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化历史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以《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为例谈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培养
上海南汇中学包克林
【背景与场景】
历史解释是全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确定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具体内涵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思考与践行的问题。笔者在本学期带教青年见习教师,其中叶佳老师在试讲《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这堂课时,在具体进行历史解释的教学时暴露出一些问题。
1.在说明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时代特征时,引用了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材料,并出示郑庄公祭祀坑遗址图片。设计的问题在于,这段文献是评述,虽能依据材料能得出礼崩乐坏的结论,但学生的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
2.在介绍春秋战国经济、政治变革时,引用樊树志《国史概要》,介绍铁器、牛耕的出现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各国为生存而纷纷进行变法的概况,并阐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这些陈述类的史料,虽然介绍清楚了经济、政治变革的内容,但经济变革与政治、思想、社会变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尚未清晰的揭示出来。
3.在介绍百家争鸣时,出示儒、法、道三家的言论材料并引导学生提炼其核心观点,然后指导学生填写三家主要思想表格。这样安排虽能了解主要观点并掌握基础知识,但缺少对其思想的价值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与认识。
【归因与策略】
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们再来看看课标中关于历史解释的陈述。“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叶老师教学充分的做到了以史料为依据,但是对历史理解、理性分析还有客观评判的认识与实践还略显不足。
单纯的史料教学体现了史料实证,但仅依靠技术性的史实认识却无法从根本上达成对历史真切的、实质性的整体认识,它仅仅是一些未加拼合的碎片。还需要补充更多的生活的人物和事件,然后通过谓“同情”或“移情”式的理解。它应是一种基于全面把握史实之上的、
以严谨的态度合理建构对过去世界的想象性认识1。简单来说,历史首先是一门关于人类活动的学科,叙述好人和事,学生才会好理解更理解,才为之后的历史的解释奠定基础。
课标在阐述历史解释的表现还指明:要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唯物史观的历史的因果关系,往往是按照强弱、主次、深浅来辨析的,期间具有深入与表层,本源与派生上的等第差异,而且还有先后顺序的链接排列2。理性分析就需要要充分的详细的揭示其内在的等第差异与先后顺序。
唯物史观要求对历史做出正确评价的前提是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所产生的历史条件,所以首先可以从时代背景来评判。此外对其价值的认识还可以从多元的角度来思考,比如对个人、对社会,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历史解释还需要以现代理论、站在现代的高度而建构历史的新意。所以从文明传承和国家治理等视角来观察,又会产生新的启迪。
根据《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知识的“活化”,历史价值观的“活化”以及课堂教学组织的“活化”,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推动主体学习、强化主体实践,以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
由此制定以下对策:通过历史故事、说文解字、历史漫画等方式来促进历史的理解;借助问题探究与历史线索方式来理性分析其因果逻辑;通过学生讨论与教师分享来传递价值的评判。在此基础上,笔者也上了一堂《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的导师示范课。
【实施与结果】
1历史故事。先介绍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故事:尊王攘夷,保卫中原;列国争端,调停声讨;灭国绝世,帮助复国。出示《春秋》等书记载:200多年时间,鲁国朝见晋国33次,朝见齐国40次,朝见周天子只有7次。再介绍战国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故事,以此说明诸侯王已开始凌驾于周天子之上,成为代替周天子号令天下的霸主,从而印证文献选读:“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最后用顾炎武的《日知录·周末风俗》小结,春秋战国的的大变局指的是礼崩乐坏。
2说文解字。比如“仁”这个字,拆开来看是二人,一个人不能叫仁,两个人才形成仁。什么是“仁”呢?首先要“克己复礼为仁”,即克制约束自己膨胀的私欲。第二个要“仁者爱人”,即关心体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按照孔子的观点,按照外在的礼是不够的,还需要靠“仁”,即内在的文化修养与道德自觉。
3漫画解读。在说明法家法治,出示蔡志忠的漫画《立法如涧谷》“董阏于来到一很深的山谷边,问有人掉下去吗?没有。……哦,如果立法严明,犯法就像跌下山谷一样必死无疑的话,谁还会违法呢?这不就天下太平了吗?”(朱昊哲同学“哦!好有道理呀!”)在说
1邓京力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辨析[J]历史教学2016.11
2张耕华试论历史因果关系的边际问题[J]学术研究2015.5
3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明道家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时,出示《老子说》:“人身上什么最硬什么最软呢?牙齿最硬、舌头最软。可是到年老时牙齿全掉了,舌头还安然无恙。大树比小草刚强吧?台风来临后,书都折断了,小草还安然无恙啊。水是最柔软的,但是水滴石穿;海是最卑下的,但是海纳百川。刚易折,而柔却能克刚。”(下面学生好几个“哇!真有道理哦。”)
4问题探究。社会大变革是指什么变革?怎样变革?面对此变局当时人们是怎样思考与应对?比如政治变革,介绍廉颇蔺相如传,将相和的故事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出现了新的官僚体制雏形,显示出政治方面正从西周的封邦建国制度向秦中央集权官僚体制演变。比如怎样变革:展示历史线索:铁器、牛耕——自耕农、新型地主——争地、争霸、争利、争鸣。从中可以看到最深层次的变革是从经济领域内发生,正是铁器时代的来临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风气的变化。
5师生讨论。学生袁玮:我觉得荀子和孔子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老师:对,荀子的弟子韩非子李斯走向了法家。)这个变化就和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的变化相似,一个是唯心主义变成唯物主义的。(老师:是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一个是唯心的一个是唯物的。说明学术是多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是既继承又开创新局的。)
学生王逸诚:我并不是很赞成道家的主张,如果我们往回回到过去(老师补充:回到小国寡民),那么社会的确不会乱了,但也不会发展了。(老师赞成,不会乱了但也不会进步。)学生朱昊哲:我觉得韩非子说得非常好,你只要犯法就处置太好了。就比如说扫地,如果你们不再扫了,就把你们的分数全部都扣了,不再两分、两分的扣了。(老师:有时需要法制来规范的是吗?)学生潘越翔起来质疑:法制也要看是谁制定的?(老师:是良法还是恶法)也要普遍遵守才行,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约。
6教师分享。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要生存,就要富国强兵,法家是最符合当时的时代需要的。
从个体而言,儒家讲道德修养,讲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历史使命感。但是有一点,儒家太强调群体的和谐而压抑了个体的创造性与独立性。法家,追求个人的幸福没有问题,但是法家有的时候缺失道德底线,是不择手段的。而且会沦为君奴、权奴和钱奴。道家,人格独立逍遥自由,但是有逃避社会责任之嫌。
不管是德治仁政、法治还是无为而治,都是为了什么?共同点是什么?都是为了治,都是为了天下太平。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如果说治大国若耕陇亩,按儒家学说,要想庄稼种的好,阳光雨露不可少;按法家学说,要想庄稼种的好,除草除虫最重要;按道家学说,要想庄稼种的好,休耕轮作别忘了。三家都有他的价值和意义的。
【反思与感悟】
叶佳的反思:
史料的准备运用要进行精心地挑选,不仅贴合教学,而且直观、清晰,学生易理解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