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模拟试卷2

合集下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卷(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卷(二)

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试题(二)课程代码: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试卷类型: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P(AB)=8次取到红球的概3、已知F0.05(3,4)=6.59,则F0.95(4,3)=________________;已知F~F(5,9),则F1~_____分布4、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则EX = EX2=5、根据泊松定理,对于成功率为p的n重伯努利试验,只要n充分大,而p充分小,其成功次数X近似的服从参数为λ= 的泊松分布。

6、设D(X)=1, D(Y)=4, 相关系数ρxy=12, 则COV(X,Y)=_______7、对于连续型随机向量,X与Y独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于任何(x,y)∈R2,有f(x,y)=8、T服从n个自由度的t分布,则T2服从自由度为的分布9、设总体X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其中μ、σ2未知,则μ的置信度1-α(0<α<1)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10、设X~N(1,3) ,则(X-1)2/3~________________分布。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 分)1.设随机事件A与B互不相容,且有P(A)>0,P(B)>0,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 A,B相互独立B. A,B不相互独立C. A,B互为对立事件D. A,B不互为对立事件2、对于任意两个随机事件A 与B ,有P(A-B)为().①②③. ④.3、对任意随机变量X,若E(X)存在,则E(E(E(X)))等于( )。

①. 0 ②. X ③. (E(X))3 ④. E(X)4、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F(x),. Y=2X+1,则Y的分布函数为( )①. F(y /2-1/2)②. F(y/2+1)③. 2F(x)+1④. 1/2F(y)-1/25、若E(XY)=E(X))(YE⋅,则必有( )①D(XY)=D(X)D(Y) ②D(X+Y)=D(X)+D(Y)③X与Y相互独立④X与Y不相互独立6、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则随σ的增大,概率P{}σμ≤-X应()①单调增大②单调减小③保持不变④不能确定7、设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与Y分别服从正态分布N(0,1)和N(1,1)则()①P{}1≤+YX=1/2 ②P{}0≤+YX=1/2③P{}1.5X Y+≥=1/2 ④P{}0≥+YX=1/28、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Y=3X-2,则EY=()①10 ② 4 ③-2 ④–1/29、对正态总体的数学期望μ进行假设检验,如果的显著水平0.05下拒绝H0:μ=μ0,那么在显著水平0.01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第 1 页座位号第 2 页① 必接受H 0 ②可能接受,也可能拒绝H 0 ③ 必拒绝H 0 ④ 不接受也不拒绝H 0 10、设),(21X X 是来自总体X 的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则在下列E(X)的无偏估计量中, 最有效的估计量是 ( )① 2X1/3+X2/3 ②X1/4+3X2/4 ③ 2X1/5+3X2/5 ④ X1/2+X2/2三、判断题:(共12分) A,B 一定独立。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时间序列)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时间序列)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
【知识模块】时间序列
6【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当时间序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序列就称为时点序列。2011~2015年某银行的年末存款余额是时点序列,可根据间隔时间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的计算方法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此方法为首末折半法(简单序时平均法)。
【知识模块】时间序列
2【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这是时期相等的平均指标时间序列,可直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来计算,所以,二季度该网站的月平均员工人数= =80(人)。
【知识模块】时间序列
3【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这属于根据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求序时平均数,因此应采用“首末折半法”,用公式表示如下: 代入数据即得A项。
(A)甲;丙
(B)乙;丙
(C)甲;乙
(D)乙;丁
7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 )。
(A)之差
(B)之商
(C)之和
(D)之积
8已知前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10%,后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8%,求这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下列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9环比增长速度是( )。
(A)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时期观察值之比减1
【知识模块】时间序列
4【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A项是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B项是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D项是分组资料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知识模块】时间序列
5【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A项是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C项是由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知识模块】时间序列
20【正确答案】B,C
【试题解析】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①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即(a1-a0)+(a2-a1)+(a3-a2)+…+(an-an-1)=an-a0;②相邻的累计增长量两两相减之差值为逐期增长量,即(an-a0)-(an-1-a0)=an-an-1。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2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2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二)
2.下列情况,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学号 班级
系(部) 拟卷教师 课程负责人 教研室主任 使用班级
一. 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
1.某工人月工资 500 元,则“工资”是( )。
A.数量标志
电视机(台) 15 30 50 40 9 144
5 250 以下
A.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B.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
C.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D.总体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E.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9.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
A.正相关
B.单相关
C.负相关
D.复相关
E.完全相关
10.职工平均工资上调 8%,职工人数减少了 10%,则( )。
7.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8.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9.某地区某年人均工资 7 500 元,这是个相对指标。
10.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四. 计算题 (20%, 每题 10 分)
1.某企业计划规定五年累计产量为 245 万吨,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年产量要达到 60 万吨,实际执行结果如表所示。
2011
3.8
100
2012
4.0
120
2013
4.5
140
2014
5.2
145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结构,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要求:根据以上简单相关表的资料,绘制相关散点图,并判别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和方向。

