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例鉴赏 徐舟
故都的秋详解
《故都的秋》详解1一、直击题旨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探寻思路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总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方面:根据“清”“静”“悲凉”三个特点逐一描绘古都自然风物。
议论方面:从喻理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的无比眷恋之情。
三、质疑问难问: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答: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答: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故都的秋》课例赏鉴
一
【 蔼 露 侈 4 实录l l -≥
、
在于“ 清” “ 静” “悲 凉 ” , 主 要 集 中 景 ? 漂 亮 的 新 房 不 好 吗 ?大 家 结 合 表 现在 破 屋 、 秋雨、 牵牛、 落蕊 、 枣 课 文 整 体 想 想 , 作者 写 的是 “ 故 都
子、 寒蝉 、 闲人 等 平 凡 景 物 、 人 物 的 秋 ”, “ 故都” 是 一 个 什 么样 的 所 考题 目中 的“ 故” 字 . 体 会 文 中 的 上 。 设 问 意 图 在 于 让 学 生 对 课 文 在 ? 与 “ 破屋” 有 何 联 系? 秋 景 所 蕴 含 的作 者 的 主观 情 思 。 先 有 个 整 体 印 象 , 对 作 者 叙 写 重 生 :破 屋 与 故 都 都 经 历 过 漫 明确 欣 赏角度 点 有 个 基 本 把 握 , 获 得 初 读 体 长 的 时 间 的 冲 刷 , 都 比较 陈 旧 。
为破屋 更有 沧桑感 ,与故都 的整 体 氛 围相 契合 。 新屋好 看 实用 , 但 这 种 新 会 掩 盖 历 史 的 沧 桑 , 没 有
了历 史 的 回味 。
师 : 那 么这 椽 “ 破屋 ” 是 否仅 二 、细 品' I W昧 。推 荐 阅 读 方 新 的 、 大 的才好 住 , 但 作者 却说要 是 一 座破屋 ? 它有 没有 更深 的含 法 。 着 重诵 读 、 品 析 第 3段 , 理 解 椽破 屋 ” ; 我 们 外 出 赏花 , 总 会 义 ? 作 者希 望有 这样 一椽破屋 , 欣
师 : 哪 位 同 学 能 解 释 一 下 刚 感 的 美 的 体 验 。 师 : 其 实 这 样 的 审 美取 向 是
( 要 求 学 生 默 读 课 文 相 关 段 才 同 学 们 的 疑 惑 ? 为 什 么 作 者 要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1.本文题旨“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
2.本文结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秋院感秋、秋槐缀秋、秋蝉啼秋、秋雨叹秋、秋果盛秋;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作者将苦*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
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
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
《故都的秋》徐舟
(二)杭州求学
1911年初春,郁达夫高小毕业,富阳当时还没有中 学,虽然郁家家境艰难,但郁达夫的母亲还是决定 让郁达夫到杭州赴考读中学。 郁达夫性好山水,一川如画的富春江,山光水色的 陶冶,孕育了他热爱大自然的天性。但郁达夫对杭 州却情有独钟。
“儿时曾作杭州梦,初到杭州似梦中。”
从1911年初次接触杭州到1937年8月最后一次离开杭 州,有人做过统计,《郁达夫日记集》里有140多篇 记录下他在杭州的足迹,其中有60余天记述了游览 西湖名胜的情景。在郁达夫诗词集中,可欣赏到他 70多首吟唱西湖或作于杭州的诗词。他的《散文集》
汉
中
故
市 龙
都
岗 中
的
学 高
中
语
文
组
郁
达
徐
夫
舟
中国的文 人都钟爱 这一个字
将自己的生命感悟
秋
赋之于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林黛玉《秋窗秋雨夕》)
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 才知道你不是我一生的所有 蓦然又回首 是牵强的笑容 那多少往事飘散在风中……
1922年3月,郁达夫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 1923年至1926年间,郁达夫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 东大学任教。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的支持下,主编《大众文 艺》。同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4月,郁达夫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 词。 1936年,郁达夫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郁达夫赴武汉参 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 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 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 诗词。
教案设计:《故都的秋》主题分析和文学鉴赏
教案设计:《故都的秋》主题分析和文学鉴赏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了解《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文学特点。
2.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并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内容1.《故都的秋》的主题分析2.《故都的秋》的文学鉴赏3.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介绍三、教学过程1.活动一:导入老师先让学生听《故都的秋》朗诵,让他们带着一种享受的心情进入课程。
老师提问学生对“故都”的理解,以此引出本文文学特点。
2.活动二:主题分析老师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故都的秋》的主题,并对比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每个小组要在白纸上记录下自己分析的结果,呈现给全班讨论。
由老师总结出主题。
3.活动三:文学鉴赏老师进行深度解析,以及对重要元素的鉴赏,涵盖诗歌结构、词句运用和意象的诠释等方面。
