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优秀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7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caf5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7.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7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
2、过程和方法: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重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二、教材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四十岁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豪情的词作,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豪情洋溢、壮志冲天的将军形象。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浣溪沙》等篇章,对苏轼的生平经历和精神品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学习该词,主要是学习多角度,体会作者情感。
四、重点难点:本节重点: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本节难点: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空明澄澈时,他与好友,庭下散步,吟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而”的达观。
中秋月圆时,他与亲人天各一方,诵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豪放。
潇潇暮雨时,他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
他就是苏轼,那么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又会描绘怎样的场景,给我们展现别样的风味呢?2、学案反馈:(1)通过导学案的批改,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生,下面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同学。
导入: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只有反复吟唱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诗意。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词。
朗读全诗活动指导:1、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情感。
2、自己反复练读,读出其中的节奏、感情。
3、小组内互读,并选派代表在班上赛读。
3、探究活动:链接语: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了解词的内容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感情。
合作探究:一、理解诗意活动指导: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词意。
2、存疑之处,组内讨论解决。
3、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导入:我们常常被词的感情所震撼,一颦一笑,一滴眼泪一条河流,一颗星星两片花朵,都深深寄寓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ab5b093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e.png)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3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一一、导课:同学们,在我们第一节课以“愁”字整合五首词(《望江南梳洗罢》《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渔家傲秋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时候,大家很快在其他四首词中找到了主人公“愁”的证据,而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却无法很清晰的判断出,主人公到底有“愁”还是无“愁”。
今天,我们就一起里研究一下这首词,看看苏轼在这首词中到底表现了什么。
二、读词,初步感知。
1、对照注释,细读这首词,疏通字词。
聊(lio) 擎(qng) 裘(qu)骑(j)酣(hān) 鬓(bn) 遣(qiǎn)2、教师范读,注意停顿节奏,抓重音和情感表达。
“卷”“看孙郎”要重读“又何妨”“会挽雕弓”“西北望,射天狼”要重读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初步感知。
4、叫一个学生来范读,其他人提出意见。
生评:感觉没读出劲,就是词人的那种“狂劲”。
5、齐读这首词,放开声音,把握情感。
三、解词,理解词意。
1、读上阙,对照注释,理解上阙意思。
(1)上阙叙事:描写题目中的“密州出猎”的壮观场面。
(2)关键字“狂”:打猎装备“狂”:左牵黄,右擎苍。
穿着打扮“狂”:锦帽貂裘。
随从“狂”:千骑卷平岗、倾城随太守。
以少年英雄自比“狂”:亲射虎,看孙郎。
(3)根据理解解释“狂”狂放豪迈、潇洒不羁、阳刚之美、意气风发(4)齐读上阙,感受豪放之美。
2、对照课下注释读下阙,理解下阙意思。
(1)、开张:豪放开阔;(2)、典故:持节云中、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3)、下阙抒情明志:(这两句也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句子)借典故“冯唐”来抒发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情感;借典故“射天狼”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4)齐读下阙,感受词人的情感和志向。
四、结合课下注释(1),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深层理解苏轼。
(1)、注释中提到“1075年苏轼从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这里的“迁”明为平调,实为贬官。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精选3篇)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c3d4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f.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精选3篇)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复杂的性格。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背诵《望江南》温庭筠是晚唐诗人兼词人,他是花间词的鼻祖,此后的五代词风多是伤离惜别。
怀春感秋、男欢女爱、闺怨相思等,直至苏轼高唱出一首首恢弘飘逸、豪迈奔放的壮歌时,词坛震动了,词人震惊了。
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由此后与婉约相对的豪放词风确立起来了。
二、温故知新,简介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三、文体小常识是否问过自己何谓豪放,何谓婉约?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
代表人物:温庭筠、李清照、柳永。
豪放派:内容上多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
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四、文本解析(一)初读感知判断风格1.轻声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及有理解障碍的词句。
2.小组合作,根据课下注释,交流疑难,理解词的大意(1)老夫:作者自称。
当时苏轼三十九岁。
(2)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
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太守。
(3)聊:姑且,暂且。
(4)黄:黄犬。
(5)擎:向上托。
(6)苍:苍鹰。
(7)胸:胸怀。
(8)胆:胆气。
(9)开张:宽阔豪壮。
(10)持:拿着,握住。
(11)会:定将。
(12)挽:拉,牵引。
(一三)孙郎:即孙权。
《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14)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6b177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f.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初识苏轼)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此人年少读书时——“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后却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但他面对不堪的命运,却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苏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苏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
二、读词以入境1.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
(余光中)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这么说,一起读。
词是一定要读的。
我们先一起来读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师:题目是“江城子”吗?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师:谁在密州出猎?师:你怎么知道?师:哦,你们已主动地在读词的内容了。
