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量与计量》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试题(含答案)
回顾整理——量与计量一、知识点解读1.常见的量和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识记)知识点:教学要求:课前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所学的计量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进行归类. 整理,然后课堂展示介绍,教师适时点拨。
一方面使学生巩固量的计量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列表. 连线等方法对计量单位及其进率进行归类整理是一种不错的复习方法。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学生在实际应用时容易混淆,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图比较这三类单位,使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初步形成一维长度. 二维平面. 三维空间的观念,促使学生认知的进一步深化。
2.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的改写(掌握运用)知识点: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关系式如下:(化法)×进率高级单位低级单位(聚法)÷进率教学要求:教学这一知识点时,先引导学生自助主回顾计量单位改写的方法,接着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方法,形成技能。
然后将计量单位进行拓展,通过旧制单位和国际通用单位的介绍,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明白计量单位学习的意义,为后续其它计量单位的学习奠定基础。
2.知识拓展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的计量制度逐步趋于统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下面这些计量单位你认识吗?质量的计量单位:1微克 = 1000 纳克1毫克 = 1000微克1克 = 1000毫克长度的计量单位:1光年 = 9.46×1015米1拍米 = 1×1015米1兆米 = 1×106米能源的计量单位:标准煤. 标准油和标准气。
石油的计量单位:桶. 吨. 加仑三、知识点训练基础练习1. 填一填。
常见的质量单位有( ),( ),( ),相邻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 )。
计量液体体积通常用( )或( )作单位。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
采用24时计时法,下午3时就是( )时,夜里12时就是( )时,也就是第二天的( )时。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1课时
第一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二、学习目标:1.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
三、学习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四、学习难点: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课时安排 10课时第1课时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每年的节假日好多人们利用假期走出家门,到祖国各地去看一看,欣赏祖国的美丽景色,这时人们也特别关注客运变化情况。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的客运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让学生读一读统计表中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多多少万人?(2)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是2003年同期的百分之几?(3)2004年铁路的客运量是2003年同期的百分之几?……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能直接列出算式的让学生直接列出来,并解答出来。
小学数学_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41~42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中,感知数量之间“变”与“不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判断推理的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通过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到啤酒生产车间去看看。
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情境图)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人师傅还对啤酒生产情况进行了记录。
(课件出示啤酒生产情况记录表)啤酒生产情况记录表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记录的是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预设2;工作时间1小时,工作总量是15吨;工作时间2小时,工作总量30吨…预设3:每小时生产15吨。
学生观察表格,初步感知记录表中两种常见的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一)分析比较,初步感知变化规律 1.分析数据,初步感知变化规律师:仔细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1:工作时间扩大(缩小),工作总量也随着扩大(缩小)。
预设2:工作时间越长,工作总量就越多。
预设3:工作效率不变,每小时生产15吨。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数据分析感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变化”特点:工作总量随着工作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进而认识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024年小学数学教学计划(5篇)
2024年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____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简易方程":本单元内容是由原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的方程内容整合而成。
修订后的教材有几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变化。
一是以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为主,同时适当启发学生依据方程特点灵活进行思考。
二是增设列方程解稍复杂相遇问题的例题。
三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求不同方程的解法,逐步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因数与倍数":这部分内容不仅知识点较多,而且存在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历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教材注意以学生熟悉的整数乘除法为基础,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突出相关知识和方法的逻辑关联,有序地展开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含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真分数与假分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第二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分数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
考虑到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亦已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所以本单元教材十分注意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解决问题的策略":删除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标分析】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复习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复习》课标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等。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空间观念的培养:⑴强调内容的现实背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注重二维与三维的相互转换,教学内容要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⑵灵活运用多元的学习方式,重视实践操作、测量,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⑶加强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强调几何直觉,培养空间观念。
(注重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注重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
)⑷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获得感性认识。
根据以上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通过回顾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沟通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
2.在对知识、技能、方法的回顾与梳理中,掌握整理的方法,并使所学内容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通过回顾整理,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求图上距离(信息窗3)》教学设计青岛版(六三制)
《求图上距离(信息窗3)》教学设计学习内容: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0~62页。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习重点:能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学习难点: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学习过程: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信息窗3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板书。
师:怎样解决“A点距底线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距右边线呢?”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A点距底线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距右边线呢?●B点距底线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距左边线呢?通过观察情境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1。
师:要知道A点距底线的图上距离必须知道什么?师:怎样求出图上距离呢?师: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必须计算出图上距离。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们小组是用方程计算的:解:设A点距底线的图上距离是x厘米。
