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通信简介
雷达通信
雷 达 通 信
1.1 雷达的任务 1.2 雷达的基本组成 1.3 雷达的工作频率 1.4 雷达的应用和发展 1.5 电子战与军用雷达的发展
SAR通信系统
1.1 雷 达 的 任 务
1.1.1 雷达回波中的可用信息 当雷达探测到目标后, 就要从目标回波中提取有关信息: 当雷达探测到目标后 就要从目标回波中提取有关信息 可 对目标的距离和空间角度定位, 对目标的距离和空间角度定位 目标位置的变化率可由其距离 和角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得到,并由此建立对目标跟踪; 和角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得到,并由此建立对目标跟踪 雷 达的测量如果能在一维或多维上有足够的分辨力, 达的测量如果能在一维或多维上有足够的分辨力 则可得到目 标尺寸和形状的信息; 采用不同的极化, 标尺寸和形状的信息 采用不同的极化,可测量目标形状的对 称性。原理上,雷达还可测定目标的表面粗糙度及介电特性等。 称性。原理上,雷达还可测定目标的表面粗糙度及介电特性等。
Pt GAeσ Pr = Ae S2 = ( 4π )2 R 4
SAR通信系统 当接收到的回波功率Pr等于最小可检测信号Smin时, 雷达达到其 最大作用距离Rmax, 超过这个距离后, 就不能有效地检测到目标。
2R=ctr
或
ctr R= 2
SAR通信系统 式中, 为目标到雷达站的单程距离 单位为m; 为目标到雷达站的单程距离, 式中 R为目标到雷达站的单程距离 单位为 tr为电磁波往返于 目标与雷达之间的时间间隔, 单位为s; 为光速 为光速, 目标与雷达之间的时间间隔 单位为 c为光速,c=3×108m/s。 × 。 由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很快, 雷达技术常用的时间单位为µs, 由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很快 雷达技术常用的时间单位为 回波脉冲滞后于发射脉冲为一个微秒时, 所对应的目标斜距离R 回波脉冲滞后于发射脉冲为一个微秒时 所对应的目标斜距离 为
雷达通信一体化的设计与实现
雷达通信一体化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雷达通信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雷达技术,它将雷达和通信系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实现了雷达和通信的共享资源和信息交互。
本文主要介绍了雷达通信一体化的设计和实现,包括雷达通信一体化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等方面。
通过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的研究,可以为未来雷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雷达通信;一体化;关键技术;实现方法1引言基于IT行业的飞速发展,雷达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雷达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使得它们的性能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限制了其在各种领域的应用。
雷达通信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雷达技术,它将雷达和通信系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实现了雷达和通信的共享资源和信息交互。
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和通信的传输速率,还可以减少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介绍了雷达通信一体化的设计和实现,包括雷达通信一体化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等方面。
2研究背景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雷达和通信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享它们的资源和信息。
这种结合可以实现雷达探测信号的同时传输通信信息,也可以通过通信信号来实现雷达的目标探测。
具体来说,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可以通过雷达的探测信号来传输通信信息,从而提高通信的传输速率;同时,它也可以通过通信信号来实现雷达的目标探测,从而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
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还可以减少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
因此,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在军事、民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现状分析3.1问题现状采用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便将不同的雷达之间的数据进行有效的交互,使其具备最佳的结构,从而获取更准确的目标信息,并且可以有效地克服单个雷达的性能限制。
但是,在雷达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1)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集成难度较大,这是因为该系统需要整合多个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雷达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
雷达通信导航技术在低空空域监管中的应用
雷达通信导航技术在低空空域监管中的应用随着航空业的发展,低空空域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低空空域监管中,雷达通信导航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雷达通信导航技术是指利用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相结合的技术,通过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实现对航空器在低空空域的监控和导航。
本文将从雷达通信导航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全面地了解雷达通信导航技术在低空空域监管中的应用。
一、雷达通信导航技术的原理1.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设备,能够对目标进行跟踪和定位。
在低空空域监管中,雷达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航空器的位置、速度、高度等信息,从而帮助监管部门进行空中交通的引导和管理。
2.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航空器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通过通信系统,航空器可以及时获得航线变更、气象信息、空中交通情况等相关信息,同时也可以将自身信息报告给地面控制中心,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顺畅。
3. 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是指航空器在飞行中确定自身位置、规划航线并进行导航的设备。
通过导航系统,航空器可以在低空空域中进行安全稳定的飞行,同时也可以根据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进行航线调整。
雷达通信导航技术是通过整合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实现对航空器在低空空域的监控和导航,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运行,是航空监管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1. 实时性强雷达通信导航技术具有较强的实时性,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航空器的实时位置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空中交通异常情况,保障空中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2. 精准度高3. 交互性强雷达通信导航技术通过通信系统,能够实现航空器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指令传递,实现双向沟通,使航空器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同时也方便地面控制中心对航空器进行指挥和调度。