并请学生分小组担任读者和解读者,通过互相解读,更好地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意义。
4.活动四:历史文化知识介绍老师请学生了解开封作为中国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背景。
学生可自由发挥方式,介绍开封的历史意义、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等。
5.活动五:互动讨论环节老师提供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疑惑和感受的空间和平台,桥梁式的教学,彼此交流。
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适当解答,澄清学生的疑点,扩展学生的认知视野。
四、课后习题1.请在百度百科上查找开封的资料,并总结出开封的主要文化特色。
2.试着解读《故都的秋》中的豪迈、深刻和悲凉的情感。
3.据你的了解和感受,类比璀璨的春天与萧索的秋天,回答你更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五、教学反思这是一堂注重互动和拓展的文学鉴赏课,通过活动设计,在学生中引发了对诗歌主题、诗歌艺术表现、诗歌意境、历史文化等不同方面的思考和探索,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品质,充实了学生文化生活的目的。
同时,老师发现,学生们过于关注了鉴赏环节,在未来教学中,需要更多地涉及主题分析与相关背景的讲解。
《故都的秋》徐舟
徐老师板书工整美观,在师生互动中机智从容,表现 出优良的素质和深厚的功底。仅就这些看,徐老师是 一位有潜质的“竞赛型选手”。
要论不足,项老师这节课上得比较拘谨, 导入时,虽然引用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 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来创设情 境,营造氛围,但整体上仍显得不够大气, 也缺乏深度。
此外,仅凭一节课要想引导学生有效地研 析中国“秋士”的悲壮情怀,也不太可能, 还不如紧扣文本“清”、“静”、“悲凉” 深层挖掘得好。
1933年,郁达夫把家从上海移到了杭州,动工建造 新居“风雨茅庐”。 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 中去。1937年8月,郁达夫坐火车离开杭州去福州, 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风雨茅庐”。 1945年8月29日,流亡到印尼隐姓埋名的郁达夫被日 本宪兵杀害。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 郁达夫原想以遮蔽风雨的茅庐来过安静的生活,但 最后这茅庐并没有给郁达夫遮挡住生活的风雨。
• “黄犬之与骆驼” 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博大。
北国之秋:浓烈、厚实、鲜美、博大
郁达夫在本文的写景状物中主要运 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对比
北国之秋 PK 南国之秋【 “秋味”的不同】
衬托【反衬】
以声(动)衬静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寓情于景、形散神聚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汉
中
故
市 龙
都
岗 中
《故都的秋》课例赏鉴
《故都的秋》课例赏鉴作为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历来为人称颂,许多名家也都从各个角度进行品评和揣摩。
董老师从诗画同源的角度进行赏析,用诗情画意的语言导入,既让学生听得懂,又能让学生学得透,在循序渐进中将散文之美疏散开来。
和老师正是抓住董老师的课堂特点,仔细揣摩,深入挖掘,为我们呈现出一篇简练深刻、意蕴丰富的文章。
一词一句总关情——品评名师课例《故都的秋》《故都的秋》作为郁达夫先生的名篇,其文中深情、语言之厚、散文之美,令人动容。
许多名师用自己的智慧与情感、创新与博厚上出了不同的课堂味道。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董一菲老师的课堂,领略其语文教学中的丰厚滋味,品味诗意语文独到的语言魅力。
新课标确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
再次品读新课标,是为了让我们牢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让我们明确语文课程最根本的性质与任务,指导我们回归到语文教学的真谛。
然后,我们再去品评学习董一菲老师的这节课,便有了最强有力的抓手。
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诗意语文的审美追求,诗意语文一贯致力于不凡的诗意语言,这势必对老师的整体素养要求较高,这节课让我们见识了董老师的丰厚积淀,以及精妙诗意的课堂语言,为所有热爱课堂的语文人做了一个范本。
课堂之美起于开篇,自然的引入、诗意的导读,从让学生齐读刘海粟这段话开始: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
以郁达夫挚友的评价入手,不可谓不巧。
最了解的人说出的诗意的话,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始,浸入到郁达夫的世界里面,能够慢慢地懂他的人品他的文,了解景和文的关系,懂得语言和画面的相通,最终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故都的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生活动一:(预计用时15分钟)
讨论:作者通过怎样的景物描写来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可以一幅图画为例,抓住其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
1小院秋景
破屋、浓茶碧天、驯鸽日光、牵牛花秋草
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柳永有诗句“寒蝉凄切”这里用反衬的手法,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写出了故都秋的静和悲凉的特点。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1、反复诵读,贴近作者心灵,感悟作者情感。
2、感知文章内容,略选择与设计
1、领会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课例研究综述
“心上有秋便是愁。”那现在看来愁不是来自秋本身,而是来自人的心。刘禹锡就说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其实,只要换一种心态,我们就会发现秋也有它美丽,成熟的一面。
灰沉沉息列索落凉静悲凉
学生活动二:(预计用时15分钟)
教师:讨论:故都的秋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只写带有“清、静、悲凉”的秋景呢?
