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马原套题及答案

马原套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A.方法论B.认识论C.自然观D.世界观3.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4.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 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5. 哲学的党性是指( )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D.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6.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A.是否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B.是否承认事物存在着联系C.是否承认事物存在着变化、发展D.是否承认事物存在着矛盾7. 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A.古代原子论、近代原子论、现代原子论B.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D.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现代辩证唯物主义8.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A.朴素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B.辩证的唯心主义和历史的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可知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9. 在世界的统一性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A.世界是否统一B.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C.世界是否可知D.世界统一于客观实在还是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10.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11.“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A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12.“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13.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14.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1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A.社会范畴B.自然范畴C.意识范畴D.物质范畴16.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原练习题及答案

马原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 )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B、革命性 c、实践性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 C2、 A3、A4、A5、B6、C7、B8、B9、C 10、A1 l、 B 12、D、 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2、BCD3、、BCD4、ABC5、BC6、AB7、ABC8、CD9、ABCD 10、ABCD 11、AB 12、BCD 13、ABCD 14、ABCD15、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答案】C2、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答案】B3、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是指该社会()A.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D.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统一【答案】B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B.真理发展中的两个阶段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D.可以独立存在的真理【答案】C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答案】B6、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答案】D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答案】C8、“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答案】A9、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答案】A10、实践的客体是()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答案】D11、“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原试题及答案

马原试题及答案

马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商品B. 价值C. 剩余价值D. 资本答案:C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D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科学技术D. 人的意志答案:B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消灭了阶级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现途径。

7. 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这一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8. 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

这种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周期性的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节机制。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答案】D2、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A.矛盾特殊性原理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答案】C3、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答案】B4、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指在事物发展中()A.简单地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B.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C.要对旧事物采取全盘否定、抛弃的态度D.要对一切现存事物都特怀疑的态度【答案】B5、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6、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生产发展的理论D.经济关系的学说【答案】B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答案】A8、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答案】B9、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答案】A10、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答案】D1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答案】C12、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答案】A13、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答案】A1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答案】A1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D16、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答案】D1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答案】D18、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A.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B.各种力量之和C.各种知识之和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答案】D1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人民群众的行动就是社会规律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答案】B20、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答案】D21、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答案】D22、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答案】A23、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所以叫不变资本,是因为(A)A.它在资本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不起任何变化B.它的价值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它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价值量不发生变化D.它的实物形态不发生任何变化,永远存在【答案】A2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马原复习题与答案

马原复习题与答案

马原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D、剩余产品的出现正确答案:C2.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A、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B、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C、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D、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正确答案:C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A、由低级向高级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C、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D、向任何一个方向的转化正确答案:B4.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货币的出现并充交换媒体C、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D、商品的出现正确答案:B5.“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相对主义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答案:D6.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A、革命性过程B、表现形式C、必然阶段D、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答案:D7.真理是: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正确答案:D8.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A、意识形态B、国家政权C、政治制度D、经济基础正确答案:D9.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去杠杆。

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这与储蓄率高、以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

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作为重中之重。

A、降低企业负债率B、提高企业利润率C、提高企业偿债能力D、降低企业杠杆率正确答案:D10.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A、劳动者B、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C、劳动者的技术水平D、生产工具正确答案:D1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正确答案:B12.绝对剩余价值是: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B、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正确答案:A13.“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诡辩论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正确答案:B1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正确答案:A15.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实践B、人类社会C、精神D、自然界正确答案:A16.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A、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B、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正确答案:B17.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正确答案:D18.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A、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全部丧失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C、会创造新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D、会创造新价值,并且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正确答案:D19.概念、判断、推理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C、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正确答案:D20.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A、唯理论的认识路线B、先验论的认识路线C、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D、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正确答案:C21.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B、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C、它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D、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正确答案:A2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B、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C、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确答案:D23.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正确答案:D2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建立社会主义国家D、建立工农联盟正确答案:A25.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C、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正确答案:A26.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A、唯心论B、辩证法C、可知论D、唯物论正确答案:D27.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指:A、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正确答案:A28.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C、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D、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正确答案:B2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A、不可知论B、经验论C、能动的反映论D、先验论正确答案:C30.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商品交换论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的思想活动B.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C.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D. 人们的精神创造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D. 文化传承5.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C.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D.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7.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来源是()A. 必要劳动B. 剩余劳动C. 资本家的投资D. 政府的税收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实现个人自由发展D. 全面发展经济9.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以公有制为主体B. 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C.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D.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差别消失C. 按需分配D. 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12. 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

