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国历史练习卷3及答案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职专《中国历史》试卷一、填空题(2分﹡15)1.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经济上实行()制,政治上实行()制和()制。
2.春秋五霸指的是()、()、()、()、()。
3. 刘邦建立西汉后,吸取秦朝速亡教训,采取()的政策,多次减免田租赋税,使社会得到迅速发展。
4. 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是采纳了董仲舒的()的建议。
5. 汉武帝创建了()和(),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6. 嫁给松赞干布唐朝公主是()公主。
7. 《步辇图》的作者是()。
8. 在你知道的唐朝诗人中,写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是()。
二、选择题(2分*10)1.距今一万八千年,会钻孔技术,懂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2.下列属于半坡文化是()A彩陶 B用火遗迹 C良渚文化 D打制石器3.远古传说中,教民稼穑是()A燧人氏 B有巢氏 C神农氏 D伏羲氏4.盘庚迁殷所在朝代是()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5.政治上主张“无为”的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6.在下列皇帝中,重用文臣限制武将的皇帝是()A汉高祖B文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7.通西域被司马迁称为“凿空”的人是()A张骞 B班固 C卫青 D霍去病8.发明“麻沸散”的是()A张仲景 B华佗 C蔡伦 D张衡9.龙门石窟在()A山西 B河南 C山东 D河北10.开元盛世是()皇帝在位时期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高祖三、简答题(10分*5)1.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是什么?2.秦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创立并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措施有哪些?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推行一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哪些?4.唐太宗励精图治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什么效果?5.简述澶渊之盟、宋夏和议、绍兴和议的内容。
职中历史试题答案
职中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武则天答案:B2. 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策略主要是为了应对哪个强大的国家?A. 齐国B. 楚国C. 秦国D. 赵国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的主要思想?A. 仁B. 义C. 礼D. 法答案:D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印刷术答案:C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中国共产党成立D. 抗日战争爆发答案:A二、填空题1. 唐朝时期,因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繁荣的经济,被称为________的时期。
答案:贞观之治2. 战国末期,秦国的________策略,有效地削弱了其他六国的力量,最终实现了统一六国的目标。
答案:远交近攻3. 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强调的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平衡。
答案:道德修养社会秩序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最初在________朝开始实行,对后世的教育和选拔官员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隋5. 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们对国家主权的坚决维护和对民主科学的渴望。
答案: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政权,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
首先,他废除了分封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设立郡守、丞相等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和罢免。
其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书写文字,加强了经济和文化的统一。
再次,实行法律统一,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最后,秦始皇还大力修建了长城,加强了国防,巩固了统一的成果。
2. 阐述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治国理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著称。
他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精神,以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哲学。
中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谁改进的?A. 蔡伦B. 张衡C. 毕昇D. 李时珍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A3. 唐朝时期,著名的“开元盛世”是由哪位皇帝开创的?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玄宗D. 唐高宗答案:C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传播文化5. 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个世纪?A. 17世纪B. 18世纪C. 19世纪D. 20世纪答案:C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谁?A. 孙中山B. 袁世凯C. 黎元洪D. 黄兴答案:A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华中地区答案:B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在哪个时期?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答案:B9. 改革开放后,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哪里?B. 珠海C. 厦门D. 汕头答案:A10.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哪个地区的问题?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西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甲午战争D. 辛亥革命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些?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ABCD3. 以下哪些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D. 孟子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ABCD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几次重大改革包括?A. 土地改革B. 社会主义改造C. 改革开放D.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中专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专试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货币制度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钱D. 贝币答案:C2. 唐朝盛世时期,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A. 白居易B. 李白C. 杜甫D. 王维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开拓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传播文化答案:B4.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年号是:A. 顺治B. 康熙C. 雍正D. 乾隆5. 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A. 英国对华贸易逆差B. 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走私C. 中国对英国的茶叶出口D. 英国对中国的丝绸需求答案:B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是:A. 孙中山B. 袁世凯C. 黄兴D. 宋教仁答案:A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B8.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A. 农业发展B. 工业建设C. 教育改革D. 国防建设答案:B9.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错误批判的著名科学家是:B. 邓稼先C. 华罗庚D. 陈景润答案:B10. 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国际组织是:A. 联合国B. 世界贸易组织C. 亚太经合组织D. 金砖国家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E. 丝绸答案:ABCD2.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E. 甲午战争答案:AE3. 下列哪些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A. 商鞅变法B. 王安石变法C. 张居正改革D. 洋务运动E. 戊戌变法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中职生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职生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长生不老药D. 军事征服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建立西藏地方政府B. 派遣驻藏大臣C. 颁布《西藏法典》D. 以上都是答案:D5. 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A. 武昌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保路运动D. 戊戌变法失败答案:C6.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谁?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以上都是答案:D7.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哪个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长沙会战答案:B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50年10月1日D. 1949年9月1日答案:A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A. 1921年,上海B. 1921年,北京C. 1922年,上海D. 1922年,北京答案:A10.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汕头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_。