学生:这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到日本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些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国家经济的萧条,民不聊生,衰败的现状使他忧郁、悲观、痛苦,所以他赞美秋天也选择些冷色的景物来写,流露出他心灵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落寞之感。惟其如此,才真正做到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故都的秋》课例鉴赏 徐舟
《故都的秋》课例鉴赏文/徐舟【此课例荣获2012年“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2017年第三届全国“文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CN14-1017/G4)2014年7-8A】内容摘要:本课以教师配乐范读入境,整体感知文本“恋秋——写秋——议秋”的文脉思路,引领学生体味北国之“清、静、悲凉”的秋意。
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秋晨院落图”与“秋槐落蕊图”,进而理解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眷恋赞美和悲凉伤感之情,学习和体悟“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本课在毛宁的歌曲视频《晚秋》的意境中作结,拓展延伸,师生共鸣,以期达到“余音绕梁”之佳境。
关键词: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2.从文本故都之秋景中体味作者郁达夫深沉的主观情愫。
【教学重难点】1.赏析文本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2.理解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和悲凉伤感之情。
【教学方法】美读探讨、合作争鸣【课例实录】一.课题导入,以情入境师:同学们,我们都留不住逝去的光阴,逃不脱四季的轮回。
春的活泼,夏的热烈,冬的冷峻,然而秋呢,我想更是颇多感悟吧。
中国的文人都钟爱这一个字——“秋”,喜欢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赋之于“秋”。
投影:刘禹锡在《秋词》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他在“秋”中悟出了生命的旷达;林黛玉在《秋窗秋雨夕》中言“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她在“秋”中道出了秋日的凄凉;《晚秋》歌词中说“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才知道你不是我一生的所有/蓦然又回首/是牵强的笑容/那多少往事飘散在风中……”(教师清唱此歌词片段,学生听后响起掌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毛宁在“晚秋”中唱出了思念的凋零。
师:那么郁达夫在北国与南国的秋中又写出了哪些独特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郁达夫的这篇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故都的秋》【教课目的】个性笔录1、剖析鉴赏故都秋景的“清、静、凄凉”的三个特点2、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形交融的艺术手法。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文章所包含的感情。
【教课要点】1、经过赏析五幅画面,指引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神韵。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教课难点】指引正确掌握作者丰富的感情内涵【作者简介】郁达夫( 1896 — 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 年留学日本,以前宽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样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归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结盟。
抗日战争迸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踊跃宣传抗日。
后逃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戮。
主要作品有《沦落》《春风陶醉的夜晚》《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一样程度上揭穿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勇敢挑战,有必定的踊跃意义,但也带有颓丧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形交融,文笔优美,独树一帜。
【写作背景】从 1921 年到 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因为公民党白色恐惧的威迫等原由,郁达夫从 1933 年4月由上海乔迁杭州, 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愁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适的生活,并花了很多时间各处游山玩水,在必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解现实带给他的愁闷和离群索居的孤独。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很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期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学习流程】一、独学( 10 分钟)【要求】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全文,要修业生坐姿正直读准字音,标清段落。