统计学模拟试卷2

统计学模拟试卷2

统计学模拟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总体的三大特征是 、 和 。

2、统计学包括 和 两部分内容。

3、代表性误差包括系统性代表性误差和偶然性代表性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计算和控制的是 。

4、设考试成绩的全距为100,如果将60分以下为一组,其余按等距分成四组,则各组的组距为 。

5、某一连续工序的四道环节合格率分别为96%、98%、95%、99%,则平均合格率为 。

6、最常用的位置平均数有 和 两种。

7、样本成数的方差是 。

8、回归方程bx a y c +=中的参数b 是________,估计特定参数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 法和 法两种。

10、同度量因素在计算综合指数中起两个作用,即 和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填入“√”或“⨯”)1、品质标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因而其推断结果是必然的。

( )3、数量指标反映总体内在关系,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外在关系。

( )4、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 )5、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6、计算单利利率的平均值时,最适宜采用几何平均数。

( )7、如果每个变量值的权数(次数)都减小10%,则总平均数也减小10%。

( )8、总体参数虽然未知,但却具有唯一性。

( )9、抽样误差只能指代表性误差中的偶然性代表性误差。

( )10、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差越大,判定系数越小,估计标准误差越小。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所以( )。

A 、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 、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 、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小学数学统计模拟试卷

小学数学统计模拟试卷
7.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的一般水平?(D)
A.学生的身高
B.学生的体重
C.学生的年龄
D.学生的成绩
8.在统计学中,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叫做什么?(B)
A.众数
B.中位数
C.极差
D.标准差
9.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A)
A.样本平均数
B.样本标准差
描述性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整理和描述,推理性统计则通过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2.请简述如何通过条形图来比较两个变量的关系。
通过条形图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变量的数值大小和相对比例。
3.请简述如何使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
通过计算样本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样本容量,得到样本平均数,再根据样本平均数和总体样本容量来估计总体平均数。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______。
4.极差、标准差和方差是描述数据______的统计量。
5.如果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要选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可以采用______抽样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简述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和推理性统计的区别。
2.请简述如何通过条形图来比较两个变量的关系。
C.样本中位数
D.样本频数
10.在收集数据时,如果每个个体都有机会被选取,这种抽样方式叫做什么?(A)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正确)
2.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可以用来推断总体的特征。(正确)
A.正确
B.错误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调查管理模拟试卷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调查管理模拟试卷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调查管理)模拟试卷2(总分56, 做题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的,应当( )。

SSS_SINGLE_SELA 直接开展调查活动即可B 委托境内具有涉外统计调查资格的机构进行C 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进行D 向国家统计局提出申请,由国家统计局代为进行分值: 2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涉外统计调查资格的机构进行。

”;“统计调查范围限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应当持有关证明文件和统计调查方案,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提出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统计调查范围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应当持有关证明文件和统计调查方案,向国家统计局提出申请,由国家统计局审批。

”2.统计调查项目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 )。

SSS_SINGLE_SELA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B 涉外统计调查项目C 民间统计调查项目D 企事业统计调查项目分值: 2答案:A解析:统计调查项目包括:①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即全国性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②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即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项目;③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