答案:秦朝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李渊3.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朱元璋4.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皇太极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_。
答案:孙中山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多项措施巩固统一,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长城,以及焚书坑儒等。
中职历史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中职历史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共产主义社会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广儒家学说D. 推行法家思想答案:A4.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达到高峰,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化交流成果?A. 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B.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C. 马可波罗来华D. 玄奘西行取经答案:C5. 下列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A. 商鞅B. 王安石C. 张居正D. 郑和答案:D6. 明朝时期,中国航海技术达到高峰,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航海的成就?A. 郑和下西洋B. 张骞通西域C. 航海图的绘制D. 航海罗盘的使用答案:B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尼布楚条约》答案:D8.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 《新青年》杂志B. 《申报》C. 《东方杂志》D. 《新民丛报》答案:A9.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 国内军阀混战答案:A10.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1年B. 1922年C. 1923年D. 1924年答案:A11. 下列哪一项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甲午战争答案:D1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土地改革是:A.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B. 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C.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D.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答案:D13. “文化大革命”期间,下列哪一项不是“四人帮”的主要罪行?A. 破坏国家经济建设B. 迫害知识分子C. 制造冤假错案D. 领导改革开放答案:D14. 下列哪一项不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成就?A. 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答案:D1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永嘉之乱答案:D16. 下列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A. 武则天B. 慈禧太后C. 吕后D. 孝庄皇后答案:B1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1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举荐制答案:D1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三峡大坝答案:D2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A. 故宫B. 长城C. 布达拉宫D. 埃菲尔铁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22.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BCD23.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赤壁之战C. 官渡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ABCD24.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ABCD2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BCD26.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学家?A. 华佗B. 张仲景C. 李时珍D. 孙思邈答案:ABCD27.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科学家?A. 张衡B. 祖冲之C. 沈括D. 宋应星答案:ABCD28.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赵孟頫答案:ABCD29.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画家?A. 顾恺之B. 吴道子C. 张择端D. 赵孟頫答案:ABC30.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音乐家?A. 俞伯牙B. 师旷C. 李延年D. 嵇康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3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
中职历史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中职历史古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字是______。
A. 甲骨文B. 小篆C. 金文D. 隶书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货币,使用的货币是______。
A. 铜钱B. 金锭C. 银锭D. 贝币3.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______。
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4. 下列哪个朝代不是我国古代的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罗马帝国5.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______。
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长城6.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7.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运输的商品是______。
A. 丝绸B. 瓷器C. 茶叶D. 香料8.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是哪个时期的作品?A. 春秋战国B. 秦汉C. 唐宋D. 明清9. 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李白属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国古代的“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______、______。
3. 我国古代著名的“战国七雄”包括齐、楚、燕、韩、赵、魏、______。
4. 我国古代的“贞观之治”是指唐朝______时期的政治局面。
5.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______,结束于清朝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我国古代“百家争鸣”时期主要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2. 请简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我国古代“焚书坑儒”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中专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专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秦朝C. 西周D. 汉朝答案:B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求佛教经典D. 寻找新大陆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统一做出重大贡献的战役是:A. 雅克萨之战B. 平定三藩C. 收复台湾D. 平定准噶尔答案:B5.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B. 辛亥革命C. 戊戌变法D. 甲午战争答案:A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份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7.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国共两党矛盾B.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 封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答案:A8.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A. 农业B. 轻工业C. 重工业D. 服务业答案:C9.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破坏的领域是:A. 经济B. 政治C. 文化D. 军事答案:C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显著成就包括:A. 经济的快速发展B. 社会制度的完善C. 国际地位的提升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______。
答案:火药2. 唐朝时期,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是______。
答案:龙门石窟3.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密折制度4. 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5.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______年。