【【【任务】【】 1、从文中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感情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季怀着一种如何的感情?2、那么,故都的秋拥有什么样的特点,让郁达夫这样的一往情深?(点拨:课文中有最简短地归纳故都之秋特点的句子吗?)3、文中哪些段落详细描绘了故都的秋景?作者选用了哪些光景来写?4、作者选用了富裕特点的光景来描绘故都的秋景,显现了一幅幅画面,请你用简短的语言(四个字)归纳文中描绘的画面。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故都的秋》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一、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故都的秋》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如“秋天的早晨,阳光斜射在庭院中,树叶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鸟雀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着。
”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故都的秋天之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和宁静。
同时,作者通过对秋天特有的景物如菊花、槐树等的描绘,使得故都秋天的景色更加鲜明、生动。
二、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的表达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这种情感在文中多次出现,如“在秋天,我总是想起故都的那片天空,那片金黄的稻田,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表达,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深深的情感纽带,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故乡的美好和温暖。
三、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不同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他特别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如“那片金黄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稻穗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这样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也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和创作魅力。
四、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认为,秋天是自然的转折点,是收获和离别的交织,也是生命与死亡的轮回。
这样的思考和感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五、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故都的秋》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同时,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浓烈。
例如,“我想念那个秋天,想念那片天空,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整篇文章的情感氛围浓烈、感人肺腑。
《故都的秋》课例赏鉴
( 成都 市树 德 中学 ,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1 )
摘 要 : 对 于散 文这 种 类型 的 文本 , 在 教 学过 程 中要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景 物 的 选 取 体 味 郁 达 夫 寄 寓 在 文 中的 独 特 情 感 , 引导 学生进 入特 定 的 审美意境 , 培 养 学 生 感 悟 宁 静 美 的 能 力 。本 课 抓 住 “ 特
旧的感觉 ; 其次 , “ 故” 在 古代 诗文 中带
有 悲 凉 的感 觉 , 一 种浓 情 。
的改写 , 同学们任选 一处 品析改动前后
的特 别 之 处 。
师: 这是我 们高 中阶段接触 到的第
一
者“ 清, 静, 悲凉” 都是 “ 特别” 的。
( 师板 书 “ 特别” 。)
( 投 影) 在 北平 即使 你不 出门去吧 ,
就 是 在 皇 城 人 海 之 中 ,租 一 间 破 屋 住
篇 现代散文 , 所 以教 大家读散 文的方
法。
师: 请你 再来尝试 读一下 这个文 眼
旬。
( 生读 。 )
着, 早晨起 来泡一碗 浓茶 , 坐在 院 中, 你
也能 看到 蓝 色的天 , 飞过 的鸽 子 , 你 还
( 投影) 揭 全 文之 旨 , 或在 篇首 、 或
师: 今 天我们学 习郁达夫 的经典散
文《 故都 的秋》 , 这个题 目特别触 动你 的
是什 么?
原文是 “ Biblioteka 特别地 来得清 , 来得 静 , 来得
悲凉 ” , 而 他读 成 了“ 却来得 特别 地 清 , 来得静 , 来得悲凉 ” 。 师: “ 却来得特别地清”与 “ 却 特别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①》课文赏析郁达夫原文呈现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②。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段解:本段总写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名师赏评:①“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不说“北平”,而说“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别有一种文化意味暗含其中;“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文章题目就大有深意。
②这句话点明了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本文的文眼。
作用是提纲挈领,统领全篇,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
点拨:“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这里用来形容故都之秋的特征,是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色,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之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2.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段解:本段写作者对江南的感受。
第一部分(1-2):作者通过对比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名师赏评:③说秋不是名花、美酒,是从反面设喻的,因为作者认为在赏秋的过程中,仍然以赏名花、品美酒时花半开、人半醉的状态为标准,是不合适的。