3.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 )备案。

SSS_SINGLE_SELA 国务院B 国家统计局C 全国人大常委会D 国家统计局或国务院分值: 2答案:A解析:《统计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统计学原理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所有工人为总体,则“工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B、标志值 D、质量指标2、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而权数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A、近标志值较大的一组B、接近标志值较小的一组C、不受次数影响D、仅受标志值的影响3、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时,则()A、众数为零B、众数就是那个最大的变量值C、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D、众数就是当中那一组的变量值4、某企业产品产量增长30%,价格降低30%,则总产值()A、增长B、不变C、无法判断D、下降5、已知某厂甲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成本与直线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总成本为3万元,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0.6万元,则成本总额对产品产量的回归方程为()(4分)A、Yc=6+0.24X B Yc=6000+24XC、Yc=24+6000XD、Yc=2400+6X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如果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必须()A、增加两倍B、增加到两倍C、增加四倍D、增加三倍7、抽样误差的大小()A、即可避免,也可控制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C、可避免,但无法控制D、无法避免,但可控制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可以拟合()A、指数曲线B、抛物线C、直线D、无法判断9、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4%,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则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A、96%B、126.96%C、101.56%D、125.4%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答案有选错的,该题无分;选择无错,但未选全的,每选对一个得0.5分,共10分)1、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主要因素是()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B、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C、极限误差的大小D、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E、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条件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社会活动过程的均衡性B、社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C、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3、在算术平均数中()A、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大值的影响B、调和平均数容易受到极小值的影响C、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D、中位数和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E、中位数易受极小值影响,众数易受极大值影响4、如果一个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综合指数为110%,其分子、分母之差为850万元,则可以说()A、平均说来,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上升了10%B、商品销售量增加了850万元C、商品销售额增加了10%D、商品销售量增加了10%E、由于商品销售量增加而使商品销售额增加了850万元5、某厂3位职工的工资分别为800元、1000元、1500元,则这里()A、有三个变量B、只有一个变量C、有三个变量值D、只有一个变量值E、既有变量,也有变量值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指标的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指标的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指标)模拟试卷2(题后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指标)模拟试卷2(题后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指标)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 2. 多选 3. 判断 5. 综合应用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

1.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产量B.劳动生产率C.人口密度D.资金利税率正确答案:A解析: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外延规模的指标,反映总体绝对数量的多少,它用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示,并有计量单位。

产量属于数量指标;劳动生产率、人口密度、资金利税率属于质量指标,它们与总体的规模没有直接关系。

知识模块:统计指标2.调查2015级统计系62名同学学习成绩,获得部分信息,其中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是( )。

A.班级学生人数62人B.全班“回归分析”平均成绩为75.6分C.全班“高等数学”成绩总和为4340分D.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正确答案:C解析: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内各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A项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项属于平均指标;D项属于统计指标。

知识模块:统计指标3.不同时间上指标数值能够相加的指标是( )。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正确答案:A解析: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加总后表示更长时期内的指标值;不同时间上的时点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因为相加的数值没有实际意义。

知识模块:统计指标4.相对指标数值的计量形式是( )。

A.无名数B.有名数C.复名数D.复名数和无名数正确答案:D解析:相对指标数值的计量形式有如下两种:①复名数,即以分子分母的复合单位计量;②无名数,通常以百分数、千分数、系数或倍数、成数等表示。

知识模块:统计指标5.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是( )。

A.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B.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C.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D.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正确答案:A解析:由于计划任务的要求不同,对计划完成程度的评价也就有所不同。

统计学试题和答案.(优选)

统计学试题和答案.(优选)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

(Z 0.005=2.58)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 ,(2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

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n s x μ-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①、x > e M >o M ②、x <e M <o M ③、x >o M >e M8、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 ( )①、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②、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③、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9、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 ( )①、甲类较大 ②、乙类较大 ③、两类相同10、某企业2004年与2003年相比,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 15%,则该企业2004年单位成本指数为 ( )①、187.5% ②、7% ③、106.48%11、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

统计模拟试卷 答案

统计模拟试卷 答案

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2. 抽样平均误差概括地反映了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值与相应总体参数的平均误差程度,可衡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大小。

3. 中位数是一个位置平均数,其数值大小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因此中位数具有抗干扰性。

4. 在分组时,我们可以按斯特杰斯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其公式为:K=1+3.32lgN 。

5. 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的。

6. 在其他因素和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方差成正比关系,与样本容量成反比关系。

7.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相关关系中变量的依存关系是不确定的。

8. 平均数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

9. 对1961~2000年钢产量资料用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若想得到1995年的修匀数据,移动平均法的项数最多为11项。

10.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等于最小值。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要求:先回答对错,若错需作简要说明)1. 我们已知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就可以推算出众数。

(√)2.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3. 在方差分析中,组内方差与组间方差之比是一个统计量,并服从F分布。

