、PH值等。局部评估包括观察预穿刺静脉及周围皮肤情况,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静脉。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体会
·89·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体会任 丽 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1400摘 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分别采取传统盲穿法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和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00%,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成功率高,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B超引导 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如今在我国广泛应用,该置管方式可以代替中心静脉置管,为患有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患者提供安全可靠输液途径。
PICC置管对血管条件有一定要求,需要患者血管弹性良好且能够直视或触及血管,部分患者血管较细且不清晰,致使穿刺难以实施,因此,如何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留置导管是关键[1]。
传统盲穿法成功率低,置管后容易产生并发症,为改善这一情况,我国引用了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该穿刺技术效果良好,置管成功率高。
本文对50例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50例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在2018年10月~2020年4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
对照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8.52±1.63)岁;实验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9.04±1.22)岁。
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经 皮 管切 开术 其 中 5 例 出现 插管 不 畅 , 治疗 处 理后 在 短 时期 内 获得 好 转 。所 有 患者 手 术 成功 , 未 出现 不 可控 制 的大 出血 、 气 管食 管瘘 、 术后肺 不 张 、 心跳骤 停 等并 发症 。
3 术 后护 理
3 . 1 基 础 护理 : ① 术后 使 用监 护仪 对 患者 的生 命 体征 进行 监 测并 做 好 相关 记 录 。② 做 好 患者 的 口腔护 理 防止 伤 口感染 。③ 需要 进食 的患 者采用 鼻 饲法 进食 , 注 入温 流质 食物 , 注 人时 要缓 慢 。 3 . 2 切 口护 理 : 气 管 切开 术 后 , 时 刻 观察 切 口是 否有 渗 血 、 皮 下气 肿 发 生 。正 常情 况 , 患 者切 口流血 量 在术 后 2 4 小时 之后 减 少 , 可 采 用 压迫 止血 法进 行 止血 。严 格执 行 无菌 技术 操作 , 按 时更 换 无 菌 敷 料 。保持 切 口无 菌 、 清洁、 干燥 状态 。 3 . 3 呼吸 道护理 : 保持 呼 吸道 的通 畅 、 清 洁与 湿润 。有痰 患者要 进
经皮气 管切开术可 在床旁操作 , 非常适合 I C U 危重症 患者 。医 护人员 可及时准 确掌握 患者术 中及 术后情 况。 因此 , 医院 的护理 人 员要加强护理工作水平 , 减少 手术并 发症 的发生 , 提高急救 手术 的成 功率。 5 1 例 资料 表明 , 患者 施行 经皮 气管 切 开术 之后 , 认 真 施行 术 后 护理 , 所有 病例 均获 得痊 愈 , 抢救 成功率 达 到 9 1 . 3 0 %, 降低并 发 症 的发生机 率 , 有 效提高 患者 的治愈 率 , 值得 在临床 中大力 推广 。 参 考 文献 【 1 1 唐秋 兰 . 气 管切 开 患者 安全 有 效吸 痰 的护 理现 状 [ 1 ] . 护 理 实践
血管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留置PICC 的带教技巧
血管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留置PICC 的带教技巧吴胜菊;何燕娴;吴春茹;林洁芬;欧贤燕;陈泳如【摘要】目的提高血管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 的带教水平.方法 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对我科及会诊的82 例病人置管资料分析,统计置管操作时间和置管成功率.结果 82 例置管均获得成功,归纳出置管前及置管过程中提高置管成功率的带教技巧.结论重视评估、体位及环境准备,掌握与PICC 相关的血管知识,进行必要的B 超图像分辨知识培训,熟悉血管超声的功能健,具备熟练的PICC 操作基础和预防及解决风险的措施,能提高置管成功率,为初学者提供有效实用的经验借鉴.【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10)006【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塞丁格技术;PICC;超声引导;置管【作者】吴胜菊;何燕娴;吴春茹;林洁芬;欧贤燕;陈泳如【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广州510405;广州军区总医院老干科,广州5104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广州510405【正文语种】中文塞丁格(Seldinger)穿刺技术是经皮穿刺并用导丝交换方式置入各种导管的技术[1]。
改良塞丁格技术是将原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便于从外周血管置入插管鞘送入PICC导管。
在血管超声引导下对血管进行直观的评估,结合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大大提高了PICC置管的成功率,降低置管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操作者对超声认识的程度、进针手法及病人准备方面不足等原因,延长了置管操作过程,甚至置管失败,影响置管的成功率。
现对我科及会诊的82例患者应用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留置PICC导管进行带教技巧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中不顺利不成功的置管提供借鉴。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
临床医学工程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ing国际共识认为PICC是目前唯一一项有有资质护理人员独立进行操作完成的的有创技术,在操作中的所产生的并发症不容小觑。
如导管断裂、导管移位、静脉炎等情况都会对PICC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有影响[1]。
