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配气机构分析
配气机构分析
A、获得较大的气门座合压力,提高密封性和导热性。
B、气门落座时有较好的对中、定位作用。
C、避免气流拐弯过大而降低流速。
边缘应保持 一定的厚度, 1~3mm。
装配前应将 密封锥面研 磨。
配气机构分析
气门杆:
凹槽
较高的加工精度,表面 经过热处理和磨光,保 证同气门导管的配合精 度和耐磨性
气门杆尾部: 环形槽、锁 销孔
易断裂处
配气机构分析
2、气门导管:
作用:
为气门的运动导向,保证气门直线运动兼起导热作用。
工作条件:
倒角
工作温度较高,约500K。润滑困难,易磨损。
气缸盖
材料:
气门导管
用含石墨较多的铸铁,能提高自润滑作用。
加工方法:
外表面加工精度较高 内表面精绞 装配:
卡环:防止气门 导管在使用中脱 落。
气门杆与气门间隙0.05~0.12mm。
第三章 配气机构
概述 配气相位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可变进气系统
配气机构分析
§3.1 概述
一、功用:
按照发动机每个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 定时开启和关闭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 或空气(柴油机)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
二、充气效率:
在进气行程中,实际进入气缸内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 与在进气系统进口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 合气的质量之比。
伸入深度应适量。锥 度可减少气流阻力。
过盈配合
配气机构分析
3、气门座:
气门座: 气缸盖的进、排气道与气门锥面相结 合的部位。
作用: 靠其内锥面与气门锥面的紧密贴合密封气缸。 接受气门传来的热量。
第三章 配气机构
张紧轮
中间轴齿 形带轮 曲轴正时 齿形带轮
四、每缸气门数及排列方式
1、气门数
一般发动机都采用每缸两个气门,即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 气门的结构。为了改善换气,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加 大气门的直径,特别是进气门的直径。但是由于燃烧室尺 寸的限制,气门直径最大一般不能超过气缸直径的一半。 当气缸直径较大,活塞平均速度较高时,每缸一进一排的 气门结构就不能保证良好的换气质量。因此,很多新型汽 车发动机上采用每缸四个或五个气门结构。
气门间隙:为保证气门关闭严密,通常发动机在冷 为保证气门关闭严密,
态装配时,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 态装配时,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 挺柱或凸轮)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 挺柱或凸轮)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
摇臂
气门间隙
气门杆
5、气门间隙调整原则
(1)不可调区域: 不可调区域: 将要排气,正在排气,排气刚完的排气门不可调。 将要排气,正在排气,排气刚完的排气门不可调。 将要进气,正在进气,进气刚完的进气门不可调。 将要进气,正在进气,进气刚完的进气门不可调。 调气门间隙的步骤: ( 2)调气门间隙的步骤: 画出配气相位图 排出各缸的位置 当一缸在压缩上止点时, 当一缸在压缩上止点时,判断其它缸位于何行 判断间隙是否可调。 程,并 判断间隙是否可调。
5、气门叠开
气门叠开:当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时, 气门叠开:当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时, 出现的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出现的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气门叠开角:气门同时开启的角度: 气门叠开角:气门同时开启的角度: (α+ δ)。
配气相位演示
第三节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一、气门组 一、气门组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3章 配气机构
第3章 配 气机 构 图3-1 配气机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3章 配 气机 构 2. 分类
(1) 按传动方式分,配气机构可分为正时齿轮式(见图32)、正时齿链式(见图3-3)和正时齿带式(见图3-4)三种。
(2) 按凸轮轴位置分,配气机构可分为凸轮轴下置式(见 图3-2)、凸轮轴中置式(见图3-5)和凸轮轴顶置式(见图3-1和 图3-4)三种。凸轮轴顶置式又可分为双轴式(见图3-1和图3-4) 和单轴式(见图3-6)两种。
气门杆部的圆柱表面必须经过磨光。杆部尾端的形状决定 了弹簧座的固定方式。最常用的固定方式采用锥形锁片(见图 3-8)或锁销。采用锁片的气门杆部有凹槽,两半圆锥形锁片 放入凹槽内,弹簧座的锥形内表面将锁片卡住。采用锁销的气 门杆端部有销孔,利用插在气门杆孔内的锁销来支撑弹簧座, 而弹簧座的边缘又可阻止锁销松脱。