13. 描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4. 解释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马原习题及答案

马原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A.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2.实践的主体是 B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3.实践的客体是 D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4.实践的中介是 A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D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7.科学家尼葛洛庞帝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C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10.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C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11.“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B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1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C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1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C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1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D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1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C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1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1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二.多项选择题1.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BCA.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的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CD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4.“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BD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5.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BC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BCD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ACD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8.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CD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9.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BC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10.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ABCD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认识是一个过程1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BCD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12.价值的特性是ABCD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13.价值的客观性在于 BCD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1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ABCD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15.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BCD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6.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BCD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三、材料分析题1.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发展中特别重视的问题,思想家们有各自的认识,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材料2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知行终始不相拜、知行相资以为用则知行并进而有功.材料3 宋明理学的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材料4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而且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请回答:1材料1、2、3、4共同的特点是什么2材料1、2、4的共同点是什么3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什么为什么4材料4的哲学含义,并概述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及理论回到实践中从而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条件.答案要点:1材料1、2、3、4共同特点是“知行合一”的观点.2材料1、2、4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唯物主义知行合一观.3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因为王阳明是把对于封建道德认识和道德活动作为认识的出发点是归宿点,这种“知行统一”观是以“心”为基础不是实践,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知行统一观.4材料4的含义有二,一是“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强调了正确理论、革命精神对革命行动的反作用,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是理论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革命理论是革命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人们掌握了革命理论就会变为革命精神运用革神指导人们的行动就变成革命行动.所以没有革命的精神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二是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①命题中第二句话正确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思想理论的力量只有当它们被作为实践力量的人所掌握才能真正外化为物质力量,达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②理论回到实践中去,就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因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群众需要理论指导,而理论需要回到群众中去,找到自己实现的物质力量.概而言之,材料4揭示了理论和实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推动世界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理论回到实践中,实现飞跃的条件是:理论首先尽可能正确;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回到实践中需要一定物质条件和手段;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2.关于人的认识能力问题,科学家、哲学家们作出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 1 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和局限性构成人的认识的限制.材料 2 休谟主义者说,人们的全部知识都以感官所给予的材料为基础,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感觉扫料是人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不仅仅是一些感官印象呢材料 3 费尔巴哈认为,客观世界绝不会隐藏起来,事物及其属性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就如同空气通文口、鼻和毛孔钻进我们的体内一样.人恰恰具有使他从世界的完整性、整体方面来感知世界所必须的足够的感官.请回答:1比较材料1、2和3,分别指出其中的哲学倾向.2分析材料1,指出赫尔姆霍茨的错误所在.3对材料2中提出的质疑应如何回答答案要点: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2上述认识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3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五、论述题1.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评析下述观点:在科学活动中,为了客观公正地观察和分析事实材料,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应当排除头脑中已有的理论认识和哲学的指导,使人们在观察中对一切已有的理论持“中立态度”.答案要点: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能动地指导实践.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总是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带着头脑中已有的思想开始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人们的哲学观点决定着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的结果.科学活动是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必须以正确的哲学理论为先导,并根据一定的理论来制定计划.设计方案.分析结果.总结经验,得出新的结论.科学活动如果脱离理论的指导,只能是盲目的实践,不可能取得成功.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用来指导科学活动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论.“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一般是指带着某种错误认识或先入之见去歪曲客观事实的做法,它与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以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科学活动不能混为一谈.以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来否定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完全排除已有的理论认识也是不可能的.2.试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真理的绝对性,通常也称作绝对真理,它具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指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第二,指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和逼近.真理的相对性,通常又称作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它也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指任何真理都是依赖于主体.依赖于人和人的主观形式,都是运用语言和逻辑对客观对象所作的正确反映.第二,指每一真理都具有近似的.不完善的性质,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和有限程度上所作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虽然是相互区别的,但又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包含的;第二,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化的无限过程;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同样都是错误的.绝对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有相对性,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相对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有绝对性,抹煞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真理性.在唯物辩证法看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一百多年实践检验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我们必须坚持,对它的种种怀疑和反对都是缺乏根据的,因而是错误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许多具体观点.具体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作出的,它们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有的则应该根据条件的变化得到不断的修正.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也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活生生的学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只有把坚持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说所具有的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回答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作出新的科学结论.。