因此为了减少并发症和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在医院内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是必要的。
为此,本科2008年8月开展PICC以来,严格执行PICC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3年4月我科又从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护理人员中进行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开展超声引导下的塞丁格PICC置管,有效提高了PICC置管成功率和留置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
现具体报告如下。
1.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培训人员的资格确认置管操作是高风险的护理项目,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实施先培养后使用的管理原则[2]。
我们培训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人员,必须是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护理人员,且目前仍然在临床一线从事PICC置管的工作者,从中挑选两位人员进行培训。
2.置管材料的准备准备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导管型号为4Fr;超声仪;赛丁格。
3.培训模式和方式3.1师资:由外省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老师和美国巴德公司的培训专员共同担任,其对超声仪的性能、操作方法及超声下的血管认定等非常熟悉,且教学能力强。
PICC置管资格认定领导小组由以上人员担任。
3.2超声引导下血管的定位由培训老师用超声仪在护理人员手臂上进行教学,直至学员基本能准确的对血管进行定位。
3.3超声引导下操作培训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程腊花彭莉贞夏为书罗琳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江西南昌 330006)文章编号:1006-6586(2016)07-0010-02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内容提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效果。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 置管中的应用欧小梅(始兴县人民医院,广东始兴512500)感染,有文献报道anti-HCV 阴性血清仍有0.16% HCV-RNA 阳性[5],这种情况下患者仍然具有传染性,也可能导致医疗纠纷。
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进行核酸检测,避免漏检。
本组检测结果显示抗-HCV 为0.22%,抗-HIV 为0.05%,抗-TP 为2.43%,HBV 为10.48%,说明患者在输血前就已经感染了这些传染病,而且据报道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6],为了避免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有必要对患者进行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
同时,输血并非HBV 、HCV 、梅毒、艾滋病传播的惟一途径,对患者进行介入性检查和手术治疗也有可能传播以上几种疾病,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易通过接触血液被感染。
术前明确手术患者是否携带病毒,对避免患者医院内感染,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以及防止出现医疗纠纷都具有重要意义[7]。
对于阳性血液污染的器械及其他用品,需加强管理、严格消毒处理,以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有必要对患者手术和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进行检测,可以提醒医护人员加强自我保护,避免职业暴露和患者的医院感染,同时也能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提供举证责任倒置的重要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1] 李济生.2 085例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074-2075.[2] 王迅,高峰.上海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5):395.[3] 王税,韩玲,赵伟萍.20例输血感染案例引起的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3):216.[4] Merican I ,Guan R ,Amarapuka D ,et al.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infee —tioninAsin countries [J].J Gastrenterol Hepatd ,2000,15(12):1356-1361.[5] 雷永良,纪勇平,吴丽雅.抗-HCV 检测阴性献血者HCV-RNA 流行率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4):264-265.[6] 杜兰英,庄辉,何军,等.梅毒螺旋体TPN17重组抗原的表达及其在献血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1):11.[7] 陈雪芳,许文芳.手术和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1,23(5):248-249.(收稿日期:2013-01-25)【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术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体会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体会林静【摘要】目的:探讨无法在肉眼直视的情况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的患者选择B 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的临床置管效果。
方法选取30例患者,经PICC专科护士会诊,确定无法在肉眼直视情况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经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BD前端开口PICC导管。
结果30例患者中,27例患者第1次穿刺就成功置入PICC管,1例患者第2次穿刺成功置入PICC管,总体成功率为100%。
