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和虚词详解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实词和虚词整理A4(8页)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实词和虚词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前头后方、东北、西南、左右里外……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2.名词语法功能(共五点)(1)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
(2)能受量词短语修饰,如:一幅画两本书五个学生专有名词一般不受数量短语修饰(人名、地名、朝代名)。
(3)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饰。
(4)能直接用在介词后面组成介宾短语。
如:对同志沿着河边按照法律。
(5)一般不能重叠,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表示疑问。
如不能说:书不书理由不理由(6)方位名词经常与名词、动词或别的词语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时间、范围或条件等。
如:屋里桌子上回国以后工作中一般情况下(二)动词1.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动词类别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愿意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⑤判断动词:是2.动词语法功能(共五点)(1)能受副词修饰,但除了能愿动词和部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外,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语文】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详解和18个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详解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史上最全语法知识之实词与虚词详解
史上最全语法知识之实词与虚词详解导语:寒假复习必备的语法知识大全,希望同学们好好看一看!1实词和虚词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
矣、乎、哉、焉、耳等。
[状语]+动词/形容词:[激动地]说[独立]思考[很]好看[完全]相信[更加]坚强[在家]吃饭[在教室]看书副词和介词的区别:副词:副词+动词/形容词1、简要解释:表示特征,用来修饰;2、分类:时间副词、频率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连接副词、关系副词、表顺序的副词;3、常见副词:非常、绝对、也、都、全部、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曾、刚、才、不、非、没、忽然、猛然、公然、难道、决、岂、反正、家、这里、那里、每一处、楼上楼下;3、常见介词:从、自、自从、于、到、按、照、按照、依、依照、因、由于、因为、只有4、例句:我们为人民服务。
(详细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概述
(详细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概述一、实词的概念和分类实词是指能够直接代表实际事物或具象意义的词语。
按照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实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几种类型。
1.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抽象概念等的词语。
它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两种。
2. 动词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或存在状态的词语。
它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两种。
3.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语。
它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种。
4. 副词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它可以分为程度副词、方式副词、时间副词和地点副词等几种类型。
二、虚词的概念和分类虚词是不能直接代表实际事物或具象意义的词语。
它在句子中起连接、修饰或标点等作用。
按照功能和形式的不同,虚词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等几种类型。
1. 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方位或时间的词语。
常见的介词有“在、上、下、中、间、之”等。
2.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词语。
常见的连词有“和、与、或、但、然而”等。
3. 助词助词是用来标示词的词类、词义关系或语态等的词语。
常见的助词有“的、地、得、吗、了”等。
4. 语气词语气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情感的词语。
常见的语气词有“不、了、啊、呢、吗”等。
以上是对初中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归纳概述。
实词直接表示实际意义,而虚词则在句子中起到辅助作用。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之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之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实词和虚词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实词通常指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而虚词则是指虽然没有具体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承上启下等作用的词语。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实词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
实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四类,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用法。
1. 名词名词是实词的一种,它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的或抽象的东西。
在文言文中,名词的用法比较固定,一般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等。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在这个例句中,“学”和“时习”都是名词,它们分别表示一个动作和一种状态。
在句子中,它们作为宾语出现。
2. 动词动词是实词中最主要的一类,它用来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等。
在文言文中,动词的使用非常丰富多样,一般用作谓语、状语、宾语补足语等。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在这个例句中,“行”是动词,表示一种动作。
它作为谓语出现,用来说明主语的行为。
3. 形容词形容词是实词的一种,它主要用来描述或修饰名词。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的使用较为丰富,可以作定语、表语等。
例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荀子·劝学》)在这个例句中,“本”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君子”。
它作为定语出现,用来描述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
4. 副词副词是实词的一种,它通常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起到限定、强调、修饰等作用。
在文言文中,副词的使用较为常见,可以作状语等。
例如: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在这个例句中,“巧言”是副词,用来修饰动词“令色”。
它作为状语出现,表示通过巧言来令人改变脸色。
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通常没有具体的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承上启下等作用。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及运用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及运用实词和虚词是语言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词汇。
虽然它们都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但在语言的使用和表达中,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法。
本文将探讨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并以一些例子展示它们的运用。
一、实词的定义和特点实词是指能够独立存在并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它们可以指代具体的人、物、地点、动作等。