(√)4. 如果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保持不变。

(╳)5. 按季节资料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12或1200%。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b )a.每一台设备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c.每一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2.在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中,受数据中极端值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d )a.标准差b.方差c.标准差系数d. 极差3.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c )a.权数所在组标志值数量的大小b. 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大小4.某企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职工人数增长5%,则工人劳动生产率增长(a )a. 15.5%b. 5%c. 4.76%d. 15%5.调查粮食生产情况,将前三年粮食平均产量由高到低排列,按固定顺序从中抽取一定的样本,这种调查方式称为( c )a. 按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b. 分类抽样c. 按有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d. 简单随机抽样6.离散系数抽象了(d )a. 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b. 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c. 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d. 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7.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应采用(c )a.重点调查b. 普查c. 抽样调查d. 典型调查8.拉氏数量指数公式的同度量因素应采用(b )a. 基期的数量指标b. 基期的质量指标c.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9.对表明1995~2000年某企业甲产品产量(吨)的时间数列配合的方程Y=300+20t, 这意味着该产品产量每年平均增长(b )a. 20%b. 20吨c. 300吨d. 320吨10. 身高与体重的r为0.8,产量与耗电量的r值为0.4,说明(b )a.前者的相关程度是后者的200%b.前者的相关关系比后者密切c.前者的相关程度是后者的两倍d.前者的相关程度比后者多0.4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主要是(abce )a. 样本容量的大小b. 抽样的组织方式c. 各组间的标志变异状况d. 总体标志值的差异程度e.抽样方法2.同度量因素在指数计算分析中所起的作用是(be)a. 比较作用b. 权数作用c. 平稳作用d. 稳定作用e. 同度量作用3.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bc)a. 各年末人口数b. 各年新增人口数c.各月商品销售额d. 各月水平库存数e. 各月储蓄存款余额4.变量分析中的回归平方和是指(cde)a.实际值与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b.实际值与理论回归值的离差平方和c.理论回归值与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d.总变差与残差之差e.受自变量影响所产生的误差5.指数体系分析的特点在于(acd)a.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b.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比c.总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影响额的代数和d.需要确定各因素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e.各因素指数的排列顺序可以随意确定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某商店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表:(1)分别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统计基础与方法》模拟试卷(二)答案

《统计基础与方法》模拟试卷(二)答案

《统计基础与方法》模拟试卷(二)答案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2、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4、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5、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6、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8、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10、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1、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12、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 )一、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二、单项选择题6、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7、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8、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9、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10、、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1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 重叠B.相近C.不等 D、不能重叠12、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13、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应用统计硕士(综合)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统计硕士(综合)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统计硕士(综合)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计算与分析题单选选择题1.设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和Y,分别服从正态分布N(0,1)和N(1,1),则( )。

A.P(X+Y≤0)=B.P(X+Y≤1)=C.P(X-Y≤0)=D.P(X-Y≤1)=正确答案:B解析:因为Y~N(1,1),则Y-1~N(0,1)。

已知X、Y相互独立,所以X +(Y-1)~N(0,2),则P[X+(Y-1)≥0]=P[X+Y-1)≤0]=1/2,即P[X+Y ≥1]=P[X+Y≤1]=1/2。

知识模块: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设(X,Y)服从参数为(μ1,μ2,σ12,σ2,ρ2)的二元正态分布,则X与Y相互独立是X与Y不相关的( )。

A.无关条件B.充分条件C.必要条件D.充要条件正确答案:D解析:若X与Y是相互独立随机变量,则X与Y不相关,反之不然。

但是在二维正态分布场合,不相关与独立等价。

知识模块: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在一次指数平滑中,平滑系数α的大小决定了不同时期数据对预测值的影响,若α越小,对预测值影响较大的数据是( )。

A.远期数据B.近期数据C.中期数据D.上期预测数据正确答案:D解析:一次指数平滑是以一段时期的预测值与观察值的线性组合作为t+1的预测值,其预测模型为:Ft+1=αYt+(1-α)Ft 式中,Yt为t期的实际观察值;Ft为t期的预测值;α为平滑系数(0<α<1)。

即t+1的预测值是t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t期的预测值的加权平均。

因此若α越小,对预测值影响较大的数据是Ft,即上期预测数据。

知识模块: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4.如果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则以K为增长极限。

对这类现象进行预测适合的曲线是( )。

A.指数曲线B.修正指数曲线C.龚铂茨曲线D.Logistic曲线正确答案:B解析:修正指数曲线用于描述这样的一类现象: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期降低,最终以K为增长极限。