结论 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解决了无法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的问题,安全可靠。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17【总页数】2页(P107-107,108)【关键词】超声;PICC;改良塞丁格技术;护理【作者】林静【作者单位】江西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上个世纪80年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开始应用于临床。
该技术可以避免常规的穿刺方法成功率低并发症多的缺点,能够很好的为特殊患者开辟输液通路。
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但是,置管成功的重要条件:(1)血管弹性好;(2)血管能够直视或触及。
对于那些血管弹性差、既看不到也摸不到的患者,如何成功置管是个关键的问题。
近几年PICC技术临床应用效果好,成功率最高高达100%[1-3]。
本研究选取3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临床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3月~2015年5月在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就诊的进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患者30例。
其中,男15例,女15例。
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47±2)岁。
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临床研究
标准 IV 的套管针进行静脉血管穿刺、套管送入导丝并通过插管鞘 置入 PICC 到预测量长度,在超声定位颈内静脉内无强回声点后, 行 X 线检查确认导管位置。 1.3 观察指标
观 察 两 组 置 管 患 者 穿 刺 点 渗 血 出 血、肢 体 肿 胀、机 械 性 静 脉 炎、静脉血栓、导管移位及导管相关感染等情况,记录穿刺置管次 数、导管留置时间等。 1.4 评价标准
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采用 philips-IU22 超声引 导系统,即采用超声探测血管,明确静脉血管大小、血流、位置和深 度等情况,优先穿刺静脉血管,标记穿刺点。再利用小号针头或者
基金项目 :广西梧州市科研项目,合同编号 :201302066。 作者简介 :关海天 (1973-),男,汉族,广东南海人,学士,辅助检查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辅助检查及研究。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穿刺 PICC 置管。穿刺时患者取仰卧位, 与操作平面处于同一水平,外展穿刺侧。对患者血管评估,选择穿 刺静脉,确定穿刺点位置,并根据穿刺点至确定 PICC 置管长度 [4]。 消毒皮肤,沿血管以 15° 至 30° 走行进针至穿刺成功见回血,再平 行进针 5mm,推进插管鞘。退出针芯后,将导管经插管鞘缓慢推 至所需长度。最后固定导管,再以 X 线进行胸部检查,确认导管 位置。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的塞丁格技术(MST)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
两组均采用MST置管,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
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可显著提高PICC 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士穿刺操作时的心理压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PICC;超声引导;MST;成功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化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1]。
超声导引结合MST术已成为国外PICC穿刺的常规方法,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效果良好。
我科自2014年开始实施超声引导下的MST术,现将实施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并接受PICC置管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5~84岁(56.32±16.83岁);疾病类型:恶性肿瘤疾病患者17例,淋巴瘤患者2例;观察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37~82岁(59.05±12.33岁);疾病类型:恶性肿瘤疾病患者1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材料与仪器超声仪1台、微插管鞘组件(刀片、带皮肤扩张器的插管鞘、35cm导丝、21G的钢针、20G的套管针等)、三向瓣膜PICC导管1套、PICC穿刺包(本院供应室提供)、灭菌无粉手套2双、10×12透明贴膜1张、生理盐水500ml、2%利多卡因1支、20ml注射器2只、1ml注射器1只、消毒物品(1%的碘伏、75%酒精)、止血带1根、弹力绷带等。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的护理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的护理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的护理效果。
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需要实施置管操作的患者70例分成两组,给予常规组35例患者实施传统的PICC置管术干预,给予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术干预,两组均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两组置管患者干预及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实施置管术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术及其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护理 Nursing of modified Seedinger technique PICC catheterization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Xia-Wang Hong-xia ji Jing-Yang She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 224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modified Seedinger technique PICC catheterization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Methods: 70 