6—气门弹簧座; 7—锁片;8—气门室罩; 9—摇臂轴; 10—摇臂; 11—锁紧螺母; 12—调整螺钉; 13—推杆; 14—挺柱; 15—凸轮轴
第3章 配 气机 构
图3-3 (a) 正时齿链的传动方式; (b) 正时齿链安装标记
第3章 配 气机 构 图3-4 正时齿带的传动方式
第3章 配 气机 构 图3-5 凸轮轴中置的传动方式
第3章 配 气机 构
图3-8 气门组件 1—气门锁片; 2—气门弹簧座;3—气门弹簧;4—气门油封;5—气门弹簧垫圈;
6—气门导管; 7—气门; 8—气门座圈; 9—气缸盖
第3章 配 气机 构
气门头部一般采用简单的平顶结构,其工作锥面角,进气 门一般采用45°,也有采用30°;排气门均采用45°。为了提 高充气效率,通常进气门头部直径大于排气门头部直径。有时 为了加工简化,把进、 排气门直径做成一样的尺寸。在这种 情况下, 往往在排气门上刻有标记,以防装错。
汽车构造(上册)第3章 配气机构_OK
气门旋转机构:当气门工作时,如能产生缓慢的旋转
运动,可使气门头部周向温度分布比较均匀,从而
减少
44
小气门头部的热变形。同时,气门旋转时,在密封 锥面上产生轻微的摩擦力,能够清除锥面上的沉积
等螺距弹簧
非等螺距弹簧
变螺距弹簧
采用等螺距的单弹 簧,在其内圈加一 个过盈配合的阻尼45 摩擦片来消除共振
46
锥角作用: A、获得较大的气门座合压力,提高密封性和导热性
。 B、气门落座时有较好的对中、定位作用。 C、避免气流拐弯过边缘大应保而持降一定低的流厚 速。
度,1~3mm。
39
2.气门座 气门座概念:
气缸盖的进、排气道与气门锥面相结合的部位。 作用:
靠其内锥面与气门锥面的紧密贴合密封气缸。接受 气门传来的热量。
热作用。 工作条件: 工作温度较高,约500K。润滑困难,易磨
损。 材料: 用含石墨较多的铸铁,能提高自润滑作用。 装配: 气门与气门导管间隙0.05~0.12mm,确保气门
能在导管中自由运动。同时为防止过多润滑油进入 燃烧室,通常会在气门导管上安装橡胶油封。
42
气门导管
卡环:防止气门导 管在使用中脱落。
摇臂轴支座
摇臂称套
调整螺钉
定位弹簧
35
❖3.4 气门组
❖ 气门组件主要由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 簧、气门锁夹零件组成。
要求: ①气门头部与气门座贴合严密; ②气门导管与气门杆上下运动有良好的导向; ③气门弹簧的两端面与气门杆的中心线相垂直; ④气门弹簧的弹力足以克服气门及其传动件的运动
惯性。
轮轴配气机构、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
11
(3)按曲轴和配气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 按曲轴和配气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可分为齿轮传动、 链传动和齿带传动。
配气机构
第三章 配气机构一、概述1.功用:配气机构是进、排气管道的控制机构,它按照气缸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的要求,准时地开闭进、排气门、向气缸供给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新鲜空气(柴油机)并及时排出废气。
另外,当进、排气门关闭时,保证气缸密封。
进饱排净,四行程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
2.充气效率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愈多,则发动机可能发出的功率愈大。
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用充气效率v η表示。
o v m m =η气质量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进气系统进口状态下量实际充入气缸的新气质进气过程中,,→→ v η越高,表明进入气缸的新气越多,可燃混合气燃烧时可能放出的热量也就越大,发动机的功率越大。
3.型式① ⎩⎨⎧气门侧置式配气机构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分根据气门安装位置不同, (图3-1) 气门位于气缸盖上称为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由凸轮、挺柱、推杆、摇臂、气门和气门弹簧等组成。
其特点,进气阻力小,燃烧室结构紧凑,气流搅动大,能达到较高的压缩比,目前国产的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
气门位于气缸体侧面称为气门侧置式配气机构,由凸轮、挺柱、气门和气门弹簧等组成。
省去了推杆、摇臂等另件,简化了结构。
因为它的进、排气门在气缸的一侧,压缩比受到限制,进排气门阻力较大,发动机的动力性和高速性均较差。
逐渐被淘汰。
② ⎪⎩⎪⎨⎧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下置式按凸轮轴布置位置 (图3-2)凸轮轴下置式,主要缺点是气门和凸轮轴相距较远,因而气门传动另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发动机高度也有所增加。
凸轮轴中置,凸轮轴位于气缸体的中部由凸轮轴经过挺柱直接驱动摇臂,省去推杆,这种结构称为凸轮轴中置配气机构。
凸轮轴上置,凸轮轴布置在气缸盖上。
凸轮轴上置有两种结构,一是凸轮轴直接通过摇臂来驱动气门,这样既无挺柱,又无推杆,往复运动质量大大减小,此结构适于高速发动机。