统计学模拟试卷2

统计学模拟试卷2

统计学A 模拟卷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公司雇员等级是( )。

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2、有12 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3、4、3、4、4、2、2,按以上资料分组,应采用( )A .单项分组B .等距分组C .不等距分组D .以上几种分组均可3、顺序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指标有:(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差D.标准分数 4、设x 为样本均值,总体均值(1- α)的置信区间为x ns α/2Z ±的适用条件为( )A.正态总体B.σ未知大样本C. σ已知小样本D. σ未知小样本 5、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 .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细致的研究B .计算抽佯误差C .用样本指标算总体指标D .少花费时间和费用 6、对于左偏分布的数据,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众数=中位数=平均数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中位数>众数>平均数7、在方差分析中,( )反映的是每一个体与总平均值的差异。

A . 组内误差B .组间误差C .抽样误差D . 总体离差平方和 8、在单一总体的均值检验中,对方差未知的小样本通常采用的是( )A .t 检验 B. F 检验 C. Z 检验 D. 以上都可以 9、欲以图形显示两个变量x 与y 的关系,最好创建( )。

A .直方图B .圆形图C .柱形图D .散点图10、在方差分析中,数据的误差是用平方和来表示的,其中组间平方和反映的是( )A. 一个样本观测值之间误差的大小B. 全部观测值误差的大小C. 各个样本均值之间误差的大小D. 各个样本方差之间误差的大小 11、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 检验是用来检验( )A. 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性B. 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C. 样本线性关系的显著性D. 0:210====k H βββ 12、方差分析中,构造的统计量MSEMSA服从( )。

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计算分析题6.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无分。

1.下列分组中,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企业按行业分组B.家庭按所在地区分组C.学生按身高分组D.新生儿按性别分组正确答案:C解析:学生按身高分组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其他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2.对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则调查对象是( )A.全国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B.全国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C.全国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D.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正确答案:C解析:调查对象是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个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它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本题的总体即全国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一组变量值分别是50、60、70、80、90、100,则其极差为( ) A.50B.30C.70D.10正确答案:A解析:极差也称全距,它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该题R=x max—x min=100一50=50。

4.货币供应量被定义为M0、M1、M2、三个层次,则三者之间表现为( )A.M0<M1<M2B.M1>M0>M2C.M2>M0>M1D.M0>M1>M2正确答案:A解析:货币供应量定义的三个层次分别是:(1)M0=现金(流通中货币);(2)M1=现金(M0)+城乡居民活期储蓄存款+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等;(3)M2=M+城乡居民定期储蓄存款+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等。

5.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如果已将分母中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则分子中的同度量因素必须固定在( )A.基期B.报告期C.基期与报告期之间任一时期D.基期与报告期之间最中间的时期正确答案:A解析: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应用统计硕士(单选选择题)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统计硕士(单选选择题)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统计硕士(单选选择题)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下列各项中,属于二手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的是( )。

A.网络调B.统计调查C.统计年鉴D.直接观察正确答案:C解析:对于应用统计的分析人员来说,相当一部分统计数据不必亲自进行统计调查,可取自有关统计部门和机构发布的统计资料。

二手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可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从相关的年鉴、期刊和有关出版物上获取;二是从有关网站搜寻。

知识模块:统计数据的搜集2.为描述身高与体重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适合采用的图形是( )。

A.雷达图B.气泡图C.散点图D.箱线图正确答案:C解析:散点图是用二维坐标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题中只有两个变量,即身高和体重,因此可用散点图来描述。

A项是显示多个变量的常用图示方法;B项是展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图示方法;D项是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两个四分位数这五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

知识模块:数据的图表展示3.在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的分组方法是( )。

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正确答案:B解析:在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组距分组。

它是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

在组距分组中,一个组的最小值称为下限;一个组的最大值称为上限。

知识模块:数据的图表展示4.由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如图2—13所示,则销售量的中位数为( )。

A.5B.6.5C.45D.56.5正确答案:D解析:由茎叶图可知8个数值分别为:45,45,58,57,56,52,60,63,由小到大的排序为45,45,52,56,57,58,60,63,所以中位数为Me==56.5。

知识模块:数据的概括性度量5.如果一组数值中有一项为0,则不能计算( )。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解析:调和平均数是根据标志值的倒数来计算的平均数,如果数值中有一项为0,则由于分母为0而无法计算;几何平均数一般是Ⅳ个标志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如果数值中有一项为0,则计算出的几何平均数为0,结果没有意义。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整理)模拟试卷2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整理)模拟试卷2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整理)模拟试卷2(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B}}(总题数:14,分数:28.00)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