那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
(粗步感知课文内容。
)2.再读,同桌之间彼此读,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可以讨论一下这首词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更合适。
3.推荐读。
生评价。
4.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5.师:苏轼有知音在同学们中呀。
的确,苏轼自己也说:一起读“②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①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知道“柳七郎”是谁吗?柳永,北宋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所说的“自是一家”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哪一家?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6.范读。
听的时候仔细体味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三、品词以入味怎么读好词人的豪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老师说,一起读:“朗诵创作的过程,就是词语感受的过程。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通用5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e1198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6.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篇11、朗读这首词2、文学常识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
政治上不得意。
3、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教师指正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
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
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4、思考(1)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
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狂”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
狂的表现: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自比孙郎射虎。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典故?具体分析其作用。
运用了冯唐持节招魏尚的典故。
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朝中有人为自己说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勾画了一个豪气十足,誓死卫国的英雄形象。
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的爱国之情。
(5)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343d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9.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2)学会欣赏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一双发现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诗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难懂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 诗中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3. 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注释和译文。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
3.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PPT、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介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一双发现的眼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理解和背诵。
6. 作业布置(1)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写一篇关于诗中意象和情感的心得体会。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59b70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6.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词中的生词和词组,解释词语的含义。
(3)分析词的结构和韵律,了解词牌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解析词人的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豪放洒脱,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领略猎场景的壮观,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然和生命,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词中的生词和词组,解释词语的含义。
难点:(1)分析词的结构和韵律,了解词牌的特点。
(2)解析词人的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1. 朗读与背诵: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使学生熟悉词的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讲解与讨论:通过讲解词中的生词和词组,引导学生探讨词的意境和词人的创作背景。
3. 分析与鉴赏:通过分析词的结构和韵律,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激发学生对词人的兴趣。
2.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江城子·密州出猎》,纠正发音和节奏,要求学生背诵。
3. 讲解与讨论:解释词中的生词和词组,引导学生探讨词的意境和词人的创作背景。
4. 分析与鉴赏:分析词的结构和韵律,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口语表达: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 理解与应用:评估学生对词中生词和词组的解释,以及对词的意境的理解。
3. 分析与鉴赏:评估学生对词的结构和韵律的分析,以及对词人的创作背景的解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10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faeb7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f.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10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二、学X目标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三、评价任务L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针对目标3,通过交流合作,学生能说出赏析名句的方法。
四、新课讲解学X目标: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自学指导一:内容:《江城子》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时间:()分钟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手中资料及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自学检测一:2、唐宋八大家指:、、、、、、、o3.背景简介: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
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自学指导二:内容:《江城子》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时间:()分钟要求:1.听朗读,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和节奏,体会其中的感情。
2.请结合手中资料或课下注释,概括出词的大意。
1.理解词意:(上)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下)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2、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狂)(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3、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7323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e.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背景及意义。