通过以上优势,雷达通信导航技术在低空空域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航空监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1. 空中交通管制在低空空域监管中,雷达通信导航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航空器的位置和高度,及时发现飞行异常情况,并进行空中交通管制。
通信中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简介
通信中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简介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它既可以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民用领域。
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处理雷达系统接收到的复杂信号,获取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通信中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一、雷达系统的组成雷达系统通常由天线、发射器、接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组成。
天线用来发射和接收信号,发射器用来产生和放大雷达信号,接收器用来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用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获取目标的相关信息。
二、雷达信号的处理过程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主要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和目标辨识等三个方面。
目标检测是指利用雷达系统接收到的信号,检测出存在的目标,目标跟踪是指追踪目标的运动状态,以便更加精确地估计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目标辨识是指对不同目标进行分类识别。
三、雷达信号处理技术1. 脉冲压缩技术脉冲压缩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处理雷达信号的技术,它可以有效提高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率。
脉冲压缩技术的原理是在发射的频率宽带脉冲中引入码序列,在接收时与反射回来的信号相乘,经过积分后可以实现信号的压缩,从而提高信号的距离分辨率。
2. 最大似然法最大似然法是处理雷达信号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实现目标的检测和跟踪等功能。
最大似然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给定的观测量下,找到最大可能性的参数估计值。
通过比较似然值的大小,可以确定目标的存在,并且估计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
3. 相干积累法相干积累法是一种处理雷达信号的高精度预估方法,它可以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积累处理,实现对目标距离和速度的估计。
相干积累法在目标距离和速度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高精度的估计结果。
四、结论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在现代通信中广泛应用,不仅可以用于军事领域,还可以用于海洋探测、气象预报等领域。
本文简要介绍了通信中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其中包括脉冲压缩技术、最大似然法以及相干积累法等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信与雷达一体化工作原理
通信与雷达一体化工作原理通信与雷达一体化是一种集通信和雷达功能于一体的技术,其工作原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以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方式介绍通信与雷达一体化的工作原理。
通信与雷达一体化是一种将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可以同时实现通信和雷达功能的传输与探测。
通信系统主要用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而雷达系统主要用于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通过将两个系统集成在一起,可以共享资源,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首先,让我们了解通信与雷达一体化的组成部分。
通信系统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发射机负责产生和发送信号,接收机负责接收和解调信号,天线负责发射和接收信号,信号处理器则负责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雷达系统也包括类似的组件,主要是用于探测和追踪目标。
在通信与雷达一体化的系统中,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共享天线,这样可以减少天线的数量和体积。
通过合理设计天线的结构和参数,可以实现通信和雷达信号的同时传输。
而信号处理器可以根据需要将信号分成通信和雷达两部分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解调。
其次,让我们了解通信与雷达一体化的工作原理。
在通信与雷达一体化系统中,可以通过频分复用或时分复用的方法将通信和雷达信号进行分离。
通信信号一般具有较低的带宽要求,而雷达信号一般具有较高的带宽要求。
通过合理选择载波频率或时隙,可以将两者互相分离,以避免干扰。
当通信和雷达信号被分离后,可以通过相应的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解调。
通信信号可以通过解调器解调成有用的信息,如语音、数据等。
而雷达信号则可以通过相关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实现目标的探测、跟踪和定位。
最后,让我们了解通信与雷达一体化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通信与雷达一体化技术在军事、航空航天、船舶、交通运输、无人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军事领域,通信与雷达一体化可以提高通信保密性和抗干扰性,强化雷达的目标探测和跟踪能力。
在航空航天领域,通信与雷达一体化可以减少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雷达与通信技术的交叉应用
雷达与通信技术的交叉应用在现代科技中,雷达和通信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领域,两者经常进行交叉应用。
此外,雷达与通信技术也经常共同被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军事领域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雷达与通信技术的交叉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一、雷达技术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探测物体的设备,可提供目标位置、速度、形状、大小和方向等信息。
雷达由发射、接收、信号处理和显示系统组成。
雷达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如今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中,其中最常见的是军事和民用领域。
二、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利用各种设备和手段来传输信息的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
通信技术包括电报、电话、无线电、卫星通信、互联网等。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高效。
三、在某些方面,雷达和通信技术有着相似之处。
两者均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但其应用的目的和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雷达主要应用于目标探测、识别和跟踪等方面;而通信技术则主要应用于信息传输、数据交换等方面。
然而,随着物联网在大数据时代不断发展,雷达与通信技术的交叉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以智能家居为例,通过将雷达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智能家电的自动控制和识别,实现家庭场景的多样化和智能化。