实词在句子中起着主要的实际意义和描述作用。
常见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举例来说,名词如“桌子”、“学校”和“猫”等;动词如“跑”、“吃”和“学习”等;形容词如“快乐”、“困难”和“漂亮”等;副词如“很”、“非常”和“仅仅”等。
这些实词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通过它们可以清晰地描述事物及其特征。
二、虚词的定义和特点虚词是指在句子中具有联系和引导作用,但本身并没有具体实际意义的词汇。
虚词的作用主要是连接实词、调节句子结构和表达语法关系等。
常见的虚词包括介词、连词、代词和助词等。
举例来说,介词如“在”、“向”和“为”等;连词如“和”、“但”和“因为”等;代词如“我”、“你”和“他”等;助词如“了”、“的”和“得”等。
这些虚词的作用是使句子的结构更加丰富并表达不同的语法和语义关系。
三、实词和虚词的运用实词和虚词在语言表达中有着不同的运用方式。
1. 实词的运用:实词主要用于描述具体事物的特征、表达行为或状态。
在句子中,实词通常起着主语、谓语和宾语等重要成分的作用。
实词的准确使用可以增强语句的表达力和清晰度。
2. 虚词的运用:虚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修饰和衔接等功能。
它们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条件等语法关系。
虚词的正确使用可以使语句结构更加完整和连贯。
除了以上的功能,有些虚词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例如,一些介词如“关于”、“除了”和“根据”等可以表达具体的概念,一些连词如“因为”、“所以”和“但是”等可以表示具体的逻辑关系。
四、实词和虚词的总结实词和虚词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能够描述和指代现实事物;虚词则是连接、修饰和衔接等词汇,起到连接句子成分和表达语法关系的功能。
虚词实词知识点总结
虚词实词知识点总结一、虚词的概念虚词是指在句法功能上不具有实际意义,但在语法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作用的词类。
在句子中,虚词起着连接、修饰、衔接等作用,起到衔接句子成分、构成句子语法等作用。
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在中文中,虚词是非常重要的,要正确使用虚词,对于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意思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介词介词是一类虚词,它是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词,比如方位、时间、原因等。
在中文中,例如“在、上、下、前、后、中、外”等都是介词。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衔接等作用,对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语、词组、分句、句子等成分的词,是句子成分的连接词。
在中文中,比如“和、与、而、或、但、然、乃”等都是连词。
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连接、横线、衔接等作用,对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助词助词是指在语法上辅助实词或虚词,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的词类,例如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在中文中,助词的种类非常多,例如“的、地、得、了、着”等。
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衔接、修饰、连接等作用,对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语气词语气词是用来表示话语者的语气或情感的词,例如表示感叹、疑问、肯定等。
在中文中,例如“呀、啊、吗、吧、嘛”等都是语气词。
它们在句子中起着修饰、调整语气等作用,对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实词的概念实词是指具有实际意义,能够代表具体事物的词语,是语言交流中最基本的词语,是非常重要的词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实词在句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承载句子的意义和信息。
七、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事物的词语,是实词中最常见的一类。
在中文中,名词的种类非常多,包括“人名、地名、时间名、动物名、植物名、物品名”等。
名词在句子中通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是句子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八、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变化的词语,是实词中最重要的一类。
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讲解
第七讲文言文是实词虚词(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一、通假字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要注意两点,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桃花源记》陶渊明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扁鹊见蔡桓公》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故”的意思是:旧的,如:“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
名词解释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名词解释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实词和虚词是语言学中常被提及的两个概念,它们是对词汇的分类和区分。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语义上的差异。
实词指的是具有实在、具体意义的词语,而虚词则是一些在语法结构中起连接和修饰作用的词语。
一、实词的特点和作用实词是语言中最基本、最具体的词汇成分。
它们通常指代实际存在的事物、人物、动作、状态等,具有直接和独立的意义。
实词可以进一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例如,“桌子”、“猫”、“友谊”等。
名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等,起到指代和描述的作用。
动词是表示行为、状态、变化等的词语。
它可以单独构成谓语,也可以和其他成分一起构成复合谓语。
例如,“跑”、“吃”、“睡觉”等。
动词在句子中起到说明主语动作和状态的作用。
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性质、特征的词语。
它可以修饰名词,表示名词的属性或状态。
例如,“美丽的花朵”、“高大的建筑”等。
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定语或表语,起到补充和描述名词的作用。
副词是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的词语,它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例如,“快速地跑”、“很高兴”等。
副词在句子中起到修饰、限定和补充的作用。
二、虚词的特点和作用虚词是在语法结构中起连词、介词、助词、情态动词等作用的词语,其主要作用是连接词语或表达语法关系,而不具有独立的语义。
虚词通常在句子中不单独使用,需要与实词进行搭配才能形成完整的意义。
连词是起连接作用的词语,用于连接词、短语、从句等成分。
例如,“和”、“或”、“但是”等。
连词可以连接并列成分,也可以连接主从关系的成分。
介词是用于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关系的词语。
例如,“在”、“从”、“因为”等。
介词与名词、代词等连用,构成介词短语,表示相关的语法关系。
助词是用于标示语法结构和词义关系的词语。
例如,“的”、“地”、“得”等。
助词在句子中起到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作用,帮助准确地表达语义。
实词虚词是什么意思
实词虚词是什么意思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
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扩展资料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2)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
例如“有”可以组成“我有”“都有”,也可以组成“有人”“有进步”“有吗”。
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例如“吗”“的”总是后置的(好吗、新的),“被”“也”总是前置的(也去,被发现)。
(3)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
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员的大类。
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实词和虚词的划分依据
实词和虚词的划分依据实词和虚词是语言中的两种基本词类,它们在句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实词和虚词的划分依据,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句子中的使用。