答案:1950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专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专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A. 门第出身B. 财富多少C. 考试成绩D. 武力强弱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推行郡县制D. 保留分封制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移民海外答案:B4.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答案:A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A. 孙中山B. 黄兴C. 宋教仁D. 袁世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2.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哪些重要的革命运动?A. 秋收起义B. 长征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答案:ABCD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哪些重要的社会改革?A. 土地改革B. 社会主义改造C. 文化大革命D. 改革开放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安定,国力达到鼎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的疆域辽阔,对外交往频繁,丝绸之路贸易繁荣,文化艺术成就显著,如诗歌、绘画、音乐等都有很高的成就。
2.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爱国民主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希望同学们能够对中专历史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吸取历史的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专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专试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下列哪一位不是唐朝的皇帝?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宋太祖答案:D3.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由检答案:A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辛丑条约的签订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B7. 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A. 1943年B. 1945年C. 1947年D. 1949年答案:B8.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B10.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周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发生在______朝。
答案:汉朝2. 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______的统治时期。
答案:李世民3.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由______皇帝下令编纂的。
答案:朱棣4.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和______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答案:乾隆5.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条约。
答案:南京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______。
答案:临时大总统7. 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______的成立。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哪种制度?A. 封建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宗法制答案:B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下列哪项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A. 诗赋B. 策论C. 骑射D. 算术答案:C3.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允炆答案:D4.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康熙和雍正B. 雍正和乾隆C. 康熙和乾隆D. 乾隆和嘉庆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6.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C. 戊戌变法失败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金瓶梅》答案:D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份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战役?A. 辽沈战役B. 平津战役C. 淮海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D10.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是________。
答案:秦始皇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__。
答案:长安3.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朱元璋4. 清朝的末代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溥仪5.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为后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
中职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职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科举考试的科目?A. 明经B. 进士C. 武举D. 八股文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寻找建文帝C. 贸易往来D. 以上都是答案:A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A. 设立驻藏大臣B. 册封达赖喇嘛C. 实行金瓶挚签制度D. 以上都是答案:D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哪些内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华北B. 华东C. 西北D. 以上都是答案:D7.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1950年代进行了哪项重要的土地改革?A. 土地革命B. 土地改革C. 农业集体化D. 人民公社化答案:B8. 文化大革命期间,下列哪一项不是“四旧”的内容?A. 旧思想B. 旧文化C. 旧风俗D. 旧科技答案:D9.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领域实施了哪些重要政策?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建立经济特区C. 国有企业改革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哪个地区的问题?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对)2.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对)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建文帝。
(错)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错)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不包括民生主义。
(错)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中专历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专历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传播文化C. 展示国威D. 寻找宝藏答案:C4. 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北京条约》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政治腐败答案:A二、填空题6. 公元前221年,_________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答案:秦始皇7.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其主要目的地是_________。
答案:天竺8. 明朝时期,著名的“海禁”政策是在_________皇帝时期开始实施的。
答案:朱元璋9. 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的“戊戌变法”发生在_________年。
答案:189810.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三、简答题11.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答案: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即废除其他学派的官职,只推崇儒家学说,使儒家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12. 描述一下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答案: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其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唐朝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之一。
13. 请简述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为了挽救国家危机,学习西方科技、制度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运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兴办洋务企业、建立新式学堂、改革军事等。
四、论述题14. 论述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中国历史练习部分第三册参考答案
中国历史练习部分第三册参考答案1、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的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该书法家是[单选题] *A.王羲之B.欧阳询C.柳公权D.颜真卿(正确答案)2、《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