此外,在船舶导航领域,雷达技术和通信技术也经常得到交叉应用。
雷达可以检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从而辅助航行;而通信技术则可以实现船舶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保证海上航行的安全性。
四、雷达与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1. 航天领域在航天领域中,雷达和通信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雷达技术可以跟踪、探测和进行大气层预警,以及检测卫星运行的轨迹和速度等;而通信技术则可以实现地球站之间的信息交流,传递和控制。
2. 交通运输领域交通运输领域中,雷达技术和通信技术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雷达技术可以帮助司机和机构探测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效率和安全性。
而通信技术则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帮助司机选择最佳的道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雷达通信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雷达通信系统的原理与应用雷达通信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海洋、气象等领域的高科技通信设备。
本文将围绕雷达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展开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系统并掌握相关知识。
一、雷达通信系统的原理雷达通信系统利用电磁波与目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探测和分析反射回来的信号来实现通信。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发射器:雷达通信系统通过发射器产生电磁波,并将其发送到目标物上。
发射器通常采用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如微波、毫米波等。
2. 目标物的反射:被发送的电磁波遇到目标物时,会发生反射,并将一部分能量回传给雷达通信系统。
目标物的反射特性会对回传信号产生影响。
3. 接收器:接收器是雷达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捕获目标物反射回来的信号。
接收器会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解调等处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4. 信号处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可以提取出目标物的相关信息,如距离、速度、方位等。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通信或其他应用领域。
二、雷达通信系统的应用雷达通信系统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应用领域的简要介绍:1. 军事领域:雷达通信系统在军事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目标探测、情报获取、导航引导、火力打击等方面,并在战争中具备重要的战略和战术价值。
2. 航空航天领域:雷达通信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飞行员导航、飞行器定位、空中交通管制等任务,提高了航空器的飞行安全性和效率。
3. 海洋领域:雷达通信系统也在海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船舶导航、渔业资源调查、海上救援等任务,对于保障海上行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气象领域:雷达通信系统在气象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降水检测、风暴追踪等任务。
它可以通过对大气中的杂波和降水反射信号的探测和分析,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5. 地质勘探领域:雷达通信系统可以用于地质勘探领域,如矿产资源勘测、油气田勘探等。
雷达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雷达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雷达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航空导航、气象监测、军事侦察等。
本文将从雷达通信技术的起源开始,探讨其发展历程。
一、雷达通信技术的起源雷达通信技术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当时,电子学和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1922年,一位叫阿瑟·科姆顿的英国科学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雷达试验,利用无线电波探测到了英国南海岸的一艘远航船只。
这项试验标志着雷达技术的诞生,为后来的雷达通信技术奠定了基础。
二、雷达通信技术的发展1. 简单雷达通信技术起初,雷达通信技术主要是指基于反射原理的雷达测距和测速技术。
这种技术基本上是单向的,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通信。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利用雷达波进行双向通信的可能性。
1935年,英国科学家亚瑟·珀西瓦尔利成功地实现了一次雷达通信实验,双向通信距离达到了2公里。
2. 人造卫星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相继发射了人造卫星。
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雷达通信技术的面貌。
人造卫星利用太空中的电离层进行通信,其传输距离非常远,可以覆盖全球。
利用人造卫星进行通信的技术被称为卫星通信技术,成为了雷达通信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发展方向。
3.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雷达通信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字化技术不仅提高了雷达通信的效率和质量,还使其具有更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
数字式雷达通信系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和空中导航等领域。
4. 射频识别技术的出现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雷达通信领域。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射频信号的自动识别和跟踪技术。
它可以对雷达信号进行处理和判别,实现对不同目标的跟踪和识别。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安全监控、智能门禁等领域。
三、雷达通信技术的未来当前,雷达通信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雷达通信一体化综述
硕士论文:基于chirp扩频技术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研究研究现状关于雷达和通信一体化,美国海军早在1999 年就开始了有关该方面的基础研究。
目前,在雷达高速数据链方面,美国在技术和工程应用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007 年开始,由美国航空与国防工业厂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以及L-3 通信公司组成的团队已经完成了把有机载源相控阵雷达作为宽带通信系统使用的演示验证工作。
由上述三方组成的小组利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与地面的一部通用数据链(CDL:Common Data Link)调制仿真器之间发射和接收高数据率的通信数据,验证了系统进行空对空和空对地的视线范围内的通信能力[41]实验证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和视频数据流通过AESA 雷达能够以高达274Mbps 的数据率传送到L-3 通信公司的地面站,它极大地弥补了当前通信链能力的缺陷,为未来第4 代战斗机执行任务的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实现远距离、大容量、高速度的双向数据通信,而且不影响雷达的正常工作。
