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 熔化和凝固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海波、玻璃B.沥青、蜂蜡C.金属、松香D.冰、海波2.如图所示,小鹏在收到的快递海鲜包装中发现装有冰袋,冰袋在海鲜运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3.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4.如图中表示晶体凝固图像的是()A.B.C.D.5.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1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6.如图所示,将一支盛水的试管插入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中,那么试管中的水A.很快就会结成冰B.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水肯定会结成冰C.在短时间内水不会结成冰D.时间再长水也不会结成冰7.当某晶体物质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可能是液态D.一定是固态、液态共存8.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开始熔化C.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6min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二、填空题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有:晶体有规则,而非晶体的碎块没有规则形状,晶体有点,而非晶体没有。

10.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在这个过程中雪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

11.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此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是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

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

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在吸热B. 一直在放热C. 先放热,后吸热D. 先吸热,后放热2.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和。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都正确D. 都错误3.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C. 在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到第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4.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 )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的熔化时间是C. 海波的熔点是D.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金钢钨A. 在时,氢是固态B. 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时不能使用7. 用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8.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1.图为物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为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B.图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C.图中FG段表示物质在吸热D.图中GH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2.几种金属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熔点/℃-391064108315353410AB.金在1064℃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丝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A.甲物质是晶体B.80℃的乙物质可能是液态C.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D.0~12min为乙物质的熔化过程4.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凝固放热B.熔化吸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5.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海波是晶体,其熔点是48℃B.第8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6min~12min内,海波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D.第15min时海波处于液态6.北方冬季贮菜,为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A.凝固放热B.凝固吸热C.汽化放热D.汽化吸热7.有一种金属存放在30℃的煤油中时是固态,当煤油温度变为45℃后,它逐渐熔化,该金属可能是()金属A汞B铯C铷D钾熔点/℃39293963A.A B.B8.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人造兽糖的情景,先将固体状态的糖放入瓦罐中用慢火煎化,然后倒入兽形模具,冷却脱模就成为兽糖。

造兽糖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仅熔化B.仅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9.有些冰雕作品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水注入模具中,在低温下,水会逐渐形成冰雕作品,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对应的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凝固放热B.凝固吸热C.凝华吸热D.凝华放热10.用如图甲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对相等质量的固体M、N 加热。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第3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第3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3.2熔化和凝固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C.树叶上的露珠D.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答案】D【解析】A.湿衣服晾干了,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属于扩散现象,不是物态变化;C.树叶上的露珠,气态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D.春天来了,江河中的冰化成了水,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选D.【点睛】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冰是固态,水是液态,冰变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据此解答!2.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沥青B.冰C.松香D.石蜡【答案】B【解析】沥青、松香、石蜡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都属于非晶体;冰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选B。

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B.沥青属于晶体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D.沥青被烤化时其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沥青被烤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为答案。

沥青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因此沥青属于非晶体,故B错误。

沥青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故C错误。

沥青被烤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D错误。

4.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描述可知,此物质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为55℃,处于熔点温度的物质的状态可能为液态,也可能为固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的状态,故应选D。

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答案】C【解析】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 熔化和凝固(分层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 熔化和凝固(分层练习)(解析版)

3.2 熔化和凝固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点01 物态和物态变化. (2)考点02 熔化和凝固 (2)考点03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应用 (3)考点04 熔点和凝固点 (5)考点05 熔化和凝固图像 (5)考点06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7) (10) (21)考点01 物态和物态变化1.下列物体中的物质属于气态的是()A.紫色的碘蒸气B.雾C.高空喷气式飞机飞过后的白色飞机尾迹D.干冰【答案】A【解析】A.紫色的碘蒸气是气态,故A符合题意;B.雾是液态,故B不符合题意;C.高空喷气式飞机飞过后的白色飞机尾迹是液态,故C不符合题意;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将下列物质按状态分类:糖、酱油、橡皮、氧气、酒精、铅球。

(1)属于固态的有;(2)属于液态的有;(3)属于气态的有。

【答案】糖、橡皮、铅球酱油、酒精氧气【解析】(1)[1]糖、橡皮和铅球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

(2)[2]酱油、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

(3)[3]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

3.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叫做物态变化。

是物态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温度的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都会发生物态变化。

【答案】变化温度【解析】[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随着温度的变化,自然界中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之间一般还可以相互转化,温度是物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考点02熔化和凝固4.全世界共有16个国家修建有高铁,其中中国的高铁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用铁块铸造铁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答案】C【解析】铸造厂在用铁制作铸件的过程中,先把铁块变成铁水,然后再把铁水变成铸件,物质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先熔化后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习题含答案一、课内练习知识点1:物态及其变化1.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以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