”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单选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正确答案)3、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单选题] *A.秦朝和唐朝B.西汉和唐朝C.秦朝和明朝(正确答案)D.西汉和明朝4、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的战争整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B.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正面战场抗战以来取得的的首次胜利C. 淞沪会战后,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 百团大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正确答案)5、11.下列漫画图片反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是()[单选题] *A.《长平之战》B.《陈胜、吴广起义》(正确答案)C.《巨鹿之战》D.《楚汉之争》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右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单选题]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正确答案)7、2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单选题]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正确答案)8、87.李白诗中“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的情景,最能反映唐朝社会风尚的()[单选题] *A.浪漫B.强盛C.封闭D.开放(正确答案)9、45.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的国家是()[单选题] *A.新罗B.日本(正确答案)C.天竺D.大食10、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
中职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是由哪位皇帝创立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瓷器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D. 探索新大陆答案:B5. 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下开始的?A. 康熙帝B. 雍正帝C. 乾隆帝D. 嘉庆帝答案:A6.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A. 孙中山B. 袁世凯C. 康有为D. 梁启超答案:A7.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清朝的灭亡D. 抗日战争的爆发答案:A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50年10月1日D. 1949年1月1日答案:A9. 以下哪项不是“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A. 第一辆汽车的制造B. 第一架飞机的制造C. 第一座长江大桥的建成D. 第一台计算机的制造答案:D10.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朱德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瓷器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明朝时期对外交流的著名事件?A. 郑和下西洋B. 马可波罗来华C. 利玛窦来华D. 张骞出使西域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白话文B. 提倡科学C. 提倡民主D. 提倡儒家思想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中职中国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
中职/中专/职高/技校中国历史浙江省2024年第三单元测试卷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本试卷共三大题,共 6 页,卷面总分值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这表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 )A.原因B.目的C.内容D.作用2.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美不胜收,书法名家也是不胜枚举。
曹魏时期独创楷书书法,其楷书被后人称为绝世之作的书法家是()A.钟繇B.王羲之C.颜真卿D.张旭4.“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A.严禁贪污B.颁布均田令C.迁都洛阳D.实行汉化政策5.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
这个现象主要说明了()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B.民族政权忽视商业贸易1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D.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6.我们肯定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A.它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C.它丰富了中原文化D.它打击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7.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北魏政权②学习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政策是改革的核心内容③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④为北魏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⑤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咸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⑤8.李白的诗句“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中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
中职中国历史练习卷3及答案
中国历史练习卷3学号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
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C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AA.黄帝B.尧C.舜D.禹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B A.牧野B.涿鹿C.长平D.城濮5.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BA.大禹陵B.黄帝陵C.秦始皇D.孙中山陵6.“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C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7.第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
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B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8.如右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AA.王都与封国都邑B.均为封国都邑C.王都与郡府D.均为郡府9.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A.齐恒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10.“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应是()AA.齐桓公B.晋文公C.宋襄公D.楚庄王11.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致命的打击”缘于()BA.商鞅变法B.秦始皇“焚书坑儒”C.陈胜吴广起义D.汉武帝削弱封国12.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的正式通车,为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交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中职历史课标考试题及答案
中职历史课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科举制度的创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立者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航海探险答案:B4.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其主要历史意义是:A. 结束了封建君主制B. 建立了民主共和国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其主要作用是:A. 直接消灭日军B. 建立地方政权C. 牵制日军,减轻正面战场压力D. 进行土地改革答案:C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C.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答案:A7.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其结束标志是:A.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B. 四人帮的粉碎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 毛泽东的逝世答案:B8.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主要作用是:A.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B. 增加农民收入C. 促进城乡一体化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为了解决:A. 香港问题B. 澳门问题C. 台湾问题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时间是:A. 1999年B. 2000年C. 2001年D. 2002年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2.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三大改造包括:A. 农业合作化B. 手工业合作化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 文化大革命答案:A、B、C3.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盛世?A. 文景之治B. 开元盛世C. 康乾盛世D. 贞观之治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民主”和“科学”C. “打倒帝国主义”D. “反对封建主义”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国家的繁荣和稳定?答案: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推行均田制,使农民有地可耕;二是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三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势力;四是推行“文治武功”政策,加强国防;五是重视文化教育,提倡儒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练习卷3学号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