(2)分析词人情感变化,体会苏轼的豪放风格。
(3)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与背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深入解读词作。
(2)学会欣赏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爱国情怀。
(2)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的背景及意义。
(2)分析词人情感变化。
(3)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与背诵。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苏轼的豪放风格。
(2)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词作的同时,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及其诗词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苏轼诗词,感受其风格特点。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词意。
(2)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句子,理解其含义。
3.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词人情感变化。
4.课堂讲解(1)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创作背景。
(2)分析词人情感变化,体会苏轼的豪放风格。
(3)解析重点字词、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5.课堂练习(1)学生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关注苏轼的其他诗词,拓展学习。
四、课后作业1.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3.收集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阅读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背景、意义及词人情感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苏轼的豪放风格,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ab4f3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c.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篇1一、学情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的其中一首词。
初三的学生对词的内容理解已培养了初步的能力,但对表现手法这一知识点的赏析较为欠缺,所以本微课设计就是针对学生这一重点、难点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欣赏词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
2、感悟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三、教学重点理解本词通过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这两种手法抒情言志。
四、教学难点感悟苏东坡豪放的词风五、教学方法朗读——探究——品味——感悟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过程1、导入: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2、读词以入境(1)听视频范读。
(2)学生自由读、齐读。
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3)整体感知本词上、下片的内容3、品词以入味(1)理解体味本词通过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这两种手法抒情言志(2)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4、论词以识人总结本词主旨,理解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八、板书设计写作特点(表现手法):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豪放风格1、亲射虎,看孙郎: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希望朝廷重用自己,报效国家。
3、西北望,射天狼:杀敌报国的豪情,建功立业的决心。
九、教学反思《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用韵律抒写音乐美感的词,是一首用典故抒写深长意蕴的词,是一首用豪情抒写雄心壮志的词。
本节微课紧紧围绕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通过朗读——探究——品味——感悟这些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一节课的遗憾之处在于应再增设激发学生对诗词想象力的环节,体味作者如何让文字变得更生动,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词风。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4c1b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d.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词人苏轼的相关背景。
1.2 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对诗词的内容和背景有所了解。
1.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分享预习成果,提问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诗词解析2.1 诗词背景介绍:详细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词人情感。
2.2 诗词逐句解析:对诗词的每一句进行详细解释,解释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意义。
2.3 诗词意象分析: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密州出猎”、“雄姿英发”等,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感。
第三章:诗词欣赏3.1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3.2 学生朗读: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和指导,提高朗读水平。
3.3 诗词表演:学生自由发挥,将诗词内容进行表演,增强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创作练习4.1 题目发布:给出与《江城子·密州出猎》相关的创作题目,如“写一首关于狩猎的词”。
4.2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诗词创作,可以参考苏轼的风格和手法。
4.3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2 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5.3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以及相关的狩猎诗词,进行拓展学习。
第六章:诗词比较6.1 诗词选取:选择两首与《江城子·密州出猎》主题相关的诗词,如其他作者的狩猎词。
6.2 比较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江城子·密州出猎》与其他诗词在主题、意象、表达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6.3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总结出诗词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第七章:文化背景7.1 狩猎文化介绍:讲解中国古代狩猎文化的背景和影响,包括狩猎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精选22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精选2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b95c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a.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精选22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阅读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要点和注意事项。
江城子密州出猎七年级语文教案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再齐读,老师点拨后,学生再齐读课文。
因为读的不够理想,让学生听了录音示范后,再让学生自由训练,最后再让学生个别示范。
这细致而充分的朗读,在理解文意与示范朗读方面是有益处的。
但细想来,却又有大缺陷。
首先这样的朗读过分集中,使得本来书生朗朗的课堂,只在此时热闹了一时,却并未贯穿始终。
这使得朗读的效益大减,只起到理解文意与为读而读的作用。
如果这一时的朗读能够在整堂课上细水长流,那么他的效能既可帮助理解文意,又可加深词句的赏析印象,更能体会词的意境与情感。
其次这样的朗读指导过于强硬,无论是教师关于高低、轻重、快慢的指导,都非学生自己的情感体悟,而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即便学生能够读出一点感觉,也决非来自他们真实的体会。