另一种是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或带液力挺柱的气门,此种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质量更小,特别适应于高速发动机,③ ⎪⎩⎪⎨⎧齿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方式分按曲轴和凸轮轴的传动 (图3-3)(图3-4)凸轮轴下置,中置的配气机构大多采用圆柱形正时齿轮传动,一般从曲轴到凸轮轴只需一对正时齿轮传动,若齿轮直径过大,可增加一个中间齿轮。
第三章 配气机构解析
第二节
气门驱动组的主要机件
一、凸轮轴及其驱动装置
(一)凸轮轴的功用
1. 驱动和控制各缸气门的开启和关闭,使
其符合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配气相位及 气门开度变化规律等要求。 2. 驱动汽油泵、机油泵和分电器等。
(二)凸轮轴的构造
凸轮轴主要由凸轮、凸轮轴轴颈等组成。
对于下置式凸轮轴,还有偏心轮(用于驱动汽
(2)吸收气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传动零件所产 生的惯性力,以防止各种传动件彼此分离而 破坏配气机构正常工作。
三、摇臂和摇臂组
1.功用:
将推杆或凸轮 传来的推力传给 气门使其开启。
2. 结构
摇臂装在摇臂轴上,摇臂轴通过
摇臂轴支座装在气缸盖上。摇臂是
一个不等臂杠杆,其长臂一端驱动 气门。
3. 浮动式摇臂
其摇臂没有 中间支承轴,是 在导槽中浮动的 安装。摇臂的一 端安装在气缸盖 的液力挺柱上, 另一端驱动气门, 凸轮抵在摇臂的
入中间惰轮传动
1. 齿轮传动
(3)正时齿轮都用斜齿轮并用不同材料制成,以
减小噪声和磨损。通常小齿轮用中碳钢,大齿轮柴
油机用钢而汽油机用夹布胶木或塑料。
1. 齿轮传动
(4)正时齿轮上有正
时记号,装配时必须
使记号对齐,以保证
配气正时。
2. 链条传动
(1)链条传动使用寿命
长,但噪声大,一般用
于上置凸轮轴的发动机
a-气门锁片固定;b-圆柱销固定 1-气缸盖;2-气门杆;3-气门弹簧;4-气门弹簧振动阻尼器;5-气门油封;6-气门弹 簧座;7-气门锁片;8-圆柱销;9-气门导管
三、气门导管
1. 作用
(1 ) 为气门运动导向。
(2)
汽车构造-第三章-配气机构
二、气门座和气门座圈
(5) 是否镶座的几种情况 1) 铝合金气缸盖必须镶双座圈,因其耐磨、耐热性差。 2) 有的汽油机的排气门镶座圈,而进气门不镶座圈。因为
排气门座热负荷大,而进气管中真空度大,会从气门导管间 隙吸进少量机油,对进气门座进行润滑。 3)柴油机一般情况是进、排气门都镶座,有的柴油机只镶进气 门座圈,这是由于柴油机的废气往往在排气过程中还有未燃 完的柴油,可对排气门座进行润滑。而柴油机因没有节气门, 进气管中真空度小,难以从进气门导管处吸进机油,对进气 门座进行润滑。
4、顶置气门配气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轴的位置 (2)按气门驱动形式 (3)按凸轮轴传动的形式 (4)按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功用和组成
4、顶置气门配气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轴的位置 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上置式。
凸轮轴下置式
凸轮轴中置式
第二节配气定时及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过大过小的危害? 间隙过小: 热态下使气门关闭不严而发生漏气,导致功率下降,
甚至烧坏气门。 间隙过大: (1)将在气门与气门座以及各传动件之间产生撞击和
响声。(2)使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减少,气缸充气 和排气情况变坏。
气门间隙
可变配气定时机构
180º+α+β
第二节配气定时及气门间隙
排气提前角:从排气门开启到活塞到达下止点,曲 轴转角;γ一般为:40º-80º
排气迟后角:从排气行程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曲 轴转角;δ一般为:10º-30º
排气持续角:排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的曲轴转角。 180º+γ+δ
第二节配气定时及气门间隙
(1)进气提前的目的 进气开始时进气门有较大的开度或较大的进气通过
第3章 配气机构
气门关闭点
同名凸轮的相对角位置
排气过程
进气过程
3.2.5 气门间隙
概念: 为保证气门关闭严密,通常发动机在冷态 装配时,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 挺柱或凸轮)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
气门 进气门 间隙 0.25~0.30mm
排气门
0.30~0.35mm
气门间隙的门烧坏。 2.气门间隙过大:传动零件之间、气 门和气门座之间撞击严重,加速磨 损。
材料: 进气门570K~670K (铬钢或铬镍钢) 排气门1050K~1200K (硅铬钢)
组成:头部、杆部
杆部
头部
工作条件:
A.进气门570K~670K,排气门1050K~1200K; B.头部承受气体压力、气门弹簧力等; C.冷却和润滑条件差; D.被气缸中燃烧生成物中的物质所腐蚀。
要求:
应用车型:
奥迪100,捷达,桑塔纳, 广州标致505
作业
教材P70
2.为什么一般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 中留气门间隙?