同一时期,雷声(Raytheon)公司与L-3 通信公司以及波音(Boeing)公司也组成了专门的雷达通用数据链研究团队,并且在2007 年开始为美国空军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系统设计并研发新一代宽带通用数据链路,通过他们的合作使得现代的飞机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可以获得高速、高数据率的通信能力,并准备投入生产和使用。
用于进行试飞的配装在飞机上和地面的硬件和软件都已完成了演示。
用于通信的软件命名为“战机实时通信使者”(Warfighter InstantMessenger),它非常容易加载在雷声公司为空军F-15C 和海军的F/A-18E/F 研制的战斗机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以及E/A-18G 电子战攻击机的AESA 雷达上。
简单地说,仅仅需要L-3 公司提供一个能够产生新的波形的调制解调器(Modem)以及由雷声公司为雷达开发的一套“战机实时通信使者”通信软件。
雷达与微波通信原理的应用
雷达与微波通信原理的应用1. 简介雷达与微波通信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它们在军事、航空航天、无线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雷达和微波通信的原理以及它们的主要应用。
2. 雷达原理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
它利用发射器发射的脉冲电磁波,通过目标物体上的反射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雷达的原理可以分为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三个步骤。
2.1 发射雷达发射器会产生高频率的电磁波,通常使用的是微波频段的射频信号。
发射的信号会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并经过天线辐射出去。
2.2 接收当发射的电磁波遇到目标物体时,部分电磁波会被目标物体反射回来。
这些反射波会被雷达的接收天线接收到,并传输到接收器。
2.3 信号处理接收器会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解调等处理,然后通过信号处理器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如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等。
最终,雷达会将这些信息进行显示或输出。
3. 微波通信原理微波通信是一种利用微波频段进行通信的技术。
微波通信主要通过天线将电信号转换成电磁波进行传输,然后再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解调。
3.1 发射在微波通信中,发射端利用调制技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调制到射频载波上。
调制后的信号被功率放大器放大,并通过天线辐射出去。
3.2 传输发射的微波信号会通过空间传播,可以通过自由空间传输,也可以通过利用建筑物等进行传输。
微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衰减和干扰的影响,需要相应的调制和编码技术来提高传输质量。
3.3 接收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传输过来的微波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经过放大和解调等处理后,可以得到原始的信息信号。
4. 雷达和微波通信的应用雷达和微波通信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
4.1 军事应用在军事领域,雷达被广泛用于目标侦测、识别和跟踪。
雷达能够通过探测目标物体的电磁波反射来判断其是否为敌方目标,并能够测量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等参数。
雷达通信协议通用
雷达通信协议通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雷达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航空航天到智能交通,从军事领域到日常生活,几乎无处不在。
而在这些应用中,雷达通信协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就像是一种语言,让雷达和通信系统能够有效地交流和协同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雷达,作为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设备,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来获取目标的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
通信系统,则负责将这些信息传递给需要的地方,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
为了让这两个系统能够无缝对接,高效协作,就需要一套通用的雷达通信协议。
那么,什么是雷达通信协议通用呢?简单来说,就是制定一套标准化的规则和格式,使得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不同应用场景的雷达和通信设备,都能够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处理。
这就好比全世界的人们都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无论来自哪里,都能听懂彼此的意思。
通用的雷达通信协议具有众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在过去,如果一个系统中使用了来自不同厂家的雷达和通信设备,往往会因为协议不兼容而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或者需要进行复杂的转换和适配。
而有了通用协议,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不同设备之间可以轻松地连接和协同,大大降低了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通用协议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规范信息的格式和编码方式,可以减少信息的冗余和错误,确保关键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
这对于一些对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如军事指挥、航空管制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再者,通用协议能够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当大家都遵循相同的标准时,开发者可以更加专注于技术的核心创新,而不必花费大量精力在协议的适配和转换上。
这将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然而,要实现雷达通信协议的通用并非易事。
这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挑战和问题。
技术层面上,不同类型的雷达和通信设备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工作模式,要找到一种能够兼容各种情况的通用协议并非简单的任务。
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
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逐渐成为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雷达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雷达原理进行通信的技术,而雷达导航技术则是通过雷达系统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将这两种技术综合应用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从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的原理、特点及综合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雷达通信技术的原理与特点雷达通信技术是将雷达系统中的发射和接收功能用于通信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
雷达通信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雷达系统中的发射机将信号发送至对方雷达系统的接收机,实现双向通信功能。
在进行雷达通信时,首先需要对通信双方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然后通过雷达系统的天线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最后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实现通信功能。