如果在学生自由朗读后,不是齐读,而是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在表达自己的体会后再来指导。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示范作用,又引导学生在初步的了解与体会后再来朗读,那样的读才是有效的朗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本文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第一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582f8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4.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准确理解并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o分析词中的意象和典故,理解词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诵读、讨论和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词的内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o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增强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感受词人苏轼的豪放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o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壮志豪情,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o理解并掌握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准确背诵全词。
o分析词中的意象和典故,把握词人的情感表达。
2.难点:o深入理解词人苏轼的豪放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o学习并尝试运用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故事导入:讲述苏轼生平的一个小故事,如他如何以才华横溢、性格豪放著称,以及他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2.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学习词做好铺垫。
(二)初读词文,整体感知(15分钟)1.朗读词文:教师先范读词文,注意节奏和停顿,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学生自由朗读词文,注意纠正发音和断句。
2.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理解词文大意。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重点讲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概括词意: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大意,教师总结归纳,梳理词的结构和内容。
(三)精读词文,深入分析(25分钟)1.分析意象和典故:o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意象,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千骑卷平冈”等,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o讲解词中的典故,如“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等,理解词人通过这些典故所表达的壮志和期待。
2.理解情感表达:o引导学生分析词人的情感表达,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等句子,理解词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乐观豁达。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2b86b52e3f5727a4e96213.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张伟焘复习词的相关知识、解题我们今天来学习《词五首》,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词的知识。
知识卡片:词,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
萌芽于南朝,兴起于唐代,鼎盛于宋代。
词,也称为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称为词牌。
各个词牌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词又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
明人张綖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特点:婉转含蓄。
内容狭窄,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代表人物:李煜、宴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
内容上取材广阔,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
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具有一种刚阳之美。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陆游等。
师:“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
其中“子瞻者,苏轼,苏东坡也”。
在宋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将词的描写范围由儿女情推向英雄气,使词具有了阳刚之美,磅礴之势。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就是苏轼的“豪放派”词作代表作之一。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才是这首词的题目。
读了题目你觉得这首词可能会写什么呢?二、美美地读师:真像这位同学所说吗?让我们打开课本,把这首词大声地朗读一遍,请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jǐn ?diāofā ?jì juǎn锦帽貂裘发千骑?卷平冈qíng bìn qiǎn右擎苍鬓微霜遣冯唐师:咱们刚才说了词要讲究押韵,我们找出这首词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来读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文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db376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7.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文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①识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
b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欣赏诗词,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体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
b在感悟中同古人心灵交融,学习词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的豁达胸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a、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b、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
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闪烁着诗歌的光辉,唐诗。
宋词成为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今天让我们透过诗歌的字里行间去触摸历史与文化的脉搏。
二新授(一)解题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出猎,词的题目。
(二)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创作背景: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朗读,正音。
2、出示幻灯片,读准字音。
3、听录音范读。
提示:注意字音、停顿及感情。
4、再读。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四)赏析,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内容?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学生讨论后明确:(1)词的上阕描绘了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6c73f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f.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古诗的文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古典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介绍诗句解析情感分析创作练习1.3 教学对象适用年级:初中1.4 教学时间建议教学时长:40分钟第二章:诗歌背景介绍2.1 诗人简介介绍苏轼,包括其生平、文学成就等。
2.2 诗歌背景解释《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创作背景,如作者在密州的经历、出猎的习俗等。
第三章:诗句解析3.1 逐句解析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并逐句解析诗句的意义。
解释生僻词汇和古文用法。
3.2 意象分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等。
引导学生感受意象所传达的氛围和情感。