二、气门传动组和驱动组
1.传动组组成: 挺柱、推杆、摇臂、摇臂轴等。 2.驱动组组成:
凸轮轴、凸轮轴轴承、止推装置等。
功用:定时驱动气门开闭,并保证气门有足
够的开度和适当的气门间隙。
2.链条传动
张紧机构
导链板
用于中置式和上置式凸轮轴的传 动,尤其是上置式凸轮轴的高速汽油 机采用较多。
(视频)
3.齿带传动
用于上置式凸轮轴的传动。 主要优点: 噪声小、质量轻、成本低、工作 可靠、不需要润滑;齿形带伸长量小, 适合有精确定时要求的传动。 轿车发动机多采用。
正时皮带(视频)
M ——进气过程中,实际进入气缸的新
第3章配气机构
• 1.配气定时工作原理
•
配气定时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止点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
形图来表示。这种图形称为配气定时图(如图3-7所示)。
• 2.可变配气定时典型机构
•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本川公司推出了一种既可改变配气定时,又能改受气门运动规律的可变
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机构,称为VTEC机构。其配气凸轮轴上布置了高速机低速两种凸轮,采用了
并将气门杆所承受的热量传给汽缸盖。气门导管为一空心管状结构,如图3-19所示。气门导管压装在汽缸
盖上的导管孔中,其外圆柱面与导管孔的配合有一定的过盈量,以保计良好的传热性能和防止松脱。有些
发动机为防止气门导管脱落,利用卡环对气门导管定位。气门导管的下端仲入气道,为减小对气流造成的
阻力,仲入气道的部分制成锥形。
但位于气门组上方,凸轮轴直接通过摇臂来驱动气门开启和关闭,省去了推杆,使往复运动质量大大减小。
但此种布置使凸轮轴距离曲轴较远,因此不便于使用齿轮传动,现多采用同步齿形胶带传动。这种结构形
式的气门传动组主要由凸轮轴、同步齿形胶带、摇臂、摇臂轴等组成。
第4页/共36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配气机构的功用及组成
锁片或锁销与气门杆定以保证气门迅速回座,保证气门和气门座密封。
• ②必须克服在气门开闭的过程中气门及传动零件产生的惯性力。
• ③高速度、长时间运转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 ④保证气门不会发生跳动。
第15页/共36页
上一页 返回
3.4气门传动组
图3-2凸轮轴中置式配气机构
第23页/共36页
返回
图3-3凸轮轴顶置式配气机构
第24页/共36页
第三章 配气机构
第三章配气机构§3-1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分类:按凸轮形状分:1)盘形凸轮2)移动凸轮3)圆柱凸轮按从动件型式分:1)尖底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按维持高副接触分(锁合);1)力锁合→弹簧力、重力等2)几何锁合:等径凸轮;等宽凸轮凸轮机构的优点: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可实现从动件任意预期运动,因此在机床、纺织机械、轻工机械、印刷机械、机电一体化装配中大量应用。
缺点:1)点、线接触易磨损;2)凸轮轮廓加工困难;3)行程不大§3-2配气机构的作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顺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染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除。
新鲜空气或可染混合气被吸入气缸越多,则发动机可能发出的功率越大,新鲜混合气或空气充满气缸的程度,用充气效率来表示。
充气效率=在进气行程中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或可染混合气的质量/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质量。
充气效率越高,表明进入气缸内的新鲜空气或可染混合气质量越多,燃烧混合气可能发出的热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越大。
对一定容积的发动机而言,V一定,质量与进气终了的T和P有关,进气的T和P越低,进气质量越大,充气效率越高。
但由于进气系统对气体造成阻力使进气终了时的气缸内压力下降,有因为上一轮循环中残余的高温废气,使进气终了气体温度升高,实际进入气体的质量总小于在一般张态下的充满气缸气体的质量。
也就是说,充气效率总小于1。
一般为0.8~0.9。