cases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ho neededto perform catheteriz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5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PICC catheterization, and 35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modified Seedinger. Technical PICC catheterization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were given personalized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fort score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pain scores, and complication rates after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ca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 <0.05). CONCLUSIONS: PICC catheterization with modified Seedinger technique and personalized ca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atheterization are more effective,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ing patient comfort. [Keywords] ultrasound guidance; improved Seedinger technique; PICC catheterization; nursing PICC置管属于现阶段临床中较为常用且高效的置管技术,一般应用在需要长时间接受化疗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群体中[1]。
PICC置管中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韩恽
PICC置管中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的临床护理分析韩恽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主动脉夹层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各42例,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专门的急诊护理。
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住院时间两个方面的指标差异情况。
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专门的护理干预方法为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能够获得更高的抢救成功率,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概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体会;急诊;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指的是患者动脉内膜出现破裂,造成积液于内膜部位产生聚集,使夹层位置产生血肿,主动脉壁在血肿的作用下出现剥离,造成扩张与延伸,进而出现主动脉夹层现象。
该疾病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病死率高、风险大以及发病迅速等方面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处于治疗状态下的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在巩固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要对患者疾病预后进行改善。
本次研究选取主动脉夹层患者84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法下患者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全部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各42例。
对照组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72岁,年龄最小47岁,平均年龄57.5±2.3岁,其中包含1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17例降主动脉瘤患者以及15例升主动脉瘤患者;观察组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75岁,年龄最小45岁,平均年龄55.1±1.7岁,其中包含18例腹主动脉瘤患者,12例降主动脉瘤患者以及12例升主动脉瘤患者。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穿刺置管操作方法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并且采取针对性护理操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加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的静脉穿刺率,值得推广。
标签:B超;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穿刺置管临床上,因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在治疗期间需要多次静脉穿刺,为减少患者因为穿刺带来的痛苦,并且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临床上开展了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
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MST)PICC置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穿刺技术,是将原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便于从外周血管置入插管鞘送入PICC导管。
能够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本次为了探究其效果及护理方法,特意收集本院行PICC穿刺置管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报道如下[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行PICC穿刺置管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研究的时间段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按照不同的穿刺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是由15例男性患者与13例女性患者构成。