第四章:情感分析4.1 情感主题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感知作者的情感。
分析诗中的情感主题,如对故乡的思念、壮志难酬的感慨等。
4.2 情感表达技巧分析诗中作者运用哪些手法表达情感,如对比、象征等。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技巧。
第五章:创作练习5.1 写作启发给学生提供创作的启发,如写一首关于自然景观的诗。
引导学生从诗中选取意象、运用情感表达技巧等。
5.2 学生创作学生现场进行诗歌创作。
学生互相交流、点评,教师进行指导。
第六章:教学方法与策略6.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诗人背景、诗歌背景和诗句解析。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情感主题,进行创作练习。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互相点评。
6.2 教学策略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逐步引导:从诗句解析到情感分析,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注重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创作作品: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质量和创意表达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
7.2 评价标准诗歌解析:准确理解诗句意义,能够合理解释生僻词汇。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064de65901020206409c8c.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了解本词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
【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词意,感悟词情,培养学生读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在仕途失意情况下,仍愿为国效力的旷达胸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了解本词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
【教学难点】学习苏轼在仕途失意情况下,仍愿为国效力的旷达胸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请学生展示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简单介绍苏轼,教师补充。
并且请学生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词。
2.补充本词的创作背景。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朗读全文,要求听准字音、语调、节奏、感情。
并思考:本词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1.教师指名一个学生读,其余学生思考: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出去打猎的?他的心境如何?(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
他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江城子·密州出猎 优秀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7c9bd6f1aff00bfd51e4e.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把握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用典之妙。
3.领悟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学习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领会作者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
背景资料:1.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逐渐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而极盛于宋代。
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
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从内容风格上来看,词可以分为两派: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
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
2.苏轼是北宋词坛的革新大家。
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糜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
公元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熙宁七年(1074年)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
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
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
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
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苏轼的诗词名句吗?请说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进一步领略苏东坡独特的个性风采。
二、1.明确目标(学生齐读)。
2.温故知新:苏轼(1037~1101年),字,又字和仲,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弟弟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目标】
1.理解词和内容与思想。
2.体会词人所抒发的情怀。
3.赏析“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三个名句。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词和内容与思想,赏析名句。
难点:体会词人所抒发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回忆已学过的苏轼的诗词名句,引入《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让学生指出词牌名与词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作者及作品介绍。
(一)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嘉祐(宋仁宗年号)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狱,后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二)写作背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
这首词是熙宁八年(1075)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四、朗读理解词意。
(一)播放示范朗读。
(二)学生自由朗读。
(三)结合课下注释再读理解词意。
(四)教师指导理解词意。
1.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译文:我年纪已经不轻,却还想显示出少年人的豪情。
左手牵着黄色猎犬,右臂架着捕猎的苍鹰。
随从武士头戴锦帽,身着貂皮猎装,千骑竞逐,像一阵狂飙卷过平原山冈。
替我告知全城的人,随我出城打猎,看我如同当年孙权那样亲自射杀猛虎。
2.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喝足了酒,胸襟还开阔,胆子也还壮。
两鬓添些白发,对我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使臣冯唐,手持符节来到云中郡,重新起用魏尚?将会把雕花的良弓拉得像圆月一样,朝瞄准西北的目标,射杀天狼。
五、品读赏析。
(一)作品整体赏析。
1.词的上阕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词句,展开联想说一说。
2.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3.概括这首词的内容与思想。
4.这首词有什么艺术风格?
5.出示: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二)名句赏析
1.赏析“亲射虎,看孙郎”。
2.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出示。
(1)“孙郎”指孙权,这里借用孙权骑马射虎的典故,表现词人自己的豪情狂态。
(2)此句词人以西汉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用典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的愿望。
(3)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此句中的“天狼”原指“天狼星”,这里指侵犯北宋的辽和西夏。
六、巩固练习。
(一)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含义: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作用: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三)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四)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五)1.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描写(叙事);下阕重在抒情。
2.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