3.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④。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故都的秋》教案及评点
《故都的秋》教案及评点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体会作者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融入的情感。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必须一起来观赏一篇非常迷人的散文。
在步入对这篇文章的自学前,使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就是我根据大家研习过的一篇课文中描绘的景象图画的,恳请你根据画面的内容把这篇课文腰出不好吗?(画面上就是《天净沙秋思》描写的场景)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就是怎么体会至这种感情的?美学家说道:“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步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作者又通过对秋天的描绘抒写了自己怎样的深情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2.学生找到自己钟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朗诵给大家听到,并讲出自己钟爱的理由。
3.挑出一个学生选出课文的3段内容,然后大家共同朗读。
三、再念课文,赏析课文景色的美。
1.在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认为作者都是描写了秋天的哪些风景呢?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他们说出来。
明晰:秋天:秋院、秋槐(花掉)、秋蝉(虫)、秋雨、秋果2.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秋槐有什么特点呢?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注重了“清、静、伤感”明确:写下秋院----“听到获得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这就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凿下来的日光”、“晴对着像是喇叭似的牵牛花”(这就是心的宁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伤感。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下秋蝉----“衰微”、“残声”。
悲情文人眼中的秋味——品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徐舟
悲情文人眼中的秋味——品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徐舟我们都留不住逝去的光阴,逃不脱四季的轮回。
春的生机,夏的热烈,冬的冷峻,然而于“秋”,文人更是颇多感触。
中国的文人都钟爱这个字——“秋”,喜欢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赋之于“秋”。
正如郁达夫在文中所言“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又饱富才情的文人,出生于江南的郁达夫并未在北平住过多久,但他对北平却有着故乡般的浓厚情感。
郁达夫格外钟情于名胜古迹与山水风物,并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性灵美文。
对于北平这一蕴集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千年古都,郁达夫更是充满了深切的赞美与依恋之情。
郁达夫取文题“故都”的秋,而不取“北平”的秋,就是因为“故都”较之“北平”更为典雅,与“秋”结合,能够暗含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
文本开篇,郁达夫坦言“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其言语间透露着对北国之秋的情有独钟。
然而,在这位悲情文人眼中的秋味是那么的“清”,那么的“静”,又那么的“悲凉”!郁达夫以细腻寂寥的文字,抒写了自我的孤寂与感伤——“庭院读秋”,道出了北国之秋的“清”;“清晨踏秋”,道出了北国之秋的“静”;“秋蝉吟鸣”,道出了北国之秋的“悲”;“闲人叹秋”,道出了北国之秋的“凉”;“胜果映秋”,道出了北国之秋的“熟”。
秋色、秋声、秋味,情景交融;美文、美景、美学,缤纷呈现。
郁达夫为我们描绘了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景图,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向往眷恋之情,也流露出作者人生中的些许苦涩。
郁达夫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
屈辱的日子、贫困的生活赋予了他孤独忧伤的情怀。
所以,郁达夫的“审美观”和“文艺观”就是提倡“静的文学”。
郁达夫虽为一介书生,文声细语,性情中却充满着挑战性。
许多人害怕挑战,有的是因为懒惰,喜欢在一个自己习惯和熟悉的世界里安身立命;更多的当然是因为恐惧,因为“挑战者”挑战的往往是既定的规则和秩序,意味着要把宁静死寂的世界打破,然后让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重新接受洗礼。
品味语言、评析意蕴——《故都的秋》案例分析(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
品味语言、评析意蕴——《故都的秋》案例分析(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品味语言、评析意蕴——《故都的秋》案例分析(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临高中学课题组王莹 88972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
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
因此,培养语感要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使学生们在快乐的想象中增强了语感。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此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而很多爱国人士遭受残害与压迫尤甚的时期。
