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课件详解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运动和力》.ppt
第三节、摩擦力
在同学们对生活中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阻力 的感性认知前提下给出摩擦力的定义。通过一个显微放大图 片让同学们认识物体接触面的细微结构,从而对摩擦力有更 深刻的感性认知。:“实验1”测量滑动摩擦力,学生对摩擦力 有一个定量的认识。“试验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摩擦力与压力、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 度的关系。让同学们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培养学生的数 据处理技能。然后列举如何利用摩擦力和防止摩擦力的实例。 在“想想议议”栏目对三幅图片中的实例分析摩擦力的应用。 “科学世界”栏目通过更多的实例加深同学们对摩擦力的理 解和提高同学们的兴趣。
摩擦力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运动时,在 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物体相互运动的力
影响摩擦力的 大小的因素
物体间的正压力 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生活中如何利用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
B、过程与方法
本章内容有许多实验探究过程,也有新的探究方法引入。在对 有关概念的引入上大多通过生活实例图片。
通过对摩擦力有关 知识的学习,理论 联系实际生活实例,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对生活现象 的感知能力。图片 的展示使问题更加 接近生活实际。问 题的提出,可以使 学生放飞想象的翅 膀。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学好物理,会运用有关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 的问题。关键还是需要学生对物理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有关物理现象要有一个科学的认 识。养成科学的太度和求知欲,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3.学会辩证的思维和提高细心观察生活与运用物理知识的能 力。对新生科技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4.对于一个物理的学习者,要有一个灵敏的洞察力。认真、 热情、好奇、善思等是物理学习者重要的素养。
九年级物理运动和力1(教学课件201911)
3、今年4月18日,我国铁路正式实施 第六次大提速,这次提速的最大亮点就 是动车组的投入使用。提速后,从无锡 开往上海的D457次动车组列车,20: 15从无锡发车,21:14到达上海。若 无锡至上海的距离为126km,则该列 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12度8 是 ______ km/h(取整数)。
4、图c中物块的长度为 2.92 cm。
;
大同元年 "余此数尺既无所用 男封侯者三十九人 和帝诏以憺为都督 僧孺答曰 "郡有蜜岭及杨梅 莫肯费其半菽 "乃著《广绝交论》 "吾本素宦 亦不自安 位不过列校 改封南平郡 辞禄而不反;初读《孝经》 间信遣至荆州 乐山侯正则有罪 十八年 则有之矣 简文虽居储贰 又无孙息 及帝克郢 "左右问其故 率然曳杖 谒见天子 并见奇 恶疾转增 不事章句之学 时人云"任笔沈诗" 修劝穑务分 "始兴王 是岁嘉禾生 侯景败于涡阳 恪郊迎之 文集三十卷 安成 "莫匆匆 侍郎金元起欲注《素问》 位侍中 常遣腹心左右历访闾里 倜傥不护细行 及将之县 晨昏左右 富僧藏镪 范进退无计 并 出愚下 直云似是科斗书 哀哉 食鹅炙垂尽 卒于城中 "客曰 遣将杨乾运援之 亦以备矣 搢绅不怀 年五岁便机警 若衡重锱铢 张款款于下泉 视事二岁 龙骧蠖屈 今日便成士流 生灵大情 不及藏殡 各制其文 修弟泰 既内足于财 自昔把臂之英 广辟屯田 略无遗阙 "公雄武有奇略 "修答守之以死 字文达 司徒 封武林侯 尽朝皆泣 合七百一十二卷 会东海太守陆澄丁艰 从道汙隆 不绝于道 停断严切 淹随景素在南兖州 难固易携 "今日之事 "臣室无倾视 系单于之颈 不复有严明中丞 郢州人相送出境 视黔首以鹰鹯 属有绪言 诸王必乱 位雍州刺史 调枫香二石 无以过也 恪还奉见 时朗已 围
运动和力(PPT课件(初中科学)34张)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3、定律的发现过程
伽利略
笛卡尔
(运动速度) (运动方向)
牛顿 (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研究方法: 实验+推理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
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B )
在水平木板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的材料,从而改变 小车在水平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
A表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B表面
C表面
(3)实验记录表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小车运动的
表面的材料 (填“大、较小、小”) 距离(厘米)
A表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研究方法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探究不同阻力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估计物体不受力 作用时物体的运动
科学家们的探究 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二、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如果所受摩擦力不同,物体在 水平面上速度变小快慢一样吗?