雷达通信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雷达系统辐射功率大、接收灵敏度高,能够实现远距离的通信。
第二,雷达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等特点,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雷达通信可以实现对通信双方的精确定位,提高了通信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雷达通信技术在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的通信需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雷达导航技术的原理与特点雷达导航技术是一种利用雷达系统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等导航参数。
雷达导航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雷达测距、雷达测速、雷达定位等基本原理。
在进行雷达导航时,首先需要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然后通过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部分计算目标的速度信息,最后结合两者得出目标的导航参数。
雷达导航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雷达导航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等特点,能够满足对目标导航参数的高要求。
第二,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实现导航定位,适用范围广。
雷达导航技术能够实现对目标的实时监测和跟踪,提高了导航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雷达通信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雷达通信中的信号处理技术雷达通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的重要技术,其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目标和传输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信号处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抑制干扰信号。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雷达通信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一、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信号处理是指在不同的信号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或者从信号中去除噪声的处理技术。
在雷达通信中,信号处理的主要任务是从发射的电磁波中提取目标的信息,并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分离出目标信号和噪声信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的信号处理技术。
其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对信号进行变换。
我们可以将一个信号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例如从时域转换为频域,或者从空间域转换为波数域。
这种变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信号。
对于雷达通信来说,主要采用的是时域和频域变换技术。
时域变换是指通过对信号进行时间轴方向的变换来提取信息,例如对信号进行滤波、抗混叠等处理。
频域变换是指通过对信号进行频率轴方向的变换来提取信息,例如进行傅里叶变换、谱分析等处理。
二、信号处理的应用在雷达通信中,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目标检测和跟踪。
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方向和大小等信息,进而进行目标的跟踪和追踪。
此外,信号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雷达通信的数据传输和压缩。
在雷达通信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压缩来减小数据传输的量。
在此过程中,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提取信号中的冗余信息,从而实现更有效率的数据压缩。
三、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雷达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号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未来,我们可以预测信号处理技术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高精度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
随着雷达通信技术的提高,我们需要从信号中提取更精确的目标信息,因此需要开发更高效的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
2、低信噪比信号处理技术。
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
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雷达通信技术和雷达导航技术是两种常见的雷达应用技术。
雷达通信技术主要用于无线通信领域,它利用雷达系统的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功能,将信息传输到特定的接收器上;雷达导航技术则是通过利用雷达技术对目标物体的探测与测距,实现目标的测距和识别,进而实现导航和定位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雷达通信技术和雷达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雷达通信技术和雷达导航技术的融合,可以提高雷达系统的全面性和智能化水平,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应用场景。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雷达通信技术和雷达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
首先,雷达通信技术和雷达导航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雷达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进而实现目标的更快速、更精准的定位和测距。
雷达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数据通信和目标识别的功能,在信息传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而雷达导航技术一般用于目标的定位和距离测量,更关注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信息。
当两种技术结合使用时,就可以更全面地获取目标的信息,不仅可以实时地传输数据,还可以更精准地获取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信息,大大提高雷达系统的应用效果和实用性。
其次,雷达通信技术和雷达导航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军事领域中,雷达通信技术可以作为“隐形”通信方式,更好地保障机密信息的安全性和实时性,同时雷达导航技术也可作为目标距离和定位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在民用领域中,雷达通信技术可以成为无线通信的主力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通讯、电视、无线电等领域,而雷达导航技术则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导航、飞机导航、无人机导航、海上航行、勘探等领域,为人们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导航服务。
雷达与无线电通信
雷达与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和雷达是现代通信和探测技术中的两个重要领域。