其中雪、霜属于_______态,雨、露属于______态。

(均填“国”“液”或“气”)2. 2.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A.扫地时灰尘到处飞舞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C.早晨地上的霜变成水D.冰雕化了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或凝固现象的是( )A.冬天,湖面结冰B.夏天吃冰棒解热D.糖放入锅内,加热变成糖浆C.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4.在工厂里用铜块浇铸铜件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B.熔化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知识点3:晶体和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5.在标准大气压下,萘的熔点是80℃,则此温度下的萘( )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知识点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6.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暖和,而棉衣自身并不发热。

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胶囊中的物质_______,使人感到凉爽;气温降低时,胶囊中的物质_______,使人感到温暖。

课时达师7.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14.如图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8.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15.深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

开水倒入杯中伤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

然“神奇物质”在55℃(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9.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由于这种混合液具有( )A.较低的沸点B.较低的凝固点C.较高的凝固点D.较好的冷却效果10.(易错题)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1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铜锅熔化钢块B.铜球掉到铁水中不会熔化C.在-265℃时氢气是固态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2.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情景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一块铁放在炉子上烧红了B.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C.玻璃杯被打碎D.一瓶水,越喝越少2.关于熔化和凝固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熔化和凝固是互逆的过程B.发生熔化和凝固时,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进行C.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都保持不变D.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如图,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

分析蜡发生熔化需要的条件是()A.需要吸热B.必须放热C.不一定吸热D.不能确定4.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铁化如水”这个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这个过程中铁温度不断升高B.这是一种凝固现象C.这是一种熔化现象D.在这个过程中铁不断放热5.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像的是()A.B.C.D.6.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064 1083 1515 -259A.在-265℃时,氢是液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钢可以用铜锅来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7.如图所示,把装有﹣4℃碎冰的大试管放入装有﹣4℃碎冰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在烧杯内的冰没有熔化完的过程中,试管内的冰()A. 熔化一小部分B. 全部熔化C. 不会熔化D. 温度高于0℃8.如图甲所示为小松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海波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铁锅里可以熔化铝,但铝锅内不能熔化铁,这是因为A.铝的传热本领比铁大B.铁的传热本领比铝大C.铁的熔点比铝高D.铁比铝硬2.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下列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猜想是()A.盐溶解时吸收热量B.加盐后冰熔点降低,冰熔化吸热C.加盐后冰熔点升高,冰熔化吸热D.一定是温度计不准确3.放在饮料中的冰块会越来越小,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汽化B.熔化C.液化D.凝华4.如图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应石蜡,乙对应海波B.甲在第10min时为气态C.甲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D.乙的熔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5.小明将凝固点为47℃的某液态合金放在室温为25℃的实验室中,该合金从70℃降至47℃并保持47℃一段时间再降至35℃。

合金在此过程()A.一直对外放热B.先熔化再液化C.温度保持47℃时,不吸热也不放热D.一直处于液态6.下列各组物体中均具有熔点的是()A.冰铁海波B.萘石英沥青C.铜石蜡水银D.松香食盐玻璃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上飘下的雪花是非晶体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D.晶体在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8.有一种辨别“地沟油”和食用“植物油”的简易方法.即把“地沟油”和食用“植物油”同时放入冰箱的保鲜柜中,可发现“地沟油”先“冰冻”了.这是根据物质的哪一种特性来辨别的?()A.比热容B.沸点C.凝固点D.热值9.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10.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10minC.该物质的熔点是100℃D.第3min物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二、填空题11.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所测数据绘制的固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 .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C .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D .冬天湖水结冰2.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3.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4.下列不是熔化现象的是()A.春暖后,江河中的冰化成水B.碎玻璃在高温炉里变成液态玻璃C.把白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D.炎热的夏天,马路变软了5.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268℃时,氢是固态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6.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松香B.沥青C.玻璃D.海波7.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塑料、沥青、蜂蜡B.玻璃、水、石英C.萘、铁、松香D.水晶、食盐、黄金8.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6 ℃时,其状态是液态C.将50 ℃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它会逐渐凝固D.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48 ℃的温水中,该物质会逐渐熔化9.如图是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的一个探究实验,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迅速被“冻”在冰棍上,这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凝华10.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11.随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雪、霜、雾、露、雨、冰雹中,以固态存在的是,以液态存在的是。