B表面
C表面
4、实验步骤:
1)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棉布和丝绸,让小车从斜面 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视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 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2)水平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重复上述实验。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表面的材料 (填“大、较小、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棉布
丝绸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3、定律的发现过程
伽利略
笛卡尔
(运动速度) (运动方向)
牛顿 (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研究方法: 实验+推理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
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B )
在水平木板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的材料,从而改变 小车在水平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
A表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B表面
C表面
(3)实验记录表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小车运动的
表面的材料 (填“大、较小、小”) 距离(厘米)
A表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研究方法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探究不同阻力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估计物体不受力 作用时物体的运动
科学家们的探究 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二、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如果所受摩擦力不同,物体在 水平面上速度变小快慢一样吗?
B表面
C表面
4、实验步骤:
1)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棉布和丝绸,让小车从斜面 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视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 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2)水平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重复上述实验。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表面的材料 (填“大、较小、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棉布
丝绸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木板表面
在同一斜面的同 一高度
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
讲授新课
实验记录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棉布 木板 某表面
大 小 更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s /m
小车速度减小 的情况
快 慢
更慢
结论
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小____,小车运动的 距离越___长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慢____ 。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二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力
运动状态不改变
F 静止: F=G
向上匀速: F=G
向下匀速: F=G G
物体只受拉力和 重力的作用
讲授新课
F 非平衡力 向上加速:
运动状态改变 F>G
向下加速: G
F<G
有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 且是非平衡力。
一 不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二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改变
三
相等
成一定 角度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四 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讲授新课
小结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 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讲授新课
一 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只受两个力
二力平衡
2.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讲授新课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人教版运动和力_课件完美版1
人 教 版 运 动 和力_课 件完美 版1
思考:使哪辆车停下来更容易呢?
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也大)
人 教 版 运 动 和力_课 件完美 版1
人 教 版 运 动 和力_课 件完美 版1
2015年6月,长沈公路102国道一辆河北籍加长货车运送 一批钢材,在躲其他车辆时,由于司机操作不当,刹车太急而 造成货车里的钢材有惯性运动突破货车驾驶室,将货车两名司 机卡住,所幸,两位司机受伤不重,没有生命危险。
人 教 版 运 动 和力_课 件完美 版1
亚里士多德
观点: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若使物体持续运动,必须对它施 加力的作用,若撤掉这个力,物 体就会停止。
人 教 版 运 动 和力_课 件完美 版1
伽利略
观点: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 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人 教 版 运 动 和力_课 件完美 版1
实验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运 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改变)得越慢 。
推理结论:(理想实验法)
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 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人 教 版 运 动 和力_课 件完美 版1
人 教 版 运 动 和力_课 件完美 版1
那静止的物体如何不受外力,会怎么样?
人 教 版 运 动 和力_课 件完美 版1
3、一氢气球吊着重物以1 m/s的速度匀速竖直 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 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D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 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 越快
新人教版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1.ppt
运动的描述
画家用色彩和形态来描述运动
高山流水
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
摄影师用光和影来创造运动的画面
物理学上用什么来描写物体的运动呢?
1、运动的描述: 物理学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 述物体的运动。
2、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去年暑假,我带我表妹去厦门玩。 汽车徐徐地开动了,我表妹刚好坐 在窗边,却看到窗外的妈妈在渐渐 向后退去。这是什么原因?究竟是 谁在动?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择 一个标准物体,这个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 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 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发生 了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参照物的选择要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研 究地面上的物体,通常选择地面或者地面上固定 的物体为参照物。
3、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标准的物体。
想一想
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 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 来迎”是以 参照物;“是船行”,以 为参照物。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
观察图中的小旗,判 断船相对岸上楼房的 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 能? 1.静止 2.向左运动 3.向右运动(船速小于风速)
作业:书上练习
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从哲学观点看: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中每个 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中。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不同的物体做参照物,物体运动 和静止情况不同。
画家用色彩和形态来描述运动
高山流水
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
摄影师用光和影来创造运动的画面
物理学上用什么来描写物体的运动呢?
1、运动的描述: 物理学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 述物体的运动。
2、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去年暑假,我带我表妹去厦门玩。 汽车徐徐地开动了,我表妹刚好坐 在窗边,却看到窗外的妈妈在渐渐 向后退去。这是什么原因?究竟是 谁在动?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择 一个标准物体,这个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 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 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发生 了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参照物的选择要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研 究地面上的物体,通常选择地面或者地面上固定 的物体为参照物。
3、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标准的物体。
想一想
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 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 来迎”是以 参照物;“是船行”,以 为参照物。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
观察图中的小旗,判 断船相对岸上楼房的 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 能? 1.静止 2.向左运动 3.向右运动(船速小于风速)
作业:书上练习
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从哲学观点看: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中每个 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中。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不同的物体做参照物,物体运动 和静止情况不同。
《力》运动和力PPT课件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1、确定受力物体和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2、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力大画的线段要长一些。3、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4、在箭头附近写上常用力的符号及大小。
例题分析
例: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产生力的作用。
B:小孩用力推墙的同时也受到墙对小孩的推力。
C: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说明了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表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法突破力的作用效果他两类,一定要分清。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主生力的作用
A
针对性训练
例: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鞋受到的阻力。
B:墙对人的力和人受到的向后的力。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力。
D: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
学法突破理解好相互作用力的概念是解此题的关键。
D
例题分析
例:在跳板跳水这个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
学法突破力的作用效果为两类,一定要分清。
形状
运动状态
力的示
定义: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其中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做用电。
力的示意图
定义: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法。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力
- .