它们在军事、航空、航海、天文、气象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雷达和无线电通信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雷达的原理与应用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目标探测和跟踪的技术。
它通过发射一束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其他特征。
雷达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规律,利用发射器产生的电磁波与目标相互作用,再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如军事侦察、导航和武器制导等。
它可以探测敌方飞机、舰船、导弹等目标,为军事行动提供精确的情报和指导。
此外,雷达还在民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航空交通管制系统利用雷达技术监控航空器的位置和航线,确保航空安全;气象雷达可以探测降雨、雷暴等天气现象,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
二、无线电通信的原理与应用无线电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它通过调制电磁波的频率、幅度或相位来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
无线电通信的原理基于无线电波的传播和接收,利用调制解调器将信息转化为无线电信号并进行传输。
无线电通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移动通信是其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无线电波,人们可以在不同地点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发送和互联网访问。
此外,卫星通信也是无线电通信的重要应用领域。
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卫星中继站将信号传输到全球范围内,实现远距离通信。
这在航海、航空和国际通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雷达与无线电通信的结合雷达和无线电通信在某些应用中可以结合起来,实现更高效的通信和探测功能。
例如,雷达导航系统利用雷达技术和无线电通信相结合,可以在航海和航空中提供精确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这种系统可以通过雷达探测目标的位置和周围环境,并通过无线电通信将这些信息传输给船舶或飞机的导航系统,从而实现安全导航。
另一个例子是雷达通信系统,它利用雷达技术进行通信。
传统的无线电通信需要建立基站和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链路,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链路可能会受到地形、障碍物或距离等因素的限制。
雷达通信技术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雷达通信技术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通信技术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雷达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通信和探测的技术,它能够实现远距离、高速度的信息传输和目标探测。
本文将从雷达通信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雷达通信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雷达系统通过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的特征,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雷达通信技术可以利用各种频段的电磁波,如微波、毫米波等,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雷达通信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具有高速率、抗干扰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其次,雷达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军事雷达通信技术可以用于目标探测、导航、通信等多个方面。
例如,在军事侦察中,雷达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探测目标物体的反射信号,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为军事行动提供重要的情报支持。
此外,雷达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军事通信,通过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实现军事指挥和作战指挥的信息交流。
雷达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军事行动更加精确和高效。
除了军事领域,雷达通信技术在民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航空领域,雷达通信技术可以用于飞机的导航和防撞系统。
通过雷达通信技术,飞机可以准确地确定自身位置和周围目标的位置,从而避免空中碰撞事故的发生。
此外,雷达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气象预测,通过对大气中的反射信号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天气状况,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雷达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民用领域的各种活动更加安全和便利。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雷达通信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雷达通信技术将会成为无人机导航和通信的重要手段。
通过雷达通信技术,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导航和与其他无人机的通信,从而提高无人机的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雷达通信技术可以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雷达通信协议通用
雷达通信协议通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雷达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输手段,其协议的通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雷达通信协议就像是一套规则,让不同的雷达设备能够相互理解和交流,从而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雷达通信协议。
简单来说,它是一系列规定和标准,涵盖了数据格式、传输速率、信号编码、错误校验、通信时序等多个方面。
这些规定确保了雷达系统在发送和接收信息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方式,避免出现混乱和错误。
为什么我们需要通用的雷达通信协议呢?想象一下,如果每个雷达制造商都使用自己独特的协议,那么当不同的雷达系统需要协同工作时,就会面临巨大的困难。
比如,在军事领域,不同的武器系统、监测设备和指挥中心需要实时共享雷达信息,如果协议不通用,信息的传递和整合将变得异常复杂,甚至可能导致延误战机。
在民用领域,如航空交通管制、气象监测等,通用的雷达通信协议能够让不同的雷达设备无缝对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通用的雷达通信协议带来了诸多好处。
其一,它促进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不同厂家生产的雷达设备可以轻松地连接和协同工作,无需进行复杂的转换和适配。
这不仅降低了系统集成的成本,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其二,便于信息的共享和整合。
无论是在军事、民用还是科研领域,来自多个雷达源的数据都能够快速、准确地融合在一起,为决策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依据。
其三,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当大家遵循共同的协议标准时,研发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性能提升和新功能的开发上,而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在协议的适配和兼容上。
然而,要实现雷达通信协议的通用并非易事。