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解决问题。
师:回答的真好!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真确,那么你会解决第2个问题了吗?一起来看一看吧!10米=1000厘米x1000=110001000x=1×1000x=1解:设A点距右边线的图上距离是y厘米。
25米=2500厘米y2500=110001000y=1×2500y=2.5生2:我们小组是用算数法计算的: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0米=1000厘米25米=2500厘米1000×11000=1(厘米)2500×11000=2.5(厘米)2、解决问题1。
2022-2022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2022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安排四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
教材以“小手艺展示”为线索,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放风筝的情景,借助问题“做小鸟(或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观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织围巾”的活动情景,借助问题,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泥塑制作”情景。
主要学习“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四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做沙包”情景,学习的是“分数的连乘”。
相关链接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倒数的知识,为分数的除法做准备。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本单元教材是在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它也是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2.循序渐进的安排知识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小学(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试题(含答案)
回顾整理——数的运算一、知识点解读1. 四则运算的意义. 计算法则 (理解识记)知识点: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加减互为逆运算,乘除互为逆运算.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并通过对比总结不同类型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要求:该知识点学习时先对复习的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图. 表等形式,对数的运算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自主梳理. 合作交流. 教师引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明确四则运算的意义. 计算法则。
2.运算律和性质,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知识点:加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括号和没括号)教学要求:通过整理明确各种运算的运算律和性质。
二、知识拓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结合具体情境,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比如估算,口算,笔算等方式,劲儿选择合适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知识点训练基础训练1.1.5+1.5+1.5+1.5=( )×( )=( )2.整数. 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是把相同( )的数相加减。
3.计算3.5×6.8时,可把小数转化成( )来计算,先算出( )×( )的积是( ),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 )。
4.0.2×( )=( )+0.56=×( )=( ) -25%=15.被减数. 减数和差的和是140,被减数是( )。
6.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000-197 8.8-6.75+9.2-0.25 41×1020.8×3.6-0.8×0.6 4.2×0.5÷4.2×0.54.86×[1÷(2.1-2.09)]7.(1)质监局对全市儿童服装产品进行质量抽检。
信息窗二(正比例)-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正比例)-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比例的概念及其特点,掌握正比例的解题方法,提高利用比例的能力,掌握一些与正比例相关的知识。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运用比例思想,发现身边的正比例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及其特点。
2.掌握正比例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1. 信息窗二(正比例)
通过展示物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对应关系,引出正比例的概念及其特点,并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
2. 通过练习掌握正比例的解题方法
1.让学生通过列举表格的方式,找到两个量之间的比,并观察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2.教师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聚焦点数与距离的关系,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深入掌握正比例的解题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的正比例关系,并通过探究发现、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用讲授、演示、讨论等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利用比例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授课时要注意让学生动手,积极参与。
3.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讲授时要与身边的日常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知识,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效果评估
利用练习、能力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并及时总结反馈。
分析学生掌握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信息窗2第2课时
信息窗2:青岛假日游——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2课时一、创设情境: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并且还了解到每年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人有很多,那么随之而来的是青岛的旅游收入也逐渐增多。
二、探究新知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学生提问预设:(1)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2)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第(1)小题是学生上一节课学过的类型,请他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快速完成。
2.请学生把第(2)题的信息和问题完整读一次,以明确题意。
(1)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2003年旅游收入约8.38亿元,2004年比2003年同期增长2.3%。
(2)学生独立理解题意,思考:2004年比2003年同期增长2.3%中的2.3%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得出: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占2003年的2.3%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的第(1)个问题就是求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还记得怎么列的算式?学生列式:8.38×2.3%现在谁能求出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学生独立列式,交流。
谈话:你们能分别说说自己解答的思路吗?引导学生得出:方法(1)先算出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再加上2003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就等于2004年的。
方法(2)先算出2004年旅游收入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而要求2004年旅游收入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我们是把2003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看作单位“1”,2004年旅游收入就是2003年的(1+2.3%),要求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就是求2003年的(1+2.3%),列式为8.38×(1+2.3%)。
【教学设计】求实际距离_数学_小学_胡华_3709830803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求实际距离》教学设计山东省肥城市老城街道中心小学胡华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57页信息窗2红点,P58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1. 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2. 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谁还记得什么是比例尺?2.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比例尺”?让学生举例,并说一说比例尺的两种类型。
3.说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出示信息窗,学生观看大屏幕。
提问:从屏幕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继续提问:怎样解决雏鹰少年足球队从济南到达青岛时所用的时间?预设答案:(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3)要求出实际距离,得先量出图上距离。
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图中信息提出并解决足球队需要的几小时到达青岛的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班内汇报交流。
提问: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学生分组汇报:第一组:我们组先量出图上距离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解法如下: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 厘米。