一、实词的划分依据实词是指能够独立存在并且有具体意义的词语。
实词按照词性可以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这些词类都能够在句子中担任实际的意义成分,起到修饰、描绘或者表示行为动作的作用。
1. 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它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定语或状语等在句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桌子”、“苹果”、“爱情”。
2. 动词:动词是指表示行为或状态的词语。
它可以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变化,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
例如:“跑”、“吃”、“思考”。
3. 形容词:形容词是指用来描述名词性词语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语。
它可以修饰名词、作表语或者作定语。
例如:“美丽的”、“高大的”、“聪明的”。
4. 副词:副词是指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概念。
例如:“快速地”、“很好地”、“非常”。
二、虚词的划分依据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具体意义,起到连接、修饰或者标记句子成分关系的词语。
虚词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等。
1. 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性词语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它通常用在名词前面,起到修饰或者连接的作用。
例如:“在”、“到”、“与”。
2.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句子成分、短语或者词语的词语。
它可以连接并列的词语或者句子,起到衔接的作用。
例如:“和”、“但是”、“因为”。
3. 助词:助词是用来标记句子成分关系或者表示语气的词语。
它通常附着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起到辅助的作用。
例如:“的”、“了”、“地”。
4. 语气词:语气词是用来表达说话人的语气或者情感色彩的词语。
它可以表示疑问、感叹、命令等语气。
例如:“啊”、“呀”、“好”。
三、实词和虚词的作用区别实词具有具体的意义,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在句子中担任重要的成分。
18个虚词120个实词详解
18个虚词120个实词详解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普通别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同时\'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群,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别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继续\',或别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讲》)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然而\'\'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这样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假如\'\'如果\'。
①诸君而故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别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别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别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别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间或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文言文18 个常见虚词和120个实词详解和例句
高考文言文18 个常见虚词一、而(一)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喝斥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三、乎(一)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实词虚词的概念
实词虚词的概念实词和虚词是语法学上对词类的划分,主要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进行分类。
实词是指具有词汇意义的词,能够单独使用或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
而虚词则是指在句子中不能独立使用,并且在语法上起到连接、修饰、表达语法关系等作用的词。
具体来说,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它们都具有实际意义,可以用来表示人、事物、动作、状态等。
虚词则包括助词、连词、介词、代词和语气词等,它们主要起到承接上下文、表示语法关系、缺少实义等作用。
名词是实词中最基本的一类,表示人、事物、地点等概念。
名词可以指具体的实体(如人名、物品等),也可以指抽象的概念(如爱情、幸福等)。
名词具有单复数形式、格的变化以及冠词、代词等的修饰。
动词是实词中最活跃的一类,表示各种动作、状态、变化等。
动词可以表示一般的动作(如跑、吃)、存在的状态(如是、有)以及经历等。
动词有时态、语态、主动被动等变化形式。
形容词是实词中用来描述名词性物体性质特征的一类词。
形容词可以表示物体的颜色、大小、性格等特征,也可以表示物体的感受、评价等。
形容词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语或表语,用来修饰名词或连接主语与谓语。
副词是实词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的一类词。
副词可以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不同的语义关系。
副词在句子中一般作状语,用来修饰动词或连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虚词中的助词是一种用来辅助动词、形容词等其他实词的词。
助词在句子中一般不独立成分,而是与其他词搭配使用,表达时态、语气、否定等语法关系。
连词是一种用来连接各种句子成分、短语、词语等的词。
连词可以连接并列的词组(如“和”、“或”等),也可以连接主从复合句的主从分句(如“因为”、“而且”等)。
连词在句子中一般起连接、承接等作用。
介词是一种表示方位、时间、原因、目的、条件等语义关系的词。
介词通常与名词或代词搭配使用,构成介词短语,表示名词与句子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介词在句子中一般起修饰、补充等作用。
(完整)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 个实词虚词详解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 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 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 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 称:(1)chèn 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实词和虚词
词性知识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存、死亡、消失、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盖房子、抱孩子、挖洞、听收音机。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一、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二、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①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③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④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着名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⑤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就不是词类活用;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中的“足”是指“脚”,是名词;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句中的“足”是“充足”的意思;二文言虚词用法归纳:1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文言虚词中可以包括代词、动词、副词等类别,而这些词类按现代汉语的划分方式,应属实词;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概念是沿用古代留存下来的传统提法,古人的语言观念不如今人明确,分类自然不够仔细;文言虚词大体可以分为:代词、介词、助词、叹词、副词、连词等候;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如“其”可以作代词;也可以是助词或副词,应结合其在语句中的作用,具体辨析;2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除此之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之”作主语、谓语宾语则是代词或动词,若在主谓之间,则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复习虚词时要掌握虚词的使用方法:一是在语言环境中辨别词性和用法;如"公与之乘"这个"之"是涉及的对象,是曹刿,"之"是代词;二是从语法角度分析它的作用;就是看是否充当句子成分,充当了什么成分;如果没有充当成分,只起组合作用或表语气,就是助词;3在复习中,可以从虚词功能的角度作分类,以便于系统归纳掌握;A. 