(分数:2.00)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不同的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解析:解析:统计分组是针对总体、按照分组标志进行的,一般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同一性中存在的特殊性;第二,对个体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合并到同一组,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特殊性中表现出的同一性。

2.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分数:2.00)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人口按性别分组√C.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D.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解析:解析:按品质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现象属性特征的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并在品质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分各组界限,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类型;按数量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现象数量特征的数量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并在数量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分各组界限,将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

“性别”是品质标志,因此,B项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年龄”、“总收入”、“生活消费量”是数量标志,因此,ACD三项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

3.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

(分数:2.00)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C.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解析:解析:简单分组是指将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进行分组。

二者的区别在于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4.次数分布是说明( )。

(分数:2.00)A.总体单位总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B.总体标志总量在各组的分配情况C.分组的组数D.各组的分布规律解析:解析:在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进行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也称为次数分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试卷2及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试卷2及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试卷2第I 卷(客观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设A,B 是两个对立事件,P (A )>0 ,P (B )>0,则( )一定不成立。

(A )P (A)=1-P (B ) ' (B )P (A│B)=0 (C )P (A│B )=1(D )P (A B )=12、已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f X (x ),令X Y 2-=,则Y 的概率密度f Y (y)为( )。

(A )2f X (-2y)(B )f X ()-y2(C )--122f y X () -(D )122f y X ()-3、设A,B,C 是三个相互独立的事件,且0<P (C )<1,则在下列给定的四对事件中不相互独立的是( )。

(A )AB C 与 (B )AC C 与 (C )A B C -与(D )AB C 与4、如果()F x 是( ),则()F x 一定不可以是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A )非负函数…(B )连续函数(C )有界函数 (D )单调减少函数5、下列二元函数中,( )可以作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

(A )cos 01(,)220x x y f x y ππ⎧-≤≤≤≤⎪=⎨⎪⎩其它(B )1cos 0(,)2220x x y g x y ππ⎧-≤≤≤≤⎪=⎨⎪⎩其它(C ) cos 001(,)0x x y x y πϕ≤≤≤≤⎧=⎨⎩其它~(D )1cos 00(,)20x x y h x y π⎧≤≤≤≤⎪=⎨⎪⎩其它6、设F(x)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若()P b ξ==( ),则()()()P a b F b F a ξ<<=- 成立。

(A )()()F a F b - (B )()()F b F a - (C )()()F a F b +(D )17、已知随机变量ξ,η的方差D ξ,D η均存在,则下列等式中,( )一定不成立。

统计思想及其应用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统计思想及其应用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统计思想及其应用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总体是一个完全数据集或感兴趣的对象的集合。

比如,研究分析一道工序或一批产品质量的好坏,那么所研究的总体是A.这道工序B.这批产品C.这道工序或这批产品的质量D.这道工序或这批产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2.其是一种基本的统计推断形式,并且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是A.参数估计B.实验设计C.假设检验D.析因设计正确答案:C解析:假设检验是一种基本的统计推断形式,又称统计假设检验,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假设是指关于总体分布的一项命题。

知识模块:统计思想及其应用3.抽样有多种方式或技术,其中广泛应用的典型抽样是A.随机抽样B.非随机抽样C.判断抽样D.抽样检验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4.在计数值控制图中,P表示A.不舍格品数控制图B.不合格品率控制图C.缺陷数控锕图D.单位缺陷数控制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5.在典型的控制图上,产品质量特性落在[1C1,UC1]之外的概率为A.99.73%B.1%C.0.27%D.0.135%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6.在下面列出的数据中,属于计数数据的是A.长度B.不合格品数C.重量D.化学成分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7.随机现象的所有可能的样本点称为A.样本容量B.样本大小C.样本空间D.随机事件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多项选择题8.下列关于正态分布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曲线是对称的B.正态分布曲线是单峰的钟形曲线C.任何一个正态分布仅由均值μ和标准偏差σ这两个参数完全确定D.σ越小,曲线越陡,数据离散程度越小E.σ越大,曲线越扁平,数据离散程度越大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9.下列研究对象可看做总体的是A.参加质量工程师考试的人员B.电子管的使用寿命C.深圳本年度进、出口的产品D.参加质量工程师考试的人员成绩E.抽查的员工待遇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10.抽样检验的优点包括A.节约了检验费用B.适用于破坏性测试C.所需要的检验人员较少D.能更有力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E.不存在接受“劣质”批和拒收“优质”批的风险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11.过程能力研究的内容包括A.过程集中于何处B.过程中存在哪些变异C.与规格相比,过程性能是否可以接受D.期望有多大比例的输出满足规格要求E.什么因素导致过程变异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12.控制图的用途有A.确立统计控制状态B.监视过程C.及时报警D.控制作用E.确定过程能力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名词解释题13.计数数据正确答案:计数数据: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0或者1,2,3…自然数的这类数据,就叫做计数数据。