马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马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马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结构和层次C、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正确答案:A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正确答案:A3.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和包括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是:A、雇佣劳动的存在B、劳动商品的出现C、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的存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存在正确答案:C4.概念、判断、推理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正确答案:C5.“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是鲁迅对《三国演义》的点评。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对事物既要认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认识其矛盾的次要方面B、对事物既要看到其现象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C、对事物既要把握其同一性又要把握其斗争性D、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正确答案:D6.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人民群众B、社会基本矛盾C、科技革命D、阶级斗争正确答案:B7.真理的绝对性是指:A、真理的无条件性B、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C、真理不能继续发展D、真理不需要检验正确答案:A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橘逾淮为枳说明了()A、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D、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正确答案:D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A、形而上学观点B、诡辩论观点C、唯物辩证法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正确答案:B10.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运动B、层次性C、客观实在性D、结构性正确答案:A11.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B、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C、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正确答案:D12.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A、人与人的思想关系B、人与人的经济关系C、人与人的政治关系D、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正确答案:B1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C、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D、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正确答案:B14.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正确答案:D15.“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个论断是:A、唯物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决定论观点正确答案:B16.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B、共产主义者同盟上C、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D、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正确答案:C17.“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的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一观点是: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B、庸俗唯物论观点C、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D、相对主义诡变论观点正确答案:A18.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马原试题库与答案

马原试题库与答案

马原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实践——认识——实践D、感觉——知觉——表象正确答案:C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A、《资本论》中的一段话B、《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C、《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D、《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正确答案:C3.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形式和内容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本源和派生的关系正确答案:B4.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C、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正确答案:B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人民民主专政B、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正确答案:C6.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D、科学实验正确答案:A7.真理是: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正确答案:D8.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A、矛盾的特殊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同一性正确答案:A9.概念、判断、推理是:A、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正确答案:B10.“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C、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正确答案:A11.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A、真理是正确认识B、真理是社会规律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D、真理是自然规律正确答案:C12.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答案:B3.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 A和B答案:D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过剩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D5.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消除贫富差距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上层建筑答案:B C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调节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 B C8.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 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C.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 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探讨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论D. 经济危机理论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个人奋斗D. 科技进步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主观的B. 实践是客观的C. 实践是理论的D. 实践是抽象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的D. 随机的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唯物主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答案:ABD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马原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B.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实践辩证法C. 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B.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经验主义、法国启蒙思想C. 德国浪漫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启蒙思想答案:A3.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D.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答案: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错误)2.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正确)3.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社会历史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的结果。

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社会形态就会发生更替。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不是直线上升的。

马原练习题(附答案)

马原练习题(附答案)

马原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答案:D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正确答案:B3.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政治制度B、生产方式C、传统意识D、阶级关系正确答案:B4.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经验论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A5.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正确答案:B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B、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D、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正确答案:D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B、精神是运动的主体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正确答案:B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A、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决定的C、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D、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正确答案:A9.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A、管理方式B、科学技术C、劳动对象D、劳动者正确答案:B1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靠:A、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B、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正确答案:A11.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C、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正确答案:B12.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源和派生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正确答案:B13.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治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马原试题(内含答案)

马原试题(内含答案)

马原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 “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可将哲学派别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 发展科学技术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3.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4.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理论对行动有指导作用5. 马克思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与时俱进6. 钉子——马——国家:事物是普遍联系的7.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意识是否可以认识物质】8. 真理的辩证法:绝对性与相对性9. 诗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发展趋势【辩证否定观】10. 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不包括:共产主义战胜资本主义11.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12. 恩格斯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13. “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对意识能动性的客观解释14. 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不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5. 正确指明意识的本质的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6.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7.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两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18. 认识论中最重要的哲学派别是:反映论(唯物主义)与先验论(唯心主义)19.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0.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2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最重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22. 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23.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24. 马克思在哪一方面引起世界的关注(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25. 跟着感觉走(保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6. 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7.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8. 主观唯心主义(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9. 蝴蝶效应(一种现象可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另外事物进行联系)30.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31.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阶级性)32.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在动(认为精神是运动的主体,主观唯心主义)33. 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哲学家(恩格斯)34.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35. 手推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36.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7. 英雄史观的出发点(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38. 一言可以兴邦(英雄史观)39.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40.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41.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二、辨析题1. 和谐使矛盾完全消除错误。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 直线上升的B. 螺旋式上升的C. 波浪式前进的D. 静止不变的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资本积累理论C. 劳动价值论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理论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5.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产主义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实现共同富裕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此处省略15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二是辩证法,即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此处省略2题)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

答: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为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同时导致劳动者失业和贫困化,加剧了贫富差距,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 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