根据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4=80000001χ=4×8000000χ=32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继续提问:哪个小组还有不同解法吗?第二组汇报: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追问: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我们是这样想的:根据比例尺“1:8000000”推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00000”求出,求出的数值单位是厘米,所以还要把这个数量的单位转化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信息窗三(反比例)-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三(反比例)-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学会用比例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反比例的特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学会用比例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能够运用反比例的特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学生自我发现和总结反比例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课件及投影仪2.教材、练习册3.设计好的课堂教学互动形式四、教学过程Step1 引入新知识1.学生根据课前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问题,尝试用图形直观形象地解释什么是反比例。
2.课件上出现反比例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帮助他们理解反比例的特点。
Step2 讲解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1.简要讲解什么是反比例,并引导学生探究反比例的差异性和关系。
2.辅导学生记住反比例的相关性质,重点是反比例的比例常数。
Step3 练习解题1.通过例题和实际问题,巩固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通过多种类型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反比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Step4 总结与提高1.让学生尝试自我总结反比例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2.通过课上学习和互动方式,问答、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提高对反比例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对反比例的应用能力,运用实际问题进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件展示、问答等,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让学生真正掌握反比例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达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 税收问题 -青岛版六三制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 税收问题 -青岛版六三制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税收的概念、意义及其计算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税收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一种重要财政手段,并掌握相关的计算技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知晓税收的种类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税收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依法纳税的公民意识。
教学难点1. 税收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2. 不同税率、不同计税基础的税收计算。
3. 税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展示税收的相关知识和实例。
2. 计算器,用于复杂税收计算。
3. 练习题和答题卡,供学生课堂练习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税收实例,引发学生对税收问题的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税收的定义、种类和作用,以及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具体的税收问题,让学生了解税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并分享解决方案。
6. 总结:对税收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 税收问题2. 正文:包括税收的定义、种类、作用、计算方法及实例。
3. 图示:展示税收计算的步骤和流程图。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税率下的税收金额。
2. 综合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设计税收问题,并求解。
3. 拓展阅读:让学生查找有关税收的新闻或文章,加深对税收作用的理解。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了税收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
在课后反思中,应考虑学生对税收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税收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税收问题,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应用—水与冰》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综合应用:水与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33-34页。
教材简析:该综合应用是在学生已学过圆柱、圆锥的体积以及分数百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体积、百分数等有关知识,通过实验探索水和冰在变化的过程中,体积之间的变化规律。
该综合应用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是4幅反映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自然现象情境图。
4幅图分别是:河水结冰、雪糕融化、水瓶胀破、水管冻裂,并以对话的方式揭示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大,冰化成水体积会减小”。
目的是在唤起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和认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时的体积变化情况,引发学生提出研究课题。
第二个板块是实验过程,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记录、实验总结5个部分。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学习过的有关知识,探索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体积变化的一般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基本策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3、同过亲身经历实验的全过程及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烧杯(或塑料瓶)、水、冰、尺子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出示课件,展示大自然中水与冰的体积变化情况(以动画形式展现河水结冰、雪糕融化、水瓶胀破、水管冻裂等自然现象)。
谈话:同学们,观察这些自然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水结冰、冰化水体积会发生变化)水结冰体积会增加多少?冰化水体积会减少多少?水和冰在变化过程中,体积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想不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设计意图】用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自然现象作为切入点,可以更好的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再加上学生本身就具有好奇的思维特点,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究水和冰之间体积变化规律的愿望。
二、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过程谈话: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我们要研究水结成冰体积是怎样变化的,我们应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冰化成水的实验应该怎样设计?1. 组内交流,设计实验过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 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 教案+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
回顾整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29-31页。
教材简析“回顾整理”部分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上半部分是以学生对话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并以表格的形式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公式两方面进行整理。
下半部分以框图的形式呈现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这样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着力凸显了“过程与方法”。
旨在引导学生对圆柱和圆锥有关知识及研究问题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回顾,从知识与方法等不同的角度,自主完成对圆柱和圆锥有关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1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回顾旧知谈话: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借助平时大家喜欢吃的冰淇淋的包装盒认识了两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想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咱们交流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合作整理、归网建构1、自主整理,初步归网谈话:刚才同学们回顾了我们学过的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下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这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出来吗?。
(整理时要全面、系统、有条理而且重点要突出。
)学生自主整理,师巡视指导。
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
)3、全班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整理的成果。
展示的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整理的内容。