年龄层次分布在36-80之间,平均年龄在(57.3±2.6)岁。
观察组患者中是由16例男性患者与12例女性患者构成。
年龄层次分布在35-78之间,平均年龄在(57.1±2.4)岁。
所有患者均同意行PICC穿刺术,排除不配合患者,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肾功能不全患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P>0.05,具有比较性。
血管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留置PICC的带教技巧
血管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留置PICC的带教技巧发布时间:2021-09-02T11:33:51.00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5期作者:石碧霞陈春莺通讯作者刘晓艳[导读] 目的:提高血管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留置PICC的带教质量。
石碧霞陈春莺通讯作者刘晓艳莆田市第一医院 351100【摘要】目的:提高血管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留置PICC的带教质量。
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参加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静疗护士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采取一对一带教,对比两种带教方式的结果,探究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的带教技巧。
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理想位置率、独立操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血管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运用一对一带教方式,能较快掌握好超声基础知识、置管流程、置管过程细节技巧、常见误区分析,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理想位置率等。
【关键词】血管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留置PICC;带教技巧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为安全、可留置较长时间、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
塞丁格穿刺技术出血、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用范围较广泛[1],无痛输液,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改良塞丁格技术使用22GA、21GA的套管针,经可撕裂型带扩张器的置管鞘送管[2]。
在血管超声引导下穿刺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可有效缩减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3]。
本研究从我院临床各科选派的静疗护士为对象,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7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参加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学习的静疗护士114例,按照区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所有护士均为女性,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优秀的静脉穿刺技术,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对照组年龄28-32岁,平均年龄(30.41±0.23)岁;观察组年龄28-33岁,平均年龄(30.40±0.2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年第 9 卷第 22 期( 下半月版)
确判定导管走向。 2. 3 置管后的健康教育 ( 1) 告知患者置管后穿刺点压迫 10 ~ 20 min,说明近 2 d 局部有少量渗血属正常现象,置管 24 h 后予常规换药。带管期间护士会经常查看导管情况,消除 其心理负担。( 2) 置管后不影响一般日常活动,但应避免使用 带管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与传统 PICC 置管不同,超声引导 下穿刺采用的是肘上静脉,避开关节,肢体活动不影响导管的 进出,反而通过肢体活动增加血液循环,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 生。除非穿刺点局部渗血过多,一般不需要制动。( 3) 睡觉时 尽量避免压迫置管侧手臂,以免影响手臂血流速度。指导穿 着宽袖棉质上衣或自制拉链式衣袖,穿衣时先穿置管侧手臂, 脱衣时则相反。( 4) 沐浴前,用保鲜膜缠绕穿刺侧手臂 3 周, 范围为穿刺点上下各 10 cm,边缘用胶带贴紧,不可用水直接 冲洗穿刺侧手臂,防止进水。洗浴后,检查敷贴下有无浸水, 如潮湿,立即请护士更换敷贴。置管期间禁止游泳。( 5) 采用 健康小处方方式培养患者导管自我护理意识。指导患者注意 观察导管局部有无疼痛、红肿、渗血,贴膜有无卷曲、松动,导 管有无回血、滑脱现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护士处理。( 6) 告 知患者 PICC 导管禁用于 CT 检查时造影剂的注入,防高压导 致导管破裂。 2. 4 带管出院健康教育 ( 1) 出院前评估患者及家属 PICC 导管维护知识掌握程度,发放居家 PICC 日常维护手册,记录 患者穿刺时间、导管名称、导管留置体内长度、维护导管方法 及注意事项。嘱患者至少每周到医院更换敷贴 1 次。导管局 部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到具有维护资质的医院就诊处理: 穿刺点、手臂有红、肿、热、痛、活动障碍; 敷料污染、潮湿、翘 起、脱落; 导管回血、漏水、脱出、折断等异常情况。( 2) 寻求家 庭、社会支持系统,做好家属的动员工作,指导家属关心患者, 督促患者及时进行导管维护; 告知我院专科门诊时间及咨询 热线; 将我省各具有维护资质的医院名称、联系电话提供给带 管者,便于患者在家期间得到规范化就近维护。( 3) 监督患者 出院后导管维护依从性。肿瘤患者出院后,因为身体虚弱,缺 乏护理人员的督促,导管维护依从性差[7]。针对这种情况,本 组采用电话随访,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督促他们按时换药和冲 管,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 3结果
100% ,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 5 例( 1. 98% ) ,导管阻塞 4 例( 1. 58%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1 例( 0. 40% ) ,导管部分脱出( 3 ~ 5 cm) 4 例( 1. 58% ) ,除 1