作者由于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被迫离开了上海,避居杭州,这期间,作者只能将自己的一腔热情,一份热爱,寄托于山水,但这炽热的情怀永远不能因为山水的秀丽隽永而阻隔,于是,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再次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围绕着这一背景,让学生更加清楚,在作者的心中,“悲凉”已不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带着合乎背景的想象,才能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作者,进而理解文章。
【课堂回放】一、过程呈现第一步:形象感知阶段听读课文——运用想象联想感知艺术画面要求:注重一个“感”字a. 摒除杂念,内心虚静b. 想象联想,思与境谐(播放配乐朗诵3——11段,配秋色图画)要求学生顺着诵读的导引,摒杂念,驰神思,微闭双眼,内心虚静。
用心来接受郁达夫所给的秋色图画。
听后完成如下各题(1)从文章所描绘的秋景中,试用文中的词来概括它给你的感受。
(2)试用简洁整齐的语言概括你所看到、听到、品到的五幅“故都秋景图”。
通过感知导引,学生体味出故都的秋色是清冷的,故都的秋声是寂寥的,充分感知了文章的画面美。
创造性教学体验:《故都的秋》教案案例分析
的。
创造性教学体验:《故都的秋》教案案例分析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教学则是教育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向导,教案的编写则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之一。
优秀的教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今天,我们从教案角度,分析一下《故都的秋》教案,探讨如何创造出更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体验。
一、案例背景介绍《故都的秋》教案是作者本针对初中语文必修一课程中《故都的秋》一篇文章所编写的教案。
在该课堂中,教师希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故都南京在秋季的景色,体验自然、文化及情感共振。
教案意图呈现南京秋季的自然和人文风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目标阐述1. 学习秋季景色地貌、气候和特点。
2. 消除传统观念,讲述一些秋季的轶事和文化活动。
3. 分析《故都的秋》一文,感受故都的秋季景色、文化和情感。
教学过程分析1. 师生互动授课,通过丰富多彩的影像资料呈现出南京秋季的自然景观:明清雕花、红叶、飞絮、晚霞和雾中江山等。
同时,详细解释南京秋季的气候变化和地貌特点,以及自然原因导致南京秋季景色的变化。
2. 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秋季轶事。
例如:南京秋天如何祭祀谷神、中秋佳节与月亮文化等。
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知道秋季不仅是摘菊花,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传统。
3. 师生共同阅读《故都的秋》,并对文中涉及的秋季景色、文化和情感进行分析。
此环节中,通过前两个环节已经形成的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对比文中所述的秋季景色和南京秋季已经看到的景色,考虑为什么会有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同时,分析文中描述的“故都的秋”是如何能够感染读者内心的情感,引发学生和老师的情感共鸣。
4. 学生分组行动,进行“故都的秋”摄影比赛课堂活动。
班级比赛中,鼓励学生移步自己学校或生活上的周边景点,尝试通过照片拍摄、诗词创作等方式,展示南京秋季的景色和情感。
这一教案的特点在于整个课程提供了一个关于秋季的全面认识,实现了教育目标与教学过程的最大化。
《故都的秋》课例分析报告
《故都的秋》课例分析报告《故都的秋》课例分析报告《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眼中的风景,我们想参透这其中的真谛。
从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有了大胆的突破,教学的落脚在作品描写景物的风格与作家的情思和对生命的感悟上,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运用语文教学经典的“咬文嚼字”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有方法可依。
而且突破了我们惯常教授本课时从几幅图景入手分析的套路,力求启发和引导学生纵观全景,找到作者笔下故都秋景的共同特点,由此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用意的思考和领悟。
研究课就是尝试,就是实验,就是给倾听者以思考和启迪。
导语部分,该老师引入六句诗文,其中三句是名家的,另外三句,是我从本班学生周记中摘录出来的。
这些诗文,从不同侧面,暗中照应了“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句话。
想这样为学生创设情境,以便把学生带入到郁达夫对秋的特别的领悟中。
在突破重点,即品味语言,咀嚼作者笔下秋味这一环节,老师先是让学生选喜欢的一段,默读、圈点勾画、批注,几分钟后进行交流。
然而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陷入僵化,没有了思路,就顺势安排了讨论。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发现几乎每一组同学都在讨论“都市闲人”,于是停止讨论,组织学生对“都市闲人”进行品味。
然而,学生还是说不出。
此时,只能老师引导学生赏析了。
在讨论是否“颓废”时,学生中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大部分同学支持颓废说,一小部分同学认为不是颓废。
不颓废的理由是:如果颓废的话,就会什么也不干,无需不远千里去品尝故都的秋味了。
老师是想让学生认同不颓废的说法的。
所以,当有学生和老师的预设相合时,老师迫不及待的对颓废说进行了否定,提出了“生命珍爱说”。
进而引出人生之大美——“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里的处理不是很好,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应该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尊重他们自己的探究过程。