一、配气机构的分类配气机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按气门的布置型式,主要有气门顶置式和气门侧置式;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可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和凸轮轴上置式;按曲轴和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可分为齿轮传动式和链条传动式和齿带传动式。
按每气缸气门数目,有二气门式、四气门式等。
1.气门的分布型式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应用最广泛,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倒挂在气缸上。
d第三章-配气机构解析
二、气门间隙
发动机冷态时,在气门及其传动机构中,留有适当间隙以补偿气门 受热后的膨胀量,此间隙即为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一般由发动机制造厂根据试验确定。
第三节 气门组
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及气门弹簧等。 气门组应保证气门能够实现气缸的密封。
一、气门
1、 工作条件及要求 工作条件:高温、高压、惯性力和差的冷却和润滑条件。 要求气门有足够强度、刚度、耐热性和耐磨性。 进气门一般用合金钢制造;排气门用耐热合金钢制造。
2 、气门头顶面 平顶:结构简单,吸热面积小,进排气门都可使用。应用最多。 凹顶:适于作进气门,加工复杂,受热面积大,不宜作排气门。 凸顶:排气阻力小,强度高,适于作排气门,但质量大,受热面积大,
第二节 配气定时及气门间隙
一、配气定时
指以曲轴转角所表示的进、排气门实际开闭时刻及其所持续的时间。 用相对于上、下止点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配气相位图)表示。
1 、进气门 进气提前角:α=0~30°; 进气迟后角:β=30~80° 进气持续角:180°+α+β
2 、排气门 排气提前角:γ=40~80°; 排气迟后角:δ=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排气持续角:180°+γ+δ
行轴向定位。 中、下置式凸轮轴,多采用止推板形式。
二、挺柱
将凸轮的推力传给推杆,并承受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 1、 工作条件
由于与凸轮间高速运动,要求必须耐磨。一般用镍铬合金铸铁制造。结构 形式上包括机械挺柱和液力挺柱。
2、 机械挺柱
机械挺柱会存在偏磨损。 为减小挺柱的磨损,采取以下措施:
第三章 配气机构 第一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与传动 第二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工程机械内
第二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一、气门组
气门组应保证气门能够实现气 缸的密封,因此要求: ➢ 气门头部与气门座贴合严密; ➢ 气门导管与气门杆的上下运动有 良好的导向; ➢ 气门弹簧的两端面与气门杆的中 心线相垂直,以保证气门头在气门 座上不偏斜; ➢ 气门弹簧的弹力足以克服气门及 其传动件的运动惯性力,使气门能 迅速关闭,并保证气门紧压在气门 座上。
37
第二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38
采用铝合金气缸盖的发动机,气门座必须镶嵌。
29
第二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一、气门组
4. 气门弹簧
功用:保证气门及时落座 并和气门座紧密贴合,防 止气门在开闭过程中因气 门及传动件的惯性力产生 彼此脱开的现象。气门弹 簧多为圆柱形螺旋弹簧。
有些高速内燃机上,一个气门同心安装螺旋方向相反的
内外两个弹簧,不但能够防止共振,并且当一根弹簧断
筒式 滚轮式
34
第二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二、气门传液压挺柱
可消除配气机构
的间隙,减小各零件 柱塞 的冲击载荷和噪声,
提高发动机高速时的
性能,在轿车发动机 碟形
上被广泛地采用。
弹簧
挺杆 体
卡环
支承 座
柱塞 内腔 阀架 压力室 单向阀
柱塞 弹簧
35
第二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13
第一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与传动
三、曲轴和凸轮轴的传动
2. 链传动和齿形带传动
➢链 条 与 链 轮 的 传 动 适 用于凸轮轴上置的配气 机构,但其工作可靠性 和耐久性一般不如齿轮 传动。 ➢齿 形 带 传 动 的 优 点 是 噪声小、质量小、成本 低。缺点是需定期更换。
第三章 配气机构