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C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AA.黄帝B.尧C.舜D.禹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B A.牧野B.涿鹿C.长平D.城濮5.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BA.大禹陵B.黄帝陵C.秦始皇D.孙中山陵6.“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C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7.第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
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B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8.如右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AA.王都与封国都邑B.均为封国都邑C.王都与郡府D.均为郡府9.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A.齐恒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10.“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应是()AA.齐桓公B.晋文公C.宋襄公D.楚庄王11.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致命的打击”缘于()BA.商鞅变法B.秦始皇“焚书坑儒”C.陈胜吴广起义D.汉武帝削弱封国12.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的正式通车,为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交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我国古代(朝代)在这一带开凿人工运河,成为后世沟通南北的水路通道()BA.汉B.秦C.唐D.元13.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DA.突厥B.女真C.契丹D.匈奴14.《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最重要一项措施是()BA.设司隶校尉B.实行“推恩令”C.北击匈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5.三国政权中的蜀国政权的都城在()AA.成都B.长安C.洛阳D.建业16.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AA.200年B.208年C.220年D.222年17. 317年,西晋皇室司马睿,由逃亡到江南的贵族地区和当地地主拥戴,在——重建了晋王朝,历史上称为东晋()CA、河北B、山西C、建康D、洛阳18.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D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C.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19.明清两朝政府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组织大批学者,编辑了卷帙浩繁的类书和丛书,哪一本是那时期举世闻名的书()AA.《四库全书》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 《知本提纲》20.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萃萃学子进人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
汉武帝时,学生要进人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A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二、判断题1.大禹主持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 )2.李春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天工开物》。
(√)4.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5.秦朝初年,为防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万余里的雄伟长城。
(√)6.著名的司母戊鼎,典型的代表了高度发达的夏代青铜文化。
(× )7.《资治通鉴》是有南宋著名的史学司马光主持编撰。
(× )8.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东京的繁华景象。
(√)9.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10.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即民主、民权、民生。
(× )三、简答题1. 简单概述孔子的政治和教育主张。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反对残杀。
使用民力要限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不影响他们正常的农业生产。
孔子主张“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被统治者也看做是人。
他特别重视”礼“,要求人们严格遵守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冲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孔子首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受教育。
他主张因材施教,实行启发式教学,学习和思考结合,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要及时复习,虚心求教。
2. 列举中国古代为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往做出贡献的标志性事件。
(包括时间、人物及影响,至少四个)西汉中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初年,玄奘到天竺(印度)求取佛教真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唐朝前期,鉴真东渡,到达日本,传播佛教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明朝前期,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对新文化运动各项主张的理解。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在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说出“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事例1924年------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组成革命统一战线,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分裂,造成了国共10年的武装对峙,给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1937年------1945年,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战争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国共关系破裂,国民党败退到台湾,造成祖国的分裂。
5. 列举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署《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中国石化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日本侵华战争,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
四.材料分析题1、观察下列两图,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秦朝疆域图图二明长城请回答:(1)图一中秦的统一是由谁完成的?哪次改革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分)(2)图一和图二中长城的修建分别是为了抵御哪一少数民族的进攻?依据图二指出明长城的起止点。
(4分)(3)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修建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有人由此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战争与冲突。
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4分)(1)赢政(秦始皇);商鞅变法;(2)匈奴;蒙古;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3)主流:和平与友好往来;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减之间的友好关系。
(言之有理即可).2.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材料三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
古者世卿,《春秋》讥之。
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
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
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
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
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
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分) 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2分)(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1分)(1)不论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
(2)科举制度。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
(3)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