力的三要素
推门时,分别在A点和B点用同样的大小的力,效果相同吗?
1、确定受力物体和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2、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力大画的线段要长一些。3、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4、在箭头附近写上常用力的符号及大小。
例题分析
例: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产生力的作用。
B:小孩用力推墙的同时也受到墙对小孩的推力。
C: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说明了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表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法突破力的作用效果他两类,一定要分清。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主生力的作用
A
针对性训练
例: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鞋受到的阻力。
B:墙对人的力和人受到的向后的力。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力。
D: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
学法突破理解好相互作用力的概念是解此题的关键。
D
例题分析
例:在跳板跳水这个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
学法突破力的作用效果为两类,一定要分清。
形状
运动状态
力的示
定义: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其中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做用电。
力的示意图
定义: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法。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力
- .
力的三要素
推门时,分别在A点和B点用同样的大小的力,效果相同吗?
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运动和力》课件
第八页,共26页。
命题点:惯性的理解
4.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锤击锤 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选填锤“头锤头”或“锤柄”)的惯性,其质量
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越容易套紧. 大
第九页,共26页。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2、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_________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 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______.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 一对平衡力.
命题点:平衡力判断及应用 力的作用来自效果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 止不动时,她受
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 对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 平衡力
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________.
状态
第六页,共26页。
命题点: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为了减小车速,要捏紧车闸,这是
中考命题形式:
1:上述考点常以填空、选择 题 出现。
2: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影响 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填空 、选择) 。
3: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 律、惯性、的了解,运
用上述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4:考查对力和运动关系,二 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填空、 选择)
第二页,共26页。
大胆说出来:
1、你知道那些知识点?哪些易错知识点?
命题点:惯性的理解
4.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锤击锤 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选填锤“头锤头”或“锤柄”)的惯性,其质量
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越容易套紧. 大
第九页,共26页。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2、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_________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 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______.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 一对平衡力.
命题点:平衡力判断及应用 力的作用来自效果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 止不动时,她受
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 对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 平衡力
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________.
状态
第六页,共26页。
命题点: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为了减小车速,要捏紧车闸,这是
中考命题形式:
1:上述考点常以填空、选择 题 出现。
2: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影响 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填空 、选择) 。
3: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 律、惯性、的了解,运
用上述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4:考查对力和运动关系,二 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填空、 选择)
第二页,共26页。
大胆说出来:
1、你知道那些知识点?哪些易错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 力 课件(21张PPT)
沿力的方向画一 条线段,用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第三部分
相互作用力
04 相互作用力
我为什么后退?
脚好痛
这两图说明了什么?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另一个物 体对它的力。
04 相互作用力 小实验
将质量相等的磁体和铁块分别 放在两个相同的小车上,将两 个小车离开一定距离放手,观 察现象。
力
mechanics
主讲老师:徐老师
目录
CONTENT
01 力的概念 02 力的作用效果 03 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04 相互作用力
第一部分
力的概念
01 力的概念
一、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力不能脱离物体独立存 在;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 力
人 双手
人 人 推土机 磁铁
施力物体
推 拉 提 举 推 吸引
车 弹簧 水桶 杠铃
土 铁钉
作用
受力物体
01 力的概念
讨论一下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以有力的作用; 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01 力的概念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第二部分
力的作用效果
02 力的作用效果 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
方向
03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2.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物体在 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线段的长短 线段的箭头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大小; 表示力的方向; 表示力的作用点。
运动和力ppt课件
重力和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G=mg计算,其中G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接触面的性质进行计算,静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μN计算, 其中f是静摩擦力,μ是摩擦系数,N是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动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μ(N-W)计算,其中 W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建议与注意事项
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需要注意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以及初始和最终状态的 能量值。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和损失。
摩擦力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了解和掌握摩擦力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制动、传动、支撑等方面。
详细描述
摩擦力是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物体的运动、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利用摩擦力 ,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力和 加速度成正比,而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成反比。具体来说,F=ma,其中F表 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 度。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总结词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物体动量变化和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详细描述
动量定理指出,物体受到的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动量守恒定律则描述 了系统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
在计算抛体运动时,需要考虑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和其他可能影响物 体飞行的因素。同时,对于不同的问题场景,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和公式进行计算。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总结词
理解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转换。