在某些高度强化的发动机上采用中空气门杆的气门,旨在减轻气门质量和减小气门运动的惯性力。为了降低排气门的温度,增强排气门的散热能力,在许多汽车发动机上采用钠冷却气门。这种气门是在中空的气门杆中填入一半金属钠。因为钠的熔点的是97.8℃,沸点为880℃,所以在气门工作时,钠变成液体,在气门杆内上下激烈地晃动,不断地从气门头部吸收热量并传给气门杆,再经气门导管传给气缸盖,使气门头部得到冷却。
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每个气缸进、排气一次。这时曲轴转两周,而凸轮轴只旋转一周,所以曲轴与凸轮轴的转速比或传动比为2∶1。
二、凸轮轴中置式配气机构
凸轮轴置于机体上部的配气机构被称为凸轮轴中置式配气机构。
与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的组成相比,减少了推杆,从而减轻了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质量,增大了机构的刚度,更适用于较高转速的发动机。
四气门发动机每缸两个进气门,两个排气门。其突出的优点是气门通过断面积大,进、排气充分,进气量增加,发动机的转矩和功率提高。其次是每缸四个气门,每个气门的头部直径较小,每个气门的质量减轻,运动惯性力减小,有利于提高发动机转速。最后,四气门发动机多采用篷形燃烧室,火花塞布置在燃烧室中央,有利于燃烧。
3.直接驱动、凸轮轴上置式配气机构
在这种形式的配气机构中,凸轮通过吊杯形机械挺柱驱动气门;或通过吊杯形液力挺柱驱动气门。与上述各种形式的配气机构相比,直接驱动式配气机构的刚度最大,驱动气门的能量损失最小。因此,在高度强化的轿车发动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奥迪、捷达、桑塔纳、马自达6、欧宝V6、奔弛320E,还有依维柯8140.01、8140.21等均为直接驱动式配气机构。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功用及组成
气门式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分组成,每组的零件组成则与气门的位置、凸轮轴的位置和气门驱动形式等有关。现代汽车发动机均采用顶置气门,即进、排气门置于气缸盖内,倒挂在气缸顶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功用:配气机构是进、排气管道的控制机构,它按照气缸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的要求,准时地开闭进、排气门、向气缸供给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新鲜空气(柴油机)并及时排出废气。
另外,当进、排气门关闭时,保证气缸密封。
进饱排净,四行程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
2.充气效率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愈多,则发动机可能发出的功率愈大。
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用充气效率ηv表示。
ηv越高,表明进入气缸的新气越多,可燃混合气燃烧时可能放出的热量也就越大,发动机的功率越大。
3.型式气门位于气缸盖上称为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由凸轮、挺柱、推杆、摇臂、气门和气门弹簧等组成。
其特点,进气阻力小,燃烧室结构紧凑,气流搅动大,能达到较高的压缩比,目前国产的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
气门位于气缸体侧面称为气门侧置式配气机构,由凸轮、挺柱、气门和气门弹簧等组成。
省去了推杆、摇臂等另件,简化了结构。
因为它的进、排气门在气缸的一侧,压缩比受到限制,进排气门阻力较大,发动机的动力性和高速性均较差,逐渐被淘汰。
凸轮轴下置式,主要缺点是气门和凸轮轴相距较远,因而气门传动另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发动机高度也有所增加。
凸轮轴中置,凸轮轴位于气缸体的中部由凸轮轴经过挺柱直接驱动摇臂,省去推杆,这种结构称为凸轮轴中置配气机构。
凸轮轴上置,凸轮轴布置在气缸盖上。
凸轮轴上置有两种结构,一是凸轮轴直接通过摇臂来驱动气门,这样既无挺柱,又无推杆,往复运动质量大大减小,此结构适于高速发动机。
另一种是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或带液力挺柱的气门,此种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质量更小,特别适应于高速发动机.凸轮轴下置,中置的配气机构大多采用圆柱形正时齿轮传动,一般从曲轴到凸轮轴只需一对正时齿轮传动,若齿轮直径过大,可增加一个中间齿轮。
为了啮合平稳,减小噪声,正时齿轮多用斜齿。