3.2 熔化和凝固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3.2 熔化和凝固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3.2 熔化和凝固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一、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______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______是物态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温度的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都会发生物态变化。

【答案】状态,温度。

【详解】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随着温度的变化,自然界中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之间一般还可以相互转化,温度是物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2.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常见状态有固、液、______三种。

物质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故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有______种。

【答案】气 6/六【详解】物质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它们所处的状态与它们的温度有关,温度不同所处的状态不同。

常见的物态变化有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6种。

3.下列情景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一块铁放在炉子上烧红了 B.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C.玻璃杯被打碎 D.一瓶水,越喝越少【答案】B【详解】A.一块铁放在火炉中烧红了,温度改变,但状态没变,仍然是固态,A不符题意;B.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C.玻璃杯被打碎了,玻璃杯发生了形状改变,但状态没变,仍然是固态,故C不符合题意;D.一瓶水,越喝越少,质量发生改变,但状态没有改变,仍然是液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熔化和凝固4.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

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该过程是一个(吸收/放出)热量的过程。

【答案】熔化吸热【详解】“铁化如水”是指铁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

5.如图所示,水中加冰块,喝着比较凉爽,是因为冰块在(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冰块消失前饮料温度的特点是。

【答案】熔化保持不变【详解】夏天往饮料中加少量冰块,冰块在熔化时吸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练习题一、单选题1.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

由此可知()A.玻璃熔点为200℃B.玻璃熔点高于300℃C.玻璃是晶体D.玻璃是非晶体2.下列现象不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食盐放入水中变成盐水B.并变成水C.铁块在炼铁炉中变成铁水D.玻璃在高温下变成液态3.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4.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 B.30°C C.47°C D.70°C二、填空题5.“寒冰神掌”是《笑傲江湖》中左冷禅自创的一种武功。

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的水立刻结成冰,假如冰的温度为-2℃,根据物理原理可知,手掌的温度应_______(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 -2℃。

按常理,这种武功是不可能练成的。

下雪天,人们为了出行方便,常常向积雪的路面上撒盐,原因是_______。

6.如果在保温瓶中装入1500g的10℃的水,然后放入一块100g的-2℃的冰,则冰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立即熔化,因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______,继续吸热。

7.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壶项目被称为“冰上国际象棋”,运动员在前方“刷冰”,这样做可以在冰壶与冰面之间形成水膜,从而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这个过程发生了_________(填物态变化)。

8.灯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灯泡中的钨丝先_________后________(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C,则它的凝固点为_________°C。

9.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 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 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1.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C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湖水结冰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B.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放热C.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这是液化现象D.冰块的形成是凝华现象3.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4.小明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

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关于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A.图象中的AB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B.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C.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5.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BA.气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汽化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阐述正确的是AA.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B.用敞口的锅烧水,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C.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

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燃烧,甚至引起爆炸D.蜡、冰、铁都是晶体7.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

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CA.夏天吃雪糕凉爽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A.冬天,常看见人哈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C.在高烧病人额头上搽酒精退烧,是利用了酒精蒸发吸热D.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不需吸热9.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C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10.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人教版)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4.2熔化和凝固习题及答案1. 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的“白气” B .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头变模糊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思路解析:壶嘴冒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洗澡时,浴室内的镜子变模糊是由于热的水蒸气遇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露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B、C都是液化现象。

滴水成冰是水遇冷凝固成冰,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

答案:ABC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 ________ 、__________ 禾口________ 。

思路解析: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它们是水的三种状态的不同存在形式,其中云是气态,雨是液态,雪是固态。

答案: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3. 云、雨、雪……它们虽然形态各异,但实际上它们都是 _________ 在不同温度下的存在状态。

答案:冰、钻石、铜、水晶等都属于晶体,玻璃、塑料、橡胶等属于非晶体。

晶体具有比较稳定的熔点,加热到熔点晶体会熔化,而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再升高;非晶体没有熔点,它们不是在固定的温度下熔化为液体,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思路解析:在常温下,铁、木头是以固态存在的,水、油是以液态存在的,空气是气态。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答案:固态液态气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4. 知道哪些物质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吗?它们是根据什么划分的?思路解析:晶体和非晶体最主要的特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