例置管患者因放弃化疗,置管后 2 d 拔管,其余均正常完成治疗后拔管。结论: 对经超声引导下改良 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年第 9 卷第 22 期( 下半月版)
·127·
·健康教育·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患者全程健康教育
高群英
摘 要 目的: 探讨对经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的肿瘤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根据置管过程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按计划对超声引导下改良 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分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及出院后导管维护健康教育。结果: 置管成功率
助于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有效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改良塞丁格技术; 全程; 健康教育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 - 9676. 2012. 22. 069
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术( PICC) 是一种从外周静脉穿刺 插管,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植入术。肿瘤患者应用 PICC 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 等严重后果[1]。常规行 PICC 置管的首要条件是患者肘部有 可直视或可触摸的血管。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采用盲 穿的方法无疑会增加穿刺次数,且穿刺成功率低,增加了患者 的痛苦。随着超声技术在 PICC 置管中的应用,穿刺成功率大 大提高[2]。张倩等[3]对 35 例首次深静脉置管患者术前相关 知识调查发现,患者知识需求排列依次是: 深静脉置管具体操 作过程占 85. 7% ; 置管后肢体活动度范围占 80% ; 置管的自 护方法占 71. 42% 。杜华[1]对 70 例肿瘤患者采用系统完善的 健康教育,改变了患者对 PICC 的认知程度,提高了置管的依 从性,保证了导管的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 量。因此,我科科研组对 2011 年 3 月 ~ 2012 年 2 月 252 例实 施超声引导下改良 PICC 穿刺置管的肿瘤患者实行全程系统 的健康教育,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本组进行超声引导下 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 252 例,男 90 例,女 162 例。年龄 17 ~ 78 岁,中位年龄 55 岁。 带管日 2 ~ 299 d,平均带管日( 77. 89 ± 37. 36) d。 1. 2 教育目标 患者理解 PICC 应用的目的和必要性; 了解 超声引导穿刺置管的优点、基本操作过程及配合方法; 掌握置 管后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 熟悉置管后常见并发症,掌握导管 自我护理方法; 出院后按指导手册要求及时到附近具有导管 维护资质的医院进行导管维护,确保导管留置安全。 1. 3 教育方法 制定标准的超声引导下 PICC 健康教育计 划,按计划对科研组置管的肿瘤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分置 管前、置管中、置 管 后 及 出 院 后 导 管 维 护 健 康 教 育。 主 要 方 法: ( 1) 采取随机教育方法,利用日常护理时对患者随机进行 PICC 相关知识教育。( 2) 利用图片、小手册、健康教育小处方 等方式介绍 PICC 优点、带管期间维护、自我观察、护理等知
作者单位: 210009 江苏省肿瘤医院 212 病区 高群英: 女,本科,主管护师
识。( 3) 采取较为直观的方法,即争取同病区带管患者现身说 法,向病友介绍置管过程及带管感受,消除其顾虑。( 4) 动员 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做好导管护理。( 5) 采用电话回访 监督患者出院后导管维护依从性,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 2 健康教育内容 2. 1 置管前教育 ( 1) 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说明 PICC 置 管 的 目 的、必 要 性 及 置 管 可 能 出 现 的 并 发 症。 ( 2) 介绍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的优点。超声 引导下置管能直接观察血管的解剖结构,清楚辨别动静脉,置 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另外超声引导下置管均选择肘 上静脉,避开肘关节,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置管后患 者舒适度高,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低[4,5]。在导管送入后可初 步判定导管位置正确与否,减少再次调整的可能。( 3) 简单介 绍置管过程及置管中配合事项,说明穿刺所致的疼痛如同平 时静脉穿刺,可以忍受; 询问有无麻醉药过敏史。( 4) 争取同 病区带管患者现身说法,向病友介绍置管过程及带管感受,消 除其顾虑并签订 PICC 治疗同意书。( 5) 指导穿着袖口宽松 的上衣,以利术中肢体暴露; 介绍沿衣袖线缝开口,自制拉链 式袖管,方便置管后观察、护理。 2. 2 置管中的健康教育 ( 1) 置管过程在专门的诊疗间进 行,首先大致介绍诊疗间环境、设备,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2)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上肢呈外展近 90°稍外旋。先模拟 取头偏穿刺侧,下颌贴紧同侧锁骨体位 1 次,说明此体位可降 低导管误入颈内静脉的几率。( 3) 再次交代置管中的配合事 项。扎止血带时,要握拳; 在护士消毒铺巾后肢体避免乱动; 送管时与患者交流,转移注意力,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以免 患者紧张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导管送入。估计导管到达肩部位 置时,指导患者下颌贴紧穿刺侧锁骨,避免误入颈内静脉; 同 时嘱患者深呼吸,通过增加回心血量,使导管随加大血流送入 上腔静脉[6]。( 4) 嘱患者置管过程中如有胸闷、心慌等不适 及时告知操作者,排除送入导管时刺激血管壁或导管过深进 入右心房引起心律失常。( 5) 导管送至预测长度后,采用超声 初步判定导管位置,但要向患者说明最终的 X 线摄片才能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