链条与链轮的传动适用于凸轮轴上置的配气机构,但其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不如齿轮传动。
近年来高速汽车发动机上广泛采用齿形皮带来代替传动链,齿形带传动,噪声小、工作可靠、成本低.一般发动机都采用每缸两个气门,即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的结构。
为了改善换气,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气门的直径,特别是进气门的直径。
但是由于燃烧室尺寸的限制,气门直径最大一般不能超过气缸直径的一半。
当气缸直径较大,活塞平均速度较高时,每缸一进一排的气门结构就不能保证良好的换气质量。
因此,在很多新型汽车发动机上多采用每缸四个气门结构。
即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
4.组成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1.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锁片、卡簧。
(1)气门功用:控制进、排气管的开闭工作条件:承受高温、高压、冲击、润滑困难。
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击。
材料:进气门采用合金钢(铬钢或镍铬等),排气门采用耐热合金钢(硅铬钢等)。
构造:气门由头部、杆身和尾部组成。
气门头部是一个具有圆锥斜面的圆盘,气门锥角一般为450,也有300,气门头边缘应保持一定厚度,一般为1-3 mm,以防工作中冲击损坏和被高温烧蚀。
气门密封锥面与气门座配对研磨。
气门头顶部形状有平顶,球面顶和喇叭形顶等平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吸热面积小,质量小、进、排气门均可采用。
球面顶:适用于排气门,强度高,排气阻力小,废气的清除效果好,但受热面积大,质量和惯性力大,加工较复杂。
喇叭形顶:适用于进气门,进气阻力小,但受热面积大。
有的发动机进气门头部直径比排气门大,两气门一样大时,排气门有记号。
杆身→杆身与头部制成一体,装在气门导管内起导向作用,杆身与头部采用圆滑过渡连接。
尾部→制有凹槽(锥形槽或环形槽)用来安装锁紧件(2)气门导管功用:①起导向作用,保证气门作直线往复运动。
②起导热作用,将气门头部传给杆身的热量,通过气缸盖传出去。
为了保证导向,导管应有一定的长度,气门导管的工作温度也较高,约500k。
气门导管和气门的润滑是靠配气机构飞溅出来的机油进行润滑的,因此易磨损。
为了改善润滑性能,气门导管常用灰铸铁或球墨铸铁或铁基粉未治金制造。
导管内、外圆面加工后压入气缸盖的气门导管孔内,然后再精铰内孔。
为了防止气门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松脱,有的发动机对气门导管用卡环定位。
(3)气门座气门座与气门头部密封锥面配合密封气缸,气门头部的热量亦经过气门座外传。
气门座可以在缸盖或缸体上直接镗出,也可以采用镶嵌式结构。
镶嵌式结构气门座都采用较好的材料(合金铸铁、奥氏体钢等)单独制作。
(4)气门弹簧功用:保证气门回位气门弹簧的作用在于保证气门回位,在气门关闭时,保证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密封,在气门开启时,保证气门不因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而脱离凸轮。
气门弹簧多为圆柱形螺旋弹簧,它的一端支承在气缸盖上,另一端压靠在气门杆尾端的弹簧座上,弹簧座用锁片固定在气门杆的尾端。
5)气门旋转机构为了使气门头部温度均匀,防止局部过热引起的变形和清除气门座积炭,可设法使气门在工作中相对气门座缓慢旋转。
气门缓慢旋转时在密封锥面上产生轻微的摩擦力,有阻止沉积物形成的自洁作用。
(6)锁片、卡簧锁片、卡簧的功用是在气门弹簧力的作用下把弹簧座和气门杆锁住,使弹簧力作用到气门杆上。
2.气门传动组功用:传递凸轮轴→气门之间的运动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等。
(1)凸轮轴功用: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每一个进、排气门分别有相应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
凸轮的形状影响气门的开闭时刻及高度,凸轮的排列影响气门的开闭时刻和工作顺序。
(根据凸轮轴可以判断工作顺序)工作中,凸轮轴受到气门间歇性开启的周期性冲击载荷,因此对凸轮表面要求耐磨,凸轮轴要有足够的韧性和刚度。
(2)挺柱挺柱的功用是将凸轮的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杆),并承受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近年来,液压挺柱被广泛地采用。