对于A,非晶体熔化时也要吸收热量,故A错。

对于B,说明冰必须在一个特定温度下熔化,故B对。

对于C,升华时,物质都会变小,故C错。

对于D,熔化后,晶体和非晶体都可以重新塑造形状,故D错。

答案:B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1.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相关物体是晶体的是()A. 铁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B.冰加热到0 C时才熔化C.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会变小D铜可以锻造成各种规律的几何形状思路解析:晶体和非晶体最主要的特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同步练习和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同步练习和答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一、单选题1.在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中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词句,其中包含了一种物态变化,这一物态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2.同学们在探究过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之后,关于物体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之后其温度的变化,有如下四种说法,请你帮助选出正确的说法()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温度不变,就一定没有吸热或放热C.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D. 物体吸收热量越多,温度就一定升高得越高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 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 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4.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时=1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 在熔化段,该物质不吸热C.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9min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o C5.小宇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冰是非晶体B. 冰的熔点是10℃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6.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A. 凝固点高B. 凝固点低C. 比热容大D. 比热容小7.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 该晶体在CD段是气态B. 该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C. 该晶体的熔点是48℃D. 6min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8. (1)如图为晶体或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曲线,下列对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晶体凝固曲线B. 晶体熔化曲线C. 非晶体熔化曲线D. 非晶体凝固曲线(2)第(1)小题选项中的A项和C项图像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表示物质处于固态B. BC段表示物质在放热C. EF段表示物质在吸热D. GH段表示物质温度在上升9.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空气温度为0℃),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会出现()A. 水全部凝固成冰B. 有些冰会熔化成水C. 水和冰都没有发生变化D. 无法判断10.下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 在-255℃时氢是固态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D. 用钨制成灯丝不易熔化11.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A. 是非晶体B. 熔化过程持续了14minC. 在ab段处于固态D. 在bc段不吸热,温度不变二、填空题1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13.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一、选择题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A。

一定是固体B。

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D。

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

可能是液体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

无法判断3.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

有少量水结成冰 C。

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

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4.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A.冰增加B.冰不变C.冰减少 D.都有可能5.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8.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A.也溶化一半B.不溶化C.无法判断9.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将[]A.升高 B.降低C.不变 D.都不对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 A.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13.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A.等于0℃ B.高于0℃C.低于0℃D.无法确定14.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1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16.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 9. 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 40℃时完全熔化,低于 15℃时完全凝固.有人 设 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
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1
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 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
℃.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时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间 /mi
n
60. 67. 73. 79. 80. 80. 80. 80. 80. 80. 84. 88. 93.
7866465545745
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
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8. 纯水的凝固点是 0℃,海水的凝固点是-2.5℃,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 会 降低.小华把 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 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 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 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 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3.2 熔化和凝固
1.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 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2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 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 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5 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物质名称
10. 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 春天,冰雪消融,是

2 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

11. 固体分晶体和
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

,它们都有固定的

12. 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
态,在 39℃时呈
态,也可能呈
态,-38℃时呈
13.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A.玻璃没有熔点,
4. 某物体从 200℃开始熔化,直到 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
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6.冰的质量
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
冰投入 1℃的水中
B. -10℃的冰放入 1℃的空气中 C. -2℃的冰放进 0℃的水中 D. 0℃的冰放进 0℃的空气中 7.小明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 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5)
固体分类
举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温度
有无熔点
晶体



3.(1)C (2)C (3)A (4)D
4.非晶体
5.B
6.C 7.(图象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8. 有这样几种可能:食盐温度低;食盐溶解时吸热;温度计不准等. 9. 当温度升高时,该材料吸热熔化,使室内温度不致上升太高或太快;当温度降低时, 该材料会放热凝固,使室内温度不致降得太低或太快.
态,在-120℃时是
态.
3 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
热;水结成冰时,水要
4 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
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
.
热. 时会
5 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固体分类
举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温度
有无熔点
晶体
非晶体
3.该选哪一项? (1)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
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6.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A.铅的温度
[]
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
,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
吸热也不放热
3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参考答案
1.(1)√;(2)√;(3)×;(4)×;(5)①√,②×,③√ 2.(1)液,固,凝固点;(2)液,固;(3)吸,放;(4)凝固,放,低;
10. 熔化;凝固. 11. 非晶体,萘、冰、铁,熔点. 12. 固,固,液,固液混合,液. 13.C 14.A 15.B
16.D
4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9
1 064
1 083
1 300
-259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 水 银 温 度 计 在 -40℃ 时 不 能 使 用 . 2
.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
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 1984 年 11 月 20 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
[]
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
态或 态.
断升高 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
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4. 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
[]
A.等于 0℃
B.高于 0℃
C.低于 0℃
D.无法确定
15.把一块 0℃的冰投入 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 0℃ ),过了一段时间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