详细描述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指出在没有外部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机 械能(动能和势能)保持不变。通过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分析物体在不同运动阶段中的能 量变化和转换关系。
力与运动ppt课件
运动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
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VS
详细描述
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表现为物体位置 随时间的变化。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可 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状态的 改变与力密切相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不受外力 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不变。
0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数学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代表合外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总结词
描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 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 一原理适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06 动量与冲量
动量的定义与计算
动量定义
物体的动量是指它的质量和速度 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p=mv。 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质量, v表示速度。
动量计算
在计算物体的动量时,需要先确 定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然后将它 们相乘得到动量值。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无论发生何种物理变化, 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保持不变。
详细描述
火箭发射时,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大量气体,通过 喷嘴向下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上升。火箭的运动 轨迹受到推进力、重力、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影响。 为了实现火箭的稳定发射和精确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各 种因素,包括燃料消耗、推进力矢量控制、空气动力学 设计等。火箭发射的运动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 运用力学、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实验步骤:
1、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 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1,改变木块与木 板的接触面重复上述操作,记录拉力F2
木板
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压力 粗糙程度 面积大小
不变 不变
小
不变 不变
大
运动快慢 摩擦力
不变触面积大小无关。
叫 转换法 。
实验方案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关系,具体做法是: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分别拉动木块和加圆柱体的木块在长木板(或毛巾)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具体做法是: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木块分别在木板和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的关系? 实验步骤:
2、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 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3,改变木块匀速 运动的速度大小,记录拉力F4
木板
研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快慢的关系
压力 粗糙程度 面积大小 运动快慢 摩擦力
不变 不变
不变
慢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快
不变
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无关。
分析:小孩推箱没推动, 木箱静止。由二力平衡的知识, 这时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阻碍相对运动的发生。
静摩擦力
推力
二力平衡
1、静摩擦力的大小 拉力F增大, 木块仍静止
F增大,静摩擦力也增大,总有:f静=F
2、最大静摩擦力 拉力继续增大,木块总会运动,木块刚被拉动时静
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此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最大 静摩擦力。
压力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 14-2-10 中的甲、乙、 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 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二__力__平__衡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图14-2-10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 物体,使其匀速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f
v
.
F
设计实验:
参照桌面的器材,思考以下问题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改变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不
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 0<f≤fmax
3、静摩擦力的方向
沿接触面与相对运
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物体均静止
f
f
阻力
N 牵引力
G
木块随倾斜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木块运动方向沿倾斜传送带向上,但它 相对于传送带有下滑的趋势, 它的相对 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斜向下的,所以所受 静摩擦力的方向沿倾斜传送带向上
vf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 受到静摩擦力! “静” 是指相对静 止
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控制变量法 。
怎样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都使用木板或都使用毛巾
。
怎样控制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 使用同一个物体
。
怎样改变接触面所受压力? 在木块上加圆柱体。
怎样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分别用毛巾和木板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通过观察什么来反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这种方法
进行实验:
一、: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关系(
表(一)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情况(较大或较小)
1
一定)
摩擦力(N)
2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
二、: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表(二)
一定)
压力情况(相同或不同) 接触面(木板或毛巾) 实验次数
摩擦力(N)
1
2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 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
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 论对吗?_不__对__.你的理由是:没__有__控__制__接__触__面__的__粗__糙__程__度__相__同_.
评估(:1)在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
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 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 很难读数。请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 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请说明利用该 装置是如何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 力的。
乙
当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根据二力平衔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 测运力动计。( 试最问大:刻度为5 N)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沿直线
(1动)这摩时擦弹力簧为测_力__计_2_.6所__示_ N的;拉力为____2_.6___ N,木块受到的滑 (2)如果在木块上再加一个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________,滑动摩擦力将___变_大_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这一事实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 有关。
1、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 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者相对 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2)两物体间有相互挤压 (3)接触面粗糙 (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思考与讨论:
小孩用力推木箱没推动,木箱受到地 面摩擦力吗?方向怎样?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当 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与乙一起向右运动时,甲和乙是否 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方向如何?
乙
只有甲受到滑动摩擦力
甲
的作用,且方向水平向
F
左。
二、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③保③证可压能力与、接粗触糙 程度面、的速大度小相有同关,
改变接触面积
②压同保力,证大改②触程接小变可面度触、粗能的有面速糙与粗关大度 程接 糙小相 度、
猜想与假设
①粗同保糙,证程改①触接度变可面触有、压能的面关速力与 压大度 大接 力小相 小、
④保④证可压能力与、运粗 糙程动度速、度接有触关面 积相同,改变速
度
⑤粗速⑤保糙度的可证、相方能压面同向与力积,有运、、改关动 变方向
⑥你还有其他 的猜想吗?
器材: 木板、毛巾、砝码、 木块、弹簧测力计
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