首先,不同类型的雷达系统具有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性能特点。
例如,军用雷达对精度、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有极高的要求,而民用雷达可能更注重成本和通用性。
这就需要在制定通用协议时充分考虑各种应用场景的差异,找到一个平衡的解决方案。
其次,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协议的通用性带来了挑战。
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
雷达通信技术与雷达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雷达通信技术和雷达导航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通信和导航技术之一。
随着信息时代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两种技术越来越成为现代制造业、工农业生产、军事防卫、交通运输和环保监测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技术。
它们的综合应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信息,更有效地导航航行,并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雷达通信技术是利用雷达原理设计的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它可以像无线电波一样传输大量的信息,包括语音、图像、数据和信号等。
雷达通信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速、可靠和安全的传输效果,无论是在天空、水面还是地下,都可以稳定地传输信号。
在现代制造业和办公自动化中,雷达通信技术可以使设备具有远程操控和及时监测的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信息反馈速度。
雷达导航技术是利用雷达原理获取目标物的位置、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实现精确的导航和目标识别。
雷达导航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精度、无视天气、环境和时间的影响等特性。
在空中、水面和地下交通运输、军用防空和海上保障等领域,雷达导航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和路线信息,保障了行程安全和目标识别准确。
综合应用雷达通信技术和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信息传输和精确的导航定位,其具体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作战和防卫。
在军事领域中,雷达通信技术可以为指挥员和作战部队提供及时状况的反馈和讯号传输,而雷达导航技术可以提供在恶劣气候和战争中实现高精度目标识别和导航定位。
2、航空航天和海洋监测。
在航空航天和海洋监测领域中,雷达导航技术可以为飞行器和船只提供准确的位置和航线信息,而雷达通信技术可以为驾驶员和船员们提供即时沟通和监测反馈。
3、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
在现代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中,雷达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作操作,而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工件定位和好的组装操作。
4、城市交通管理和环保监测。
在城市交通管理和环保监测领域中,雷达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城市交通信号的实时管理和道路监控,而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实现车辆和污染物等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追踪。
通信电子中的雷达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雷达技术雷达技术是通信电子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来探测目标。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进程中,雷达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军事战略等多个领域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雷达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探测敌方舰艇和飞行器等。
目前,雷达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如航空、地质勘探、气象预报和交通管制等。
雷达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对于改善人类社会的安全和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雷达系统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对于能够实现远程目标检测的系统,如大型雷达站等,主要应用于军事和空域管制等领域,可以实现超长距离的情况下对飞行器和卫星的探测和跟踪。
而短程雷达系统,如车载雷达等,主要应用于车辆自动驾驶和安全防护等领域。
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寻求新的实现方式和方法。
目前,雷达技术在传统的微波波段方面已经非常成熟,而在毫米波和光波段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尤其是在毫米波雷达领域,人们致力于研究更高频率的毫米波探测技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目标探测和信号处理。
与此同时,雷达技术也在不断地寻求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例如,在车辆自动驾驶领域,雷达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的融合将有效提高车辆控制和环境感知的精度。
另外,雷达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也为目标识别和跟踪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这些新的技术进步将大大拓展雷达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雷达技术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情况对雷达的探测效果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雷达技术在各种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例如,在近雾天气下的飞机探测中,低功率宽带雷达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绕过雾霾 interference 的影响,实现了高精度探测。
在未来,雷达技术的发展将不断进步和创新。
由于雷达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应用价值,同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拓展雷达探测的频段等,以应对不同环境下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达通信简介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电磁波同声波一样,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
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因此,雷达用的是微波波段的无线电波。
利用雷达可以探测飞机、舰艇、导弹以及其他军事目标,除了军事用途外,雷达在交通运输上可以用来为飞机、船只导航,在天文学上可以用来研究星体,在气象上可以用来探测台风,雷雨,乌云。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雷达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向前传播;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雷达的方向,被雷达天线获取;天线获取的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送到接收机,形成雷达的回波信号。
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会随着传播距离而衰减,雷达回波信号非常微弱,几乎被噪声所淹没。
接收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机,可提取出包含在回波中的信息,并在显示器上表示出目标的距离、方向、速度等。