从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名语文教师的风采,语言严谨干净,娓娓道来,语言节奏把握得当使整节课的节奏张弛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课例鉴赏文/徐舟【此课例荣获2012年“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2017年第三届全国“文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CN14-1017/G4)2014年7-8A】内容摘要:本课以教师配乐范读入境,整体感知文本“恋秋——写秋——议秋”的文脉思路,引领学生体味北国之“清、静、悲凉”的秋意。
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秋晨院落图”与“秋槐落蕊图”,进而理解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眷恋赞美和悲凉伤感之情,学习和体悟“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本课在毛宁的歌曲视频《晚秋》的意境中作结,拓展延伸,师生共鸣,以期达到“余音绕梁”之佳境。
关键词: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2.从文本故都之秋景中体味作者郁达夫深沉的主观情愫。
【教学重难点】1.赏析文本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2.理解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和悲凉伤感之情。
【教学方法】美读探讨、合作争鸣【课例实录】一.课题导入,以情入境师:同学们,我们都留不住逝去的光阴,逃不脱四季的轮回。
春的活泼,夏的热烈,冬的冷峻,然而秋呢,我想更是颇多感悟吧。
中国的文人都钟爱这一个字——“秋”,喜欢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赋之于“秋”。
投影:刘禹锡在《秋词》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他在“秋”中悟出了生命的旷达;林黛玉在《秋窗秋雨夕》中言“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她在“秋”中道出了秋日的凄凉;《晚秋》歌词中说“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才知道你不是我一生的所有/蓦然又回首/是牵强的笑容/那多少往事飘散在风中……”(教师清唱此歌词片段,学生听后响起掌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毛宁在“晚秋”中唱出了思念的凋零。
师:那么郁达夫在北国与南国的秋中又写出了哪些独特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郁达夫的这篇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教师板书课题“故都的秋”)二.美读文本,整体感知(教师伴随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深情范读文本第1、2段。
与会师生听后齐声鼓掌,将大家带入到北国的秋境中)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文本第1、2段有感情地齐声朗读一遍,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找出关键词句,思考:作者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中写出了哪些独特的感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在钢琴曲《秋日的私语》背景下,美读文本第1、2段)师:大家朗读得很有感情。
那么我们请同学来回答,作者在文本的第1、2段中,写了那些关于秋的独特感受呢?生1: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在文章第1段有关键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很好,请大家在文本中把这句话划下来。
那么南国的秋呢?生2:南国的秋的特点是“慢、润、淡”,在文章第2段有关键句“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教师板书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师:郁达夫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为我们凸显了北国之秋的美丽,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所以,文本的第1、2段是“恋秋”,写出了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按照这种情感,郁达夫接着就为我们描写北国之秋,在文本的末尾又拿北国之秋味与南国之秋味进行对比。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文章脉络:恋秋(1-2)——写秋(3-12)——议秋(13-14)。
“清、静、悲凉”之情愫贯穿于全文之秋景中。
三.合作探究,自主赏析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带着这种独特感受,怎样为我们描写北国的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本第3至12段,并思考郁达夫围绕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描写了哪几幅图景?(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投影:秋晨院落图(3)、秋槐落蕊图(4)、秋蝉吟鸣图(5)、秋雨话凉图(6-10)、秋日胜果图(11)。
师: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赏析文本第3、4段的“秋晨院落图”和“秋槐落蕊图”,剩余的三幅图请同学们课下自主赏析。
1.师生合作赏析“秋晨院落图”(请一名女生极富情感地美读文本第3段,读毕掌声响起)师:你读得真棒!普通话标准,音色优美,感情充沛。
请坐。
郁达夫在为我们描绘北国之秋景时,是紧紧抓住了“清、静、悲凉”的特点来写的。
我们大家再一齐把文本第3段朗读一遍,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郁达夫选择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生3:郁达夫写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一椽破屋,还有牵牛花。
师:你说得很笼统,能否选择一个具体的意象来分析,比如牵牛花,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如何描写牵牛花的吧。
生3:作者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认为蓝色给人一种悲伤凄凉的感觉。
师:蓝色代表忧郁。
生3:对,所以郁达夫以蓝色的牵牛花体现北国之秋的悲凉。
师:好的。
那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花?生3:我喜欢……其实我也挺喜欢蓝色的!(学生笑)师:哦,你也喜欢蓝色的。