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按劳分配原则、人民民主专政等。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化大生产的优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马原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马原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马原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普遍性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A、经验论B、不可知论C、先验论D、能动的反映论正确答案:D3.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表明:A、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B、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D、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正确答案:C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有客观规律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C、是否承认事物的永恒发展D、是否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正确答案:B5.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A、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C、可以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以是可知论的观点,也可以是不可知论的观点正确答案:C6.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C、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正确答案:D7.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B、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C、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D、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正确答案:D8.经济基础是指:A、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正确答案:A9.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A、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B、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C、货币的出现并充交换媒体D、商品的出现正确答案:C10.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正确答案:B11.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A、经验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B12.生产资料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正确答案:C13.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A、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B、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C、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D、货币本身就是资本正确答案:A14.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存在于:A、资本主义社会B、一切社会形态C、社会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B15.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时代。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D.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D.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C.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4.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直线式上升B. 循环式发展C. 螺旋式上升D. 随机式发展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生产力D. 社会关系答案:1-5 A, B, B, C,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物化形式。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

2.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创造出的价值超过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盈利的来源。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试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社会结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核心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A.18世纪末期 B .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3.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A.加剧矛盾B.形成积累C.导致竞争D.产生垄断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A.联合制B.参与制C.股份制D.价格制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金融资本B.工业资本C.商业资本D.借贷资本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合作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7.垄断利润是()A.超额利润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平均利润D.企业利润加利息8.垄断价格是()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D.生产成本加利润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D.市场价格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 )A.国有垄断资本B.私人垄断资本C.国私共有垄断资本D.股份资本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A.国有企业的存在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B.企业的经济利益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 )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C.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D.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18.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加D.国际托拉斯1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2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A.腐朽的资本主义B.寄生的资本主义C.过渡的资本主义D.发展的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消除了竞争B.垄断没有消除竞争C.垄断和竞争并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D.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3.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4.垄断利润来自于()A.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以获取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C.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D.通过国际不等价交换,占有其它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5.垄断组织形式包括()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6.垄断价格是( )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7.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价值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C.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D.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国家直接掌管的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公有、合营的企业C.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A.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1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私人资本输出D.国家资本输出12.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A.促进了输入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B.对输入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C.给输入国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D.带动输入国建设了一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13.跨国公司()A.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B.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C.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D.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15.经济全球化()A.使世界生产力得到了发展B.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C.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别国经济的依赖D.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三)简答题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2.简述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3.为什么说垄断价格的出现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4.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5.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7.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四)论述题1.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2.试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

(五)材料分析题1.根据下列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一:20世纪 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

它们持续保持了5.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9.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

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

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材料三: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材料四: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

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

(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9月7日)。

2.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IBM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他们仍有卓越的信誉。

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虽然有 Contrl Data、Honeywell、Sperry Univac、Burroughs 和NCR等企业的竞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到1980年为止,IBM仍占据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超过80%的份额。

大型计算机是IBM的“金母鸡”,毛利高达70%。

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

在与苹果、康柏、东芝、戴尔等企业激烈的竞争中IBM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IBM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进行经营战略转型,在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重塑起昔日的辉煌。

IBM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在所处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高增长率;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卓越的产品,并发挥领导作用;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实现最高的效率;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的高利润,以便在产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更加“开放型系统”的方向发展。

往往主机是一个公司制造的,显示器是另一个公司的,打印机又是第三个公司的,软件是第四个公司的,这些组合起来使整个系统得以运行。

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计算机行业的企业组织趋向网络化发展,IBM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挑战。

IBM公司在垄断和竞争中寻求着未来的发展。

(摘编自【美】J•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及新华网有关资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用IBM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从IBM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模拟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D 4.B 5.A 6.B 7.B 8.C 9.B 10.B 11.D 12. D 13.B14. A 15.B 16. C(二)多项选择题1.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D 6.ACD 7. ABD 8. AC 9. AB 10. ACD 11.ABCD 12. ABCD(三)简答题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了统治地位。

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

因为少数大企业资本雄厚,易于取得银行贷款,竞争能力强。

自由竞争的结果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和资本集中。

第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首先,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垄断的可能性。

当一个生产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为少数大企业拥有时,他们为操纵和控制这一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比较容易达成协议。

其次,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产生垄断的必要性。

因为巨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获取高额利润,有必要达成协议联合起来形成垄断。

再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不仅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之匹敌,而且使能与之形成竞争的新企业难以产生。

这就使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在部门内容易走向垄断。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简述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第一,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第二,竞争的手段除了采取经济的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第三,竞争的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第四,竞争的程度和后果更为激烈和更加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