起指代作用的虚词;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中“予”是“我”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吾"、"余"等词;第二人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此外还有"汝"、"尔"、"乃"等词;第三人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中的“其”是“他们”的意思,此外还有"之"、"彼"、"伊"等词;指示代词: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是”作“这个”讲;此外还有"此"、"斯"、"夫"、"或"等词;疑问代词: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孰”作疑问代词“谁”讲,此外还有"何"、"安"、"药"等词也是疑问代词;B. 起限制或修饰作用的虚词;程度副词: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中的“愈”作“更加”讲;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甚”作“很”讲;以为妙绝口技中的“绝”作“极点”讲;此外还有"殊"、"稍"、"益"等词均可充当表程度的副词;范围副词: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中的“咸”作“都”讲;众妙毕备口技中的“毕”作“全”讲;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中的“并”作“一共”讲;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中的“但”作“只”讲;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石壕吏中的“唯”作“只”讲;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表范围;此外还有"悉"、"俱"、"举"等词都可以作表范围的副词;时间副词: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已”作“已经”讲,表时间;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中的“既”作“已经”讲,表时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中的“向”作“从前”讲,表时间;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元一焉捕蛇者说中的“囊”作“从前”讲,表时间;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中的“会”作“适逢”讲,表时间;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中的“素”作“平素,平常”讲,表时间;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中的“忽”作“忽然”讲,表时间;情态副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中的“诚”作“实在”讲,表示一种情态;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中的“渐”作“渐渐”讲,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尉果笞广陈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讲,表示一种情态;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讲,表情态;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中“几”作“几乎”讲,表情态;表谦敬、频率、重复的副词: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中的“敬”表谦敬;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谦词;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讲,表频率;表语气或否定的副词: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中的“庶”表陈述语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中的“宁”表反问语气;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主陈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中的“弗”表否定;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表否定;C. 起关联作用或组合结构作用的虚词;表时间、处所、对象、方式、原因、被动、比较的介词:试用于昔日出师表中的“于”是一个表时间的介词,相当于“在”;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于”作“到”讲,表时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点,表处所;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中的“乎”也是一个表地点的介词,做“在”讲;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缘”作“沿着”讲,表方式;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中的“当”作“对着”讲,表对象;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对象,作“向”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凭”讲,表示对象;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以”也是“凭”的意思,但表示方式;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比”表比较关系;表并列、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转折、关联作用的连词: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下视其辙,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论战中的“遂”表结果的连词;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中的“苟”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当“如果”讲;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个表假设关系的连词;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而”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当“但”讲;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中的“而”表修饰关系;D. 表结构的虚词;结构助词: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作“的”讲;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中的后一个“之”结构上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结构上充当宾语前置的标志;此外还有"者"、"所"等词可以作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盖-岁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中的“盖”表陈述的语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断语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语气;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询问语气;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中的“耶”表疑问语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哉”表反问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强烈的感叹语气;E. 表感叹的虚词一一叹词;.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叹;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陈涉对无人了解自己的感叹;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呜呼”表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词和虚词详解实词和虚词在语文的学习和运用中非常的频繁,为使得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实词和虚词的运用,小编给整理了实词和虚词详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词类知识及相关练习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依语法功能和语汇意义,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语法功能上,实词可直接组成短语,可以充当短语或句子成分,也可以带上语调构成句子。