【干货】统计学期末复习模拟试卷(2)

【干货】统计学期末复习模拟试卷(2)

期末复习模拟试卷1(2)一、单选题(共15题,15分)1、直线趋势Y=a+bt中的a和b的意义()。

A、a是截距,b表示t=0的趋势值B、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C、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D、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

正确答案: D解析:2、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A、相对指标B、质量指标C、平均指标D、总量指标正确答案: D解析:3、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旨在保证调查资料的()。

A、准确性B、时效性C、周期性D、全面性正确答案: A解析:4、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A、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正确答案: B解析:5、某研究人员发现,举重运动员的体重与他能举起的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则A、体重越重,运动员平均举起的重量越多B、平均来说,运动员能举起其体重60%的重量C、如果运动员体重增加10公斤,则可多举6公斤的重量D、举重能力的60%归因于其体重正确答案: C解析:6、某10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众数&gt;中位数&gt;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gt;算术平均数&gt;众数D、算术平均数&gt;中位数&gt;众数正确答案: B解析:7、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A、没保留原始数据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C、不能有效展示数据的分布D、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正确答案: B解析:8、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统计学期末模拟试卷

统计学期末模拟试卷

《基础统计》期末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A、每一个职工B、每一个企业C、每个企业的职工D、全部工业企业2、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l00万元,这四个数字是()A、变量B、变量值 C标志 D、指标3、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A、老王今年58岁B、钢材50吨C、厦门至北京机票500元D、光华公司今年1月至10月利润200万元4、某冰箱厂要统计冰箱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A、均为离散型变量B、均为连续型变量C、前者为离散型变量,后者为连续型变量D、前者为连续型变量,后者为离散型变量5、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对应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A、工业企业中的职工B、每一个企业的厂长C、每一个工业企业D、企业中的每一个车间6、某调查员于7月15日到某工厂了解该厂上半年利润情况,调查时间为()A、7月15日B、上半年C、7月15日和上半年D、没有调查时间7、下列统计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总产值520万元B、净产值320万元C、职工人数160万元D、工人占了职工人数的82%8、某月份某工厂工人出勤率属于()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9、某企业单位成本比去年降低2%,实际提高了1%,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A、103.06%B、3.06%C、50%D、150%10、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额C、职工人数D、商品库存量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l、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健康状况B、性别C、工龄D、职称E、文化程度2、属于强度相对指标是()A、某市医院病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B、某市人口数与该市土地面积数之比C、我国国民收入与我国人口数之比D、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E、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3、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的B、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C、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计算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F、其大小无法控制4、指出下面的数列属于什么类型()A、品质分布数列B、变量分布数列C、组距变量数列D、等距数列E、单项变量数列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研究的数字是抽象的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大学
统计学课程试卷(B卷)课程代号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
分数
1、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__________。

2. 根据下表,生产零件低于125个的工人有_________人,其占总人数的比重为________%。

3. 从总体N中随机重复抽取n个单位构成样本,共有________个可能样本。

4. 在其他因素和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方差的大小成________关系,与样本容量的大小成________关系。

5. 如果两个现象之间的直线回归系数为正,则这两个现象的直线相关系数一定为________。

6. 在标准假定条件下,预测标准误差的估计值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7. 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8. 若季节比率为100%,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2分)
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相邻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①520 ②510 ③500 ④490
2.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 )。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抽样调查④全面调查
3.1998年某企业甲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525元,乙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748元;1999年各车间工人的工资水平不变,但甲车间工人增加25%,乙车间工人增加15%,则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1999年比1998年( )
①提高②不变③降低④不能作结论
4.抽样误差是指( )
①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②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③调查中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④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5.相对数时间数列中各指标数值之间具有( )
①可加性 ②不可加性 ③完整性 ④总体性
6.如果要比较10个男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的代表性哪个更好,最好采用()。

①标准差②方差③标准差系数④极差
7.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σ甲<σ乙,则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代表性程度相比较()。

1 ①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2 ②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3 ③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4 ④不能确定哪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好
8.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逐期增减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