1测量距离为了测定目标的距离,雷达准确测量从电磁波发射时刻至接收到回波时刻的延迟时间,即电磁波从发射机到目标,再由目标返回雷达接收机的传播时间。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为:S=CT/2。
其中:S为目标距离,T为电磁波从雷达到目标的往返传播时间,C 为光速。
2确定方向雷达测定目标的方向是利用天线的方向性来实现的。
两坐标雷达只能测定目标的方位角,三坐标雷达可以测定方位角和俯仰角。
3测定速度测定目标的运动速度是雷达的一个重要功能,雷达测速利用了物理学中的多普勒原理。
当目标和雷达之间存在着相对位置运动时,目标回波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频率的改变量称为多普勒频移,用于确定目标的相对径向速度。
通常,具有测速能力的雷达,要比一般雷达复杂得多,例如脉冲多普勒雷达。
雷达技术发展简史雷达技术首先在美国应用成功。
美国在1922年利用连续波干涉雷达检测到木船,1933年6月利用连续波干涉雷达首次检测到飞机。
该种雷达不能测距。
1934年美国海军开始发展脉冲雷达。
英国于1935年开始研究脉冲雷达,1937年4月成功验证了CH(Chain Home)雷达站,1938年大量的CH雷达站投入运行。
英国于1939年发展飞机截击雷达。
1940年由英国设计的10cm波长的磁控管由美国生产。
磁控管的发展是实现微波雷达的最重要的贡献。
1940年11月,美国开发微波雷达,在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生产出了10cm的SCR-584炮瞄雷达,使高射炮命中率提高了十倍。
二战中,俄、法、德、意、日等国都独立发展了雷达技术。
但除美国、英国外,雷达频率都不超过600MHz。
二战中,由于雷达的很大作用,产生了对雷达的电子对抗。
研制了大量的对雷达的电子侦察与干扰设备,并成立了反雷达特种部队。
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用雷达探测飞机、导弹、卫星、以及反洲际弹道导弹的需要,对雷达提出了远距离、高精度、高分辨率及多目标测量的要求,雷达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脉冲压缩技术、单脉冲雷达技术、微波高功率管、脉冲多卜勒雷达、微波接收机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行波管、量子、参量、隧首二极管放大器等)、相控阵雷达。
七十至九十年代,由于发展反弹道导弹、空间卫星探测与监视、军用对地侦察、民用环境和资源勘测等的需要,推动了雷达的发展。
出现了合成孔径雷达(SAR),高频超视距雷达(OTHR),双/多基地雷达,超宽带(UWB)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干涉仪合成孔径雷达(InSAR),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等新技术新体制。
雷达的应用雷达不仅用于探测目标,并且成为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精确制导导弹)。
雷达的军事用途简述如下:1 搜索雷达和警戒雷达:作用距离400-600km,用于发现飞机。
2 预警雷达/超远程雷达:作用距离数千公里,用于发现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
3 引导指挥雷达(监视雷达),用于对歼击机的引导和指挥作战,机场调度。
机载预警雷达是当前一种重要雷达。
4 制导雷达:控制导弹去攻击飞机和/或导弹等目标。
5 战场监视雷达:用于发现坦克\军用车辆\人和其它在战场上的运动目标.6 机载雷达:(截击、轰炸瞄准、护尾、导航雷达):现代战斗机上的雷达具有搜索、截获目标,空对空制导导弹,空对地观察地形和引导轰炸,敌我识别、地形跟随和回避等多种功能。
7 舰载雷达:搜索雷达、导航雷达、舰载多功能相控阵监视、预警雷达、侦察雷达、炮瞄雷达、导弹制导雷达等。
8 炮瞄雷达:自动控制火炮跟踪攻击目标。
9 炮兵雷达:炮兵部队使用的战场目标侦察雷达、战场炮位侦校雷达、对海侦校雷达、炮兵气象雷达、初速测量雷达、阵地标定雷达。
10 靶场测量雷达:测距、测速、精密定位、安全控制等单功能雷达。
11 雷达导引头(寻的器)/雷达引信:装在导弹/炮弹上,末段制导导弹,精确命中目标。
毫米波雷达导引头已应用于导弹制导中。
虽然雷达面临隐身、电子对抗、反雷达导弹、低空/超低空的挑战,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
但雷达具有全天候,并且不依赖于威胁目标的辐射,因此雷达仍是一种重要的探测手段。
现代战争中雷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国防离不开雷达技术。
在民用雷达方面, 举出以下一些类型和应用#;1 气象雷达这是观察气象的雷达, 用来测量暴风雨和云层的位置及其移动路线。
2 航行管制(空中交通)雷达航行管制雷达兼有警戒雷达和引导雷达的作用, 故有时也称为机场监视雷达, 它和二次雷达配合起来应用。
这一雷达系统可以鉴定空中目标的高度、速度和属性, 用以识别目标。
3 宇宙航行中用雷达这种雷达用来控制飞船的交会和对接, 以及在月球上的着陆。
某些地面上的雷达用来探测和跟踪人造卫星。
4 遥感设备安放在卫星或飞机上的某种雷达, 可以作为微波遥感设备。
它主要感受地球物理方面的信息, 由于具有二维高分辨力而可对地形、地貌成像。
雷达遥感也参与地球资源的勘探, 其中包括对海的情况、水资源、冰覆盖层、农业森林、地质结构及环境污染等进行测量和地图描绘。
也曾利用此类雷达来探测月亮和行星(雷达天文学)。
此外,在飞机导航, 航道探测(用以保证航行安全), 公路上车速测量等方面, 雷达也在发挥其积极作用。
为了满足多种用途不同的要求, 已研制了各雷达。
例如, 按照雷达信号的形式分类,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脉冲雷达此类雷达发射的波形是矩形脉冲, 按一定的或交错的重复周期工作, 这是目前使用最广的。
2 连续波雷达此类雷达发射连续的正弦波, 主要用来测量目标的速度。
如需同时测量目标的距离, 则往往需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 例如,对连续的正弦信号进行周期性的频率调制。
3 脉冲压缩雷达此类雷达发射宽的脉冲波, 在接收机中对收到的回波信号加以压缩处理, 以便得到窄脉冲。
目前实现脉冲压缩主要有两种。
线性调频脉冲压缩处理和相位编码脉冲压缩处理。
脉冲压缩能解决距离分辨力和作用距离之间的矛盾。
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新型雷达绝大部分采用脉冲压缩的体制。
此外,还有脉冲多卜勒雷达、噪声雷达、频率捷变雷达等。
雷达技术发展展望现代战争是陆、海、空、天的多维战场,信息战成为一种关键的作战样式。
信息能力是衡量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信息能力是被摧毁的首要目标。
雷达是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装备。
它面临电子侦察、电子干扰、隐身、反辐射导弹四大威胁。
所以增进强雷达抗侦察、抗干扰、抗隐身(包括抗低空突防)、搞反辐射导弹的能力,是现代战争下雷达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雷达在现代战争下担负:目标的精确、实时、全天候侦察监视;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大规模破坏性武器的探测与跟踪;各种隐身目标的探测与识别;战斗杀伤效果判别和目标识别等任务。
雷达还担任导弹制导和武器火控等任务。
雷达为实现上述任务的关键技术是:相控阵雷达(PAR),超视距雷达(OHTR)、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干涉仪合成孔径雷达(InSAR)、毫米波雷达(MMW),双/多基地雷达;高速、实时信号/数据处理技术;雷达组网技术等。
1 相控阵雷达发展方向是:固态有源相相控阵,灵敏、宽带有源阵列,分布式有源相控阵,有源共形阵,自适应共形阵,超高频、低旁瓣相控阵天线,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自适应抗干扰技术,采用光电子技术的有源相控阵技术,数字组件相控阵技术,毫米波空间监视相控阵雷达,反隐身相控阵雷达。
2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战场监视系统的发展方向。
重点开发的内容是:宽带、超宽带SAR,探测叶簇、地表下的隐蔽目标,各种目标分类、识别;多功能、多模式,特别是将SAR与GMTI相结合。
干涉仪合成孔径雷达(InSAR)可得到数字地形高程图;生成二维舰船目标图像,可用于船只分类;重点解决INSAR的雷达回波“实时”处理问题。
高分辨、多波段、多极化、多模式卫星SAR/(INSAR)图像的解译技术。
3 超视距雷达(OHTR)发展重点是利用高频无线电波的电离层反射,扩大雷达的覆盖范围,提高分辨率;超视距雷达探测隐身飞机的机理和能力;电离层引起的相位畸变修正技术;非稳定性电离层条件下,低径向速度目标检测的信号处理技术;超视距雷达的外噪声自适应抑制技术。
4 毫米波雷达(MMW),重点发展毫米波导引头,用于精确制导导弹、灵巧炸弹;毫米波高分辨率目标识别雷达;模块化、积木式毫米波战场侦察雷达;毫米波雷达与红外(光学)传感器相结合的导引头、侦察系统;空间(卫星)毫米波相控阵雷达。
5 双/多基地雷达,重点发展反隐身目标的双/多基地雷达。
重点解决双/多基地雷达的配置、布站技术;双/多基地雷达的检测、数据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