(3)推杆推杆的作用是将从凸轮轴传来的推力传给摇臂,它是配气机构中最容易弯曲的零件。
要求有很高的刚度,在动载荷大的发动机中,推杆应尽量地做得短些。
(4)摇臂摇臂实际上是一个双臂杠杆,将推杆传来的力改变方向,作用到气门杆端打开气门。
1.配气相位(1)定义:配气相位是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开启延续时间,通常用环形图表示-配气相位图。
(2)理论上的配气相位分析理论上讲进、压、功、排各占180°,也就是说进、排气门都是在上、下止点开闭,延续时间都是曲轴转角180°。
但实际表明,简单配气相位对实际工作是很不适应的,它不能满足发动机对进、排气门的要求。
原因:①气门的开、闭有个过程开启总是由小→大关闭总是由大→小②气体惯性的影响随着活塞的运动同样造成进气不足、排气不净③发动机速度的要求实际发动机曲轴转速很高,活塞每一行程历时都很短,当转速为5600r/min时一个行程只有60/(5600×2)=0.0054s,就是转速为1500r/min,一个行程也只有0.02s,这样短的进气或排气过程,使发动机进气不足,排气不净。
可见,理论上的配气相位不能满足发动机进饱排净的要求,那么,实际的配气相位又是怎样满足这个要求的呢?下面我们就进行分析。
3)实际的配气相位分析为了使进气充足,排气干净,除了从结构上进行改进外(如增大进、排气管道),还可以从配气相位上想点办法,气门能否早开晚闭,延长进、排气时间呢?①气门早开晚闭的可能从示功图中可以看出,活塞到达进气下止点时,由于进气吸力的存在,气缸内气体压力仍然低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仍能进气;另外,此时进气流还有较大的惯性。
由此可见,进气门晚关可以增加进气量。
进气门早开,可使进气一开始就有一个较大的通道面积,可增加进气量。
在作功行程快要结束时,排气门打开,可以利用作功的余压使废气高速冲出气缸,排气量约占50%。
排气门早开,势必造成功率损失,但因气压低,损失并不大,而早开可以减少排气所消耗的功,又有利于废气的排出,所以总功率仍是提高的。
从示功图上还可以看出,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气缸内废气压力仍然高于外界大气压,加之排气气流的惯性,排气门晚关可使废气排得更净一些。
由此可见,气门具有早开晚关的可能,那么气门早开晚关对发动机实际工作又有什么好处呢?进气门晚关:延长了进气时间,在大气压和气体惯性力的作用下,增加进气量。
排气门早开:借助气缸内的高压自行排气,大大减小了排气阻力,使排气干净。
排气门晚关:延长了排气时间,在废气压力和废气惯性力的作用下,使排气干净。
②气门重叠由于进气门早开,排气门晚关,势必造成在同一时间内两个气门同时开启。
把两个气门同时开启时间相当的曲轴转角叫作气门重叠角。
在这段时间内,可燃混合气和废气是否会乱串呢?不会的,这是因为:a. 进、排气流各自有自己的流动方向和流动惯性,而重叠时间又很短,不至于混乱,即吸入的可燃混合气不会随同废气排出,废气也不会经进气门倒流入进气管,而只能从排气门排出;b. 进气门附近有降压作用,有利于进气。
③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和延续时间实际进气时刻和延续时间:在排气行程接近终了时,活塞到达上止点前,即曲轴转到离上止点还差一个角度α,进气门便开始开启,进气行程直到活塞越过下止点后β时,进气门才关闭。
整个进气过程延续时间相当于曲轴转角180°+α+β。
α- 进气提前角一般α=10°~30°β- 进气延迟角一般β=40°~80°所以进气过程曲轴转角为230°~290°实际排气时刻和延续时间:同样,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活塞在下止点前排气门便开始开启,提前开启的角度γ一般为40°~80°,活塞越过下止点后δ角排气门关闭,δ一般为10°~30°,整个排气过程相当曲轴转角180°+γ+δ。
γ- 排气提前角一般γ=40°~80°δ- 进气延迟角一般δ=10°~30°所以排气过程曲轴转角为230°~290°气门重叠角α+δ=20°~60°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际配气相位和理论上的配气相位相差很大,实际配气相位,气门要早开晚关,主要是为了满足进气充足,排气干净的要求。
但实际中,究竟气门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关最好呢?这主要根据各种车型,经过实验的方法确定,由凸轮轴的形状、位置及配气机构来保证。
2.气门间隙(1)定义:气门间隙是指气门完全关闭(凸轮的凸起部分不顶挺柱)时,气门杆尾端与摇臂或挺柱之间的间隙。
(2)作用:给热膨胀留有余地保证气门密封。
不同机型,气门间隙的大小不同,根据实验确定,一般冷态时,排气门间隙大于进气门间隙,进气门间隙约为0.25~0.3mm,排气门间隙约为0.3~0.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