1 ①年年增长②年年下降③年年不变④无法确定
9.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Δ扩大一倍,抽样单位数()
①只需原来的1/2 ②只需原来的1/4
③需要原来的1倍④需要原来的2倍
10.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①销售量②单位产品价格③单位产品成本④销售额
11.用五项移动平均修匀数列,所得新数列比原放列首尾各少()
①一项数据②二项数据③三项数据④四项数据
12.某企业职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则提高5%,该企业总产值增长了( )。

①7%②2.9%③3%④10%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8分)
1. 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
①商品流通费用率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
②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③学生作业差错率与检查次数之间的关系
④产品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⑤产品产量与耗电量之间的关系
2. 下列指数中,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有()
①可变构成指数②平均数指数③综合指数
④固定构成指数⑤结构影响指数
3. “统计”一词的含义包括:()
①统计活动②统计分析③统计预测④统计资料⑤统计学
4. 由总体所有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
④众数⑤中位数
5. 下列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①全国每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②某企业年末职工人数
③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④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
⑤某农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数
6. 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①一般平均数②算术平均数③序时平均数
④平均发展水平⑤调和平均数
7. 在实际调查中,搜集数据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访问调查②电话调查③邮寄调查④座谈会⑤个别深度访问
8.按相关的性质来分,相关关系可分为()
①真实相关②虚假相关③正相关④负相关⑤复相关
1.进行全面调查,只会产生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
2.利用连续型变量进行分组时,只能采取组距式分组。

()
3. 以1955年为基期,1999年为报告期,计算钢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需要开45次方。

()
4.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
5. 改变x与y的位置,计算的r值相同。

()
6. 误差范围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
7. 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

()
8. 帕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报告期水平上的。

()
9.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
10. 我们已知众数和中位数,就可以推算出算术平均数。

()
1.某市税务局对偷税漏税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现随机抽取100户纳税户检查,查得偷漏税额资料如下:
偷漏税额(千元)纳税户(户)
3以下20
3-540
5-725
7-910
9以上5
合计100
试计算:(1)以95.45%的把握程度估计平均偷税漏税额;(2)以95.45%的把握程度估计偷漏税额在5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的比重;(3)如果将误差范围减少一半,以概率0.9545为保证,应抽多少户?
2. 电视机显像管批量生产的质量标准之一的平均燃烧寿命为1200小时。

某电视机厂宣称,他们生产的显像管的质量大大超过规定标准。

为了进行验证,随机抽取了100台为样本,测得平均使用寿命为1245小时,标准差300小时。

能否认为该厂的显像管质量显著地高于规定标准?(α=0.05)
3. 某商品不同的包装,在五个地区的销售情况如下:
地区(因素B)
包装(因素A)
A1A2A3
B1414534
B2535144
B3544846
B4554345
B5433951
试以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该商品不同的包装和在不同的地区销售数量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步骤:①作假设;②根据下表的计算结果判断假设的拒绝与接受)
方差分析:无重复双因素分析
SUMMARY计数求和平均方差
B135217.3333321.33333
B235217.3333341.33333
B335618.6666725.33333
B43289.33333337.33333
B536421.3333325.33333
A1510821.614.8
A256212.442.8
A358216.424.8
方差分析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行241.0667460.26667 5.4457830.020435 3.837854列212.82106.49.6144580.007451 4.458968误差88.53333811.06667
总计542.414
4. 某企业1998年一季度工人数和产值资料如下:
月份1234月初工人数(人)500520525550
工业总产值(万元)9009509801200
要求:(1)计算该企业一季度工人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计算该企业一季度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5. 某地区1985-1989年每人平均月收入和商品销售额资料如下表:
要求:①计算人均月收入与商品销售额的直线相关系数;②以人均收入为自变量,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建立回归直线方程;③若1990年的人均收入为82元,利用回归方程推算1990年该地的商品销售额。

年份人均月收入(元)商品销售额(万元)
19854822
19866030
19876428
19886832
19897640
6.某商店三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及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店
销售额
价格变动率
(%)基期报告期
甲52005300-15
乙1030011500-10
丙250022000求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湖南大学
统计学原理考试答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2分)
1.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
6.①②③④
7.①②③④
8.①②③④
9.①②③④ 10.①②③④ 11.①②③④ 12.①②③④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8分)
1.①②③④⑤
2.①②③④⑤
3.①②③④⑤
4.①②③④⑤
5.①②③④⑤
6.①②③④⑤
7.①②③④⑤
8.①②③④⑤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