青岛版小学(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试题一(含答案)
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单元框架1信息窗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一、知识点解读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知识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要求借助农家乐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百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分析素材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解决已学问题,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本数量关系,并为后续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2. 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优势,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优势,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要求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的人数多百分之几”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为学生利用迁移规律独立解决问题奠定思考方法基础。
同时在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线段图的优势,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二、知识拓展通过猜想计算结果引发学生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巩固计算方法;通过引导对比,进一步体会题目的特点,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点训练基础训练(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 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3. 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 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5. 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6. 十二月份比十一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能力提升1. 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 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 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4. 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5. 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拓展应用1. 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是32200平方千米,台湾岛的面积比海南岛大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2. 工程队原计划一周修路24千米,实际修了28千米.实际修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实际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基础训练1. (今年的产量-去年的产量)÷去年的产量2. (计划用电-实际用电)÷计划用电3. (十月份的利润-九月份的利润)÷九月份的利润4. (1998年的电视机价格-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1998年的电视机价格5. (原来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原来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6. (十二月份完成的-十一月份完成的)÷十一月份完成的能力提升1. (500—450)÷450 ≈ 11.1%2. (500—450)÷500 = 10%3. (2.4—0.8)÷2.46 ≈ 6.7%4. 0.8÷2.4 ≈ 33.3%5. 50÷(550-50)= 10%拓展应用1. (35760—32200)÷32200 ≈ 11.1%2. 28÷24 ≈ 116.7%(28—24)÷24 ≈ 16.7信息窗2:青岛假日游——百分数实际问题一、知识点解读“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知识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或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单位一乘以这个数所占单位一的百分数来表示。
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课件PPT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3(. 1)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2)将画出的图形按 怎样的比缩小又可得到 原图形呢? 将画出的图形按1∶2的 比缩小就可得到原图形。
返回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画出原图的放 大图或缩小图
青岛版六年制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四 比例尺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 或缩小的方法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情境导入
生活中,你见过这 样的现象吗?
返回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探究新知
将原图放大后会得到哪幅图?
原图
①
②
③
返回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看原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看
形状没变, 大小变
计算图形的各边放大 或缩小后各占几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画
算
返回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mailaoshi Design
返回
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8 5
16
放大后的图形
和原图形对应
10
边长度的比是
② 2∶1。
返回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把长方形和三角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度的比为2∶1。
6
3
①
青岛版(2023)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青岛版科学(2023)六三制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经过五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
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对待科学课比较认真,课前准备都相当认真,对于老师课外布置的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但是上课时发言不够积极,男生好动,经常丢三落四,但是上课大多数都能踊跃思考,大胆发言。
因此,要让男女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个别学生自制力比较差,总是不能管好自己,上课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需要老师重点关注。
二、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共有6个单元,共计22课。
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以人体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为切人点,构建了《视觉》《预防近视》《听觉》《嗅觉和味觉》《触觉》五课内容。
其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眼球和耳朵的结构模型,了解视觉的形成和听觉产生的过程;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了解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了解常见的眼病、耳病及预防方法。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以植物和动物为切人点构建了三课内容。
其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特征,学会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岐分类:通过探究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知道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通过了解噪声、雾霾、污水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养成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们六年级一班有44人,自上学年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平时学习中主动、努力,每组中的1、2号对后几号的帮扶起了很大的作用,使这部分学困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数学情感上,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有六个单元,分别是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回顾整理。
百分数(二)、比例、比例尺、所属领域是数与代数。
圆柱和圆锥所属领域是空间与图形,统计所属领域是统计与概率。
(二)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重难点:百分数在日常中的应用、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比例应用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会比例应用题。
3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锥、圆柱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统计表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二)数学思考目标
1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2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3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做出推断、发展统计观念。
(三)解决问题目标
1经历观察、类比和猜想等数学活动,学会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型。
2整合学习内容,合拢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4总复习时让生系统、全面地回顾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
重视数学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总结和提升,采用新型的复习方式,注重教师引领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5改进评估方法
评价形式由生评、自评为主,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