词汇意义上,实词表示事物的实在意义。
实词主要有名、动、形、数、量、代六类: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
例如: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表示人或事物:工人学生河流高原宇宙思想科学表示时间:大寒未来下午秋天表示方位:上面后头华北中原名词的鉴别:一般不和副词结合(如:不能说“不宇宙”);前面可加数量词(如:四位客人);表人的名词后可加“们”表复数(如:同志们);常做主语和宾语。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名词。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
例如: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读、笑、操作、进行、保卫表示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转变减少表示心理活动:想希望同意怕表示存现:消失有无出现表示使令:使让请求允许表示能愿:能可以应该必须表示趋向:上下来去起来表示判断:是动词的鉴别:能受“不”的修饰;但除表示心理活动和表示感觉的词以外,一般不受“很”修饰;可附加“着、了、过”表时态;重叠式有“试一下”之意;做谓语,且一般可带宾语。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动词。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
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例如: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表示事物的形状:长短方圆厚薄表示事物的性质:优劣善美恶劣笔直表示事物的情态:飞快缓慢激动悲伤闲适形容词的鉴别:能受“不”“很”修饰,可重叠(形式为AA、AABB或A里AB),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作谓语一般不能带宾语(这是与动词最大的区别)。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形容词。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4.数词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例如: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表示确数:一十百千万四分之一表示概数:几少数两米以上五十多十七八表示序数:第二初一初八老大老六数词用法:一般不能直接加在名词前;表数量的增加,可用倍数或分数表示;表数量减少的,只能用分数而不能用倍数表示。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
例如: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棋,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表示物量:个斤片张表示动量:次回遍下量词用法:多与数词连用,简称数量词(实为数量短语);可重叠表“每”的意思;有的可以单独作主语、定语(登台唱(首)民歌)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数量词。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6.代词代替人和事物的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
例如: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也不停步,只在心理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人称代词:你我他自己别人大家疑问代词:谁什么多少哪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里这阵子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代词。
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
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
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
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阴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
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嗖嗖的响声。
小鸭认出了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小练习:在加点的词语下面标明实词的类型。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二)虚词语法功能上,虚词一般不能以次序为手段直接组合,大都不做句子成分,主要起关联作用,作为组合实词的一种语法手段;有的表示语气,成为某类短语和句子的标志。
词汇意义上,除少数虚词外,大都不表示事物的实在意义。
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1.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例如: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表示范围:也都尽一共表示时间:正将马上一直表示程度:很更加太格外表示情态:特地大力亲自表示否定:不勿别没有表示语气:竟然公然也许副词运用特点:能直接修饰或补充或说明动词、形容词;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部分可起关联作用。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副词。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芜人际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例如: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表示处所、方向:从向朝顺着表示时间:在趋与表示对象:对为给关于表示目的:为由于为着表示起止:自从至于表示方式:据以按照通过介词运用特点:不能单独使用,要带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结构,用在动词前做状语,用在动词后面做补语;“像、比、给、在、如、同、跟、为、经过、通过”等词比较特殊,当句中有动词时它们为介词,没有动词时为动词(例l:火车通过隧道。
2:火车通过隧道奔向前方。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介词。
对家庭、朋友及我们的太空宇航员所爱着的人们来讲,国家的损失首先是他们个人的巨大损失。
对那些失去亲人的父亲、母亲、丈夫和妻子们,对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们,在你们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国人都和你们紧紧地站在一起。
3.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例如: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连接词或短语:同跟或以及连接句子:不但……而且既……又如果……那么因此或者连词运用特点:其前后内容可互换位置。
这一点是介词所不能的。
(例:1,他不和她上北京。
2,他和她都上北京。
1句中的和为介词,前后词不能互换位置;2句中的和为连词,他和她换位不影响大意。
)连接句子时多成对出现。
4.助词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
例如: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结构助词:的地得一般一样动态助词:着了过给被语气助词:啊吗呢啦吧助词运用特点:只附着在词或短语前后,不能独立运用,除“所”外,一律读轻声。
5.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
例如: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叹词运用特点:独立成句。
(这是与助词的明显差异,如:“啊,天啊!”前者独立为叹词,后者附着为助词。
)6.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例如:后来,我就跳两级台阶,蹦、蹦!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拟声词运用特点:可以独立成句,也可充当句子的状语或定语。
小练习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二、练习的相关答案1.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名词。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不重复划线,下同)2.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动词。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
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3.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形容词。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