红色的好不好?我们幼儿园时发的大红花!(学生笑)生3:嗯,也喜欢。
师:也不是说淡红色的不好,只不过“红色”不足以表现北国之秋“悲凉”的特点。
所以作者用了一个词“我以为”,带有典型的主观色彩。
好,请坐。
有没有同学补充?生4:我认为还有“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这句,因为这句话很能体现作者的心境,只有在清闲的时候、心境很宁静的时候,我们才能观察如此细微的景物。
师:这些景物很能表现心态,这是哪类人喜欢做的事情呢?生4:闲人!师:哦,闲人。
说得好!像我这样整天忙碌的人,只能数数我的头顶上头发掉了多少根!(师生大笑)很好,请坐。
师:还有作者“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也挺悠闲的,所谓“闲茶闷酒无聊的烟”。
平平常常的景物,但经郁达夫的细腻描绘,就传达出了一种冷清寂寞的秋味。
郁达夫在本段总体扣住了北国之秋的“色彩”,以大量的“冷色调”为我们营造出一种秋境。
那么,北国之秋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齐来欣赏“秋槐落蕊图”。
2.师生合作赏析“秋槐落蕊图”(请一名男生极富情感地美读文本第4段,读毕掌声响起)师:他虽然由于紧张读错了一个字,但是整体效果很好,瑕不掩瑜。
请坐。
请同学们思考,郁达夫描写“秋槐落蕊”时,如何体现北国之秋的特点的?生5:本段的“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能够体现北国的秋“宁静”的特点,也能传达出作者心境的“宁静”。
师:你能否从本段中找出具体的词句来描述一下作者的心境?生5:从“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可以看出作者心境的“细腻”、“清闲”、“落寞”。
师:作者描绘的这些景物正是自己心境的一种反映,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好的,请坐。
师:郁达夫在本段借助槐蕊写出了北国之秋的“寂静”,无声无息的槐蕊于夜间悄然而落,无可奈何花已落去,闲看花落心如止水!(学生齐读文本第4段,深入体味郁达夫笔下的秋境)师:余下的秋蝉吟鸣图、秋雨话凉图和秋日胜果图,请同学们在课下抓住情景关系自主赏析。
3.师生合作赏析“议秋”师:郁达夫在文本最后两段,拿北国之秋味与南国之秋味进行对比,就是“议秋”。
在这一部分,我们要抓住一句关键的比喻句来赏析,请大家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读)师:郁达夫在文末对比南北秋之差异时说“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如何理解这个比喻?生6:“黄酒之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就像濉溪的“口子窖”。
(学生笑)“稀饭之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就像阜阳的“枕头馍”,厚实!(学生笑)“鲈鱼之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美,北国之秋秋味鲜美。
“黄犬之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
郁达夫通过这个比喻句,为我们形象地表现了北国之秋味“浓烈、厚实、鲜美、博大”。
师:那么,郁达夫在本文写景状物时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有哪些?众生:对比、衬托【以声(动)衬静】、寓情于景、形散神聚。
四.拓展延伸,探讨争鸣师:如此美好的北国之秋,郁达夫是眷恋的。
那么,他为什么会把北国的秋景写得如此之“清、静、悲凉”?(教师提示学生从性情的原因、时代的阴影、文人的共鸣等方面分析)生7:性情的原因。
郁达夫幼年丧父,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贫困的生活赋予他诗人的忧郁气质。
郁达夫17岁留学日本,饱受异族欺凌,屈辱的日子赋予他作家的忧伤情怀。
郁达夫的“审美观”和“文艺观”就是提倡“静的文学”。
生8:时代的阴影。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创作的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
生9:文人的共鸣。
“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师:这节课的最后,我们在毛宁的一曲《晚秋》中,欣赏一下北国美丽的秋景。
(教师播放音乐视频及秋景画面)师:同学们,郁达夫在文本的结尾有这么一段话:“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如果我们能够产生共鸣的话,我也想说:“美好,这世间的美好,若留得住的话,我也愿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抛去,追寻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全场师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五.布置作业,迁移训练师:请同学们课后自主赏析文本中的“秋蝉吟鸣图”、“秋雨话凉图”和“秋日胜果图”。
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写一篇关于“秋”的随笔。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人生中幸福快乐,并把永远的美好驻留心中!下课。
(全场师生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执教感言】以简驭繁,美读赏析文/徐舟为了不落俗套、以简驭繁,我在执教此文时主要采用“美读赏析”的方法,在美读文本的基础上赏析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理解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和悲凉伤感之情,进而学习和体悟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一.在情境美读中整体感知文本这节课我从中国文人钟爱于“秋”这一文化现象入手,引入了刘禹锡在《秋词》、林黛玉在《秋窗秋雨夕》以及毛宁在歌曲《晚秋》中所表现的不同的“秋味”,从而引发学生思考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抒发的对于北国之秋的独特感受。
这样的课题导入自然、切题、富有诗意,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意趣。
然后由我配乐(钢琴曲《秋日的私语》)范读文本1、2段,学生听后再读。
在美读中,学生可以整体感知文本,找出文本中北国之秋“清、静、悲凉”而南国之秋“慢、润、淡”的特点,体味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进而引领学生理清文本“恋秋——写秋——议秋”的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